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现代种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现代种业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行业集成度,研产销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源整合;贯穿研产销全产业链的品种、品质、品牌管理,结合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第二篇:如何培育体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技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培育体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技协 作者:王保荣 徐丙良 史永军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会了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篮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正方针,明确了各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下同)这一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中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区农技协还存在着推广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科普管理和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劳动力综合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如何培育体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技协,如何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协,是目前科协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农技协
农技协是以技术为纽带,提高农牧民群众组织化程度,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服务,带领农牧民闯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好形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载体。目前自治区各类农技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等十几个行业领域,联系带动周边农户,但总体来讲发展不够大,科技含量不高,大多不具备现代农业的特色,所以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因此,要增强发展农技协的紧迫感受,统一思想,提高对农技协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认识,强化各种措施,扶持和促进农技协加快发展,让各类农技协组织在全区广大农村牧区遍地开花,实现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创新,增强农技协的发展活力
农技协在发展之初是以技术为纽带把分散的农牧民联结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生产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常规的技术逐步被群众掌握或技术已过时,有些产业的发展速度会出现趋缓停滞不前,有些农技协因产品过时或技术含量低而失去市场,出现萎缩不前,甚至无法继续经营而自生自灭。在这种情况下,农技协只有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的种养、加工模式,把握新的市场需求,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永葆活力。为此,一是要结合当地农业、农村产业实际,积极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兴产业,扩大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二是要依托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不断吸收现代农业要素,加强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最大增值和产业不断扩张,增强产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三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实行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打造品牌产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农业方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四是要进一步规范内部运作,实施现代管理和创新,健全服务
规范、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增强对农牧民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发挥现代管理效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贯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增强农技协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技协的延生和发展,家庭经济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管”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产业发展难题,其本身就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某些部门认识不足,农技协的市场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确认,阻碍了农技协充分地占有市场,阻碍了农技协与国际规则接轨,也阻碍了农技协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2007.7.1)的频布实施,确立了农技协在市场的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依法办会,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增大了农技协的发展空间,为农技协向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许多先进地区、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看,“企业+合作社+农户(场)”、“合作社+企业+农户(场)”等经营模式,正成为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技协向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转化过渡,是今后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所以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农技协向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转化过渡,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四、加强服务,积极营造农技协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党委、政府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技协的建设纳入当地农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财政、农牧业、水利、科技、工商、税务、民政、金融等涉农部门应提供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将乡镇机构改革转移出的科技培训、自律协调、市场拓展等职能通过有偿委托、项目资助、以奖代投等方式交由农技协承担,促进各类农技协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要在农技协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中突出抓好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四项工作。一是指导。为促进农技协健康发展,科协与相关涉农部门对农技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及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农技协发展运作模式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对农技协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二是组织。农技协在党政各部门中到底由谁主管,没有明确的规定,到目前为止,插手和过问农技协工作的党政部门有:科协、科技局、农牧业局、民政局、供销社、工商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产业化办等十几个单位,当农技协发展顺利,略有成绩时,大家都说是自己部门抓的好,一但出现问题,需协调解决困难时,十几个单位都踢皮球,使农技协成为“没娘的孩子“,无人管理。应尽快明确各级科协作为农技协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农技协组织建设的相关程序。三是协调。农技协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多种问题与困难,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农技协的重大活动,及时帮助他们协调政策、技术、金融、工商、税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困难,增强农技协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四是服务。要加强对农技协理事长和主要业务骨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技协骨干队伍。充分利用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科技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全体会员进行认真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把为农技协服务体现在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上,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五、着眼现代农业,突出抓好提升农技协的措施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建设步伐,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技协组织的发展。一是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农技协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建设,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典型示范农技协,为全区农技协的发展起到典型引路作用。二是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注重品牌打造与推广,在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品牌农技协。三是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民利益连接机制,突出农技协责权利改革,在运行机制上建设一批规范农技协。四是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安全体现在感情
电视台播送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以后,一位老矿工边走边放声哭喊说;“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又发生瓦斯爆炸了!”他一咋呼不要紧,把没听清的人都吓一身冷汗,心想是自家矿出事了呢。当大家明白过来都开始训他;“咋呼个啥!你有病啊?你咋知到的?甭瞎扯了!”老矿工说;“你不信你去看中央台,是中央台播的,在井下遇难的有一百多人呢!。”但愿是瞎扯的,尽管人们不想相信也不愿相信的事,偏偏却是真事。
特别电视里那位小姑娘的哭诉,有一位老大娘随着电视一次次的重播,凄惨的场景一次又次的展现,电视里的人哭,她在电视机前面也跟着一次又次的哭。有一位与电视里那个小姑娘般大同学说;“父母打我,我都没掉一个泪,当我在电视里一看到那小姑娘的哭诉说她爸爸还在井下时,我就止不住的辛酸泪,一个劲的往外流。那个矿也真是的,井下灭火都灭几天了,为什么还叫工人下井。”不少人嘀咕说;“为什么?两个字“为钱!对工人一点感情都没有!……”
这哭声、议论声、声声不正是有力的说明了安全体现在感情吗?
人们对煤矿的印象是随时都有可发生事故的危险。所以,既是安全做的好的也是媒体不敢宣传;表彰不敢开会;经验不敢介绍。煤矿事故能不能杜绝?只要带着对矿工的深厚感情抓安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把搞好煤矿安全的四句真言奉献给大家,也就是抓安全的四句话;搞好安全靠方针,规章制度时时紧,事故防范抓苗头,安全体现在感情。算是送给广大矿工的一份情意吧!
第一句话,搞好安全靠方针。
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安全第一”方针安全生产就好;什么时候党的“安全第一”方针受到冲击事故就多。近20年来,煤矿干部口袋鼓起来了、脑袋胀起来了,但是事故也多起来了,事实残酷的告诉人们;金钱与事故成了正比。
金钱与方针那个摆在首位?一般很难摆对,但又必须摆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坚持的一贯方针,这个方针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安全只能摆在第一。但是,有的不是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去抓安全,而是靠金钱去抓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被金钱晃动了。因此,他们不是把方针放在第一,而是把金钱放在第一,要钱不要命的思想确实温度越升越高。所以,煤矿的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执行的温度越来越低,这是煤矿最大的隐患。古人有训:钱多了惹祸,人倒霉都是钱酢的,用钱来管人间的事只能越管越坏。作为煤矿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要做到经常教育、反复学习、大力宣传、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坚决执行,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再把金钱放在第一位。
第二句话,规章制度时时紧。
干煤矿的谁都会说每一条规章制度都是用工人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但是真正用心来理会“是工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的不多,有的煤矿规章制度松懈的相当严重,煤矿规章制度执行原则性相当差,领导干部随便离开矿井引发事故经常发生。规章制度严不起来的一大祸害是管理体制的确权、责不明,监察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单独的实权,“管的没有权,有权的不管”。所以抓规章制度要有权威性,规章制度要时时紧,处处紧,必须给管制度的人权力。抓制度关键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紧之又紧,因为它是煤矿规章制度核心,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以及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抓责任制要抓兑现,检查出来事故隐患,严肃查处,坚决兑现。
第三句话,事故防范抓苗头。
煤矿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思想上的隐患,在思想上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事故防范,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抓事故苗头全过程中去,要班班排查各种矛盾,坚持抓准、抓早、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班前,解决在工作面,解决在现场,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十抓;一要抓思想松的苗头;二要抓学习松的苗头;三要抓制度松的苗头;四要抓管理松的苗头;五抓领导松的苗头;六要抓检查松的苗头;七要抓处理松的苗头;八要抓纪律松的苗头;九要抓执行松的苗头;十要抓落实松的苗头。发现这十个有松的苗头一定要及早动手抓,要建立安全研究中心,专门研究。
第四句话,安全体现在感情。
感情是不得了的,生命不就是为了感情而生活而生存吗!一个人感情一但发生变化他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事故出在伤感,安全体现感情。煤矿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就是漠视生命,麻木不仁,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因此安全抓好抓不好实质上都体现在对矿工的感情上。如何做才能把抓安全对矿工感情体现出来;煤矿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煤矿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贴近实际、贴近井下、贴近群众;做到下井走前头,上井走后头;汗水洒在矿井下,根子扎在群众中;不靠电话要煤,不当桌上司令;电话线长了,离矿工心就远了;手机拿常了,想着酒场和小姐的多了,想着井下和矿工的少了。对那些对矿工没有感情的因失职渎职造成事故者严惩不贷,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故处理一定让活人服气,让死人安息。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煤矿安全搞的好不好,说到底反映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放没放到第一;领导工作能力强不强,规章制度的权威大不大;事故防范抓没抓苗头;对待群众感情深不深。希煤矿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摆正方针与金钱的位置,坚决把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方贯彻始终,把安全方针记牢、把思想工作加强、把规章制度抓紧、把安全生产抓好、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第四篇: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1.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2.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3.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论文摘要]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批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师资。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角色,从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识水平,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和谐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体育教师 教师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学校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任务以及新时期对体育教师和谐教育思想提出的新要求,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地调整和提高自己。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高校体育的发展。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提出的。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经验,根据新世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和谐社会的内涵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因此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成员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能够良性互动,利益分配能够公正,社会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
从以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唯物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思想。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幸福和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可以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体育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发展和谐体育或体育和谐发展对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正好与和谐社会的目的相一致。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着人类社会在发展观念上的重大转变,标志着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类对自身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可以期望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必将成为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主要表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生长发育需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要在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基础上,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同时也为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指明了方向。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教师。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也指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是促进东西方之间、南北之间相互了解的桥梁,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痛切地感悟到教师在这些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目前全球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和谐社会的体育强调以人为本,一个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专业素质。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理念的今天,它的重要地位是由其学科的独特作用所决定的。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应追求的专业素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义的发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其专业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学的专业化。所以,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能,良好的专项技能和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能力。
2.科学研究素质。科学研究是指“人类在实践中用正确的观点和客观精确的方法,观察未知事物并通过理论思维正确反映其本质规律或验证、发展有关知识的认知、实践活动”。高校的教学训练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创造性除了依靠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经验的积累外,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也十分重要。世界各国的大学都要求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搞科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高质量和研究的高水平。教师的教学训练工作作为传授专业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活动,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需要对间接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及时地跟踪和掌握本专业、本项目最新的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时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移、补充到具体的教学、训练中去,从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竞技训练水平,促进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道德素质。体育教师道德是指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把体育教师道德建设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个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中去认识和研究。体育教师道德素质不仅是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它关系到以德育人,关系到社会的道德进步,具有重大的社会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体育教师道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因此,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抓住和谐社会提供的机遇提升体育教师道德素质,积极推进体育教师道德建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4.创新素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的学生。目前,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担负着培养身心健康、体质强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既要对学生实施良好的素质教学,又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创新时代的召唤,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深化的要求。
第五篇:因材施教要体现在
因材施教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中
(1)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情感化教学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更是教育成功的基石。从2010年以来,“90后”开始大批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其中高职生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强、行为比较懒散、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比较差、有叛逆心理等,本着“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和心理动态,这样,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答疑辅导都可以通过谈话或引导,将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头脑灵活但学习习惯差的多鞭策多关心,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成绩一般且性格内向的要经常谈话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对于基础薄弱且学习困难的要多关注多帮助,灵活利用学生之间存在能力差距的现状,形成“一对一”互助小组,团结了同学关系,锻炼了优异生的水平,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开放式教学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因材施教注重“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尽量压缩教师演绎“独角戏”的时间,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特别是实践操作环节,领悟发挥永远比模仿重复印象深刻。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另外,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料共享机制的优势,提高课后学习的效率,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和谐师生关系。
(3)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层次化教学
著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曾指出:“不同专业中的计算机教学,无论就目的、内容、教学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计算机的应用是分层次的,同样,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 [4] 也就是说各专业对计算机技能训练的要求有所区别(如表1所描述),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