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艰难创业 一天只吃两顿饭
致富好项目 Jiam.shgao.comqyue艰难创业 一天只吃两顿饭 今年45岁的朱寿会是浙江仙居人,他读的是位于徐州的汽车管理学校。毕业后他来到
南京军区司令部,1982年被部队送到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3年,学材料科学。
第二篇:学雷锋,只在这一天吗?
学雷锋,只在这一天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日,每到这天各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
今年学雷锋日又恰逢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有的代表也建议设立雷锋节,这都表示全国人民对雷锋的敬意。但学习雷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纪念他的事迹,还是学习他的精神?这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但为什么只有到了3月5日这一天才想起学雷锋呢?搞个所谓的活动就代表你把雷锋的精神学到了吗?
众所周知,当年毛主席呼吁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是让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而不是就这一天。当然,现在社会也有许多每时每刻默默奉献的“活雷锋”,他们才是真正的传承了雷锋的精神;但大多数只是在这一天搞搞形式,更有可耻者用此举来炒作自己。甚至现在的学生有的都不知道雷锋的事迹,真让人觉得可悲。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求你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也不能只到了学习雷锋纪念日才想起搞点形式来做做样子。只有脚踏实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天都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一点贡献,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别人;同时也要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下去,人人都成了“活雷锋”,我们的国家不就更和谐了吗?
第三篇:四千万贫困儿童困境调查:一天2顿饭
四千万贫困儿童困境调查:一天2顿饭
成长之困:四千万贫困儿童调查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许多孩子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节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幸运。在广 西、贵州、青海、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生活着四千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
尽管近年来这些儿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生存境遇有了一定改善,但他们在营养健康、疾病防控、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儿童的差距仍在扩大,长 期的贫困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黯淡无光,远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更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迷茫。儿童的命运既是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四千万贫困儿童的成长。
半天赶路 半天上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曾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奋发图强,改写自己的人生。然而,记者在多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这 里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家庭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学校生活艰苦,受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学校甚至因学生疲惫难支放弃下午课程。
“感觉还行,就是累”
早上6点左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大调村,薄雾笼罩,天色将明未明,不时还听到一声声鸡叫。13岁的蒙妹玲利索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地漱了漱口,背起书包就往门外走。蒙妹玲的父母年近60岁,由于头一天干活疲惫,此时并没有起床给她准备早饭。
蒙妹玲就读于贡川乡红柳小学,上学要横渡红水河。孤单地沿着河沿土路走了30多分钟后,蒙妹玲到了渡口。7时左右,其他村组的10多个学生陆续 汇集于此,一艘由报废渔船改装的渡轮把他们接过河。渡轮的船舵传动绞索是几截自行车链条拼起来的,绕船帮一周,裸露在外,拐角处的几个滑轮单薄得几乎随时 可能被扯断。到河对岸的码头,坐船要近半个小时。看着湍急的河水,蒙妹玲经常会感到害怕。
下船之后爬到坡顶,就到了学校,这时已经快8点。约10分钟后,上课铃响了。“感觉还行,就是累。”蒙妹玲说着走进了教室。
红柳小学校长韦茬文告诉记者,学校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15名,学前班学生26名,70%学生家离学校四五公里,有的需要过河,还有的需要翻过三座150多米高的山头。“放学后,看着一个个弱小的身影手脚并用地上山,很心酸。”他说。
记者走访发现,广西都安、大化两个瑶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安龙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安徽省金寨县,都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学生和蒙妹玲一样,上学的路途充满艰辛。
“半天课”影响教育质量
上午8时30分左右,13岁的三年级学生罗廷习终于走到了学校——贵州省紫云县猴场镇马寨小学。罗廷习家在猴场镇猫寨村打丫组,离学校约10公 里,路上要翻过两个山头。他早上5点起床出门,走走歇歇。最后4公里平路,几乎一路小跑。走进教室,罗廷习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累得再也不愿站起来。
学校把上课时间推迟到9点,已经比其他学校晚了1个小时。第一节课是语文。罗廷习虽然强打精神,但朗读时依旧有气无力。11时40分,上午课结 束了。罗廷习嘴唇干裂,精神萎靡,走出教室,拿着父母给的1元钱,来到学校附近的代销店买了一个小面包。这就是他的午饭,面包干得难以下咽。“我们没有水 喝。”罗廷习说。艰难地啃完面包之后,他便趴在课桌上打盹。13时20分,下午课开始了。罗廷习还没缓过劲来,边打盹边听课,等待着放学的铃声。
校长韦应忠已经见惯了这种情况,并没有提醒他。韦应忠说,学校共有226名学生,其中80余人的情况和罗廷习类似。“他们能走到学校已经不错 了。”韦应忠说,平时,一些学生实在太累,走到半路就回家了,尤其是下雨天,低年级学生旷课率特别高,学校每年总有两三名学生因为家远辍学。另外,学校一 年的缺水期达4个月,没法提供营养午餐,很多学生饿着肚子,只盼着下午课早点结束,好回家吃晚饭。“下午课实际上只有家近一点的孩子在听。”他说。
记者走访发现,小学阶段在校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的情况,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展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赶 路上;部分学校缺乏水源和“工友”,导致“3元营养午餐”缩水甚至不能提供,儿童营养难以保障,体力和精力不足;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存在兼课和一身多职现 象,教学能力比较弱。
“最大心愿是一人睡一张床”
在有条件开展寄宿的学校,受学生不断增多和低龄化趋势的影响,一系列生活保障难题和安全隐患也逐渐凸显。
12岁的刘海宁是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银山畈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银山畈中心学校坐落于大别山深处极为偏远的乡镇,被称为当地的“西伯利亚”。全校一年级至九年级300余名学生中,200余人住校。
在刘海宁的宿舍,不足20平方米的屋内,摆着6张老式的铁架子上下铺床,已经有一米六个头的刘海宁告诉记者,12个铺位总共睡了21个男生。“两个人睡一张床,腿都伸不开。有一次太挤了,上铺同学都摔了下来。”刘海宁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初中毕业前能一个人睡一张床,这样腿就可以伸直 了。”
和刘海宁不同,住校的女生因为人少,可以一人睡一张床,不过“洗澡难”则是她们最头疼的事。银山畈中心校的宿舍楼每层有一间集体盥洗房,外间是一排自来水龙头,里间是厕所。学生们告诉记者,平常洗澡只能在厕所里。
银山畈中心学校是很多寄宿制学校的缩影,标准化宿舍配套不到位、食堂配套用房紧缺、缺少专职生活老师,不仅学生生活有诸多不便,也为校园安全埋下了隐患。
教育失衡引发贫困固化之忧
尽管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寄宿制学校依然是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的最优选择。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受撤点并校和城镇化发展影响,当前贫困地区学校设施不足、教师短缺现象突出,由教育不均衡导致的贫困固化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中心小学距县城40公里,记者在这所学校采访时看到,课间休息时,偌大的操场上基本见不到学生活动的场面。
土岗乡中心小学校长郭生俊说,2003年他刚到学校工作时,还有340多个学生,那时不仅学校一到六年级班级齐整、教师全部是师范专业,学生素 质也相对较高。后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学生流失速度也逐年加快。现在这所学校,幼儿园到小学总共只有10人。“这些孩子当中,要么是家庭 条件不好,不能外出就读的;要么是无法跟随打工家长外出的留守儿童,其中遗传智障儿童占了不小的比重。”郭生俊说。
福建省周宁县泗桥乡赤岩小学校长周伦炳告诉记者,由于缺乏专职教师和实验设备,现在学校的计算机课和实验课只能口头讲述。在课改后考试越来越注 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导向下,农村学生单纯依靠刻苦应对应试教育的方法,将很难应付新课改的要求。“今后农村孩子考入名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周伦 炳说。
陕西省延川县教育局副局长刘福祥说,根据他们多年的统计,原来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中考及以前的考试中,成绩相差不大,现在考入名牌大学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说明不是农村孩子不努力、不刻苦,而是所接受教育的不均衡性越来越明显。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也坦言,自从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后,不少人误认为贫困地区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事实上,目前贫困地区还存在优质教师流失、教师年龄及知识结构老化、中小学校舍不够安全、教育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在青海、云南、贵州等三地的贫困县做过一项调查,因为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这些地区儿童在认知、语言、记忆和社会规则方面的心理发展仅相当于城市幼儿园同龄儿童的20%至60%。
身体发育迟缓 健康状况堪忧
与城市的不少“小胖墩”相反,许多贫困地区儿童吃饱饭尚成问题,营养不足、发育迟缓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健康状况令人心忧。
一天两顿饭 干粮是午餐
上午快10点钟的时候,捧着盛有大半碗南瓜粥的搪瓷碗,围坐在一屉馍馍前,13岁的冯翻翻狼吞虎咽地吃着,这是她每天的早饭。吃完这顿,下一顿饭要等到下午放学后才能吃上。
冯翻翻是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寄宿学生,在这个山大沟深的陕北贫困山区,一天两顿饭是常态。在学校,记者看到了一张学生作息时间表,上面显示从早晨6点50起床到晚上8点40熄灯的近14个小时内,只有早上9点40和下午5点40两个用餐时间。
每天早饭时间,学校会同时给学生分发一盒牛奶加一个鸡蛋的营养餐,冯翻翻拿到牛奶和鸡蛋后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锁到宿舍柜子里。“留着晚上饿的时候吃。”她解释说,晚上学校一般会做面吃,晚自习后还是会饿。
在青海省乐都县达拉土族乡甘沟小学,一年级土族男孩李永祥今年8岁,每天早上他7点起床,吃一袋方便面,然后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赶半个小时山路到 学校。当记者问他午餐吃什么时,他和几个小伙伴都从书包里掏出了塑料袋,有的包着油馓子,有的是干馍馍。“学校中午会发一袋牛奶,就着牛奶吃。”李永祥 说。除了牛奶,学校还会发一个苹果和一个桃酥。
除了正常的三餐营养保证不到位,校园周边的各类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山寨食品和“垃圾食品”也成为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隐患。奥加奥饼干、康帅夫方 便面、绿白口香糖„„在不少贫困山区的学校周围,仿照知名品牌的“三无食品”或者“山寨食品”屡见不鲜,而这些都成为孩子们眼中难得的“美味”。
冯翻翻告诉记者,她和同学们最想吃的就是方便面,有时一块两块的零花钱攒下来就为了买八毛钱一包的方便面吃。
营养不足 发育迟缓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的深山里,记者被一条岔路上孩子的身影深深吸引:男孩身高只有一米多一点,却背着一个有身体三分之二大的背篓慢慢前行。
“你几岁了?背篓里是什么?”记者问道。男孩没有回答,而是停住了脚步,将勒在额头上的背带缓缓卸下,茫然地看着记者。他流着鼻涕,嘴角烂了,还流着一点口水。
男孩身后20多米处,是他的父母。由于身上的背篓太重,正停脚歇息。记者上前与他们聊了起来。孩子叫韦波,家在4公里外的弄杂屯。记者提出去他 们家看看,夫妇俩很平静,说要走一个半小时。记者替韦波扛起背篓,背篓很沉,不下20斤。一下子轻松的韦波笑了,开始轻快地往前走。
记者把随身带的一点兰花豆和矿泉水给韦波,他接过后羞涩地拽着不肯吃。终于又到了一个山头,突然发现一直在前头走着的韦波不见了。紧接着听到几声咳嗽声,原来他躲在一块石头后面悄悄地吃兰花豆,吃得急呛着了。
母亲张爱新说,韦波9岁了。20斤的背篓每天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看上去只有城里五六岁孩子的身高。
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摄入,体重偏低、发育迟缓和贫血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重要问题。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知名营养 专家陈春明长年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她告诉记者,2010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9.9%,其中城市仅为3.4%,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贫困县儿 童生长迟缓率高达20%以上,处于中等严重程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疾控处处长陈发钦说,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贫血率各为21.6%、22%、16.9%,分别是城市儿童的21倍、9倍和1.7倍。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的中国儿童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营养贫困”,近一半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上三顿饭,在一个月内有三分之一学生吃不上肉,三分之二吃不上鸡蛋。
除了营养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也是影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的突出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贵州、云南等省区贫困 县的调查显示,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均超过50%。陈春明说,贫血高发会严重影响儿童大脑、骨骼发育和智力发展,带来的损失终生难以弥补。
“农村儿童健康状况是笔糊涂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足,贫困地区农村基本的公共医疗服务难以到位,也使得贫困儿童的健康水平与城市孩子存在较大差距。
在地处罗霄山区的江西省永新县,县卫生局副局长王元伦坦言:“农村孩子体检率不高,而且,体检项目中只有身高、体重等少数几项能完成,而视鼻听、血红蛋白等项目因为乡镇卫生院设备缺乏根本开展不了。”
“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是笔糊涂账。”广西都安县卫生局基妇股股长蓝首惠说,“在城市学校,一般每个学期孩子们都能体检一次,而这样的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村贫困山区的儿童来说是难以保障的。”
有计划地注射疫苗,能有效帮助儿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但记者深入山区采访了解到,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疫苗漏种情况时有发生。张爱新告诉记者,因为学校离家太远,9岁的韦波至今没有上过学,也从来没有接种过疫苗,也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打针”。
一个基层卫生人员说:“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在一些乡镇,村里的防疫医师跑一天也许只能为一个儿童接种,而每针只有三五元的劳务费。这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记者了解到,贵州紫云县及广西都安县等部分农村地区近年来还因为漏种疫苗暴发过传染病疫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同时,由于营养和卫生状况差,贫困地区儿童也成为疾病多发的高危人群。据了解,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已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杀 手,而呼吸道和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2010年至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死亡316例,其中农村233例,占比74%。
江西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龚小敏说,手足口病早期就是感冒症状,危重的手足口病发病非常快,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有三天时间,病情不允许孩子在医院 间转来转去。而在农村的孩子,“感冒”首选就近的村医和乡镇卫生院,因诊疗水平有限,救治时间很容易被耽误,所以,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率在农村地区较高。
“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江西省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予季说,“以手足口病为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手足口病的危重儿99%是农村的。”
萧索的心灵 黯淡的梦想
没有绚丽的梦想,没有业余的爱好,甚至没有相互倾诉、相互宽慰的伙伴,许多贫困儿童的精神世界同样贫瘠而萧索。
最知心的朋友是小狗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中心小学是完全小学,全校有9名老师,几十名学生,一年级最小的一个班只有2名学生,家境稍好的学生都去了外地,留下的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二年级的贺雅洁、四年级的安玉荣、五年级的刘雪玲等几个女孩子在一个宿舍,最初记者试图和她们聊天时,她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说话。老师告诉记者,刘雪玲父母离异,都又结婚生子,她就和爷爷奶奶生活,虽然学习成绩差,但会洗衣做饭,能做几种面食。
过了一会儿她们和记者熟了起来。“带你去看‘白医生’吧!”安玉荣说完,就和几个伙伴一起往校园旁边的一块空地上跑。“白医生”是一只白色的小 狗,安玉荣一看到它就紧紧地把它抱在怀里。这时贺雅洁也去抚摸“白医生”,她长得特别矮小,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贺雅洁从一年级就住校,可以看出她特别 依恋安玉荣。
“‘白医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有什么心里话、什么委屈、什么苦恼,都说给它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放学后来看它。”刘雪玲说。
“特别盼望学校能来一些年轻的老师,可以和我们说说话。”刘雪玲告诉记者,最让她难忘的是去年浙江大学的学生来支教,老师讲了很多新鲜的故事,至今自己仍收藏着志愿者写的临别赠言。
文安驿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40岁以上,老师采取包班上课,学生每天都要面对同一个老师,特别渴望和外边的世界交流。
江西省永新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周文琪说,由于贫困地区的家长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和孩子通电话时也多是问问学习情况和家里老人的身体。即使是假期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孩子们的“心事”只能在幼小的心里越埋越深,找个人说说心里话,成了“奢侈”的心愿。
山区教师杨元松,对贫困地区孩子的心灵世界有着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曾编著《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引起较大反响。他认为,在农村贫困地区相当 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或者从小就开始住校。“在人生的旅途上,他们是一群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对象 倾诉。”
“我的梦想是能穿上高贵华丽的衣服”
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大畈中欧光彩小学位于大别山腹地,海拔800米的半山腰上。面对三年级的十几个孩子,记者大声问:“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我的愿望是有钱,然后买高贵华丽的衣服穿。”在同学们的叽叽喳喳中,11岁的方玉娜回答得十分响亮。方玉娜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年迈的老人只能保证她不饿肚子,对于其他的愿望无暇也没有能力顾及。
记者留意到,长期物质匮乏使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很早就养成了坚韧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特殊年龄阶段,不少孩子也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渴望成为富人、老板,甚至羡慕打工挣钱的哥哥姐姐。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猴场镇马寨小学位于大石山区之中,全校180多个学生都是走读生,不少学生单程就要走两三个小时,翻越几个山头。由于早上起得太早,许多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就上路了。
十几个小时不吃饭,中午简单的零食自然无法填饱这些孩子的肚子。在六年级,记者问:“上午上课时,肚子饿的请举手。”全班27个人,17个人举起了手。15岁的梁开发坐在靠窗户的一侧,爸爸妈妈外出务工,他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听到记者的提问,默默地举起了手。
“爷爷一天给你多少钱用来中午买东西吃?”记者问。
“一元钱。”梁开发说。
“既然吃不饱,为什么不向爷爷提出多要点钱呢?”听到记者的追问,梁开发突然眼圈充满了泪水,双手垫在脸下,趴在了桌子上。记者不忍心继续追问他的家境。
过了一会,记者问梁开发:“长大了,你有什么愿望吗?”
“打工挣钱。”梁开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杨元松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容易羡慕条件好的城里人,也容易产生对金钱的渴望,甚至同村的大龄孩子外出打工一两年回来,换了发型,买了手机,穿了时髦衣服,也会对他们敏感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
“iPad可以吃吗?”
记者在贫困山区曾问过孩子们:“知道iPad、iPhone是什么吗?”
“是英语单词?”“iPad可以吃吗?”„„记者留意到,当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iPhone手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街机的时候,这些农村贫困地区的儿童对此却一无所知,宛如“被现代化抛弃的一代”。
记者在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纳汪村鸭子井军民希望小学和安龙县平乐乡龙蛇小学的现场调查表明,普通手机在贫困地区孩子中的持有率仍旧很低,网络“只是听说过”,智能手机更是闻所未闻。
电视仍然是许多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在广西大化县雅龙乡盘兔村的一个山弄里,坐落着几间简易破旧的房屋,房屋周边怪石嶙 峋,从屋里到几十米远的山上,没有任何道路,只能踩着石头上去。这就是15岁女孩韦凤珠的家,见到韦凤珠时,她正在门口劈柴,她11岁的弟弟韦海主和10 岁的弟弟韦海正在石头丛里玩泥巴。
韦凤珠告诉记者,家里共有兄妹五人,除了姐姐,兄妹四人都没有读过书。
“你弟弟会写自己的名字吗?”记者问韦凤珠。
“会,我教的。”
“你没有读过书,怎么会写?”
“电视上学的。”
记者发现,和村里的老年人不同,韦凤珠姐弟三人都能说简单的普通话,这都是他们在电视上学到的。
但是和姐姐还能和记者交流不同,韦海主和韦海兄弟非常内向、怕生,无论问什么都不回答,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远离现代社会,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显得性格内向、自闭,对外部世界的人和事物有一种恐惧感,以至于记者和一些儿童之间简单的沟通都无法完成。
远离现代社会也造成贫困地区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隔膜。记者在延安市延川县一个依山而建的石窑洞里,见到13岁的女孩杨可婷时,她正在帮着妈妈照顾1岁的弟弟。“现在乡里没有小学了,只好来县城读书。”杨可婷的爸爸无奈地告诉记者。
杨可婷在延川县一家比较好的小学读书,她告诉记者,班里有60多个人,城里孩子40多个,农村孩子20多个。好朋友都是农村的,自己喜欢和农村的孩子玩。“他们城市的孩子在一起都是谈论电脑的事情。”杨可婷说,我从来没有上过网,最大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呼唤贫困儿童发展的国家战略
儿童的命运既是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有关人士建议,应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儿童全程的营养和教育保障纳入国家 战略性规划,调整和加大国家对儿童发展的财政投入,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能力发展,斩断集中连片贫困 地区的“穷根”。
认识不足体系滞后 儿童发展面临困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难点。保障儿童的营养和教育,是贫困家庭彻底脱贫的根本出路。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地区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区域脱贫的高度,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帮扶的制度性设计还没有形成。
由于对儿童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各地普遍缺乏统一或牵头的部门及领导干部,导致儿童工作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记者调研发现,各地涉及儿童的 工作系统五花八门,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团组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但并没有一个牵头部门或地方领导负起总责,不能全盘掌握当地儿童的成长与 发展情况,导致各部门儿童工作有交叉而不共享,难以形成合力开展整体设计和干预。
同时,卫生和教育系统作为主导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体系建设依然不够健全。一方面,贫困家庭父母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儿童的营养干预和疾病防控 处于无知和自发状态,极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多发。另一方面,各地卫生系统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却受编制不足、卫生资源总量偏低状况的影响,至今没有真 正建立妇幼保健体系。针对儿童的体检、保健、营养干预和疾病筛查、治疗,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国家营养餐计划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至今仍面临饮水安全、“工 友”工资配套等落实难题。
教育体系设计也滞后于形势发展。多数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最多只能覆盖到乡镇一级,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儿童的需求。而村级中小学,受撤点并校的 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接纳学生的数量已经今非昔比;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待遇和发展层面的制约,不断从最基层的岗位上离开;伴随农村空心化而生的教育空心化,让 贫困地区的学生面临着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的困境。
同时,重视程度不足和现有财政体制双重因素叠加,致使国家对教育卫生的财政投入出现结构性失衡,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教育和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 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当前,我国的教育卫生财政支出以地方为主。结果,贫困地区财政越穷、投入越少,越难摆脱贫穷的代际循环。
“分进合击”加快帮扶进度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是一个比较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进合击”,逐渐突破。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部分社会组织从贫困地区儿童最急 切的需求入手,已经开展了一些试验项目,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关人士建议,当前应该推进试验项目的提标扩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采取更多的帮扶措施。
扩大孕妇和婴幼儿营养干预覆盖面,逐渐健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体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妇联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前期发 起的营养干预试验,效果显著。2012年起,财政部、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年投入1亿元,在27万6至24个月婴幼儿中正式开展营养干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教授陈春明说,应该进一步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孕妇和婴幼儿全部纳入营养干预规划。借实施营养干预之机,同步推进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
同时,中央财政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扩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困难补助面和资金额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舍标准化 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在有实际 需要的地方,逐步恢复被撤并的中小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权利,确保农村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初中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走读或寄宿。
另外,以营养餐提标扩容、形成长效机制为突破口,逐渐完善校舍和配套设施建设。2011年11月起,国家在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680个县 推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补助。不过,部分地区基层教师反映,因为缺水、缺食堂、缺“工友”,营养餐还存在难以为继或补助资金被挤占 的问题,使这一民生工程打了折扣。他们建议,营养餐工程应该配套运行资金,并考虑与“校安工程”结合,进一步提高学校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水平。
呼唤贫困儿童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关人士指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往往资源匮乏,靠转移支付帮扶,效果难以持久,难以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难以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而对这些区 域四千多万14岁以下儿童开展营养保障和能力发展的“人力资本”帮扶,则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真正斩断“穷根”。因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应该尽早上 升到扶贫战略层面,纳入国家规划。
首先,设立“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明确工作对象——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四千多万儿童,帮扶内容——营养干预、卫生保健、教育保障、权益保护等,并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制定儿童发展工作目标。
其次,明确分工,建立儿童发展工作绩效考核体制,深入普及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制度建设和舆论营造,提升全社会对儿童发展观念的重视程度,落实儿童帮扶规划。顶层设计上,统筹协调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第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落实经费保障。教育部相关人士建议,国家应最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尤其在贫困地区,财政支出应该实行“事决定钱”,而不是“钱决定事”,即国家应该制定建设目标,然后安排财政支持。
比如,根据“义务教育均等化、标准化”的目标,制定校舍、食堂建设标准,统筹、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责任,并根据 地区差异安排不同的支出比例。根据测算,当前亟待推进的几大工程共需增加财政支出近200亿元:其中营养餐按每天每生补助4元计算,需要增加经费48亿 元;孕妇和婴幼儿营养干预需要增加60亿元;儿童学前教育按每童每年100元计算,需要增加90亿元。
“一个国家应该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我们11万亿元的财政收入来说,现在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还是太少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
呵护希望
对一个家庭而言,最大希望莫过于孩子;对一个国家而言,最终的希望也在于儿童。
儿童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受重视,因为他们是初升的太阳,世界终究是他们的;同时,又因为他们像刚刚破土的幼苗,需要不断栽培、剪枝才能成为家与国的栋梁。
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岁左右就已能看穿一生,不过是父兄打工、漂泊的命运,那该是怎样的惨淡。这或许正是许多贫困儿童让记者不忍闻问其境遇的原因吧。
没人否认,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花朵如果不细心培育,妥为照料,结出的怕会是“苦果”。
许多地方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犯罪越来越频发,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时犯罪手段和犯罪动机让人匪夷所思。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乘机打砸宣泄,也显示了根深蒂固的与城市的隔阂、对社会的冷漠。
这不是偶然。记者在贫困地区采访,能深深地感到贫穷对孩子的伤害。他们中有许多人不善交流、充满恐惧,还有许多人不愿学习、乏人管教。他们少有绚丽的梦想,也不谈兴趣和爱好,他们告诉记者,最想快点长大,去打工挣钱。
打工挣钱,或许是这些孩子最接近的现实。因为过去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不过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广博的见识,没有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他们即使付出双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收获到自己所期待的。到那时候,他们将怎样安于自己打工的命运?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的现实?这些,都是大可焦虑的问题。
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如今,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已经可以免费上学,也能享受营养餐,这是很大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出身的差异尽管没办法消除,但政府可以尽量地弥合那些不平等,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使每个儿童都有梦想、都有希望。
请呵护儿童、呵护希望。(王军伟 苏万明 杨玉华 孟昭丽 李美娟 李春惠 刘彤)
(原标题:四千万贫困儿童困境调查:一天两顿饭 干粮是午餐)
第四篇: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不会再睡懒觉,清晨我会早起,穿起运动服和白色跑 鞋,扎起一个马尾辫去迎接清晨第一缕曙光,漫步在晨光中。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会尽可能多一些时间去陪伴在家人身边,或者拉着他 们的手去远方旅行。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会去拜访好久未见的好友,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自己的身体。要坦然面对现实中的苦难,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想去一趟寺庙,对着慈悲的佛祖忏悔和祈祷,忏悔在 过去的日子自己犯下的过错,祈祷家人能平平安安!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我会去做一件我一直想做却因为现实的原因不能做的 事,那就是和家人不喜欢后来分手的男朋友说一句,我还是很喜欢你!如果........没有如果,因为我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不想让自己在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时 候才想要做这些事,那么从现在开始吧。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我想马上去找你 这样我的生命不会留下遗憾 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我想你握着我的手 这样我才会觉得有温暖 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我想让你抱着我 这样我的心灵再不会被伤害 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我想我们一去看海 海边就会留下我们俩人的足迹 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我想我们去看夕阳 在最后的时间里还有你陪在我身边 假如生命只剩下一天了,你会如何安排呢?青音论坛上跟帖讨论话题的朋 友很多很多,各自的想法也真的是充分体现了“各抒己见”。足以说明了青音 这档《神州夜航》大型谈话节目是何等地受全国广大听众的欢迎了。这其中当 然也包括我自己咯,虽然说算不上忠实的听众,因为我也是今天才第一次走进 了这个论坛,参与话题预告讨论的。假如生命只有一天,我该如何安排呢?我确实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只记 得当时读小学时,看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自己一个人傻傻地 就在那里想:要是我真的只有三天光明了,我该怎么办呢? 已经忘记了当时想的是什么了。也许那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现 在我的生命真的只有一天了,我该如何安排?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大学生因为就业问题而自杀、自 残的消息也是年年被搬上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一系列媒体。似乎每次都 会惊醒很多很多的人,可似乎每次过后都还是会再听到、看到这样不幸的事情。去年年底,在我们这个城市的一所民办高校当中,一个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
晨炼的时候,跑上了一栋宿舍楼六楼,然后往下一跳,就这样死了。他的父母、亲戚、老师、同学,伤
心欲绝,惋惜万分,可是有什么用呢?人还是就这样走 了,好端端的一个生命,就这样成了一堆经不住大风吹的骨灰。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都震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都因为好工 作难找而自杀了,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从四流大学毕业出去的之后,又岂不 是每个都要去排队跳海?虽然后来听说那个人跳楼自杀主要还是因为心理疾 病。心理疾病!究竟是什么导致人产生心理疾病呢?是就业,是日渐严峻的就 业形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常人是能够承受住一定的压力的,可当这种压力 达到一定极限时,人就会承受不住。就好像弦绷紧了就会断一样的道理。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那些大学生自杀的现象,估计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是,唯一不理解的是,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即使谈不上珍惜,也不该 如此轻视啊!怎么可以头脑一热,就什么都不顾及了呢?那可是一条活生生的 生命啊,是父母含辛茹苦了十几年才将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养育成了天之骄 子的成年人啊!我们不珍惜自己也就算了,为什么不想想父母的感受呢? 我一向认为自杀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生命不应该只是属于自己的。一 个生命,从其诞生到死亡,这个光荣的过程当中,凝结了多少人的血汗,我们 究竟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呢?说实话,我是有的。要不,按照我这种多愁善感 的性格来说,我早就已经不知道自杀了多少次,死过多少回了!远的不说,就 只说最近找工作到处碰壁受挫的事情,每次都是叫我恨不得死了算了。可是,我终究还是选择明智,好好地活下去。即使再怎么被人说得一无是处,我还是 要昂首挺胸地活下去。为自己,也为身边的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甚至从 未见过面的陌生人!找工作受挫,自己肯定很不好受。所以,就想用死亡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死亡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站在高楼上往下面那么一 跳,也许就什么烦恼、羞愧、耻辱也没有了。那也是啊,人都死了,还会有什 么痛苦与快乐可言呢?作为自杀者本身的确是没有任何的痛苦和快乐可言,但 是,作为他身边的人呢?有没有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痛苦是何等地揪 心?有没有想过失去一个优秀的学生、一个亲密的朋友的那种惋惜是何等地巨 大? 我不想再说什么生命有多么的可贵,我们要如何去珍惜之类的话了。这样 的警言古今中外已经有很多很多。我只想说的是:死亡教育,该提上日程了!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是该好好地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了!我们 中国人向来很忌讳谈
谈死亡,尤其是家庭里面,一提到死亡,父母长辈总会赶快 以“不要说那些不吉利的话”为理由,切断这些话题。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 的那番心意,只是,正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避开对死亡的思索,才导致了很 多青少年对生命产生了漠视心理。一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往往就会想到干 脆死了算了,死了就一了百了,再也不用面对这些讨厌的事情了。他们根本不 知道死亡究竟为何物,总以为死亡就可以解决所有不顺心的事情。如此一来,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的珍视,容易产生轻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该不知道又要有多少青少年走上了自杀这条绝路了。“知晓了死,我们就能明白如何更好的生!”呼吁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就是希望他们能够重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然后好好活下去,不管今后会遇 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永远都是跟很多人紧紧地联
系在了一起,如果自己将其轻易葬送了,那也就是对很多人最大的伤害!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你将如何安排呢? 首先,请让我再好好看一眼我的家人,再好好听他们说一次话,再好好吃 一口妈妈做的饭菜…… 然后,和所有曾经给予过我关心与支持的老师、朋友以及从没有见过面的 网友、文友发一条信息,感谢他们,祝福他们!当一切的事情都做完之后,我也就可以安静地闭上眼睛,微笑地离去。很 满足地,没有一丝的遗憾。如果这些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得及做的话,那么,就请让我安静 地微笑地离去吧!如果我走地满足的话,我想我身边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痛苦 了!如果生命只有剩下一天了,我也会好好地把这一天活下去。因为我时刻清 楚:生命不仅仅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没有权利轻易伤害别人,更何况是深爱着 我的人和我深爱着的人!因为我浪费了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时间!人只有在即将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只有 在即将离去才会感叹生命的可贵 为什么不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那 样的生活也许更有意义 那样的人生也许才更完美!其实,假如生命只剩一天,我 们可能最对不起的就是时间本身,因为自己曾经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如今逝去的 时间一去不复返了。人的生命分为三个时段: 一个时段叫昨天、一个时段叫今天、一个时段叫明天。你昨天发生的事情你能够改变吗?不能,因为昨天的事已经逝 去,我们无法改变。明天还未到来,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拥有的只有今天,能掌 握的只有今天,就是你的此时此刻,这确实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假如今天 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真的要做这样的准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好 好想想如果我们明天即将死去,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已经无怨无悔了?我对 我的家人是不是已经竭尽全力了?我对我的工作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了?我对 我的同事是不是宽容、尊重?我对我的朋友是不是仁至义尽?我对我自己的每一 天时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让他真的是无怨无悔? 我每天起 来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 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感谢上帝又给我这一天,24 小时,1440 分钟,86400 秒,我要一口一口的去品尝,我要一分一秒的去度 过。所以我们生命当中不可替代的是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无 论你是谁。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时间是可以管理的。这就是为什 么世界上一些顶尖级的成功人世,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成功,享受财 富、快乐、生活,让他们的生命更匀称,那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去管理时间。一.时间的重要性: 金钱用完了还可以再获取,时间用完了也就一切都结束了!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 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 是资本; 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 对于学生、尤其是我们准职业人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一个人假设他活到 70 岁,也只有 25550 天,这短短的两万多天你怎么去度过?你怎么去管理他?你怎 么去让他产生价值? 为什么世界顶级成功人士在同样的时间,每天同样的 24 小时,同样的 1440 分钟,同样的 86400 秒,他们生命的结果却不一样:他们创 造了价值,他们服务于社会,他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他们拥有快乐、喜悦、健 康,他们拥有物质的富足以及在心灵的富足。但是,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拥有同
样的时间,他们拥有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世界的总统和叫花子他们的时间是一 样的,但因为利用时间的价值不一样,时间管理的方法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人生 结果的不同,实质是你对时间管理的方法,你对时间的掌握,你的命运也就决定 出来了。二.高效管理时间。高效时间管理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多的目标,管理自己 的时间。有人会问我到底怎么样才会去成功呢?我说,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 看出你是否能成功。就是这张圆饼图(做一个?),我说,你在这张图上把你每 天的时间分配画出来,就可以看出你是否能成功。然而有的人说我也不知道该怎 么填,我也
不知道一天怎么过来的,反正就是每天有事就去做,没事就闲着,一 天就这么过来了,那么我说这种人一定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好好利 用规划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东西,每个人 每天都有 24 小时,美国总统说我很忙,可以每天多给我一个小时吗?不可以,所以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 间。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呢?下面就我个人的经验和大家分 享: 1.第一是没有目标,所以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1)制定人生宏 观目标;事业目标、财富收入、家庭生活、学习成长、健康、人际关系。2)目 标细化到每一年、月、周、天(展示计划表); 首先,我们要确认我们一生中 最终要的是什么?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的人会把事业放第一位,而有的人 会把家庭放第一位,OK,没问题,没有谁对谁错。那么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规划我 们的时间,以我自己为例: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男人,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必然 要以事业第一,男人没有事业还叫什么男人?没有事业,你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 没有事业你如何养活你的家人?没有事业,你讲碌碌一生,无所作为。所以,我 会把一天中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工作,我一天会花 10 个小时在学习和工作上。那 么每天睡眠大约会占去 8 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我还剩下 6 个小时,我还要花时间 在给我的家人、朋友,因为我也明白人生的幸福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事业和金 钱并不是我的全部,我要追求幸福的人生,这大约占去 4 个小时。那么接下来还 有 3 个小时,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健康,没错,健康其实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没 有了健康就一切都没有了(100000 的例子)。那么我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锻炼 身体,饭后散步,俯卧撑。最后的半小时我用来总结和做第二天的计划,总结每 天的工作情况,并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好计划。剩下的一个小时用来花在每天的 吃饭、交通一些琐碎的事上。2.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做最有生产力的事(帕烙坨 80/20 法则): 有的人说我每天都很忙碌,很努力,忙的几乎照顾不 了家庭、没有个人生活空间,怎么还没有成功呢?努力?光努力就行了吗?有的 人说我怎么不用心?我用心用到肝都发炎了怎么还没成功呢?原因就在于这种 人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整天在瞎忙。在生活中,每天我们都有很多的事情等 着去处理,如果你分不清主次,分不清优先顺序,用那些不重要的小事占去了大 量的时间,结果真正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去做,不得不
第五篇:《创业艰难百战多》
创业艰难百战多
柳传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目标。
有的人不用规劝,只是给自己定下一个比较实在的目标。比如,做一份事、挣一份钱,享受平静而平常的普通人生活,对周围的人友善,对家里的人负责,做事为人无愧于良心。这些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但自己觉得很幸福,就挺好。
还有一种人,则一心想要出名。当然,追求名声的人中,有些人则有着更高的追求,非要做出一番事业来、非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管是要做事业还是一味追求虚名,都超越了单纯的对金钱的渴望。显然,名比利难求,为此也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一个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有追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还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比如要有好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团结人,并把事做大;此外,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综合在一起,才有机会把事业做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很多的人会在追求的路上掉下队来,被淘汰出局。真正要做一番大事业、并以此为人生最大意义的人,就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道路上的千辛万苦。事实上,整个社会也正是靠这样一些人在带动前进的。比如说邓小平,如果当年受了批判后,他隐退不言语了,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社会发展蔚为大观的局面。他就是这种大英雄。大英雄造福于无数人,造福于一个历史阶段。1
虽然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我亲身经历的都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大英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本身是五彩的,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道理,尽管有无数人在追求的道路上退了下来,但不用担心,还会有无数人又接着冲上去。
选择一种事业,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家真想要去做事业,就得把这个想明白了。创业本身确实要无怨无悔。可能有相当大的一批人,一开始走上创业路,凭的是内心的一股冲动,对很远的未来不一定看得太清楚。我自己就是这样,1984年从科学院出来做企业时,并没有想到要给社会做什么贡献,只是想尝试实现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仅此而已。但是在做的过程之中,目标越来越坚定,冲动就转化为一种稳定向上的信念。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在创业时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但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困惑和诱惑时,就自己给自己做减法,将目标不断降低,甚至最终退了出来。我自己的体会是,再高的目标,也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从低的目标开始,不断给自己做加法,可能会更有信心,也走得更远。
现在,中国非常需要创业者和创业精神。国家要想继续大跨步地发展,必须从农民向城市转移这股浪潮中挖掘市场潜力。大批人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更需要靠创业的人去带动。我个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创业的道路上来。
我认为,创业之路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不断有人上车下车,都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更远的地方。如果你坐上了这列创业的火车,即使半路又因为某种原因下了车,也比你从 2
来没坐上过这列火车要幸运得多,因为你毕竟见识了更多沿途的风景。当然,要随着这列火车到达你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你就必须要做好更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对一路上的艰苦要有所准备。
创业是艰辛的,创业是艰难的,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就像我常说的一句话:
动摇!”“困难无其数,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