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众合众行人力资源咨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大企业有什么区别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区别?
作者:众合众行管理咨询()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基本逻辑、操作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差异
大企业通常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岗位都有具体、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范围,通常很少出现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中小企业则经常有一个萝卜几个坑的情况,即有些员工会身兼数职,或者存在工作内容跨度较大的情况。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差异实际上更多表现在岗位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不同、隶属关系的不同。此外,通常情况下,大企业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中小企业则对人才的吸引力会略低于大型企业,这就导致了大企业人力资源的平均质量会高于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施条件的差异
大企业有着成熟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也较为合理,实施一些政策和变革会相对更容易一些,而中小企业则通常更关注经营和业务,对于内部管理则不那么重视,并且,一旦方案实施过程中遭遇员工阻碍,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为了维持当下的业务,很难坚持实施,或者妥协或者放弃变革。
企业资源的差异
大企业通常拥有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小企业则相对匮乏——他们通常更在意某项改革是否在短期内带来业务上的增量或利润的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他们想不到那么远。但是,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他们则可能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无近忧但有远虑,如何维持现状或者改善未来的经营预期是大企业的领导者们更在意的事情,并且大企业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去投入,他们看重短期收益但更看重未来的改善。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三大差异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那些从大企业、跨国公司高薪挖过来的经理人(包括HRD、HRM)大多很难在中小企业长期服务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企业文化的差异,但更有这三大差异所导致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实施成效的原因。
不是在否定从大企业、跨国公司引进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必要性,而是想给那些计划或正在引进人力资源总监/经理的中小企业领导者们提个醒:不要对空降兵寄予过多期望,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自己要重视,然后给空降兵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大企业的区别
问题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却别?
(1)、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过于注重追求效率。
(2)、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经营成绩上追求结果导向。
(3)、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组织层次较少,对人的管理更加直接。
问题二:企业如何做好激励?
(1)情感激励一个好的领导就是要对职工的体贴入微的关怀,使他们体验到企业的温暖,以次提升主人翁责任感。
(2)荣誉激励,利用人们实现自尊需求而达到鼓励的效果。
(3)物质激励虽然激励有很多方法,但是物质激励对于员工积极性的促进的作用不容置喙。
(4)事业激励如果能让有才干的人才在公司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事业,这种事业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
问题三: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是企业领导的个人观念,企业领导的个人观念落后则整个企业的管理则十分落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1)企业领导的观念落后,很多企业的领导的挂念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阶段,十分不重视员工的激励开发。
(2)权利的管理浓厚,不愿分权。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发挥工作的自主性。
第三篇:浅谈如何做好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浅谈如何做好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经济、提高就业率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没有大企业那么复杂,大部分的管理方式都是通过面对面来实现。在全球化程度日渐深入的今天,对中小企业内部人员的有效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应当被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促进企业发展,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及管理者的知识等诸多因素所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挑战,如何适应转型带来的冲击,如何提高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增强员工的满意度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对的重要问题。而在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仍是其较为薄弱的一块,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欠专业等问题时刻阻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是解决组织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业务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发展得相当规范,企业通过接受这种规范的服务,可以系统地发现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传统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并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加入 WTO 之后,各种政策促进企业变革传统的人事管理,不积极寻求变革的企业会因为缺少高效的人力资源,即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逐渐衰落。因此,我国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迅速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部分大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有意识地寻求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的协助,希望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具有战略高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中小企业中转向人力咨询管理咨询的仍属少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管理者意识所限,二是受到了企业资源的限制。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必要性
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营上,中小企业更具灵活性,具有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现阶段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一部分,但是它们本身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必要性。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现实性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往往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对劳动者知识的依赖,因此,人力资源特别是拥有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人才,才能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
第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内部一时无法完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失、落后的现状令人堪忧。企业内部和人才市场上专业的人力资源人才极其缺乏,因此,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专家作为企业 “外脑”,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战略的层次,更加需要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这种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时候是企业内部无法完成的,或是需要花很大代价去完成。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具有巨大的作用和优势。中小企业通过接受这种规范的服务,可以系统地发现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小企业能够建立符合自身战略、文化等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具有专业性强的巨大优势。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大家知道薪酬或工资制度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去做。需要综合性的诊断,是做其他咨询的前提,是一项重要业务。诊断中,需要对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从文化、专业、团队群体人的素质以及从创造性、协作性、独立性方面,衡量其是否符合企业现在和以后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企业战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做一个战略性的规划。
3、人才测评
可以用混乱来概括现在的人才测评市场状况。主要有两种测评方式,一种是卖工具,用软件;另一种是由专家来进行测评。
4、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
从岗位设计、薪酬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薪资调查
对专门从事某个特定行业、特定职位在市场上的薪酬水平调查。这个业务也是现代人力资源业务中发展较快的业务。任何一种业务都可以做得非常专业化、非常大。对关键职位,这种需求越来越大,现在主要需要在外企和民营企业。
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基本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诊断是一个系统的诊断。主要采用的咨询方法有:HRM诊断、职位管理、薪酬体系、业绩管理和评价中心。
HRM诊断从“三率”看效果,从“四点”找原因。三率分别是:劳产率、满意率、流失率。然后是从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这四点找原因。
在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时,有一个模型,首先是分析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是在企业战略层面之下的咨询。第二,分析企业文化。在做咨询时,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很容易出现问题。没有这些分析,就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根本基础。不能用同一模式去给不同的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在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如果它的组织结构有问题,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就会受到约束。因此,首先需要看它的组织结构需要不需要调整。其次是岗位管理,没有岗位职责说明,无法进行工作。三是流程管理。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其后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以后的工作就很容易出问题。
业绩管理,目的就产生业绩,个人与企业产生业绩。激励系统,若一个企业中,学与不学一个样,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需要一个激励系统来激励企业内部的员工去自愿学习。战略与业绩、激励与业绩,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
职位体系,建立的主要流程为:组织框架归纳总结——理解确定部门职能——确认岗位职责——建立典型岗位职位说明书——评估典型岗位——建立岗位职级体系。薪酬设计时,加大个人绩效工资的幅度,固定少,浮动多。个人浮动工资(绩效工资)可以提高绩效,但团队内可能会产生内耗。因此,需要分析方法是否得当,具体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
在做薪酬设计中,很多企业涉及到岗位评价。也可能不用大量的量化方法,只要进行排序。但总是需要有一个方法将岗位进行划分。此外,不同层次的岗位应该拉开差距。通用性较强的岗位,工资确定标准是按社会化来进行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能升不能降,尤其是固定工资。
岗位评价系统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在做岗位评价时,除了考虑薪酬以外,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一般的人力资源部门,向一线倾斜,应综合考虑绩效、责任、难易程度等因素。很多国外企业,技能型工人薪酬高于管理人员。
能力体系的建设,难度不是很大,但评价的难度很大。对于一个很大的企业或组织而言,评价的难度更大。这样的企业如果试图建立这样一个能力体系,成本会很高,投入产出比很低。另外,考虑市场因素,从社会市场上资源的稀缺性来确定。
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对人的经历,需要进行核实。核实与否,其结果大不相同,面试是最常用的。岗位、薪酬、考核,代表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方面。
五、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流程
1、讨论立项
就企业而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需求源于提升人力资源管 理的期望,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自己的管理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而且这中间的部分工作是自己没有能力/资源做的。这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需求。企业管理者应该以持续改善的心态,通过主动调查,定期评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经营指标的变化相对滞后,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及时发现需要改进 的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管理,如果经过评估,认为本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自由和能力、而且短期内企业不需要频繁使用或者无法培育该资源或能力,就应该考虑借用“外脑”,寻求咨询机构的帮助;明确的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成功的第一前提。
2、项目洽谈
比较合适的项目洽谈方式是公开招标或者要约议标;邀请参加招标或者议标的咨询机构时,应该着重考察其以前的实践成果以及在客户中的口碑,着重考察咨询团队的咨询经验和从业背景。
3、前期调研
咨询项目组进驻企业后,既是双方合作的开始,也是相互考察的真正开始;企业需要进一步验证先前的判断,确认咨询机构的诚信度,防范项目风险;而咨询项目组提供的调研诊断报告是检验咨询团队实力的第一块试金石。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和建议报告 是基于对企业组织信息的分析得出的,报告没有固定的结构,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顺序组织报告,而分析角度则经常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展开,如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组织职能、岗位职责、薪酬、绩效、招聘、培训与发展等。
提出问题(是什么)讲的应该是问题的症结,或者说是病因,而不是症状,如果仅仅罗列症状,那是应付差事,是不可接受的。
分析问题(为什么)应该以症状+理论+逻辑的方式展开。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实际存在的症状为素材,通过逻辑归纳的方式来支持前面关于病因的结论。
解决问题(怎么办)主要是讲述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企业应该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评判,一要有针对性,符合企业文化上的管理习惯;二要能够在短期内见利见效;三要符合长期发展趋势。
在正式报告之前是否预先沟通,这也是企业考察咨询项目组工作的一种途 径,有利于企业把握咨询项目进程,避免失控。
4、方案设计
设计阶段是双方高度信任、全身心投入合作的阶段,企业应该以学习的态度,全力支持咨询项目组的工作,深度参与其中,尽最大程度地替代他们的劳动。
在互动合作的阶段,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克服一个心理障碍:自己花钱请咨询机构来,再给咨询项目组干活就吃亏了。一定要保证一种学习的态度,学习咨询顾问工作中的思路、方法,甚至敬业精神。其实,只要企业管理者愿意,企业人 员可以从咨询顾问那里收获的还有很多。
5、成果验收
咨询进行的过程也是需求更加明确的过程,加上持续的深度参与,我们认为最后的成果验收,实际上只是对比自己的需求标准来度量而已,没有什么大难度。
6、辅导实施
在辅导实施中,要求咨询机构持续跟踪,确保全力支持企业解决执行中的难题,使建议方案转化为企业管理得以提升的美好现实。
参考文献
[1]王璞,任声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05-410.[2]程建岗.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思考.HR经理人,2005,(11):42-46.[3] 饶征.中国管理咨询业呼唤健康的市场环境.洞察,2006,(1)77-86.[4]袁岳.咨询权与决策权.北大商业评论,2005,(2):118-123.
第四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人力09110920405110王宣
案例:
A企业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拥有员工150多人。公司自2000年开办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且企业团队不断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扩展。通过5年短时间的发展,A企业已经成为了同行业的领军企业。2007年,公司高层一致决定:公司推行股改,准备上市。上市同时公司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福利,人均收入每年可达到18000元,尤其是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每年的收入更为可观。但也就是从2007年推行股改开始,虽然公司的员工数量迅速增多,可是骨干流失严重,销售额不增反降,公司出现了开办以来的首次危机。
面对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业绩增长的压力,以及企业内部一团混乱的局面,A企业老总决定进军新的业务,并请管理咨询公司针对员工抱怨最多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两个模块进行优化,同时希望通过流程梳理促进企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
Q:A企业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通过调研,发现A企业存在的问题一箩筐,典型问题如下:
1、虽制订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运作却处于无序状态;
2、企业福利水平大大超出一般民营企业,员工积极性却不高,且内耗严重;
3、虽然公司有详细的薪酬管理制度,但实际中“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普遍;
4、各层级授权不足,层层审批却无人负责;
5、„„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A企业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公司制定制度后并没有得到执行,反而导致制度公信力差,执行力差。公司于2007年就制定了详细的薪酬制度,包括每级每档的薪酬数额、薪酬调整方案,然而在某一次加薪申请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没有得到批准后,加薪工作开始转入“地下”,只要提出申请,主管上级同意,工资就会涨。而不少只知道埋头苦干、没有提出加薪申请的员工,时间长了反而比不少只说不做的员工低了不少,公司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极差,例如同样是行政类专员,营销部门的销售助理工资可以拿到3800元每月,而行政助理的工资仅有2200元每月。还有
公司销售部门出现贪污行为,公司认为贪污行为有公司方面的责任,因此不予追究,导致公司销售部门贪污行为越来越多,并且习以为常。
第二,公司全部员工,包括营销人员,全部采取高固定工资、高福利的薪酬模式,公司付出成本不低,而员工却感受不到激励性。公司现有各项福利包括交通补贴、用餐补贴、取暖费、消暑费、过节费、生日费、结婚礼金、生育礼金等等,而销售提成比例极低,卖多卖少一个样,因此销售人员因为高福利和底薪而留下来,却没有努力做出业绩。
第三,部分部门负责人全局意识薄弱,袒护下属,随意加薪。例如营销部门经理,认为自己部门是第一线,是最为重要的部门,因此其员工薪酬应该高,导致销售助理比行政专员工资高了1600元。一个入职1年多的网管却连续加了4次薪,薪酬水平明显偏高。另外如果有员工提出不加薪就会走人,那么其全部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这样下来,某个每年销售额在800万的员工,薪酬反而比一个每年只有200万业绩的员工低,工资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内部公平性。
第四,公司绩效考核吸取了360度考核的思想,所有与被考核人有工作关系的人都对被考核人评分,这样存在部分考核人不了解被考核人、不能客观打分的情况,而且在此种考核关系下,人际关系好坏的影响凸显,各部门、员工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通过绩效考核呈现出来。第五,公司没有建立明确合理的授权体系,从上到下管控过于严格。例如员工打印任何文件,都要行政部专门人员进行审查;1000元的费用就要老总审批,老总被陷于日常事务,无暇顾及她所应关注的公司发展、业务开展、大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
第六,公司高层信奉Y理论,认为人都会努力做好业务,然而事实却不总是如此,加之员工能力、悟性各不相同,有些人很快能够成长起来,另有些人成长速度极慢,这样一来,公司营销人员多而不精,行政后勤人员臃肿,人工成本高居不下。
基于A企业现状,我们为其建议了如下改进方案:
1、岗位价值评估,参考外部数据,重新建立了薪酬管理体系,薪酬水平及其调整都有了客观的依据;
2、根据岗位特点,设计了以直接上级为主的绩效考核关系,将非直接上级的意见作为数据来源或者例外项考核,绩效考核关系也理顺了;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中,从客观、高效原则出发,中高层及营销人员更多地采取KPI指标,职能部门更多地采取工作任务考核和例外项考核;
3、与客户一起梳理了关键流程,减少无效环节,简化了审批程序。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成在“人”,败也在“人”。虽然我们提出了科学、可操作的方案,但
建议如果想使方案“落地”,整体改善公司经营管理状况,A公司还应该尽快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更多地从管好“人”角度出发,改进公司内部管理,从而改进公司业绩:
1、抓中层。中层是企业的脊梁,这个脊梁是否够硬、脊梁上每个环节合作是否畅通关系到企业是否强健有力。中层的选用育留做不好,企业容易软弱无力,甚至“散架子”。选好中层应该关注其是否:业务能力强、管理意识和全局意识强、乐于带培下属和与其它部门合作、心胸开阔、公平公正,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凡事对事不对人。选好中层后,应将职责分配下去,给与相应权利,即可以调动起积极性,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必要的话应加强对中层的培训,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强激励。
2、建文化。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虽然未必有多少能做到google那样,但google的方式方法却值得学习。高科技企业员工素质相对较高,往往不会违反明文规定的这样那样的制度,而制度过于严格又会挫伤其积极性。对这类员工,尊重、平等、共创共享的文化建设更为重要。
3、搭平台。很多大公司不怕员工流失,就是因为平台建得好。尤其是对于营销部门,平台搭建好了,才能摆脱企业对营销人员中某个人的依赖。企业平台搭建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制度流程、知识管理、客户信息管理。
4、高激励。对营销人员,应该采取低底薪、高提成的政策,将底薪同其任务量相挂钩,使其时刻有危机意识,不努力出去抢单子,就要生活在贫困线上。只要他们给公司带来越高的利润,他们得到的就越多,上不封顶。
5、勤淘汰。对于给过机会仍然不能达到公司业绩要求的员工,宁可赔偿补偿金,也要坚决辞退。如果公司不辞退业绩差的员工,好的员工必然将公司辞退,最后公司留下一群能力偏低的员工,业绩肯定越来越糟。
第五篇: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个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的状况。当前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虽然,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企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就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企业应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能够留住人、吸引人、让人充分发挥才能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机制,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念,充分重视人才、网络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企业只要拥有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就能够不断地提升发展能力,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价值。
展望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出现,其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运用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策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并把它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状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再只是战略规划的执行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更加明显。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对其发展和前途都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战略规划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力资源因素,都必须获得人力资源的支持才能实现。基于此,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的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实现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在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过程的早期就结合为一体。这种变化趋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力资源规划是衡量和评价人力资源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的基础,如果不真正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将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人力规划就是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提供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做出贡献的机会。
2.从事后管理向超前管理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渐从事后移到事前,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深入接触和
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把握整个公司的走向和对整个行业的走势进行前瞻性预测,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超前式管理。
3.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责任以及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将得到普遍承认人力资源开发有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训与发展T&D(Tranining&Development),主要研究培训人员的各种活动,1983年由Melagan提出该阶段模型。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发展HRD(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包括培训与发展(T&D)、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以及员工生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1989年由Melagan提出第二阶段模型。第三阶段是员工绩效提升HPI(Huma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或者叫绩效咨询(Performance Consultion),对影响员工绩效的各个方面者予以关注,并致力于员工绩效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主要模型是由我在1996年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提出的。第四阶段是学习绩效WLP(Wordplace Learning
Perfromance),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更加关注培训带来的收益,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点从培训转向员工为主体的学习,这一阶段模型是我今年提出的。第五阶段是WL(Workplace Learner),这是刚刚兴起的发展方面,也是我最近的研究重点。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开发专家致力于挖掘员工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和知识消费者,使每个人者成为主动学习的人。
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与提高企业绩效之间有强大的交互作用;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人员流动率、提高员工人均销售额计算的生产力。人力资源活动是最后一个没有达到合理化的重大经营领域。未来生产绩效收益将不会在新的财务和会计领域中找到,也不会在市场营销领域中找到,而只能在过去被忽略了的人力资源领域找到。
4.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将彻底改变
唯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现象是信息时代的特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国际互联网已成为企业发布和获得人力资源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的媒介之一,正在和将要改变人力资源活动决策、管理及评估方式,使人们随时跟踪和监控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的贡献的愿望逐步成为现实,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清晰可见了。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被确定为提高生产力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因而凡是有利于实现这个职能的工作方式都可以采用。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同时降低工作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愿意利用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提供的服务,这就是所谓人力资源外包化趋势。
5.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将进行重新界定
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将主要定位在以下三方面:
(1)经营决策者角色。传统观点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的经营没有什么关系,只需要负责企业人员的“进、管、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素质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管理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局限在人事工作方面,而是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成为一个经营决策者。他们要关注企业经营的长期需要,也要帮助直线经理和员工设立标准、制订计划,并进行日常管理活动。
(2)CEO(首席执行官)职位的主要竞争者。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日益重视和人力资源在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使得近几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CEO 职位的候选人从最初的营销人员、财务人员到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地位有了更为彻底的改观。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力资源主管在问鼎CEO职位,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力资源主管进入企业董事会。
(3)直线经理的支持或服务者。人力资源管理将被确认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共同职责,而不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任务。对于其它部门的经理,人力资源部应给予培训,推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使各层次主管成为内行,即让他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次和职能上他们应如何参与?同时,人力资源部门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经理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其评估下属员工业绩的能力。部门经理应该主动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共同实现管理的目标,而不仅仅在需要招人或辞退员工时,才想到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与各级管理人员建立伙伴关系,成为他们的支持者或服务者。
二、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革的取向
1.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事管理过于关注操作,而忽略战略性。现在虽然已有许多企业将人事部门改换成人力资源部门,可是在功能方面以及角色的扮演上并无显著的改变,大多数仍承袭以前人事部门的工作,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因此,人事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只能是事后的一些修补措施,而真正的人力资源规划也成为一种想像,根本无法有效地实行。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事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从而难免成为一个无法与业务部门并列的、具有相等地位的部门。只有在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以后,才能采取一些设法满足业务部门需求的静态的行动,是一种被动式的反应,它对业务部门的真实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更无法指导实践。
(2)人事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在企业里通常的观念是,一谈起人事管理,大家往往一下子就同人事部门联系到一起,即那是人事部门的事,与我关系不大。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企业人事管理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出来。这使得人事管理通常以一套员工管理行为的面目出现,缺乏内部统一的结构,无法体现出企业的中心目的。同时由于缺乏做出政策决策时所需的内部统一的结构,在塑造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时,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事后反应性的而非事前反应性的。
(3)人事管理者素质低。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人事管理无专业可言,什么人都能干,企业的人事部门成了“无专长人员的收容所”,这导致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组织中其它职能相比是较低的,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只知道处理例行日常事务,机械被动,不做研究、分析,管理凭经验,不了解业务,有的人在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工作了好多年,却不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对业务人员的资格要求,难以起到支持业务发展的作用。
(4)人事管理不科学、不规范。这反映在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例如,不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大专以上学历“来者不拒”,似乎不论什么职位都是学历越高越好。很多企业只重培训
过程,而不重培训效果,似乎培训费花出去了,培训实施了,就万事大吉了。考核是我国企业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大多数企业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考核,考核的结果用来干什么,考核成了“认认真真地走形式”等等。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取向
企业要想在智力资本竞争时代取得优势,达到良好的智力资本运营效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尽快建立和培养一支合格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及企业的日益重视,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大量需求,他们必须是专业人才,具有很高的素质。具体要求是:
第一,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正确可靠的人力资源业务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并要时刻经受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精通经营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者角色,客观上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做生意”,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运行协调一致。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深入了解财务、营销、核心技术、顾客服务、竞争对手及其他企业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能够从人力资源角度为其它部门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进入企业高级决策层的入场券。
第三,积极参与管理变革过程。我国企业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资产重组并参与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变革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职能必须参与并促进企业的变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使企业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机构,而他们必须是这一机构的设计者。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使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智力资本及市场竞争力。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应该成为专家,在展示自己工作才干和能力的同时,更要传达一种全新的工作态度——专业化的工作态度。
带有全新职业工作态度会使人力资源管理焕然一新,这意味着人力资源从业者会积极主动与同事和其它部门经理密切配合,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和工作是有价值的。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整个人力资源行业和他们的判断充满信心。人力资源专家在关键时刻做决定时,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个人可信度就提高了。
第五,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有更多的人际沟通知识与技巧。美国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J.劳勒说:“未来的人力资源专家应该具有更多的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而且在将来,技术专长与人际技巧的有效结合将比现在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掌握娴熟的信息沟通技巧,善于说服与聆听;具有较强的亲合力、人际压力承受能力、调解冲突的能力;了解人的本性,善于鉴别各种人;熟悉各种文化,了解员工多元化趋势,善于使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并知道如何激励他们,这在跨国企业中尤其重要。
其次,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是职能的分工组合,而且包括战略层面的全局把握以及操作层面的科学管理。
第一,要清楚企业经营宗旨以及远景规划,即我们的企业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我们企业的中
期目标是什么?下的短期目标是什么?
第二,根据企业的长中短期目标,来确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这至少包括企业文化、指导思想、人力资源计划、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薪资策略等内容。
第三,以人力资源部门为轴心,构建内部统一的结构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所强调的是将企业的员工作为一种最活跃、最具动力的可开发的资源来对待,公司的所有管理者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开发经营管理它。只有当人力资源管理不被看作仅仅是特定职能部门的责任时,内部统一的结构和中心目的才能凸现出来。若没有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理念,或是没有一个战略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就很可能还是一系列独立的行为,继续沿着传统的道路行进。
因此,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出来的,反过来,人力资源战略也必定是企业经营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经营战略的实现起着巨大的推动支持作用。制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后,将它分解到各职能中,制定出各职能执行的指导策略和子目标,直到各职能的运作。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战略和职能执行都是以经营战略为最终服务目标,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处处以此为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优劣的尺度。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高层管理者的全面支持与参与。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企业智力资本经营的关键环节。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交融,会呈现出很多新的变化,人力资源从业者应该紧密跟踪这些变化。不断创新,其核心目的在与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实现,确保企业经营的成功和企业规模、整体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使企业保持鲜活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