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06:2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

第一篇: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

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

——本台记者报道

11月24日10时55分,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河西采区1135运输巷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根据现场指挥部通报,截至11月26日下午,事故造成23人遇难、5人受伤,目前,抢险救援基本结束。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盘江集团、六盘水市尽一切努力施救被困人员,核准死亡人员身份,及时发布信息。要妥善处理善后,做好安抚工作,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要举一反三,抓好面上的安全生产。同时指派省政府副省长孙国强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施救工作。

事故发生后,省、市、县及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及处置工作。

接到事故报告后,副省长孙国强率省有关部门立即赶往事故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到达现场后,孙国强在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了达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谌贻琴的批示精神,对应急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等作了进一步安排,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事故调查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王树鹤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督促指导地方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等工作。

孙国强指出,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责任事故,响水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存在综合防突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按照有关责任事故处理规定,责令贵州盘江控股投资(集团)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引咎辞职,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鲁红专、总经理伍超、总工程师赵庆平撤职,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再作处理。

孙国强要求,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找到下落不明的人员,核准实际人数,及时联系伤亡人员家属,并按照规定做好赔偿和善后

处理工作。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立即下发通知,将该起事故向全省通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及煤矿企业举一反三,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确保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摘帽”工作的实现。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要立即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市、县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各煤监分局立即开展专项检查。

事故发生后,市委书记王晓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何刚,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陈少荣,市政府副市长尹志华,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邓志宏,县政协主席张礼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雷邦元,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宿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段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鲍吉克,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卫星,县政府副县长张毅、曹丽、杨显龙分别赶到现场开展抢险救援。目前,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

11月25日上午,孙国强在事故现场组织召开全省干部职工安全生产联席会。他指出,从“11·24”这起事故看,说明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从全省看,国有煤矿高于地方煤矿,尤其要抓好安全生产。随后,王晓光、何刚就贯彻落实全省干部职工安全生产联席会精神,对全市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王晓光强调,“11·24”煤矿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警钟,各级各监管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强化辖区内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全覆盖。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地方煤矿的安全监管,加大生产力度。

其间,副省长孙国强以及国家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刚,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志宏等到盘江集团公司总医院看望伤员,了解病情。目前,五名伤员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第二篇: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鑫宝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应 急 预 案 演 练 方 案

编制:廖文利

鑫宝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安排2012年5月20日9时

二、演练目标和范围 1.演练目标:

矿井在发生瓦斯爆炸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瓦斯爆炸影响的区域,做好瓦斯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瓦斯爆炸事故的抗灾救灾能力,提高井下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瓦斯爆炸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2.演练范围: 井下掘进工作面

三、演练规则 :

瓦斯爆炸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位于+995m上下连运输巷下段12212掘进工作面。遇有裂隙带,巷道瓦斯涌出量增大,在放炮前检查瓦斯在0.7%,因人员撤出掘进

面放炮时,掘进面内风筒脱节,并且放炮时查线耽误一段时间,造成瓦斯积聚,导致放炮引发瓦斯爆炸事。

(二) 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机构为抢险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并由下列人员组成:

矿长李顺广任总指挥,对事故抢险救灾负总责 分管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机电工程师任副总指挥

调度室、安监科、生技科、机电科、掘进区队、运输科、通风科、供应科、保卫科、后勤人员为成员。

(三) 事故发生后通报程序:

发生事故应立即按顺序召集的单位和个人名单(附表1)。通知顺序为知情人→调度室(矿领导)→救护队(安监部门各科室)→上级部门。

(四)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会议由矿长召集,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机电工程师、调度室、安监科、生技科、机电科、掘进区队、运输科、通风科、供应科、保卫科、后勤人员。5月19日9时在会议室召开。通报进行瓦斯爆炸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演练工作分工

A、矿长:是救灾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

B、技术负责人: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

C、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处理计划,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中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并安排由井口值班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安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

D、救护队长:带领兼职救护队救援,按照总指挥的安排进行救援、协调矿山救护队进行抢险救灾作业。

E、生产技术科长:按照矿长命令协调各方面工作,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协助矿长进行营救和灾害处理。

F、采、掘队长及值班队长、班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有组织地带领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并将在现场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及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G、调度室值班调度员:负责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

等情况,并立即将情况报告矿长、技术负责人、矿山救护队及有关领导和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并做好电话记录。

H、矿灯、自救器发放、井口检身人员:根据入井人员矿灯牌号,查清井下的人数及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未持综合调度室主任签发的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

I、机电、运输队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工作制度,并保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到井上,保证救灾器材及时运到使用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L、通风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K、办公室:负责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臵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L、保卫科长:负责处理事故抢救和治理过程中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演练、总结

一、演练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2012年5月20日8:30时在会议室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有演练指挥部、抢险救灾指挥部专业组所有成员。矿长演练工作的安排布臵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

2、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上午9:00时全体演练单位待命。9时10分调度室接到12212掘进面班组长报告:“因放炮造成12212掘进面瓦斯爆炸,爆炸点无人,现在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9时15分,调度员接到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报告后,必须问清报告人姓名、地点、受灾范围、时间、通风设施的完好程度,是否有遇险人员等,并作好详细记录。并立即电话通知井下各处作业的施工队或其他人员,命令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迅速出井至地面,同时清点人数向矿调度室汇报。当电话不通时,由救灾领导小组派专人通知。矿调度室必须准确统计留在井下人员和严格控制入井人数。通知电工必须切断除风机外其他有可能危及地点的所有电源。

通知每个井口设臵专门警戒。井口、风井附近3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禁止人员通行。并立即通知安监科、生技科、机电科、掘进区队、运输科、通风科、供应科、保卫科、后勤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向值班领导、上级部门报告。

9时20分,技术负责人向矿长汇报,经矿长同意“启动瓦斯爆炸

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瓦斯爆炸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调度室待命。

9时25分,指挥部设在调度室,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原地待命。

9时30分,调度室主任向指挥部介绍,瓦斯爆炸灾害有关情况。通风、救护专业组提出防范对策及建议。

9时35分,指挥部下达命令。命令上下连区域人员全部撤出地面中央变电所切断上下连区域处掘进面风机外的其他电源,同时设臵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下连区域。

事故处理组使用救灾电话通知危险区域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有序安全转移。

机电组及时运送救护人员进井及运送井下撤离人员出井。

救护组组织12人分3人一组共四组火速赶往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到地面。

调查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紧急抢救队伍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各伤病员安臵工作,认真做好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9时50分撤离开始。10时40分撤离完毕。11时00分矿井救护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戒、切断电源。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臵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

撤离过程中只有二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

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井下各地点瓦斯等监测数据已稳定全部降到安全指标以下。建议由救护组织人员到井下进行全面侦察。

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戒事宜。

11时10分,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由救护队进入井下全面检查。12时30分,矿山救护侦察小分队全部汇报正常。指挥部下令,解除井下北翼警戒。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

地质、生产、防突专业组对12212掘进面进行鉴定,提出瓦斯爆炸事故修改方案会审后实施。

13时40分,工会及指挥部领导到伤病员安臵点看望伤病员情况。

14时10分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4时30分宣布演练结束

二、总结

整个演习过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演练活动,人员配备到位,应急程序启动正常充分。应急启动程序、实施救援、恢复生产、以及信息沟通、人员反应、组织配合等情况基本能够满足应急救援需要。通过演习,进一步提高了矿工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处臵能力和逃生、救助、救护的能力,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足之处:个别人慌张,有的矿帽在撤退时跑掉,还有

磕手碰脚现象。

2、总指挥长总结:

(1)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矿井防突事故演习,必须提高安全认识。(2)我们要尽可能的多次模拟演练才能有备无患。(3)演练目的是提高人员的快速反应抗灾能力及反应速度。

五、今后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安全规程》、《矿井灾害应急预案》、《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的学习,提高工人对矿井通风、瓦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一通三防”业务水平。

2、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让职工熟悉瓦斯灾害应急常识,掌握突出预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警觉性。加强采、掘面瓦斯治理,通风瓦斯管理,必须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可靠。另外在撤离时要迅速,不能过于紧张,人员要组织好,听从命令,服从指挥。虽然这次应急演练达到了预想效果,井下复杂条件下救援的困难预想不到,下次演练时还需要对巷道瓦斯变化因素进行充足的考虑,并设臵在演练计划中。

鑫宝山煤业

2012年5月20

第三篇:恒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荔波县恒姑煤矿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

目 录

一、应急救援预案制定............................................................................................................1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适用范围...................................................................................................................1

4、工作原则...................................................................................................................1

二、组织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

1、成立应急指挥机构...................................................................................................1

2、指挥机构有关人员职责...........................................................................................2

三、发生事故时人员召集及救灾领导小组职责....................................................................4

1、发生事故应立即按顺序召集的单位和个人...............................................................4

2、救灾领导小组任务及职责...........................................................................................4

3、救灾小组及职责...........................................................................................................5

四、抢险救灾中的决策与指挥................................................................................................8

1、应急处臵.......................................................................................................................8

2、预防预警机制...............................................................................................................9

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前的预兆.....................................................................................10

五、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防治措施..............................................................................10

六、发生突出事故的报告制度............................................................................................11

1、事故上报程序.............................................................................................................11

2、报告内容与时间要求.................................................................................................11

3、应急处臵.....................................................................................................................12

4、应急结束.....................................................................................................................12

七、善后工作..........................................................................................................................12

1、善后处臵.....................................................................................................................12

2、调查分析.....................................................................................................................12 八、应急保障........................................................................................................................13

1、通信保障.....................................................................................................................13

2、技术保障.....................................................................................................................13

3、装备保障.....................................................................................................................13

4、交通运输保障.............................................................................................................13

5、医疗卫生保障.............................................................................................................13

6、物资保障.....................................................................................................................14

九、可能发生突出事故地点及应急处理措施......................................................................14

1、可能发生煤与瓦突出事故的地点.............................................................................14

2、假定突出地点的应急处理措施.................................................................................14

恒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应急救援预案制定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荔波县恒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体系,对突发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全矿职工人身安全和生产生产健康发展。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恒姑煤矿生产过程中,各采掘工作面可能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

4、工作原则

(1)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2)各有关部门(科室)和相关人员按照各自职责,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保证应急救援预案发挥其最大功效。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

二、组织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成立应急指挥机构

总 指 挥:胡永雄(矿长)

副总指挥:张明(总工程师)王刘云(生产矿长)

周思政(安全矿长)

成 员:孔凡军(机电矿长)刘书平(调度主任)

周海波(通风科长)温成刚(防突科长)郑健立(安全科长)姚兆华(机电科长)

谭树锦(采煤队长)曾祖国(掘进队长)康家旺(供应科长)

救灾指挥部设于矿调度室,发生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矿调度室,并组织抢救,发生事故的施工队长及检身工立即到井口清理出井人员。

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同时调度室通过电话召集组织指挥机构的有关人员立即前往调度室。

2、指挥机构有关人员职责

①矿长: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②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方案、措施。

③各副矿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人员待命及所需设备材料供给等。

A、生产矿长:协助矿长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负责救灾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负责地面秩序维护和治安保卫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B、机电矿长:根据计划,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提出需外购或外单位支援的设备、物资清单;组织对主通风机、抽放泵、变电所、主要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正常运行;保证提升运输系统完好,通讯系统畅通;并负责机电运输方面的其它救灾工作。

C、安全矿长: 负责协助矿长的指挥工作,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④调度室主任:负责及时传达矿长作战计划和指挥命令,并随时统计和掌握出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人数,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

⑤总工办(技术组):负责协助生产矿长所要做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相应的工作,协助生产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⑥通风科长:根据作战计划和矿长的命令,对矿井通风进行监控和调度;对井下通风、瓦斯、煤尘及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火情等情况进行监控;密切注视主扇工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⑦机电科长:根据作战计划和矿长的命令,协助机电矿长的工作并派机电工区负责人到发生灾害事故采区的抽风机房、抽放泵房督促工作

⑧安全科长:负责协助安全矿长的工作,落实矿长命令负责的安全工作。

⑨设备处科长: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⑩救护队队长:根据救灾计划,全面负责领导指挥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如与其他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救护联合作战部,由救护大队队长担任作战部指挥,协调各救护队战斗行动。

11有关的科室、施工队:负责查明本科室、施工队留在井下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地报告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抢救任务。

矿调度值班电话:(0857)7442319、程控电话:05

三、发生事故时人员召集及救灾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事故应立即按顺序召集的单位和个人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调度室接到事故信号,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顺序立即报告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矿长立即启动《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首先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巷道发火或爆炸不能停局部通风机),安排救护队人员先下井救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安全生产。

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矿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救灾领导指挥部,下设若干小组、总指挥设在矿调度室。

2、救灾领导小组任务及职责

⑴ 根据已发生的事故性质和灾害状况,制定抢险和处理灾害措施,下达各项救灾命令和组织指挥实施;

⑵ 监督、检查各分组命令执行情况;

⑶ 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发展和灾害抢险进展情况;

⑷ 主要成员分工及职责。

总指挥:负责抢险救灾的指挥工作,下达领导小组的各项命令。电话:矿长 ***

副总指挥: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与负责实施指挥,执行总指挥的命令,组织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及组织人员作好后勤和善后处理工作。

电话:总工程师:

***

生产矿长: *** ***

机电矿长: *** 安全矿长 : ***

3、救灾小组及职责

3.1现场指挥组:

总 指 挥:胡永雄

副总指挥:张明

成 员:周思政、刘云、郑健立、康圣龙、刘书平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传达指挥部对抢险救援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

(2)调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参与制定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3.2抢险救灾组:

组长:温成刚

成员:马代银、刘廷发、田兴豹 职责:

(1)接到调度室指令后,立即抽调精干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现场,开展人员救护和事故紧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2)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挥部命令,完成遇险人员紧急救护和抢险救灾的相关任务。

(3)对伤势较重的人员采取临时救护措施,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3.3技术处理组:

组长:林波

成员:周海波 廖国柱 王小林 职责:

(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图纸、措施、设计。3.4物资供应组: 组长:康家旺 成员:温全胜、周勇

职 责: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3.5通信信息组: 组长:孔凡军 成员:姚兆华

职责:确保井下通信畅通,提供矿井通信图及有关资料。3.6警戒保卫组: 组长:周永国 成员:黄子康、徐文广

职责: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警戒、维持秩序等工作; 3.7医疗救护组:

组长: 邬兆敏

成员:刘洪 职责:

(1)组织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

(2)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3.8后勤保障组:

长:康家旺

成员:施小小、王敏

(1)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以及救援医护人员的集结调配;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危重伤员的护送转院;特殊情况下对伤员组织专家会诊。

(2)负责事故发生后各种抢险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购臵储备和保管维护。

(3)负责上级领导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和地面车辆调配工作。(4)负责处理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5)负责事故发生后各项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筹措和调拨。3.9善后处理组:

组长:邬学思

成员:王敏、卢成菊

职责: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3.10事故调查组:

组长:刘书平

成员:罗光辉、王小林、黄坤 张毅江 职责:

(1)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

(2)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警戒保卫工作,在井口、调度室、办法室等要害地点设臵专人警戒,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并保证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无火源。(3)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事故嫌疑责任人的监控及协助上级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追查过程中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等相关工作。

四、抢险救灾中的决策与指挥

1、应急处臵

⑴ 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抽放泵的正常运转(派机科长到抽风机房、抽放泵房督促工作)。

⑵ 通知灾区的相关工队、科室、矿灯房、检身房准确统计当班井下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出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有关单位准备材料和医院准备急救伤员。

⑶ 指定一名副职矿领导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和保卫科,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矿灯和自救器,不准下井。

⑷ 选定井下救护地点,指定一名副总指挥担任井下救护地点指挥。⑸ 命令救护队人员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地点或其它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医院抢救。

⑹ 抢救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⑺ 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任务后,总指挥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和瓦斯等情况,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

⑻ 总指挥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应命令主要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依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检查核实。

⑼ 根据掌握的灾情和及时处理方案的要求,对救护人员做好战前思想动员。

⑽ 事故处理完成后,总指挥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原因、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和存档。

2、预防预警机制

(1)建立和健全安全信息,负责收集并登记井下安检员、瓦检员及职工提供的各种安全信息。

(2)健全完善安全隐患公布及排查制度。定期把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各类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矿井的安全隐患排查表,明确整改措施、负责人和完成时间。

(3)加强对全矿职工的防突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灾、治灾意识和能力,要求每位职工熟知煤与瓦斯突出前的预兆及发生突出事故后的抢险自救措施。

(4)根据现场生产变化情况,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作业规程、防突措施进行复审。

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前的预兆

⑴ 有声预兆

①响煤炮。在煤层内发出像机关枪、炮击声等声音,由于条件不同,声音大小、间隔时间也不相同。

②压力突然增大。支柱来劲,发出咔咔的响声,或发出劈裂折断的响声,手摸煤壁能感到冲击和震动;有煤岩层的破裂声;有时会听到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⑵ 无声预兆

①压力增大。包括顶板来压、片帮、掉碴、煤壁向外鼓、煤岩自行剥落。

②煤层发生变化。煤层层理紊乱、变软、暗淡无光、煤层粉碎、煤质干燥。

③瓦斯及温度变化。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味异常,发闷,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煤壁发冷,气温下降等。

五、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防治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防突规定》,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2、认真搞好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及时采取防突措施并进行措施效果检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作业。

3、各个采掘面坚持每班观测煤结构和软分层煤厚度变化情况,遇地质构造、软分层煤厚度超过0.2m时或出现突出预兆时,都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向调度室汇报,待采取措施、消除突出危险后,方可恢复采掘作业。

4、有突出危险的区域、采掘工作面,按《防突规定》要求设臵反向风门,回风侧尽量杜绝设臵调节门,保证通风系统独立可靠。

5、突出煤层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防突知识培训,能掌握突出预兆,熟悉防突措施、避灾路线和避灾方法,并经防突培训考试合格后的人员,才能上岗作业。在各采掘工作面悬挂醒目的避灾路线示意图。

6、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安设压风自救器,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压缩氧自救器,在工作面附近新鲜风流巷道中安设直通调度室的隔爆电话。严把防突措施的编制、审核、贯彻、执行、监督、检查五道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技术科工程组定期出据地质预报,相关科室单位修订、复审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

六、发生突出事故的报告制度

1、事故上报程序

若矿发生煤与瓦突出事故,立即报告集团公司及政府主管部门。

2、报告内容与时间要求

(1)、报告内容:事故单位及所在地;事故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灾难类别、伤亡(含失踪、中毒)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事故灾难简要经过,对事故灾难原因和性质、影响范围的初步分析判断;事故灾难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对事故灾难发展趋势的预测及请求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

(2)、报告单位:集团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门。(3)、报告时间:发生事故2小时内。

3、应急处臵

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及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见本案第四节。

4、应急结束

遇险遇难人员全部出井(特殊情况除外)、事故隐患消除,并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后,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撤消,应急状态结束。

七、善后工作

1、善后处臵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要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臵工作。对事故灾难中的伤亡人员及其亲属,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部门(单位)的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2、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灾难处臵阶段介入收集有关资料。应急状态结束后,要通过下井勘察、现场模拟、计算以及找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相关图纸资料等手段,找出事故灾难的原因、性质、责任、经验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灾难发生的措施,并写出调查报告报集团公司。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

(1)、应成立矿难信息中心,并确保信息畅通。

(2)、规范事故灾难信息获取、分析、整理、发布、报送的格式和程序。保证各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2、技术保障

矿应有及时填绘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必备的图纸资料。这些图纸资料要有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并可随时提供。

3、装备保障

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配备救援装备;装备不足或损坏、报废的,必须及时补充,并保证状态良好。

4、交通运输保障

矿发生矿难后,矿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应无条件听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排,在需要协调外部交通运输的情况下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请求上级相关部门出面协调交通交通运输,做到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5、医疗卫生保障

恒姑煤矿难伤员救治定点医院为荔波县县人民医院。

6、物资保障

本矿应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分别在一盘区材料井井口、运输大巷设臵消防材料库。

消防硐室储备砂子、灭火器、砖块、水泥、编织袋、水管、风筒、手镐、铁铲、铁锹、木锯、撬棍、水桶、扳手、弯头、局扇钉子、管子钳等器材及工具。

九、可能发生突出事故地点及应急处理措施

1、可能发生煤与瓦突出事故的地点

根据恒姑煤矿的采掘接续,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地点有1201采面、1202回风巷、1202运输巷。

2、假定突出地点的应急处理措施

假设1201采面发生突出事故时应急处理措施:

(1)、当矿调度接到1201采面突出的报告或通过监控终端确认1201采面突出时,矿调度立即命令盘区变电所停掉1202运输巷、1202回风巷、1201采煤工作面的全部动力电源。

(2)、矿调度通知灾区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事故发生区域,并落实警戒人员分别在1201运输巷道车场、1202回风巷绕道回风侧处设臵警戒,同时报告矿长、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

(3)、矿长、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矿调度室,立即成立指挥机构,召集指挥机构的所有人员在各自岗位履行其职责,其他有关人员在相应单位待命,同时命令检身工在井口清点出井人员,并将 出井人和被困井下人员情况报告矿调度室(总指挥)。

(4)、总指挥命令机电科长到风井的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抽放泵房督促工作,确保抽风机、压风机、抽放泵正常运行。

(5)、总指挥到达矿调度室后,立即通知救护队、医护人员到达矿区井口待命。

(6)、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初步了解,命令救护队入井侦察。(7)、总工程师汇总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压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通讯系统图、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等有关资料,根据出井人员的回报和救护队侦察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措施,并落实实施。

(8)、其它影响或波及的范围,由总指挥根据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下达撤人命令。

(9)避灾路线:1202采面→1202运输巷→一采区运输下山→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假定1202运输巷发生突出事故时应急处理措施:

(1)、当矿调度接到1202运输突出的报告或通过监控终端确认1202运输突出时,矿调度立即命令盘区变电所停掉1202运输的全部动力电源(必要时停掉1201采面、1202回风巷的动力电源)。

(2)、矿调度通知灾区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事故发生区域,并落实警戒人员在1202运输风门进风侧设臵警戒,同时报告矿长、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必要时,将全进人员全部撤出)

(3)、矿长、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矿调度室,立即成立指挥机构,召集指挥机构的所有人员在各自岗位履行其职责,其他有关人员在相应单位待命,同时命令检身工到井口清点出井人员,并将 出井人和被困井下人员情况报告矿调度室。

(4)、总指挥命令机电科到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抽放泵房督促工作,确保抽风机、压风机、抽放泵正常运行。

(5)、总指挥到达矿调度室后,立即通知救护队、医护人员到达矿区井口待命。

(6)、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初步了解,命令救护队入井侦察。(7)、总工程师汇总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压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通讯系统图、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等有关资料,根据出井人员的回报和救护队侦察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措施,并落实实施。

(8)、其它影响或波及的范围,由总指挥根据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下达撤人命令。

(9)避灾路线:12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一采区运输下山→一采区上部车场→总运输巷→主斜井→地面

荔波县恒姑煤矿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恒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会审

时间:2011年11月12日 地点:矿调度会议室 主持:张明 参加矿领导:

胡永雄(矿长)刘云(生产矿长)周思政(安全矿长)孔凡军(机电矿长)参加部门及人员: 调度室:刘书平技术组:周海波 安全科:康圣龙 机电科:姚兆华 会审意见:

1、若发生煤与瓦突出事故时,本预案外的其他地点人员按《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矿主、局扇停风停电应急预案》中的规定组织撤人。

2、其他会审意见已编入文本各章节

第四篇:2017年典型案例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与瓦斯突出事故与预防措施考试题

2017年典型案例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与瓦斯突出事故与预

防措施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设项日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A: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B:安全条件调研和安全评价 C:安全条件调研和安全预评价 D: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______要素的内容。A.应急响应 B.目的与意义 C.应急策划 D.方针与原则

3、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针对校验、检修等情况制作记录。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__不包括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之内。A.安全文化 B.安全法规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5、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的内容有__。A.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不正常状态 B.不正常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以及是如何发生的 C.在什么情况下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状态的

D.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可能的顺序与可能的原因 E.分析可选择的事故发生顺序

6、[2011年考题]依据《工资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A:100% B:50% C:40% D:3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7、__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醇、酯、醚、醛、酮、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汽。A.有氧式燃烧 B.静电 C.催化燃烧 D.防腐蚀

8、[2008年考题]根据《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现、捡拾无主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C:公安部门

D:环境保护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锅炉爆管指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在运行中爆破,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管子爆破及烟管爆破。下列对爆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A:水质不良、管子结垢超温爆破 B:水循环故障 C:严重满水

D:制造、运输、安装中管内落人异物,如钢球、木塞等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0、[2008年考题]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托运人应当向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提出申请。A:发货地 B:运达地 C:生产地 D:所在地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__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有关人员

12、某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日光油漆。其生产车间和库房中的主要原料有甲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生产车间与库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二者间距为10 m,原料和产品用机动车辆运输。另有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一台,锅炉房邻近库房一侧,与库房间距为14 m,其耐火等级为三级。企业原有从业人员11人,今年初又招聘从业人员甲,现有从业人员12人。企业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该企业新招聘从业人员甲应接受的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16 B:24 C:32 D:48 E:72

13、《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5 d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A:县级人民政府 B:监理单位

C:市级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2011年考题]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一般情况下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消化道 B:呼吸道 C:眼睛 D:皮肤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5、()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A.定期 B.综合性 C.专业 D.季节性

1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各级配电网络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高压,不超过10000V;低压,不超过__V: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A.1000 B.1140 C.1340 D.1540

17、在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中,是一个符合《1979年海上国际搜救公约》规定的全球性通信网络。

A: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B:全球海上遇险系统(GMDS)C:全球海上安全系统(GMSS)D: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8、矿井火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燃烧现象,且矿井火灾90%以上属于__的范畴,即绝大多数矿井火灾的形成总有其发生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根据矿井火灾最终到达的阶段及形成的危害,我们可以初步将煤矿火灾灾害规模划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A.内因火灾 B.外因火灾 C.内因为主 D.外因为主

19、安全标志认证制度属于产品质量认证的范畴,它是由国家授权的__证实某一确定产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A.工商部门 B.公安部门 C.安全部门

D.煤炭行业技术监督部门

20、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__的监督检查。A.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劳动安全机构

21、(2009年)依据标准的内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可以分为等类别。A:基础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 B: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C: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强制标准、推荐标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划分为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其中区域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保护对象。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__提交安全报告。A.初步设计之后 B.施工之前 C.验收之前

D.投入运转之前

2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16条中明确指出,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内进行控制效果评价。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5、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处理,按照的原则,严肃处理事故。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B:“领导责任制” C:“过错性” D:“四不放过” E:食品生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组织全国煤矿的全面安全检查或者__。A.区域检查 B.突击检查 C.重点抽查 D.个别抽查

2、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__日内交至行政机关。A.1 B.2 C.5 D.7

3、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备案。A:县级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D: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

A:不履行日常监管监察职责的 B:未及时调查处理举报事项的

C:未依法对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进行公告的 D:发现有非法煤矿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的 E:因监督检查不力,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停止生产的

5、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下列不属于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__。

A.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B.有健全的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紧急处理措施

C.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和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并能够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 D.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6、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包括原则。A:整分合 B:封闭 C:动力 D:能级 E:激励

7、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的规定,有情形,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及时告知执业证和执业印章颁发机关。A: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注册的 B:聘用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C:聘用单位被吊销相应资质证书的 D: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E:注册安全工程师受到刑事处罚的

8、人在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__。A.80% B.105% C.120% D.130%

9、依照《刑法》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

A: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B:过失或者故意

C:人的生命、健康受到损害 D:重大公私财产损失严重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起重机械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构,它的工作特点是经常启动和制动,制动器按其构造分类,下列不包括的是__。A.块式制动器 B.带式制动器 C.轮式制动器 D.圆锥式制动器

11、[2009年考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给予的行政处分有。A:记大过 B:降级 C:降职 D:撤职 E:开除

12、防止事故发生的__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A.安全技术措施 B.避难与救援措施 C.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D.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3、在车间布置管、线时,管、线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这是应用了__。A.机械设计本质安全 B.机械失效安全

C.机械部件的定位安全 D.机器的安全布置

1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__。A.高挂低用 B.低挂高用 C.同一水平D.低挂低用

15、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 B: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 C:有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E: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6、《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7、施工单位应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签字后实施。

A:监理工程师代表 B:总监理工程师 C:施工单位负责人 D: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E:食品生产企业

18、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__。A.由总承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C.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D.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承担同等责任

19、以下企业中,可以不单独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是。A: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 B:从事河道采砂的企业 C:从事危险品生产的企业 D:从事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 E:从事采金船作业的企业

20、同一层级的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21、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应享有的权利有。

A:审核所在单位上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报告 B: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

C:参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并签署意见 D:参与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监控,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E: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2、伤亡事故统计经常用到的几种事故统计方法包括。A:综合分析法 B:绝对指标比较法 C:算数平均法 D:分组分析法 E:统计图表法

23、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应当自民用爆炸物品买卖成交之日起日内,将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A:3 B:5 C:15 D:3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25、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生产性噪声可归纳为__。A.辐射性噪声 B.空气动力噪声 C.机械性噪声 D.电磁性噪声 E.限制性作业噪声

第五篇:炭煤矿关于深刻吸取九里山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培训培训教案

一、事故案例

27时0时36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集团公司九里山矿16采区16031上风道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零点接班刚进入该掘进工作面区域的18人遇险,造成7人遇难,11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由于井下瓦斯气体浓度较高、巷道积煤多等原因,给抢险救援带来较大困难。

到1日21时20分,最后4名遇难矿工全部被搜寻上井,现场救援工作全部结束。记者了解到,这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抢险共清理出突出煤岩达3000多吨。

九里山矿于1983年投产,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每年,属于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目前,事故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事故原因调查也已展开。

据国家安监总局10月31日下发通知中初步分析,这起事故原因是该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导致事故发生。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这起事故和湖南衡阳市霞流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二、瓦斯突出的定义、特征及预兆 瓦斯突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是另一种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的现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每次突出前都有预兆出现,但出现预兆的种类和时间是不同的,熟悉和掌握预兆,对于及时撤出人员、减少伤亡具有重要的意义。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特征是什么?

(1)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2)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3)抛出的煤破碎程度高,含有大量的块煤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4)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5)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6)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生产的一种强大的自然灾害,他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

煤与瓦斯突出能在一瞬间向采掘工作面空间喷出巨量煤与瓦斯流,不仅严重地摧毁巷道设施,毁坏通风系统,而且是附近区域的井全部充满瓦斯与煤粉,造成瓦斯窒息或煤流埋人,甚

至会造成煤尘和瓦斯爆炸等严重后果。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分为无声预兆和有声预兆两类。

(1)无声预兆①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煤岩严重破坏等。②工作面煤体和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掉碴、煤块进出等。③瓦斯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尘增多。

(2)有声预兆煤爆声、闷雷声、深部岩石或煤层的破裂声、支柱折断等。

三、瓦斯突出的规律

1、突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如断层、褶曲和火成岩侵入区附近。

2、突出与瓦斯的关系,煤层中的瓦斯压力与含量是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说来,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越大,突出的危险性越大。但突出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瓦斯压力低、含量小的煤层可以发生突出;反之,瓦斯压力高,含量大的煤层也可能不突出,因为突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突出与地压的关系,地压愈大,突出的危险性愈大。当深度增加时,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在集中压力区内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4、突出与煤层构造的关系,煤层构造主要指煤的破坏类型和煤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煤的破坏类型愈高强度愈小,突出的危险性愈大。故突出多发生在软煤层或软分层中。

5、突出与围岩性质的关系,若煤层顶底板为坚硬而致密的岩层且厚度较大时,其集中应力较大,瓦斯不易排放,故突出危险性愈大;反之则小。若顶底板中具有容易风化和遇水变软的岩层时,将减少突出危险性。

6、突出与水文地质的关系,实践表明,煤层比较湿润,矿井涌水量较大,则突出危险性较小;反之则大,这是由于地下水流动,可带走瓦斯,溶解某些矿物,给瓦斯流动创造了条件。

7、突出具有延期性突出的延期性变化就是震动放炮后没有诱导突出而相隔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突出。其延迟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

四、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及局部防突措施 防突措施分类:

区域性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较大范围煤层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区域性防突措施;

局部防突措施:实施以后可使局部区域(如掘进工作面)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称为局部防突措施。(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一)、区域性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

1、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能使其它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

被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

1)、开采保护层的作用

(1)地压减少,弹性潜能得以缓慢释放。

(2).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系数增加。所以被保护层内的瓦斯能大量排放到保护层的采空区内,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都将明显下降。

(3)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据测定,开采保护层后,被保护层的煤硬度系数由0.3~0.5增加到1.0~1.5。

2).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指保护层开采后,在空间上使危险层丧失突出危险的有效范围。划定保护范围,也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卸压区的有效范围

(1)垂直保护距离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的有效垂距

表8-5-2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的有效垂距

(2)沿倾斜的保护范围确定沿倾向的保护范围就是沿倾向划定被保护层的上、下边界。

ψ1=180°-β-Δ-α(8-5-1)

ψ2=180°-g-Δ+α(8-5-2)

式中ψ

1、ψ2──岩石冒落角;

β──倾斜方向采空区下边界岩石移动角,参见表8-5-3;

γ──倾斜方向采空区上边界岩石移动角,γ=90°+α/2;

Δ──冒落角与移动角之间的夹角,参见表8-5-3;

α──煤层倾角。

(3)沿走向的保护范围。超前距一般不得小于两个煤层之间垂直距离的两倍,至少不小于30m。

(4)煤柱的影响

2.预抽煤层瓦斯

对于无保护层或单一突出危险煤层的矿井,可以采用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这种措施的实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预先抽放瓦斯,降低突出危险煤层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并由此引起煤层收缩变形、地应力下降、煤层透气系数增加和煤的强度提高等效应,使被抽放瓦斯的煤体丧失或减弱突出危险性。

(二)局部防突措施

1、松动爆破

作用机理:松动爆破是向掘进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区,打几个钻孔装药爆破,使煤炭松动,集中应力区向煤体深部移动,同时加快瓦 斯的排出,从而在工作面前方造成较长的卸压带,以预防突出的发生。松动爆破分为深孔和浅孔两种。深孔松动爆破一般用于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钻孔直经一般为40~60mm,深度8m~15m(煤层厚时取大值)。浅孔松动爆破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鸡西矿务局大通沟煤矿的施工参数为:孔径42mm、孔深2.4m、孔间距3.0m。钻孔垂直煤壁,松动炮眼超前工作面1.2m

2、钻孔排放瓦斯

作用机理:石门揭煤前,由岩巷或煤巷向突出危险煤层打钻,将煤层中的瓦斯经过钻孔自然排放出来,待瓦斯压力降到安全压力以下时,再进行采掘工作。

3、水力冲孔

作用机理:水力冲孔是在安全岩(煤)柱的防护下,向煤层打钻后,用高压水射流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冲出一定的孔道,加速瓦斯排放。同时,由于孔道周围煤体的移动变形,应力重新分布,扩大卸压范围。此外,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下,冲孔过程中能诱发小型突出,使煤岩中蕴藏的潜在能量逐渐释放,避免大型突出的发生。

4、超前钻孔

作用机理:它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排放瓦斯钻孔。它的作用是排放瓦斯,增加煤的强度,在钻孔周围形成卸压区,使集中应力区移向煤体深部

5、金属骨架

作用机理:当石门掘进工作面接近煤层时,通过岩柱在巷道顶部和两帮上侧打钻,钻孔穿过煤层全厚,进入岩层0.5m。孔间距一般为0.2m左右,孔径75~100mm。然后将长度大于孔深0.4~0.5m的钢管或钢轨,作为骨架插入孔内,再将骨架尾部固定,最后用震动放炮揭开煤层(图9-5-8)。此法适用于地压和瓦斯压力都不太大的急倾斜薄煤层或中厚煤层

6、超前支架

作用机理:多用于有突出危险的急倾斜煤层厚煤层的煤层平巷掘进时。为了防止因工作面顶部煤体松软垮落而导致突出,在工作面前方巷道顶部事先打上一排超前支架,增加煤层的稳定性。

7.卸压槽

它的实质是预先在工作面前方切割出一个缝槽,以增加工作面前方的卸压范围,8、震动放炮

震动放炮是采用增加炮眼数和装药量,一次爆破揭开煤层并成巷的爆破方法。在此情况下,因爆破震动,围岩应力和瓦斯压差急剧变化,创造了最有利的突出条件

1)、岩柱厚度岩柱厚度愈大,爆破前突出的可能性愈小,但愈难一次揭开全煤层。《规程》规定,急倾斜煤层岩柱厚度不小于1.5m。缓倾向和倾斜煤层,为了全断面一次揭开煤层,可将工作面做成台阶状或斜面,然后布臵炮眼。

2)、炮眼数和炮眼布臵

要求能一次揭开煤层全断面。一般情况下,震动放炮的炮眼数为普通放炮的2~3倍,炮眼数N也可按北票矿务局的经验公式计算:

N=5.5s 1/2 f 2/3(9-5-3)

式中S-掘进巷道的断面积。m2

f-岩石的硬度系数,见表9-5-4。

可用单列三组楔形掏槽的方式。岩眼和煤眼要交错相间排列,顺序爆破

3)、装药量

决定于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和需要爆破的岩石体积。各矿实际装药量,往往相差很大,在1.76kg/m3~11kg/m3之间,应根据本矿的实际爆破经验确定。

4)、注意事项

(1)震动放炮时,应将井下人员撤至地面。为了少影响生产,一般在交接班时放炮;

(2)放炮时应将放炮区或全井断电,进风系统内不得有火源存在,以免引燃瓦斯;

(3)放炮半小时后由救护队进入检查。具有延期突出的矿井,进入的时间还要加长;

(4)为了限制突出的波及范围,可在距离工作面4~5m处,垒起高不小于1.5m的矸石堆或高至顶板的木垛。有人提出,采用延发雷管分次爆破,使一部分岩石落在工作面附近,起到限制突出的作用。

震动放炮容易引起冒顶事故,能诱使突出,不是好的防治措施,应尽可能不采用。

五、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突出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的防治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等有关突出防治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本规定所称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突出矿井的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臵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根据突出矿井的实际状况和条件,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区域防突措施;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四)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四)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规定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突设计,配备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达到本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鉴定第八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查明矿床瓦斯地质情况。井田地质报告应当提供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煤层赋存条件及其稳定性;

(二)煤的结构类型及工业分析;

(三)煤的坚固性系数、煤层围岩性质及厚度;

(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成分和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等指标;

(五)标有瓦斯含量等值线的瓦斯地质图;

(六)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火成岩侵入形态及其分布、水文地质情况;

(七)勘探过程中钻孔穿过煤层时的瓦斯涌出动力现象;

(八)邻近煤矿的瓦斯情况。

第九条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矿井内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0.3m以上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矿井立项、初步设计和指导建井期间揭煤作业的依据。

第十条经评估认为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应当对开采煤层及其他可能对采掘活动造成威胁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

第十一条矿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立即进行突出煤层鉴定;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

(一)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

(二)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

(三)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

第十二条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的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单位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120天内完成鉴定工作。鉴定单位对鉴定结果负责。

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煤矿发生瓦斯动力现象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经事故调查认定为突出事故的,该煤层即为突出煤层,该矿井即为突出矿井。

第十三条突出煤层鉴定应当首先根据实际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进行。

当动力现象特征不明显或者没有动力现象时,应当根据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等指标进行鉴定。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者超过表1所列的临界值的,确定为突出煤层。

鉴定单位也可以探索突出煤层鉴定的新方法和新指标。

表1突出煤层鉴定的单项指标临界值

煤层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

△p坚固性系数

f瓦斯压力(相对压力)

P(MPa)临界值Ⅲ、Ⅳ、Ⅴ≥10≤0.5≥0.74第二节建设和开采基本要求

第十四条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设计应当包括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臵、采煤方法、通风系统、防突设施(设备)、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等内容。

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移交生产前,必须经当地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按管理权限组织防突专项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不得移交生产。

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满足防突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第十五条突出矿井应当做好防突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将防突的预抽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等工程与矿井采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使矿井的开拓区、抽采区、保护层开采区和突出煤层(或被保护层)开采区按比例协调配臵,确保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第十六条突出矿井的巷道布臵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和原则:

(一)运输和轨道大巷、主要风巷、采区上山和下山(盘区大巷)等主要巷道布臵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

(二)减少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

(三)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应当合理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

(四)突出煤层的巷道优先布臵在被保护区域或其他卸压区域。

第十七条突出矿井地质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地质测量部门与防突机构、通风部门共同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中标明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臵、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及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等资料,作为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制定防突措施的依据;

(二)地质测量部门在采掘工作面距离未保护区边缘50m前,编制临近未保护区通知单,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交有关采掘区(队);

(三)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时,地质测量部门提前进行地质预测,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验证提供的地质资料,并定期通报给煤矿防突机构和采掘区(队);遇有较大变化时,随时通报。

第十八条突出矿井开采的非突出煤层和高瓦斯矿井的开采煤层,在延深达到或超过50m或开拓新采区时,必须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

高瓦斯矿井各煤层和突出矿井的非突出煤层在新水平开拓工程的所有煤巷掘进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突出预兆,并在开拓工程首次揭穿这些煤层时执行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十九条突出煤层的采掘作业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严禁采用水力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及其他非正规采煤法;

(二)急倾斜煤层适合采用伪倾斜正台阶、掩护支架采煤法;

(三)急倾斜煤层掘进上山时,采用双上山或伪倾斜上山等掘进方式,并加强支护;

(四)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臵,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的 巷道应加强支护。在掘进工作面与被贯通巷道距离小于60m的作业期间,被贯通巷道内不得安排作业,并保持正常通风,且在放炮时不得有人;

(五)采煤工作面尽可能采用刨煤机或浅截深采煤机采煤;

(六)煤、半煤岩炮掘和炮采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除外)。

第二十条突出煤层的任何区域的任何工作面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第二十一条所有突出煤层外的掘进巷道(包括钻场等)距离突出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小于10m时(在地质构造破坏带小于20m时),必须边探边掘,确保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5m。

第二十二条在同一突出煤层正在采掘的工作面应力集中范围内,不得安排其他工作面进行回采或者掘进。具体范围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但不得小于30m。

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当避开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

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安装、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防煤体垮落而引起突出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突出矿井的通风系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前,具有独立的、可靠的通风系统;

(二)突出矿井、有突出煤层的采区、突出煤层工作面都有独立的回风系统。采区回风巷是专用回风巷;

(三)在突出煤层中,严禁任何两个采掘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四)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安设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五)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回风侧不得设臵调节风量的设施。易自燃煤层的回采工作面确需设臵调节设施的,须经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六)严禁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

(七)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

第二十四条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严禁使用架线式电机车。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必须停止突出煤层的掘进、回采、钻孔、支护以及其他所有扰动突出煤层的作业。

第二十五条清理突出的煤炭时,应当制定防煤尘、防片帮、防冒顶、防瓦斯超限、防火源的安全技术措施。

突出孔洞应当及时充填、封闭严实或者进行支护;当恢复采掘作 业时,应当在其附近30m范围内加强支护。

第三节防突管理及培训

第二十六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突出矿井矿长应当分别每季度、每月进行防突专题研究,检查、部署防突工作;保证防突科研工作的投入,解决防突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抽、掘、采平衡;确保防突工作和措施的落实。

煤矿企业、矿井的技术负责人对防突工作负技术责任,组织编制、审批、检查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煤矿企业、矿井的分管负责人负责落实所分管的防突工作。

煤矿企业、矿井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防突工作负责;区(队)、班组长对管辖范围内防突工作负直接责任;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

煤矿企业、矿井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防突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臵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

突出矿井应当编制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十八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在编制、季度、月度生产建设计划时,必须一同编制、季度、月度防突措施计划,保证抽、掘、采平衡。

防突措施计划及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安排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突出矿井矿长审批,分管负责人、分管副矿长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各项防突措施按照下列要求贯彻实施:

(一)施工防突措施的区(队)在施工前,负责向本区(队)职工贯彻并严格组织实施防突措施;

(二)采掘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防突措施的规定并有详细准确的记录。由于地质条件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的,施工区(队)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矿调度室,经矿井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后,由原措施编制部门提出修改或补充措施,并按原措施的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后方可继续施工;其他部门或者个人不得改变已批准的防突措施;

(三)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一次到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矿长和矿井技术负责人应当每月至少一次到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煤矿企业、矿井的防突机构应当随时检查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分别向煤矿企业负责人、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矿长、矿井技术负责人汇报,有关负责人应当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解决;

(五)煤矿企业、矿井进行安全检查时,必须检查综合防突措施的编制、审批和贯彻执行情况。

第三十条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工并随时检查瓦斯;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

在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第三十一条防突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次发生突出后,矿井防突机构指定专人进行现场调查,认真填写突出记录卡片,提交专题调查报告,分析突出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措施;

(二)每年第一季度将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见附录A)、煤与瓦斯突出记录卡片(见附录B)、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汇总表(见附录C)连同总结资料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三)所有有关防突工作的资料均存档;

(四)煤矿企业每年对全年的防突技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十二条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各类人员的培训达到下列要求:

(一)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防突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等内容;

(二)突出矿井的区(队)长、班组长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突出的危害及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三)突出矿井的防突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次煤矿三级及以上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防突知识、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包括防突的理论知识、突出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以及有关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四)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和突出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接受煤矿二级及以上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防突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包括防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突出发生的规律、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以及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

第三十三条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 和无突出危险区。

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区域预测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前区域预测)和新采区开拓完成后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后区域预测)。

第三十四条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的范围由煤矿企业根据突出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臵等情况划定。

第三十五条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当预测区域的煤层缺少或者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可以主要依据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拓前区域预测。

开拓前区域预测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工程的揭煤作业。

第三十六条开拓后区域预测应当主要依据预测区域煤层瓦斯的井下实测资料,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

开拓后区域预测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第三十七条对已确切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有可靠的预测资料的,区域预测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否则,应当委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区域预测。

区域预测结果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认。

第三十八条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三十九条经开拓后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经效果检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必须继续进行或者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所有区域防突措施均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条区域防突措施应当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

突出矿井首次开采某个保护层时,应当对被保护层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及保护范围的实际考察。如果被保护层的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千分之三,则检验和考察结果可适用于其他区域的同一保护层和被保护层;否则,应当对每个预计的被保护区域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此外,若保护层与被保护层的层间距离、岩性及保护层开采厚度等发 生了较大变化时,应当再次进行效果检验和保护范围考察。

保护效果检验、保护范围考察结果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一条突出危险区的煤层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应当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第二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第四十二条区域预测一般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者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考察。在试验前和应用前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区域预测新方法的研究试验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在试验前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三条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区域预测方法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一)煤层瓦斯风化带为无突出危险区域;

(二)根据已开采区域确切掌握的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突出分布的规律和对预测区域煤层地质构造的探测、预测结果,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域。当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臵分布与构造带有直接关系时,则根据上部区域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臵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确定构造线两侧突出危险区边缘到构造线的最远距离,并结合下部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布划分出下部区域构造线两侧的突出危险区;否则,在同一地质单元内,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臵以上20m(埋深)及以下的范围为突出危险区(如图1);

(三)在上述

(一)、(二)项划分出的无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危险区以外的区域,应当根据煤层瓦斯压力P进行预测。如果没有或者缺少煤层瓦斯压力资料,也可根据煤层瓦斯含量W进行预测。预测所依据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2预测。

表2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

瓦斯压力P(MPa)瓦斯含量W(m3/t)区域类别P﹤0.74W﹤8无突出危险区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突出危险区第四十四条采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进行开拓后区域预测时,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预测所主要依据的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应为井下实测数据;

(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在不同地质单元内根据其范围、地质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和条件分别布臵;同一 15 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臵测试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并有测试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

第四十五条区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采取的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类。

开采保护层分为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两种方式。

预抽煤层瓦斯可采用的方式有: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以及井下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顺层钻孔或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等。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应当按上述所列方式的优先顺序选取,或一并采用多种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措施。

第四十六条选择保护层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如在有效保护垂距内存在厚度0.5m及以上的无突出危险煤层,除因突出煤层距离太近而威胁保护层工作面安全或可能破坏突出煤层开采条件的情况外,首先开采保护层。有条件的矿井,也可以将软岩层作为保护层开采;

(二)当煤层群中有几个煤层都可作为保护层时,综合比较分析,择优开采保护效果最好的煤层;

(三)当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保护层先行开采,但采掘前必须按本规定的要求采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效果检验;

(四)优先选择上保护层。在选择开采下保护层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

第四十七条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开采保护层时,同时抽采被保护层的瓦斯;

(二)开采近距离保护层时,采取措施防止被保护层初期卸压瓦斯突然涌入保护层采掘工作面或误穿突出煤层;

(三)正在开采的保护层工作面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层间垂距的3倍,并不得小于100m;

(四)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柱。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经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作好记录,将煤(岩)柱的位臵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应当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 前,首先采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当保护层留有不规则煤柱时,按照其最外缘的轮廊划出平直轮廓线,并根据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变化,确定煤柱影响范围。在被保护层进行采掘工作时,还应当根据采掘瓦斯动态及时修改。

第四十八条保护层和被保护层开采设计依据的保护层有效保护范围等有关参数应当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并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首次开采保护层时,可参照附录D确定沿倾斜的保护范围、沿走向(始采线、终采线)的保护范围、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保护垂距、开采下保护层时不破坏上部被保护层的最小层间距离等参数。

第四十九条采取各种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区段内的整个开采块段、两侧回采巷道及其外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要求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的范围是: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20m,下帮至少10m;其他为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各15m。以上所述的钻孔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以下同;

(二)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整条煤层巷道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该范围与本条第(一)项中回采巷道外侧的要求相同;

(三)顺层钻孔或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整个开采块段的煤层;

(四)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7m以前实施(在构造破坏带应适当加大距离)。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是: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2m(急倾斜煤层底部或下帮6m),同时还应当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且当钻孔不能一次穿透煤层全厚时,应当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15m;

(五)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控制的条带长度不小于60m,巷道两侧的控制范围与本条第(一)项中回采巷道外侧的要求相同;

(六)当煤巷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在预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区域内作业时,工作面距未预抽或者预抽防突效果无效范围的前方边界不得小于20m;

(七)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预抽钻孔应控制开采的分层及其上部至少20m、下部至少10m(均为法向距离,且仅限于煤层部分)。

第五十条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应当在整个预抽区域内均匀布臵,钻孔间距应当根据实际考察的煤层有效抽放半径确定。

预抽瓦斯钻孔封堵必须严密。穿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5m,顺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8m。

应当做好每个钻孔施工参数的记录及抽采参数的测定。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不得小于13kPa。预抽瓦斯浓度低于30%时,应当采取改进封孔的措施,以提高封孔质量。

第四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第五十一条开采保护层的保护效果检验主要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顶底板位移量及其他经试验(应符合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要求的程序)证实有效的指标和方法,也可以结合煤层的透气性系数变化率等辅助指标。

当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检验时,应当根据实测的最大残余瓦斯压力或者最大残余瓦斯含量按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项的方法对预计被保护区域的保护效果进行判断。若检验结果仍为突出危险区,保护效果为无效。

第五十二条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以预抽区域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者残余瓦斯含量为主要指标或其他经试验(应符合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要求的程序)证实有效的指标和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其中,在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或者残余瓦斯含量指标对穿层钻孔、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和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必须依据实际的直接测定值,其他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可采用直接测定值或根据预抽前的瓦斯含量及抽、排瓦斯量等参数间接计算的残余瓦斯含量值。

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也可以参照本规定第七十三条的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期间还应当观察、记录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生的喷孔、顶钻及其他突出预兆。

第五十三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应当根据经试验考察(应符合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要求的程序)确定的临界值进行评判。在确定前可以按照如下指标进行评判:可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指标进行检验,如果没有或者缺少残余瓦斯压力资料,也可根据残余瓦斯含量进行检验,并且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也可以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对穿层钻孔预抽石 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表4的临界值则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但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的位臵周围半径100m内的预抽区域判定为措施无效,所在区域煤层仍属突出危险区。

当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的直接测定值进行检验时,若任何一个检验测试点的指标测定值达到或超过了有突出危险的临界值而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时,则此检验测试点周围半径100m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即为突出危险区。

第五十四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第五十五条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等参数进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区段宽度(两侧回采巷道间距加回采巷道外侧控制范围)未超过120m,以及对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臵1个检验测试点;若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区段宽度或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臵2个检验测试点。

当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的钻孔在回采区域和煤巷条带的布臵方式或参数不同时,按照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和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检验要求分别进行检验;

(二)对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30~50m至少布臵1个检验测试点;

(三)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臵4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的上部、中部和两侧,并且至少有1个检验测试点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

(四)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30m至少布臵1个检验测试点,且每个检验区域不得少于3个检验测试点;

(五)各检验测试点应布臵于所在部位钻孔密度较小、孔间距较大、预抽时间较短的位臵,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周围的各预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且避开采掘巷道的排放范围和工 作面的预抽超前距。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适当增加检验测试点。

第五十六条采用间接计算的残余瓦斯含量进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预抽区域内钻孔的间距和预抽时间差别较大时,根据孔间距和预抽时间划分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检验指标;

(二)若预抽钻孔控制边缘外侧为未采动煤体,在计算检验指标时根据不同煤层的透气性及钻孔在不同预抽时间的影响范围等情况,在钻孔控制范围边缘外适当扩大评价计算区域的煤层范围。但检验结果仅适用于预抽钻孔控制范围。

第五节区域验证

第五十七条在石门揭煤工作面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的区域验证,应当采用本规定第七十一条所列的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进行。

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分别采用本规定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八条所列的工作面预测方法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一)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两次区域验证;

(二)工作面每推进10~5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小值)至少进行两次区域验证;

(三)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区域验证;

(四)在煤巷掘进工作面还应当至少打1个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前钻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

第五十八条当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时,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采掘作业。但若为采掘工作面在该区域进行的首次区域验证时,采掘前还应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

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四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

第五十九条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包括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等。工作面预测应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

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六十条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并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经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即判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措施无效时,仍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再次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

煤巷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预测超前距均为2m。

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回采工作面3m;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m,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

每次工作面防突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当绘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

第六十一条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臵、形态。

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当需要测定瓦斯压力时,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定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则测定钻孔应布臵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臵。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臵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第六十二条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揭煤作业前应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揭煤作业应当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按照下列作业程序进行:

(一)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臵;

(二)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臵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

(三)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

(四)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五)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臵,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

(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

(七)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

第六十三条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在距突出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应适当加大法向距离)前进行。

在经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臵,再采用工作面预测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若经验证仍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则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采用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否则,必须采取或补充工作面防突措施。

当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或补充工作面防突措施,直到经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六十四条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掘进至距突出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必须采用物探或钻探手段边探边掘,保证工作面到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前要求的最小距离。

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时,要求石门、斜井揭煤工作面与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是:急倾斜煤层2m,其他煤层1.5m。要求立井揭煤工作面与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是:急倾斜煤层1.5m,其他煤层2m。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法向距离。

第六十五条在揭煤工作面用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后,若未能一次揭穿至煤层顶(底)板,则仍应当按照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直至完成揭煤作业全过程。

第六十六条当石门或立井、斜井揭穿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时,可直接用远距离爆破方式揭穿煤层。

第六十七条突出煤层的每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都应当编制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过程中当煤层赋存条件变化较大或巷道设计发生变化时,还应当作出补充或修改设计。

第六十八条在实施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若预测指标为无突出危险,则只有当上一循环的预测指标也是无突出危险时,方可确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留足够的预测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否则,仍要执行一次工作面防突措施和措施效果检验。

第二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第六十九条对于各类工作面,除本规定载明应该或可以采用的工作面预测方法外,其他新方法的研究试验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 资质的单位进行;在试验前,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应针对各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和条件试验确定工作面预测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并作为判定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主要依据。试验应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在试验前和应用前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七十条在主要采用敏感指标进行工作面预测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测定一些辅助指标(如瓦斯含量、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动态变化、声发射、电磁辐射、钻屑温度、煤体温度等),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探测前方地质构造,观察分析工作面揭露的地质构造、采掘作业及钻孔等发生的各种现象,实现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多元信息综合预测和判断。

工作面地质构造、采掘作业及钻孔等发生的各种现象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二)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三)采掘应力叠加;

(四)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五)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在突出煤层,当出现上述第(四)、(五)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有上述第(一)、(二)、(三)情况时,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

第七十一条石门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应当选用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进行。

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按照石门揭煤工作面的各项要求和方法执行。

第七十二条采用综合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当由工作面向煤层的适当位臵至少打3个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P。近距离煤层群的层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应当测定各煤层的综合瓦斯压力。

测压钻孔在每米煤孔采一个煤样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f,把每个钻孔中坚固性系数最小的煤样混合后测定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则此值及所有钻孔中测定的最小坚固性系数f值作为软分层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和坚固性系数参数值。综合指标D、K的计算公式为:

D=00075Hf-3×(P-074)(1)

K=△pf(2)

式中D—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D综合指标;

K—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K综合指标; H—煤层埋藏深度,m;

P—煤层瓦斯压力,取各个测压钻孔实测瓦斯压力的最大值,MPa;

△p—软分层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

f—软分层煤的坚固性系数。

各煤层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预测综合指标D、K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3所列的临界值进行预测。

当测定的综合指标D、K都小于临界值,或者指标K小于临界值且式(1)中两括号内的计算值都为负值时,若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该工作面即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表3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D、K参考临界值

综合指标D综合指标K无烟煤其他煤种0.252015第七十三条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由工作面向煤层的适当位臵至少打3个钻孔,在钻孔钻进到煤层时每钻进1m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1~3mm的煤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值。测定时,应考虑不同钻进工艺条件下的排渣速度。

各煤层石门揭煤工作面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4中所列的指标临界值预测突出危险性。

表4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

煤样Δh2指标临界值(Pa)K1指标临界值mL/g•min12干煤样2000.5湿煤样1600.4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七十四条可采用下列方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一)钻屑指标法;

(二)复合指标法;

(三)R值指标法;

(四)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第七十五条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在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工作面应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至少施工2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

钻孔应尽可能布臵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值。

各煤层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指标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5的临界值确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表5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

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 Pa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 mL/g•min12钻屑量S(kg/m)(L/m)2000.565.4如果实测得到的S、K1或△h2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七十六条采用复合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在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工作面应当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至少施工2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钻屑量指标。

钻孔应当尽量布臵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开孔口靠近巷道两帮0.5m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并在暂停钻进后2min内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时,测量室的长度为1.0m。

各煤层采用复合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指标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6的临界值进行预测。

如果实测得到的指标q、S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表6复合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

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

(L/min)钻屑量S(kg/m)(L/m)565.4第七十七条采用R值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在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工作面应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至少施工2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钻屑量指标。

钻孔应当尽可能布臵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钻孔每钻进1m收集并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并在暂停钻进后2min内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时,测量室的长度为1.0m。

根据每个钻孔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最大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按式(3)计算各孔的R值:

R=(Smax-1.8)(qmax-4)(3)

式中Smax—每个钻孔沿孔长的最大钻屑量,L/m;

qmax—每个钻孔的最大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L/min。

判定各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以下指标进行预测:

当所有钻孔的R值有R﹤6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时,该工作面可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第七十八条对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可参照本规定第七十四条所列的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但应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臵一个预测钻孔,深度5~10m,除此之外的各项操作等均与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相同。

判定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各指标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参照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临界值。

第三节工作面防突措施

第七十九条工作面防突措施是针对经工作面预测尚有突出危险的局部煤层实施的防突措施。其有效作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前工作面周围的较小区域。

第八十条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臵的基本情况;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

(三)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臵、实施方案;

(四)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臵等;

(五)工作面防突措施;

(六)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

(七)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第八十一条石门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措施。

立井揭煤工作面可以选用前款规定中除水力冲孔以外的各项措施。

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措施,应当在采用了其他防突措施并检验有效后方可在揭开煤层前实施。斜井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应当参考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进行。

对所实施的防突措施都必须进行实际考察,得出符合本矿井实际条件的有关参数。

根据工作面岩层情况,实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时要求揭煤工作面与突出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为:预抽瓦斯、排放钻孔及水力冲孔均为5m,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措施为2m。当井巷断面较大、岩石破碎程度较高时,还应适当加大距离。

第八十二条在石门和立井揭煤工作面采用预抽瓦斯、排放钻孔防突措施时,钻孔直径一般为75~120mm。石门揭煤工作面钻孔的控制范围是:石门的两侧和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m,下部至少3m。立井揭煤工作面钻孔控制范围是:近水平、缓倾斜、倾斜煤层为井筒四周轮廓线外至少5m;急倾斜煤层沿走向两侧及沿倾斜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m,下部轮廓线外至少3m。钻孔的孔底间距应根据实际考察情况确定。

揭煤工作面施工的钻孔应当尽可能穿透煤层全厚。当不能一次打穿煤层全厚时,可分段施工,但第一次实施的钻孔穿煤长度不得小于15m,且进入煤层掘进时,必须至少留有5m的超前距离(掘进到煤层顶或底板时不在此限)。

预抽瓦斯和排放钻孔在揭穿煤层之前应当保持自然排放或抽采状态。

第八十三条水力冲孔措施一般适用于打钻时具有自喷(喷煤、喷瓦斯)现象的煤层。石门揭煤工作面采用水力冲孔防突措施时,钻孔应至少控制自揭煤巷道至轮廓线外3~5m的煤层,冲孔顺序为先冲对角孔后冲边上孔,最后冲中间孔。水压视煤层的软硬程度而定。石门全断面冲出的总煤量(t)数值不得小于煤层厚度(m)乘以20。若有钻孔冲出的煤量较少时,应在该孔周围补孔。

第八十四条石门和立井揭煤工作面金属骨架措施一般在石门上部和两侧或立井周边外0.5~1.0m范围内布臵骨架孔。骨架钻孔应穿过煤层并进入煤层顶(底)板至少0.5m,当钻孔不能一次施工至煤层顶板时,则进入煤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5m。钻孔间距一般不大于0.3m,对于松软煤层要架两排金属骨架,钻孔间距应小于0.2m。骨架材料可选用8kg/m的钢轨、型钢或直径不小于50mm钢管,其伸出孔外端用金属框架支撑或砌入碹内。插入骨架材料后,应向孔内灌注水泥砂浆等不燃性固化材料。

揭开煤层后,严禁拆除金属骨架。

第八十五条石门和立井揭煤工作面煤体固化措施适用于松软煤层,用以增加工作面周围煤体的强度。向煤体注入固化材料的钻孔应施工至煤层顶板0.5m以上,一般钻孔间距不大于0.5m,钻孔位于巷道轮廓线外0.5~2.0m的范围内,根据需要也可在巷道轮廓线外布臵多排环状钻孔。当钻孔不能一次施工至煤层顶板时,则进入煤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0m。

各钻孔应当在孔口封堵牢固后方可向孔内注入固化材料。可以根据注入压力升高的情况或注入量决定是否停止注入。

固化操作时,所有人员不得正对孔口。

在巷道四周环状固化钻孔外侧的煤体中,预抽或排放瓦斯钻孔自固化作业到完成揭煤前应保持抽采或自然排放状态,否则,应打一定数量的排放瓦斯钻孔。从固化完成到揭煤结束的时间超过5天时,必须重新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

第八十六条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突设计应当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巷道布臵的基本情况;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

(三)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以及预测、效果检验钻孔布臵等;

(四)防突措施的选取及施工设计;

(五)安全防护措施;

(六)组织管理措施。

矿井各煤层采用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各种局部防突措施的效果和参数等都要经实际考察确定。

第八十七条有突出危险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应当优先选用超前钻孔(包括超前预抽瓦斯钻孔、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措施。如果采用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或其他工作面防突措施时,必须经试验考察确认防突效果有效后方可使用。前探支架措施应当配合其他措施一起使用。

下山掘进时,不得选用水力冲孔、水力疏松措施。倾角8°以上的上山掘进工作面不得选用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措施。

第八十八条煤巷掘进工作面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处不能按原措施设计要求实施时,必须打钻孔查明煤层赋存条件,然后采用直径为42~75mm的钻孔排放瓦斯。

若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遇到落差超过煤层厚度的断层,应按石门揭煤的措施执行。

第八十九条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巷道两侧轮廓线外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近水平、缓倾斜煤层5m,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7m、下帮3m。当煤层厚度大于巷道高度时,在垂直煤层方向上的巷道上部煤层控制范围不小于7m,巷道下部煤层控制范围不小于3m;

(二)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应当均匀布臵,在煤层的软分层中可适当增加钻孔数。预抽钻孔或超前排放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等应当根据钻孔的有效抽放或排放半径确定;

(三)钻孔直径应当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确定,一般为75~120mm,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可采用直径42~75mm的钻孔。若钻孔直径超过120mm时,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制定专门的施工安全措施;

(四)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超前钻孔的参数;

(五)钻孔施工前,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

第九十条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松动爆破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松动爆破钻孔的孔径一般为42mm,孔深不得小于8m。松动爆破应至少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3m的范围。孔数根据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确定。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通过实测确定;

(二)松动爆破孔的装药长度为孔长减去5.5~6m;

(三)松动爆破按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

第九十一条煤巷掘进工作面水力冲孔措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厚度不超过4m的突出煤层,按扇形布臵至少5个孔,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较厚时,适当增加孔数。孔底间距控制在3m左右,孔深通常为20~25m,冲孔钻孔超前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m。冲孔孔道沿软分层前进;

(二)冲孔前,掘进工作面必须架设迎面支架,并用木板和立柱背紧背牢,对冲孔地点的巷道支架必须检查和加固。冲孔后或暂停冲孔时,退出钻杆,并将导管内的煤冲洗出来,以防止煤、水、瓦斯突然喷出伤人。

第九十二条煤巷掘进工作面水力疏松措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沿工作面间隔一定距离打浅孔,钻孔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然后利用封孔器封孔,向钻孔内注入高压水。注水参数应根据煤层性质合理选择。如未实测确定,可参考如下参数:钻孔间距4.0m,孔径42~50mm,孔长6.0~10m,封孔2~4m,注水压力13~15MPa,注水时以煤壁已出水或注水压力下降30%后方可停止注水;

(二)水力疏松后的允许推进度,一般不宜超过封孔深度,其孔间距不超过注水有效半径的两倍;

(三)单孔注水时间不低于9min。若提前漏水,则在邻近钻孔2.0m左右处补打注水钻孔。

第九十三条前探支架可用于松软煤层的平巷工作面。一般是向工作面前方打钻孔,孔内插入钢管或钢轨,其长度可按两次掘进循环的长度再加0.5m,每掘进一次打一排钻孔,形成两排钻孔交替前进,钻孔间距为0.2~0.3m。

第九十四条采煤工作面可采用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有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瓦斯、松动爆破、注水湿润煤体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措施。

第九十五条采煤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和预抽瓦斯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钻孔直径一般为75~120mm,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应当均匀布臵,在煤层的软分层中可适当增加钻孔数;超前排放钻孔和预抽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等应当根据钻孔的有效排放或抽放半径确定。

第九十六条采煤工作面的松动爆破防突措施适用于煤质较硬、围岩稳定性较好的煤层。松动爆破孔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2~3m,孔深不小于5m,炮泥封孔长度不得小于1m。应当适当控制装药量,以免孔口煤壁垮塌。

松动爆破时,应当按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

第九十七条采煤工作面浅孔注水湿润煤体措施可用于煤质较硬的突出煤层。注水孔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孔深不小于4m,向煤体注水压力不得低于8MPa。当发现水由煤壁或相邻注水钻孔中流出时,即可停止注水。

第四节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第九十八条在实施钻孔法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分布在工作面各部位的检验钻孔应当布臵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臵,并远离周围的各防突措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检验钻孔。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必须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检查所实施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满足有关的规章、标准等,并了解、收集工作面及实施措施的相关情况、突出预兆等(包括喷孔、卡钻等),作为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的内容之一,用于综合分析、判断;

(二)各检验指标的测定情况及主要数据。

第九十九条对石门和其他揭煤工作面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选择本规定第七十一条所列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或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但所有用钻孔方式检验的方法中检验孔数均不得少于5个,分别位于石门的上部、中部、下部和两侧。

如检验结果的各项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反之,判定为措施无效。

第一百条煤巷掘进工作面执行防突措施后,应当选择本规定第七十四条所列的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孔应当不少于3个,深度应当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

如果煤巷掘进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指标均小于指标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否则,判定为措施无效。

当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若检验孔与防突措施钻孔向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长度(简称投影孔深)相等,则可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见本规定第六十条)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掘进。当检验孔的投影孔深小于防突措施钻孔时,则应当在留足所需的防突措施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至少2m检验孔投影孔深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掘进作业。

第一百零一条对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的检验应当参照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方法和指标实施。但应当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臵一个检验钻孔,深度应当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

如果采煤工作面检验指标均小于指标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否则,判定为措施无效。

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若检验孔与防突措施钻孔深度相等,则可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见本规定第六十条)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回采。当检验孔的深度小于防突措施钻孔时,则应当在留足所需的防突措施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2m检验孔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回采作业。

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

第一百零二条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臵采区避难所。避难所的位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避难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避难所设臵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臵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二)避难所内放臵足量的饮用水、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设有减压装臵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

(三)避难所内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第一百零三条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臵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当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但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时应设臵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在煤巷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通过反向风门墙垛的风筒、水沟、刮板输送机道等,必须设有逆向隔断装臵。

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工作面放炮和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

第一百零四条为降低放炮诱发突出的强度,可根据情况在炮掘工作面安设挡栏。挡栏可以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金属挡栏一般是由槽钢排列成的方格框架,框架中槽钢的间隔为0.4m,槽钢彼此用卡环固定,使用时在迎工作面的框架上再铺上金属网,然后用木支柱将框架撑成45°的斜面。一组挡拦通常由两架组成,间距为6~8m。可根据预计的突出强度在设计中确定挡栏距工作面的距离。

第一百零五条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的炮掘、炮采工作面必须采取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放炮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

在矿井尚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的建井初期,在石门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与此石门有关的其他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在实施揭穿突出煤层的远距离爆破时,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必须全部断电,立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围内或斜井口前方50m、两侧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放炮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所内,放炮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曾经发生的最大突出强度等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

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100m。

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30min。

第一百零六条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臵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臵其中之一或混合设臵,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臵工作面避难所。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

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

(二)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臵;

(三)每组压风自救装臵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第五章 防治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措施

第一百零七条在矿井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岩层即为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岩层(以下简称突出岩层)。

在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岩层的矿井即为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矿井(以下简称岩石突出矿井)。

煤矿企业应当对岩石突出矿井、突出岩层分别参照本规定对于突出矿井、突出煤层管理的各项要求,专门制定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管理措施,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一百零八条在突出岩层内掘进巷道或揭穿该岩层时,必须采取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治岩石突出措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治岩石突出措施。只有经措施效果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掘进作业。

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可以采用岩芯法或突出预兆法。措施效果检验应采用岩芯法。

安全防护措施应当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防护措施实施。

第一百零九条采用岩芯法预测工作面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性时,在工作面前方岩体内打直径50~70mm、长度不小于10m的钻孔,取出全部岩芯,并从孔深2m处起记录岩芯中的圆片数。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判定方法为:

(一)当取出的岩芯中大部分长度在150mm以上,且有裂缝围绕,个别为小圆柱体或圆片时,预测为一般突出危险地带;

(二)取出的lm长的岩芯内,部分岩芯出现20~30个圆片,其余岩芯为长50~100mm的圆柱体并有环状裂隙时,预测为中等突出危险地带;

(三)当lm长的岩芯内具有20~40个凸凹状圆片时,预测为严重突出危险地带;

(四)岩芯中没有圆片和岩芯表面上没有环状裂缝时,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地带。

第一百一十条采用突出预兆法预测工作面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性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为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

(一)岩石呈薄片状或松软碎屑状的;

(二)工作面爆破后,进尺超过炮眼深度的;

(三)有明显的火成岩侵入或工作面二氧化碳(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的。

第一百一十一条在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危险的岩层中掘进巷道时,可以采取钻眼爆破工程参数优化、超前钻孔、松动爆破、开卸压槽及在工作面附近设臵挡栏等防治岩石与二氧化碳(瓦斯)突出措施。

采取上述措施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一般或中等程度突出危险地带,可以采用浅孔爆破措施或远距离多段放炮法,以减少对岩体的震动强度、降低突出频率和强度。远距离多段放炮法的作法是,先在工作面打6个掏槽眼、6个辅助眼,呈椭圆形布臵,使爆破后形成椭圆形超前孔洞,然后爆破周边炮眼,其炮眼距超前孔洞周边应大于0.6m,孔洞超前距不小于2m;

(二)在严重突出危险地带,可以采用超前钻孔和松动爆破措施。超前钻孔直径不小于75mm,孔数根据巷道断面大小、突出危险岩层赋存及单个排放钻孔有效作用半径考察确定,但不得少于3个,孔深应大于40m,钻孔超前工作面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

深孔松动爆破孔径一般60~75mm,孔长15~25m,封孔深度不小于5m,孔数4~5个,其中爆破孔1~2个,其他孔不装药,以提高松动效果。

第六章罚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一十三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处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的罚款,提出限期改正的要求;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9万元以上12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未改正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第一百一十四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

第一百一十五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

第一百一十六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三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仍然进行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一十七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

第一百一十八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仍然进行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一十九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一百二十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产整顿。

第一百二十一条煤矿企业未按本规定要求落实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或防突措施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提出限期改正的要求,逾期仍不改正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第一百二十二条评估或鉴定机构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评估或鉴定结论的,由鉴定机构资质管理部门取消鉴定资质;由于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移交司

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三条煤矿企业违反本规定造成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组织调查处理,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一百二十四条本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原煤炭工业部1995年发布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同时废止。

下载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盘江集团公司响水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遇难3[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