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

时间:2019-05-12 07: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

第一篇: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

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 1目的为了确保对注塑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 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范围

适用于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各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

3职责

3.1技质部品质主管负责注塑原辅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监督,及时向生产部门反馈质量情况

3.2.巡检应负责按产品作业指导书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并对当班的注塑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

3.3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或部门领导协调处理。

4工作程序

4.1 过程的实施;

4.1.1注塑 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做好自检,检验产品的外观,技质部做好开机产品的开机首检封样,首件并填写《首检记录》,巡检员同时做好生产产品抽检工作,并填写《巡检记录》,巡检要求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进行记录和标示,并对返工产品进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4.1.2对产品的放行执行《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对出现的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的管理程序》。

4.1.3 巡检员巡检产品检验控制按《注塑件的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判定执行。

4.1.4过程中环境的控制

4.1.4.1 注塑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检验员并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4.2入库前质量控制

4.2.1产品入库前巡检员应对入库的产品进行确认是否合格,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检验章。并做(抽检入库记录)

4.2.2注塑车间的(产品入库员)应根据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有检验章标识的产品方可入库,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不的入库。

4.2.3 经入库前确认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当事人进行返工处理,无返工能力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能及时返工的,巡检员应作好不合格品标识。并填写(返工记录表、)

4.2.4仓库应作好产品区域划分,并相关的《仓库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定量、定置摆放整洁有序,对入库的产品数量进行核实验收,产品合格证上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应拒收,作到无证无章产品不验收。

4.3过程的改进

4.3.1品质人员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3.2 注塑过程的改进涉及到修改工艺文件或质量管理文件时应按照《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

4.4过程的再确认

注塑生产部在注塑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品质部检验人员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并重新做出确认,采取措施,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4.5过程监督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是监督和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操作人员的自检和巡检员的检验的目的是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过程效果。按《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管理程序》实施,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的管理程序》

5.2 《首检送检程序》

5.3 《巡检作业程序》

5.4 《不合格处理报告》

5.5 《抽检入库检验作业程序》

5.6《交接班程序》

5.7《封样程序》

6相关记录

6.1《巡检记录》

6.2《抽检记录表》

6.3《返工记录表》

第二篇:注塑喷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公司各相关部门:

针对8月份各主机厂家提出的产品质量缺陷及销售部门月报反映的质量缺陷,归纳得出我司生产供货的产品多存在以下质量缺陷:产品颜色色差、色母花、毛刺或修边不齐、变形、顶白、熔接痕、缩痕、油污、杂质、未覆膜、喷涂不均或漏喷、丝印漏网。

为了确保对注塑及喷涂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现我部规范职责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职责

技质部品质主管负责注塑原辅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监督,及时向生产部门反馈质量情况,巡检应负责按产品作业指导书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并对当班的注塑、挤出、喷涂件等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或部门领导协调处理,并报公司相关分管负责领导。

2、过程的实施;

注塑、挤出、喷涂在产品生产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做好自检,技质部做好开机前的产品生产的产品首检封样,首件并填写《首检记录单》,巡检员同时做好生产中的产品巡视抽检工作,并填写《巡检记录表》,巡检时如发现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并报当班班长,应及时要求当班操作工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

进行记录和标示,并对返工产品进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巡检员巡检产品检验控制按《注塑件及喷涂件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判定执行。

3、过程中环境的控制

注塑件、喷涂件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规定进行标识,检验员并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4、入库前质量控制

产品入库前复检员应对入库的产品进行确认是否合格,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检验章。并做(抽检入库记录)注塑、喷涂(产品入库员)应根据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有检验章标识的产品方可入库,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不的入库。经入库前确认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当事人进行返工处理,无返工能力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能及时返工的,复检员应作好不合格品标识,并填写(返工记录单),并报相关责任人进行协调处理。仓库应作好产品区域划分,并按相关的《仓库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对入库的产品数量进行核实验收,产品合格证上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应拒收,作到无证无章产品不接收。、过程的改进

品质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注塑、喷涂等生产部门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品质部检验人员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并重新做出确认,采取措施,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

时做出反应。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是监督和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操作人员的自检和巡检员的检验的目的是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过程效果,需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6、注塑件、喷涂件产品质量要求:

清洁度要求:产品表面光亮光洁,无脏迹、油污。表面分型面连接圆滑,表面黑店,无磕碰划、桔皮纹,外观可视面无杂质。修边整齐,无锯齿状,修边宽度≤0.5mm,注料口修边整齐,白印不特别明显,装配可视面各处不允许有毛刺。颜色应与色板及封样件颜色相同,没有封样件的符合图纸所标色标颜色,成套零件中,目测无明显色差;整体色泽均匀,线形部分粗细均匀;无明显影响外观的皱纹、气泡、无毛边。直接外露表面与喷漆颜色不一致的杂质,每点的直径应小于等于0.3mm。单个塑料喷涂件正面可视面上直径小于等于0.3mm的杂质不得超过5点。自然光下(非太阳光直射),塑料喷涂件表面无露白,拉手及边角处无明显露白。表面不得出现划伤,碰毛现象。表面及边部不能出现堆漆、桔皮、淋挂现象。断面不允许出现针孔状空洞,杂质等。颜色:表面色泽均匀,应与标准色板或封样件保持一致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底面

C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结构尺寸、材料性能质量要求,关键配合尺寸需符合图纸

和封样件尺寸要求。喷涂材料性能;主要例行检测的性能为:涂层附着力、涂层耐酒精性、涂层硬度、紧贴强度。必须使用奥凯公司指定厂家产品,若更换厂家必须经奥凯公司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更换。喷涂用喷涂材料要求使用无毒漆,必须有环保局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材料。以下其它性能为型试试验项目:涂层厚度,涂层光泽度、涂层柔韧性、涂层抗冲击强度、涂层耐化学试剂性、涂层耐水性、涂层耐湿热性、涂层耐汽油性、涂层耐候性、耐热水试验、涂层冷热循环冲

涂层硬度:要求涂膜硬度达1H以上。检测按GB/T 6739《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划五道不超过两道为合格,每一次铅笔端部都需研磨平;每一个喷涂零件检测时位置应尽量均布划五道,如移动空调前面板:前面、左右两侧、顶部两端各划一道检验;分体机面框:前面、左右两侧、后面两端;涂层硬度检验工具统一使用日本进口三菱牌铅笔,测试仪器统一使用QHQ-A型涂膜铅笔划痕硬度仪(俗称:小推车)。

涂层附着力:按GB/T9286规定试验,室温放置16小时后,划格法要求涂膜附着力不大于0级。用划格器间隔为1mm,划格过程中刀刃始终垂直于样品表面,用力始终均匀,以划破涂膜见底材为准。紧贴强度:室温放置16h后,对涂层面粘贴专用3M不转移胶带放置2h后,直角方向以1~2mm/s的速度进行剥离,无脱落现象。漆膜耐酒精性:分别用沾有酒精的棉布贴在漆膜表面,用1000g砝码10分钟和漆膜用沾有纯酒精的棉布在漆膜表面摩擦50次(荷重150g),漆膜表面无变色、剥离、露底等现

象,产品重量要求符合销售部和技质部规定的重量,1000g以是不重量偏差允许5%,500g至1000g之间产品重量允许偏差1%,500g以下产品偏差允许3%(针以注塑产品)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质量要求

制件包装应贴有合格标示卡,并标示出制件的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名称及生产批号。

包装:应按照要求对制件进行包装(包括内包装),制件包装应采取可靠的防挤压及刮擦等措施。不允许多型号产品同箱,应有良好的防相互磕碰等措施。(主要为塑料袋、气泡袋、包装箱、PE保护膜等)装卸、运输:应避免在装卸运输的过程中,直接受雨、雪、暴晒和各种污染的影响。装卸时应避免用力过大,应轻拿轻放,在运输中制件的码放不允许超过5层,不得使用有损产品质量的工具。

检验步骤:

1、首件样品封样确认;

2、巡检;

3、复检

4、出入库抽检

报:

第三篇:注塑产品的尺寸控制技术

注塑模具和注塑产品的尺寸控制技术

随着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进步,从传统的经验积累到软件开发的应用已有了质的变化。CAD CAM和CAE的广范应用为我们的模具和模具产品的几何尺寸控制技术打开了上升空间,由于模具和模具产品的市场需求差异很大,种类繁多,在外形,尺寸,材料,结构等各方面变化大,要求高,使得我们在模具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如何有效控制模具及产品的几何尺寸也就非常直观地放在了我们面前。对于不同类型模具和产品会有不同的控制技术及方法。今天我在这里就注塑产品成形尺寸控制谈点体会,谈到注塑产品必定又会谈到注塑模具,一般情况下我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 模具设计方面的控制

1、首先要对模具结构,材料,硬度,精度等著多方面用户的技术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包括成形塑材的收缩率是否正确,产品3D尺寸造型是否完整,合理进行处理分析。

2、对注塑产品的缩孔、流痕、拨模斜度、熔接线及裂纹等外观有影响的各个地方作充分考虑。

3、在不妨碍注塑件产品功能及图案造形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模具的加工方法。

4、分型面的选择是否适当,对模具加工、成形外观和成形件去毛刺都要作仔细的选择。

5、推顶方式是否适当,采用推杆、卸料板、推顶套管等方式还是其它方式,推杆和卸料板的位置是否恰当。

6、侧面抽芯机构的采用是否合适,动作灵活可靠,应无卡滞现象。

7、温度控制用何种方法容易对塑件产品更合适,对控温油、控温水、冷却液等用哪种结构循环糸统,冷却液孔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是否恰当。

8、浇口形式,料道和进料口的大小,浇口位置及大小是否恰当。

9、各类模块与模芯热处理变形影响及标准件的选用是否合适。

10、注射成形机械的注射量,注射压力和锁模力是否充分,喷嘴 R,浇口套孔径等是否匹配合适。

等等这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准备,从产品件初始阶段就应受到严格控制。

二 工艺制造方面的控制

虽然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全面充分考虑和安排,但在实际生产中还会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尽可能在生产中符合设计的原意图,找出实际加工中更加有效、更加经济合理的工艺手段。

1、选择经济适应的机床设备,作2D和3D的加工方案。

2、也可考虑适当的工装夹具进行生产中的辅助准备工作,刀具的合理运用,防止产品件出现变形,防止产品件收缩率的波动,防止产品件脱模变形,提高模具制造的精度,减小误差,防止模具精度发生变化等等,一系列生产工艺要求和解决措施。

3、这里提一下有关英国塑料协会(BPF)的成形件尺寸误差产生原因及其所占比例的分配情况:

A:模具制造误差约1/3,B由模具磨损产生的误差1/6 C 由成形件收缩率不均衡所产生的误差约1/3,D 预定收缩率与实际收缩率不一致所产生的误差约1/6

总的误差=A+B+C+D,因此可见模具制造公差应是成形件尺寸公差的1/3以下,否则模具难以保证成形件的几何尺寸。

三 通常生产方面的控制

塑件成形后发生几何尺寸的波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是经常会发生的现象:

1、料温、模温的控制,不同牌号的塑料必需不同的温度要求,塑材流动性差的和二种以上混合料的使用都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发生,应该把塑材控制在最佳流动值范围内,这些通常容易做到,但模温的控制就比较复杂一些,不同的成形件几何形状、尺寸,壁厚比例的不同对冷却糸统有一定的要求,模具温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冷却时间,因此尽量使模具保持在可允许的低温状态,以利于缩短注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模具温度发生变化,那么收缩率也会有变化,模温保持稳定,尺寸精度也就稳定,从而防止成形件的变形、光泽不良、冷却斑等缺陷,使塑料的物理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当然这还有一个调试的过程,特别是多腔模成形件更复杂一些。

2、压力与排气的调整控制:

注射压力的恰当,锁模力的匹配应在调试模具时得到确定,在模具型腔和型芯所形成空隙中的空气以及塑料所产生的气体必须要从排气槽排出模具之外,如排气不畅会出现充填不足,产生熔接痕或烧伤,这三种成形缺陷有时会间或地在同一部位出现,当成形件簿壁部分的周围有厚壁存在时,模具温度过低时就会出现充填不足,模具温度过高则又会出现烧伤现象,通常在烧伤部位又会同时出现熔接痕,排气槽往往会被忽视,一般都处于偏小状态,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要不产生毛边,排气凸肩的深度尽量深些,凸肩后部开设尺寸较大的通气槽,以便通过凸肩后的气体能迅速排出模具外,如有特别需要的时候在顶杆上开排气槽,道理是一样的,一是不出现废边,二是出气快能很好起到效果就行。

3、注塑成形件尺寸的补充整形控制

有些塑件因外形和尺寸的不同,脱模后随温度与失压的变化,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变形翘曲等,这时可作些辅助工装夹具进行调整,在成形件出模后及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待其自然冷却定形后就能取得较好的校正、调整效果。如果在整个注塑工艺上保证严格管理,那么注塑成形件的尺寸就会得到非常理想的控制。

以上简单粗略地分析了几个方面对注塑模具和注塑产品尺寸控制的体会,接下来我把生产中的一些实例提供给大家参考,交流。

例一 医用伽玛立体床板模具和产品尺寸控制

该医用伽玛床长2300mm,宽760mm,高水平200mm壁厚40mm,床板中间二侧边按人身舒适度曲面与弧度成形,床体采用二种材料复合构成,表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里层用钢性发泡塑材作填充,采用二次热压成型工艺,(材料与热压工艺客户要求不公开)。要求成形件表面光滑美观,无污迹,特别是对塑件产品的变形尺寸要求较高,伽玛床的中间人身接触部分有45度N线位置要求准确,对人身扫描时反映在坐标上的尺寸要精确无误,准确地反映出人体病灶的范围和位置。塑件公差正负0.12mm,45度N线呈凸筋状,高3mm宽3mm,筋凸部分尺寸R1.5mm,要求公差为正负0.05mm,中间45度线二端长 1100mm,如果用通常钢材作模体则变形较大,难控制,并且模块在CNC切削时由于余量多,更加大变形的产生,如用钢2738或P20都不理想,用 NAk80可能会好些但不经济,由于该产品件的工艺要求较特殊,生产工艺也不一样,最终要克服变形和经济二大要求,我决定用HT300料作模体,镶板亦用同类材料,解决变形与成本问题,同时采用汽车复盖件模体做法,先泡沫制成模型体(泡沫模)再进行翻砂工艺处理,这样得到的模体重量轻,材料省,余量少。然后制模时CNC切削余量小,加工时间短,精密加工后模具经二次热压成型,出来产品件达到了用户的要求,并使该产品取得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准,通过模材和新工艺热压成形的改变,从而取得对成形件尺寸的控制。

例二 船用雷达天线塑件产品尺寸的控制

该雷达天线呈腰圆状,中间空,长1700mm,宽200mm高160mm,壁厚3mm塑材为ABS,成形件要求外形无拼缝,光滑、美观、无痕,中心位置要求准确,牵涉到电波发射的角度与位置。模具采用挤出形式,严格管理注塑工艺,对出模后的成形件进行工装夹具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该产品成功填补了中小型船舶民用雷达的国内品牌空白,通过模具结构和工装调整对塑件产品尺寸进行了有效控制。

例三 送药机片剂槽塑件产品的尺寸控制

该塑件为制药机械中的园盘式送药机配件,产品长400mm,宽400mm,高300mm中间园型凹腔,壁厚不均,3mm—10mm不等,料聚丙稀,产品要求批量生产,变形小,外观光滑无痕,送药时顺畅无卡滞现象,成形件组合后工作部分要求在同一个园心的弧上,我们采用了通常塑料模的开制方法,完成后进行试模出样件,发现孔与壁,筋等处缩痕明显,随后采取了壁厚超厚处增加工艺槽,尽量避免厚、簿壁不均匀的互相干扰,同时加大排气槽,最后样件出来组装在送药机上非常顺畅、准确,达到 了满意效果,通过对成形件不影响的前提下与模具的补充加工,再进行注塑工艺的调整,完成了对该塑件产品尺寸的控制。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仔细、耐心地在设计工艺生产中把握好各个细节,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就能有效的,经济的控制好模具与产品件的几何尺寸,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发展,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和技术,也是我们学习的新课题。

第四篇:注塑产品过程控制管理流程

注塑产品过程控制管理流程

1.0目的为了确保对注塑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出厂标准, 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0 范围

适用于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各检验工序控制。

3.0职责

3.2.巡检负责按客户要求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3.3抽检负责对当班的注塑产品出货前全面检查

3.4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上级协调处理。

4.0 工作程序

4.1 来料检验和试料:

4.1.1 当采购物料回厂后,无论是新料或是粗粒料,当班巡检必须抽不同位置三处以上分多个小包装样品,每袋5KG左右进行机台试料,试料合格后必须作下检验记录,特别要求写清楚进料时间,厂家,并督促仓管进行产品时间、厂家的标识等,试样过程中留样要进行编号并收藏保管,直到材料开始正常生产为止;

4.1.2 每次换料生产时,要求不同的材料批次进行不同的标识区别,便于发生不良后进行产品追溯,具体操作是在巡检报表中注明换料的时间、厂家、产成品的包装顺序号等,发生异常可以追溯到哪个厂家、什么时间进货,哪天生产,从第几箱开始等;

4.1.3 试料合格后要填写来料检验报告,经品质主管审核确认后,和留样一起包装待查,若为不良则由技术组和采购、生产等部门进行评审和协调处理,报相关领导确认后执行。

4.2 首检、记录和标识:

4.2.1注塑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记录,检验产品的外观,巡检员做好开机产品的首件签字封样,并填写《首检记录卡》,生产过程中要按巡检要求进行产品抽检工作,每次检验项目要完整,并同时对打包产品、作业台产品和机台随机产品三个环节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协调处理,并如实、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4.2.2 巡检要求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进行记录、标识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否则不允许盖章进仓,对不合格的产品在交接班时要确保信息完全传达给下班次巡检员,以防零部件、材料误产、误用

4.2.3每天要将巡检报表收回并检查巡检记录的情况,对记录有不实或存在疑问则找相关巡检员了解确认,如属工作粗心、失误、责任心不足则要求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当天的绩效考核进行考核扣罚,对多次未按检验工作指导执行的巡检员将考虑换岗或劝退;

4.2.4各注塑工段完成品合格后,巡检在《产品生产流程卡》上盖章,才能进仓或转入下一道工序,注塑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原则进行标识,检验员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对标识不规范有权勒令员工整改或停机整顿。4.3 过程的再确认:

4.3.1 换料和新加料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巡检过程中机台有换料、加料时,巡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调查和了解所用物料的批次是否发生变化,便于记录和预防不良的发生;

4.3.2 修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当模具发生异常维修结束上机试样时,巡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并对照前期样品,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若模具属重大维修事项则由工艺组依照以上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必要的时候还需进行长时间的验证跟踪; 4.3.3 新人作业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当机台发生换人,新人作业等,领班、巡检必须加强巡检次数,明确告之产品的注意事项并确保员工全部理解,过程中反复检查新手作业熟练程度,发生异常要及时纠正,必要时候换熟练员工作业,保证品质的稳定性;

4.3.4 停水断电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生产过程中,由于外部原因发生停水、断电等造成机台异常作业而重新开机生产,此时,机台的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巡检员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并对照前期样品,确定产品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并持续跟进直到机台运行、产品质量趋于稳定为止; 4.3.5 过程调机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生产过程中,产品发生变异,车间领班或生产主管重新调机,当改变机台成型参数而原问题得到克服后,巡检要重新确认其他检验项目的品质是否出现变异,各种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如通过提高温度来克服产品外观不良是否会影响塑胶的物性而使产品变脆等,避免发生新的不良问题造成批量品质事故发生; 4.3.6 交班过程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车间在交班过程中,由于人员发生变动、新换材料未确认已到换班时间、上班次巡检忘了彻底交接或其他原因等给机台生产埋下质量隐患,对可能造成批量质量事故的风险,接班巡检员除严格执行检验外,必须确认上班次的巡检表、自检表,了解材料使用情况等,及时熟悉上班次的品质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4.4 不良品处理流程: 4.4.1 让步放行

当生产急需而模具存在问题,工艺无法修正或过程控制疏忽造成批量问题产品发生时,严格执行放行评审流程,通过评估可以让步放行时,由车间办理让步放行申请,经巡检确认、工程审核后交相关领导批准后让步放行,相关主管落实责任并进行扣罚处理,未办理审批手续的待处理品巡检不得盖章,仓管不得入仓或转序; 4.4.2 返工重验

当过程控制疏忽或员工未按检验要求进行产品加工,造成批量不良需要加工处理时,由车间依照《注塑车间管理规定》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外进行产品返工,返工不计加工费,必要时候要对员工进行扣罚考核,返工结束经过巡检重验合格后方可盖章入库或转序; 4.4.3 报废处理

对产品的放行执行评审流程的有关规定,通过评审无法回用时,需执行报废处理,由生产车间申请报废,经相关品质主管签字确认,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重大不良事故必须请示总经理裁决处理,私自报废或遗弃,一经发现三倍重罚。4.5 过程的改进:

4.5.1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控制,联络车间处理,对未改善的机台、模具有权实行停机整改,直到问题解决后方可生产;

4.5.2 不良品的处理都必须落实责任,实施扣罚,并通过调查报告实施纠正预防措施,责令相关部门、人员改善,经品质部验证合格后方视为结案,过程的跟进和反馈由品质部负责安排落实,其他部门必须配合执行;

4.5.3 注塑过程的改进涉及到修改工艺文件或质量管理文件时应按照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的要求,针对发生的异常和过程发生失控的原因,探讨检验规范和作业指导书中的不足和漏箭项目,逐步完善过程控制文件,提高过程控制能力。相关记录;《员工自检日报表》、《巡检检验日报表》、《来料试样记录表》、《首检记录卡》、《返工报告》、《回用申请表》、《产品报废单》、《质量调查报告》、《质量异常周报表》、《纠正预防措施表》《质量整改验证表》、《模具维修验证表》等相关表单。

第五篇:如何发挥航空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质量检验的作用

如何发挥航空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质量检验的作用

摘要:航天商品科技含量极高,结构设计精密复杂,每一个合格的航空产品都是由质量合格的整体框架、子系统、电子部件、元器件及软、硬件系统组成的,具有高科技设计与组装复杂的特殊性。这使得航空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衍生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难度系数较大。但是航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出现微小的的疏忽就有可能酿造严重航空事故,所以质量检验工作必不可少。本文在总结和阐释了质量检验与航空产品质量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航空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质量检验的作用的发挥方法;希望对提高我国航空技术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航空产品;质量控制;质量检验;作用;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展,新的航空设备和卫星设备层出不穷,这极大的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防科技水平。国家投资的航空航天设备生产基地和研发单位也在不断的推出民用的航空设备。同时,我国也在引入国外先进的航空产品生产线,这也使得我国航空产业的未来一片繁荣。但是,由于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航空领域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许多重要环节还有很多差异,其中,对航空产品的质量检测就是发挥航空产品质量控制过程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投入和研究还有待提高。由于航空产品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质量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如何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成为航空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质量检验与航天产品质量控制的关系;

航天产品的各种组成材料,像航空发动机、电子系统、机身材料、其他配件等,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调试检测直至装机组成,设计周期长,生产流程复杂,其涉足的科技范围涵盖了机电装配、空气动力研究、电解金属、重金属合成等多种生产工艺;我国从事航空产品产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他们的经营的模式采用的是设计与生产一体化。这种模式的科技转型难度大,生产需要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极高。在这种经营方式下,要想保证航天产品的品质,就一定要引入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设备。一般来说,航天产业的经营者都是引入GJB9001B 或ISO9001来设立自己的质量检测体系,在生产环节进行多种方式的控制,保证航天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严格的质量检测之中,这其中也有产品质量检验这一重要环节。

质量检验是衡量航天产品是否符合正常使用标准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天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生产环节中,质量检验是一道重要的关口,对减少隐患,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航天产品的质量检验环节一般设置在整个生产流程的最后一步,其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参数进行检验,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检测之前的每一个环节产出的产品是否达到标准,在这一环节进行筛选,把残次品和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给予清除,使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航空产品质量检验以生产过程不同的阶段和检验对象划分,包括外购、协议货源检验、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出场测试、产品入库、物流运输等。

质量检验在航天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航空产业经营者应该引入和设立起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充分发挥质量检验的把关、监督作用,为保证航天产品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二、充分发挥质量检测作用的具体方式;

2.1、做好产品设计阶段的检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航空产业经营者要按照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做好航空产在设计阶段的检测工作。同时,编写产品质量保证的各种管理条例。通过严格的调查和分析,明确航天产品的设计目的和主要用途;保证航天产品的“六性”即(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对航天产品的设计阶段进行技术分析。明确检测过程中各部门的权责和具体工作方法,制订航空产品在该阶段的产品整体性要求、系统工程化要求、工程师设计标准要求、风险预测和解决方案要求等。完成该项任务之后,不仅要对航空产的设计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前景预测,还要完成确定产品所必需的各种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检测机构完成设计检测报告,选择检验和试验方式、方法、验收准则和确定工作量,完善设计的报告,使航空产品的设计方案和技术保证能够满足市场要求并为之提供技术保证。

2.2、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检验;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必须依靠质量过硬的原材料,航空产品由于质量要求的特殊性,对原材料需求的限制更为严格,航空产品的原材料可能是完成品,也有可能是依据合同进行二次加工的半成品。为了使得购入的生产资料、部件或电子系统以及软硬件质量,就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原材料检验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企业进过长期市场实践和经营管理,已经总结出了许多质量检验方法,对如何加工原材料和各种半成品、原材料质量检测,首先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于原材料的选择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有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工程师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其次,可以对供应商进行招标,挑选同等水平下物美价廉的产品。总之,在对原材料质量检验环节,保证航空产品的原材料、合金材料等各种组成部件没有质量问题,从源头上减少航空产品的质量隐患。

2.3、完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普遍把生产和检测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但是根据著名学者施蒂格勒在《生产和分配理论》一书中提到的观点,将生产和检测分开进行是一种低效的资源浪费行为,因为企业生产完了产品再进行检测,是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徒耗各种生产资料,没有产生效益,是产生资源严重浪费的行为。航空企业对于生产环节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生产成本的高昂价格之外,在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检测,不仅可以节省生产时间,还能有效的降低出厂检测的技术难度。

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产品进行生产工艺和工序的监督,采集实时生产数据,对生产参数进行校对,修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维持产品的可控性。这需要企业配备专业的校对设备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对各种产品做好信息备案和记录。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质量检测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完善,是促航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航空产品研发和生产和我国航空产品的外销出口。不仅可以提高我国航空产品的技术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还可以促进我国航空产品的出口,扩大我国航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获取经济利润。因此,在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检测设备,促使质量检测环节在航空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杨静,梁工谦.支持飞机零部件质量改进决策的制造知识模型[J].航空制造技术,2013,(03).[2]李凤霞,王蓉晖,王大鹏,檀志民.航空企业质量检验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管理科学,2012,(02).[3]卢超.航空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研究[J].吉林大学,2013.[4]赵金毅,张怡娟,侯文华.质量检验在航天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作用[J].航天工业管理,2013(11):20-23.

下载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入库操作工序控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