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6: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篇: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SP业务受到运营商严格的政策影响,发展平缓,下半年出现持续下滑情况。总体而言,2006年,运营商对SP的监管越来越严厉,SP违规越来越难;运营商不断加强与CP、终端厂商的合作力度,提升产业链的主导地位,SP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

2007年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的趋势会是怎样,许多SP市场战略发展部门正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运营商的政策方面,两大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强势的情况下,移动的去SP化的趋势是不变的,依旧是重新掌握渠道,重新控制资源,变SP为CP,这是大的趋势在07年不会改变。唯一可能促使其变化的是,明年第一、第二季度的3G牌照的派发问题。我更认为3G牌照的派发象征性意义更大于实际的商业意义,因为更多的行业人士认为这更多是打破中移动垄断的开始。联通的结局如何无法得知,不过电信和网通07年加大增值业务的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我认为SP无非就是以下四个的大转型方向:

方向一:潜心改行去做CP,例如华友、A8、滚石等就是其中这类的典型,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SP转型做CP,这是中国移动最乐意看到的。另外运营商正在全面地征集各类的CP,并在一定的阶段上鼓励、支持。不过可以分析大部分的SP想转这个方向也不容易,因为中小型的SP根本就不具有这类的资源优势,要转做CP,如果企业本身没有资源的积累,要想转这个方向难度比较大。即使像灵通,他们代理内容提供商业务,成为整合内容提供商,其遇到上下游的压力也将是巨大的。

方向二:转战无线互联网,例如空中网为代表一大批SP正在默默地想无线互联网转移,随着今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对免费WAP的博弈的正式开始,越来越的SP转型无线互联网,为今明年的3G业务做准备。2006年是国内的无线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尤其是以免费WAP网站为代表的主流力量,占整个无线互联网流量的大头。同时随着用户基数的膨胀,无线互联网的广告营销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随着2007年3G业务的即将启动,包括SINA、SOHU、QQ等都非常重视免费WAP网站的建设,都在争夺手机无线上网的用户,各类的社区、交友网站、手机视频、无线搜索、终端软件、手机游戏等等在今年必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不过这个方向,在今年依旧会受到运营商的政策的影响,大家的博弈还要继续。方向三:走向与互联网的应用的整合,成为一个杂交体,以应用为区分,而不在以终端为区别。例如TOM,他们办法则是加大在有线互联网上的投入,TOM在线的CEO王雷雷透露,TOM在线将会进一步加强对门户的投入,在人力资源、资金上都将采取措施,还可能进行内容方面的收购,这些措施会促使TOM在网络广告业务上获得更多的增长机会。加上最近和Ebay以及Paypal整合,相信这将是几个大型SP业务为主的网站发展方向。例如不少SP都在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Web2.0网站,从139.net到碰碰网、嫁我网等等一批由SP转型过来的网站,还需要在2007年继续努力转型。以深圳浩天为例,SP业务人员从2005年占公司三分之二,一直下降到2006年年底大概二分一左右。从人员的分布状况,就可以看到SP转型的决心。

方向四:下定决心走行业应用的方向,这也是SP可以选择的方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向行业用户和企业用户宣传推广的业务中,针对公安、交通、电力、金融等行业的各种移动应用,都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给了CP和SP新的机会,但都需要CP和SP在内容开发和业务宣传上找准行业特点另辟蹊径。但是毕竟转战行业应用,更需要时间积累,毕竟进入的是一个新的行业,无论是关系还是资源,而且团队都必须有一个过程。选择这个方向的SP最担心的是,当运营商发展这个行业市场好做的时候,只会对SP说一句:“谢谢”,然后就把这个业务接过来,由运营商自己来运营。我想这是做行业应用SP所担心,毕竟要做好一个行业的市场起码是需要沉淀一两年时间,当市场培养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拱手让给了运营商。

第二篇:北京SP业务服务

北京SP业务服务

SP中文翻译为服务提供商,通常是指在移动网内运营增值业务的社会合作单位。它们建立与移动网络建立相连的服务平台,为手机用户提供一系列信息服务,如:娱乐、游戏、短信、彩信、WAP、彩铃、铃声下载、定位等等。

SP证是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简称。分为全网SP证和地网SP证。申请经营许可证是在工信部申请,全网SP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是5年,全网SP许可证在工信部办理全网SP续期,地网SP许可证在各省通信管理局办理地网SP续期。

北京sp业务服务办理材料:

 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提交材料时携带,核验后当场退还)及复印件

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原件)完整详细的股权结构图(法人签字并公司盖章)已设立分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控股子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控股子公司公司章程复印件

 一年内新设立的公司需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原件 房屋租赁协议或其办公场地证明复印件 公司为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

北京SP业务服务

SP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在运营商规定的政策框架内,有权决定做什么业务并可自行将业务内容加载到服务平台上。

定价权,顾名思义是制定一个业务的资费的权力。SP,是在一个规定的资费范围内,自行制定资费标准。

计费权,这一项是最核心的权力。SP完全拥有计费权,汉唐虽然移动公司不断加大对计费的监控,但依旧未改变SP自己计费的特点。推广权,是指对业务的推广权力,包括文案策划、媒介选择、推广方式和时间的确定等等

第三篇:IPTV业务应用技术及其全球发展趋势分析

IPTV业务应用技术及其全球发展趋势分析

1、IPTV业务简介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IP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以电视机或PC机作为接收终端,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利用ADSL或以太网或者有线电视网络等接入宽带网,通过互联网协议(IP协议)来传送电视信号,是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相融合的结果。IPTV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交互性和实时性,目前能够提供的业务不仅有传统的电视业务即BTV业务,还有时移电视业务(Time-shift TV)、VOD视频点播业务、传统互联网业务及互联网的增值业务。

2、IPTV的网络架构

IPTV网络大致可分家庭网络、内容承载及分发网络、内容制作及管理中心三个部分,下面分别就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2.1 家庭网络

由电视机、PC机、STB(机顶盒)、DSLModem、家庭网关等组成。DSL Modem通常工作于桥接方式,提供多个接口分别连接PC、STB等终端。也可以使用单口的Modem,再通过HUB连接终端。

2.2 内容承载及分发网络

包括IP骨干网、城域网、宽带接入网络、内容分发网络等几个部分。内容承载及分发网络主要实现内容从节目源到用户层的分发,以实现IPTV的各类点播及广播业务。

2.3 内容制作及管理平台

实现视频业务管理、用户管理、EPG发布、视频编码、数字版权管理等功能。

3、IPTV技术实现

3.1 IPTV技术原理

IPTV其工作原理和基于互联网的电话服务VoIP相似,它把呼叫分为数据包,通过互联网发送,然后在另一端进行复原。其实与大多数的数据传输过程大致一样。首先是编码,即把原始的电视信号数据进行编码,转化成适合INTERNET传输的数据形式,然后通过互联网传送,最后解码,通过电脑或是电视播放。

3.2 IPTV涉及的技术

IPTV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视频编解码、流媒体、数字版权管理、CDN、组播、电子节目单和中间件技术等;视频编解码技术是IPTV的关键技术之一,国际上主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有WMV、MPEG-

2、MPEG-

4、H.264等。目前对IPTV业务而言,最佳的编解码标准是MPEG-4,随着H.264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来逐步过渡到H.264。

3.3 IPTV用户的认证方式

IPTV用户的认证方式有PPPOE和DHCP+web两种。

3.3.1 PPPOE认证方式

PPPoE类似于传统的拨号方式,用户端采用一个拨号软件,发起PPP连接请求,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或者xDSL设备,终结在接入网关(BRAS)设备上。接入网关设备负责终结PPP连接,并与RADIUS服务器配合实现用户管理和策略控制。

目前PPPoE认证技术在以太网接入和ADSL接入方式中已广泛应用,采用该认证方式可充分利用网上现有BRAS设备的管理功能实现IPTV用户的管理,对BRAS以下的接入层设备不要求支持组播,缺点是用户端和宽带接入服务器之间为点对点的通道,开展组播必须由BRAS作为组播复制点,BRAS到接入层及用户之间为单播,大大消耗了BRAS到接入层设备的带宽资源。

3.3.2 DHCP+web认证方式

DHCP即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基于client-server方式。需要DHCP server配合进行认证和地址分配。IPTV机顶盒(STB)作为DHCP的Client向DHCP Server发送认证请求,DHCP Server可以由具备DHCP功能的BRAS来承担,也可采用旁挂专用的DHCP Server。采用该认证方式的优点是用户主机和DHCP Server之间没有点到点的限制,可启用组播协议来开展组播,利用组播的作用来减轻网络的带宽压力,但要求BRAS以下的接入层设备要支持组播,同时DHCP技术本身存在安全问题。

3.4 播出与传输

IPTV视频流在终端用户看来不外乎两种接收方式:点播和广播。点播和广播这两种方式属于不同的技术范畴,广播方式采用多播(MultiCAst)技术;点播方式采用视频分发(VDN/CDN)技术。

多播(又称组播)传输允许同时发送单一的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的网络技术。在IPTV里,即使用户数量成倍增长,主干带宽不需要随之增加,因为无论有多少个目标地址,在整个网络的任何一条主干链路上只传送单一视频流,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视频分发技术:视频分发把经过用户选择的、访问率极高的流媒体内容从初始的流媒体服务器复制、分发到最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存服务器上,当终端用户请求某视频业务时,由最靠近请求终端的缓存服务器提供服务,目前视频分发技术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3.5 接收终端

IPTV接收终端,即IPTV机顶盒,主要功能包括:

●支持LAN或xDSL网络传输,接收及处理IP数据和视频流;

●支持MPEG-

4、WMV和Real等视频解码;

●支持电视屏幕显示;

●支持相应CA技术;

●支持HTML网页浏览,支持网络游戏等。

从内嵌操作系统来看,IPTV机顶盒有WinCE和Linux两种。

WinCE最大的特点是其API与Win32兼容,有利于在Windows环境开发WinCE应用,缺点是应用源代码不公开,代码庞大,占用很多的ROM和RAM,求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支持。

Linux机顶盒以专用的多媒体微处理器为核心,辅以其它接口构成系统。多媒体微处理器本身不但具有嵌入式RISC去运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而且带有MPEG-2或MPEG-

4实时解码功能芯片,这类机顶盒的优点是源代码公开,系统运行所需资源少;缺点是适应低带宽能力弱。

4、IPTV产业全球发展分析

4.1 IPTV在国外和香港的发展

部署IPTV业务的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电信运营商通常采用高速DSL或FTTX技术为用户提供IPTV业务。到2004年年底,全球IPTV用户数最多的两大运营商分别是意大利的FastWeb和中国香港的电讯盈科,这两家公司的IPTV用户数占据了全球近70%的市场份额。

宽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IPTV在亚太地区的部署,许多电信运营商纷纷进入了IPTV市场。其中开展较好的运营商是中国香港的电讯盈科及日本的Yahoo!BB。自2003年初

Yahoo!BB的多频道广播电视及视频点播业务在东京开通以来,Yahoo!BB的电视业务与原有的电话及宽带业务逐渐融合,使用电视业务的DSL用户数量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中国香港电讯盈科在2003年9月推出了基于DSL的数字电视业务,到2004年11月签约用户达到了36.7万户。

推动IPTV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技术的进步、运营商盈利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增强。IPTV关键技术之一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使得视频节目能够以较低的码流达到较高的画面质量;运营商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却没有从中得到足够的收益,赢利方式仅局限在接入费用的收取上,运营商急需寻找新的盈利手段;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电信运营商对IPTV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进入这一市场。

4.2 IPTV在国内的发展

2005年5月,广电总局发给了上海文广中国第一块IPTV牌照。而由央视联台多家企业组建的中视网络迅速圈地,有望获得第二张牌照。2005年5月27日,“央视网络电视”在河北省宽带门户网站——“燕赵新天地”落地推广。此时,电广传媒、赛迪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上海贝岭、广电网络等八大上市的广电运营企业都在蓄势待发。在电信方面,广东电信正在推广网络电视业务,目前用户增长迅速,安装模式也比较灵活,如“星空影院”等。已安装ADSL宽带业务的消费者只需再交纳100元初装费和800元的“视频MODEM”的“押金”,以及每月交纳50元的收视费即可,前三个月均免费试

看。虽然广电总局在节目播放上有审批权,但在实际市场操作中电信方面实际上是走到了前面。中国网通在黑龙江、辽宁也开通了IPTV的商用测试系统。

中国的彩电巨头们也一直努力把握未来的电视产业方向,以摆脱利润低薄的现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彩电企业在选择发展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时表现出都不放弃的思路。对于IPTV,2005年初,长虹与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双方在视讯、IPTV和互联星空等领域的合作意向,展开从终端到渠道的全方位合作,终端层面的合作主要涉及可视电话终端解决方案及IPTV终端解决方案等。

盛大网络寄希望于借助IPTV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它的网游相关产品,并且与长虹就IPTV开展了合作。UT斯达康等也对IPTV雄心勃勃,它于2001年底开始对?端的全面供应商,产品在全球都有使用。

5、电信运营商建设IPTV系统面临的问题

5.1 组播的开展

组播的开展通常存在以下三种方式:

●由接入层设备(DSLAM或接入交换机)实现组播分发、组播数据不经过BRAS(旁路)。●由接入层设备(DSLAM或接入交换机)实现组播分发、组播数据经过BRAS。●由BRAS实现组播分发。

第1、2种方式都由接入层设备进行组播分发,可节省城域网汇聚层到接入层的带宽,但要求接入层设备(DSLAM或接入交换机)支持组播。目前传统运营商网络上的接入层设备对组播支持能力较差,有的设备不支持组播,有的设备支撑组播但需要进行软件及硬件升级。因此,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规模开展IPTV业务时必须进行接入层设备的改造。第3种方式,由BRAS实现组播分发,优点是不要求接入层设备支持组播,但会大量占用BRAS和接入层设备之间的带宽。

5.2 视频分发网络的建设

点播业务采用视频分发(VDN/CDN)技术来实现,电信运营商目前大多都建立了VDN/CDN网络,但是针对PC终端的业务应用、采用适合PC终端的编码技术、开展IPTV业务、支持针对IPTV终端的编码技术,同样需要新建或改造现有的视频分发(VDN/CDN)网络。

总之,电信运营商在建设IPTV系统时,将会面临巨大的网络改造问题。

5.3 IPTV的牌照问题

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电信企业只能开展PC端的IPTV业务,限制其经营“机顶盒+电视机”的业务。2005年5月,广电总局发给了上海文广中国第一块IPTV牌照,广电总局在IPTV牌照发放文件上的具体表述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上海电视台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以电视机、手机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其中,并没有把基于PC的IPTV业务作为许可的范围,那么也就限制了电信运营商的介入。

从广电总局的牌照方法问题上可充分看出其在电信、广电互相进入对方领域的态度,从全球的角度来看,IPTV虽然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但是基本上都是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力量推动,没有电信广大宽带市场的介入,IPTV的成长之门很难由广电运营商单独开启,而电信运营商要想真正进入IPTV领域,前提是必须跟有IPTV牌照的内容商合作。

第四篇:银行自助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银行自助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已经成为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不可替代的渠道。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服务客户的需要,商业银行日益重视自助渠道的建设,而大量自助设备投放市场后,自助业务的运营管理以及安全防范等方面,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务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挑战。银行自助业务未来的运营效率、经营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笔者认为,分析自助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自助业务的良性长远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自助业务的现状

(一)自助业务运营效率低“分散、多头管理”是制约自助业务发展的根本问题。自助业务涉及会计、科技、安保、业务等多个部门,易于造成分散、多头管理,而部门职责边界定位模糊不清时,则会出现政出多门或都不愿管理的情况。

(二)自助业务运营管理水平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的成熟运营模式差距较大,自助业务运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自助设备分散运营管理,未能形成集中、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虽然建立了专门的ATM 管理岗位,但ATM管理岗位只负责所在的地域城市的自助设备运营管理。自助业务运营中的环节比较多,把业务运营划分给几个部门,造成运营不畅,管理难度加大。

(三)自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存在问题

1.自助业务运营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量化评估考核机制,存在着既有主观不尽职,也有业务管理多个环节存在的管理缺失的问题。

2.自助设备保险柜多采用机械密码锁,密码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定期修改,或者在发生人员变更、泄密时需要修改密码,修改操作要求高,一旦失误就可能需要厂商人员到场或通过不正常手段打开。在人员交接频繁或维护管理设备数量较多时,修改密码是一件费时费力且较难完成的事,就有可能会使制度的规定流于形式。

3.当维护管理设备数量较多时,不同的设备按照规定不能设置成相同的密码,客观上造成密码的妥善使用和保管比较难以做到位。

4.在集中管理更换钞箱模式下钞箱的管理和使用,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易于出现差错。

(四)目前我国自助设备的功能相对单一,自助业务综合盈利水平低

大部分自助设备只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水电费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自助业务盈利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存在较大的利润挖掘空间。

(五)自助设备视频监控安装不到位,安防压力大,其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自助设备现场一般安装3个摄像头,采用两路视频监控(主要监控人正面、出钞口、配钞区,其中出钞口和配钞区摄像头采取自动切换),监控覆盖区域不够全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安防工作的需要。

2.在自助设备案件事后取证和客户疑难(或争议)异常账务处理时,现有的视频监控因安装时的技术限制,客户交易流水和客户视频监控录像通过时间进行关联,要查询某一客户的交易视频监控录像,时间点是唯一的线索。但客观情况是实际应用中自助设备主机和视频监控主机有时间差,这就给视频监控录像调阅查询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查询的效率和准确度。

3.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视频监控在金融安保方面确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自助设备案件的事后取证、侦破环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其功效来看,只能起到事后取证举证,犯罪溯源的作用,而不具备事前防范预警、实时制止的功能。

4.视频监控联网后,监控中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当自助设备数量较多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想通过监视视频监控屏实时发现作案比较耗费人工和精力,难度很大。

(六)自助设备品牌种类多,服务外包不成规模

地市级甚至省级地域内,尤其是自助业务发展时间较长的银行,自助设备品牌类型较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多外包的是自助设备硬件、软件维护,一个银行的自助设备由多家服务商共同服务,按照品牌进行服务(如 NCR、Diebold、Wincor-Nixdorf、日立、广电运通等),如此分割市场虽然引入了竞争机制,但造成每个服务商的服务规模都较小,其结果就是服务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限内客户工程师经常不能赶到现场处理故障;另一方面,机型种类越多,对银行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高,造成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难度加大,达到理想的开机率和缺钞率水平要付出更大的运营成本。

二、自助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自助业务在银行全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助业务也将越来越被重视,有效手段和措施的采取会促使自助业 务的运营效益不断提高。自助业务将会出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一)自助业务运营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创新通过运营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完善、创新,可以带来新的活力,不断提高业务运营管理效率,实现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自助设备集中运营管理,实现专业化管理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对自助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开始是地市集中,然后省级集中,再逐渐向全国集中迈进。在省级和地市级建立独立运营的ATM管理中心,推进专业化管理。采用专业化的ATM运营团队,不但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操作制度和服务管理流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和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量化评估和考核机制,从机制上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盈利能力,通过规范化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自助设备、自助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服务客户的主流 渠道 在众多电子渠道中,自助设备、自助银行是银行柜台传统业务的最佳替代渠道。这主要归因于,一方面,自助设备在功能上最接近银行柜台,存款、取款、转账、缴费、账户查询等客户最常使用的银行业务,自助设备均可办理;另一方面,客户对自助渠道的接受程度高,在所有电子渠道中(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自助设备的认知率最高。自助设备已经成为继银行柜台之后,客户了解最多的银行渠道,自助渠道逐渐会成为国内银行服务客户的主流渠道。

(四)增值业务、附加业务的拓展越来越重要,自助业务将成为银行新的赢利中心市场竞争需要银行不断开发设计出贴近客户生活的新产品,使自助服务更加丰富和具有个性化,在自助设备上不断推出多种增值业务和附加业务。把电子商务功能植入自助设备,实现电子 商务增值服务,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订购,如各类票务订购、酒店、鲜花、蛋糕、彩票、打折券等;以及零售柜员的辅助业务,如销售理财产品、债券、保险、手机充值、出售邮票、缴纳交通违章罚款等银行代理的其它金融产品;承接广告业务、进行股票交易,或者可以试听下载音乐。自助设备多功能化提高了自助设备的赢利能力。

(五)运用新技术手段来强化管理,提高业务运营效率,降低风险

1.实现自助设备交易流水的电子化、无纸化,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促进自助设备开机率的提高。

2.自助设备保险柜安装采用动态密码技术的电子动态密码锁。动态密码是指使用时由计算机按照特定的加密算法生成、单次有效、使用后马上失效的密码。这种密码的有效期、时间间隔长度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存在密码泄漏的安全隐患,当银行员工换岗时不需要修改密码就可杜绝密码泄漏。采用动态密码技术研发的自助设备保险柜电子动态密码锁,能对保险柜的操作自动记录存档,留有历史记录可备查,可追溯历史作业过程,与传统的自助设备保险柜机械密码锁相比,动态密码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地降低业务风险,同时密码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修改,节约工作时间。有时效的一次性密码,对密码的使用和保管要求降低,比较容易达到规范性的要求。

3.加强对钞箱的有效管理,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电子标签)管理钞箱。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整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能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采用 RFID技术来管理自助设备钞箱可随时查询到钞箱的位置、记录钞箱装载的钞票量、实现钞箱的追踪管理,还可以校对自助设备的编号,避免加错钞箱,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加钞现场的操作时间、降低业务风险。

4.运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自助业务现钞配送非武装押运。拥有高性能运钞车是实现非武装押运运作模式的先决条件。在新一代运钞车的研发方面可充分运用智能控制技术,设计运钞车后外摆门、后传递口、司机逃生装置、矩阵钱柜、GPS 控制锁、遥控熄火等模块化,实现现金流动与外界完全隔绝,确保运钞车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安全区,从而能在非武装押运而大幅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自助业务在现钞配送环节的风险。

(六)对现有自助设备视频监控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案件证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改变传统的被动视频监控思路,充分发挥各类传感器的功效,建立以传感预警为基础,视频监录为后盾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弥补单纯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实现自助设备智能视频监控,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自助业务活动。

1.补充两路环境摄像头(每个环境摄像头覆盖90度,两路覆盖 180度),达到安装五个摄像头,实现四路视频监控。增加的摄像头主要是针对自助设备周边环境的监控,实现全景覆盖,防止监控死角,为事后的案件取证提供更加全面的证据。

2.实现除了叠加时间、日期外,在取款人的人正面图像上叠加了银行卡卡号后能直接证明是该人取款,同时将人正面图像和出钞口图像合成为一幅图像作为证据更直接、可靠、有效,而不需要做有纠纷的推理,为事后的纠纷中法庭取证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证据支撑,通过叠加银行卡卡号为日后录像检索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银行内部进行客户疑难(或争议)异常账务处理提供了查询的便利。

3.增加人体活动监测器。采用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活动监测器在主动报警的同时能及时分析出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当警方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输入互联网的时候,周边相关的监控设备所记录的犯罪嫌疑人信息也在第一时间汇总到警方,警方可以通过某小区内的监控系统(具有物联网人体活动监测器)所提供的信息,快速地将藏匿在该小区内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4.增加监测插卡口状态的物联网模块,可以通过监控联网中心实时监测各个自助设备的插卡口状态,对于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及时主动上报,最大程度地保护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

5.增加振动监测器、即时短信报警器等模块,进行主动报警。6.视频监控联网后,和3G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通过监控中心授权给相关人员,利用3G手机重点监测某一自助设备的运行情况。

(七)离行式自助设备的布放成为银行自助业务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银行应设法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提取现金的需要。增加离行式自助设备的布放,将自助服务向商场、证券机构、超市、社区、学校、厂矿等地域渗透,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领域,以此吸引和稳定客户。离行式自助设备的布放能弥补银行网点数量和布局的不足,其建设周期和成本较低,相对于增加银行网点较易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和附行式自助设备相比,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的区域目标客户。

(八)自助设备品牌的整合

一个银行的自助设备由多家厂商的多个品牌构成,给维护、维修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和问题。需要通过集中采购限制品牌的过于繁杂,淘汰更新旧设备,通过采取把尽量少的某几个机型集中到某一地域等手段,逐渐实现自助设备品牌的整合,不断提高自助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

(九)自助业务的外包不断走向深入

国内金融机构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有效分配管理资源,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ATM 托管服务,是金融外包的新趋势。从长远发展和业务需求出发,银行需要对涉及到自助业务运营的清分、清机、技术服务监管进行整体托管外包,交给具备资质条件和综合实力的第三方 ATM 运营管理公司,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银行在外包服务的同时也把一定的风险转移给了服务外包商,这使银行能更好地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

第五篇: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推荐)

2011年8月 第4期 邹乃峰1,廖名华2(1.黑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1;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150001)摘 要 : 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主要应用,综述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及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关 键 词 : 移动互联网;3G;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200(2011)04-0037-04 1 概述移动互联网是以宽带I 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 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2 国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从全球来看,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了 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它在广义上指用 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 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在狭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 息等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随着全球3G商用的逐步推进,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 数据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近两年,移动通信带宽 大幅提高,移动终端存储和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单一的语音服务 和传统的移动增值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商务活动、互动交流和多媒 体服务等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因此,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均将移 动互联网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积极推进。如今从互联网上移植过来的各项应用,如手机音乐、手机 电视、移动搜索、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手机广告、手机邮箱、手机博客等,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伴随网络、技术、业务和终端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 经成为移动通信业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业 务发展趋势尤其必要。笔者综述了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人们的生活,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据ITU统计,至2009年 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约为46亿,移动宽带用户超过6亿,在印 度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的主要带动下,2010年7月全球移动用户数 量突破50亿大关,预计2015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将超过34亿。有 关研究显示,在不久的将来,80%的互联网用户将使用其移动设 备上网。据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 经超过了基于桌面电脑互联网同期的发展速度,5年内通过移动 设备上网的用户数量将超过通过桌面电脑上网的用户数量。文中 主要研究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和 现状。2.1 日本 1999年2月NTT DoCoMo推出的i-mode服务,标志着日本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日本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 家之一,其采取的标准是H T M L互联网格式。截至2009年6月,日本3G用户数已达1.036亿,占手机用户总数的94.8%(见表1),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37 ◆技术论坛◆ 2011年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3G比例最高的市场,大大超过了欧美的普及 水平。日本最受欢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依次为E-m a i l、新闻信 息、搜索导航、手机游戏和手机博客。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 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及U G C、移动 商务与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户“Vodafone live!”,并提出mobile plus战略,与微软、雅虎、E b a y、谷歌、M y S p a c e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打造生态 环境。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的3集团携手S k y p e、M e d i a、Y a h o o!、G o o g l e、e B a y等网络服务公司,在英国推出了 X-S e r i e s系列业务。该公司以包月制的资费模式,为用户提供 V o I P、移动I M、移动搜索、移动拍卖、电视节目共享等一系列 互联网应用。表1 日本移动通信用户数和3G用户数/万户 2003.9 2004 2005.3 2006.12 2007.3 2008.3 2009.6 2.5 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 移动通讯用户数 7 860 3G用户数 比例 1 328 8 384 2 494 8 700 3 196 9 494 6 322 66.6% 9 672 6 991 72.3% 10 272 10 900 8 810 85.8% 10 360 94.8% 亚、苹果、微软、谷歌等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军移动 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2007年,苹果发布了 iPhone手机终端,iPhone+APP Store模式在全球取得了非凡 成功。与终端厂商一样,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领 域。2007年,谷歌发布了基于L i n u x

平台的手机开源操作系统 16.9% 29.7% 37.6% 2.2 韩国 韩国也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相关资 Android,并于次年9月推出首款Google手机,以此为基础向移 动互联网渗透。料显示,截至2008年1季度,韩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超过 60%。该国运营商自己运营移动互联网门户,面向最终用户提供 各种服务,内容提供商基本隐身于运营商背后。韩国互联网络发 展中心N I D A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 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 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 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2.3 美国 相比日韩等国,美国的移动互联网相对发展较晚。市场研 究机构C o m S c o r e公布的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见表2),美 国有超过6 300万用户使用苹果iPhone(手机上网)和RIM黑莓等移 动终端上网浏览新闻、查阅信息,其中,2240万用户每天都使用 移动互联网。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门户网站成为渗透率 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邮件、搜索位于第二、第三。拜访人 次最多门户网站的分别为G o o g l e、雅虎(Y a h o o!)、微软M S N/ WindowLive/Bing、Facebook、AOL。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经历了2G、2.5G 和3G三个阶段(见图1),从最初单一的短信、彩铃,到W A P业 务,再到3G时代移动互联网,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充满了机遇 与挑战。2000年以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为代表的官方移 动互联门户成为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产品。2004年W A P网站发展 快速,移动互联门户时代正式宣告开启。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2006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达到69亿元,用户规模达到4 483 万户。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了388亿元,用户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 514万户。3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表2 2008-2014美国手机网民和普及率预测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美国手机网民数/万户 5 090 手机网民用户 手机网民数 6 860 8 550 10 110 11 520 12 970 14 210 22.3% 28.7% 34.7% 40.3% 45.2% 50.1% 53.9% 16.7% 22.3% 27.6% 32.3% 36.4% 40.6% 44.1% 图1 我国移动互联网2000年至2010年发展路径 2.4 欧洲 早在2002年10月,沃达丰就在欧洲推出了其移动多媒体门 进入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出现真正全面竞争局面,随 着U C W E B、网秦、3G门户等移动互联网企业纷纷获得融资,38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第4期 邹乃峰,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 ◆技术论坛◆ 苹果发布了iPad,联想发布了乐Phone,中国移动宣布其手机阅 读业务正式商用。随着盛大推出B a m b o o k,中国移动正式启动 电子书,随后,移动应用商店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如中国移动 的MM(Mobile Market)移动应用商场、中国联通的沃商店、中 国电信的天翼空间等。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主体积极发展内容应 用业务,应用服务不断细分并创新,尤其是移动特性的SNS、微 博等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目前,我国手机网 民及普及率在逐年攀升(见表3),据易观智库预测,2010年,中 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元,用户数将突破3亿。2012 年,中国将有超过5亿人使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接近2 300 亿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 C)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 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的2.33 亿增加6 930万人,同比增长29.6%。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 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截至2010年 10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8.42亿户,覆盖了超过60%的人 口。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展较快的日 本、韩国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有预 测显示,未来三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 户,五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业务规 模(见图2)。4 表3 项目 中国手机网民数(万户)手机网民/网民总数 手机网民/手机用户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移动 我国手机网民和普及率 2007 5040 9.22% 24% 2008 11760 18.34% 39.50% 2009 23344 31.23% 60.80% 2010.6 27700 34.40% 65.95 % 互联网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产 业链与平台的融合、SoLoMo化和Widget化等方面。网络融合是 电

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 图2 2007年至2012年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市场及用户规模(图片来源艾瑞咨询)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39 ◆技术论坛◆ 2011年8月 第4期 的保障。(1)整体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整体发展趋势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 面,移动网和传统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发展,但 产品推出速度更快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内容和应用与桌 面互联网加速融合。在网络层面,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高速廉 价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移动上网通道,向固定互联网 接入融合。(2)产业链和平台趋于融合 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和差异化业务的需求增强,移动互联网 呈现产业链、平台融合化趋势,业务的创新要求融合更多的第 三方平台,包括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信息提供商甚 至普通用户的广泛参与。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需要 广泛吸引第三方参与形成产业联盟,建立清晰合理的产业价值 链。需要三大关键基础设施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终端平台更进一步的各层次的开放和融合,从而促进移动互联网业 务的创新。(3)SoLoMo——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的融合 “SoLoMo”即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 动化),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不断丰富普及与云计算的大面积应 用,特别是以社交网络为特色的社会化媒介平台与L B S位置服 务、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上网方式、交流 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位置服务与实用信息服务相结合,如GPS定位、天气预报、交通状况、餐馆信息、定位最近的便利 服务(如加油站、咖啡馆,甚至公厕)、购物信息及优惠券及发现 最近的ATM机等,将极具实用价值。(4)移动互联网Widget化 作为W e b2.0的典型应用之一,W i d g e t目前在桌面以及 固定互联网领域大行其道,借助W i d g e t,用户能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上网方式,享受更加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 W i d g e t客户应用具有部件化、自主化、定制化、简单、灵 活、易用、可传播等特点,w i d g e t所标志的移动互联生活将 引领全民的信息个性重组再造,让丰富的网络资源切分成为 每个单独的个体定制的移动提醒服务,从而真正实现随时随 地的信息获取。5 结束语随着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服务提供商等移动互联网 相关产业的行业竞争合作全面展开,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未来用户结构将呈现多层次化特点。移动网与互联网 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 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为不同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优质服 务。作者简介: 邹乃峰,男,1978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 程专业在读工程硕士,工程师,现从事电信增值产品开发与 门户运营管理工作。廖名华,男,1974年生,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学士,工程师,现从事门户运营管理 工作。收稿日期:2011-06-30 ·资讯· 新西兰国家宽带网项目启动 新西兰电信发布首批光网产品细节 作为参与新西兰下一代宽带网建设的主要运营商,新西 兰电信公司7月15日发布了首批光纤网络产品的细节,这也标 志着新西兰的下一代宽带网步入了实质性的部署阶段。新西 兰电信公司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直接入户的光纤业务以及按 流量分档的产品和计费方案。而这正是新西兰政府将全国宽 带网的主要建网任务交托给新西兰电信公司的条件之一。据 称,新西兰电信公司同政府达成的建网协议还有待股东的批 准,因为该公司为获得建网协议将对公司进行功能性拆分,即将零售和网络设施部门分拆出去作为全国光网的零售商,而且其在全国光网中也仅能持有少量股份。新西兰电信计 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公司的功能性拆分。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开支将增7.7% 据知名调研机构最新研究显示,2011年,无线运营商对 通信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增长速度将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 应对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报道称,2011年全球无线基础 设施设备方面的支出预计将增长7.7%,从2010年的401亿美元 增长至432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比2010年的3.8%增加了一 倍,而在经济衰退的2009年,相关投资则减少了7.2%。2011 年将是无线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最高的一年,而且这一增长态 势将至少维持到2015年。40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下载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SP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SP)申请[五篇范文]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SP) SP是英文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是指在移动网内运营增值业务的社会合作单位。它们建立与移动网络建立相连的服务平台,为手机用户提供一系列信息服务,如:......

    典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典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典当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典当业现状和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未来我国典当业业务发展大致呈如下四大趋势: (一)典当布局将呈现从大中城市向县、区、乡镇等......

    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字:两岸关系 台独 美日 倒扁 马英九 对台政策 摘要: 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在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执政下,台湾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歧路。“台独”分裂......

    2012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2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简要分析 一、中国医药行业景气刚刚开始 1、医药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有序成长期 综观历史,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 所示),2009 年,历史的车轮迈......

    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从2007年到2009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令住宅开发面临相当的困境,而商业地产则被认为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避风港湾。2009年大的动荡以及种种不可知因......

    新SP企业与运营商业务合作流程

    新SP企业与运营商业务合作流程 新SP企业与运营商业务合作流程:1.SP提交相关资质、《业务申请表》(需盖公章)和《业务方案规范文本》 2.运营商对SP提交的资质及业务资料进行审......

    浅析电信增值业务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电信增值业务及未来发展趋势 [日期:2011-07-20]来源: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发布整理 作者: 一、电信增值业务简介 教育论文.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工......

    数据网最新网络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5篇)

    数据网最新网络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当前,数据业务已经成为各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且其增长速率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话音业务。目前,数据网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宽带网络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