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口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口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县深入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省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大力推进人口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会主义新型人口文化宣传氛围,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精心组织,加大投入
为了确保人口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来,县人口计生委印发了《陵水黎族自治县人口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由县人口计生委认真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实施。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将该项工作列入财政预算,投入120万元用于人口文化建设。
二、深入开展人口文化宣传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访谈工作。今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宣传教育重心下移的新路子,加大宣传访谈力度,对新婚夫妇、当年生育的夫妇、农村二女户等重点访谈对象做到一年两次的访谈;全县重点对象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5%,人口计生宣传品进村率和入户率达到100%和98%。二是加大计生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起宣传教育一条街、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村,积极开展“全家福”、“阳光计生”和创建“农家人口 1
文化书屋”活动,在英州镇赤岭村、光坡镇米埇村建设了人口文化长廊,在三才镇乐安村委会和光坡镇米埇村委会建设了农家文化书屋;在全县50%以上的村委会推进“新文化家庭文化屋”建设,投入资金24万元为文化屋购置了一批人口计生书籍、报刊、光盘。全县共有大型宣传牌14块、25块中型宣传牌、400块小型宣传牌、流动人口宣传栏3块,做到每个乡镇农林场都有1块大型宣传牌和宣传栏,有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每个村委会都有硬化宣传栏,每个自然村都有3条以上的墙上标语。
三是开展人口文化宣传。县人口计生委利用今年元宵节、“三月三”、“7.11”、“9.25”等活动日,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制作光盘发放到各村委会,把宣传活动送到千家万户。今年县人口计生委与县妇联利用元宵节和“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了“关爱女孩”咨询宣传活动,县人口计生、教科、卫生、团委、妇联分别在各中学举办人口国情和青春期性健康讲座。在陵水中学、县民族中学、光坡中学、本号中学设立青春期示范教育基地,建设青春期宣传牌50块,悄悄话室4间。今年我县共制作了阳光计生热线宣传伞500把,环保袋子1万个,制作2000张全家福相片,印刷7万册阳光计生宣传品、计划生育挂历10500份,张贴计划生育宣传墙报150套,县宣传品进村率和入户率达100%和98%。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营造了我县计划生育的宣传氛
围。
三、加大乡土特色广场文化建设
今年来,我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作了一批富有乡土特色的舞蹈、小琼剧在县文化广场演出,组织我县夕阳红老人舞蹈队到各个乡镇进行巡回演出。为纪念公开信发表三十周年,县人口计生委拨出3万元,组织排练了一台专题文艺晚会在全县巡演,并选送一个舞蹈节目参加了全省的纪念汇演。县人口计生委还将创作的文艺节目制成光盘发放到各乡镇、村委会。各乡镇还充分发挥人口学校、村文化室、文化大院等有效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又宣传了人口计生知训,达到了寓教于乐。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2010年人口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人口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我区2010年人口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融入、大联合、大宣传”的工作思路,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创建新型婚育文明示范社区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辟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栏、打造新型生育文化园等手段,抢占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的宣传阵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谐家园”工程建设、“四进五送”、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新型科学生育文化知识,以优美的人口文化环境感染人,以科学的文化知识熏陶人,为推动玄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履行部门职责。
年初,根据区委《玄武区2010年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我们局2010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局领导对2010人口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人口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人口文化建设纳入到人口计生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并根据宣传、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等业务科室在人口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进行了二次分解,局领导与各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人口文化建设目标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具体措施到位。
二、倡导婚育文明新风,人口文化呈现繁荣景象。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设的工作目标,依托“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按照“六有”、“四得到”标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新建小卫街、北苑、如意里、半山园、锁金二村等人口计生宣传阵地19个,打造人口文化长廊、人口文化墙2400米,打造新型生育文明示范社区20个;深化“大学生青春教育健康工程”,深入开展青春健康高校行活动,开展青少年生殖保健知识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向全区中学生免费赠送“青春通”网络教育会员卡4000张;深化全区人口早期教育与独生子女培养工作,开展创建全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活动,与省少儿频道、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科学育儿频道联合举办了“人口早期教育社区公益行”系列服务活动,开展早期教育专场服务活动30余场;组织开展“飞扬的青春”广场文艺汇演,为玄武区高校计生协会联合会、玄武区珠江路科技街计生协会联合会、佳汇商务楼宇计生协会联合会、丹凤街通讯市场计生协会联合会揭牌,并成立了计生志愿者服务队,高校青年学生面向全市在校大学生发出青春健康的倡议,来自全区7所高校的大学生自编自演了充满青春活力的文艺节目;在区文明办组织下,开展了“四进社区”、“三下乡”慰问活动,为居民免费赠送新年挂历、早期教育知识手册、政策法规、科技服务、避孕药具等,受到居民欢迎和好评;组织开展全区纪念《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条例》颁布书法绘画大赛,征集书画作品700余件,并组织开展纪念中国计生协会成立30周年和《公开信》发表30周年庆典活动,表彰玄武区计生协会“十佳会员”“好会员”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地将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文化观念渗透到社区和家庭中,为统筹解决我区人口问题发挥了先导作用,有力地提升了辖区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为确保“一次性奖励”落到实处,玄武区人口计生局充分发挥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让“一次性奖励”工作家喻户晓,并且要求各社区及时在社区政务公开栏、楼栋、集贸市场等地广泛张贴“一次性奖励”的通告,向社会公布了玄武区“一次性奖励”的咨询热线,方便居民群众对“一次性奖励”政策法规的咨询。全年在江苏人口网、南京人口网撰写政务信息报道150余篇,中国人口报、南京日报、新华日报、金陵瞭望等报刊对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社区网格化管理、阳光计生行动的典型经验做了专题报道。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也对我区“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及重大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
三、坚持大融入、大联合,人口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攀升 一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争创“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相结合。今年是南京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我局能够按照《玄武区文明城市建设2009-2011年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参与到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去,局机关干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能做到与社工一起承担起环 境卫生的清理任务,拾垃圾、捡香烟头,不怕脏,不怕累,在担任交通文明劝导员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劝导行遵守交通程序,做到行为规范,言行文明,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市民做文明的南京人,为南京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也是我区创“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的考核验收年,我区借创建“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这契机,大力发展人口文化事业,倡导科学文明的婚育新风,构建和谐家园,积极推行关爱女孩行动,为玄武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打造“阳光计生”相结合。人口计生局作为行政执法单位主体,在加快人口计生法制化建设过程中,以切实维护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坚决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八项纪律”,实行严格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各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根据南京市和玄武区权力阳光建设办公室关于权力阳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以及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便民维权的工作要求,对计划生育行政行为事项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1项行政审批、1项行政办理、7项行政处罚及其自由裁量权等规范文本,并开发了“权力阳光”软件系统,实行了网上并联审批。完善和固化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全程监控,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今年 8月27日,南京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暨阳光政务推进会在玄武区隆重召 开,我区在阳光计生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三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学法用法结合起来。每年3、4月份,区人口计生局与区委组织部联合组织区四套班子成员及计生干部进行计生政策法规、行政执法的培训,学习“一法三规”、省条例、市规定,《行政许可法》、请人口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省市人口计生委领导进行专题辅导。经过培训,大大提高了计生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结合南京市对社工录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基层人口计生专兼职人员的在职培训,每个月利用工作例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还积极组织广大社区工作者,江苏省社会工作师资格培训,鼓励社区人口计生社工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通过学法、用法培训、考核,提高了广大人口计生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调动了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相结合。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刚性化”要求,将早期教育项目纳入我区“世代服务”1+X体系建设,把深化人口早期教育工作作为“世代服务”拓展优质服务项目、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逐年确立工作方案、措施、步骤和目标。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对各街道早期教育基地实施月有督办,季有检查,年有考评。2006年以来,全区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用于早期教育基础建设资金达210万元,打造综合类、特色类、公益类 早期教育项目(机构、阵地、智能化平台)39个。
实践中我们通过参与教育部课题组子课题研究、国家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系列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认识;通过建设打造全区13个早期教育示范基地的方式强化教育基础;通过与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等专业机构广泛联系,为区域各类早教机构开展专业师资培训,强化了早期教育专业力量;通过横向联系、拓展阵地,促成了台湾知名早期教育专业机构---“三之三”落户玄武,知名早教机构---雨舟书画艺术中心走进锁二社区;并积极着手引进南京本地早教专业机构进驻红山街道北苑社区、玄武门街道台城花园等社区,达到专业早教机构低成本运作更新形象、社区婴幼儿家庭无偿或低偿接受专业指导、社区整体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三方共赢局面。
五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青春健康教育工程相结合。在弘扬人口文化,提高全民素质的过程中,玄武区人口计生局注重对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的教育,借助于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在在校大学中开展的“青春健康高校行”活动际,区计划生育协会,加大了对各大学计生协会的指导力度,依托高校玛依期特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各驻宁各大、中专院校中,广泛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计划,积极培养“同伴教育”节目主持人,开展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是将人口文化建设与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相结合。人口计生局以打造“世代服务”品牌为突破口,在全区全面推行区、街、居三级世代服务体系全覆盖,构建了以区世代服务中心、街道世代服务站、社区世代服务室为体系的科技服务阵地。并增设电子显示屏、电脑、投影仪、视听机、展示柜、药具柜等服务设备。在科普宣传项目实施方面,投入190万元自主拓展免费优质服务项目:实施优孕通、孕事通、育婴通、育儿通、青春通等“五通”网络教育服务,深入开展孕前筛查与孕前保健指导服务,初筛率与人员信息录入率均达100%,同时将高龄、高危、病残儿生育史的再生育审批对象全部纳入筛查与指导人群;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五好”计划与婚育同步管理服务项目,全面优化“婚、孕、生、养、育、教”优质服务链,发放网络服务会员卡1900张;全面落实国家规定免费的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全区8470名育龄妇女免费开展RTI服务;为8000对新婚夫妻免费开展孕前保健指导和筛查服务。在功能整合上,突出社会化与市场化,增强服务效果,受到群众的热烈好评。
玄武区人口计生局 2010年10月20 7
第三篇:人口文化建设方案
关于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新时期人口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宣传阵地,优化人口计生宣传环境,规范推进“十二五”期间人口文化建设,为我市“十二五”人口计生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口文化氛围,现就加强人口文化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从环境建设、舆论建设、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入手,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倡导,大力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为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家庭人口文化对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引领作用,通过狠抓舆论环境、人口文化阵地、人口文化载体建设,实施人口文化 “三晋康家”工程等有力措施,推动家庭人口文
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巩固充实人口计生图书角,建设一批“新家庭文化书屋”,通过人性化、特色化的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形成。从2012年起,逐渐实现每个乡镇有一个人口计生图书角,力争到2015年每个行政村村或社区有1个新家庭文化书屋”。
三、基本内容
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求从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尚习俗、社会舆论、行为方式和文明程度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育观、生育观、道德观和发展观,倡导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等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文化、两性文化和家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移风易俗,婚事从简:改变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陋习,婚事简办,倡导节约;
(2)响应政策,依法生育:按政策生育,不发生违法生育行为;
(3)尊重科学,优生优育:学习优生优育知识,相信和依靠科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关爱女孩,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尊重、关爱女孩,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现代生育观念;
(5)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掌握避孕节育知识,选择适合自已的避孕节育措施;
(6)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了解生殖健康常识,关注自身健康,促进家庭幸福;
(7)尊老爱幼,社会和谐: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8)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着眼于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通过人文关爱、人性关爱和人情关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工作任务
1、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的宣传阵地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现有的各类公共基础实施为基础,充分利用人口学校、村服务室等已有资源,建设一批“新家庭文化书屋”,巩固充实人口计生图书角,使建成后的“新家庭文化书屋”既能够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又能够成为人口文化宣传的永久阵地。要求每个新文化书屋文化类图书不少于200册,报刊杂志不少于五种,音像制品等资料,要设立专门的人口文化书柜和人口文化图书角,融入“农家书屋”。
2、开展各种人口文化活动。以乡为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人口文化活动。在村级开展各种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活动和创建文明和睦家庭活动。要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诚信计生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人口文化形式,探索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口文化品牌。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人口文化沙龙、家庭文化论坛、健康幸福家庭展播、人口文化剪纸、布衣、手工制作等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开展为流动人口家庭送宣传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引导传播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生育文明,形成“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的共同价值观,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载体建设。要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有条件的村镇要建立人口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和文化能人在传播人口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人口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要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工作者的扶持,要创作1—2部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人口文艺作品(包括小品、戏曲、相声、文学作品等)。充分利用重要的节假日、人口和计划生育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新型人口文化宣传普及活动。通过举办绘画、摄影、书法、剪纸、征文、文艺汇演、“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口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育行为的规范。
4、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的制度建设。要建立新型人口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理念人性化、手段科技化、内容时代化、网络立体化、活动经常化、产品
精品化”。各乡(镇)、街道办计生办要争取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地支持,加大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投入力度,宣传教育经费要随着人口计生事业费的增长不断增加,确保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了加强对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市计生局决定成立局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杨金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书记李凯秋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落实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工作。各乡镇也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把开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问题;同时结合本方案和实际,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确保推进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属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各乡(镇)、街道办计生办要争取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地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把推进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预算,落实到位,保证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3)加强督促,严格考核。市将把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并在适当时候组织观摩活动,对于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工作进展缓慢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篇:婚育文化与人口文化建设
婚育文化与人口文化建设
**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初步形成,计划生育和生
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经济比较落后的偏僻乡村因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旧婚育观念。二是少数部门和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乡镇没有按总体部署要求开展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力度不够,部门间整体联动效应不明显,对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推广普及不够,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先进效应。四是个别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有许多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由于经费问题没有开展,难以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我县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要在积极参与全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的同时,结合新建县作为离省城最近的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农村组织开展好“婚育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好“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同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与建设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为重要载体将现代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主动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和风细雨”式向“春风化雨”式的重大转变,真正踏上和谐计生之路。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口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乡镇领导、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自觉做到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县委党校和各乡镇人口学校要开设人口理论培训,邀请上级人口计生工作专家就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党政领导和干部学习人口理论,继续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大力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活动,把新型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一是认真开展婚育新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全力打造“一街十乡百村(小区)”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推进生育观念文明、生育服务文明和生育制度文明建设。在县城主干道解放路建设一条婚育新风示范街;每个乡镇在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社区以人口计划生育橱窗、标语牌、广告画和电子灯箱等形式设立一处婚育新风示范点;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宣传,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一个自然村(小区)作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并按新型生育文化基地的要求认真地开展创建活动。二是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文明县城同行”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创建与婚育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创建社区文化阵地、人口学校、文明住宅小区等活动,广泛宣传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推进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勤劳致富,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三、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大力宣传“男女平等、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以及女儿成才、女儿养老、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文化,不断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要健全完善并落实有利于女孩和计划生育纯女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宣传贯彻落实计生家庭“中考加分优惠政策、纯女户养老保险政策、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优惠政策、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关爱女孩’奖励助学和女孩成才奖励制度”等利益导向政策。依法严厉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依法查处制止非法抱(送)养和溺弃、拐卖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计生女孩户女孩和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
四、全面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校开设人口国情、基本国策和青春期知识、婚姻家庭道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开通青春期性健康心理咨询热线,组织“迈好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育观和家庭道德观;根据不同时
期群众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全面宣传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新婚期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提倡婚前医学检查,预防出生缺陷,减少残疾;加强孕产期、哺乳期保健知识宣传;加强中老年生殖保健和养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
印制分发每个家庭3份以上图文并茂的人口计生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力争“十一五”期末,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基础知识的接受率达到90%以上。
五、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生育文明。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三八”妇女节、“五月计生宣传月”、“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组织开展全民性的生殖健康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社会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结合开展生育文明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先进户等创建和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理论和实践研讨工作,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育文明。
六、认真搞好独生子女教育和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心理、生理、智力等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勤俭意识和爱心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的方法。组织独生子女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七、全力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婚育新风进万家第三阶段活动的要求,继续强化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站(所、室)和人口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讯等大众传媒优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认真实施计生宣传精品入户工程,组织制作发放一批反映婚育新风内容的文图声像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充分发掘我县人文资源,继续发动和组织有关人员创作更多更好、更有品味、更上档次、更高质量的宣传人口计生基本国策和婚育新风尚的新闻、文化、文艺、氛围宣传节目,开展婚育新风“三下乡”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力度, 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取得实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知名品牌,正在向纵深发展,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文明办、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乡镇党委、计生办具体组织实施。要切实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县每年要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关爱女孩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部署工作,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收到实效,真正推动我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常德市人口文化建设文件
常德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常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促进新时期人口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宣传阵地,优化人口计生宣传环境,规范推进今后一个时期人口文化建设,为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口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口文化在“新常德〃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口文化是指人口变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制度习俗和行为规范,包括与人口变动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性别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养育文化、养老文化等。先进人口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文化建设旨在通过文化的先导作用,促进人口自身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和谐幸福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肩负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两项荣誉,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等重点任务,都与人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同时,我市人口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部分群众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人口文化观念仍然存在,用先进人口文化引领婚育观念和行为的任务十分迫切。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有助于健全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平衡;有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二、指导思想
我市人口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人口文化传播载体,拓展人口文化宣传阵地,改进人口文化宣传方法,规范人口文化表现形式,打造人口文化活动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人口文化,培养高度的人口文化自觉和人口文化自信,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人口文化
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当好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人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口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市城乡的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口文化产业有较大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人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2.近期目标。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战略部署,2014年确定为人口文化“建设年”,2015年为“推进年”,2016年为“提高年”。全市重点实施“五个一”人口文化建设工程:把握一种人口舆论导向,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阵地,创作一批人口文化作品,培育一批人口文化家庭,形成一批人口文化品牌。通过开展“人口文化乐民”、“人口文化育民”、“人口文化惠民”、“人口文化富民”等一系列具体行动,推进我市人口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人口事业和产业,使越来越多的人口文化产品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四、主要任务
(一)把握一种人口舆论导向。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倡导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通过理论教育、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内涵,大力宣传机构改革后的“三个不变”和“四个到位”,大力宣传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市取得的成就和先进典型,把全市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人口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二)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阵地。整合人口计生系统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强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长廊、人口文化大院、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网等人口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成为传播人口文化的有效载体。不断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创建宣传内容准确规范、温馨感人,形式多样、新颖美观的宣传标语、成为传播人口文化的有效载体。拓展网上人口文化阵地,推动优秀人口文化的传播。在市本级保护、利用好柏园桥人口文化广场和桃花源婚育文化园的基础上,各区县市必须在2年内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各异的人口文化阵地,有条件的乡村建立人口文化
活动中心、人口文化大院。
(三)创作一批人口文化作品。要把新形势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加大人口文化作品的开发力度,调动全市各界文艺人才和专业、社会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发掘鼎城区草坪镇、周家店镇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立足地域特色,面向家庭,创作并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婚育新风精品佳作,如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大鼓、小品、诗词、书画、摄影等。面对新形势,人口文化作品要适合互联网、手机、现代远程传播等新媒体,还要针对全人口不同生命周期特点,提供针对性强的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加人口文化消费总量。
(四)培育一批人口文化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和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生育关怀行动、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阳光计生行动等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敬老养老、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家庭人口文化,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创造良好条件。把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儿童
早期发展工作,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开展“新常德〃新家庭”创建活动。
(五)形成一批人口文化品牌。对于人口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坚持一以贯之,不断完善,坚持对外宣传,扩大影响,从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人口文化品牌,比如每年高层次的市级中心组学习、不同风格的人口文化广场建设、持续不断的相亲派对和集体婚礼、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德丝弦和澧州大鼓、靓丽温馨的户外宣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口文化之乡和演艺团体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投入保障。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人口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向党委政府宣传倡导,争取更大的支持力度,并在人员、经费、设施等各方面提供保障。要将人口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作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支出列入部门预算,专款专用,务求实效,人口文化建设的投入要不低于人口计生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市级对各专业团体创作人口文化节目实行以奖代投,给参加百团大赛等非计生文艺调演中获奖的人口文化节目进行奖励。
(二)加强资源整合和队伍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有效整合和共享各种人口文化建设资源。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宣传教育队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共建人口文
化的格局。不断壮大人口文化工作队伍,团结热心于人口文化的各界人士,为人口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人口文化建设中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人口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群众便于参与、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活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口文化活动载体,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人口文化创新经验。
(四)强化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各县区要认真设计人口文化活动品牌,要在摸清本地特色文化和人才等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定位,精心策划,制定本地人口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按计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人口文化建设,逐步达到预期效果,使群众在人口文化活动中受益。各区县市结合自身实际,重点选择2-3个乡镇作为市级人口文化建设试点。2014年,开展人口文化系列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先进人口文化家庭、优秀人口文化作品、精品人口文化阵地。
2014年4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