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学院行政工作要点
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推进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学院将在党委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示范建设成果,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全力推进产学研园建设,积极推动高水平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
1.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各项工作,以学院党委《贯彻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意见》为指导,认真实施《教学管理规范(试行)》、《学生教育管理规范(试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规范(试行)》三个规范,通过制度化、规范化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通过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示范建设成果,继续推行 “1221”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2.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2013年,各系部要按照建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的要求,认真制定部门《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这一纲领性文件,经学院审定后组织实施。学院将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系部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各系部在制定 1
该规划中,一定要提高认识,着眼未来和产业发展需要,从调研分析问题入手,集思广益,协同创新,确立新目标、确定新项目、组建新团队、搭建新平台、建立新机制、实现新突破,通过年度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学科专业发展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3至5年上一个大台阶,并取得标志性的成果和业绩。
3.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学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针对系部实际和《系部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内容的要求,确定年度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制定2013年度实施计划,分步骤、多途径地着力解决教师数量不足、职称和学历学位不高、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团队领军人才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奠定基础。
4.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完成本年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改进各教学部门间条块分割的情况,建立适合推进产学研的工作机制;以主要学科和重点专业为突破口,认真梳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加快探索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改进教学内容组织,确保两个体系间相互融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按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要求,切实
加强对实践教学场所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保证实践教学秩序,切实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充分发挥重点设备在产学研中的作用,提高学校产学研工作水平。
5.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6.全力推进产学研园建设。根据规划,积极推进产学研园建设。重点做好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开工建设和培训中心、研发大楼的报批报建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做好产学研园的内涵建设规划,争取与高水平企业、科研院所共建,探索园区建设新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按照建设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的要求,做好长远规划的项目储备。
7.着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产学研结合,提升服务地方和行业,对接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倡导系部建立产学合作团队,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纵向、横向课题研究,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8.提高招生就业工作质量。充分研究招生就业形势,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完善招生宣传机制,加强学校形象宣传,争取更多优质生源。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推荐工作,开发就业资源,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学生创业教育,促进毕业生高水平就业。
9.继续加强社会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在做好现有的职教师资培训、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和转岗、社会化选学等培训项目基础上,认真实施“国家级职教师资数控应用培训项目”和“中小企业培训项目”,进一步拓展学院服务社会的空间。
10.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结合修订学院《章程》,逐步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
11.加强重点关键领域监管。按照学院党委要求,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做好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日常管理和强化监督,确保规范运行,杜绝腐败,保障学校改革和发展顺利推进。
12.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严格上课考勤、晚自习纪律、考风考纪等要求;坚持系部书记、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制度;强化学生宿舍消防、治安、财产和网络管理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管理。
13.强化校园安全管控。坚持校园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学院、系(部)、班级安全稳定信息网络,定期分析和排查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完善和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开展安全演练,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好节假日、纪念日和敏感期、特殊事件期间维稳工作。
14.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认真做好教学、实训场所的卫生和美化,实施校园亮化、美化工程。坚持开展警校共育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努力做到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美化,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师生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高,育人环境进一步净化,师生共创美丽生态环境。
15.不断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建设节约型高校,保持标准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的成果,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条件。
16.切实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家属宿舍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学院经济适用房按期投入使用。
第二篇: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全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年,全县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以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州人民政府《**全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为重点,建立健全落实省“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县政府各项工作的法治
化水平。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
(一)认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县直部门局(委、办)务会议一年至少研究一次依法行政工作,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及时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制定完善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政府服务法治化建设、学法制度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加强对乡镇和县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和监督。
(三)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局(委、办)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专门法律知识学习。县人民政府今举办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学习班,把依法行政知识继续纳入到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培训之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能力。
(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确定古阳镇、高望界乡、县工商局、县地税局、县药监局等5家单位为我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加强对示范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公民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要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二)加强对政府合同的监督管理。政府合同的谈判、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及纠纷的解决,政府法制部门要全程参与。凡是由县人民政府(政府委托的部门)作为甲方或乙方签订合同协议必须经两个程序:一是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核修改;二是经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开展社会稳定、环境、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三、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一)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抓好《古丈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则》(古政发〔2013〕11号)的落实,进一步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未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一律不得发布施行;规范性文件未经本级政府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印发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和县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落实规范性文件申请审查制度。认真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审查申请。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机制。对不符合规范性要求的文件,要责令制定机关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依法予以撤销并通报。
(四)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及时清理制度。对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起草单位或者实施单位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制定机关组织修改或者废止,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推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四、为争取地方性立法项目做好前期论证工作
(一)争取1至2个立法项目列入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立法规划。
(二)重点调研起草《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草案)。
五、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深入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县政府各部门要对原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进行一次清理和完善,深入推行和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要加大对本部门裁量权基准的培训力度,使一线执法人员熟悉运用裁量基准。县政府法制办要结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案卷大评查等形式监督裁量基准的落实。
(二)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做好成立县城市综合执法局相关筹备、报批工作,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规范其职责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关系。
(三)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完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第三篇: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3年是我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一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主线,进一步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向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转变,为完成我乡“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乡镇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1、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要求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发挥法制机构在行政决策中的法律顾问作用。认真落实市、县关于“充分发挥法制办把关作用”的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3、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有效期和公开公布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备案文件审查力度,确保审查率、备案率达到100%。所有规范性文件都必须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4、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按照国务院《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要求,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和更新维护,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保证我乡政府信息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公开。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做好实施城乡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相关工作,要积极推动此项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加大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总结开展综合执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适当减少行政执法层次。
2、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项目审批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制度,提高项目审批速度,提升行政服务效率;要大力精简审批项目,结合我乡实际,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继续进行审查清理,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
3、做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对调整后各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梳理和规范,重新明确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1、围绕大局确定立法项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加强改善民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立法为民、利民、便民、靠民的观念,进一步完善政府立法工作程序,增强立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民主立法的新机制,所有政府规章草案都要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特别是对社会公众关注、事关民生的立法项目,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要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改完善与制定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和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该修改的及时修改,该废止的及时废止。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继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全乡依法行政评议考核机制,强化对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和追究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行为的责任,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2、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采取定期集中评查和不定期评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对全乡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或征用等各类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程序不当、适用法律不准等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督导检查。在全乡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基础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已出台的基准制度实施处罚。
4、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是涉及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许可、重大行政复议及应诉案件,均要报告,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健全和完善行政处罚程序,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探索建立备案制度,不断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五、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
1、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切实解决“复议无门”的问题;坚持依法办案,按照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关于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必须2人以上的要求,各部门要抓紧配备、调剂和充实行政复议人员,保证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和案件听证行为,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2、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提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各部门在收到行政应诉通知书、行政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起8日内应将立案、判决、败诉案件执行情况。
3、加大行政调解和行政执法举报投诉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行政调解中的牵头作用,开展“优秀行政调解员”评选活动,积极推动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构,明确专门工作人员,做到人员、场地、办公设施、办公经费“四落实”;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定期检查、情况通报、人员培训等制度,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
范化,切实提高行政调解工作水平。积极受理行政执法举报投诉案件,不断拓宽案件的接转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监督的权利;加大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改进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六、强化依法行政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
1、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会议学法制度、专题法制讲座制度、集中培训制度,制订法制讲座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我乡改革发展的实际,重点安排规划、改制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讲座;重点安排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知识测查力度。
2、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培训。认真贯彻执行《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法律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培训和考试。
3、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继续推动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保证法制机构、人员配置与不断扩大的工作任务相适应;法制机构和法制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全乡中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能力,当好政府和部门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
第四篇:07行政工作要点
郑州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机关事务工作质量的一年。为保证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全市工作部署,结合市直机关单位和我局干部职工意见,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形成我局全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2007年,全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当前工作大局,以全面履行和加强机关事务管理职能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提升服务品位、扎实做好机关后勤工作为中心,在深入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协调机制,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加强机关后勤队伍建设,实现机关事务管理和机关后勤工作的健康、稳定、高效、持续发展,为市直机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为促进郑州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07年,要以几年来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为基础,集中精力,统筹协调,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力争在发挥职 能作用、深化后勤改革、提高保障能力上有所突破,为促进机关资源共享、构建和谐机关发挥应有的作用。
1、推进机关干部职工住房保障工作。针对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住房的实际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政策,积极探索各种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履行好编制文件赋予的基建管理职能,争取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力争扩大房源,进一步缓解机关干部职工住房困难。
2、做好机关办公房局部调剂分配和办公用房转为经营用房的统一管理工作。根据目前办公房房源情况和市直机关办公实际需要,按照市直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标准进行小范围调剂分配,解决部分机关单位办公用房紧张问题;核查市直机关办公用房面积,对超标准、超面积使用办公用房的单位,制订改进管理的办法;对机关各单位转为经营用房或对外出租的办公房,统一办理变更合同主体手续,制定相关办法,规范市直机关办公用房转经营用房的审核报批程序;对市直机关办公用房统一办理过户手续,逐步规范办公用房产权管理。
3、进行市直机关土地存量资源普查筹备工作。借鉴中央国家机关土地普查工作经验,利用现有微机数据库及相关信息,对市直机关存量建设用地数量、规模、结构、分布及地上建筑物进行初步摸底,制订市直机关用地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市直机关土地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逐步向统一登记建档、统一发证、统一编制市直机关用地规划过渡。
4、落实市直机关大中型客车和机关南北院会议室集中管理工作。要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根据集中管理的具体范围、费用预算及管理模式,尽快落实资产移交、人员到位及上岗培训等相关工作,研究制订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以大中型客车管理和会议室集中管理为契机,探索研究机关后勤资源整合相关问题,推动机关后勤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5、解决好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持人本管理,开放机关文体活动中心,增设健身器材,为机关干部职工健身提供条件;加大协调力度,逐步解决机关统管住房房产手续遗留问题;对电动车、自行车存放加强管理,继续提供好“六项免费服务”;成立“机关南北院食堂伙食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南北院机关单位选派代表参加,对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服务质量进行监督,随时反映机关干部职工意见;在统管办公区、住宅区服务范围内尽快推行“一卡通”,为机关干部职工就餐、洗衣、购物等消费提供方便。改善局干部职工办公条件,尽快解决办公车辆、微机、办公机具等问题;安排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勤人员,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及时研究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殊困难。
6、完善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实行服务费用结算。根据编制文件赋予服务中心的职能,围绕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服务 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总要求,继续做好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工作,剥离一部分非保障性服务项目到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自主管理相应的服务资源;选定一两个具备条件的服务项目,建立后勤服务标准及费用标准,实行服务费用结算;探索部分服务项目社会化、市场化途径,不断夯实服务中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7、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把构建和谐机关、节约型机关工作,以及市直机关统管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相关工作,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统一起来,制订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做到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评;组织市直机关开展“创建和谐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创建文明机关”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充实完善考评内容,加强工作协调和督导力度,推进市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8、组织全市机关后勤系统学习竞赛活动。发挥机关后勤协会的作用,协同市人事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在全市机关后勤系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业务培训和技能比赛活动,加强后勤系统业务交流和后勤单位之间的业务合作,促进后勤系统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大后勤系统在机关整体工作中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后勤形象。
9、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安全保障硬件配置,完善智能化管理设施,对重点安全防范部位设备设施 进行检修或更换,为保安人员配置对讲机;根据局《应急联动工作预案》规定,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和实地演练,以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和最大限度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确保统管办公区和住宅区干部职工的办公和生活安全。
10、认真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乡驻村、警民共建等工作任务。明确进度,加强协调,认真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乡驻村工作任务;做好“一对一”帮扶、“以城带乡”帮扶等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三、主要措施
为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2007年,要以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内部建设为基础,深入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在政策研究、制度落实、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达到以管理促发展的目的。
1、充实人员,改进办法,着力提高机关事务管理水平。一是根据重点工作进展需要,选调人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充实力量,集中攻关,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的快速推进;以国有资产管理为重心,尽快研究制订市直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完善微机数据库,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二是改进市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检查考评办法,检查考评内容要突出机关特色,要涵盖建设节约型机关、和谐机关的基本要求;检查考评方式要注意年终考评和平时检查相结合,注重了解有关部门在创建活动中各方面的 综合信息;日常工作要和开展活动相结合,选好适合机关单位的创建载体,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在发挥好现有职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市直机关基建管理、财务及房产专项资金管理、劳动技能培训等相关办法,为充分履行编制文件赋予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拓展管理服务空间创造条件。
2、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规范对服务资源、服务过程的管理。根据现有后勤服务资源,明确后勤服务标准,推进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高效利用;深化后勤服务改革,逐步解决市直单位一家一户办后勤的问题,实施市直单位后勤服务联合,推动机关后勤与社会服务联合,通过外引内联,提高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能力、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经常性的服务监督和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种问题;严格工作程序和标准,把ISO质量管理标准逐步铺开到各个服务环节,加强通讯、膳食、维修、保洁、会议等服务项目的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3、创新人员管理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动态的用人机制,对部分中层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对有关处室干部实行轮岗,促进岗位交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对部分要求标准高、技术含量高的工勤岗位,在全局相关岗位工勤人员中实行竞争上岗,完善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德”教育,充分发挥党群团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做好党建、青年和群众工作,提高干 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增强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改进业务培训办法,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主,分期分批组织安排,进行更系统、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定期组织业务水平测试和技术考评,对评出的业务骨干以及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通过人员流动、岗位培养、竞争激励和思想教育,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干事创业的干部职工队伍。
4、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大制度落实力度。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在制度完善的同时,组织以局《规章制度汇编》及相关岗位工作流程、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使全体职工人人熟知各项制度;成立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制度执行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开展以规范管理、落实制度为主题的座谈交流活动,强化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漏洞和失误。
5、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研究和对外宣传工作。列出调研专题,定期组织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与后勤同行之间保持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借鉴外市地机关事务管理及后勤服务经验。建立政策研究例会制度,由分管领导分别牵头,围绕局重点工作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每次一个专题,组织相关部门座谈研究,拿出可行性强的建议及 方案。办好机关后勤杂志,建设机关事务工作网站,搞好专题策划和编辑工作,为政策研究、经验交流、对外宣传提供平台。
6、充实内容,创新方式,组织开展好四项活动。一是开展“竞业务技能,展后勤风采”主题活动,立足岗位,选拔培养技术骨干,为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位创造条件;二是继续开展“沟通〃联谊〃发展”对话活动,以局大项工作进展及重大情况为主线,定期向职工通报并听取意见,加强内部沟通,及时消除疑虑;三是开展“建设学习型团队”活动,定期组织不同层面人员参加读书沙龙、主题征文等活动,强化全体职工的学习意识,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举办职工运动会,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活跃气氛,解疑释惑,增进团结,激励士气,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树立机关后勤良好的外部形象。
2007年,是机关事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根据全年工作要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需要全局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希望全局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同心同德,密切协作,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机关事务工作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落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硬任务”,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加强平安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推进法治化统领发展、信息化牵引发展、一体化集成发展、社会化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争先进位,为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坚持以法治为统领,着力提升监狱工作水平
1、贯彻“法治统领、安全为先、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监狱工作理念,完善“一个党委、两个法人”新型监狱运行管理体制,推进监狱规范管理常态化,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2、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和四道防线,全面推行民警首问责任制。加强狱情分析研判和狱内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现场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3、建立完善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急防暴队伍为支撑的监狱警务模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完善“511”模式,建立质量评估、行为矫治、循证矫正和个别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改造体系。
5、加强出监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进监帮教活动。探索罪犯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有效途径,争取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有实质性进展,打造“科学化引领、专业化保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协同、制度化推进”教育改造特色。
6、完善执法管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体系,规范执法流程和标准。建立刑罚执行协调机制,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加大暂予监外执行力度。
7、落实重点罪犯管控措施,依法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力。扎实开展推标创建活动,深化标准化监区和会见室文明窗口建设,提升监狱形象。
二、坚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平安**建设
8、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建设纲要,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六五”普法规划中期督查。
9、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突出菜单式、互动型普法,探索研究式、体验型学法用法新途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知识”向“培育思维”、从“活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10、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推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12、完善法治创建及评估体系,推动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和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13、认真组织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推进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14、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推动基层维稳工作广覆盖、深拓展。
15、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16、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动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专家库和人才库,鼓励成立以调解员个人或工作特色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17、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18、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出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标准,分级、分层次组织调解员培训,克服人民调解的过度“行政化”或“民间化”倾向,提升人民调解的中立性、专业性和法律性,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19、配齐配强社区矫正机构人员,确保每个司法所至少配备1名专职工作者,构建司法行政机关与司法所职能各有侧重、互相补充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机制。
20、推进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向实战型转变。完善社区矫正执法体系和考评办法,开展执法专项整治活动和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21、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22、大力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依托企业建立1-2个县级过渡性安置基地,推动建立政府出资、社会支持,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于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
2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落实“必接必送”要求,加强“双向联系”工作,建立信息“点对点”、人员“面对面”、管理“无缝隙”衔接工作模式。
24、落实安置帮教各项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形式地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率。
三、坚持围绕主题主线,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5、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年底前所有乡镇都要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26、加强法律服务团工作,深化服务“美好新滁城”建设、“示范区”建设措施,围绕我市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等,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
27、拓展公证业务领域,推动将政府采购、招投标、拆迁补偿安置等纳入公证事项,加强金融、房产领域公证业务。
28、扎实做好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法律体检”、“助推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等活动。
29、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组织示范点考核验收,建立和完善律师进社区长效机制。推动律师进社区工作向农村延伸,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面向一线的村(居、社区)综合法律服务体系。
30、认真做好律师陪同领导接访工作,完善律师参与信访调解制度,组织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工作,促成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得到有效解决。
31、整合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参与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活动。
32、推进法律援助社会化发展,健全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涉法信访对接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法律援助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作用。
33、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畅通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
34、加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建设,以服务窗口为依托,建立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于一体的法律服务中心,实行“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35、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完善困难群众数据库,加强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专业律师承办案件的比例,优化便民服务效果。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
36、加强法律援助管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品质,组织开展优秀法律援助案件、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评选活动,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全市法律援助事业。
37、贯彻落实滁办发[2012]20号文件精神,力争在公益性法律服务财政经费保障、律师人才培养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38、推动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模化建设,落实促进县域律师发展措施,增强律师事务所的综合实力。
39、全面启用律师电子印章,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律师监管。
40、制定公证业务、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开展示范公证处创建活动,争创全省公证行业示范点,全面推进公证工作标准化建设。
41、建立公证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公证业务稳步增长。树立“办铁证、创精品”办证理念,建立健全公证质量事故“零容忍”长效机制。
42、加强和改进司法鉴定管理,全面推进认证认可和能力验证工作,强化执业监管和执业保障。
43、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诚信建设和规范管理,探索建立“驻村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机制。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根基
44、加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建设,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推动县(市、区)司法局从单纯管理机关向一线作战实体转变。
45、以创建“五好”司法所为抓手,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在新的社区管理体制下司法所建设模式,做好司法所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强化对省市示范司法所的动态管理。
46、落实副科级司法所长配备,推行以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方式充实司法所力量。
47、建立律师事务所联系司法所、律师联系司法所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推动一体化集成发展,增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支撑力。
48、把信息化“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全员全案全流程应用。
49、整合系统网络资源,建立司法行政网上服务中心。推进监狱业务综合平台建设和试运行工作,推广使用远程帮教探视系统,建立司法行政专网视频会见室。
50、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考核标准,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实行“双月抽考”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员网络维护、专人进行信息发布、分工进行网络舆情监控。
51、按省厅统一部署,做好新版社区矫正信息系统上线工作,推进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房产、婚姻登记系统的对接工作。
52、落实现有保障政策,规定标准经费和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协调到位,装备配备发放到位。
53、建立常态经费保障和动态增长机制,推动实行“以奖代补、以案定补”人民调解补贴制度,建立按服刑人员数量核定经费的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律师担任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参与信访和进社区工作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培训工作经费。
54、制定装备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加强对装备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装备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着力保障司法行政事业长远发展
55、坚持政治建警和文化育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56、深化安徽司法行政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实践活动,把培育核心价值理念与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司法行政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
57、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加强工作宣传,在全系统营造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58、加强领导班子和干警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吸纳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
59、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加大对新招录公务员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进岗位练兵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执法执业能水平。
60、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分类、分层、分级教育管理,着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为民、务实、廉洁的过硬队伍。
61、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突出教育的有效性。健全完善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强化制度的预防性。
62、加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做好风险点的有效防控。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开展警务督查活动,加强对执法环节、重点工作、重点领域的监督。
63、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64、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坚持实行“四个倒逼”工作机制(用目标倒逼进度、用时间倒逼程序、用分解倒逼到人、用督查考核倒逼落实),加强跟踪督查督办,严格绩效考核,强化机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