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
沈青 杜旋
2008年06月03日17:57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改革开放30年全国诞生了350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已占到全国GDP的64%,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占据国家经济总量的半壁河山,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什么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如此之迅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产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的角色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的沿海城市、沿江和内陆地区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通讯、纺织服装、运动鞋服、五金小商品等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共生共荣,共赢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何为产业集群与产业积聚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单人不成群”。一个产业的发展,只靠几个龙头企业独领风骚,一览众山小是不可能取得长远的发展的;就像刘翔可以获得奥运会田径跨栏运动的冠军,但却无法拉动整个亚洲田径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要有一批像海尔、华为、一汽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开创各个产业制高点外,还需要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配套生产做好配角的身份,形成大树与小树共生共荣的“森林经济”现象。那么这些成千上万无法成为行业标杆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发展?靠的就是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作用,靠的是产业链的完善和聚合,靠的就是“企业团队作战”的威力而实现一个产业的共同发展。纵观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不难看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上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
那么什么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呢?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通过对深圳、东莞、中山、番禹等珠江三角洲和温州、宁波、苏州、无锡等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高度发达和集中的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一致的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集中生产为形式、以专业化配套为内容,以围绕产业链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经济行为,并以此行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类企业大量集聚现象即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
国内外有名的产业集聚地区如:硅谷是美国的IT产业集聚基地,美国新经济和IT产业集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了IT产业的研发创意、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底特律是美国汽车产业高度集聚的基地,美国著名的轿车品牌如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等都在这里实现了研发、生产与组装;意大利的马尔凯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皮鞋设计制造产业集聚基地,生产的优质皮鞋远销世界各地;葡萄牙的波尔图则是著名的葡萄酒产业基地;而法国的巴黎已成为服装、香水、珠宝饰品等产业集聚地和世界的展示橱窗。
而中国的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家用电器、现代通讯产业和IT制造业最大的产业集聚基地,而深圳市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同样,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五金机械、纺织化工的产业集聚基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区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基地1000多处,产业集聚和产
业基地的中小企业如同成千上万的蚂蚁在群类生活中采取分工与合作,协作与配套,共同完成了产品的分包与组装。因此,产业集群也可称为“蚁群经济”现象,在经济学上也可把产业集群称为“集聚性经济”。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和优势
目前,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已成为推动大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产业集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产业发展中“人人做生意,个个会经营,家家办企业”。因此它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富民强县市工程的主要力量,正如对产业集群有多年研究的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沈青院长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无民营经济不活;二是无产业集群不富;三是无龙头企业不强;四是无名牌产品不响;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形成为将为各级政府创造了更多的税收,解决了更多的劳动就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年来,金必德产业规划研究组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开展中国产业集群万里行的考察调研工作;通过分别对广东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福建晋江;浙江温州、义乌、海宁;河南漯河;湖南醴陵;重庆璧山;山东青岛等20多个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进行专项考察调研,总结发现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已形成了如下特征:
(一)小产品积极创造大市场
在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往往一个地区的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共同生产同一个“小产品”如纽扣、拉链、打火机等,也许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正是靠把这样的小产品做专、做精、做透,利用集群的优势就能创造出一个个的大市场。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10多万家中小企业每年将生产出50万种门类的小商品,销售到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造出2000多亿元的销售额,义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而温州上万家中小企业生产的打火机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集聚基地;福建晋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年产运动鞋已达10亿双;在考察研究中让我们惊奇的发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这一先进的生产形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能量,并且用聚沙成塔的方式在世界上培育起了一个个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二)小概念产生出发展大前景
90年代初,当休闲概念和休闲生活还刚刚被国人所认识,在福建晋江就有一批企业老板突发奇想,抓住商机,将一个个闻所未闻的休闲概念转换成为一个个的休闲商品。在短短几年,聪明的晋江人围绕休闲产业设计生产出了休闲运动鞋、休闲运动服、休闲食品和休闲雨伞等产品,他们在爱拼才会赢的冒险驱动下花巨资塑造品牌和开拓市场,如今福建晋江的安踏运动鞋、七匹狼休闲装、雅克食品等45家产品已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十几万家晋江人所创办的连锁店、专卖店和旗舰店把晋江的休闲运动鞋、休闲食品、休闲太阳伞等特色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具有商业意识和创意头脑的晋江人从一个小小的休闲概念中悟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商机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三)小企业引发专业化的大合作
在温州的调查研究中,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一群规模不大的小企业,却是国内甚至国际顶级品牌指定生产小产品的加工基地。如温州苍南县的金乡镇标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标牌生产基地,连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军队的徽章都来自于这个小小的金乡镇。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过去中国存在的那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落后意识已被彻底打破,每个企业在市场中都学会了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在金乡镇小小徽章从设计、熔铝、写字、刻膜、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全都由几千家独立的中小企业(加工专业户)来完成,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易,在不足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有上千家企业参与各道工序的生产与装备,集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肩负生产世界各国军服徽章的重任。
(四)小集群造就了发展中的大作为
产业集群中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贴近消费者需求,适销对路,因此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2007年所从事的产业集群规划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已拥有6000多户皮革皮具生产制造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全年生产总量已达到160多亿元,有20多万人从事皮革皮具的设计、生产、销售,广州狮岭已形成了中国的皮革皮具之都。在珠江三角洲,像古镇以生产灯饰为主的这样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专业乡镇共有120多个。
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跨区域,跨城市的产业集群带,2007年,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在帮助深圳市龙岗区政府从事现代信息通讯产业集群规划时已调查到,从深圳市到东莞市、惠州市一带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走廊,诞生了像华为、中通信等销售额近千亿元的大型电子通讯类龙头企业,形成几千家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信息通信产业的零部件成就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小集群产生了大作为。
(五)小产品形成了产业的大配套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产品的品种和门类配套都十分齐全,许多产品的配套半径均在50~100公里以内,以充分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中小企业的配套运输成本。如产业集群高度发达的江苏昆山市、广东东莞市的汽车配件和电脑产业均可在全市范围内配套完成;而福建晋江生产的运动鞋从鞋跟、鞋帮、鞋机到面料、款式设计、销售展示等都可以在晋江市几个镇内完成。
凡是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都形成了多品种集中生产,多企业集中采购,大企业集中装配的大配套格局,从而形成了小产品、大配套的产业发展特征,完善了产业链,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无数中小企业在龙头企业市场“利润垄断”的夹缝中,能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中,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一个品类的产品进行分工与生产,如我们在考察北京顺义区韩国现代汽车制造企业是不难发现。轿车企业拥有五千多个零部件,仅韩国现代一级供应商就有一百多家,二级供应商达上千家,他们都围绕汽车这一“产品“生产专业化的零部件产品,然后通过生产线组装成为轿车终端产品。
这些零部件企业他们虽然品牌默默无闻,地位却举足轻重;产品微不足道,作用却非同小可;虽不能独立完成一个产品生产面向终端市场,但以生产链环节的最具专业性独步天下;单打独斗的本领弱不禁风,但产业集群的威力却使他们傲视群雄。这些中小型企业就是依靠着一个个产业集群的优势,做好专业化分工协作,紧密配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以“低价位,高性能”的高性价比产品“蚕食”市场,“驰骋”海外。
三、中小企业的生命之舟,如何在产业的发展中扬帆远航
那么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如何科学定位,借势发展呢?如何让产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舟呢?我们在产业发展与规划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在产业集群中找准定位,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道路
每一个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要分析自身生产的产品具有哪些功能,要找准企业在产业集群分工中的角色和定位。
1、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要扮演好主角,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大力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和终端销售渠道,做大做强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如河南省漯河市食品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双汇集团2007年销售额已突破300多亿元,带动了漯河市6000多家中小企业所组成的食品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作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再如青岛海尔集团、深圳市的华为通信集团、顺德的格兰仕微波炉集团、珠海格力空调集团都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优秀的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
2、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要扮演好配角,做专做精零部件产品,走做专做精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如杭州万向节集团过去仅仅是一个小铁匠铺,然后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汽车所需的万向节产品,一心一意做配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万向节产品的供应商,2007年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元,而万向集团的掌舵人鲁冠球已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在产业集群中潜伏着大量的以生产零部件为主的单项冠军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中小企业和工商户在产业链中要扮演好零部件和物流供应商,为企业的生产和产业集群做好配套服务。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配件市场,广州狮岭的国际皮革皮具城的原材料供应市场,河北白沟的小商品原辅料城都有几万乃至十几万人从事着原辅料的采购、供应、销售、配套等服务工作,正因为有成千上万的“绿叶“型的小企业为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服务,才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
(二)利用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优势,中小企业要善于在学习模仿中创新发展
中国的中小企业首要走先OEM代工生产,后创牌发展。先当好学生,后当好先生的企业发展道路。
通过对沿海城市大量的产业集群进行考察中不难发现,中小企业要善于担当龙头企业的OEM生产基地,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生产,如福建晋江的安踏运动鞋,七匹狼服装;深
圳市兆亮珠宝,爱特爱、歌力思等知名品牌过去都是甘愿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生产,心甘情愿的先做好学生,在长期的OEM贴牌中学习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质量管理制度和市场营销经验。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模仿中走上了自主经营,自创品牌,自主营销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借助产业集群的品牌价值优势,低成本畅销国际国内市场
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各城市政府和地区要善于集中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用产业区域品牌来带动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区域品牌越响的地区就是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如浙江省义乌市20对年来,市政府集中对外宣传“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产业区域品牌,在中央电视台连续不断的面向海内外宣传推广义乌产业区域品牌,用“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的营销理念吸引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义乌采购50多万门类的小商品,义乌20多万家小商品生产企业在这一强大的区域产业品牌的带动下,用较低的成本把产品销售到了世界各地,因此义乌市也成为中小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天堂。
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充分认识到了区域产业品牌对特色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特委托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对深圳黄金珠宝、深圳女装的产业进行区域品牌塑造。进过金必德的高起点规划和系列化的策划创意,对深圳黄金珠宝、深圳女装这两大产业在未来5至10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和指导思想,将用“深圳珠宝”、“深圳时尚女装”这两块区域品牌来拉动深圳这两大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把深圳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黄金珠宝之都和时尚女装之都,让深圳3400多家黄金珠宝中小企业和3000多家服装中小企业在区域品牌的带领下蓬勃发展,实现用较低的营销成本使深圳市黄金珠宝和女装产品在国内外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
(四)运用产业集群各类资源优势,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各级城市政府要善于运用产业集群中的资源集聚优势,为中小企业完善生产要素和搭建人才平台,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应该看到,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都集聚了大量的资金、信息、人才等优势资源。如成都武侯区是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女鞋制造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在成都武侯区的集聚,只有在成都武侯区才能找到同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再如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信息通讯和现代家电制造基地,因此云集了海内外最多的IT和现代家电制造专业人才,因此各城市政府要善于运用产业集聚中的各类资源优势,搭建生产要素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各类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
(五)参与产业集群资源体系,中小企业要互相担保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资产抵押困难的问题拿出如何帮助中小企
业解决融资难的方案;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要善于利用产业集群的配套优势互相担保,融借资金,发展壮大企业。
通过多年帮助各城市政府从事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让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韩国的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配套能力如此之强,而且都能够长期共生共荣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呢?而反观中国的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互相杀价,恶性竞争,配套行为短期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把产品降价的压力直接推到配套企业的身上,而配套企业又同样面临着原材料涨价,水电费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很多配套企业已经走向微利化。在调查中发现,重庆的摩托车配件企业已完全走向微利化,大量中小企业已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而反观台湾和韩国的IT制造和汽车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首先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都有共同维护产业的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的行为。龙头企业会为配套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利润空间,已确保配套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凡对骨干配套企业投资参股,把配套企业发展成为合资制的合作伙伴,形成了专业化配套+资本纽带关系,同时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时的协调和磋商,以确保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要善于借鉴国外在维护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经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需要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制定金融政策,鼓励为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同时,也要鼓励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为配套企业预留利润空间和配套企业之间要建立投资参股,紧密合作关系,形成长期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局面。
(六)使用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求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
各级城市政府要面向市场,为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和市场配套环境。
企业的发展一是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和良好的市场配套环境,二是离不开各级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外脑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出强势配套的产业发展政策来推动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并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投资规划建立中小企业所需的技术创新平台,产品研发平台,质量认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商贸信息平台,品牌推广平台等市场经济的要素体系,要建立产业引导服务性政府,要实现过去政府管企业上升到宏观管产业。通过政府当好产业发展的教练员,而企业做好产业发展的运动员实现政企良性互动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用产业集群来推动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健康发展。
相关:
沈 青,青海省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著名产业规划专家、著名品牌营销策划专家、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从2000年至今,受深圳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福建晋江市人民政府、山东文登市人民政府、湖南醴陵市人民政府和九寨沟县人民政府等30多个城市政府的委托,帮助以上城市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城市区域品牌规划等工作。
第二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三篇:生命之舟
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生命之舟
作者:梁家新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一、通读全文,体会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们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二、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三、学会利用比较、想象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关键。
【教学重点】
一、通过比较来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
二、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和表演的方式回归事件具体情节,体会其中军民不同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精读文章的精彩部分,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感受“生命之舟”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一、预习法: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借助学习工具掌握字词
二、比较法: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三、重点法:突出文章中心,把握文章主旨
四、表演法:在联想与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时间为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一段新闻录音或一段电视新闻(由环境条件而定)
(二)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或观看录象,思考就新闻文体来说,这段录音或录象和我们学过的消息有那些异同。(录音为30秒,要求同学们讨论一分钟,请1-2个学生回答)
学生:有声音,有画面,还有现场事件发生经过的声音、图象的展现等,而消息就仅仅只有文本信息,没有新闻录音或是电视新闻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可引导学生回答、总结)
师: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已经讲出了电视新闻和消息的主要差异。那么,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电视新闻的了解。请大家快速阅读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第七课《生命之舟》,找出其中的生字和难理解的词汇,主要是电视新闻的专业术语。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请1-2位同学说出难解字词,打上标记,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1、生字词: 嘉鱼簰(pái)
率先:带头,首先。
肆虐:任意侵扰或残害。
2、电视新闻专业术语:解说词:对事件或图象的解释说明
同期声: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现场情景,人物对
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报道,回答以下问题
①本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报道的?从那里获得信息的?(请3个同学回答)
明确:Ⅰ、本篇报道讲述的是1998年8月1日晚上8点20分,湖北嘉
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广州军区舟桥某旅和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现场营救情况。
Ⅱ、事件是通过标题、电视图象和解说词相结合来报道的。Ⅲ、信息来源为解说词的导语部分。(回忆:导语的作用为概括报
道内容的主旨大意。
②请同学们根据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来指认本篇报道的结构。并且讨论,文章主体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体现的?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请2-3位同学回答)
明确:Ⅰ、新闻文体的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生命之舟(单标题)
导语:解说词第1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主体:解说词第2~10自然段(对导语的补充和扩展)
背景:电视画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结语:倒数第二自然段(总结文章主题)
Ⅱ、主体的表现方法: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
句话)
拍摄视角为:二号冲锋舟。
★
2、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完成课后的4个填空题。然后用两分钟准备,说出你认为这篇报道最精彩的部分是那里,并且邀请1-2位同学用电视新闻的形式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来表演该部分。
明确:Ⅰ、精彩部分为:营救小女孩的瞬间
表演中:1位同学负责解说,同期声部分属于另外表演的同学。
表演的时候,注意报道中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体
会人物的情感。以及报道中语言的表达,它为报道传达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2组同学,一组可为3个或4个)
Ⅱ、请表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表演感受:
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面对洪水的勇敢,营救人民的迫切
愿望,营救过程中的谨慎果断,营救后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附:《湖北日报》1998年8月16日
一篇报道《勇救小女孩的武警找到了》视时间而讲)
被救人民和小女孩: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对营救队战士们的无比感激和热爱之情。他们是我们人民最可爱的人。
(三)结束语
没有人民战士们的勇敢和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生活的安宁与幸福,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是我们人民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在人民处在危难之时,为人民载起了“生命之舟”。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在文章的分析中讲述了电视新闻的特点。并且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来体会报道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同学对内容的理解,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效果,从而感受到“生命之舟”的特殊意义。
四、布置作业
(一)整理笔记
1、总结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
2、总结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3、与报纸、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二)注意观看电视新闻的相关字幕,并且明确一篇新闻报道的完成涉及到了那些工作人员。
第四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
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较好的总结分析现如今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寻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途经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
引言
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现代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是多种含义的,不仅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等。按照创新类型可以分为产品或技术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商业模式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按照产业类型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所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集群,此外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近年来,在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中小企业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较好的总结分析现如今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寻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途经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势
制造业是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要行业。虽然在部分大城市的著名创新型
产业集群中(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其主要行业,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而在这些行业中更注重的是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等。相对于单个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优势。
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首先,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以使原材料采购、销售规模化,围绕着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专业化程度高的众多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其次,地理空间上的接近便于生产要素的转移和优化组台,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有关的成本费用,如运输成本、人才及信息的搜寻与交易成本、契约的谈判与履行成本等等。再者,处于同一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共享由政府提供的专业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
一定区域的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第一,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各种专门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交流、传播、创新与扩散,激发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既能够跟踪前沿领域的发展,又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并降低创新成本,第二,产业集群集聚还营造了活跃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存在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动力。
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首先,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本身在这一产业方面的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其次,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联结成较紧密的团体,为了保持整个团体的发展前景,集群内企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形成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再次,区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扶持和推动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从而有利于加强区域的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的这种区域品牌整体竞争优势是单一企业所无法达到的。
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由于产业集群集聚带来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集群内的企业与一个孤立地区的企业相比,更容易发展。因为,生长在集群内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企业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在提供的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集群中的进入壁垒是相当低的,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等通常处于可利用状态。可以被迅速地集中起来以建立新企业。此外,企业集群通常形成一个重要的本地市场,一个企业可以从已经建立的各种联系中获益。
虽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有以上这些发展优势,但我们同样不可忽略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特别是轻纺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行业,它们对于企业技术、资金等要求都不高,集群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与依托,群内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其次,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法落后,对现代营销策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认识不足,根据市场变动趋势和竞争对手运营情况适时调整自身成长战略的能力不足,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再有,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已初步形成,但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产业集群缺少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最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外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对资源的需求也增加,因此容易造成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此外环境治理压力增强是任何产业集群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创新集群的形成实际上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互动并结网,根植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环境之中,形成健全的创新网络和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在全球价值链上表现为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
第一阶段,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里集中,并不意味着区域内的创新发生。只有在区域内企业间建立稳定的合作链条,并保证区域内形成繁荣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前提下,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企业的集聚区也才能发展成为专业化区域。否则,区域的发展只能被看作是多样化企业集中的区域,企业之间通过产业链条关系而进行的合作较少,因而创新的机会大大降低,附加价值也就很低,区域经济效率与效益不高。如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龙头作用的创新企业出现时,就会形成集群基核,吸引其它企业进入,形成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协力生产体系,这也就进入到创新集群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增加,企业不断衍生,大量企业涌入集群,专业化的区域中企业之间仅仅依靠市场交易或产业链上的经济联系,将会使区域内的创新活动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区域往往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需要地理邻近性与产业关联(行业邻近),而且更需要建立在区域相近的组织文化和制度的基础上(社会邻近)。换句话说,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仅仅靠生产分工、合作网络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长期的协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区域内相近的组织文化、制度,可以为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赋予更深的内涵。由于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基础,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增加,隐含经验类的知识、信息与技术等就可以在区域内快速扩散和流动。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的中介机构等开始加入到集群创新体系里,创新文化开始形成,此时,创新集群进入了成长期。
第三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不意味着集群的持续创新活动和竞争优势长期保持。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即集群中的各行为主体通过网络的连接,进行协同创新,进而使各种网络联系(正式与非正式的)成为创新的源泉。这时的网络联结表现在生产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联系、价值联系与创新联系,集体学习机制的建立,使集群网络演化成创新网络,集群因此具有了动态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集群网络没有形成知识联系、价值联系与创新联系,集群就不能进行协同创新。这样的集群只能是具有“静态优势的产业集群”,甚至有可能锁定,最终失去任何竞争优势,进而退化或空洞化。
第四阶段,集群各行为主体利用集体学习的能量进行创新,并不断优化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的创新环境,完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加集群的附加价值,在全球价值链上表现为不断的升级跃迁,演化成创新集群,成为创新的洼地。此时,创新集群跨入了成熟期。
参考文献
[1]匡国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路径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7):62-64.[2]周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耦合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1,(29):118-119.[3]朱传宝.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63-66.[4]洪琳.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现实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16):104-106.[5]赵海婷,李洪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15-18.[6]赵鑫,王淑梅,纪流河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以辽宁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8):139-142,151.[7]庞加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模式选择[J].价值工程,2012,31(1):145-146.[8]徐晓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如何发展循环经济[J].经济导刊,2010,(3):68-69.[9]骆文达,曾路.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集聚若干问题研究--以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证[J].当代财经,2003,(8):91-93.[10]贺剑颢,毛才盛,李飞鸿等.基于产业链联系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1,(26):239-240.
第五篇: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发展
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调研报告
小官庄镇方 春
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玻璃工艺制品以小官庄镇为主导,水晶工艺品以西安丰镇为主体。2007年玻璃制品产业集群被列为江苏省100个产业集群之一,2008年,宝应被授予“中国玻璃水晶工艺品出口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小官庄等镇引导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向规模化、多样化、高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企业调研,请教业内相关专家,摸清了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齐全
目前,全县拥有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企业200多家,其中产销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0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0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0多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产销规模20多亿元;有外贸自营出口实绩的玻璃制品企业10多家。年自营出口达2000万美元以上,供货出口在4000万美元以上。每年开发玻璃新品3000多种,产品结构逐步由过去的纯圣诞工艺品向高档玻璃工艺品、日用品等综合性产品延伸。玻璃工艺产品发展到玻璃圣诞工艺品、玻璃水晶工艺品、玻璃拉管、玻璃热弯工艺品、窑炉工艺品等五大类上万种产品。
(二)骨干企业领衔,成长型企业崭露头角
美瑞华、六堡、旭阳春、全华、康龙、星汉等重点企业继续在行业内居于主导地位。一批年产销2000万元左右的企业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加快市场拓展,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成长步伐不断加快,产销年均增幅达30%以上。
(三)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配套项目,到目前,全县拥有氧气厂2家,玻璃棒管生产厂2家,再生纸生产公司2家,纸箱包装企业5家,彩印企业3家,此外还有管道天然气项目。玻璃棒管项目、平板玻璃工艺品等一批项目的引进落实,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平台建设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小官庄镇为推动玻璃制品产业发展,先后建设了玻璃特色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创业园,玻璃特色产业园是为发展玻璃工艺主导产业而设立的园区,进区企业20多家,东部工业园区是小官庄重点建设的园区,是玻璃工艺制品的配套园区,已形成玻璃工艺制品从棒管原料到产后包装的完整产业链。创业园是为促进本地民资发展而设立的园区,是想创业、能创业的民资主体发展壮大的孵化器,目前已有6家企业进园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群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大中型企业太少,行业顶尖企业少。2010过亿元的企业还没有突破,美瑞华、全华、康龙等企业虽搞了多年,但由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又没有与专门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产品,科技含量不够高等,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产品结构还是以圣诞玻
璃工艺礼品为主,产品价格低、竞争力弱,新品研发、工艺创新、中高端产品开发还未真正突破。
(二)企业恶性竞争,分工协作欠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缺乏相应的行业引导,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意识和狭隘思想,集群内企业互相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产业优势和对外竞争能力。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许多企业间没有建立起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关系,这种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协作,使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优势,形不成产业集群的“配套”,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联体凝聚效应。
(三)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由于产业的特殊性,产业集群中有市级以上品牌的微乎其微,产业集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都不强。而由于大部分企业实力不足,管理落后,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科技服务企业缺乏,使得产业集聚大多尚未形成创新机制,模仿多于创新,产品长期停留在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多以“低质跑量”为竞争手段,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
(四)集约程度不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规模扩张中对劳动力、土地的要求都很高。主要面向欧美等国际市场,受国外市场需求波动性的影响较大,同时产品退税率、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也有较大影响。
三、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方向
针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一是传统的圣诞工艺礼品要强化外观设计,引入“声、光、电”一体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二是丰富产品品种,改变圣诞工艺礼品一枝独秀的现状,大力发展
日用玻璃制品、玻璃装饰品、窑炉玻璃工艺制品等新品种,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三是逐步突破高端玻璃工艺品的瓶颈,引进精密模压玻璃工艺品,脱蜡浇注玻璃工艺品(琉璃)等高端产品,向晶体振荡器等玻璃电子元器件产品拓展。
四、有关建议
(一)做好集群规划,强化政策导向。江阴临港新城在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狠抓规划重完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玻璃水晶工艺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全国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的产业发展基地。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纳入规划的同时,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相衔接,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扶持、引导、规范产业集群发展。
(二)培育比较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江阴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服务。因此我们一要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策略,构筑企业创新特色;实施联合创新策略,构筑产学研合作特色;实施制度创新策略,构筑技术创新新机制,使一批有实力龙头企业跨入企业技术创新先进行列。二要努力提升综合功能。建设行业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三)提高品牌意识,培育知名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要制订产业集群品牌梯队培育建设规划。编制出台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二要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高成长性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商品。三要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家品牌。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四要积极扶持重点规模企业。大力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形成经济规模。
(四)立足产业特点,开展产业招商。江阴围绕产业链、大项目招商,延长、做强了产业链。要加快做大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是必由之路。一要精选一批投资总量规模大、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高的产业带动型大项目,据此进行补链和节点,不断拉长、做精、打粗产业链,实现企业间产能和资源的最佳组合,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注重引进外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
(五)加强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江阴等地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最有效载体。要围绕集群发展的需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玻璃工艺制品工业园区,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保证园区的永续经营和增强园区竞争力。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研究激励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打破区域、部门界限,凝聚部门力量,强化对产业集聚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形成发展合力。整合各类资源,多层次做好服务,实现政府、企业和专家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
题。引导全社会的参与,建立商会或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共同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