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预防措施简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近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92万人,受伤45.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2004年全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造成852人死亡、877人受伤。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左右。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2.1 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超速行驶、客货运输、无证低龄驾驶、夜间行驶成为马路四大“杀手”。
2.2 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
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2.3 道路因素 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而我国低等级公路还比较多,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没设中央分隔带和路边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道路建设和养护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因道路因素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道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部门的足够重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的减少不良道路引发事故的隐患。
2.4 环境因素 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交通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改善交通环境,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来调节道路的安全保证与驾驶员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使其转向有利于交通安全的组合。
[NextPage]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3.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和对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做起。①对驾驶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驾驶员定期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的新技术、新操作技能、机械理论,包括对驾驶员定期进行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和车辆审验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围内。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②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是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3.3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严格按照(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交通管理部门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车辆,排除事故隐患,并按有关法规从严管理。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路面复杂,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在雨、雾、雪天等灾害气候条件下应制定交通管制预案,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疏导好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应实现人车分流,进行合理的交通渠化,科学的控制道路的进、出口;在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路段,可以通过限制
交通流量的方法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路段的管理者在流量调整阶段,向车辆发布分流信息,提供最佳绕行路线。结束语
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第二篇: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增强搞好安全生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
2、搞了安全宣传,经常进行事故和典型案例剖析,教育司乘人员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做到安全警钟常鸣。
3、严格驾驶员的选聘关。坚持选用三年以上驾龄、5万公里安全资历和持有客运营运资格证的驾驶员,坚持公司对被聘用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实践考核。
4、坚持周五安全活动日制度。
5、坚持开展好驾驶员对车辆例行保养检查,按例保检验单报班和强制二级维护保持车辆经常于完好状况。
6、不准将车交给无证人或暂扣、吊销驾驶证的人驾驶。
7、不得酒后开车,更不能醉酒后驾车。
8、坚持中速行驶,坚持“礼让三先”,严禁强超抢会,车辆行驶在陡坡、弯道、涵洞等危险地段,要提高警惕,谨慎驾驶。
9、行车中不得饮食、闲谈和打手机,集中精力,谨慎行驶。
10、保持行车间距,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11、配合车站做好安全防范,杜绝“三危”物品上车。
12、春夏季节注意提醒驾驶员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
13、定期检查车上配备的灭火器,经常保持其使用性能良好。
14、冬季随车携带防滑链等器材。
15、司乘车辆都要按规定险种和标的到指定保险单位办理有关人、车保险。
16、安技人员要坚持每天在上路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产检查、监督。
17、坚持节假日和24小时领导速写放和搞好行车事故处理。凡发生事故的车主和驾驶员,安技科要逐个进行谈话,帮助其他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办法。
驾史员操作规程标准
1、携带驾驶证、行驶证、营运手续等证件。
2、检查报修项目是否修好。
3、做好出车的“十检”工作。
4、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认真执行安全驾驶操作规程,不违章、不斗气、不超速行驶、不强行超车、不酒后开车、不让非驾驶员开车。
5、次势端正、精力集中、不闲谈、不吸烟、不吃东西、不转移视线、双手不同时离开方向盘。
6、中途行驶,安全礼让,行驶时要保持前后车的安全距离,超车、会车时的横向距离,让车要让道让速,通过每华地段、铁路口、交叉口和拐弯的地方要提前减速,“一慢二看三通过”。
7、操作准确、行车平稳、二档起步、顺序换档、脚轻手快、加油均匀、起步不闯、挂档不响、拐弯不快、制动不猛。
8、根据气候、风向、负荷及道情况,及时调整百叶窗,始终保持规定水温(80-85摄氏度)。
9、在保证安全优质的前提下,注意节约燃料,保持一致的经济车速,选择路面正确滑行,滑行时必须正确准确进行制动,在争弯、坑、桥梁地段及风、雾、雷、雨气候禁止空挡滑行。
10、收行先加油。
11、认真做好日常维护,需报修进将报修项目留条,以备早班检查。
12、拉紧手制动,冬委将水放尽,关好百叶窗,关好车门。
13、搞好岗位、环境卫生,保持汽车整洁。
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1、认真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2、努力做好车辆安全工作,严格检查车辆出车前、出车中,收车后的安全问题。不开带病车,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完善安全检查工作。
3、严禁“三品”上车,认真检查,责任落实,并要做到安全宣传、检验一体化,告知“三品”上车的危害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4、对车辆定期二维护和季度检验,定时做好例保工作。不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不得办理例保合格证,发现有安全问题,及时停运整改。
5、确保营运车辆安全营运,做到车辆技术性能良好。
6、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认真检查,奖罚分明、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节能减提成宣传教育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车辆节能减排的方针和政策。通过宣传专栏和节能减排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进行节能减排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做到机智创新,合理使用。
二、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宣传教育,增强节能减排的思想意识,宣传教育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倡导文明经营,降低消耗,环保为先。
三、教育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保持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达到人人节约,时事节约,处处节约,环环节约。即是运动员也是宣传员。
四、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制度,责任分工明确节能减排任务落实,监督资源浪费行为。检查节能减排的设备完善,严格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五、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对各车辆实行单车考核,要求营运车辆精确管理,控制和调度,加强公司化改造力度,推动集体化经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六、安全落实营运车辆优化结构,不管淘汰能耗高、尾氯排放超标的车辆。新增符合交通燃油消耗限值标准,强制二级维护和季度检验,定期检测和保养,随时掌握节能减排情况,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标准。
物流配货制度
一、物流调度员认真做好物流车辆调度工作,随时掌握物流车辆技术状况,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配货。
二、严格按照《货物运输制度》实行物流配送,对出现货丢,货损照价赔偿。对延误时间,违反运输规定的驾驶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客户。
三、做好上门收货,配送业务,必须要求专人负责,落实列位,落实列人,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四、物流营运要诚实守信。优质服务,顾客至上,互惠互利,安全创新,规范营运,文明经营,礼貌待客,尽量满足客户的满意,达到客户的需求。
五、物流车辆经营时,严禁超载、超员、超速、抢超、强会,违章会使,做到安全第一,规范经营。
六、严格按照片运营规定的价格执行合理收费,杜绝巧要多收、乱收,如有发生从严处理。
七、严禁拒载、敲诈、欺骗客户的现象发生,树立良好的文明经营形象。
物流车辆管理制度
一、物流营运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防范为主,措施落实第一”的安全经营指导思想,保障交通和经营安全。
二、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安全方针政策。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对安全营运车辆时行监督、检查,各负其责,层层把关。
三、加强完善车辆技术管理,强化管理,保证安全。车车技术状况良好,务种车輛下件齐全。
四、严禁经营者和驾驶员将车辆交能无证人员驾驶。如要发现处500元罚款,停业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相关法律责任。
五、严格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和质量保证制度。定期二级维护和季度检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营运。
六、努力完善物流车辆技术当案,做到一车一档,建好驾驶员档,严禁无从业资格人员上岗经营。
七、认真签定车辆承包经营合同,安全责任书,严格履行职责,确保承包合同公平、公证,合法执行,违约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八、严禁营运车辆超载、超速。违章行使,保证做到文明经营,合法规范营运。
物流服务承诺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缓解供需矛盾。我公司中零担仙老实巴交方便快捷,承担物流配送业务,确保货物运输安全、方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文明经营,并向社会做出服务承诺:
1、我公司坚持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顾客至上、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安全创新、规范经营,方便快捷的经营理念,实行文明用语、礼貌待客,尽力满足顾客的合理要求,解决顾客的实际需要。
2、严格按照核定价格老实巴交行,做到收费合理,规范经营,决不瞒收、巧、多收,增强顾客的信任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班次经营按时安点,遵守货运市场规范,随引就市。
4、公司对安全运行进行不间断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您省心、放心、安心,确保运输安全。
第三篇: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培训交通安全常识,选讲事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让每位职工都要清楚每起交通事故的人为原因和机械原因,要人人引以为戒,以此提高职工的交通安全预防意识。对于农民工,民工队长不但要在培训期间天天讲,每日班前还要天天讲。项目部的目标是:要求所有员工都要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情绪,做到不但个人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帮助他人注意交通安全。
二、做好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
交通事故是我项目部今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为此,我项目部决定:在每次项目部工作会议上都要讲交通安全,安全日要讲,大会小会要讲,班组会上还要讲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逐级延伸到每位职工,责任到每位职工。
三、做好交通安全的检查落实工作
专职安全员在每日安检过程中,重点要检查交通安全;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每月都要组织成员检查交通安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外租单位负责人,民工队长也要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组织检查交通安全,并及时通报检查落实情况。
四、奖罚严明
经理部对在交通安全方面做出成绩的先进事迹和个人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对违犯交通安全(违章行车、饮酒驾车、无证驾车、随意穿越钢铁路南延沙河段)的人和事给予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的罚款。
五、项目部安全部门今年将设置更多更详尽的交通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路栏、夜间红灯及其它交通防范设施,警告过往车辆在我施工路段一定要减速行驶,注意标志、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六、临时绕路便道两头的交通标志设置,一定要醒目。警告往过车辆“绕路便道路窄,禁止超车、禁止停车、禁止修车、限速慢行”。
七、项目部所有职工穿越钢铁路南延沙河段前一定要注意先往左、右看,等待在安全时刻再行通过,通过后应迅速回到施工路基上来。任何个人不准随意在钢铁路南延沙河段上行走、停留。
八、项目部所有车辆、机械设备上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要一慢二看三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繁忙路口(材料场、取土场、拌合场)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交通安全。
第四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关键词:交通事故
成因
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人的因素。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出事较多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椐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实,即使在有关资料统计的5%的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原因中,“车和路的原因”仅仅是被动因素,因为人是车和路的创造者、使用者。人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最积极因素,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俗称违章行为)主要表现有很多种,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第二十七条中列举的关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违法行为有十一种之多,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列举了近四十种之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列举了近三十种之多。另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低素质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参与道路交通运行中对人们正常的生活构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
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道路因素。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由于我国是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77亿辆。其中包括:汽车 6962.60万辆、摩托车9122.66万辆、挂车103.50万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18万辆,其他机动车2.17万辆。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静态比例为:人均车辆约0.14辆,而人均道路只有0.0028公里;每辆车均道路占有量约为0.002公里;且其中90%的道路属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道路容量严重不足。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环境因素。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 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应。第四,恶劣天气的影响。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恶劣天气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特别是下半年全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
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 教育做起,培养一支遵纪守法、技术过硬的机动车驾驶员队伍。一是对驾驶员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的新技术、新操作技能、机械理论,包括对驾驶员定期进行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和车辆审验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围内。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严格按照(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交通管理部门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车辆,排除事故隐患,并按有关法规从严管理。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路面复杂,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在雨、雾、雪天等灾害气候条件下应制定交通管制预案,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疏导好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应实现人车分流,进行合理的交通渠化,科学的控制道路的进、出口;在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路段,可以通过限制交通流量的方法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路段的管理者在流量调整阶段,向车辆发布分流信息,提供最佳绕行路线。因此,作为驾驶员,应提高应对恶劣天气的技能和准备。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应将改善交通环境,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等作为道路安全保证的重要工作之一,切实抓好抓实。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尤其是进行行政处罚时能达到处罚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状况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违章肇事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行政执法机关对违章者进行处罚让违章者承担的义务。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我违章无所谓。甚至一些常违章者还“习惯了”。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及处 6 罚力度,不仅对违章者达不到教育、教训和强制其承担法律义务的目的,而且是对社会治安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威信的不尊重。
三、结束语
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第五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人的因素。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出事较多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椐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实,即使在有关资料统计的5%的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原因中,“车和路的原因”仅仅是被动因素,因为人是车和路的创造者、使用者。人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最积极因素,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俗称违章行为)主要表现有很多种,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第二十七条中列举的关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违法行为有十一种之多,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列举了近四十种之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列举了近三十种之多。另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低素质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参与道路交通运行中对人们正常的生活构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
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道路因素。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由于我国是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77亿辆。其中包括:汽车 6962.60万辆、摩托车9122.66万辆、挂车103.50万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18万辆,其他机动车2.17万辆。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静态比例为:人均车辆约0.14辆,而人均道路只有0.0028公里;每辆车均道路占有量约为0.002公里;且其中90%的道路属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道
1路容量严重不足。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环境因素。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应。第四,恶劣天气的影响。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恶劣天气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特别是下半年全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
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做起,培养一支遵纪守法、技术过硬的机动车驾驶员队伍。
一是对驾驶员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的新技术、新操作技能、机械理论,包括对驾驶员定期进行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和车辆审验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围内。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3、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交通管理部门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车辆,排除事故隐患,并按有关法规从严管理。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路面复杂,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在雨、雾、雪天等灾害气候条件下应制定交通管制预案,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疏导好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应实现人车分流,进行合理的交通渠化,科学的控制道路的进、出口;在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路段,可以通过限制交通流量的方法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路段的管理者在流量调整阶段,向车辆发布分流信息,提供最佳绕行路线。
4、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尤其是进行行政处罚时能达到处罚教育的目的。
在实际状况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违章肇事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行政执法机关对违章者进行处罚让违章者承担的义务。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我违章无所谓。甚至一些常违章者还“习惯了”。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及处罚力度,不仅对违章者达不到教育、教训和强制其承担法律义务的目的,而且是对社会治安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威信的不尊重。
三、结束语
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