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事故案例体会
事故案例汇编之体会
学习了有机硅分成2011、2012年来发生的安全环保事故汇编,其中各种事故,如泄漏事故、检修事故、自燃事故、环保事故、摔伤事故等等,大大小小竟有20起。化工厂本就是一个高危行业,任何一个事故都可能导致极度严重的后果。然而单单有机硅分厂就大大小小发生了这么多起事故,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看了事故案例的汇编后,不难发现,其实这大大小小的20起事故的原因最终都可以归为一个——人。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们在工作中的麻痹大意、未按照正常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从而导致了一起又一起的事故发生。
无论在任何行业,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二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是化工厂安全作业的基础知识。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认真做到,并遵守相关的生产规定,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认真做到安全生产,才是第一位。
第二篇:事故案例体会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我国的煤矿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仍然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据统计,建国以来共发生了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煤矿事故24起、死亡3780人;另外,2015年还发生因暴雨洪水引发的事故灾难1起、死亡181人。距今最近的是2015年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煤(岩)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
通过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我更加深刻领悟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该方针的重要性,该方针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观看了煤矿百人事故警示片后,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在现场的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原则要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机电队的主要任务是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几率大;
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思想上的松懈。而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生命、设备和矿上的安全,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而违章作业造成的。为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氛围。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企业的生产必须有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依托。员工没有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无从谈起。
二、要根据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各岗位的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合理化、规范化,切实做到谁管的事、谁负责,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安全责任制不能流于形式,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要保证做到计划到位、准备到位、检查督促到位、验收到位。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超前预防能力。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不定期地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加强对重大隐患危险源的整改监控,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追究责任。对于员工提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适当给予奖励。
总之,血的事故教训必须深刻吸取,时时刻刻铭记在心。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宣传片的观看体会上,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依法依规组织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99号)文件精神,把《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七大攻坚举措”落到实处。最终是要在自身岗位上切切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真正放在心上,在各项工作认真做到位。
第三篇:事故案例学习
北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原料车间
灵活形式狠抓事故案例学习
北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一厂原料车间结合夏季“五防”,把事故案例学习作为保安全促生产的重要措施,灵活方式方法,狠抓学习效果,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一是管理干部带领学。车间要求各班长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带领职工进行事故案例学习。通过口述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讲解防范措施,结合“岗前思考5分钟”和“每月一题”为职工绷紧“安全弦”,教育职工时时重视安全、处处遵章守纪,自觉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二是典型案例演示学。车间结合各岗位实际,安排专人充当“演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到生产现场对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回放演示”,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引导职工正确辨认岗位危险源,自觉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
三是现场互动交流学。每次学习后,各班都安排职工进行讨论交流,采取分组谈感受、队前表决心、课后写心得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同时,结合学习内容,查思想、找漏洞、寻缺陷、辨隐患、定措施,真正使职工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四是利用活动激励学。车间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学习安全常识、争做安全职工”活动。主任、副主任、安全员不定时深入各班学习室及生产现场,检查班组培训和职工学习情况,对效果明显的班组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通报表扬或奖励,激发职工主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撰稿人:付洪亮
第四篇:观事故案例体会2012.12.14
学习事故案例体会
通过学习发生在自2012年11月以来几起典型事故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无论任何行业都存在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都会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记得集团公司安全文化里有一句写的很简单却很深刻的话:人生的财富=1(生命)0(金钱)0(知识)0(权位)0(健康)…..,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即使拥有再多,其结果也等于0。
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麻痹大意,意识消极是很多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诱导事故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次学习的12.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福瑞祥煤炭有限公司八井透水事故,造成多人死亡、被困的严重后果。其引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规私挖乱采、主观追求利益、安全法规、意识淡薄,违反 “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规定而导致的事故。否则的话是可以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还有12.5云南曲靖富源县上厂一号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1.24贵州六盘水市盘南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响水矿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以及山西潞安集团黑龙关煤业公司地面圆筒仓顶梁塌陷事故等,都造成了人员的伤亡,这几起惨痛教训告诫我们,煤矿是属高危行业,受很多自然、地质因素影响事故发生也较为频繁。但是通过剖析后,很多事故导致原因都是人的行为、机、物的环境因素造成的,但人的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监督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自
救互救能力也是至关重要,也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安全工作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安全工作作为每天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做到“从零开始,从零发展”。让安全时刻伴随着企业兴旺,家庭稳定,社会发展和进步,作为我们言行中永远坚持的理念。
第五篇:事故案例学习
一、一起乙炔气瓶起火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某化肥厂合成车间供水管线发生穿孔,需补焊。车间安排两名维修工配合焊工实施补焊作业,在焊接过程中,作业现场的乙炔瓶上部突然起火爆炸,将现场一名维修工炸伤。
现场勘察:动火部位在距地面2米操作平台上方的供水管道,操作平台有一个长3.5米、宽3米,电动葫芦起吊预留孔,乙炔气瓶与氧气瓶放置在操作台下地面上,距离该水平距离为1米,动火部位在预留孔上方偏北处,二者水平距离为0.5米,预留孔下方地面上放置了一个3T的卧式计量罐,该罐的一个园形封头与乙炔气瓶相对,距离为1.8米。经查,该车间安全员认为动火对象是供水管道,且周围设备清洗,便自作主张未办动火证。
原因分析:
1、作业前,焊工忽视对所需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查,未发现乙炔气瓶的低压表发生泄漏。
2、作业人员错误地认为,放置在操作台下方的气瓶不会被高处落下的高温焊渣损害,同时,又忽视了地面上计量罐产生的不利影响。实际上,放置在操作台下方的2个气瓶与动火点的水平距离只有1.5米,违反了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焊接地点之间水平距离不小于10米的安全规定。经现场模拟试验后证实,作业时,高处焊接作业产生的部分高温焊渣,落到预留孔下方的计量罐圆形封头上,反弹到对面的乙炔气瓶上方,点燃了低压表连接丝扣处泄漏出来的乙炔气体。
3、车间安全员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也未在动火前做全面的安全检查,属于违章作业行为。预防措施:
1、作业时,要执行有关在禁火区动火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的规定。
2、按有关规定,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动火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0米。
3、在施焊作业前,要对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工具、设备和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保证动火安全措施遂项落实。
二、山东平原县一化工厂氮氢气体爆燃 2人死亡
据介绍,13日9时10分,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三车间M40压缩机2号机组6段油水分离器出口与管道发生脱离,造成氮氢气体爆燃事故,死亡2人,伤10余人。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控制了事故发展,排除了安全隐患。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三位,主要生产尿素、碳酸氢铵、液氨等六大类22个品种。
原因分析和事故教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焊接质量方面
2、材质选材方面
3、超压超温超负荷
4、操作巡检方面
5、技术设计方面
6、定时对高压管道检测(预防氢腐蚀)方面
采取措施:
各压缩单位对照以上6方面自查自纠,整改存在的隐患;其他单位举一反三对本单位压力容器及管道比照检查,整改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三、吉林石化双苯厂大爆炸事故案例学习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许,地处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事故。
该厂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旧苯胺车间,另一部分是新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的就是新苯胺车间。该车间共有8个班组,由于爆炸发生在星期天,当时只有一个班组上班,20人左右,还有维修组的七八名工人。加上其他班组的人,爆炸时院子里约有百余人。
13时45分至15时两小时内连续发生爆炸15次,其中较大爆炸6次。
14时40分的一次大爆炸,场面惨烈:黄褐色的蘑菇云冲向天空,火势猛烈;爆炸引起地面强烈晃动,身边的大树“咔嚓”一声,两段直径约3厘米的树枝被折断;一块长1米、宽0.5米变了形的铁片飞到了该厂对面的饭店后面;双苯厂爆炸现场,附近200米内,所有的玻璃全部被震碎;一名严重受伤者胸部被炸裂,血肉模糊,鲜血一地;该厂附近及104厂一些留守工人撤离,附近一公里范围内已被交警部门圈出警戒区域;同时生产设备造成巨大损坏,现场一片狼籍,让人触目惊心。
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双苯厂生产系统一阀门堵,处理不当造成爆炸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后,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将处于工厂下风口的两居民小区的居民和北华大学北校区、吉林化工学院部分学生共数万人疏散。
经核实:目前已造成5名工人死亡,1名工人失踪,70余人受伤。
四、事故名称:二改一置换开车
违章动火爆炸 事故时间:2003年5月30日
事故地点:××厂造气车间二改一岗位
事故经过:2003年5月30日,早8:15时左右车间会议决定,白班、四点班保全工焊12t锅炉保温外铁板及安装鼓风机风叶,会后保全二班班长赵安排畅办理动火手续,办完后焊工张和监火人畅进行焊接工作。大约晚19:00左右,化工负责人李派人把总回收防爆板装好,当时焊工张及监火人畅在铺焊铁板,约22:00左右,只听“轰”的一声,锅炉、燃烧炉及过热器发生爆炸。原因分析:
①重要原因是回收阀内漏,加之回收总管防爆板全部装好,使煤气漏入燃烧炉及锅炉处,使气体成为煤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②直接原因是电焊火花飞溅到锅炉门,使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发生爆炸。③车间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开车方案及步骤。防范措施:
①加大对车间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程。②加强安全业务学习,提高全员整体素质。
③吸取教训,加强化工与保全、保全与保全、化工与化工之间的联系。
五、事故名称:2#机冷排四段出口管爆炸事故 事故时间:2001年2月13日
事故地点:××厂合成车间压缩2#机冷排 事故经过:
2001年2月13日四点班,××厂合成车间2#机操作工吕接班检查工艺温度压力正常,10:00时排油分检查压缩机温度、压力均正常,在岗位操作盘前,忽听一声巨响,厂房东外2#机与3#机冷排处火光一片,立即采取紧急停车,关闭阀门,截断气源,组织扑灭火源,处理完 后,发现是2#机四段出口入水冷进口管处发生爆炸,炸断折弯撞击在六段出口管至管道弯曲。
原因分析:由于该管自1992年开始运行至今,未进行更换,在设备处理上对该管道未进行检测,探伤登记记录,检修记录在99年10月4日四段冷排因外多处漏进行了更换,更换是由检修负责更换,对该管只作外部观察记录管道完好,但没有具体数据说明。但事故后发现四段出口管爆炸处由于长期腐蚀严重,管壁太薄,有些地方甚至只有2~3cm(应该是80cm),所以长期运行承受不了四段出口5.8MPa压力,导致事故发生,同时管理部门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部件没有系统监测,验收报告,检修台帐登记不详。防范措施:
①职能部门机动处、设备科、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有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压力容器及设备管道、探伤、监测台帐,制定出严格管理措施。
②对全厂各单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主要设备备件进行一次检测探伤摸底,发现隐患及时给予处理解决,根据有关标准及设备腐蚀情况确定压力检验周期,认真开展管理工作。③严格执行检修规程,明确责任人,确保检修质量。
六、事故单位:××厂造气车间 事故时间:2008.5.8 事故名称: 7#热回收阀爆炸 事故类别:设备事故
事故经过:2006年11月1日,在安装过程中,二厂造气车间分别对5#、6#、7#造气炉热回收阀油缸进行了安装,(油缸生产厂家为山东淄博),厂家提供油缸使用周期为2年期限。
2008年5月8日下午,化工二班上四点班,15:40分接班后,造气调氢主操武到车间现场进行巡检,完后到总控室,当时上班交代生产情况是:造气煤气系统已经置换完毕,1#、2#炉已正常开始给气柜送气。交接班完毕后,主任说让武吹7#炉,准备给一厂送气,先试了一下7#炉阀门,阀门正常,这时开始加煤吹炉,大约16:30分左右吹风气取样分析合格(O2含量0.6%)。通知主操排煤总水封,联系送气。为保证后工段用气,接着开始吹6#、5#炉,大约16:40分,6#炉吹合格,17:35左右,5#炉正常,给气柜送气,开炉大约20分,保全工联系要消5#炉漏点,停5#炉,开6#炉给气柜送气,开炉大约5分钟左右,分析气柜O2含量上升,6#炉就停下来。当时开1#、2#炉给后工段送气,7#炉给送气。18:06:05时,7#炉在上吹阶段时,热回收阀错位报警,18:06:08时,再次报警停炉,这时听到轰的一声响,武到现场后发现7#炉热回收阀爆炸,油缸丝脱,回收管两端防爆板爆裂。
17:30分左右,由于1#、2#、7#炉已正常使用,加之二改一炉温正常,主任通知二改一人员加回收系统防暴板,准备给二改一送吹风气。开始投入使用,防爆板快要加完时,因回收阀爆炸,致使2名操作工一死一伤。事故原因:
1、7#炉热回收阀油缸丝脱,造成热回收阀动作,致上吹时煤气进入系统,造成爆炸。
2、车间对突然紧急断电异常情况,开车时未完善开车方案。
3、造气操作规程对拆装防爆板无具体详细要求。
4、监护人员责任心差,巡检不细致。
防范措施:
1、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严格执行设备检修更新规定,做到正常平稳运行。
2、对突然紧急断电异常情况,在组织开车时必须完善开车方案。
3、完善造气操作规程,规范拆装防爆板具体要求。
4、严格执行监护人工作职责,加强巡检和监护。
七、事故单位:××分厂空分车间 事故时间:2008.7.11日
事故名称:空气冷箱管发生爆炸 事故类别: 工艺操作
事故经过:7月11日2:00点,28000空分设备汽轮机组启动,4:30分空分系统预冷钝化系统启动,6:20分,启动膨胀机开始制冷激液,主操贾开启41216阀给下塔到气,此时上主冷液位1870,下主冷液位2999,由于停车较长,部分设备已变热,大量热空气进塔后,上下主冷液位很快降到500左右,表明主冷已不工作,此时,膨胀空气量为30000左右。6:50分,污氮气温度降到-26+度,班长廉发现正流空气进塔温度不断下降,随即联系仪表工闫检查测温点有无异常,同时通知工艺人员张现场确认管道有无结霜,7:23分,正流温度降到-152,在现场检查人员无反馈的情况下,班长廉迅速关闭41216阀,7:26分,正流空气冷箱管发生爆裂,造成化工人员张、仪表工、孙三人受伤。事故原因:
a)操作工业务素质低,经验不足,判断不清,处理不果断。
b)停车时间长,部分设备已边热,导致热空气进塔后,塔内工况发生变化。
c)车间干部管理不到位,对开车预案准备不足,未充分考虑管道受冷后,失去强度和应力。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业务学习,提高操作水平。
2、完善开停车规程及预案。
3、污氮气出冷箱温度,正流空气进冷箱温度加低位报警。
4、当发生正流空气进塔温度低于0度时,立即停膨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