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办事处内工作场所、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居家等方面事故与伤害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事故与伤害情况,积极落实预防和干预措施,持续改进的实现社区安全,特制定办事处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如下:
1、各安全促进项目小组应及时掌握事故与伤害发生的情况,做好记录和统计。
2、事故与伤害记录应内容清晰具体,便于分析。
3、事故与伤害记录应真实有效,不得随意篡改或销毁。
4、各类事故与伤害记录应由专人或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5、在记录管理中发生问题及时与办事处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联系。
6、从台帐建立之日起,至少5年内的事故与伤害记录要求保存完好,便于查询。
第二篇:安全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制度
南夏墅街道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按照“不断干预,持续改进,积极推广”的安全社区工作理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深入和富有成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监测记录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监督救治伤害者;及时发现、消除伤害源,及时掌握伤害和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动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
2、监测记录工作由社区伤害事故监测综合工作组成立伤害监测站实施综合管理,制发《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表》,每月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干预意见。
3、结合“自下而上,布局合理,操作便捷,监测监督”的原则,社区组成以楼院长或社(组)长为兜底的居民区伤害记录点;以社区卫生院(站)为主的伤害接诊记录点;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治安伤害与死亡记录点;以街道安监办为主生产作业伤害记录点;以交警部门为主交通伤害记录点、以消防为主消防火灾伤害记录点;以学校为主的学生伤害记录点。在各村、社区分别成立分站,负责辖区内的伤害汇总、上报等工作。
4、监测记录的内容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众 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农村家宴与卫生健康、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等推进项目方面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生产事故。
5、监测记录的内容是本制度第四条所列推进项目所发生的伤害或事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户籍、文化程度、职业、伤害发生时间、患者就诊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伤害发生原因、伤害发生时活动、是否故意、伤害性质、伤害严重度、伤害临床诊断、伤害结局。
6、监测记录的方法使用由事故伤害监测组统一印制的《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由各监测点、志愿者及时填报。
7、各监测点、志愿者每月28日前将《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交到事故伤害监测组,事故伤害监测组按照《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汇总表》的栏目进行汇总并上报。
8、事故伤害监测组对事故伤害事件的情况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送各相应专项工作组进行干预整改。
第三篇: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和安全社区创建档案保存制度
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
1、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2、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渠道,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制定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安全监测与监督方法,监测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的实现情况。建立社区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监督机制,形成共建社区和共管社区的氛围;
4、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
东城街道办事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安全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创建安全社区的档案管理,做好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相关材料的统一管理、收集、保存、开发和利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原则上适应于办事处辖区内各级各类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管理,各社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实施细则。
3、管理职责:创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应设置一名专(兼)职安全社区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管理。
4、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
(1)归档范围: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主要工作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片图纸、音像制品等。
(2)归档要求
①归档文件材料应完整,准确,签批手续完备。
②归档文件的形成和书写材料,须易于长期保存,一般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
③归档文件的材料整理应符合入档条件。
④归档文件材料须经过创建安全社区的促进委员会主任或该社区内机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
⑤应归档材料应于次年3月底前,向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室移交归档。
⑥各类应归档材料一般归档1份,特殊材料应归档2-3份。
(3)归档分类
①分类原则:根据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形成材料内容与形成特点进行分类,保持各类之间有机联系,便于检索和查阅。
②档案分类:所有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材料分为一级八大类;二级;三级类别由各社区根据工作进程,从一级,二级中分设并保持与上一级的联系。
(4)归档案卷的存放排列
①档案按大类分别在档案橱架排列,小类应紧靠大类依次排列,即一级→二级→三级。
②档案的存放年限排序:同一大类的案卷首先按分别排列,在各内,先按保存期限永久、长期、短期的顺序排列,再将同一保管期限的案卷按顺序排列。
(5)档案号的编制
①档案的档案号由分类号、案卷号组成。
②同一内按三个不同保存年限分别编写件号(一年三位自然顺序号)。
(6)归档手续:各类文件材料归档前,应填写移交目录一式两份,经规定负责人审定并在目录上签字后,向档案部门移交。交接时,双方经清点无误后,均在目录上签字,移
交目录双方分别保存。
(7)档案的借阅:档案借阅须履行严格手续,填写借阅申请单,经分管档案的负责人和档案管理员双人签字后方可借阅,借阅期已到,延期不还者每延期一天罚款50元,依次累计。
5、相关规定
(1)档案专兼职管理员变动,须办理相关关交接手续。档案鉴定5年进行一次。
(1)催交:创建安全社区委员会办公室对应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对未及时归档、归档不齐者,限期在规定时间到期后一周内移交,对未及时归档、归档不齐者按社区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兑现处罚。
6、档案管理记录
应根据本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办事处实际,统一设计办事处各级各类安全社区档案管理的相关记录
7、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试行过程中在征求各镇意见基础上,每年完善修正一次,每3年修订一次。
东城街道办事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监测方案
**街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
监测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降低辖区安全事故隐患,我街通过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相关职能部门、隐患排查和社区居民安全综合调查等方式,收集辖区居民伤害数据资料,对辖区的事故与伤害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和各种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对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对人口结构比重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预防伤害干预措施,减少重点人群事故伤害数量,现在制定安全生产事故与伤害监测方案;
一、监测地点:
辖区各社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危险化学品企业。
二、监测对象:
凡居住在**街区域内发生伤害的人群,辖区企业内发生伤害的员工,或到医疗单位的首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三、监测方式:
一是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居民就诊的伤害信息及时监测,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创建办反馈。
二是由学校、幼儿园医务室将学生儿童伤害记录及时统计上报给居安全项目工作组反馈创建办。
三是安全职能部门(安监中队、交警大队二中队、消防大队科学城特勤中队、派出所、街三防办、街应急办)每季度向创建办提供他们监管、统计的事故和伤害数据,每年反馈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
四是由创建办制定社区安全居民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掌握居民伤害情况和安全社区创建满意度调查。
五是由各项目组组织辖区居民通过座谈、入户调查等形式统计汇总事故伤害监测记录,分析实施成效和制定预防、纠到措施。
四、伤害监测类型:
1、行政监督
每季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工作委员会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每月由创建办制定创安工作指引及创安工作检查表,各项目组向创建办反馈工作推进情况。创建办不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督促各安全促进项目小组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项目组定期召集项目组成员单位,召开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同时根据项目组职责和促进目标,定期对辖内社区、企业、“九小场所”、学校、幼儿园等部门和场所进行安全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隐患彻底进行整改。
2、公众媒体监督
街道安全社区建设会同相关咨询机构、专家、居民代表等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各项目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和监督各项目组、各成员单位是否按照项目制度分工履行职责,并向所有成员单位进行通报,接受街道监察部门、辖区公众和相关舆论媒体监督。
3、重点部门监督
主要检查和监督各职能部门是否依照工作职责对危化企业、九小场所、出租屋、地质灾害隐患点、学校等重点场所实施重点监督和跟踪检查。
4、重点群体监督
主要检查和监督职能管理部门是否依照安全促进项目的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进行伤害预防和心理健康辅导。
5、公共设施检测
辖区内的消防、治安监控、残疾人通道、无障碍设施、用电、体育运动等公共设施由各相关工作组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设施的隶属关系进行监督,落实维护和检验职责,确保正常使用。
第五篇: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五、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本社区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更好地开展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依据
AQ/T9001-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适用范围
本社区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场所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日常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识别与控制。职责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风险评价小组。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各推动组对职责范围内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予以指导并督促落实控制措施。各单位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整改。
五、内容
1、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主要包括:
1)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 2)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
3)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 4)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
5)社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6)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2、事故与伤害风险识别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社区工作、环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3、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或各相关工作小组应组织人员,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价工作,在选择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评价方法时,应本着实用的原则,尽量采用简单、易学且有效的方法。
4、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识别及其评价的结果,确定重点危险源,高危险环境、高危险人群等。社区应制定安全目标、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实施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落实控制措施。
5、社区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