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美术上册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1教案 人美版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有趣的人像
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有趣的人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
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 photoshop)有趣的人像。
教学过程:
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第二篇:五年级美术上册《画人像》教案 人美版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丽莎》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人像 |人美版(2014秋)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画人像》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画人像》。学生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都非常熟悉,但对于他们的特征把握不够,缺少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刻画。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目的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引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在欣赏、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造型能力。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人物的不同特征,包括发型、脸型、五官、表情、服饰等,并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3、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造型能力,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教学重点:了解并把握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等特点。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一幅人像,表现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笔、素描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已绘画完成的图片:并猜猜她是谁?(漫画作品)
生:宗老师
出示另一种照片(生活照片),跟绘画完成的画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这两张图片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表现,但你们看看像吗?
生:像
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像?哪些地方像?
生依次补充回答:发型、脸型、动作、五官、表情、服饰(师板书)
师总结并出示课题《画人像》
二、学习探究,新知教授
1、师:大师运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方法,展现出不同效果人像。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出示PPT,依次播放赵本山、蒙娜丽莎、毛泽东、郭德纲的,然后播放他们的漫画图片。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说说这些漫画作品和本人为什么这么像?
生依次回答,畅所欲言。
2、师;仔细观察这些漫画人物中的脸型,让学生讨论说说有哪些脸型?他们的脸型让你们想起了汉字中的哪些字。
生依次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国字型、申字型、由字型、用字型、田字型等。
师:我们知道有很多脸型,那帮忙找一找他们的脸型?
学生思考交流彼此的想法。
师总结并出示脸型的图片:赵本山是申字型,毛泽东是国字型,蒙娜丽莎是田字型,郭德纲是由字型。让人物与脸型一一对应,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
3、师:我们了解了脸型,那我们看看表情有哪些?
生回答:有开心的笑,有悲伤,有微笑.......展示PPT出示表情图片:依次播放喜怒哀乐的四种表情。让学生仔细观察,把握每种表情眉毛、眼睛、嘴巴的特点。
4、展示PPT,师:其实只要抓住人物的关键外貌,形态,就能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了(带学生朗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抓住人物脸型、五官、发型、表情、动作,并用简洁流畅的线条来描绘,一定特别有意思!强调脸型、五官、发型、表情、动作。
5、接下来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出示4副学生线描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1、说一说,他们的发型有什么区别?脸型和五官有什么特点?表情有什么特点?
2、思考小画家是怎样运用线条来描绘的?
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布置
老师找一位同学上来做模特,从脸型、发型、五官、表情、动作、服饰方面来说说,然后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在绘画过程中注重讲解。
然后同桌之间仔细观察,最后动手绘画。在绘画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辅导,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
四、点评
最后作业点评,老师抽取完成的作品进行同桌之间相互点评,由其他同学说说画的像不像,好在哪?最后由老师点评,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以鼓励表扬为主。
五、课堂拓展
通过《画人像》,说说你收获了什么?
欣赏梵高的自画像,介绍梵高的作品,并让学生课后搜集资料说说梵高为什么没有耳朵?
第四篇: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 画人像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文字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仔细观察,说说“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莎》: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丽莎》——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2)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3)《凡 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4)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5)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表情: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
(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规律)
五、临摹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书上或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1、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五篇:五年级美术上册 有趣的汉字 1教案 人美版(模版)
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重点:主要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致了解古人曾用绘画和象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记录某些事情。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写拼音)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 1
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新授:
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指导学生能大胆地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自由创作出几个简单的象形文字。
2.再请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和老师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月、木、林、鱼、水等象形文字的写法以及和现代汉字的区别,以及大概了解这些文字的演化轨迹。
三、学生作业
第一次作业(要求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来设计,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我可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试着设计其中的一个字。(云目手人足口川石燕)
第一次作业反馈:主要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字来自评,我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相互借鉴。
第二次作业:我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自己决定对诗中有些文字进行象形设计,有难度的就直接写现代汉字。
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要问我们画什么?我画祖国好山川。
第二次作业反馈:还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业到讲台旁讲解自己的设计想法并朗诵这首诗。
四、课堂延伸
最后我鼓励学生回家后可从书本上,网上多找一些关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及古代书法方面的资料,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并且学会从多个途径去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