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境镇社区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
高境镇社区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
暨安全社区建设规划
(2018-2023年)
为了持续开展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最大限度地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根据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特制定社区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暨安全社区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以及“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创建目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全员参与,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动态评估、持续改进”的工作模式,结合高境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创造社会安定、人民安康、安全宜居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建立社区安全文化,增强社区自身的安全能力,提高社区健康和安全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社区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工作,逐步建成以政府引导、社会运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与健康权益;并通过安全促进项目,积极预防事故,减少伤害,力争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建成市级安全社区,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级安全社区,并争取在五年内加入国际安全社区,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高境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下设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办,负责安全社区创建的协调及日常工作。同时,镇工会、团委、妇联、派出所、综治办、规保办、宣传科、社会事业办、社区管理办、网格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市场监督所、卫生监督所、城管、五违办、安全办、交警大队、学校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跨部门、跨行业的支持、配合和协调,保障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安全社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社区建设和安全促进项目组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内容包括: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和讨论相关工作制度、协调整合各类工作资源和力量、确定和评定安全目标以及安全社区建设(项目)的成效,并切实加强与社区相关单位以及区际跨界组织的协调联系,全面、持续逐级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二)加强全员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1.加强社区资源的利用。一是利用社区内资源,积极利用安全社区办公室专职干部以及安监队专业人员,在社区内开展以居民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安全干部为对象的培训讲座;组织发动社区内具有燃气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老人安全等专业工作人2
员分别到企业、居民区、学校、敬老院等单位、场所给职员、居民群众、学生和以及其他脆弱群体宣传培训。二是利用社区外资源,有计划地邀请专家教授、市、区疾控中心以及国内外从事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工作的专家来社区讲课指导。
2.开展分层分类教育。一是加强社区的领导管理层、社区单位和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弄清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的目标任务以及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准则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要对专业从事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三是要为社区的居民、职员,包括在社区内从事生产、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特别是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等脆弱群体进行教育培训;四是加强对社区建筑单位从业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
3.广泛利用社区宣传阵地。一是开办专题讲座、组织交流讨论、定向观摩等。二是建立并充分应用了传播安全知识的渠道和载体,如建立安全社区网站、编制《创建安全社区简报》、组织广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纪念品、开设培训基地等。三是依托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向居民群众传播自我防范的理念,为促进全员参与,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系统、全面地识别本社区事故与伤害以及各类危险源点,确定社区内的高危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或措施。重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派出所、公安交警部门开展相关的
事故与伤害监测工作。
1.定期做好社区伤害调查。重点内容包括社区伤害流行病学、社区环境与场所诊断。
2.组织开展安全促进及伤害预防干预项目的专项调查。重点开展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3.组织开展社区其他各类事故及事故隐患排查。重点是通过公安、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等监管部门,对社区3年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统计的事故与伤害数据、社区工作场所(现场)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分析。
4.开展国内外事故与伤害案例分析。借鉴或参照国内外相关重大事故与伤害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类比后,作为本社区开展安全促进项目干预的依据。
(四)伤害的统计与监测,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建设安全社区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各类伤害的发生,及时准确的伤害记录,统计与监察将有助于掌握社区内各类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原因。因此要积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交警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进一步加强社区事故与伤害监测工作,为镇域安全促进项目制定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同时要对记录范围、记录方案、记录标识、记录内容、记录格式以及记录保持等予以规定。
(五)根据立项实施项目,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通过对镇域内各行业领域安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监管范围内的各项基本情况,查找安全监管薄弱环节,确定安全4
促进项目,并组织项目实施。
1.加大社区居民和职员对事故与伤害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加大对社区居民和的宣传教育,发挥专业团体作用,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人群的年度教育计划,利用社区广场、楼道、电梯间等地点,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2.加强应急管理。结合社区具体实际,各单位要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特别是要根据年度分析报告和危险源辨识结果,及时调整补充机构人员以及应急处置方案。
3.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安全促进中作用,尤其是要抓好安全监察队伍及其协管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六)确立和策划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的项目
根据镇域安全总体实际,拟定以下安全促进项目作为2018-2023年重点干预和控制的内容。
1.居民住宅消防安全促进; 2.道路交通安全促进; 3.居家老年人安全促进工作; 4.校园安全促进;
5.建筑工地防高处坠落和防触电安全促进; 6.居家燃气安全促进; 7.食品城安全促进; 8.幼儿园安全促进; 9.敬老院老年人安全促进;
10.残障人员安全促进。
(七)加强社区应急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完善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应急救援器材库并开展演练活动(例如:微型消防站建设)。
1.要针对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编制具可操作性的各类应急预案。
2.各部门根据应急预案,并按不同应急事件处置,配置必要的设施和器材。如专用车辆、应急照明、通讯工具以及方便食品、帐篷、饮用水等。
3.为保证社区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区以减少人员伤亡,要利用社区的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等空地,设置社区紧急避险场所。
4.各部门要根据应急预案,分别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队伍的组成人员主要是从社区保安队、民兵组织、其他协管队中选拔体质良好的人员以及社区居民骨干、各类志愿者、安全生产宣传服务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并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确保应急响应的有效实施。
5.社区红十字会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居民区灾害预防和突发事件处置的现状,经常组织居民自开展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的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宣传、普及活动以及必要的应急演练,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及应急避险能力要有明显提高。
(八)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察监督机制
1.要强化社区专业安全生产监察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监察与火险隐患的专项整治工作。要针对社区的特点,要加强对重点消防企业的监管,要加大对建筑工地、餐饮服务企业、文化娱乐场馆等安全隐患的检查处置。同时,要加强无证无照经营户的教育疏导,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要加强居民区火灾隐患的排查,特别是燃气安全的检查。要依托专业部门对居民住宅的燃气设备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整改。尤其是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用气安全。要积极指导来沪人员的燃气使用常识,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九)加强安全社区建设项目的评估
充分发挥安全社区跨界组织的作用,加强安全社区建设项目的评估。一是加强自我评估,通过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成员定期的对安全社区的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二是通过开展项目专项入户调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单项评估,三是通过市安全社区促进中心整体评估。
(十)加强信息交流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工作信息的交流。要依托安全生产监察网络,及时收集基层安全工作小组、各企事业单位相关安全工作信息,并将重要安全工作信息通过局域网络或书面向各级行政领导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是长期的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各级领导应当把此项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同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自身特点设定明确 的工作目标,以保证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持续不断的运行达到最佳的安全健康绩效。
(二)加强机制和队伍建设。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工作,要在现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夯实基层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并始终参与到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的工作中来。
(三)落实经费保障。要加大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工作的资金投入,要把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工作的所需资金纳入高境镇的年度财政预算,并确保该项资金用于宣传教育培训设施、社区环境安全改造、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善、安全促进活动经费等,以保证此项工作的良性运行。
第二篇:安全预防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预防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发展是一种理念。作为一个企业,安全发展的理念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如果一个企业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安全,认为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经济效益的增长就视企业为发展,这应是一种片面而又短期的效果,因生产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工序上出现不安全的因素,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其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作为交通运输企业,更应将安全发展的理念践行于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细节。
近年来,有的行业、有的地区由于背离了安全发展的轨道,片面追求速度、效益,不顾客观规律行事,导致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全国每年由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亿元GDP死亡人数是美国的20倍;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100倍,俄罗期的10倍,印度的12倍。有些企业因此断送了持续发展之路,在无奈和悲哀中轰然倒下。有的地方由此发展迟滞,背负沉重的包袱;有的单位或声誉扫地,影响极坏,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最为典型的案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在婴幼儿奶粉中掺杂三聚氢胺,导致29.4万名婴幼儿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其中6人死亡。在受害婴幼儿家长的厉声控诉中,三鹿企业50年发展的成果一朝覆灭。又如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导致276人死亡;2009年2月25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77条生命离开人间。这一切正如媒体所说:完全是由于他们背离了安全发展的轨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的结局!
安全与生产是矛盾的对立而又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的局面。安全服务于生产,生产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进行,离开生产也就谈不上安全。安全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生产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而生产必须由人实施。因此,保障人的安全是发展的首要条件。假如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其家庭遭受痛苦、企业遭受损失,有的家庭或受伤的职工还进行上访,严重影响其家庭生活,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企业如何安全发展?只有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如何才能实现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预想、预料、预见等,是一种“虚”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意识到,属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叫“责任心”。没有这个前提,任何一次小小的违法行为都可能闯下大祸。如开车时接听电话、点烟、穿高跟鞋,转方向时忘了打转向灯等等。在交通事故中,真正属于无法避免的“天灾”是极少的,大多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这些责任事故的产生,首先是责任人的认识问题引起的,没有“预”便没有“防”。一些人在事后常后悔地说“真想不到„„”、“悔不该当初„„”预防事故你连想都没去想,怎么会去“防”?因此,在如何“预防”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把“万一”想得多一些,把后果想得严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细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有防备地采取措施。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防”也就无从谈起。“防”即防备、防范等,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它将“预”变成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安全行车、安全生产要做的大量工作是在如何“防”上,道路、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完备有效,车辆有良好的技术性能;管理到位、严格执法,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驾驶员遵章守法,心理素质、技术水平良好等。只有进行周密的“防”才能达到“预”的目标,做到安全出行、安全生产。但“防”的问题在于:由于有效的“防”能消除事故隐患,往往又会造成平安无事的表面现象,而这种表面现象又恰恰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责任懈怠,认为“防”得多余、小题大做,从而使“防”的工作流于形式。因此,防事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警钟长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那么,在倡导安全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汽车维修企业应怎样关爱员工的生命安全呢?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从宣传教育上预防。我们常常说某某安全意识不够,思想麻痹,导致事故。其实质是我们安全宣传教育不够,才导致他安全意识不够。一些安全培训教育,老师在讲,职工记住了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而怎样预防却很不清楚,职工不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我们的安全用什么来保证?应扎实落实好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应结合企业实际,联系岗位特点,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和事故案例及违章行为的后果分析,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职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并对所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和消除。通过案例和违章行为后果分析,可让职工对照自己是否有类似的原因和违章行为,从中吸取教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育职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在班组成员之间,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做到相互关心,对身边的违章冒险作业行为应相互及时提醒、相互督促,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职工实行岗位安全考评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考评,对考评不合格者不安排上岗,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二是从制度上预防。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适应、是否满足现实际生产需要,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进行审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要不断更新,改进。安全管理就是要深入车间一线,认真调研,建立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建立如同立法一样,是通过各种假想去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而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当部分,是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的。这就要求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应有漏洞,一旦存在漏洞,职工就可能从漏洞中失去约束,释放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久而久之最终酿成事故。同时,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后,要切实落实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制必依、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切不可将制度建立后“喊在嘴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内部法规一旦建立,必须严格执行。
三是从安全监管体系上预防。安全管理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仅靠某一部门,某一部份人,是不可能达到较好的预防监管的,只有将各级部门,特别是车间、班组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并配套联动起来,实现全司上下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综合治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分工,多而不乱,密而不疏。车间、班组都有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覆盖。每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互查、巡查、督察等活动,开展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的交流学习,查找问题,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各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部门应结合实际,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防止“亡羊补牢”,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
四是在责任上预防。明确安全责任,特别是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是一句口号,但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安全责任落实不明确,说的多,做的少,“预”和“防”得不到落实,安全便失去了保障。单位一把手负责本单位全面工作,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不能只设立“安全领导小组”成挂名领导,名符而其不实,不过问不负责,预防事故连想都没去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安全预防抛置脑后。这样的责任划分能促使我们领导干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吗?这样不出问题才怪!安全预防工作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像关心自己孩子那样投入,把“万一”想得多一些,把后果想得严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细一些,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等方面的情况,最大限度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一心一意工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后勤保障工作的好坏,影响到职工一天的心情,或将满腹牢骚、情绪带到工作中去,造成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或干扰正常的生产作业。如维修工作量增大,职工喝水、吃饭等生活存在问题,职工就有可能带情绪工作、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必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埋下隐患。因此,安全工作必须将各项工作全方位做好,企业安全发展才有保证。
五是从安全管理人员上预防。人是决定一切的主要因素。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安全管理水平的成效。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更要掌握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这既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但我们现在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中,就存在着有的业务素质不高,进行检查时,只讲得出一
些表面的东西,发现不了深层次的问题;有的法律知识不精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的专业水平不高,说外行话、做门外汉,没有真正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无法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无法指导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要实现安全发展,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解决这些问题,靠的就是加强教育培训,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才能在安全监管中履行好职责。因此,我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学习培训,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工作本领,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保驾护航。
六是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上的关系。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时,要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必须牢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条件,而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的应当是安全,要以正确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真正地从安全生产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首先要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是否行得通。在指挥调控生产过程中,强化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不可心存侥幸违章指挥或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同时,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职工的违章行为要严历制止,不可为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对员工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这样,等同违章指挥,因你在现场默认了职工的违章作业。
七是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标准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应将生产现场作为重点,生产现场是事故隐患萌发或事故的发源地,做好生产现场的事故预防控制措施更显尤为重要。我们在制定各类安全预案、安全操作规程,要将一些不安全因素纳入设计范畴,考虑其最大的危险度,设计可预防控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跟踪监督管理,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修改,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第一,加强车辆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ISO9000技术标准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偷项、漏项,避免因维修
质量原因或违规操作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第二,加大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整改措施。第三,强化安全标准化操作,使作业程序规范化、正规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第四,定期做好各种设备的检测检验,确保其安全有效。
只要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预防工作,安全发展便“水到渠成”。
公交汽车修理公司
二0一0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办事处内工作场所、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居家等方面事故与伤害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事故与伤害情况,积极落实预防和干预措施,持续改进的实现社区安全,特制定办事处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如下:
1、各安全促进项目小组应及时掌握事故与伤害发生的情况,做好记录和统计。
2、事故与伤害记录应内容清晰具体,便于分析。
3、事故与伤害记录应真实有效,不得随意篡改或销毁。
4、各类事故与伤害记录应由专人或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5、在记录管理中发生问题及时与办事处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联系。
6、从台帐建立之日起,至少5年内的事故与伤害记录要求保存完好,便于查询。
第四篇:安全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制度
南夏墅街道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按照“不断干预,持续改进,积极推广”的安全社区工作理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深入和富有成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监测记录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监督救治伤害者;及时发现、消除伤害源,及时掌握伤害和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动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
2、监测记录工作由社区伤害事故监测综合工作组成立伤害监测站实施综合管理,制发《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表》,每月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干预意见。
3、结合“自下而上,布局合理,操作便捷,监测监督”的原则,社区组成以楼院长或社(组)长为兜底的居民区伤害记录点;以社区卫生院(站)为主的伤害接诊记录点;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治安伤害与死亡记录点;以街道安监办为主生产作业伤害记录点;以交警部门为主交通伤害记录点、以消防为主消防火灾伤害记录点;以学校为主的学生伤害记录点。在各村、社区分别成立分站,负责辖区内的伤害汇总、上报等工作。
4、监测记录的内容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众 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农村家宴与卫生健康、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等推进项目方面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生产事故。
5、监测记录的内容是本制度第四条所列推进项目所发生的伤害或事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户籍、文化程度、职业、伤害发生时间、患者就诊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伤害发生原因、伤害发生时活动、是否故意、伤害性质、伤害严重度、伤害临床诊断、伤害结局。
6、监测记录的方法使用由事故伤害监测组统一印制的《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由各监测点、志愿者及时填报。
7、各监测点、志愿者每月28日前将《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交到事故伤害监测组,事故伤害监测组按照《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汇总表》的栏目进行汇总并上报。
8、事故伤害监测组对事故伤害事件的情况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送各相应专项工作组进行干预整改。
第五篇:学生意外伤害预防安全制度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
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担其所有的监护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每个细节做起。
1.建立“三位一体”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比如,公安、交通、工商、消防、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隐患,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应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聘请公安民警为学校的法制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通过法制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和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和完善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机制。发生学生被敲诈后,应主动和派出所联系,在重点路段、部位和地区要求加强警力巡逻,防止拦路抢劫、勒索和伤害学生案件的发生。在学校附近的十字、丁字路口应设立减速标志和警示标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和社区的联系。只有建立和完善了联控联防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2.建立社会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学校每年向学生宣传意外伤害险,组织学生购买由个人只承担三分之一金额的教育局统一指定的意外伤害保险。
(二)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1.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领导对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均要加强安全教育。掌握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求生的方法。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突发事件等安全知识的教育。
2.。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重点在于预防,重视和加强中小学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有效降低事故率,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环境、季节特点及有关规律适时进行防盗,防火、防病、防伤害等方面的教育。要善于利用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例教育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1)加强风险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低、风险意识差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教育,使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般危险有基本的认识,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如闯红灯的危险后果、实验室不遵守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受骗遭抢的危险等,避免因缺少对危险后果的认识而酿成意外事故。
(2)加强防范救护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救护教育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能够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救护手段。这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突发事故。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信赖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要进一步严明教职工的职业纪律,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对在职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清退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对因身体等因素不适宜教育教学工作的,要调整工作岗位。要加强对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引发的各种损失。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意识,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建立安全制度,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伤害事故有时是防不胜防,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校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1.建立安全制度。
第一、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校舍,一旦发现危房,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定期检查教学设备,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换,一时不能更换的,明令不准使用。定期检查易燃、易爆物品,化学试验用的硫酸等危险物品要保管好,不能让其散落到学生手中。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过期的起不到消防作用的,要尽量更换。
第二、安全值班制度。课前、课后、午间、晚间,凡是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看着。值班要有规定、有记录、有检查。
第三、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明确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各自的安全责任。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教师体罚学生要接受教育或行政处罚。当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只要发生了安全责任事故,就必须进行责任追查,涉及到谁就要追究谁的相应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只要出现了一票否决的事项,主要按相关管理权限,对涉及到的单位、集体、个人的荣誉和晋职、晋级予以否决。要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四、切实完善信息上报制、事故报告制、大型活动校外活动审批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以电话、网络或纸质文字方式逐级上报真实情况。组织的校外活动,活动前必须进行周密安排,并按管理权限将详细的请示报告上交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第五、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优化管理,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要制订处置事故工作预案,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应急工作小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采取安全措施。对一些可能造成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工作和活动要采取安全措施。禁止学生登高擦窗子,以保学生的安全。禁止学生带危险物品到校。治安管制的刀具、弹弓、喷射枪等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玩具不准带到学校来。组织学生参加“学生人身意外保险”、“学生医疗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可以让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同时,做好安全隐患的经常性排查和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不仅要看到外显的、直接的,更要善于发现内隐的、间接的。校舍危陋、灭火器材不足、疏散通道不畅通、应急照明设施不完备、饮食卫生不达标、教育教学设施不规范、值班有漏洞、门户不严、活动组织的不严密、学生打逗严重、过夜现金超标、重点部位被疏忽、违反交通规则等有形的直观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检查发现,及时整改。制度不健全、制度得不到很好落实、安全意识淡薄、分工不明确、对安全事故不了了之、安全信息不畅通、赏罚不分明、检查不到位、教师不够敬业、无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预案、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等抽象的间接影响安全的问题,也要经常检查及时整改。对学校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建立台帐,进行跟踪。能够立即整改的,要坚决立即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监督责任,严防死守。
3.消除安全隐患。
消除安全隐患,要以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情绪,切实解决“标准不高、工作不实”的问题。着力抓好以工作: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学校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设施,及时更换、维修老化设施。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用电管理,杜绝乱拉乱接电线和违章用电现象。严禁学生在宿舍用电烧水做饭,严禁学生点蜡烛照明。对餐厅、浴室、宿舍楼、礼堂、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室内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密集场所要重点检查、整治。要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并保证畅通,特别要注意学生自行车停放,不得堵塞正常通道。
(2)加强食品卫生和防疫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学校食堂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学校食堂务必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办法,落实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学校食堂必须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档案,落实教育部关于“要严格把握中小学食堂社会化的进程,中小学食堂在条件未完全成熟前,不能进行社会化改革”、“学校食堂制作凉菜必须予以限制”的规定。二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环节。严格把好开办关、用人关、核算关、卫生安全关、采购(进货)关、加工关、储藏关、消毒关、留样关、监督考核关。三是解决无有效证件开办食堂或小卖部、小卖部超范围经营、食堂超负荷运营、硬件设施发展滞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监督不到位、食堂操作流程和布局不符合卫生规范、伙食质差价高、防盗防人为投毒、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饮水设备及水质等方面的问题。
(3)加强对学校危险品的管理。对学校危险物品,特别是危险的化学试验品要确定专人管理,按规定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器具内。要加强对试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禁将危险品随意摆放在开放空间内。要建立和完善责任交接制度,确保危险品管理万无一失。
(4)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学校门卫要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更不得擅自进入餐厅、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防止盗窃、投毒等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站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中小学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