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2 06:1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第一篇: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辽政发〔2007〕29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发至县级政府)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性质较为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划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五)其他性质较为严重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包括:

1.涉险10人以上,或者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下落不明,或者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和住院观察治疗20人以上的事故;

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露,或者大面积停电,或者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的事故;

3.轮船触礁、碰撞、搁浅,或者列车、地铁脱轨、碰撞,或者民航飞行重大故障和事故征候;

4.涉外事故,或者影响较大的其他事故。

三、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领导,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六、各类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中央驻辽和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下属单位和控股单位)发生各类事故后,除按规定报告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外,还应当直接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接到各类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接到发生3人以下重伤,或者3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上报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二)接到发生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上报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三)接到发生3人以上6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15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较大事故,上报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省政府办公厅。

(四)接到发生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5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较大事故以及其他性质较为严重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或者国务院、省政府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要求上报的其他性质较为严重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上报至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省政府办公厅。

(五)接到发生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上报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八、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九、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经济类型、生产规模和能力、安全评估等级和持有证件情

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及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的类别;

(5)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6)已经采取的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7)事故报告单位及其联系人;

(8)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接到各类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用电话作简要报告,后形成书面材料传真报送。报告事故信息时,可先报送事故概况,掌握详细情况后及时续报。

十一、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及下落不明人员经确认为死亡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十二、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对本单位各类重大危险源采取特别监控措施实施有效监控,组织疏散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安全有效地施救,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防扩大伤亡或者发生次生事故。

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工会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抢险救援。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十三、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毁灭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清理或者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或者使用摄像、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证据,妥善保存现场痕迹和物证。清理事故现场,必须征得事故调查组的同意。

十四、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害需要抢救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并垫付医疗费用。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垫付的,医疗机构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救护。

十五、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十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十七、特别重大事故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调查。特别重大以下等级的事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调查。

(一)重大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煤矿重大事故由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业和领域重大事故的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二)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煤矿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三)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进行调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四)中央驻辽和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大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发生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煤矿事故按照本条

(一)、(二)规定办理。

(五)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权限,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调查组。

(六)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直接组织调查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的事故。应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不能由下级人民政府调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实施办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调查。

十八、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负责人担任,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通知其他部门、单位参加调查组。

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

十九、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备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十、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二十一、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十二、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二十三、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或者对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或者评估。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技术鉴定和评估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二十四、事故调查组除应当查明事故发生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事故调查组应当对调查报告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二十五、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二十六、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名称、经济类型、生产规模和能力、安全评估等级和持有证件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二

十七、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调查报告,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权限由组织事故调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有关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签署审查意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政府下达事故处理决定,并依据国家规定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的调查处理决定,由事故发生单位作出即可。

事故处理决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分送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调查组成员单位及人民检察院。

二十八、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事故处理决定之日起45日内落实事故处理意见,并监督有关整改措施的落实。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部门将处理结果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事故处理决定和整改指令书规定的时限落实事故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将落实情况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权限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二十九、对事故责任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处分按照下列规定实施:

(一)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按照公务员人事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实施;

(二)对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由事故发生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实施;

(三)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掌握事故处理的落实情况。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三

十、各类事故的处理情况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十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十二、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

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十三、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四、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十五、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三)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十六、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七、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十八、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十九、其他性质较为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有关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生的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参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第二篇:丽水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丽政发〔2009〕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 49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丽水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准确、完整报告本单位发生的事故,有效组织救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者谎报事故。

第四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委托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实施。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其他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第五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客观、公正地查明事故经过、原因和性质,分清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者的责任。

事故调查处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七条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八条 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应当在接报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同时向区内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机构报告。

市外生产经营单位在丽水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地相关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地相关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或者无法联系单位负责人,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九条 事故报告范围: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涉险 10 人以上,或者 3 人以上被困或下落不明,或者紧急疏散 500 人以上,或住院观察治疗 20 人以上的事故;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或大面积停电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的事故;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各类事故;社会影响较大的其他事故。

第十条 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后 2 小时内,向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告。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立即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并向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现场情况;

(二)初步掌握的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人员)、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

(三)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情况;

(四)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事故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二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同级公安机关、劳动保障和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监察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公安(消防、交警、高速交警)、交通、建设、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事故报告或其他有关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或其所属的安全生产监管等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也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和事故接报记录制度,公开值班电话、传真以及举报奖励的有关规定,随时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或者引发次生事故,并负责保护事故现场。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确需清理、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必须做好标志和相关记录,或者使用拍照、摄像等手段固定现场形状,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痕迹和物证。

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十六条 事故的调查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3 人以下重伤(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3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结果报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备案;县(市、区)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委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死亡 3 人以下,或者一次重伤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3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的一般事故,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委托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下列事故由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较大事故;2.列入市政府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的市直单位及其下属生产经营单位或其负责监管的建设工程项目发生的一般事故;

3.县(市、区)考核期内发生的第二起以上一次死亡 2人的一般工矿商贸事故;

4.中央在丽企业发生的一般事故;

5.社会影响较大,或者涉及港、澳、台人员,外国人、无国籍人伤亡等,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负责调查的一般事故。

交通道路、火灾、水上交通等一般事故、较大事故,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调查处理;需要进行行政问责调查的,由政府委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行政问责调查。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必要时可以通知质监、卫生等部门派人参加。

发生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事故,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或其所属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也应派人参加。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调查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第 3、4、5 目规定的事故,可以通知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指定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人担任,根据工作需要也可另行指定。

事故调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参与调查的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与事故发生单位及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调查组根据需要,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长单位应当迅速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最迟在接到事故报告后 3 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参与调查组工作。

事故发生单位自行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会、纪检监察机构的人员应当参加事故调查组。

第十九条 参与故调查的部分成员单位按照下列分工履行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或者责任者提出行政处罚建议,起草事故调查报告;

(二)监察机关负责对事故调查工作实施监督,对事故中涉及行政监察对象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三)公安机关负责对事故中涉嫌犯罪的人员依法立案侦查,追捕逃匿的犯罪嫌疑人;

(四)工会负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责任,并提出处理建议;

(五)质监部门负责对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调查和技术鉴定;

(六)卫生部门负责事故伤亡认定和落实有关救治、卫生控制措施。

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查明事故的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事故类别和性质;

(三)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按规定期限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遵守调查纪律,保守调查秘密,服从事故调查组的统一领导,密切配合、诚信公正、恪尽职守,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信息。

第二十二条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必要时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分析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并调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或者干涉。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擅离职守或者逃匿。

第二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充分讨论,事故调查组成员对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对责任者处理建议等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调查组组长根据多数成员的意见作出结论,但必须在事故调查报告中加以说明。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二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延长,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 60 日。

第二十六条 事故调查过程中,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属于自然灾害、治安刑事案件或者其他意外事故的,由事故调查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另行处理,终结调查。

第二十七条 有关单位需要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相关人员或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事先告知事故调查组并听取调查组意见。

第二十八条 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归档保存。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九条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自接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15 日内对事故调查报告作出批复。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事故调查组长单位应当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人民政府批复,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并于作出处理后 10 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报事故调查组长单位备案。

第三十条 对涉嫌犯罪的事故责任人员,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在接到批复通知 30 日内,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事故处理意见、整改措施,向组织调查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书面报告落实情况,并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授权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调查处理档案管理制度和定期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分析事故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按照调查组成员分工履行职责,相互推诿的;

(二)事故调查期间未经调查组组长允许,擅自发布有关事故信息的;

(三)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整改情况不进行监督检查或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到位的;

(四)利用职权牟取部门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事故处理意见、整改措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三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因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赔偿。

第三十七条 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设定的处罚幅度范围内,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危害程度,制定实施处罚的具体标准,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生产经营单位,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本办法所称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或者分管有关业务工作的负责人。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的迟报是指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漏报是指对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因过失遗漏未报;谎报是指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瞒报是指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

第四十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本规定所称一般、较大事故,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上级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9 年5 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湖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

鄂煤监察〔2010〕40号

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

《湖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产煤市、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现将《湖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一日

湖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调 查 处 理 实 施 办 法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依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省安监局、湖北煤监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通知》(鄂煤监察〔2009〕214号)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或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组织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一、调查准备工作 1.赶赴事故现场

①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救援和组织前期事故调查。

②设区的市管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其他煤矿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救援和组织前期事故调查。

③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湖北煤监局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救援和组织前期事故调查。2.组建事故调查组 ①一次死亡1人的煤矿事故,湖北煤监局采取书面委托的方式,下达《关于委托调查××煤矿“×·×”事故的函》,委托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为事故调查组织单位,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向同级人民政府呈报事故快报或《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的请示》文件。《请示》应当写明事故基本情况、拟定的调查组牵头单位、调查组组长及调查组成员单位和邀请单位。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协助事故调查。

事故快报或成立调查组的请示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或领导签字同意)后,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向事故调查组各成员单位和邀请单位发出《关于组建××事故调查组的函》,函告有关调查事项。②设区的市管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湖北煤监局采取书面委托的方式,下达《关于委托调查××煤矿“×·×”事故的函》,委托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为事故调查组织单位,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③一次死亡2人的顶板、机电、运输、放炮、其他等类别的煤矿事故和事故多发或超过安全控制指标进度的县(市、区)内发生一次死亡1人的煤矿事故,湖北煤监局采取书面委托的方式,下达《关于委托调查××煤矿“×·×”事故的函》,委托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为事故调查组织单位,组织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④一次死亡2人的瓦斯、水害、火灾等类别的煤矿事故,由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湖北煤监局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组建××事故调查组的函》。调查组组长由湖北煤监局处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湖北煤监局、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协助事故调查。

⑤一次死亡3-9人的煤矿事故,由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湖北煤监局向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组建××事故调查组的函》。调查组组长由湖北煤监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协助事故调查。

⑥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湖北煤监局向省政府呈报《关于成立××事故调查组的请示》。《请示》应当写明事故基本情况、拟定的调查组牵头单位、调查组组长及调查组成员单位和邀请单位。事故调查组由湖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总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成立调查组的请示文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或领导签字同意)后,湖北煤监局向事故调查组各成员单位和邀请单位发出《关于组建××事故调查组的函》,函告有关调查事项。⑦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3.制定工作方案

调查组牵头单位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制定《××事故调查工作方案》,明确调查组工作职责、组织分工、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等。4.召开第一次会议

调查组组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会议通报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抢险救援情况,宣布调查工作方案,明确各调查组成员分工和任务,调查组组长对调查工作提出要求,并形成《××事故会议纪要》。

二、调查取证 5.事故现场勘察

湖北煤监局或受委托的安全监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要及时派出事故主办人员和技术专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向当事人或目击者了解事故发生经过情况;提取事故现场存留的有关痕迹和物证(致害物、残留物、破损部件、危险物品、有害气体等)。根据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情况,绘制事故现场有关图纸(包括事故现场示意图、剖面图、受害者位置图等)。现场勘察完毕,向调查组提交《××事故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应当载明事故现场勘察人员、勘察时间、勘察路线,说明事故地点基本情况和与事故相关的情况,认定事故类别,附有相应的事故图纸、照片等。参与现场勘察的人员在勘察报告上签字认可。

提取事故现场物体及相关痕迹,封存与事故有关的物件,并用摄影、照相等方法予以固定。对无法搬运或事故发生单位确需立即使用的物件,由调查人员现场认定,并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当场签字认可后,交付事故发生单位或相关单位保管或使用。6.收集材料证据

收集证明事故等级、类别和事故发生的相关事实与材料。包括:事故汇报记录、伤亡人员统计表、赔偿协议、尸检报告、遗体火化记录、死亡证明、医院伤害程度证明等。收集事故发生前生产设施、设备状况,有关技术文件和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工作环境状况,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健康状况等。同时收集事故发生单位、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文件、规章制度、报表、台帐、记录、图件和向调查组提供的书面证明等。

收集有关书证证据时,调查组向相关单位(部门)索取证据清单,限期要求提供。提供复印件的,由提供单位签署“复印属实”并加盖公章,同时注明原件存放的单位(部门)。7.问话调查

证人证言包括调查询问笔录和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说明、举报信件等。调查人员制订事故调查询问计划和询问提纲,明确调查询问对象和询问内容,对事故现场目击者、受害者、当事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必须调查询问。认定的责任者的违法违规事实应当有2个以上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效证据。8.计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按照国家标准统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表》由事故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盖章认可。9.组织技术鉴定

对较大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和事故原因复杂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委托安全技术中介机构或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承担技术鉴定的单位或专家按照相关要求,在调查组的领导下,依法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相关事故参数,并向调查组提交《××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并对技术鉴定结论负责。

三、事故分析 10.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分析和间接原因分析。从机械、物质(能量源和危险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从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和精神等方面分析事故的间接原因。11.事故性质分析

根据事故原因进行事故性质分析,确定事故是属于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12.事故责任分析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和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性质,结合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事故责任加以分析判断,确定事故责任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13.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向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单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14.召开事故分析会

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由调查组成员、事故发生单位、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会议通报事故调查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等。15.提出处理意见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人的违法违规事实,调查组牵头单位在与调查组成员充分讨论后,提出事故处理初步意见。

四、调查报告撰写与审核 16.撰写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主办人员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初稿)。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7.调查组审查调查报告

调查组组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会议,审查调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事故经过是否清楚;原因分析,性质认定,责任划分是否准确;处理建议是否恰当;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报告撰写是否符合要求等。如发现有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调查或修改事故调查报告。

18.行政单位审查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织单位,召开局务会议审查事故调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组组成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调查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事故原因是否清楚;性质认定是否准确;责任划分是否恰当;错责是否相符;处理是否到位;追究档次是否得当;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报告撰写是否符合规定,描述是否准确、精练、清楚;附件是否齐全等。如发现有存在问题的,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调查或修改事故调查报告。

五、调查报告的上报与批复 19.征求意见

①委托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调查的事故,其事故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科室负责人、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和事故调查主办人员到湖北煤监局进行汇报,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调查报告在征求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意见后,向湖北煤监局呈报《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文件,并附事故调查报告及完整的附件资料。

②委托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调查的事故,其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和事故调查主办人员到湖北煤监局进行汇报,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调查报告在征求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意见(设区的市管煤矿事故征求市级人民政府意见)后,向湖北煤监局呈报《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文件,并附事故调查报告及完整的附件资料。

③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2人的瓦斯、水害、火灾事故,其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征求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意见。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其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征求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意见。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其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向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请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或领导签字同意)后,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呈报《关于审查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请示》。

④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调查报告,按照国家规定批复结案。20.批复结案

①被委托调查的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其事故调查由湖北煤监局下达《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批复》,主送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抄送事故发生地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②被委托调查的一次死亡1-2人的设区的市管煤矿事故,其事故调查由湖北煤监局下达《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批复》,主送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抄送市级安全监管部门。③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2人的瓦斯、水害、火灾事故,由湖北煤监局下达《关于××事故结案的通知》,主送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抄送事故发生地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④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由湖北煤监局下达《关于××事故结案的通知》,主送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抄送市级安全监管部门。

⑤湖北煤监局组织调查的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达批复意见。21.公布处理情况

湖北煤监局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六、落实处理意见 22.移送相关案件

事故批复或结案后,由主办人员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将牵头单位无权处置的相关案件资料依法移送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司法机关接到《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后,依法立案查处。处理完毕后,15日内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23.落实处分意见

根据事故批复或结案文件,监察机关按程序依法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意见作出处分决定。处理完毕后,15日内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

根据事故批复或结案文件,事故发生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处理到位。处理完毕后,15日内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24.落实处罚意见

根据事故批复或结案文件,煤矿事故调查组织单位依法对煤矿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处理完毕后,15日内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25.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发生单位收到批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完毕后,15日内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

七、跟踪督办 26.防范措施整改督察

收到事故发生单位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的报告,或规定的整改期限到期后,事故发生地县级或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做出进一步处理,并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27.责任追究落实督察

事故发生地县级或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行政处罚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书面反馈湖北煤监局。

湖北煤监局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行政处罚等情况进行监察,并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布检查结果。28.案卷归档

主办人员制作《案件结案审批表》,报本单位负责人审批。批准同意结案后,制作《案卷首页》和《卷内目录》,按一案一档的原则,将调查报告,各类请示、批复文件,相关证据材料,处理落实材料,相关执法文书等整理归档。附件: 一、二、煤矿事故调查报告格式和基本内容 煤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格式和基本内容 三、四、五、煤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格式和基本内容

事故原因分析办法 煤矿事故示意图绘制办法 六、七、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办法 有关事故调查标准文书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小编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6-07-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已经2015年8月27日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雪克来提·扎克尔

2015年8月3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办法。

国家对煤矿等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县(市)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县(市)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协助本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实施。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相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职责。第四条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实施事故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事故调查。

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员参加下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

第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的现场工作人员负有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的责任;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后一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中央驻疆企业和自治区大中型企业发生事故,还应当向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条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故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施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承担事故救援、险情处置、预付医疗救治费、善后处理等必要费用。

第七条

接到事故报告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同时书面通知本级公安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人民检察院和有关部门。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举报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九条

重大事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调查;较大事故由州、市(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负责调查;一般事故由县(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第十条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发生单位调查事故,应当接受事故发生地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事故调查结束后,应当向县(市)人民政府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一)谎报、瞒报的;

(二)性质恶劣或者影响较大的;

(三)事故伤亡人数变化造成级别上升的;

(四)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应当调查的其他事故。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有关人员担任,并邀请检察机关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统一安排和指挥;

(二)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相关秘密和信息;

(三)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四)遵守各项廉洁自律规定;

(五)不得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当事人。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资质证明;

(二)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职责证明;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

(四)与事故相关的合同、伤亡人员身份证明及劳动关系证明;

(五)与事故相关的设备、工艺资料和安全操作规程;

(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明以及有关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七)有关责任人员上一年年收入的有关证明;

(八)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材料。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单位确定事故伤亡人员,应当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等规定进行。

第十六条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事故发生单位统计,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二十日内报送事故调查组;进行应急救援的,自应急救援结束之日起二十日内报送事故调查组。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延长,但是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一)与事故发生有关的重要人员负伤或者逃逸,导致事故原因无法查明的;

(二)对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认定存在较大分歧,需要请示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

(三)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对于有关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有重大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协调的;

(四)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十八条

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以及相关责任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类别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规定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六)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

(七)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八)事故教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九)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和签名。

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事故调查组成员对事故原因、责任认定、责任者处理建议等存在较大分歧的,报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人民政府决定。

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组认为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报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复核后,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终止调查。需要进行其他调查的,事故调查组应当移交工作。

第二十一条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作出批复:

(一)调查程序是否合法;

(二)调查是否全面;

(三)证据是否合法、充分;

(四)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是否符合规定;

(五)责任人员处理建议是否合法、公正、适当;

(六)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是否适当、有效。

第二十二条

负责组织实施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将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归档,永久保存;自收到批复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报告,但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负责组织实施事故调查的部门报告事故处理落实情况。

第二十三条

事故发生单位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应当经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检查验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县(市)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五条

县(市)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严格落实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派人参加。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将事故调查报告及其批复抄送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

第二十七条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处分按照下列规定实施:

(一)对事故发生地有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

(二)对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有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由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

(三)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分,由具有管理权限的机关、单位负责落实。

第二十八条

实行挂牌督办的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事故调查组成员分工履行职责的;

(二)发现重大线索或者重要情况,不及时向事故调查组报告的;

(三)事故调查期间擅自发布有关事故信息,影响事故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纰漏的;

(五)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六)利用职务索取、收受贿赂的;

(七)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2范围

公司及公司属各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于本制度。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3.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3.4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4管理规定

4.1 公司安全部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其他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事项的管理;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

公司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4.2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4.3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

4.4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公司、集团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4.4 事故报告

4.4.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安质部及主管安全经理报告,主管安全经理应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在事故发生30分钟内报告至集团安全安委办。

特别是发生较大人员伤亡或被困、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除按规定向公司报告外,必须在10分钟内向集团安委办和市安监局(电话)口头报告,在拨打110、119报警时,应同时拨打12350或82595958向市安监局应急中心报告。

发生交通、火灾等事故,事故发生单位除按相关规定向公安部门报告外,还应按照以上规定报告公司安质部。

4.4.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单位全称、隶属关系、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各类证照等);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4.3事故报告后出现的新情况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须及时补报。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须及时补报。

4.4.4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科学施救,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扩大伤亡或者发生次生事故。

4.4.5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清理或者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必须使用摄像、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证据,妥善保存现场痕迹和物证,保留好现场视频监控。

4.5 事故调查

4.5.1发生死亡事故或者集团认为需要调查的,由集团联系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重伤及以下事故的调查,由集团负责组织。轻伤事故经集团同意公司可自行调查。

4.5.2集团组织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由安监部门、大连港公安局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及专家共同组成事故调查组。

4.5.3公司组织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由安质部、工程部、工会及相关部门组成,并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邀请集团安监部有关领导参加指导。

4.5.4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5.5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4.5.6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4.5.7事故发生单位的单位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4.5.8事故调查报告要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事故调查报告和有关资料须归档保存。4.6 事故处理

4.6.1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单位及相关人员,按照政府批复的意见和集团事故处理通报及公司事故处理通报进行处理。对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依照集团对事故责任单位事故处理通报执行,公司不做另行处理;对公司其他高管人员需要承担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比照集团事故处理通报提出处理意见。

4.6.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单位领导成员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1)按照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分别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罚款,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给予单位领导成员分别处上一年年收入80%、60%和40%的罚款,并视其责任程度可给予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发生死亡2人或者5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给予单位领导成员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并视其责任程度可给予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3)发生死亡1人或者3人以上5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一般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给予单位领导成员处上一年年收入10%至20%的罚款,并视其责任程度可给予行政记过或以下处分。

(4)发生重伤2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给予单位领导成员处上一年年收入5%至10%的罚款,并视其责任程度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5)发生重伤1人或者5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予单位领导成员处上一年年收入3%至5%的罚款。

(6)发生1人以上5人以下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事故,对事故责任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本条款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4.6.4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参照新《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2号)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1)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2)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3)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4)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5)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6)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4.6.5对事故责任单位其他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由所在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安委办审核同意后落实处理;对公司其他相关责任人员需要处理的,由公司安委办提出处理意见。

4.6.6事故责任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事故调查报告以及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依法及时向职工公布,并接受工会和职工监督。

公司安委办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4.6.7公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死亡事故或者重伤事故超标的单位,所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其他相关责任人当年不得评先。

4.6.8政府或集团批复的处理意见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处理高于公司事故处理通报的,按政府或集团批复的处理意见执行,公司不另行处理。低于公司事故处理通报的,按公司事故处理通报追加执行。5附则

5.1凡是发生性质较为严重、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险情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安全事件,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参照本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5.2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能根据公司事故处理通报落实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公司安委办负责协调跟踪。

5.3对事故单位的经济处罚,由事故责任单位按照公司处罚决定缴纳财务部门;对责任单位领导成员的经济处罚,从当事人年薪兑现中扣除。

5.4 本办法由公司安委办负责解释,本办法未规定事项,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下载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2007年7月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公布 根据2011年9月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罚款处罚暂行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维护分公司利益,减少财产损失,保证人员生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 一、事故统计报告 1、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关于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及时、准确的地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事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调查处理制度(推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调查处理制度 事故调查与报告 1.事故报告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事故报告。在《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统计制度 事故报告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 2、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应......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3、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