第一篇:发扬井冈山精神 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定稿)
发扬井冈山精神
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秉着接受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宗旨,我区青年干部赴井冈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实践,通过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
这次学习培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井冈山的旧居;缅怀了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历史;互动教学,我们进一步走近革命先烈和了解他们后人的生活„„在这短短5天的考察学习中,我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和震撼。通过这次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井冈山精神深深扎进我们的心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将始终用井冈山精神激励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将这股劲头投入到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工作中。
一、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开拓创新
井冈山的斗争历史以及之后的中国革命充分证明了井冈山道路的无比正确性,这也正是井冈山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光辉写照。邓小平同志带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这也是对“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的今天,我们应很好地继承和弘扬“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精神,为我们工作开拓出更多、更新的思路。我们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始终连结解放思想,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按照区委要求,加大力度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新一轮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1
二、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依靠群众
革命实践告诉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共产党走的就是群众路线,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先进科学发展观,无一不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一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我们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树立历史是人民群众缔造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群众观念。这样,才可能做到心中想着群众,工作深入群众,才能更有效的发挥集体智慧,为建设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做出努力。
三、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坚定信念
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立身之本。一个共产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理想动摇了,信念崩溃了,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自觉理性,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看到井冈山对革命文物的收藏,正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才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宝贵的资料,才能从这些宝贵的资料中真实、完整地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汲取治党、治国、治军的经验教训。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就需要这种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精神给我的影响是深刻的,我体会到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我将把井冈山精神与建设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的目标相结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准确把握当前杨浦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主动思考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期做好本职工作,为杨浦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胡辉
2012年9月22日
第二篇: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汇报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汇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杨浦区委、区政府
今年1月,国家科技部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确定杨浦区为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在韩正市长、沈晓明副市长等市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市科委、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杨浦区委通过了《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区政府制定了《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国家科技部,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政策支撑体系研究。今年3月,沈晓明副市长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我区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汇报,并对突破重点和政策建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今天,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我们的汇报,审议市政府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增强了我们加快建设试点城区的信心和决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要按照“试点城区、先行先试”的要求,着眼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到2015年,把杨浦区基本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城区。
--基本健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框架和政策支撑体系,并建成若干个示范区域。
--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集聚6000家以上科技企业和100家以上中介服务机构,其中上市企业10家以上,达到上海科技小巨人(培育)标准的企业50家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实验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其中企业投入占投入总额的60%以上;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5%。专利成果产业化率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5%以上,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比率保持在50%以上。
--培育和发展现代设计、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发挥杨浦知识创新基地作为创新型试点城区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争取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促进杨浦滨江从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转型,构筑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相结合的现代服务经济滨江发展带,建成东方渔人码头等若干标志性区域。
--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金融投贷联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10大研发、设计和制造中心。依托风险投资机构、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打造上海风险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功能区和试验区。
--成为全国科技创业苗圃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服务体系。培育创业苗圃项目500个,孵化器培育孵化企业400个。
--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打造高端人才汇集地。区域内100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杨浦新兴特色产业领域高端人才1000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0000名。
二、措施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主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搭平台、造机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一是以上海市和教育部签订部市合作协议和上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争取教育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在杨浦先行先试,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三区联动。二是致力于建立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服务链,打造有杨浦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
三是以加快国家级海外人才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完善十大扶持政策,进一步出台吸引人才、留用人才的配套政策,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
四是借鉴硅谷银行等一批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理念机制,推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先行先试,力争把杨浦打造成科技金融服务集聚的功能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按照上海市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聚焦发展知识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产业集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所突破。
六是高起点规划并推进滨江岸线杨浦段的开发,突破传统工业转型瓶颈,加快滨江发展带功能提升和资源整合,推动滨江发展带由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转型。
三、建议
1、建议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相关工作纳入科技部、教育部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框架,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议建立由市分管副市长牵头、市相关委办局和杨浦区政府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
2、不断加强与张江国家高新区的对接、联动,部、市、区共同推动杨浦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国家高新区。
3、将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纳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获取国家更大支持。
4、建议按照03年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做法,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我们坚信,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杨浦一定能够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为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贯彻落实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的情况
关于贯彻落实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的情况 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我区紧紧抓住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获批的重要机遇,坚持区校、区企合作,认真贯彻实施区委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决定和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全力抓落实、抓推进,确保试点城区建设开局良好,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2010年1月10日,杨浦作为上海唯一的区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1月16日,八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决定》,1月22日区人大审议通过《〈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把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上来。决议明确提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智慧城区,在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综合创新水平上居于上海和全国前列,成为面向和服务全国的科技孵化种子基地,培养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按照决议的要求,杨浦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扎实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一、开展总体设计,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到“配强班子、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成立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相关部门和区域内各高校明确专人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在市科委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上海市杨浦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实施方案》围绕科技部“四个着力”的要求,深入分析了杨浦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基础,提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抓住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培育区域新兴特色产业,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实施方案》,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五动”,即:深化“三区联动”、坚持创新驱动、探索金融创新带动、实施项目拉动、推进区域互动。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具体推进计划,成为我区开展试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积极争取市政府层面支持,明确工作方向
在市发改委、市科委的指导支持下,认真做好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准备工作。3月,沈晓明副市长及市相关部门领导专题听取我区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汇报,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7月26日,韩正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金兴明区长和市科委所作的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汇报。会上,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明确表态支持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会议同意汇报中提出的“建立部市区会商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杨浦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国家高新区、将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纳入市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四条建议。韩正市长表示,杨浦的后期发展将对上海市全局尤其是东北片地区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里要加大支持力度,希望杨浦能抓住这个新的起点,重点聚焦深化“三区联动”核心理念、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成立建设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推进滨江开发、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
7月30日,区委书记陈寅同志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推进大会上做了题为“大力实施国
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交流发言,市委书记俞正声和科技部部长万钢都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要集成各方资源,支持杨浦创新型城区建设,进一步探索“三区联动”的有效机制。
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杨浦干部群众的信心,会后多次组织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三、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支撑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五个聚焦”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设立深化三区联动、产业发展、创新城区宣传和社会动员、创新和创业人才工程、金融创新、滨江开发和重大工程、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七个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由区领导牵头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各小组开展专题研讨,分析我区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的政策、项目、资源的聚焦、落地。深化三区联动推进小组走访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提出下一步促进“深化融合内涵、拓展联动范围”的基本思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明确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创新城区宣传和社会动员推进小组制定《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宣传和社会动员行动计划》;创新和创业人才工程推进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金融创新推进小组提出把杨浦建成科技金融功能区的战略目标;滨江开发和重大工程推进小组梳理土地使用现状,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启动与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关系重大的工程项目,推动滨江从传统工业制造向工业研发设计转型;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小组调研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提出系列工作建议。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调研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明确2011年工作重点,区委设立十个调研课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工作调研,区委研究室、创新办和科委共同负责,坚持项目导向的原则,及早谋划2011年的工作抓手和重点项目,形成可考核、可实施的目标任务。
四、市区联手,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贯彻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市区联手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上升到市的层面。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政策支撑体系,明确需要支持的六大方面具体政策(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推动滨江联动开发;启动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创业)。通过与市科委联组学习等方式,与市科委研讨试点城区建设有关事宜。二是草拟了《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市政府同意,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指导意见》成为杨浦推进试点的指导性文件,从上海落实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把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为上海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服务功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抓手,作为杨浦区进一步推动老工业城区转型提升、为全国探索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实践。三是筹备“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推进大会”,全面动员全区上下高举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大旗,拟邀请包括国家科技部、市政府领导,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区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的负责人和机关干部近1000人参加。
为了确保上述三项工作落实,经过积极沟通协调,11月4日,沈晓明副市长召开专题协调会,与市各相关部门研究对杨浦支撑政策的落地和推进大会的召开。
五、多方参与,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将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为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线。以增强杨浦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杨浦转型发展为目标,先后赴合肥、南京、北京、重庆等城市考察创新型试点城市(区)建设,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二是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找差距、找瓶颈、找突破“三找”主题活动。依托东方讲坛、“一线工作法”等平台,集中开展“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主题宣传教育、“我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献一计”等活动。三是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推进人才公寓、海外人才创业大厦、院士风采馆三大创新创业人才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千人计划”、“3310”项目,搭建五大服务平台,促进创业人才集聚。目前,全区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已达35名。四是会同市科委等相关部门,抓住上海张江高新区扩区契机,对杨浦知识创新基地进行扩区,并申请将基地纳入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系。扩区后,杨浦知识创新基地面积将由现有的9.46平方公里拓展到21.42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将对全面推进试点城区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各部门、街道镇、各单位围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本部门、本系统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区联动中,校区和园区联动已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机制,而社区与校区、社区与园区的联动相对比较薄弱;在产学研合作上,与科研院所的对接、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环境,如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和政策支撑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都是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瓶颈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深入思考,着力攻坚突破。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科技部“四个着力”要求,以七个专项工作小组为责任主体,全力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力争全社会研究与实验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6%;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6%;专利成果产业化率递增5%,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比重超过50%;科技企业总量超过4500家;培育创业苗圃项目100个,向孵化器输送优秀种苗项目40个,孵化器培育孵化企业80家、毕业企业12家;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20名,新引进产业领域高端人才200名、专业人才2000名。
一、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体制机制
构建区、校、科研院所、企业多层次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区校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双方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对接等重大事项的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协商,坚持项目化推进和考核评估;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联动,与区域内外高校在资源共享、师资培养、社团互动、通识教育、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索互动,加快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街道与区域内高校相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深化社区与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等的合作,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学习型社区、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促进全面对接;拓展与大学合作领域,推进区中心医院创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及三级医院。着力突破产学研合作瓶颈,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创新突破点、专家信息和在研项目基础数据库;推进区域科研院所周边土地收储,启动1-2个科研院所科技园建设;在企业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点,支持科技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推进现代设计、钢铁物流、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深化与国际创新资源联动,以创智天地为重点,依托美国湾区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积极吸引创新企业和机构集聚杨浦。
二、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一是鼓励国际风险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创新,促进各类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全年引进基金规模20亿元。二是深化投贷联盟内涵,深化“创智天地”系列产品,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继续创新推出一批金融产品。三是新设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15亿元。四是积极推进组建“科技园区银行”,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桥梁。五是努力实现2家企业上市,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重点发展现代设计产业,加强环同济国家级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和上海国家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等的联动,着力推进上海国际设计一场等重要载体建设,巩固发展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等核心领域,积极拓展产业链;大力发展纺织设计、时尚设计、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等新型设计业态,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创智天地)、复旦软件园等的建设和招商,依托易安信、易保、中和软件等领军企业,着力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区级层面工作机制和专项资金,扶持推动示范项目应用、龙头企业落户、创新人才引进等;重点推进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与宽带资本合作,充分发挥云海创投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云计算创业园、总部基地等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聚;积极争取物联网市级创新基地和智能电网市级示范应用基地落户;加强与美国切诺基基金会的合作,大力促进新能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企业和机构集聚。
四、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3310计划”为引领,完善新江湾城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和重点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租房补贴,重点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政策制度的创新力度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度,新增国家、市“千人计划”人才分别为20名、30名,海外人才创业企业40家。支持企业开发人才,开展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工作,实施“百名产业精英”工程;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和“名医师”工程建设,积极打造符合试点城区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五、优化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行业龙头或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重大示范应用为契机,建立一批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链。二是推动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全国科技创业苗圃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上海高校技术市场、上海中小企业研发外包服务中心、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功能,积极引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电线电缆、精密机械加工、创意设计等行业技术服务平台,积极筹建上海钢铁交易所和矿权交易所。规划建设科技中介园区,努力提升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三是完善政策支撑和政策服务体系。积极贯彻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推进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政府的指导意见,完善6方面支撑政策体系,努力争取国家、市相关政策先行先试。
六、加快滨江开发
坚持南北呼应、规划引领、市区联手,充分利用滨江发展带国际方案征集成果,开展规划优化和修编,完善滨江地区功能定位,推动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转型,推动滨江服务业发展带有重大突破。一是探索建立“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联合开发机制,加快土地收储和出让,鼓励沿江央企、市企,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滨江开发建设。二是基本完成轨道交通12号线土建施工,建成军工路越江隧道,启动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前期拆迁,深化嫩江路(或隆昌路)越江隧道工程方案研究。三是结合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四是加快推进渔人码头一期、二期建设,三期启动,推进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二期建设,加强滨江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
七、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充分挖掘户外公益广告阵地资源,以大型户外广告、LED显示屏、景观绿化等形式,在进出杨浦重要道口、重点区域和主干道路开展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标识、标语宣传、展示。二是依托各级各类媒体,及时宣传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动态、成就和先进典型。三是开展区标征集工作,提高全区干部群众对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宣讲提纲
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宣讲提纲
(2010年3月18日)
为使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杨浦区从本月开始,依托东方讲坛、“一线工作法”等平台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应广大听众和读者的需要,现将宣讲提纲刊载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国家科技部决定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区)试点工作。2008年,科技部先后组织了3批专家到杨浦实地考察,在总结杨浦的发展报告中指出:杨浦的发展,是在区域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国家战略较好的一个实例,建议将杨浦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2010年1月5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把杨浦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1月10日,杨浦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称号,成为2010年全国首批确定的20个试点城市(区)之一。
一、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国家战略
建设创新型城区是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知识经济和创新的力量。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科技部开展创新型城市(区)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
建设创新型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世界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一致感到,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只有顺应这一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才能在全球科技革命的竞争中,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前不久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表面上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世界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建设创新型城区,是加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支撑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上海大事
杨浦建设创新型城区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上海正在按照中央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反复强调,科技创新是决定上海未来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只有始终将其贯穿于全市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海才能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崛起。市委明确指出,要把调整结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杨浦是上海区县中唯一的首批入选城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2009年1月,市政府专门发函,向科技部申报杨浦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杨浦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既是对杨浦六年多知识创新区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上海推进城市转型和发展的大事。
(三)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杨浦机遇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为杨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当前,杨浦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反映在制约杨浦结构转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依然不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不足,“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内涵仍需深化;主导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有待加快;旧改、就业、救助等民生工作十分繁重,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矛盾需要下更大力气解决好;城市管理顽症仍需攻坚破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将促进杨浦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取得新突破,加快这些制约杨浦创新和发展的问题的解决。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形成领军人才、创业资本、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集聚的良好态势。首先是提高影响力,杨浦第一次从上海战略站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进行先行先试,这种影响是空前的。其次是增强辐射力,有了先行先试的平台,国家就有可能在政策、资源和项目等方面,给杨浦更大的实践空间,率先形成先发效应。再次是加大吸引力,有了先行先试的平台,国际、国内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各种创新机构和人才,向杨浦集聚的可能性将不断加大。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进一步加快城区转型发展,惠及百万杨浦人民。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不仅是科技的创新、知识的创新,而且是城区的创新,是杨浦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创新,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创新。发展新型经济将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带动创业、城区综合实力提升将有力带动老城区改造,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通过三区联动的模式,科教资源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学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将为区内科教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使杨浦社会更加和谐。按照品质生活示范区的目标,将使杨浦城区现代化建设、城区面貌、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生活品质、居住质量全面提升,使杨浦成为创新活力涌动、创业氛围浓厚、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社会协调、自然生态和谐、人文居住温馨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杨浦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推动杨浦新一轮发展的又一重大契机,意义非常重大,要举全区之力做好这项工作。2008年4月,在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5周年之际,杨浦区按照国家科技部和市科委的有关精神,启动了向科技部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有关工作,并邀请上海社科院等单位总结杨浦的老工业城区转型经验。区委还先后邀请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着手编制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规划方案,方案得到了科技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2010年1月16日,八届区委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决定》;1月20日至22日,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
二、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实践基础
杨浦有着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和百年市政文明“三个百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2003年4月15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六年多来,杨浦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自主创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坚持把老工业城区的改造同发展知识产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结合起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知识型服务业,走出了一条依靠“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创新驱动”的老城区内涵式转型发展之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高度评价:上海杨浦实施“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把一个老工业城区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城区。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资源优势和实践基础具体包括:
杨浦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产业调整空间。区域内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等14所高校;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5个专业技术平台和502台大型仪器设备已加盟到上海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外开放服务;有150家科研院所,其中省部级科研院所18家;有两院院士5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747人,全日制大学生占上海的40%、研究生占50%、国际留学生占20%;老城区产业衰退和旧区改造为大学和科教用地的拓展提供了稀缺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大学用地经过这几年的拓展,已经由4.2平方公里拓展到7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近12%。杨浦牢固确立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2004年4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确定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城区发展“两片一线一带”(东片高校集聚区、西片高校集聚区、中部连接两片创业走廊和南部黄浦江滨江带)空间布局规划,把大学作为整个城区发展的核心,统筹规划和配置发展资源,突破资源分散和整合的瓶颈,“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旗帜,形成了区、校、企围绕一个理念、一个目标,共同发展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载体共建、利益共赢的生动局面。
杨浦初步构建起了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成了一批产业创新载体和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大学周边先后建成了复旦、同济等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个专业化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科技园区建筑面积已达到130万平方米,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有368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在大学科技园区集群发展,并形成了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基地。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和5大技术创新要素服务平台,包括研发服务、创业投融资服务、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平台。汇集了一批发明专利成果和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全区专利申请数2009年达到3483件,发明专利占60%;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5.1%;连续获得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汇集了全国首家高校技术市场、上海首家风险投资服务园,成功引进了美国硅谷金融集团等一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了政府引导的担保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中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建成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引进西门子、德国大陆集团等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高端研发机构,这些机构和高端资源与大学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结合,建立起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知识经济成为杨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2003年以来,区域经济一直保持在18%左右的发展速度,增加值翻了一倍,区级财力增长了4倍以上。现在,杨浦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科教为特色、服务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至2009年全区二、三产增加值比重从2004年的30.7%、68.3%调整为22.3%、76.4%,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4年的26.5%提高至32.7%,三产对区级税收的贡献度已达到77.2%,以电子信息和环保节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杨浦经济逆势飞扬,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0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区级财政收入44.05亿元,同比增长8%;杨浦在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中心城区第一。
杨浦的资源优势及六年多的转型发展成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选择杨浦的主要原因。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为标志,杨浦实现了从上海战略开始向国家战略跨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与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既有深化,也有创新,是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更高阶段。
三、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要求:“一条主线,四个着力”。科技部在关于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批复中明确指出,杨浦的“先行先试”,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四个着力”:一是着力调
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二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三是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提升可持续创新能力;四是着力落实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和制度条例,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开展,以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增强自主创新战略为目标,以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着力点,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理念,以科教、人文、生态资源的集聚、整合与共享为依托,以推动创新创业集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抓手,充分发挥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知识经济密集区建设,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氛围和环境。
发展目标: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智慧城区,在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综合创新能力上居于上海乃至全国前列,成为面向和服务全国的科技孵化种子基地,培养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战略定位:“四地四区”。一是知识经济策源地与新兴产业引领区;二是创新创业集聚地与服务经济先行区;三是高端人才汇聚地与高教改革试验区;四是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
基本原则:“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内涵式发展;二是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坚持城区结构调整,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国际化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弘扬“四敢精神”。
主要任务:推进“六动”。一是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在大学带动城区、区校融合发展上有新突破;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在构建有杨浦特色的孵化服务体系上有新进展;三是坚持金融创新推动,在金融与科技结合上有新跨越;四是坚持要素涌动,在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带动产业集聚发展上有新作为;五是坚持区域互动,在辐射长三角、实施国际化战略上有新拓展;六是坚持政府主动,在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上有新举措。
重点区域和重大功能性项目:聚焦“五大功能区”。包括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新江湾城创新基地、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滨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等。
四、继续解放思想,弘扬“四敢精神”,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八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号召:“全区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举全区之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杨浦在新起点上实现历史新跨越而努力奋斗!”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对杨浦广大干部群众来讲,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一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就是要闯难关、越门坎,就是要破瓶颈、解难题,就是要冒风险、担责任。为此,要继续大力倡导和弘扬具有杨浦特色的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的“四敢精神”,继续保持“杨浦那么一股劲”,吸收一切先进成果,勇于突破体制机制等各种发展瓶颈。要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把创新作为贯穿于城区转型发展始终的灵魂和生命线,为突破体制、机制、观念上的束缚注入无穷活力。
二要咬定目标、坚持不懈。杨浦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功地从一个老工业城区初步转型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城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准确把握开创性与坚韧性、操作性的高度有机统一。因此,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必须认准战略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一以贯之的态度紧扣城区转型发展主题不松懈。要始终牢牢扭住“四地四区”的战略定位,不等不靠、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三要全员参与、合力推进。要把“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广泛组织和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依靠和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部队、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人人服务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人人奉献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强大声势和社会舆论氛围。
第五篇: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专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02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GDP年增长率要超过7%。要实现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则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1],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2]。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目前,中国已是主要资源消耗量的世界第一大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2002—2030年,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21%来自中国[3]。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历史证明,得科技者得天下,哪个国家占据科技发展制高点,哪个国家就是世界的历史中心。15世纪前是中国,在世界重大发明300项中,中国占了170项。1661—1796年间康乾盛世时,产值占世界1/3;18世纪是英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19—20世纪是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美国还生产出了原子弹,月球上打上了美国人的足迹,电脑在1982年即已担起4 000亿人脑工作,家庭也进入了鼠标器时代。一切国家后来居上的秘密是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杠杆作历史的跳跃。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近年来,虽然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目前,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1台电脑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4]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顺应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必须贯穿于我们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具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1.我国拥有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等等。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研发投入总额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我国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13亿人口既是压力,也是优势。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同时具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我国现有科技工作者2 17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20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5];教育系统还在不断为科技队伍培养强大后备力量。这些都是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人力资源优势。
3.我国已具备了比较强的科技实力。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1 000美元—3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而且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3 000美元—5 000美元国家的水平。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4.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贵财富。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还具有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近些年来,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已经融入了我国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传统文化之中,并正在形成一个有利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文化氛围。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面临的挑战
1.投入不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的投入实在太少了。2004年,我国在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23%,低于有关法规规定的1.5%。关键是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同时,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日本制造、美国制造称雄全球的核心是技术、产品的创新,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低成本制造。它们的大型企业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10%,而大部分中国企业还不到1%[6],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经费。
2.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每年要花费6 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设备。全国生产的3万多种药品,95%以上为仿制品;中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依靠进口。我国发明专利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约2%,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0,韩国的1/40。我国大约90%的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专利[6]。
3.对自主创新认识不深。最近,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的资料令人吃惊:引进同等的技术设备,中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及日韩的千分之七![7]也就是说,每引进1元的技术,日本、韩国会花费近10元去消化、吸收、再创新; 形成了“引进—吸收—试制—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而中国却仅仅为此付出7分钱。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我国为1:0.07,韩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1:8。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涉及到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复杂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和实现自主创新,需要国家、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1.要确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全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一个都不能少”。
2.要重视市场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市场需求,所以创新成功与否,要最终在市场上体现其价值和效益。如果不是市场肯定了微软,谁也无法塑造出成功的盖茨。
3.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多年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经积蓄了深厚的科技力量,不仅是科技人才的集散地,也是科技力量的“中心地带”。
(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1.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以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近年来,从创新政策的角度,确实有不少的进展,有些方面还可以称得上是突破。
2.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科技与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科技与经济结合,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政策的协调。
3.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涉及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进行筛选、整合与投资。
(三)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关键。应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力戒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要改革人事制度和教育、科研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创新不仅是一种行动和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引导产业向优秀的方向进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只有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如果对创新过程的每一步过分苛求,就容易压抑甚至扼杀创新精神。
创新,说到底就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或者一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的否定或突破。它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对自己进行否定,对权威的意见提出质疑。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因此,有没有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至关重要。我们的一些科研机构,硬件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素质很优秀,待遇也相当高,但科研成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与不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努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引导人们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鼓励冒尖、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冲
破成规。同时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文化是“软”的,体制是“硬”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根本措施之一就是要着力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保证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的能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关键是要政府带头,发挥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向自主创新产品倾斜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群众的消费心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