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

时间:2019-05-12 06: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

第一篇: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

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

10月12日上午我社区召开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学习了张硕辅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永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区委书记杨军元在中国共产党冷水滩区第七次代表会上的报告。

市委书记张硕辅在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总结了五年来的发展以及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党员和工作人员都做了发言,畅谈了报告中未来五年的规划及今后的奋斗目标都深感人心,特别提到的是如何强基础、兴产业、建新城、重环保、惠民生等方面都列入了今后市委的日常工作中,大家在学习中积极发言,都表态在今后更好地工作、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大胆创新、进一步排忧解难,确保社区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工作重点在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环境卫生、三保等。突出抓好日常的卫生清扫,确保保洁到位、人员到位,争取在市、区检查中向前排位,确保无进京进省无理上访。清理好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育龄妇女底子确保市、区检查不出问题。

下半年即将结束,全年的工作还有很多没有做到位的,必须落实到人到位。年初的岗位责任制应落实到位,对老百姓的承诺,应尽快落实和兑现,特别是社区建设方面还需加强,居家养老方面有待完善,健身器材还需添置。

白竹路社区居委会2011年11月5日

第二篇: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

学习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市委第四次党代会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盛会,大会认真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形势,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和谐、凝聚人心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团结鼓劲的大会,必将对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本人通过对党代会精神的学习,有以下体会:

市第四次党代会是在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个坚持求真务实、科学总结过去、精心谋划未来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和谐、继往开来、坚定信心的大会。张德江同志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符合中央精神,切合重庆实际,顺应人民期盼,是引领重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发展、人民幸福的纲领性文件。这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重庆发展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张德江同志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科学谋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明确,安排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理论,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直辖以来,重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历届市委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要准确理解、深入挖掘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要义,就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主法治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通过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我更加坚定了信念,鼓舞了斗志,清醒的审视了自己,进一步理清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将进一步珍惜今天的大好时机,脚踏实地奋发有为。

第三篇: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对赣州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清书记在大会上作的题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所得取的成绩和主要经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今后五年发展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是一个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报告。

通过近段时间对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报告的多次学习,使我更加充分认识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工作存在的差距,但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盼,结合小密乡的工作特点,我将把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我县重点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

以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特色、铸品牌、成“一极”,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的目标,充分发挥小密乡在项目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一是快速冲刺,突破性地完成土地开发和土地“增减挂”工作,为我县重点工程用地作出贡献。目前为止,两项工作均已全面完成,完成杉背、半迳两个村土地开发974亩,已通过省市专家组验收,完成莲塘土地“增减挂”开发35.73亩。二是积极做好会昌县会杉线公路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征地、拆迁以及服务协调工作。特别要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确保乡域范围内的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真正为全县政治稳定和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创新管理,做好维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在全乡范围内积极开展和谐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管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全乡的公众安全感,组织干部定期或不定期排查矛盾纠纷隐患,自己要身体力行对排查出来的纠纷隐患实行领导包案,及时去化解处理,特别是加强与各部门的配合协调,花大力气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三、抓实计划生育工作

当前,我要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生育政策落实为主,统筹兼顾其它工作,确保年终省、市检查达标,并使我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再进一步。当前要做好的工作:一是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管理,掌握信息,摸清底数,着力提高环孕检率,做到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计划外生育,提高出生政策符合率;二是狠抓“四术”的落实;三是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四是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五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六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七是加强“村为主”管理,发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好2012我乡计划生育考核方案,落实乡、村干部工作责任。

四、抓好抓实党建和“三送”工作

今后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班子的执政能力,提高干部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好“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二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及地质灾害移安置工作;三是抓紧时间,高标准、高品味做好 “三送”工作;四是依托我乡区位和交通优势,通过产业招商引进企业、能人,大力发展果业基地、大棚种植产业、新型建材、油茶基地等产业,年内力争完成来罗田1500亩蜜柑基地建设工作。五是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六是通过“创先争优”和“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检验干部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大批查出来的问题,改善干群关系,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五、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整合全乡的资源,深入推进10个100%救助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施好“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民有所乐”、“老有所养”工程,逐步改善我乡的各项社会事业条件。当前要做好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力争参保率达到100%,实行全覆盖;二是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成80%的目标;三是积极推进老年人基础设施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全力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农村特困群众住房问题;五是建立文化站,进一步完善乡文化站建设,多添置一些活动设施器材,完成3-5个村级农家书屋建设。

六、强力推进“两违”整治工作

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按照会办字[2011]139号关于《开展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加强领导,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违法用地和违规建筑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人员、任务、责任落实到位,按规定妥善处理好辖区内已发生的违章建筑,坚决杜绝新的违章建筑产生。

七、认真谋划好明年的工作

本的工作时间已接近年终,我乡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把本的各项工作强势跟进,做到统筹兼顾,争取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提前谋划好明年的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已经把目标任务明确,为我们明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之,我认为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就是要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关键看落实、看行动,不讲大话、套话,作为领导干部,我要带头创新创特、带头落实工作、带头转变作风、带头重视成效,努力工作,形成人人都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全力打造创特色、铸品牌、成“一极”,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而努力。

第四篇: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体会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体会

在重庆市直辖十五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是重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重庆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大会是在重庆改革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张德江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选举了我市出席党的十八大的代表。这次大会对重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张德江同志的报告是一个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报告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为主题,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直辖十五年的巨大成就,全面深刻地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符合中央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切合重庆实际,体现人民意愿,通篇

贯穿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会代表高度赞同,全市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衷心拥护。报告是市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政治宣言,是鼓舞和激励全市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努力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的行动纲领,是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指南。

通过对张德江书记的讲话报告的学习,使我初步领会此次党代会精神;更加充分地了解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也使我对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重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盼。通过学习,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确保科学发展方向正确。地方的发展要符合中央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只有保证能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前进,才能更好有效的实现目标。要保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不断学习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方针。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广大党员职工要经常阅读有关党建、党史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清醒的认识国情市情,才能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深入调研,确保科学发展切合实际。地方的发展要切合当地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只有充分的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让所制定方针政策事半功倍。要体现群众的意愿,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要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用实践检验各项工作。,要多下基层实地调研,问计于民,靠群众办好一切事业,不能想当然的瞎指挥。

三、反腐倡廉,确保发展道路风清气正。地方的发展干部是关键,政策制定得再好,下面干部胡乱执行,也是空谈。在地方发展中,要始终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总结反思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同志严重违纪问题,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以自己的一身正气来取信于民。

我们要埋头苦干,负重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为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完成“314”总体部署、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

第五篇:学习第四次党代会调研文章

学习第四次党代会调研文章

适应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

在学习了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赣州在未来五年中要跨越发展,转型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作为一名乡镇文化宣传干部,天天面对农村、农民、农业,使我想到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对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快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调整农村社区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化解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同理念之间的磨擦和冲突,整合农村社区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在思想上、政策上、体制上、目标上形成较为一致的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新形势下巩固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的重要任务。

一、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及其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以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农村政治、文化及其整个社会结构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农村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

在总体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一些发达的农村社区,居住条件集镇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向我们展示出未来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但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也大量显示出来。村级集体经济滑坡、债务加剧;基层行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流失;宗教、家族等非正式组织的势力抬头;社会治安问题形势严峻;还有诸如农民的价值观念问题、道德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纠合在一起,加大了农村社区控制的难度,干部和群众双方都有一股怨气,并呈扩大漫延之势。农村经济可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政治因素和不良社会情绪的制约。

1、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标志性变化,表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2)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工业化加快了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开始被打破;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总量下降到50%以下。(3)农业增长方式和资源配臵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劳动力和土地贡献作用不断减弱,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上升。(4)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即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以上,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部门从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城市化水平达30%。这一系列指标表明我国已初步实现工业化,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

农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这些重大变化,又是在国内经济转轨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一方面引发了乡村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大裂变,市场观念、经营观念、核算、竞争、信誉、平等、自主、效益、人才、契约、法制等等全新的观念和人格在经过裂变的阵痛后逐渐生长出来;另一方面又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新问题,农村干群都有一种焦躁的情绪。这种状况不仅对基层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政治体系建立在传统价值观念上的权威及基层政权治理农村社区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2、农村基层政治权力结构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农村自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改造了乡村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结束了旧中国农村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这一体制在借助经济和行政力量控制乡村社区的同时,也将党政群团等组织引入乡村。这一格局摧毁和压抑了乡村宗法组织势力。另外,在农村社区,强烈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形成了一种超强度的政治氛围。加上公社的准军事化行动和超强度的劳动又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这些方面有效整合,使公社具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社会控制能力,使农村曾经出现过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和安宁。但是,这一体制未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以至于损害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当这种稳态结构阻碍经济发展之时,也就孕育了打破旧的稳态结构促进新的政治发展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最大的政治结果就是导致了人民公社的体制的迅速瓦解。以后通过撤区并社、撤社建乡、撤消原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等一系列的政治结构变革,形成了现时中国农村这种“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实现了农村政治由旧的稳态结构向新的稳态结构的转型,从而造成了20多年来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大发展局面。

如果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成农民的第一个伟大创举,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当成农民的第二个伟大创举,那么,当前的村民自治可以算农民的第三个伟大创举。由于农民的伟大创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了独特的途径和方式──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在村一级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内容和形式包括实行民主选举──农民公推直选,民主决策──村民代表和村民议事会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包括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四个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同时又是乡(镇)、村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乡(镇)基层政府对自治村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将转变为指导和被指导关系;一部分国家权力──乡(镇)在基层的行政权力,将转变为社会权力(村社区的自治权)。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改变着基层政权的行为,两种民主形式──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在乡(镇)、村这一结合点上发生了碰撞,村民自治和直接民主对不仅对基层政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影响到县(市)及更高层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在基层政权及县以上政府还未来得及调整和适应这种变化之前,农民与政府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政治体系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3、农村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农村经济改革、生产力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党和国家在农村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变迁。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先生的研究,现时农民已经分化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这些阶层的产生大多与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生的发展与兴衰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已经静悄悄地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内容的改制,已有70—80%以上转变为个体、私营企业,使得农民工与农村雇工、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者与私营企业主之间发生了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加上农村其他非农产业发展以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民越来越多地从农村社区走了出来。同时,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兴起,以及以血缘、地缘、业缘等为纽带的农民经济组织或联合体形成和发展,农村又出现了一批新生的经济组织,行会等利益群体的“领袖式”代表人物,在一些地方,他们的号召和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和变迁,冲破了村社原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这种非均衡的社会结构转型,形成了现时农村多元利益群体、多层社会结构、多元价值观念、制度和行为规则并存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的存在,为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确定自己在这种转型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提供了多元选择,从而也提供了实现不同社会利益的多元渠道,减缓了制度性、体制性冲突,但同时,社会急剧转型,多元利益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可以认为这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急剧上升的深层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现实农村对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的要求 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的一对孪生体。政治发展是为经济发展开辟通途、提供保证的,而经济的发展又为政治发展搭好了跳板。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共生现象有其必然性。任何脱离了经济发展的政治发展,或者忽视了政治发展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发展。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的每一步发展都要求政治体系做出相应的反映,特别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关头和经济起飞的启始阶段,这种要求就更为强烈。

首先,经济全球化以及农业经济市场化、产业化、规模经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农村政治文化一体化、结构化、功能化。

在经济全球化宏观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开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农民需要在不触动家庭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以新的方式组织起来。现实农村:以农业企业、农村经济能人为“龙头”组建的农业经济组织,已经开始了企业化、公司化、基地化的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以产业链为纽带,农民已经开始形成新的经济组织关系;农民以业缘、地缘、血缘为纽带建立了经济联合体或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以土地、资本、技术等入股建立起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以加工、储存、运销为业务建立起社区服务组织;建筑、餐饮业、商贸等行业的兴起。这一切都表明,建立在农村社区分工进一步深化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已经开始。这种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标志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新的发展变化,正在把越来越大范围的人口、地域、生产活动、社会交往等结合在一个朝夕相处的体系之中,日益把农村社区联结成一个个休戚相关的整体。适应这种变化,农村政治文化必须一体化、结构化、功能化。所谓一体化,即要求农村在坚持家庭经营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用产业链条或社会中介及社会服务组织,连接千千万万个农户,以规模化和一体化的力量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挑战。结构化要求农村经济、政治组织之间及其内部,形成合理的职能分配,有完善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有合理的结构和层级指挥与服从;功能化要求农村政治体系有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有及时反映和处理的政治应变能力,具有高度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能力。

其次,农村的集体事业、公益事业大量发展或急需发展,需要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加强。作者在近几年广泛的农村调查以及与广大农村干部的接触中,深切地感到,当前农村集体事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政治因素。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权威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农村干部的共识。他们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想建设好一个个理想的农村小区。但他们深感,除了受到自然条件、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制约之外,最令人难以把握的是人才,特别是“人心”。不少农村干部从实践中发现,农产品从产出到上市有许多中间环节,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中间商人,从而造就了一批“万元户”。但集体兴办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是成功少失败多,集体企事业一次次的失败,降低了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和事业的信心,同时加剧了人们观念向个人主义的演变,反过来又从更深的层次影响集体经济和事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农村政治意识形态的依赖程度更高。现实农村社区的发展,许多事情是不需花钱或者花少量的钱就可以办到的。比如农业劳动积累问题。目前,农村一方面劳动力大量闲臵,另一方面农业劳动投入又严重不足,以至农村社会性、公益性、保障性、福利性的劳动积累大量消耗。这种“吃老本”的做法,已经在不断遭受大自然的惩罚,近年的水旱灾害就是其中之一。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农业劳动积累问题必须引起严重的关注,现实农村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劳动投入,以弥补近几年的过度消费。诸如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疏通河道、清塘挖淤、兴修水利、筑堤防洪、社区生活环境改造等等。然而,组织大规模的劳动投入,农村社区无力解决劳动报酬,原有的资源动员能力及其组织大规模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的运行机制已不复存在。大规模的劳动投入需要人们的奉献精神,需要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人心齐泰山移,“收拢人心”只能从加强政治认同感入手。再次,农民的抱负和期望值极大的增长,要求农村政治民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政治要求多起来了;现代化新闻媒体和信息传播,把“外面世界”最精彩的部分传输到农民的大脑中;农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广泛流动,把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也带回了“本土”。这些方面使农民眼界大开,观念突变,抱负和期望值空前地调动起来,加上经济利益因素的摧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都高涨起来。主要表现为:(1)农村社会成员职业多元化、劳作分散化、收入差别化,使其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相对淡化;同时,社会成员的急剧分化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呈现复杂性。它们都需要表达的机会。(2)生产单位分散到家庭、分配核算也下沉到农户,他们需要直接与基层政权对话;另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发育,农民自组织和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产生了众多的利益单元,阶层和群体意识逐渐加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接连不断。(3)对“三提五统”的管理使用,对村级社区收入的再分配等。由于村民对村干部“不放心”,农民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在这方面要求参与的愿望最强烈。(4)关心村组干部人选,有的希望自己能参加竞选,一方面在乡政村治中直接施加影响,另一方面也借此光耀门庭;大部分人希望选出能够反映自己意志的领路人,如果这种愿望夹带宗族、房头观念,就演化得更为激烈。(5)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强烈的参与愿望和热情受到压抑或者渠道不畅时,就会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甚至非法的方式宣泄。比如,贿赂干部以期改变政治组织的决策、决定,利用“小字报”进行人身攻击,采取暴力手段报复干部等。其中利用民谣“议论时政”就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一大景观。当前时政民谣呈泛化趋势,千奇百怪、数量可观的时政民谣有某种夸大事实、挑拨和涣散作用。这些情况表明,现实农村看似“政治冷漠”的外表下,蕴藏着强大的政治参与能量,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的任务之一,就是开辟农民参与的载体和渠道,把他们的政治热情引入正确的转道。

最后,农村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呼唤着农村社区控制力度加强。(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真正形成和发挥作用,依附于村民委员会的集体经济组织(诸如“经联社”)有名无实,村集体经济严重滑坡,村级债务逐渐增加,在作者调查过的近十个省(区),村级平均债务接近100万元,其中约30%左右属于国家贷款,60%左右属于高息吸收的村民的储蓄。在部分省(区),乡村学校债务也累积扩张。由此引发了农村金融潜在的危机,也导致了农民逆反心理──不承担各项义务,免强纳税但抗拒“三提五统”的缴纳,从而形成了村民欠村集体的巨额债务。农村“三角债”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甚至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这是当前农村最值得关注的问题。(2)农村政治组织自身结构不尽合理,在一些地方有些组织形同虚设,有些组织变成了少数人的活动(比如民兵连),有的组织有名无实,长期不活动(农村团组织)。加上农村行政组织管理功能滞后,手段缺乏。面对农民负担的显性化,直接化,导致基层干部与农户的直接矛盾,诱发了许多问题,从而失去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3)乡(镇)政府行政效益低,村级自治组织服务功能弱化,以及农村社会互助的需求扩张,共同摧发了农村非正式组织和农民自组织的扩张。非正式组织的典型例子就是宗族势力的抬头。在宗族势力强大的极少数地方,它排斥基层组织的权力,对抗基层行政,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法治,甚至兹生恶势力。农民的自发组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必然分享社会基层组织权力。(4)农村价值规范一定程度的紊乱,特别是个人主义意识及自我利益的强化,导致了一些农村社区的“权力真空”。在这些地方往往同时存在着党的农村政策“肠梗阻”现象,地方领导对政策曲解,按自己的意志随意剪裁,广播等宣传工具的拆除,群众大会形式的取消以及“政治学习日”的消失等,都是导致党的农村政策不能有效贯彻的重要原因。

上述种种无不表明,加强农村政治建设促进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已刻不容缓。

三、加强农村政治发展和文化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加强农村政治建设,促进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是一个新的领域,它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选择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社会高度分化、政治稳定、农民生活富足的一些典型社区作调查,动态地研究它们经济社会变迁和政治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而进行理论的归纳、提炼,上升为规律。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指导中国农村政治建设和政治文化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1)农村政治发展意味着农村政治组织、机构和体系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经济发展、分工深化、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展,职能分化导致机构的分化和重组。这是农村政治发展在组织上的表现。(2)农村政治发展意味着农村政治体系分工合理、层级分明、职权明确、指挥统一、行政有效。不论“公社体制”,还是“乡政村治”体制,它的价值取向都是“有效行政”它们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不同的政治文化适应不同的体制,只有“适应”的体制,才有资格谈有效行政。(3)农村政治发展意味着农村社区成员(公民)民主权利的不断实现。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都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公社体制”依靠的是阶级斗争,群众政治运动以及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等载体来体现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乡政村治体制继承了代表大会、村民选举制度,发展了村民自治制度,取消了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它也反映出,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找到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以释放农村社会潜在的巨大的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量。(4)农村政治发展意味着党在农村的政策有效地贯彻执行。中国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和领袖的热爱,常常转化为对党的政策的无条件地执行。这在毛泽东时代表现的淋离尽致。“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成为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产生这种现象虽然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公社体制”下的一套完整的灌输党中央声音的渠道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现实农村政策运行却失去了这样的灌输渠道。由此看来,建立党的农村政策的灌输、传送通道,保证农村政策的有效运行也是农村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5)农村政治发展意味着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取得成效。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公约、社区领袖、权威等等,是以农民的尊从为前提才产生效益的,农民尊从与否,取决于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心理、政治习惯,以及政治价值判断。一句话,人们的社会行为受制于一定的政治文化。因此,政治文化建设,是农村政治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农民的关系,不仅是统战工作而且是全党工作的大事,关系到整个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处理好政党、政府、干部与农民的关系,目前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调整,更需要从政治上着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护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下载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第四次党代会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介休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介休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镇长的) 中国共产党介休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回顾总结了市第三次党代......

    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市第四次党代会是赣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赣州市的经......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体会

    夯实社区卫生工作推动首善之区建设 ——学习《张部长传达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讲话》心得体会 2012年6月27日,我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关于《张部长传达市四次党代会精......

    学习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李质 6月18日9时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查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报告;审查中......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 2011年9月17-19日,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赣州召开。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领导班子,......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近期,我们在电视、会议和报刊上学习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报告简明精练,体现了三个观点,即凸显了发展观,彰显了人民观,强调了科学观。其中,发展是路径,......

    党代会学习小结

    第十次党代会学习小结 我单位在县局下发了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通知后,于11月10日、14日、17日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率先走......

    第四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史文清同志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成就和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