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21: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第一篇: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五、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本社区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更好地开展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依据

AQ/T9001-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适用范围

本社区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场所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日常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识别与控制。职责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风险评价小组。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各推动组对职责范围内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予以指导并督促落实控制措施。各单位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整改。

五、内容

1、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主要包括:

1)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 2)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

3)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 4)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

5)社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6)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2、事故与伤害风险识别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社区工作、环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3、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或各相关工作小组应组织人员,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价工作,在选择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评价方法时,应本着实用的原则,尽量采用简单、易学且有效的方法。

4、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识别及其评价的结果,确定重点危险源,高危险环境、高危险人群等。社区应制定安全目标、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实施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落实控制措施。

5、社区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

第二篇: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分析报告

镇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分析报告

通过前期大量走访和实地调查、检查,对我镇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发现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 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源辨识

1.1.1 火灾

部分商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仓库内堆放大量的可燃物品,如果火源控制不好,如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如电气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过载过热,导致高温熔融物的产生,如果电气线路底下堆放有可燃物品,那么高温熔融物就会引燃可燃物品,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仓库,遇到点火源,如仓库未安装防雷设施,在库区内吸烟,违规动火等,将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1.1.2 机械伤害

机械防护设施缺损。由于保养不善或违章作业,设备的防护栅栏、安全栏门或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的防护罩缺损,操作人员身体一部分进入上述围护的危险区域或触及设备的旋转部位,从而导致机械伤害的发生。由于作业人员技能、生理状态和责任心等原因,可能导致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引致设备误动作可能引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1.1.3 触电

人体触碰带电体,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气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如接地(零)保护、漏电保护等失效,使机器外壳带电,或者由于操作失误,尤其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如误触碰、误送电等,都可能引致触电事故发生。

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1 供配电系统

本辖区供配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电气火灾等危害。1)触电

在电气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够、绝缘损坏、保护接地失效、违章作业、误入带电间隔、检修工作安全措施不当、电工安全用具缺陷等原因,工作人员触碰到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均可能造成触电伤害事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

2)电气火灾

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如选型不当或因安装、调试、检修等原因而不符合防护性能要求,或因缺乏维修保养、老化等原因而造成防护性能失效,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接地故障、电气连接松脱、过电压放电、闪络等,都会产生电火花、电弧而引发火灾事故。变配电所、仓库的电气设备,因安装、检修或使用不当、操作失误、老化等原因,可能造成过载、短路而出现高温表面过热和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如防雷设施不完善,或管理疏忽和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导致防雷设施防雷效果降低甚至失去作用,在雷雨天气有可能造成雷击危险,引起火灾爆炸或设备被击毁等事故。

1.2.2 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伤害

群密集公共场所伤害主要有害因素有:骨折、软组织挫伤、踩踏等

1)骨折

如果运动设施设备老化,发生螺丝脱落,部分器材生锈,健身设施具有垮塌的危险,导致健身者发生伤害。2)跌倒

车站、休闲娱乐广场石梯步较多,防滑措施落实不到位,容易发生跌倒,人流量大的时候有发生踩踏的危险。3)踩踏

休闲娱乐广场经常组织晚会,安保人员配备不到位,在某些赠送小礼物的环节极易发生哄抢,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1.2.3 镇内运输系统

镇内运输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害。

1)车辆伤害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公路交通运输运用较多且涉及范围广泛。由于环境不良,如场地狭窄、通道不畅、司机视线受阻等,或车辆保养不善,控制实效,如制动、刹车、转向失灵等,或因违章驾驶,或搬运的物料放臵不稳(超宽、超载)等,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倾翻等,都可能导致车辆伤害。另外,车流量大的地方交通警示标志标牌不完善,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诱发事故发生.2)机械伤害

本辖区内开山取石和采砂生产线、大型项目建设施工较多,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面较广。施工工人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符合规范,如外露旋转和传动部件等防护缺损、或操作失误,身体某一部分或身体意外进入输送线上危险区域,联锁保护失效等,可能导致撞伤、绞伤或挤压等机械伤害事故。部分工人施工未按规定使用口罩和安全帽等防护物品,容易诱发职业病。3)健身娱乐设施伤害

辖区内健身娱乐设施较多,维护和管护不到位和认为破坏较为严重,导致大多娱乐健身设施设备运转不正常。同时,该场所未成年人密集,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1)暴雨

该项目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辖区内采砂、制砖、取石企业容易受山体滑坡以及采砂船丰水期违规作业,从而影响生产,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损失。

2)雷暴

本地区夏季雷暴天气中,若防雷设施失效,建筑物和人员有遭受雷击的危险。

3)高气温

本地区夏季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气温容易引起人出现中暑,尤其在通风降温不良的工作场所,更容易对人员产生危害作用。同时,我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夏季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4)地震

我镇08年之前建造的建(构)筑物没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设计和建造,一旦发生地震,可能导致倒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4)自然灾害避险点的设臵不到位

我镇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暴雨后引发的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部分人群集中地地方虽然设臵了自然灾害避险点,但是由于标志标牌不明显,导致群众在发生灾害的时候不知道前往何处避险,避灾秩序混乱。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

本辖区使用和贮存的物料中没有《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物质,故该项目生产车间和仓库均不构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本辖区所涉及的设备设施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 风险评价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2.1.1 概述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臵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项目装臵等在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分析物料、装臵、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宏观的战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其功能主要有: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1.2 危险性等级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严重性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Ⅰ级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Ⅱ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

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级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1.3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可能性等级,将各类危险可能性划分为5个等级。

2.1.3-1 危险可能性等级划分可能性等级

总体发生情况:

A级 频繁 频繁发生,经常发生 连续发生

B级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 频繁发生

C级 有时 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

发生若干次

D级 很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 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E级

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

根据各评价单元的生产、储存特点,对其危险性进行识别,分析其危险、有害因素,找出形成事件的原因,然后确定事件类型、严重度和可能性。2.2.1-1储存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 可燃物料火灾 在商家仓库内存放大量可燃物,如遇明火、高温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分析如下:

明火源:违章吸烟,焊接或维修设备时违章动火,外来人员带来火种。

火化或高温源:电气火花,雷电火花,静电火花,电器超负荷运行产生的高温,线路底下,或灯具底下放臵可燃物。

1.控制和消除火源:

①作业区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火种。

②动火必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并采取防范措施。

③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臵,并定期进行检测,保持装臵有效性。

④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

⑤定期检查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①禁止在生产场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

②禁止在线路底下,灯具底下堆放可燃物。

③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④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及管理人员严格遵守。⑤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

3.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如灭火器材、消防栓)。运输车辆伤害

主要存在的隐患为车辆故障,如刹车失灵,违章驾驶,超速超载,作业环境不良,警示标志标牌不明显或缺失等,都可能导致车辆冲撞伤人或所运输的物料倾翻发生事故。等级评定:人员伤亡 Ⅱ~Ⅲ C~D 防范措施:

1.厂内机动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年检。

2.应持证驾驶,杜绝违章驾驶。

3.督促镇内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4.完善好人群密集处警示标志的设立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3高处物体打击

1.部分工地原材料和成品等储存空间狭窄,造成超高堆放,从 而导致员工碰伤、砸伤。

2.物料堆放不稳,倾斜导致砸伤员工。

3.作业场所地面湿滑导致伤害。

4.施工作业人员不按安全生产规程违规作业,不戴安全帽。

等级评定:人员受伤 Ⅱ~Ⅲ C 防治措施:

1.确保物料的储存空间和道路的宽度。

2.物料堆放整齐,不超高堆放。3.作业场所保持清洁、干燥。

4.督促各单位员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4.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易发点的管控不到位。

2.开山取石企业违法违章开采导致山体地质结构不稳定。3.地质灾害避难点的设臵不规范,标志不明显。等级评定:人员受伤 Ⅱ~Ⅲ C 防治措施:

1.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及时在危险地段设臵警示标志。2.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严禁开山取石活动。3.加强对地质灾害避难点建设的规范。

第三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班组长的职责

(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不许整改完毕,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的临时性措施。

(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5、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

(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

(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1、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1)督促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负责综合治理。

(2)负责组织本单位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的控制管理。(3)分级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验收与升级、降级及撤点、销号审查。

(4)按期深入现场检查(或抽查)本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5)负责危险源控制点的信息管理。

(6)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填报危险源隐患汇总表。

(7)督促检查各级对查出或报来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报告。

(8)对危险失控而引发的相应级别伤亡事故,组织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人并及时报告领导。

(9)负责按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危险管理的考核。

(10)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或延误,造成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造成的相应级别工伤事故负责。

2、总公司职能部室职责

(1)参与A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2)负责本部门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对下属矿分公司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安排处理。

(4)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死亡以上事故负责。

3、分公司有关科室职责(1)了解本单位危险源分布情况,参加A、B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与控制管理。

(2)负责对科室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对车间无力整改的危险源隐患或缺陷,接到报告及时安排处理。

(4)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导致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重伤及以上事故负责。

第四篇:《风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施工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及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及项目在日常办公及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与管理活动。

第三条

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指一个生产系统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的、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危险源实施分类、分级控制与管理。公司安全质量安全部是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二章

危险源的分级

第四条

危险源分级

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1.一般风险是指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

2.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铁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第五条

重大危险源分级

1.重大危险源:施工过程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就是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一般人员伤亡及以上事故的,造成一般经济损失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较大的人员伤亡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评审

第六条

危险源辨识方法:

工程开工前,各项目部及公司主管安全施工的部门应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在辨识时要考虑哪些部位危险、哪些设备危险、哪些设施危险、哪些作业危险,要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五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五个方面:人、机、料、法、环)。其辨识方法分为:

1.直接判断法: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2.现场排查法:如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等。

3.打分法:通过定量的评价,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C)

分数值

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风险等级划分(D)

D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0

0~Ⅱ级为一般风险,Ⅲ~Ⅳ为重大风险,总分

D≥160分的,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第七条

危险源辨识范围要全面、不能留有死角,应包括:

1.所有生产管理活动、办公及生活场所;

2.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供货方、分包方以及来访者)的活动及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活动;

3.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自有、租赁、分包、业主提供等)及设备设施安装(支搭)、运行、维护;

4.危险物品的购置、运输、使用和保管。

第八条

危险源辨识、评审

1.工程开工前,项目安质检人员首先对现场进行调查、了解设计图纸,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确定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形成初稿。

2.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对确定的危险源初稿进行评审。项目总工具体组织召集由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质量安全部负责人、材料部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参加,对危险源的进行辨识、评价,划分危险源级别,由质量安全部做好危险源辨识记录并整理上报。

3.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监督、指导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工作,指定相关人员参加项目部危险源的辨识活动,并形成危险源辨识记录。

4.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各类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控制措施。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编制各类、各级危险源清单;项目工程部依据重大危险源、级别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5.重大危险源级别和控制措施必须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6.项目部编制完成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控制措施的初评,初评通过后,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项目部公章,报公司审批。

7.公司对项目部上报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评审,由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并形成记录,参加人员:公司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经理、工程部、质量安全部、材料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工作内容包括:

(1)判定的重大危险源级别是否合理。

(2)补充完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3)审批二级、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4)审查各类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审查通过后,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项目公章后,报公司质量安全部、工程部评审。

第四章

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第九条

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一般危险源:应采取安全宣传、安全培训、岗前安全教育的方式,增强和提高全体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重大危险源:

(1)三级重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

(2)二级重大危险源:除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外,还应该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措施。

(3)一级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除应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措施外,还应组织应急预案的专项演练,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符合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

第十条

危险源控制责任人员的规定

1.重大危险源控制责任人员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重大危险源控制责任人员表

重大危险源等级

项目部

公司

一级

项目经理

分管副总经理

二级

项目经理

分管副总经理

三级

项目经理

2.一般危险源由项目经理负总责并指定具体控制责任人。

第十一条

各类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初评、预审、审批与签认责任人员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各类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初评、预审、审批与签认责任人员表

等级

项目部

公司

一级

初评签字:

总工程师

审查签字:分管副总经理业主有专门要求时从其规定

二级

初评签字:

总工程师

审批与签认:分管副总经理业主有专门要求时从其规定

三级

初评签字:

总工程师

审批与签认:分管副总经理

第十二条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

1.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各类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

2.项目部工程部长负责各类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

3.各项目部关于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可依据本办法自行规定。

第十三条

项目部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规定

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部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2.质量安全部负责人负责公布本项目部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清单和控制措施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时间、信息反馈要求等。

3.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负责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4.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生产副经理负责二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5.生产副经理、质量安全部长、工程部长负责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

6.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场所必须竖立或悬挂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几何尺寸600mm×800mm),重大危险源公示牌中必须明确当日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当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责任人。

第十四条

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情况的检查规定

质量安全部负责公布本公司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分管副总经理安排重大危险源的机动检查;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项目部各类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情况的检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十五条

危险源实行动态管理

1.项目部每半年上报一次公司范围内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将各类危险源清单报公司质量安全部。

2.公司质量安全部每半年以红文形式公布一次公司范围内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

3.工程结束要及时销号。对因工程进展而新发生或因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各部门负责人应当重新组织安全风险评价,并及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与签认。

第十六条

公司各部门根据本管理办法,辨识、评价、编制本部门危险源清单,制定危险源控制工作方案,报公司质量安全部核备,由各部门自行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部应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第五章

第十八条

危险源辨识表样式见附件1;危险源辨识表见附件2;危险源辨识表样式见附件3;重大危险源清单样式见附件4;重大危险源审批表见附件5。

第十九条

公司前发文件、电报中关于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工作的条文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一律废止。本办法由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END

第五篇:安全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制度

南夏墅街道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按照“不断干预,持续改进,积极推广”的安全社区工作理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深入和富有成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监测记录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监督救治伤害者;及时发现、消除伤害源,及时掌握伤害和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动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教育策略作准备。

2、监测记录工作由社区伤害事故监测综合工作组成立伤害监测站实施综合管理,制发《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表》,每月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干预意见。

3、结合“自下而上,布局合理,操作便捷,监测监督”的原则,社区组成以楼院长或社(组)长为兜底的居民区伤害记录点;以社区卫生院(站)为主的伤害接诊记录点;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治安伤害与死亡记录点;以街道安监办为主生产作业伤害记录点;以交警部门为主交通伤害记录点、以消防为主消防火灾伤害记录点;以学校为主的学生伤害记录点。在各村、社区分别成立分站,负责辖区内的伤害汇总、上报等工作。

4、监测记录的内容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众 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农村家宴与卫生健康、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等推进项目方面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生产事故。

5、监测记录的内容是本制度第四条所列推进项目所发生的伤害或事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户籍、文化程度、职业、伤害发生时间、患者就诊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伤害发生原因、伤害发生时活动、是否故意、伤害性质、伤害严重度、伤害临床诊断、伤害结局。

6、监测记录的方法使用由事故伤害监测组统一印制的《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由各监测点、志愿者及时填报。

7、各监测点、志愿者每月28日前将《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表》交到事故伤害监测组,事故伤害监测组按照《事故伤害事件监测登记报告汇总表》的栏目进行汇总并上报。

8、事故伤害监测组对事故伤害事件的情况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送各相应专项工作组进行干预整改。

下载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5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安全社区建设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办事处内工作场所、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居家等方面事故与伤害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事故与伤害情况,积极落......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7年7月 第一条 目的及范围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

    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监测方案

    **街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事故与伤害 监测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降低辖区安全事故隐患,我街通过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相关职能部......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阜新市双山煤矿 2017年5月 前 言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辽宁省《标本兼治......

    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和安全社区创建档案保存制度

    社区事故与伤害记录1、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2、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

    风险辨识与管控

    摘要:依据班组工作岗位的工序程序,辨识每一道工序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使危险源在班组得到控制。 关键词企业班组;按工序程序辨识危险源;控制整改;动态管理2005......

    《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后果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控制措施不可容许风险LECD风险级别1.空压机噪声超过85分贝,作业......

    煤矿岗位风险辨识安全确认

    ******矿业公司 工作岗位标准、危害因素辨识、安全确认 汇 编 编制部门: 通 安 部 编制日期: 2013-07-12 目 录 第一篇地面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