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硬件创业艰难百战多
硬件创业艰难百战多
“做硬件真难熬啊,一款产品从草图到量产周期那么长,中间不容许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硬件不比软件承担得起试错的成本,可以迭代、更新,硬件一推出去就要无限接近规划状态。”一个做硬件创业的朋友大吐苦水。
另一个做硬件做得还不错的创业者说:如果只出设计、产品方案可以养活自己,他宁愿不碰硬件。让社会进步的方式就是交换,以己之长换彼之长,如果懂设计的人专门负责设计、懂技术的人专门负责技术、懂生产的人负责生产,大家各司其职,不仅效率高得多而且也没那么累。但天朝的商业环境比较恶劣,抄袭、山寨、商业诚信的缺失、用户习惯(功用主义原则,只愿意为实用的产品掏钱,不愿意为设计、创意这种“虚”的东西买单),没办法养活自己。
小编知道有一个公司之前是专门做设计的,创始人在4A广告公司从业过,有一些客户资源,原则上是可以靠接一些设计的外包单养活公司的,可是总有这样那样的情况,不是遇到拖款的甲方就是白忙活了几个月用户根本就不买账,于是被倒逼着做生产,为的是把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里。
硬件生产可一点都不好玩。消费电子的迭代速度快,但创意、研发、生产周期又长,稍微慢了一点还没等你的东西出来大家就已经在关注下一代产品了,每做一个新产品就如同重新开始一次创业。而且涉及生产部分需要真金白银地把预付款先给代工厂,预付款和尾款之间时间段就是创业者腾挪跌宕的时间,产品卖得好,资金回笼了就皆大欢喜,产品销路受滞,资金一下周转不灵就会出问题。比方说一个不算复杂的硬件从草图到量产需要6个月的时间,而工厂给的尾款结算是两个月,那么创业者可能需要在45天之内卖出足够多的产品回本,然后和工场结算。神奇的寨都深圳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因周转不灵卷铺盖跑路的故事。
一个在寨都混迹多年的创业者提到过几个值得深思的数据。站在一个工业园区内,他问小编在内的几个人:“你们知道深圳有多少人在做平板吗?不出这个园子有200家,加上去年死掉的那70多家。去年我看过好多年初的时候是两三个人开一个公司,中间发展到两三百人,到年关要结算了维持不下去而跑路。”
能在寨都扎根下来的创业者,每一个都有不少次抵押房子、车子贷款的经历,流俗一点的说法是“讲诚信”。“该给人家的钱还得要给,即便是借钱慢慢还也可以,下次还有机会一起做生意。”这个圈子说大也不大,最多隔两三个人都能彼此认识,如果你的人品被认可,和工场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间有默契,就会获得很多额外的支持。不仅仅是在你周转不开的时候能放宽结算时间,还会主动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帮你找到技术支持。
一个房子正抵押在银行的创业者对小编说:“做硬件就得随时准备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投进去。你自己都不舍得投入,VC凭什么投你?”
第二篇:《创业艰难百战多》
创业艰难百战多
柳传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目标。
有的人不用规劝,只是给自己定下一个比较实在的目标。比如,做一份事、挣一份钱,享受平静而平常的普通人生活,对周围的人友善,对家里的人负责,做事为人无愧于良心。这些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但自己觉得很幸福,就挺好。
还有一种人,则一心想要出名。当然,追求名声的人中,有些人则有着更高的追求,非要做出一番事业来、非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管是要做事业还是一味追求虚名,都超越了单纯的对金钱的渴望。显然,名比利难求,为此也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一个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有追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还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比如要有好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团结人,并把事做大;此外,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综合在一起,才有机会把事业做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很多的人会在追求的路上掉下队来,被淘汰出局。真正要做一番大事业、并以此为人生最大意义的人,就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道路上的千辛万苦。事实上,整个社会也正是靠这样一些人在带动前进的。比如说邓小平,如果当年受了批判后,他隐退不言语了,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社会发展蔚为大观的局面。他就是这种大英雄。大英雄造福于无数人,造福于一个历史阶段。1
虽然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我亲身经历的都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大英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本身是五彩的,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道理,尽管有无数人在追求的道路上退了下来,但不用担心,还会有无数人又接着冲上去。
选择一种事业,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家真想要去做事业,就得把这个想明白了。创业本身确实要无怨无悔。可能有相当大的一批人,一开始走上创业路,凭的是内心的一股冲动,对很远的未来不一定看得太清楚。我自己就是这样,1984年从科学院出来做企业时,并没有想到要给社会做什么贡献,只是想尝试实现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仅此而已。但是在做的过程之中,目标越来越坚定,冲动就转化为一种稳定向上的信念。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在创业时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但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困惑和诱惑时,就自己给自己做减法,将目标不断降低,甚至最终退了出来。我自己的体会是,再高的目标,也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从低的目标开始,不断给自己做加法,可能会更有信心,也走得更远。
现在,中国非常需要创业者和创业精神。国家要想继续大跨步地发展,必须从农民向城市转移这股浪潮中挖掘市场潜力。大批人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更需要靠创业的人去带动。我个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创业的道路上来。
我认为,创业之路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不断有人上车下车,都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更远的地方。如果你坐上了这列创业的火车,即使半路又因为某种原因下了车,也比你从 2
来没坐上过这列火车要幸运得多,因为你毕竟见识了更多沿途的风景。当然,要随着这列火车到达你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你就必须要做好更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对一路上的艰苦要有所准备。
创业是艰辛的,创业是艰难的,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就像我常说的一句话:
动摇!”“困难无其数,从来不
第三篇:创业艰难百战多:千万不要凭感觉
创业不能只凭感觉
“目前我们贷出去的款项,能按时收回来的只有50,所以在贷款时我们特别慎重。”创业园的李主任介绍,不能按时还贷与选择创业项目有关,不少人喜欢跟风,知道数码照片扩印的利润大,谁都想做,很少考虑市场的饱和度及我选择的市口是否合适;现在流行吃香辣鸭脖,大家一窝蜂都去做鸭脖,但那只是茶余饭后的副食品,一旦竞争加剧,又严重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人看做“高档布艺”来钱,在选址上不深考究,导致生意惨淡……据了解,市政府引进的“1118创业工程”提供了相当多的项目,还专门请富有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下岗失业者进行全程免费培训,内容包括业主培训、营销策划、安排计划书等,对每位培训者提供15到20个项目,对于已经创业的,还跟踪察看一年。可是即使对于如此良机,竟也有人连项目计划书的第一页都看不下去。李主任说,眼下投资越来越趋向理性,完全凭运气靠感觉显然不行了。
最后比拼的往往是心理
“创业园”去年4月成立以来共培训了200多人,但真正创业成功的不到30人。很多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动不动就想放弃,赚不到钱就怨天尤人。“创业艰难百战多”,李主任动情地说,“创业光有勇气还不够,其间还要流泪流汗,只有高付出才可能有高回报。”
小孙夫妇下岗后开过小饭桌,生意一度还不错。但房屋拆迁后全家面临困窘。虽然社区街道年终会给予一些物质资助,但他们非常渴望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小孙流着泪来到创业园求助,劳保所向她贷款2万元。这宝贵的第一笔资金帮助她完成了租房、买锅碗瓢盆等。夫妻俩起早贪黑,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小的馄饨店生意竟也慢慢红火。经营走上正轨后,小孙在外面又兼了一份工作,把小店完全交给丈夫打理。47岁的孙萍有过坎坷的人生经历,最潦倒时来到创业园,凭借毅力和吃苦精神,现在生意做得很成功,不仅买车买房,还招聘了30多位下岗人员,儿子还在深圳买了一套大居室。她的座右铭就是“别人想放弃的时候我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有一位对生活绝望的女子,在万般无奈下曾抱着小孩跳长江,被救起后她用求生的勇气重新创业,创办了“巾帼鲜肉冷冻库”。
成功企业“反哺”创业园
记者在创业园看到,一家代理公司在加盟广告上写道:“下岗失业者免费加盟”,年轻的老板方先生对记者说:我是从这里起步的,不能忘了还在难关上徘徊的人。劳保所王所长感慨地说,目前创业园里的24位业主,可以说每个人的创业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他们从挑战现实到挑战自我,走过一条崎岖的道路,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目前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1700多人次。“创业园”被他们称为“孵化器”——企业从这里破壳而出,最终腾飞起来,不少做大做强的老总,在企业腾飞后,再次回到这里,他们认为这个平台是“福地”,获益匪浅。
第四篇:创业路上艰难多:温暖的话要多说
果然,当菜上齐以后,值班经理就匆匆跑来找我,说是一位客人要见我。我一想,坏了,准是我做的圣旨骨酥鱼头不好吃,他们要拿我说事。心惊胆战地来到包房的时候,只见正对面一位老先生的圣旨酥鱼头只吃了一半,我连忙上前,紧张地话都结巴了。“先……先生,请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望着还剩一半的圣旨酥鱼头紧张地问。“哦!不,圣旨
酥鱼头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位老先生说,“圣旨酥鱼头实在很好吃,但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胃口不再像以前了”
我和值班经理面面相觑,老先生继续说道:“我请你来,是因为我担心,怕圣旨骨酥鱼头被送回时,你看到还剩一半的圣旨酥鱼头心里没了谱,遭受打击。”
我当时激动地忘了身份,上前握住老先生的手,连说谢谢;可是,简单的谢谢却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现在,我已经成为新一家北京饭店的总厨师长了,但每当有客人点圣旨酥鱼头时,想起那位老人,我的工作就充满了乐趣和劲头
第五篇:艰难创业路事迹
艰难创业路的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艰难创业路的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从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一:福建 80 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创业...看看那些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从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
福建 80 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创业故事
天生的“宠物爸爸”
林锦捷从小喜欢小动物,小学就当起“宠物爸爸”的他养过的宠物宝贝数量已经数不清了,种类从最初级的小金鱼到最常见的猫狗再到较个性的蜥蜴、大型鹦鹉,“宠物爸爸”的经验丰富。
与林锦捷对宠物充满了爱截然不同的是他的父母极其反对他在这些小生命身上花时间,父母甚至偷偷把宠物送人,但是林锦捷总是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再一次带小宠物回家。
“狗爸爸”变身疯狂打工仔
“每天下班之后骑着电动车去遛狗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日子。”在林锦捷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两年多时间,他都身兼多职,为创业做贮备。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林锦捷对自己的期待远不满足于此。他跟父母陷入了无声的斗争,父母不愿给他创业基金,他只能靠打 N 份工来积攒,货车司机、搬运工、快递员都曾是他的身份,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 3 份工作。
两年后,他带着他的第一笔创业基金开了第一家宠物店。
宠物小店 1.0 逐梦
第一家小店在塔头附近,沿街却只要 1000 元左右的月租,由于资金有限,林锦捷的第一家宠物小店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店面比较旧,里面没有任何区域分割,一进门就是浓浓的气味。”
初次创业的林锦捷没有任何经营的经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省钱。为了采购有营养又能让毛色发亮的食物他每天一大早就上市场,雇不起员工的他不仅负责了宠物的美容,还要做育种、接生。在狗狗的生产期临近的时候,他还得 24 小时吃喝睡在店里,以保障狗妈妈安全生产。虽然小店环境不吸引人,但是年轻老板的投入与认真,还是为小店带来了回头客。在经营了几个月后,小店基本能保持每月上千的盈余,但是付出的就是林锦捷的每一个清晨和黑夜。
背负生活的压力,林锦捷的宠物小店无法纯粹,盈利变成了经营的第一目标。一年半后,虽然小店经营稳定,但是位置和环境受限让经营无法做出突破,再三思量林锦捷选择了关门。
宠物小店 2.0 圆梦
关掉第一家店后,林锦捷没有再仓促的选择好地点重开宠物店。正巧这时他的表哥从深圳回来,在表哥的鼓动下,他加入了表哥的创业项目,这三年的工作中,林锦捷不断学习提升,充实自己。三年后,他有积蓄了,心中开一家宠物店的梦想依然还在,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关于这间店的方方面面他有了全面的规划。
1、选址明确。这一次林锦捷将店址选在了五四北的富人区,这边大多数人家都养宠物,而且不止一只。在于福州“遛狗群”的交流中他也得知这附近有一块极好的遛狗场地,可以说这附近的“顾客”很多,而且具有消费能力。
2、主打温馨牌。这一次林锦捷手头有相对充分的资金,能将心中的设想一一实现。走进他的旺财小宠就会发现有一层玻璃将宠物隔离在另一个区域,这使得店内的空气质量大大提升。在等候区摆上了沙发、茶几,让主人在等待自家小宝贝的时候能够更惬意。
3、只做专业的事。与第一次的盲目、瞎忙不同,这一次林锦捷对小店的定位更清晰。他熟悉宠物相关产品,擅长宠物美容,他就只做这些,将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宠物店一直是林锦捷的梦想,从三年的前的“向钱看”到现在的“追求品质”,他完成了从逐梦到圆梦的转变。梦想跟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或许就能一步步地拉近。
二:
后 CEO 黄承松电商创业,入选《福布斯》30 岁以下创业者
“他是一个有着太多优点的 boss,有敏锐的商业智慧与儒雅不失幽默的谈吐,有惊人的魄力与坚强的毅力,甚至还有点小帅”。在卷皮员工眼中,28 岁的 CEO 黄承松有着和年龄不符的睿智与冷静。
黄承松,85 后,2011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期间成立了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创建了九块邮、卷皮等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网
站,并形成了独特的电商模式。
在《福布斯》2015 年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评选中,黄承松首次入选该榜单,在媒体争相报道他时,他却显得尤为淡定。黄承松表示,一路走来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公司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互联网团队。正是公司团队踏实肯干,沉下心来做产品,做运营,才使企业有了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与大多同龄人一样,黄承松从小就对新的事物十分热衷,凡事总喜欢刨根问底。他的这种执着,也让他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进入高中后,黄承松开始接触电脑。当同学们不是打游戏打得风声水起,就是上网聊天聊得火热之时,他却通过电脑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花了 20 天研究软件,赚 4000 块钱!”黄承松说,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地都是机遇和商机,只要看得准,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黄承松被保送华科大后,高三下学期就闲了下来,做起了全职软件开发,从那时候起,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从高中到大二上学期那段时间,经济来源主要靠写程序来挣学费和生活费。
2010 年 8 月,还在读大二的他开始尝试创业,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
谁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台渠道,真正运作起来并不简单,加之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
以失败告终。“差点连吃饭钱都折腾光了!”回忆起当时的窘境,黄承松至今记忆犹新,坦言不仅积攒的钱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几十块钱。
这次失败,黄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腾出去了多少钱,而是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三个月深思熟虑,黄承松悟出一个道理:做网络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2012 年 4 月,黄承松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就创立了“九块邮”,9.9包邮成为了国内这一商业模式的首创者。不过,在黄承松看来,人们选品牌货会想到“淘宝”,选电器会想到京东,消费能力好一点的会选“唯品会”。那么,18-35 岁群体中,收入差别很大,消费能力也各异,不是每个人都会选品牌货,选择低价实惠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如果补齐完善这一空间,必将大有可为。
2012 年 8 月,黄承松创立的折扣精选特卖网站“卷皮网”正式上线,主要瞄准“草根”消费人群,定位为“低价版唯品会”。卷皮网专注在低端市场,从高性价比入手,与唯品会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到所有的货品是网络上的最低价并非易事。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与许多品牌厂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关系,其中有 10 多万大小商家,1000 余家独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精打细算,努力打造全国首家买手制电商。
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黄承松的“卷皮网”已很快地在电商界崭露头角。2012 年,销售收入近1 亿多元,2013 年销售达 7 亿元;2014 年全年销售收入达 25 亿元。拥有超过 3000 万买家会员、移动端 APP 总用户达 1500
万,成为了国内折扣特卖电商第一品牌和国内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商企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做产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无论他们多么小众、多么与正常想象不一致,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还是饮料。当真正理解了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什么,你才会知道你的用户究竟是谁,喜欢什么。”黄承松说。
他们坚信“昂贵不一定好,精准才是好的”。同样价格的商品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判断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时,除了受到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喜好、场合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用户“痛点”。
不忘初心:做一家“伟大公司”
“对创业团队而言,最怕的是丢了最初的创业梦想”,黄承松说,到今天“上卷皮,购便宜”成为老百姓很熟悉的广告语,卷皮团队一直不忘创业之初的梦想: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心、省钱。
如今,卷皮折扣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商业大潮中的黄承松也将继续迎接挑战,其中的风雨只会比以前更艰难。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解渴”,关注低收入人群、关注购物体验、关注中国,并最终成为一家“伟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