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供应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定义为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是企业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应,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是一个组织在自己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中具有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3:供应链管理的延迟策略:是指尽量延迟产品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时间,也就是尽量延长产品的一般性,推迟其个性化的时间。
4: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生产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5: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6:快速反应(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零售商和制造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的信息交换以及订货补充等其他经营信息的交换,用高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7:有效客户反映(ECR):是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价格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第二篇:党员应知应会名词解释
应知应会名词解释
中国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4个进一步:
1、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2、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 定正确政治方向
3、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4、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着力解决5个问题:
1、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
2、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
3、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
4、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
5、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做到5个坚持:
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2、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3、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
4、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5、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合格党员4讲4有:
1、讲政治、有信念
2、讲规矩、有纪律
3、讲道德、有品行
4、讲奉献、有作为 做到5个方面:
1、引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
2、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3、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
5、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以上内容出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5个扎实:
1、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3、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4、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5、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习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5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5655:坚持一个“统揽”、突出“五性”、做到“六有”、注重“五个带头”、用好“五个平台”
一个“统揽”,就是以学习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为统揽。
“五性”,就是突出持续性、经常性、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
“六有”,就是基层支部有方案、党员个人有计划、学习讨论有重点、教育践行有标杆、学习教育有特色、“两学一做”有氛围。“五个带头”,就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研讨、带头讲党课、带头整改问题、带头作表率。
“五个平台”,就是要用好省委组织部开通的“两学一做”手机短信、党员远程教育、主流媒体、信息网络和《当代陕西》杂志等媒体。
(毛万春部长在传达中央领导来陕调研讲话精神会议上的讲话)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十八大报告)“两学一做”中四个专项排查:
1、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
2、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检查
3、党代表和党员违法违纪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排查清理
4、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情况专项检查(中组织部2016年通知文件)三项机制
鼓励激励 容错纠错 能上能下(陕西省委文件)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第三篇:大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
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3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心理现象:又为心理或心理活动,由许多具体的心理活动构成,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6情感过程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喜怒哀乐的过程 7意志过程:人们主观能动性集中表现的过程 8个人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人心理和行为积极性的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9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优规律的应答 1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2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1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15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事物所发生的注意。16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定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17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或继有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人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19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20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务可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21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2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认出来。23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24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 25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26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绘在头脑里构成新表象的过程
27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的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28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
29动机:引起激发维持个体一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必理倾向各种动力
30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1心境:是一种较持久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3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33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34道德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件的一种情感体验。
35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6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
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37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38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
39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4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2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是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行为方式,反应了人们的性格特征的不同
43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44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感需要。
46注意的转移: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这叫注意的转移。47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品质。
48注意的稳定性: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49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50问题解决: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一定目标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民解决的过程 二简答
1、简述西方主要的心理学学派理论
(一)构造主义/结构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强调内省法。(二)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三)行为主义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
2、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有何意义?
理论意义: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
实践意义: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策略 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5、简述心理的本质。
人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即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人他人发生着联系
6、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同: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区别:反映的内容不同 产生的性质不同 生理机制不同
7、知觉的基本特征是:选择性、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8、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 学习功能 跟随和保持功能调控功能
9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刺激本身特征刺激的新异性,刺激的相对强度,刺激的运动变化
主体本身的状态 需要、期待、情感、兴趣知识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条件
明确目的任务组织有有关活动激发间接兴趣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11、引起和保持有意后注意的条件条件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
12、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转移
13、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哪几种?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14、根据信息储存的时间的长短不同,记忆可以分为哪几种?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5、简述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 再认和重现
16、简述遗忘的原因。
动机性遗忘说、提取失败说、衰退说;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干扰是主要原因。
17、遗忘的规律是:A、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B、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则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C、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影响。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的影响E、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的影响。F、适度的过度学习能减少遗忘。G、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H、识记者的主观因素(个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等)和识记时采用的方法等对遗忘有影响。
18、如何合理有效的组织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多样化复习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19、简述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精确性 记忆的准备性
20、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能力?
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正确科学地组织好复习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
21、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分为可以把想像分为哪几类?无意想象 和 有意想象(再造、创造、幻想)
22、简述创造想象的特点。
第一次创造别别人未创造过的新形象
23、简述思维的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24、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
2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问题表象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 酝酿效应 知识经验
动机和人格
50、简述注意的品质
26、如何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
注意的广度:一个人在同一时间 内,能清楚地感觉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发散思维、的客体的数量
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培养注意的稳定性: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创造个性(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既需要发散思维,短
又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
3、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4、灵感对象或活动上
状态;
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注意的转移:有目的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30、简述动机的功能。
一个对象上
激发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功能 指向功论述题
1、论述气质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2试运用性能:动机使人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 维持功能:支机格的相关理论论述学生良好性格塑造的途径与方法。
3、能使人的行为具有坚持性 调节功能:动机能控制并调试运用创造思维的有关原理论述如何培养和开发学整人的活动方向强度
生的创造性思维。
3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区别: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通常把与生理需要相联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情感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造性思维的特征:(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2)发散性心体验。②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③情绪比较通性、独特性。(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
低级,简单,人与动物共有;情感较高级,人具有。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发-联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维;培养创造个性
33、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1、当前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试分析这一现象产生基本情绪:兴趣惊奇、痛苦厌恶等复合情绪:一是两的原因,并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种以上情绪的混合,二是基本情绪与内驱力身体感觉的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混合,三是感情认知结构与基本情绪的混合 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因
34、人的情感可以分为哪几种?
在实际的学习行为中成为真正起作用的动力,以提高学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习的积极性。
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习学习动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其理智感: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社会意义;要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的美感: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认识兴趣或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志向水感体验
平。
35、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的特征 敏哥说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自觉目的性行为调节和控制克服困难()学习动机;利用反馈的效应,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合36、意志行动经历哪几个基本阶段?(复杂)理地使用奖励和惩罚;合理的组织竞赛;加强归因指导。决策阶段: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案、12、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力决定成败”,制订行动计划
对此你有何看法?论述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执行决策阶段:就是要采取行动,把头脑中的计划变成培养方法:第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客观现实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7、简述意志品质的特点。
第三、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第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四、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第五、学构的经律对于培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
14、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
动中磨炼意志 自勉自励自警自戒
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
39、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的类型?
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这说明“注意”在传统上把气质分成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试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胆汁质(遏止型)抑郁质(弱型)应用。
40、性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改进教学;创造良好的态度特征: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方面意志特征:教学环境防止干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利用丰富、新人在调节行为方式方面
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情绪特征: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学方法。(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好教方面 理智特征:
学进程;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
41、性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育;正确组织课堂教学(3)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主要有先天因素、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社会环境又可分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个体的社会实践和个人主观能 动性三方面因素,(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第一、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气氛;亲子
关系 第二、学校:同学和教师 第三、社会实践第四、主观因素)
42、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在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知觉方面、记忆方面、言语和思维方面,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人才早熟、大器晚成和中年成才。
45、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明确学习目的,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兴趣和爱好,以正确的期望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假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有效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增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合理利用奖励与处罚,合理利用竞争与合作
46、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遵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有满足学生合理可以实现的基本发,学生才会努力地学习也有局限性,首先,他只强调了个人的需要,人个的意识自由、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没有提到社会现实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作用,其次,还缺乏科学实验的依据和客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在社会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检验)
47、简述人的需要的种类。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8、在教学中的如何发挥情感的作用?
学科教学内容中进行情感教育 在学习与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理智感 快乐教育
49、注意规律在教学中如何应用?
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准确,抑扬顿挫,运用现代化教学手希,教学板书规范沦)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利用间接兴趣
第四篇:大学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主题:是文本的中心内容,是实现应用文功能和写作目的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某些文体中,它表现为作者的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如学术论文;在某些文体中,它表现为经过作者加工的主要事件或主要问题。如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规律:应用文写作规律之一。结构是应用文文本系统的元素组合及其构成方式。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产生不同的功能价值。根据特定功能调整和优化结构,或根据特定结构调整和改变功能,使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从而产生最佳的功能价值,是应用文写作必须遵循的规律。
3、递进式结构: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4、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
5、价款或酬金:是指取得对方的产品、劳务或智力成果支付的代价,是标的的价值标志
6、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通过对各种经济指标量的分析,检查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得失,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一种书面报告。
7、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8、倒金字塔式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第五篇:生科1101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科1101班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environ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ecoi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生境(habitat):具体生命个体或群体生活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5生态系统(ecosystem)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6.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各个生态因子都存在量的变化,当大于或少于生物所能忍受的限度,超过因子间的补偿调节作用,就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甚至导致死亡。
7.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8.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9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有趋于缩短的趋势
10内稳态 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具有内稳态的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内稳态机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11.种 群(population):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合。12.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 k 表示,当种群达到 k 值时不再增长,此时 k 值为环境容纳量。
13.生命表(lfe table)描述种群数量减少过程的一种有用工具,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表。.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或得数据编制得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14.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15.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16.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17生态入侵:某种生物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带入某一适于其繁衍,但又并非是其原产地和自然生存地的地区,它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18贝格曼法则(Bergmann's rule)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19阿伦定律 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20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21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
生科1101班
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22.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也就是 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 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23.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表现出形状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表现出形状不相似的现象。
24适 合 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25.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26.领域性(territoriality)
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并积极保卫,同时不让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27遗传漂移(genetic drift):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导致某些等位基因消失,;另一些等位基因固定,从而改变了群体遗传结构。
28.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叫社会等级。
29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30竞争排斥原理: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长期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
31寄 生(parasitism):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32协同进化(coevoluition):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33.边缘效应(edge 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34.生 态 位(niche):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基础生态位:在一个生物群落中能够为一个种群所利用的时间空间范围2.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一个生态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总和
35.生 活 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36.优 势 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
建 群 种:优势层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 生 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37多 度和丰度(abundance):表示一个种群在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或丰富程度的指标。
生科1101班
频度(frequency)某植物在样本总体中出现的频率 盖度(cover;coverage)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面积。
38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实有的个体数目。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反映生物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 39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40层间植物:植物群落中,还有一些植物,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41.演 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42.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43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44食 物 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能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45.食 物 网(food web):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46.营 养 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47.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equilibrium):一个时间和相对稳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48反馈(feedback):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生态系统的这种作用过程成为反馈。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是促进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和保持平衡。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进一步发生变化的作用过程。作用结果是使生态系统进一步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49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剩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 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
50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51.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从环境中摄取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如果某一因素的量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而其他因素的量都比较丰富,这一分量最不足的因素就成了该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52生态型(ecotype)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由于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受综合生态条件的影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生态变异,并能遗传于后代,分化成不同的种群类型,这叫做生态型 53生态阈值(ecological threshold)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限度。生物群落演替: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生科1101班
54群落(community)在特定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55群落交错区(ecotone)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56镶嵌性(mosaic)两种或多种群落在二维空间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
57自疏现象(self-thinning): 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58.-3/2 自疏法则:自梳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在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叫.-3/2 自疏法则
59密度效应:当中群众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界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或密度效应
60他感作用(allelopathy):一种植物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61拟态(mimicry)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形状、色泽、斑纹等外表特征上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
62共生(symbiotic)指两种生物彼此互利的生活存在一起,彼此缺失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两个不同物种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力的关系。
互利共生(mutualism)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适合度。50生 物 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97.现 存 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98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99.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00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01.同化效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102.流 通 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
81.排 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2.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83.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84.植 被 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85.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86.群 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87.群 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88.系 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