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06: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县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蓄力量的关键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

神,动员全县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壮大县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道路加快步伐奔小康。现在,我代表中共某市县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县委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使某市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以2002年与1997年相比,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剔除烤烟税收等不可比因素,年均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千元大关,年均增长3.9。

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约某市改革深入、经济发展的最大主观因素,就是思想解放不够。五年来,县委以破除封闭保守意识和小农经济意识,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为目的,把解放思想与完善政策、改革体制、改进作风、促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引导群众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邀请专家学者到某市作专题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全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小城镇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诸多方面所迈出的步伐,都包括着抓解放思想的效果。

第二,必须坚持立足县情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科学决策、确定发展思路是县委的重要工作内容。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继承与发展、上级要求与某市县情的有机统一,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特别是提出了“转观念,抓机遇,强基础,兴科教,控人口,调结构,建支柱”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实践证明,五年来县委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某市实际的。正是由于决策和思路的正确,全县的改革开放才能够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也才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五年来,县委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推广科技措施,以粮、烟、畜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并逐步从增产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起步,特色绿色产业逐步发展,有的已形成一定规模。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温饱,新一轮扶贫开发稳步推进。交通、能源、通信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五年新修公路166公里,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997公里;电力总装机容量从1997年的22440千瓦增加到2002年的26300千瓦;实现了所有乡(镇)和干线公路大部分路段通移动电话;启动了天星水库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持续进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二、三产业又有新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47.2上升到60.9。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创造的增加值和财政税收已占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7.5和30.2。新的财源建设不断加强,200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剔除烤烟农特税和其他不可比因素外,比1997年增加216万元,增长16.8%。

第四,必须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县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稳定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顺利地进行了村级体制改革和城市社区建设,扩大了基层民主。二是开展了第一轮企业改革,使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焕发了生机,增强了活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镇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得到落实,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财税、住房、医疗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四是完成了县、乡机构改革,促进了政府行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在对外开放上,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加强招商引资,同时努力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五年累计引进县外资金4420万元,建设项目28个,其中17个已建成投产。

第五,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高度

第二篇: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科学谋发展务实谱新篇

努力建设实力xx和谐xx

——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xx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xx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号召、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致力“第一要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努力打造文明、兴旺、秀美的实力xx、和谐xx。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极不平凡的四年,是我们励精图治、取得辉煌业绩的四年;是xx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年。四年来,我们按照衡阳市委对xx提出的“保稳定,有突破,创特色,争一流”的要求,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扎实推进“三化”进程,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这四年,城乡面貌大有改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兴建了神农广场、市人大办公大楼、市政府办公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古县廷、农博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增添了三湘明珠、蔡伦国际等星级酒店,改建了神农路、蔡伦北路、城北路等样板街,成功创建为“湖南省文明城市”。现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6万,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四年,各项事业大有进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制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唱响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成功举办了农耕文化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跻身全省一类的目标。民主法制建设呈现新气象。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政协依章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实现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目标同向、工作合拍。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依法治市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党管武装,军政军民关系保持密切,我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众团体工作不断发展。“平安xx”创建工程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去年我市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市)。

这四年,党的建设大有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先后开展了“三树四治两评议”、“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和“三学三争”党建扶贫奔小康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着力推进企业、社区、社团党建工作,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被评为“湖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

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它充分证明了我们xx人民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为此,我们深为感动和崇敬,我们倍感自豪与荣耀。四年来创造的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倍加珍惜;四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指导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时刻记取。第二,必须突出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逢会必讲发展、虑事必及发展、用人必察发展、再忙不忘发展,做到以发展来凝聚人心,来赢得信任与支持。

第三,必须推进科学发展。只有科学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作为地方党委,必须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履行“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的职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志们!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就令人骄傲、催人奋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驻耒部队和单位的大力帮助,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130万人民的艰苦创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市委,向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喜人,问题不容忽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比人民群众的期望,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农民增收难仍然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难仍然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治安大市,社会隐患多仍然制约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于发展不够,实力不强,还有许多想办和要办的事情没能办、没办好,离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建设实力xx和谐xx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保证,以“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围绕建设实力xx和谐xx,扎实推进“三化”,全面建设“三城(中等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商贸旅游城市)”,奋力打造“三湘明珠”。

新一届市委的五年,正值“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我们必须团结和组织全市人民全面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2年,我市gdp要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gdp超过14600元;财政总收入要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00元、5900元,年均分别增长8。深信通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我们xx将实力更加强大,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庶,山川更加秀美。xx一定能够成为三湘大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建设实力xx

有实力,地方才会有魅力;有实力,人民才能得实惠。我们正处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还有着韶耒火电厂的建成发电、武广高速铁路和大唐xx发电厂三期工程建设等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进“三化”进程,努力打造实力xx,实现民富市强。

实力要靠做大做强市域工业来壮大。工业是推进发展的强大引擎,是以城带乡的产业纽带,是财政增收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总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努力做大做强市域工业。要致力培育支柱产业。按照“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突出产业特色”的思路,不断提升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冶金产业,规模发展建材产业,大力发展轻工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形成以能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先导、以品牌为龙头的产业格局。要着力壮大民营主体。引导民营企业推进“二次创业”和“两项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与深化国企改制相结合,努力实现国有经济退而有序、民营经济进而有为;积极引导煤矿业主兴办非煤性企业,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兴办生产型企业。要全力扶持骨干企业。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努力打造xx的企业方阵和产业龙头,力争把韶能板块、湘安钢铁、金盾水泥、鑫业电工、蒙牛乳业、开元煤业、超牌化工、万元集团、金拓天、绿海粮油等企业培育成为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要全力支持驻耒省市企业。企地双方,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工业观”,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唐xx发电厂三期工程建设,支持白沙煤电集团做大做强,支持新生煤矿改革发展,支持所有驻耒企业壮大成长,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实现企地“双赢”。

实力要靠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巩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我市看城市像东部,看农村像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尤为艰巨。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好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四大实际问题。一是要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要落实惠民政策促增收,做到已经承诺的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要推进农业改制促增收,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隆平高科、温氏集团、新五丰、蒙牛乳业、绿海粮油、金利食品、金拓天、纯野茶油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杂交制种、烤烟、蔬菜、油茶、优质稻、家禽、牲畜、名优水产等主导产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扩大劳务输出促增收,完善服务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有序化,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二是要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实现乡镇之间、乡镇到行政村基本实现通公路的目标;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卫生室建设步伐;加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消除现有危房;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民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加强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加快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要切实解决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要加强对农民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致富的本领,努力培育新型农民;要全面推行“两公开、两民主”,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四是要切实解决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不断扩大对农村的投入。

实力要靠搭建好城市平台来支撑。城市是一张名片,体现着区域发展的水平;城市是一大平台,承载着区域发展的希望。我市要以建设“三城”为目标,努力经营好城市。要围绕建设中等城市,有序推动城市拓展。要牢牢把握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加快开发对接武广高速铁路的城市新区;要用好开行贷款,发挥城建投的融资平台和城市建设的主体作用,抓好城北路西段、德泰隆路、五一路等交通干道的改造升级,加强蔡伦南路、新城一路、西湖南路、振兴北路、东二路、群英南路等路网建设。要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实现高效统一、重心下移;重视建筑风格,努力打造一批样板街道、亮点工程和示范小区;推进城市“四化”,突出抓好绿化工作,不断提高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要围绕建设商贸旅游城市,不断壮大城市经济。在发展传统三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类工业品市场建设,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资源,努力培育精品景点和线路,积极开展与泛珠三角旅游圈的区域合作,不断增强旅游业的带动力。在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壮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建制镇建设,努力把新市、遥田、夏塘、永济、公平、小水、哲桥、东湖等建制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建成10个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

实力要靠优良的经济环境来保证。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我们要把环境作为第一优势来营造。要坚定一个理念。这就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真正把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上来,切实降低客商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要强化“三绿”措施。要畅通“绿色高速路”,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对不适应规定的作法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努力做好“变通”、“沟通”和“疏通”文章;要构筑“绿色隔离带”,规范收费行为和程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创建“绿色安全区”,加大对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客商的生命财产安全。要营造四种环境。我们要通过营造尊商重信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使xx成为富有引力的投资热土和极具张力的创业乐园,让xx成为天下客商的xx。

(二)统筹兼顾,法德兼治,努力建设和谐xx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的飞跃。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建设和谐xx,实现政通人和。

第一,要推进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要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和支持政协依照政协章程履行职能,积极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完善重大事项的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民主评议制,确保依法行政;要坚持从严治警,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第二,要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抓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关心扶持弱势群体,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和涉法涉诉案件等方面影响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第三,要倡导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要弘扬诚实守信,抓好政务、商务和社会三大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信用度;要突出宽容友爱,培育市民的家园意识,增强对xx的归属感、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支持驻耒部队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四,要确保安定有序。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要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水平;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创安工程”,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黑恶犯罪、毒品犯罪、“两抢一盗”多发性犯罪,努力打造“平安xx”;要加强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

第五,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青山”。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善“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六,要提高人的素质。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政策法制宣传,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努力提高政策法律素质;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三、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为建设实力xx和谐xx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振奋精神、焕发斗志,积极投身到建设实力xx和谐xx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对我们xx来讲,就是要凝聚意志,加快发展。发展不足、发展不快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加快发展是我们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xx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追标兵、甩追兵,才能聚人心、得民心。我们一定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力争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要改革创新,集约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要素市场、财税体制等改革,加快形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注重环保,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干饮鸩止渴的蠢事。要健全制度,安全发展。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监管,开展安全整顿,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xx发展与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协调发展的水平。

(二)要进一步强化富民优先的意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持富民优先,努力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市在发展新阶段必须坚持的鲜明导向。富民优先是执政为民的宗旨所在。执政为民,要在富民。我们要把富民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追求,努力使党的为民宗旨在富民实践中得到生动体现。富民优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所在。穷则生乱,富则思和。只有群众富裕,才能确保安定有序,实现政通人和。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进政策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保障富民,为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富民优先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富民优先是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尊重群众的创造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要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市的意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推进科教兴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赢得更加强劲的发展。要推进科技兴企,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配套、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扎实推进产业转型;要推进科技兴农,广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示范活动,全面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促使人才辈出,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事业兴衰,人才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巩固“普九”成果,务求教育公平;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四)要进一步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要以共同理想为纽带增进团结。邓小平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重于一切,党的事业高于一切,共同理想大于一切,在建设实力xx和谐xx的伟大事业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协作、并肩奋斗。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我们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不能抛开的。要以健全的党内政治生活为保障促进团结。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发扬民主中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在集中统一中凝聚意志、形成合力;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做到谈者诚心、听者虚心、双方以心换心。各级领导干部要胸怀大局,以身作则,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做到总揽不包揽、信任不放任、果断不专断,使大家从精诚团结中得到力量,从集思广益中找到方法,从追求事业中体验快乐。

(五)要进一步强化艰苦奋斗的意识。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坚持艰苦奋斗,就是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绝大多数人不懈追求的一种德性。坚持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希望。近些年来,我市经济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是低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发展,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勤俭节约,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节约财力办实事。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我们仍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防止由艰苦奋斗到贪图享乐的蜕变。坚持艰苦奋斗,就是要坚持锐意进取,拒绝平庸无为。艰苦奋斗,体现着一种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一种顽强拼搏、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一种埋头苦干、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一种克勤克俭、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对过去取得的成绩,我们要充分肯定,但是决不能自满、懈怠和停滞。要建设实力xx和谐xx,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要敢于面对,敢于胜利,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四、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建设实力xx和谐xx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抓项目建设,就是用务实的作风抓发展;抓项目建设,也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要发挥优势争项目。扬长避短、出奇制胜,是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要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文化是明天的经济”。xx作为“三湘古邑”,深得湖湘文化之精髓。我们要深度挖掘人文资源,彰显人文魅力,让人文转化为一种文化力,促进项目的引进和经济的发展。要发挥物质资源富集的优势。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xx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更加凸现,特别是我市的能源优势,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提供了强劲的吸引力。要发挥交通区位便捷的优势。我市毗邻沿海、承接内地,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我市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在生产要素集聚中拥有着更大的希望。要发挥城市平台宽广的优势。xx城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日益提高,必将成为我市集聚项目的最大载体、引领发展的最大实体。

(二)要扩大招商引项目。推进“三化”,重点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重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要跳出xx谋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市策”,积极融入到泛珠三角经济圈,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做到以开放促发展。要坚持上下联动,壮大招商主体。坚持重奖激励制,充分调动起全民招商的积极性;坚持招商责任制,把招商引资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政绩来考核,增强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责任感。要坚持内外并举,丰富招商内涵。坚持把招商引资与向上争资、激活民资、银行融资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招商内涵,扩大投资渠道,增加有效投入。要坚持大小齐抓,突出招商重点。坚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扩大招商的首要任务,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规模企业。要坚持多轮驱动,拓宽招商渠道。灵活运用敲门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以乡招商、网络招商等招商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要着眼后劲选项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一定要立足增强后劲来选择项目,改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状况。要突出规模性。注重项目的投资规模,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努力节约土地资源,提高项目素质;注重项目的生产规模,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切实避免“散、小、差”的投资行为。要突出成长性。成长性体现着企业的科技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我们要重点支持,促使企业做大做强。要突出环保性。加强项目环保的可行性研究,坚持项目建设与环保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尽力避免上一些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大的项目。留得绿水青山,自有金山银山!要突出效益性。项目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对财政的贡献上。要抓税源型项目,以促进财政增收;要有劳动密集型项目,以促进就业扩大;要重品牌型项目,以促进产业培育。

(四)要依托园区聚项目。园区是承载项目的最佳载体,是集聚发展的主要平台。我市的园区建设,必须明确好定位、把握好方向。要建设设施完备、环境秀美的生态园区。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园区规划与建设,做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努力提高园区开发水平。鼓励战略投资者创办“园中园”,实现整体开发、统一招商,提高园区规模开发、规范管理的水平。要建设服务优质、管理高效的现代园区。大力推行企业化管理、人文化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引智、用工等难题,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要建设功能分明、产业集聚的特色园区。强化统一协调,合理明确市经济开发区、东江工业区及余庆、南京、小水、遥田等工业小区的产业定位,引导企业因类而聚,促使各园区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努力建设特色园区。

(五)要强化服务促项目。项目是发展的希望所在,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坚持政策承诺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兑现各项承诺,树立诚信形象。要坚持项目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心服务、一抓到底”,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落实、困难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塑造,促使签约项目早动工,动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要坚持集中调度制。经常集中调度项目建设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地、办证、融资等实际问题,对重大项目还要坚持现场办公,促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要坚持定期回访制。经常登门拜访投资xx的客商,共同探讨合作双赢的方式与途径,进一步密切双方感情,增强客商扩大投资的信心。

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建设实力xx和谐xx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是建设实力xx和谐xx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一)要在加强学习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要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始终保持党在思想上的蓬勃生机。要突出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始终保持优良学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向书本学习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汲取新营养,积累新经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本领,转化为发展成果。要努力健全学习制度。建立健全集中学习制度,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优化活动载体,善于运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党员干部,努力提高教育效果。

(二)要在严明纪律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保持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四个服从”,在思想上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权威,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内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努力造就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严格遵守经济工作纪律,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严格防止滥用职权、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行为;要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纾解民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要在夯实基础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提高整体功能为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切实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力度。要以保持先进性为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广大党员知党、爱党、为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以创建“五个好”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更多地关心爱护村支书,研究解决好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要以强化服务功能为目标,努力提高社区党建的影响力;要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为目标,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桥头堡。

(四)要在反腐倡廉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源头防腐。要加强教育,警钟常鸣;要发展民主,强化监督;要健全制度,努力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使各级主要领导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懂得,民心如海,滥取一滴,就起狂澜;权重如山,滥用一分,就易崩塌。要坚持重典治腐。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不管是哪个机关、哪个部门,也不管其职务多高、资格多老,只要胆敢以权谋私、以身试法,就要不讲情面,毫不手软地予以严肃查处。要通过严惩腐败,充分显示市委的反腐决心,有力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进一步振奋党心民心。

(五)要在总揽协调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坚持总揽全局,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各级党委要以宽广眼界审视全局,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着力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做到立足全局、把好方向、出好主意,集中精力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又要善于抓大不放小,通过抓小环节解决大问题,抓小细节化解大矛盾。要坚持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着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四家为一家,共同为大家;四家一条心,服务于中心”,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充分发挥制度保障的作用;支持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统战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正处在历史的紧要关头,肩负着振兴xx、致富人民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全心投入到建设实力xx和谐xx的伟大事业中去,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三篇: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科学谋发展务实谱新篇

努力建设实力XX和谐XX

——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XX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XX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号召、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致力“第一要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努力打造文明、兴旺、秀美的实力XX、和谐XX。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极不平凡的四年,是我们励精图治、取得辉煌业绩的四年;是XX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年。四年来,我们按照衡阳市委对XX提出的“保稳定,有突破,创特色,争一流”的要求,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扎实推进“三化”进程,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

这四年,市域经济大有发展。GDP由2001年的51.4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100.41亿元,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由1.72亿元增长至5.16亿元,增长两倍,排全省第六,前进了近二十位;三次产业比由30.4:34.6:35调整至21.6:44.5:33.9。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烤烟、杂交水稻制种、蔬菜等种植业和家禽、牲猪、名优水产等养殖业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业经济蓬勃兴旺,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创办了东江工业区,并将东江工业区与市经济开发区合并升格为省级正处级开发区,规划启动了余庆冶金工业园。第三产业日趋活跃,旅游经济方兴未艾,我市被评为“泛珠三角洲最佳旅游目的地”。

这四年,城乡面貌大有改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兴建了神农广场、市人大办公大楼、市政府办公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古县廷、农博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增添了三湘明珠、蔡伦国际等星级酒店,改建了神农路、蔡伦北路、城北路等样板街,成功创建为“湖南省文明城市”。现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6万,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四年,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党的惠民政策也得到全面落实。近两年直接减少农民税负8180万元,累计发放各项补贴5680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民人平纯收入由2274元增长至3980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由5504元增长至8977元,增长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6亿元增长至52亿元,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7.2平方米增长至27平方米。

这四年,各项事业大有进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制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唱响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成功举办了农耕文化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跻身全省一类的目标。民主法制建设呈现新气象。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政协依章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实现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目标同向、工作合拍。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依法治市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党管武装,军政军民关系保持密切,我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众团体工作不断发展。“平安XX”创建工程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去年我市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市)。

这四年,党的建设大有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先后开展了“三树四治两评议”、“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和“三学三争”党建扶贫奔小康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着力推进企业、社区、社团党建工作,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被评为“湖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

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它充分证明了我们XX人民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为此,我们深为感动和崇敬,我们倍感自豪与荣耀。四年来创造的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倍加珍惜;四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指导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时刻记取。

第一,必须高举伟大旗帜。毛

第四篇:在中国共产党*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清流县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清流县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清流县新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县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健康稳步奋发前进的五年

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县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基本实现了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我们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新的增强。至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6.9%、39.0%、40.7%。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苗木花卉五个重点产业和食用菌、红心地瓜、茶叶等一批特色项目,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具有清流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创汇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明显提高。围绕“工业强县”目标,积极引导企业走创新之路,农副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水电、林产化工、矿产品加工、硅工业、煤化工、建材“八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其中,水电业,随着关公凹水电站、嵩口坪电站扩机等的开发建设,全县装机容量已达6.5万千瓦,比1998年翻一番;木制品加工业,创办了我县最大的外资企业鸿伟木业公司,年产细木工板5万立方米、产值近亿元;矿产品加工业,引进创办了华腾、华龙等矿业公司和东莹化工公司,已形成年产1万吨银铅锌精粉、10.5万吨萤石精粉生产规模,成为全省最大的萤石精粉生产基地。同时,狠抓下游产品开发,年产1.5万吨无水氢氟酸项目建成达产后,仅萤石加工产值就可超亿元;林产化工业,“闽山”牌萜烯树脂在全国的市场份额继续得到巩固,新上了聚合松香、松油醇等新项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02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实现26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了12.57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和深化“项目年活动”,全县共有96个重点建设项目(生产性项目占63.5%)开工建设,其中鸿伟木业公司、永明育苗中心、元鼎花卉公司、华腾矿业公司等一批生产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关公凹水电站、嵩口坪电站扩机、无水氢氟酸、景秀园林工程公司、俊年饲料公司等一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远大经纬(三明)服饰公司、福仕农牧公司等项目正在分步实施。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按照“发展、引导、管理、提高”的方针,强化服务,引导民营经济大胆发展,实现量上扩张。2002年全县私营企业数、注册资金、产值,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0.7倍、4.79倍和3.4倍,上缴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3.9%。财政工作良性发展。积极拓宽财源建设思路,加强主体财源培育,收入结构不断完善,税性收入比重由1998年的81.71%提高到2002年的92.17%。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建设资金,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到2002年已累计争取省转移支付资金6214万元,极大地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改革开放迈上新的台阶。因企制宜,全力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全县33家国有企业除氨盛化工公司、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仍由国有控股外,其余31家分别采取转让、出售、兼并、破产、持大股等多种形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一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制定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清委发[2000]2号),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人们的发展意识、投资意识和敢冒风险的意识有较大增强,涌现出一批本地的民营企业家。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明晰了山林所有权、经营权,促进了林业的发展。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土地延包、农民减负等党的农村政策。县乡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展开。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城镇低保人口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役工作,较好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使我县成为国家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之一。财税、金融、住房、外贸和行政制度审批等改革也有了新的进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县上下思想进一步解放,树立了“抢”资、引资的意识,初步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

周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8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一、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奋力前行、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严重洪涝干旱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全省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扩大内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重大挑战,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

经济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7689亿元增加到16038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翻番。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形成了机械、食品、石化等7大千亿产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脱颖而出,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6年的47.5%提高到2010年的55.8%,全省人民梦寐以求建设工业强省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突破600亿斤,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金融、信息、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迅猛增长。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洞庭湖区关停排污不达标的234家造纸企业,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顺利启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8.7%提高到2010年的43.3%。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湘西武陵山区三大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长株潭城市群成功实现通信并网同号升位,并成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的唯一城市群,长沙地铁、三市城际干道和轨道交通、湘江长沙航电枢纽、湘江风光带和长沙国家超算中心等一大批城市功能设施建设,使三市的功能品位大幅提升,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发挥,环长株潭城市群特别是省会长沙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湘南开放开发势头强劲。湘西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大大加快。

基础设施实现大跨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打基础、增后劲,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能源、水利、信息、环保、城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城镇气化工程和第二轮农网改造顺利实施,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

14.8万公里,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洛湛铁路建成通车,沪昆高铁和长沙高铁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改扩建后跻身全球大机场行列。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使我省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带来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向湖南的可喜局面。

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和主题宣传活动,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省群众艺术馆、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省科技馆、湖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里耶古城遗址公园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推出了《湖湘文库》等一批精品力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教育强省战略,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省五年内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5项、位居全国前5位,发明专利批准量增长2.3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特别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百亩片亩产926公斤超级杂交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抢占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为国家乃至全人类作出的贡献将不可限量。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民体育健身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以及老年工作等进一步加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566元、5622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6061元、2232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5.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万人,实现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扩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洞庭湖和“四水”流域渔民上岸定居解困工程、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并适时启动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救灾应急体系,提高优待抚恤标准,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突出民生问题。扶贫开发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资源环境、土地管理、财税、价格、国资监管、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改革成效明显。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成品油税费改革取得重要成果。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1家,创造了全国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湘股板块。医药卫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区域合作、部省合作、对外经贸合作和社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与央企对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内与23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68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23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重大战略投资者进驻湖南,一批优势企业成功“走出去”,在实现跨国经营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地方立法、依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不断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作用有效发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有效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落实。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得到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健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等一系列重要规章,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正司法。特别是制定和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开启了全面建设法治湖南新征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取得新进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明显提高。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顺利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加强对市级领导班子管理,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选拔干部。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基层干部待遇保障,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坚持开展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加强。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更为可喜的是,全省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科学发展伟大实践的推动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开放合作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现代文明素质空前提高,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充分展示。全省上下风清气正、政通人和,专注干事、齐心创业、砥砺奋进的氛围日益浓厚,同心同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三湘大地到处充满发展活力,展现勃勃生机,湖南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在亲身感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对湖南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满怀豪情地迈向富民强省的新征程。

五年的历程极不寻常,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奠定的良好工作基础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方面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始终关心支持全省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同我们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民解放军驻湘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中央驻湘单位和中央企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湖南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丰富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做好湖南的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湖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步伐。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破除阻碍

科学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还不大,人均水平还比较低,综合竞争力还不强;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素制约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摆在我们面前。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不断开创全省工作的新局面。

二、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今天的湖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孕育新的突破,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国内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产业加快转移,中部崛起面临新的机遇;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结构转型升级时期,虽然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多年形成的发展能量蓄势待发,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巨大。这些表明,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因势利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未来五年的总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确定这一任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这一代湖南人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就是要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这一要求,要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发展速度保持全国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进一步完善,法制进一步完备,法治湖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文化更加繁荣,文化事业加速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环境更加优美,绿色湖南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4

态宜居水平明显提高;人民更加幸福,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要把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方法全面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并向第三阶段推进,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和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全省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湘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各类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是实现未来五年任务的总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和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加快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

“四化两型”建设是历届省委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科技大发展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对历史机遇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挑战的科学应对。“四化两型”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主题与主线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的有机结合,是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具体实践。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本质是加快科学发展,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要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化两型”建设是湖南未来的希望之路。只要我们坚定地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不动摇、不徘徊、不折腾,一步一个脚印,一环一环紧扣,我们的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完成,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三湘大地就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实现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实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四化联动”,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加速推进“四千工程”,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大园区、大品牌,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促进中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工程,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民。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建设美好宜居新农村。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以武陵山区、罗霄山区为重点,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3.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坚持以大城市为依托,着力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辐射作用和省会长沙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市州中心城市和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镇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在重点做大做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城市群。加快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和中心镇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凸显城市人文个性和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发展质量。强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市民出行环境,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农民工是“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要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农民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他们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他们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

4.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长株潭和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坚持以集约共享为方向,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认真抓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5.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创新型湖南。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机制,关键在人才。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实施一6

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水平。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大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广纳各方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以良好的环境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促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造就新的湖湘人才群,构筑中部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6.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提质和产业升级,统一规划区域内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和市场建设,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发展、融合发展,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推动湘南加速崛起,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开放开发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对接合作,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开创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局面。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加大大湘西开发开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支持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园区为载体,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提高县域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强县,争取更多的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化布局、完善网络、综合提升的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电网、电源点、输送通道、储备基地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布局,破除能源瓶颈制约,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防洪、排涝、防灾、灌溉、供水配套完善的现代水利体系。把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实施“三个一”行动计划,努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投资对调整结构、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带动能力,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8.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改革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湘设点、开展业务,培育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土地、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扩大开放是内陆地区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积极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推进外贸扩总量转方式,促进进出口均衡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开放度。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和引导省内优势行业和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并购、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设立境外工业园区。努力扩大开放领域,加强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和深化与东亚、东盟和欧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加强与港澳台、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等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生崛起。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广阔的胸襟、更加高远的眼光,学习借鉴境外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兄弟省市区一切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开放发展水平。

四、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绿色湖南。

1.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加速实施以两型产业振兴为主导、以两型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八大工程,加快形成改革突破、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两型产业和民生保障等五大支撑体系,努力实现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的目标,带动和促进全省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

2.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抓紧建立健全两型产业的体制和技术支持体系,严格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两大边界限制,优化企业布局。坚持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切实做到新上产业项目不放松环保要求,承接产业转移不降低环保门槛,扩大产业规模不增加排放总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沼气、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创建两型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两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3.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行业和用能大户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耕地保护,厉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水资源节约,推进水利综合改革,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利用。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建设一批循环利用模式的产业园区,重点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4.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实行全流域、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繁荣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切实保护好东江、柘溪、五强溪、江垭等重要水源地,确保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大流域的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力度,有效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青山绿水是我省巨大优势和巨大财富,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加强对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大力植树造林,巩固提高退耕还林成果和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8

安全屏障。以绿色、环保、生态为主题,创建一批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乡村。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5.健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机制。抓紧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资源环境执法,推进资源环境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执法方式,依法推动和保障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完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建立健全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考评机制。培育文明健康消费方式,开展两型社会创建活动。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湖南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巩固和发展全省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1.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提高人大代表素质,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作用,加强宗教、侨务和对台等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其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

2.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和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立法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高度重视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动网络问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司法保障机制,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

3.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风尚。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养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全省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企业要依法经营,社会组织要诚信自律,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4.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完善党内监督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法律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人民政协按照章程开展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专门监督,强化司法监督。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

1.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搭建平台,利用各种载体、途径和资源,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吸引人们自觉践行。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动态,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充分发挥我省优秀传统美德底蕴深厚、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坦诚打动人心,以真诚赢得群众。加强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湖湘文化的内涵,努力使之与现代文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凝聚、鼓舞、激励全省人民的作用。

2.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省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无线覆盖提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推动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多给低收入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推动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3.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着力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及高端科技产业的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长株潭城市群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湘西民俗文化发展试验区和大湘南文化创意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扩大湖南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网络等品牌优势,增强湖南文化产10

业竞争力。积极引导农村文化消费,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外向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4.努力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培育更多的文化人才。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影响广泛、传之久远的文化精品。支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湖湘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度重视优秀文化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要特别重视文化名家的培育,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一批文化领军人物脱颖而出。

七、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求。坚定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促进民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1.努力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引导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构建更多的创业平台,着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劳动执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强省必先强教。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合格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鼓励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健全教育资助体系,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健全包括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切实提高工资性收入,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逐步增加财产性收入。重点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增收,尤其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更加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促进共同富裕。完善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保障困难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完善垄断行业、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4.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

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发展社会福利和养老事业。加大以公租房、廉租房等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力度,搞好公平分配,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和医疗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善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看病更方便、治病更便宜。全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出生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困难群体解困救助机制,着力解决困难职工、贫困林农、水库移民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信息网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认真做好老干部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大平安创建力度,积极预防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关键在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要加紧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用心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着力破除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取得领导科学发展的主动权。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的深刻变化,加强对国内外发展动向特别是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的研究,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12

任意识,积极应对“四个危险”,始终保持对党愈久弥坚的赤胆忠心,对党的事业炽热如火的热情,坚守共产党人的本色,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2.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定因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把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核心,把广大干部培养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骨干。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注意在关键时刻、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推进重大工作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一心为公、敢抓敢管、埋头苦干、老实正派的优秀干部选拔任用起来,不让老实人吃亏,让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交流机制,不断优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驾驭复杂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做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同媒体打交道、运用和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既把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履职工具和管理手段,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又注意加强和改进对网络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导向管理,做到善待善用善管媒体。

3.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统筹抓好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科研机构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新领域组建党组织的力度,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成为一个坚强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成为一面闪光的旗帜。各级党委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转保障机制,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努力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广大基层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肩负的任务重、面对的矛盾多,对基层干部要真正重视、真诚关怀、真心爱护、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大从基层选拔干部的力度,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4.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落实党员干部调查研究、住村(社区)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以及乡镇(街道)民情台账等制度,坚持领导带头,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多到条件差、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体会群众冷暖诉求,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掌握群众所思所想,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总结这次党代会前广泛开展的“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三问”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的长效机制。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时刻警惕不良作风侵蚀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力戒形式主义、空谈阔论,力戒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集中精力谋划发展思路、抓工作落实、抓具体矛盾的化解、抓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

5.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明确责权为重点,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和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落实党代会代表提案、提议、询问制度,积极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党委重大决策程序,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和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常委会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决克服个人独断和软弱涣散现象。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制度,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6.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惩治和预防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监督,带头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把法律法规党纪党规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大治本力度,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坚持把监督和制约权力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依纪依法办案,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发挥聪明才智,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促进地方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关心和大力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动员和全民国防教育,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不断开创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

同志们!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在二十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这样一场伟大变革和创业,具有光荣传统的湖南人民将再一次书写自己的光辉历史,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能够参与这样一场伟大变革和创业,是我们这一代湖南人、这一代湖南共产党人的幸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下载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国共产党某市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