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坊镇人口信息化项目建设汇报材料
南坊镇人口信息化项目建设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人口和计生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逐步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信息共享,强化实际应用,提高我乡信息整体水平。具体汇报如下:
一、视领导重。
自《陕西省人口信息化建设标准》下发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把信息化建设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明确职责,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专职副乡长任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我乡人口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了信息化总体目标,具体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的“三到位”体制,逐步完善人口和计生信息网络。
二、加大投入确保各项指标落实。
从3月初开始,建立了育龄妇女人口信息库网络室。配备信息员2名,具体负责各种人口信息录入,乡政府为登陆人口计生信息专门设立专网输入,把动态信息作为考核目标,加大专项投入,截至目前,网络等各项投入进6万余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使基层的各项数据录入的管理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及时化的轨道。
三、重视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通过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七天的培训,解决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技术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硬件的维护和软件应用,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健全制度,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乡党委政、府再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健全各 项规章制度,提高整体应用水平,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计算机病毒、泄露及传播等不良信息行为,增强保密意识,有效避免有关重要数据泄露的事件发生。
五、注重基础,确保数据质量。
人口与计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对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的采集,信息资料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为了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不定期召开计生系统人员集中时间进行人口动态信息摸底,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加强部门协作,做好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在财政补贴、公安入户、民政救助、医院预防保健、工商注册、婚育证明、二孩审批、奖扶确认、光荣证办理等有关程序上与全员人口信息库进行认真核对,及时补漏纠错,不断完善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按照信息化具体要求,我们认真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逐步提高人口计生队伍的信息化水平,确保信息质量、数据完善。
第二篇:XX镇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璜土镇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璜土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市信息化办公室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扎实工作、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信息技术在办公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工作人员信息素养均得到较大提高,较好的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任务。现将2011年我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组织到位
为把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璜土镇对信息化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璜土镇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曹乐平任负责人、农经中心副主任陶雨田任联络员、镇三产办具体负责。为进一步加强全镇信息工作,切实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将信息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镇领导、机关干部和各村,使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形成浓厚的信息工作氛围,从而使全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确保设施到位
今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信息化硬件配备,我镇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镇在本工作中落实信息化项目,在财政预算中信息化经费预算到位。目前,镇机关
工作人员每人配备办公电脑,每个办公室配有打印机,每台电脑接入互联网,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三、积极进取,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进一步做好信息化统计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了搞好信息化统计工作,镇农经中心积极协调督促相关企业每月上报有关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并积极书面报告市信息化办公室。二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两化融合进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目前我镇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以及盛凯环保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申报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三是进一步加快建设信息化示范村,大力促进农村信息化普及。我镇共有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之前已建成信息化示范村7个,本目标任务3个。目前3个村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等待上级的检查验收。四是积极进行网站建设。我镇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制作各村网站,同时培训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与运营,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设置市民卡综合业务办理处,积极回复市民论坛网站,及时办理12345诉求件,努力做到群众满意百分百。
我镇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村级资金不足。从目前情况看,资金不足已成为村级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困难,直接影响全镇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因村级信息化人才缺乏和计算机知识的推广、普及应用比较滞后,致使全镇信息
化的建设受到影响,信息化的发展后劲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基层、面向市场、网络共建、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强化信息网站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一是加大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从而全面推进我镇信息化建设。二是立足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逐步探索信息流引导物流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信息网站对富裕农民,指导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发挥好信息网站对全镇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信息化带动我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三是立足教育提高,充分利用信息网站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全方位、规范透明服务,达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人力、物力的效果。
第三篇:南善应小学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DOC
安阳市第十一届信息技术活动周 安阳县分会场交流材料
依托信息技术媒介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南善应小学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南善应小学位于山青水秀的小南海之滨,现拥有9个教学班,410多名学生,21名教职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安阳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工作中,我们按照县教体局、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教育设备,积极充实管理队伍,开展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课题研究,注重工作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此,将我校近几年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信息化工作环境近几年来,为了创建优良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环境,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王国庆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明确规定了职责和要求。我们对多媒体教育教学过程全程跟踪、管理、指导和检查,并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学习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其次我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整体环境和资源建设,学校在信息化硬件上加大力度,建成了数字校园网络、校园智能广播、有线电视三大信息化系统;拥有9套电子白板、3台触摸屏电视、九个光纤班班通多媒体教室、1套卫星接收设备、12套光
盘教学设备等。基本可以满足当前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要求。全部教学班都实现了多媒体网络进教室,所有办公室、教室、处室都接入宽带互联网。
学校现已建成一个内部网上资源库。班级均建立班级博客,中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学校内部网上资源库现已成为我校师生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学校宣传的窗口、学校资源的中心。
二、加强培训,营造充分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良好氛围。
1、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了让全校教师能用好、用活信息化资源,首先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所有在职教师均取得国家统一认证的信息技术资格,其中11人取得省市信息技术高级培训证书,全体教师都参加并通过了计算机培训考试。
其次加强校本培训力度,采用形式灵活,方法多样的培训方式,来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每周一下午,召开一次信息化教研会。每月的第四周周五下午,组织一次信息化教学总结会,每学期举办一次信息技术活动周。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先后五次在校内进行全员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三次聘请专家进行电子白板应用、PowerPoint、Flash 课件制作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能力。形成了“人人想用、人人会用”的良好局面。现在我校已向上级申报,计划为每位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方便教学中的使用。
教师的良好成长,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促使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近几年,杨文丽、杨兰英分别被评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王国庆被评为县骨干教师,杜美雪、徐艳艳、杨志艳、靳小艳等多名教师获县优质课奖。
2、有效利用校园局域网
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网络优势,除信息化资源外,我校又自行组建了一个可以达到3000G容量的校内资源库,完全可以满足师生的日常教学需要。在学生德育方面,我们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向学生播放法制教育、心理讲座、爱国主义教育等优秀影视节目,每天下午上课前15分钟向学生播放红歌、时事新闻等,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未成年人教育水平。
3、搞好教研,用课题研究驱动课堂实践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教师手中没有充足、适合的教学资源;第二,资源的管理与共享影响教师们在教学中的使用效率;第三,如何扩大使用,提高资源库的效能来开展课程整合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2013年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研究》课题研究,建设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库,探索资源系统的管理,掌握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方法,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的多媒体设备使用率大幅提高,其中
电子白板的使用率已经达到总课数的80%以上。
4、重实效,成果突出
在运用多媒体信息化育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尝到了甜头,从开始的“要我学、要我用”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我要用”; 现在我校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打制教案、编排试卷,利用ppt、flash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使用excel统计、分析成绩,这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计算机房走进各学科的课堂,使教育信息技术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们也尝到了甜头,因为他们从中领略到了全国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就像一股新鲜血液,使我校的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也为我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健全制度,确保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资源的闲置,就是一种浪费”。为了确保信息化设备得以充分利用,我校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讨论制定了既符合信息化教育特点,也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各种信息化教育制度。制定了《班班通教室使用管理制度》,设立“班班通”校级管理员,负责全校设备使用的培训、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班班通”技术档案;班主任为本班“班班通”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各班选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
任电教委员,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班通”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在校期间“班班通”设备不被学生随意动用、不被人为破坏,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协助任课教师正确使用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启闭。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须经过培训,规范操作。学校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量化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教育设备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班班通教室使用登记册》上有记载、备课电脑上有存储”。教导处在每月教学常规检查中检查各任课教师设备使用情况,并记载好相关情况、存档备查。制定《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和使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上级配发的计算机、卫星接收系统、电视机、机顶盒、DVD播放机等设备,开展教学应用。确定专人做好教学光盘、软件资源的使用、管理工作。根据远程教育资源节目播出安排,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认真做好远程教育节目资源的接收、管理工作。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应用计划及教学应用课程表,并统一上墙公布。严格教学光盘和资源接收、编目、观看、借还登记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手续完备。提高教学光盘和卫星教学资源使用率,充分保证资源效益的发挥,并在《教学资源应用记录表》上做好记载。制定了《信息化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规定任何信息化教育设备,上班时间不能擅自用于娱乐。未经校长签字同意,任何教育信息化设备均不能外借或挪作他用。教室、办公室计算机由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员统一安装操作系统、相关软件及还原系统,不得私自更换操作
系统,下载或安装任何游戏软件及来历不明的软件,不允许设置任何密码。教室里电子白板等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持所有设备清洁干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信息化教育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证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磁、防潮、防震、防高温、防雷击、防腐蚀等工作。我们还制定了《信息化教育设备使用技能培训方案》、《信息化教学计划》等,保证全校老师会用、敢用、想用、多用教育信息化设备,使之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为使这些规章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校长亲自对教务处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把信息化教学纳入学校教师工作量化、绩效考核和评优选先中去。
四、信息化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得到了保证
为保证我校的教育电视、卫星接收、光盘播放等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我校组织几位责任心强、电脑硬件维护技术水平高的教师组成技术支持小组来管理,由技术支持小组成员分工包干,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使我校的信息化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
以上是我校在信息化工作方面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今后,我们将不断捕捉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不断创建和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加大各学科的整合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能适应时代需要、具有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镇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镇2011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区、市、县人口计生委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初步建成了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管理、宣传、服务、办公等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让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现将我镇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抓三项建设,夯实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基础。
(一)抓好硬件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新世纪人口和计生工作目标的重要技术保证。镇党委书记亲自安排,分管领导全力以赴抓落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我镇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终端的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网络运行环境。及时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抓好队伍建设。镇党委、政府调配2名有计算机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计生办计算机操作员,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懂得计算机基本的日常维护,比较熟练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掌握了信息化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熟练操作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体系。
(三)抓好制度建设。为了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规范运行,我们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修定了《操作员管理制度》、《数据安全及传输制度》、《工作日志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通过健全制度来规范日常工作;为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每月数据变更后及时进行备份,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随意查阅数据,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实现了“三个加强”,为人口计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数据汇总和查询更加快捷方便,简化汇总环节。
根据我镇工作实际,围绕群众需求,积极探索,着力在管理服务上做文章,在实践应用上下功夫,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服务于计生工作,方便群众。
(一)加强个案信息收集,实现全员人口管理,促进“数字计生”建设。为了确保数据质量,我们对导入全员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了一次大的核查,形成全员人口个案信息采集核查卡,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要求各村委在信息录入前认真澄清底数,明确各村计生管理员对录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对微机信息录入及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通过现场反馈、下发书面总结等形式,使全镇的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的录入做到了户、卡、机信息“三项一致”。
(二)加强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确保数据信息上报及时率,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性、准确、完整,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加强综合管理。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利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数据库,随时查询流动人口信息,更好的为流动人口服务。二是推进办公自动化。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抓管理,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和管理服务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指导考核评估。通过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考核前检索康检对象、出生对象、持证对象和大龄未婚青年等重点调查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考核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四是利用数据库信息,及时把本月施术对象、发生育证对象、随访对象和预计出生人员名单等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使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形象。充分利用个案信息资料,开展对符合农村奖励扶助政策对象的调查、审核、汇总等工作,保证了上报数据及时准确。
(三)加强协调联动,实现部门资源共享,促进“惠民计生”建设。通过与公安部门联动、互通,我计生办在采用公安户籍基础上进行信息采集,能够简化程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人口计生全员信息以个人为单位建立,也可以弥补公安系统夫、妻、子女、父母独立户普遍、关联性不强的不足,能够较好地促进平安建设和目前全国“实有房屋、实有人员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与卫生部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共享资源,在开展免费“三查”和生殖健康服务时,掌握人员信息,更好地服务辖区育龄群众。
三、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具体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我计生办将人口计生队伍信息化能力培养纳入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重视信息化管理人员、宣传政务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并着重在提高信息操作人员管理和应用能力上下功夫,大幅度提高计生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善于采集应用信息、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而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具体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镇计生办 2011年8月30日
第五篇:南坊镇党建工作总结xin
南坊镇党委党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按照中组部提出的“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不断深化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促进全镇各项工作上台阶。
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提高领导班子素质
镇党委严格按照“五好”的要求,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和完善党委集中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次学习。通过学习,班子成员依法行政和决策能力、处理应急事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凡重大问题的决策,严格按程序办事,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规范村级管理制度
去年,顺利完成了村级“两委”会换届工作任务。建立了“两委”会联席工作制度和村级印章管理制度,理顺了“两委”会关系,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全镇21个行政村一类村达到6个,二类村达到9个;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全镇纳新党员14名,注重发展年龄轻、有文化、有闯劲的经济能人和优秀女性党员,改善党员结构;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
三、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转化党建工作成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人饮工程5处,硬化街道10公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兴产业,建成东里村300亩高标准核桃示范园;启动了中信、五峰两村PIC生猪养殖场;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6000万元;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成北坊新农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