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之舟观后感2
“她”的决择
——观《生命之舟》有感
在电影落下帷幕之后,在我的脑海里,还有一个个镜头浮现着。
一次无情而凶猛暴虐的天灾、三道艰难却果敢明晰的决定、四十八小时惊险但毫不动摇的坚守、七十八名一度身处地狱但最终安然“穿越回天堂”的陇南矿工…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这么一个淡淡微笑着的女子。
生活中的她,也曾温柔娴淑,相夫教女。而一旦面临生死抉择,她却能勇敢担当,尽职尽责,而当因此获得荣誉时也能不忘团队,谦虚谨慎,无私奉献。她就是如我们一样普通的电力职工——王金玲。
不同的是,在面临洪水天灾肆虐时,在家人和用户同时受灾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却不曾想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不曾考虑女儿是最怕水的,甚至不惜和自己的丈夫发生剧烈的争执。
更为可敬的是,在面对雷雨天气如此危险的操作时,她能不偏私,安排自己的丈夫上塔作业,“置危险于亲人”如此高尚的品德,几人能有?
作为一班之长,在面临矿井工人由于停电无法上井和没有调度这样两难的局面时,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不惜违观,把矿井里的工人置于首位,果敢坚决的发出指令:“送电,责任我来负!”的指令,这样的豪言壮语让七尺男儿都真心敬佩。
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在亲情、爱情的压力下,完美地协调了与工作的天秤,这是一种超然的敬业精神在支撑着她,种种的行为,都源自内心品质,源自一名电力员工对社会的责任和爱。
喜欢她说的:“我只是做了一个电工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国家电网的员工,是你,你也会这么做的”。这瞬间,我仿佛觉得,我也会这么做,是的,我会这么做,因为,我也是一名电力人。
第二篇:生命之舟
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生命之舟
作者:梁家新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一、通读全文,体会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们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二、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三、学会利用比较、想象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关键。
【教学重点】
一、通过比较来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
二、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和表演的方式回归事件具体情节,体会其中军民不同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精读文章的精彩部分,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感受“生命之舟”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一、预习法: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借助学习工具掌握字词
二、比较法: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三、重点法:突出文章中心,把握文章主旨
四、表演法:在联想与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时间为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一段新闻录音或一段电视新闻(由环境条件而定)
(二)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或观看录象,思考就新闻文体来说,这段录音或录象和我们学过的消息有那些异同。(录音为30秒,要求同学们讨论一分钟,请1-2个学生回答)
学生:有声音,有画面,还有现场事件发生经过的声音、图象的展现等,而消息就仅仅只有文本信息,没有新闻录音或是电视新闻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可引导学生回答、总结)
师: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已经讲出了电视新闻和消息的主要差异。那么,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电视新闻的了解。请大家快速阅读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第七课《生命之舟》,找出其中的生字和难理解的词汇,主要是电视新闻的专业术语。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请1-2位同学说出难解字词,打上标记,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1、生字词: 嘉鱼簰(pái)
率先:带头,首先。
肆虐:任意侵扰或残害。
2、电视新闻专业术语:解说词:对事件或图象的解释说明
同期声: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现场情景,人物对
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报道,回答以下问题
①本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报道的?从那里获得信息的?(请3个同学回答)
明确:Ⅰ、本篇报道讲述的是1998年8月1日晚上8点20分,湖北嘉
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广州军区舟桥某旅和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现场营救情况。
Ⅱ、事件是通过标题、电视图象和解说词相结合来报道的。Ⅲ、信息来源为解说词的导语部分。(回忆:导语的作用为概括报
道内容的主旨大意。
②请同学们根据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来指认本篇报道的结构。并且讨论,文章主体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体现的?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请2-3位同学回答)
明确:Ⅰ、新闻文体的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生命之舟(单标题)
导语:解说词第1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主体:解说词第2~10自然段(对导语的补充和扩展)
背景:电视画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结语:倒数第二自然段(总结文章主题)
Ⅱ、主体的表现方法: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
句话)
拍摄视角为:二号冲锋舟。
★
2、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完成课后的4个填空题。然后用两分钟准备,说出你认为这篇报道最精彩的部分是那里,并且邀请1-2位同学用电视新闻的形式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来表演该部分。
明确:Ⅰ、精彩部分为:营救小女孩的瞬间
表演中:1位同学负责解说,同期声部分属于另外表演的同学。
表演的时候,注意报道中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体
会人物的情感。以及报道中语言的表达,它为报道传达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2组同学,一组可为3个或4个)
Ⅱ、请表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表演感受:
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面对洪水的勇敢,营救人民的迫切
愿望,营救过程中的谨慎果断,营救后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附:《湖北日报》1998年8月16日
一篇报道《勇救小女孩的武警找到了》视时间而讲)
被救人民和小女孩: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对营救队战士们的无比感激和热爱之情。他们是我们人民最可爱的人。
(三)结束语
没有人民战士们的勇敢和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生活的安宁与幸福,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是我们人民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在人民处在危难之时,为人民载起了“生命之舟”。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在文章的分析中讲述了电视新闻的特点。并且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来体会报道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同学对内容的理解,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效果,从而感受到“生命之舟”的特殊意义。
四、布置作业
(一)整理笔记
1、总结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
2、总结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3、与报纸、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二)注意观看电视新闻的相关字幕,并且明确一篇新闻报道的完成涉及到了那些工作人员。
第三篇:生命之舟诗歌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由
生命
犹如一艘
轻快的小舟
可以
在波光荡漾的
湖面荡桨
也可以飞越
在风口浪尖
千万别停
在那寂静的港湾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这艘生命的小舟
承载着岁月的考验
它是杇木所拼造
还是钢铁所铸成
就让狂风暴雨
来检验
历经电光火石的磨炼
这艘小舟
定能驶向
黄金海岸
第四篇:生命之舟爱心铸就
“生命之舟,爱心铸就”主题班会教案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八年六班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的:
生命是美丽的,世界的美好也正在于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生命,而且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关注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吗?当代的很多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因此,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生命只属于我的一次,我们该把她打扮得更加光彩,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我们要让生命得有意义,必须对自己负责任。
二、活动形式: 诗朗诵,学生讨论等
三、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4日
四、活动地点: 八年六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八年六班全体学生。主持人:岳欢欢
付研琦
六、活动准备:(1)搜集准备有关生命教育的资料;可从网站上下载,或者报纸新闻中获取。
(2)每位同学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及身边发生的故事。
七、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主持人发言:生命是美丽的,世界的美好也正在于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生命,而且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关注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吗?当代的很多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因此,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生命只属于我的一次,我们该把她打扮得更加光彩,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我们要让生命得有意义,必须对自己负责任。
2.诚然生命是非常可贵的、非常美好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下面请听秦月同学带来的诗朗诵《热爱生命》:
当我一次次被遗忘在角落,找不到黑暗的出口,我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时,内心仍然挣扎的警醒我:热爱生命
当我仍在迷雾中穿梭,把握不住生命的方向,我以为自己的前程像汪洋中的小船时,勒住风帆的手依然告诫我:热爱生命
当我的行为被周围人所不理解,我的解释像东风一样无力,我以为自己将要被世间所遗弃,坚定的脚步仍然告诉我:热爱生命 当生活的苦难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冒出,甚至一次次将我逼到人生的死角,我感到窒息甚至无所依附时,我的精神依然像阳光一样洒出:热爱生命
当疾病的恶魔总是缠绕凄苦的人生,把生命的力量吸尽到软弱,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像秋叶般飘零,不屈服的性格紧抓住人生的尾翼呼喊:热爱生命
也许我的未来是沉浸在百年寒冰下的雪莲,永远是属于观赏而不可及的美好,也许我的生命是九九曲回的羊肠,永远在荆棘之间匍匐,请相信,我依然会执著的去为——
生命喝彩,生活高歌!
也许我的爱情是冬夏的冰火,永远在痛苦中灼烧,在热烈中消亡,我依然会为爱情的美好而赞美,不信,请看我的诗歌,那里面依然有为爱情的歌唱:热爱生命
也许我的生活落魄的如乞丐般的潦倒,也许生命的尽头仍是孤独寂寞,我仍会为曾经的追求和热烈的生命历程而举杯!
朋友们,热爱生活吧,也许他赐予我们的总是比想象的少得多,也许他不公平的天平总是倾向别人的枝头,我们依然要感谢生命的阳光和那些为苦难而作斗争的日子,只有品尝了生活的五味百态,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人生的不易,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的:
热爱生命,相信自己!
3.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纵使遭遇再大的苦难我们应该勇敢的活下去,那么热爱生命是不是仅仅指活下去呢?答案无庸置疑是否定的,那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热爱生命呢?在你遇到挫折困难时,是如何面对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
4.学生提供材料分析:(试分析当今青少年对待生命的态度如何)资料一:“我走了!你们把书给我烧来,证明我还是爱学习的!”话音刚落,初一学生小涛(化名)纵身从教学楼4楼跳下。瞬间,双腿着地,强烈的痛苦扭曲了小涛那稚嫩的小脸———这是11月21日上午10点发生在四川三台县某中学的一幕。而就在两个多月前,三台某小学少先队大队长、12岁的小强(化名)在早晨上学之前纵身从住家跳楼自尽……
为什么在成年人眼中衣食无忧、快乐天真的孩子会以这样的方式选择结束自己那幼小的生命?是怎样的原因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资料二:哈市某学校五年级学生李爽(化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几乎没有朋友。其父母是经商的,平时很忙对他关心得很少,李爽感觉一直很寂寞。放暑假时,父母答应带他去旅游,却因临时有应酬而取消了。李爽对此非常生气与伤心,认为父母都不关心他,活着也没有意思,就准备跳楼报复父母。幸亏邻居及时发现,并报了警,消防队员将他解救了下来。听了这二则资料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小组讨论,并由组长发言)
5.歌曲《热爱生命》
6.学生论谈——畅谈我们的人生 7.主持人小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珍爱肉体的生命,更要珍爱精神层面上的生命。珍爱生命是一种执着,执着于理想、信念、爱情、事业;珍爱生命是一种心态,或豁达、或清净,或悲壮,亦或坚韧;珍爱生命是一种挑战,挑战外物,更是挑战自我;珍爱生命也是一种牺牲,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珍爱生命还是一种崇高,一种绚烂,一种追求,一种自信。也许我们的理解还太感性,还不太成熟,还有待完善。但无庸置疑的是我们一定会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积极进取,奋勇直前,充实人生,使我们的生命如夏花之绚烂。
8.班主任发言: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所以每一朵花都不应该拒绝开放。一个人活着,你的生命就不再是你的一个人的所有。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以便让其他的生命更好的活着。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是永远是一帆风顺的,也可能是充满坎坷。但我们不抱怨,不气馁,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享受这样的过程,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
前锋农场中学
二零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第五篇:7、生命之舟 教案
7、生命之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特点;体会生动传神、言简意赅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理解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暴雨肆虐,洪水泛滥,中国大地从南到北,都在经受着大自然无情的考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解放军、武警战士为我们托起了“生命之舟”。让我们随着记者梁家新等乘着生命之舟回到1998年,回到湖北嘉鱼簰洲湾,看看那里所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吧。
我们请同学来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
背景介绍: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二)感知课文
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之心快速浏览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文章属于什么类型的新闻?
——电视新闻。
2、哪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遍书上对“电视新闻”的解释?(抽生读)
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3、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视新闻与报纸上登载的,广播里播放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明确: 有画面,有声音,有看有听。
(三)析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并思考:怎样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事实?
明确: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某舟桥旅和某公安消防总队)前往营救被困群众。(要点:时、地、人、事)
2、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3、导语、主体、结语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导语:(1-2段)簰洲湾溃口,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主体:(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结语:(10段)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4、请同学们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内容?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时间: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点:湖北嘉鱼簰洲湾
人物:广州军区舟桥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赶往营救的随同记者
事件: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5、主体部分具体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如何展开报道的?
明确:救助过程或战士解救被困人员。按照时间顺序,重点选择了两个画面加以表现:救助战士苟峰和救助小女孩。
6、其中哪一个情节最难忘、最紧张、最典型?
明确:救助小女孩
7、小女孩处境有多危险?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处境危险:冲锋舟左前方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况十分危急。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急流顶冲,小女孩抱着的小树难以靠近。
8、在这种危急关头,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找出原句回答。
(四)品读课文
1、阅读主体部分,选词填空,相互讨论,并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品味过后学生齐读)
(1)搜寻
绕过
穿梭
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寻)被困群众。
(2)迂回
冲去
转舵
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
(3)抗争
靠拢
肆虐
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步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语言特点: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准确生动,且带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作用:表现救助的危险、困难,更表现战士们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精神的崇高。
2、文章最后一段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总结救助行动,点题。
3、假如你就是那个可怜而又幸运的小女孩,抱着小树在洪水中苦苦抗争了一夜,双腿浸泡在水里,口渴、饥饿、疼痛、恐怖吞噬着你,而这时,远处驶来了几艘救生船,那一身身国防绿穿梭于树丛之中,那一声声亲切的“千万别动,千万别动”„„这时,这些小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当地群众称这些舟是“生命之舟”?(引导学生归纳出下图)
凌晨1点,奉命营救
生命之舟
凌晨5点多钟营救12人
(一共救起1700多人)
营救小女孩的经过
上午10点共营救64人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生命之舟——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已救人,在激流中驾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五)课外延伸
假如你就是当年获救者,请你用“当„„是他们„„”的句式写一个排比句来赞美我们的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紧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