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全的全科医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2.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内容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
3.全科医生:又称全科/家庭医生或家庭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5.患病体验:病人经历某种疾患时的主观感受
6.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个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
7.家庭结构: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8.家庭角色: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特定身份,代表着他(她)在家庭中所应执行的职能,反映出他(她)在家庭中的相对位置和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9.家庭资源:为维持家庭基本功能,应付紧张事件和危机状态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及其成员对压力及危机的适应能力。可分为家庭内资源和家庭外资源。
10.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11.COPC:又称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是一种将社区和个人的卫生保健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策略,指在基层医疗中,重视社区、环境、行为等因素与个人健康的关系,把服务的范围由狭小的临床医疗扩大到流行病学和社区的观点来照顾。
12.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施卫生行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
14.病人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
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5.筛检:应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手段,对未识别的疾病或缺陷作出推断性鉴定,从外表健康者中查出可能患某病者。
16.病例发现:对就诊病人实施的一种检查、测验或问卷形问式的调查,而病人是因其主病来就诊的,目的是发现病人就诊原因之外的、可能的其他疾病。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转 17.化学预防:使用合成或天然的物质作为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抗病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发生。
19.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的交流。21.开放式提问:能让病人主动、自由的诉说,医生可获得较多的信息。22.模糊语言:指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规定且隐含多种判断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多义性,在理解上有很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23.诊断鉴别分类:病因学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家庭诊断、综合诊断、临时诊断
24.VINDICATE鉴别诊断法:主要用于循环、血管疾病;炎症;新生物、肿瘤;退行性变;中毒;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创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
25.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呈节律性,饥饿痛,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更为多见,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26.如何避免特殊检查“撒大网”?: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30、主要问题目录:纪录的问题一般指过去影响了、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内容包括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生理或心理疾患、手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行为问题、经济问题、异常的体征或化验检查结果、难以解释的症状或反常态度、危险因素,或虽常见但医生认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
31.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将资料做一图表化的总结回顾,可以概括出清晰的轮廊,及时掌握病况,修订治疗计划、病人教育计划等。32.信托型医患关系的“行仁性”与“契约性” 33.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医疗行为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伤害人体的一面,这在社会学上称为“双重效应”医学上的“双重效应”是伴随着医疗行为而存在的;,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决定了医疗过错责任不能单纯以“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认定医方应承担法律责任。
34.医疗质量:从狭义角度,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而从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35.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能,并且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与保证、质量改进使其事实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包括了质量检查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6.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法,是全面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办事程序。其中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
37.医疗评价:是比较经典的医疗质量控制的方法。它有两种形式,即病例评价方法和统计指标评价法,前者是对个案的典型评价,后者注重病例评价和统计分析相结合。它们都属于同行评议,评价的信息和数据来自病历。
38.全面质量管理:是通过专门的组织制定质量计划,在系统内开展连续的医疗服务改善
活动,使服务的质量满足病人的期望。
四、简答题
1、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①古代郎中式的医治者;②近代的通科医生;③医学专科化和通科医疗的马鞍形发展过程;④我国卫生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赋予全科医生的使命。
2、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
答:基层医疗保健、人格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以家庭为照顾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基础与诊治程序、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3、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主要区别
4、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
答:①强烈的人文情感;②出色的管理意识;③执着的科学精神。
5、全科医生的历史使命答:①承担群体与个体的三级预防任务;②发展“照顾医学”;③重塑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
7、全科医疗的连续性服务答:全科医疗是从生前到死后的全过程服务,其连续性可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人生的各个阶段;第二、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第三、任何时间地点。
8、全科医疗的综合性服务 答:这一特征是全科医学的“全方位”或“立体性”的体现,即:就服务对象而言,不分年龄、性别和疾患类型;就服务内容而言,包括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就服务层面而言,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就服务范围而言,涵盖个人、家庭和社区,要照顾社区中所有的单位、家庭与个人;就服务手段而言,可利用一切对服务对象有利的方式与工具,因此又被称为一体化服务。
9.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
答:①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专科医疗和全科医疗负责健康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专科医疗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间的诊治,承担深入研究病因、病理等微观机制的责任;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②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专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子塔上部,其所处理的多为生物医学上的重病,需要动用昂贵的医疗资源,解决少数人的疑难问题;其方式为各个不同专科的高新技术;全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利用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以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并干预各种无法被专科医疗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
10.以病人为中心应诊的四项主要任务 答:①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②对慢性持久性问题进行管理;③根据时机提供预防性照顾;④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12.简述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遵医行为的策略。
答:影响因素:①加强因素:对医生的接诊和处理满意;医患交流清楚、直接,并涉及所有重要问题;动力充足;无经济问题;家庭支持有力。②减弱因素:对病程进展或用药方法有误解;动力不足、不恰当健康信念所致,用药剂量或副作用问题;经济上不能承受;不满意医生接诊;医患间力量抗衡;缺少家庭支持;团队成员间缺乏共同目标和沟通。改善遵医行为的策略:①医生方面:若发生不遵医行为,应检查各个环节,并就此与病人进行诚恳讨论交流,引导其纠正不良行为;还应指导病人行为方面进行自我调整,最重要内容最先提供;对重要内容必须强调2~3遍,每次给与的内容尽量少些;复杂的内容应写在纸上或让病人复述。②医疗行政方面:检查经营政策和教育目标,强
调“整体人”为服务对象,注意保护病人权益;向医护人员提供医疗行为科学和人际交流训练,使医患间沟通顺畅;适当组织特定病人团体,加强医患间的整体交流和病人自我教育等。
13.简述病人管理的原则。
答:①向病人详细说明病情、诊断及治疗的含义与预期后果,并达成共识;处理时考虑病人的个性与健康信念,进行适当引导;②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对病人进行合理处置;③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善病人和家属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其承担自己的健康责任;④考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成本及病人的付费方式与经济条件,经常评价疗效及有关伦理学问题;⑤注意使用非药物疗法;⑥管理过程中注意病人健康问题可能给本人及家属带来的影响,如何预防或解决这些问题等。
14.简述病人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支持和/或解释;告诫或建议;开处方;转诊;实验室检验;观察随访;预防。15.简述家庭沟通的意义
答:是相互间交换信息、沟通感情和调控行为和维持家庭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家庭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16.简述家庭角色功能正常的标准
答:家庭对某一角色的期望是一致的;各个家庭成员都能适应自己的角色模式;家庭的角色模式符合社会规范,能被社会接受;家庭成员的角色能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家庭角色具有一定的弹性,能适应角色转换,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
17.简述了解家庭生活周期对全科医生有何帮助?
答:可以帮助全科医生鉴别正常和异常的发展状态,预测和识别家庭在特定阶段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提供咨询,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时用很简便经济的方法就能避免很严重后果的出现。
18.简述家庭危机的分类?
答:分为①生活压力事件,即家庭生活事件、个人生活事件、工作生活事件和经济生活事件;②家庭危机:家庭成员增加、家庭成员减少、不道德事件、地位改变等。20.简述家访的指征 答:某些急症病人;行动不便、长期困于家中的病人;有心理社会问题的病人及不明原因的不遵医嘱的病人;新成为服务对象的、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临终的病人及其家庭;有新生儿的家庭;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评价;实施家庭咨询与治疗。
21.简述家庭外资源包括哪些?
答: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宗教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医疗资源。24.请简述COPC的实施过程
答:确定社区以及社区人群;通过社区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制定社区干预计划;计划实施;计划评价
26.请简述实施COPC的意义
答:将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层医疗与以社区为范围、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两者有机地结合进行协调性的基层医疗实践中。它是基层医疗实践与流行病学、社区医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足于社区、以预防为导向、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的新型基层医疗模式,其重心是社区保健。但它忽视了家庭的作用。全科医疗的实施使COPC的原则更容易贯彻到基层医疗服务中去,而COPC则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顾提供了服务模式。27.临床预防的特点
答:综合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特点;与公共卫生相比,临床预防的对象更个体化,较少以群众运动和法律手段达到目的;比临床医学更关注疾病的预防;既有公共卫生的理念,又更多使用临床医学的方法。29.临床预防的方法
答:病人教育、免疫接种、筛检、病例发现、周期性健康检查。
31.简述医患沟通的特殊性答:有一方处于特殊状态—患病,其精神状态不利于交往;交往在特殊的情境下进行—诊所或医院;有特殊的目的——诊疗疾病,解除痛苦;双方的优势不平衡,医生一般占据优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病人被迫就医,不是追求快乐;医患交往涉及无法协商的经济关系。33.何谓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模式?
答:始于病人对其健康问题的陈述,其内容包括:病人基础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程流程表等。
35.简述刻画诊断法的主要内容。
答:是基本的诊断思维方法,是从症状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之一;主要为印象诊断,如对疼痛十步分析法(诱因、起病、部位、性质、程度、缓解方式、持续时间、病程、放散部位、伴随症状)等。
39.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包括那些内容?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服务对象在家庭、工作场地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和维持方面,均达到了期望的状态;服务对象的症状、不适与焦虑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生理服务,同时包括有心理和社会性服务;有效地预防了社区居民中的早死,并且控制了导致早死的主要因素;用于防治疾病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既合格又舒适;服务对象的隐私得以保证。
42、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答: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质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质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料信息质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质量管理。
五、论述题 1.试比较以人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服务模式的不同
答: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系统理论看人类生命及其研究;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基本点—进入病人世界;全科医生必须注重研究“病人”范畴。以疾病为中心服务模式:过分强调寻找疾病;忽视病人需要;不利于遵医;易于片面、封闭。
3.请论述全科医生在COPC中的作用
答:①只有通过提供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服务,才能全面了解社区健康问题的性质、特点和公众的就医行为,医生在诊所或医院中所接触的疾患或病人,仅仅是社区中所有健康问题或病人中的一小部分;②社区是个人及其家庭健康和疾患的重要背景,只有在社区的背景上观察健康问题,才能完整、系统地理解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和疾患;③COPC要求全科医师同时关心就医者、未就医者和健康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维护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④只有通过提供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才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并在动员社区内外医疗和非医疗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社区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要求;⑤只有提供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各种疾病在社区中的流行,全科医生通过接触个别病例,及时地预测或掌握有关疾病在社区中的流行趋势和规律。
5.试述全科医生临床思维的假设-演绎推理过程。
答:第一步,从有关病人最初线索中快速形成一系列可能的诊断假说或行动计划;第二步,根据这些不严格的假说推演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检验内容,如进一步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书记,然后根据检验结果逐项鉴别、确认或排除。
6.请谈一下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和意义答:作用:①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开展的基础;②医患关系会影响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③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治疗效果意义: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融洽的医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也是治疗手段之一,融洽的医患关系会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氛围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7.为什么全科医生更需要把握伦理学原则、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答:全科医生和病人及社区居民建立的关系应是朋友式的关系,不管患病与否,无论何时何地,全科医生都是社区居民的朋友和健康维护者。全科医生在社区中工作可能没有什么优势,然而,若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朋友,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在社区居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甚至成为代表社区居民利益的领袖人物,这就是最大的优势。当社区居民可以自由的选择医院、医生和药店时,他们会选择谁呢?除了考虑就近、方便、便宜等因素外,更主要的还是会考虑找作为医务人员的朋友或亲戚去看病,这样既方便周到又安全,实际上,医务人员主动与病人交朋友的能力即将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焦点。8.论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答:①全面性的质量管理;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③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④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篇:【临床】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5、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含义:标准差反映观察值在个体中的变异大小,标准差越大,变量值越分散;
标准误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来自同一总体的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程度,即抽样误差的大小。
计算方法:标准差:总体标准差:样本标准差:
标准误:均数的标准误:率的标准误:
用途:标准差①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
②结合均数,描述正态分布的特征、估计参考值范围
③结合样本统计量,计算均数标准误
④计算变异系数
⑤反映均数的代表性
标准误①衡量样本均数的可靠性
②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③用于均数的假设检验
与样本例数的关系: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样本标准差稳定于总体标准差;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样本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6、假设检验的步骤
①建立假设与确定检验水准(α)(反证法思想)
H0:μ1=μ2 无效假设
H1:μ1≠μ2 备择假设
检验水准:α=0.05(双侧或单侧)
②选定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
根据资料的性质(变量类型、设计类型、资料组数、样本含量等)和分析目的选择检验统计量。所有检验统计量均在无效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可以证明其分布。
③确定P值,作出判断(利用小概率原理)
P值是指在H0成立的前提下,获得现有检验统计量值以及比该统计量值更极端情况下的概率。P≤α(0.05),拒绝H0,接受H1,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或不等;
P >α(0.05),接受H0,拒绝H1,认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还不能认为......不同或不等。
④结合专业知识下结论。
7、假设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样本具有代表性且可比;
②正确选用假设检验方法;
③差别的统计学意义不等于实际意义;
④判断结论时不能绝对化;
⑤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选择;
⑥报告结果应注明样本含量、统计量值、P值,单侧检验也应注明;
95%CI既能说明差别的大小,也具有检验的作用,建议使用。
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条件
基本思想:
①首先将总变异分解为组间变异和误差(组内)变异,然后比较两者的均方,即计算F值。
②若F值大于某个临界值,表示处理组间的效应不同;若F值接近甚至小于某个临界值,表示处理组间效应相同(差异仅仅由随机原因所致)。
③对于不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思想都一样,即均将处理间平均变异与误差平均变异比较。④不同之处在于变异分解的项目因设计不同而异。
基本条件:
①资料无偏性,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独立性);
②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正态性);
③各样本组的总体方差相等(方差齐性)。
9、R×C表χ2检验的应用注意事项
1.采用专用公式计算χ2值,无须计算理论频数,但也必须求出最小理论频数。
2.对R×C表,若T<5的个数超过所有理论频数个数的1/5或有T<1的格子出现,则易犯第一类错误。此时应:①增大样本含量
②根据专业知识将相邻的行或列进行合理合并,一般仅对有序分类合并
③精确概率法
④似然比χ2检验
⑤删去T过小的行或列,但会丢失相应信息
3.多组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时,若效应有强弱的等级时,χ2检验只能反映其构成比有无差异,不能比较效应的平均水平。
4.当结果变量为无序分类时,可采用χ2检验;
当结果变量为有序分类时,可考虑趋势检验或等级相关分析。
10、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资料:相关分析要求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
回归分析要求应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x无特定要求
应用:相关分析用于说明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描述两变量X、Y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回归分析用于说明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用一个变量的数值推算另一个变量的数值 联系:
正负符号:对同一资料中,r与b的符号相同
假设检验:对同一资料中,r与b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二者的t值相等,tb=tr
r与b可相互转换回归可解释相关:相关系数r的平方称决定系数,表示Y的变异中可由X解释的部分占总变异的比例
11、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的注意事项
①作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
②对相关关系的作用要正确理解。
③作相关与回归分析前必须先作散点图。
④积差法计算相关系数r适用于正态资料;
资料明显偏态或原始资料只能用等级划分或难以判定资料属何种分布时,才宜按等级相关处理。⑤相关、回归若无统计学意义,不等于无任何关系。
⑥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自变量X的实测范围内。
12、相关系数的意义、应用直线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关系数是用以说明在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方向的统计指标。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其值为-1≦r≦1。
r值为正表示正相关,r值为负表示负相关,r值为0表示X与Y无线性关系。
r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越密切。
①线性相关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须首先绘制散点图,散点图呈直线趋势时再做分析;
②r表示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描述两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r=0只能说明X与Y之间无线性关系,并不表示X与Y之间无任何相关;
③计算出相关系数是样本相关系数,是总体相关系数的估计值,因此判断总体相关时需做假设检验;
④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
13、频数表的编制步骤
①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出极差
②按极差大小决定组段数、组段和组距
③列出组段
④划记计数
**
14、统计图的制图通则
①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②确切的标题与编号(在图的下方正中央位置)
③纵、横轴之比为5:7,必要时注明度量单位
④必要时辅以图例
**
15、t 分布有如下性质:
①单峰分布,曲线在t=0 处最高,并以t=0为中心左右对称
②与正态分布相比,曲线最高处较矮,两尾部翘得高
③随自由度增大,曲线逐渐接近正态分布;分布的极限为标准正态分布。
**
16、非参数统计的优缺点
优点:①适用范围广,是对有序分类资料最有效的统计方法
②对不满足参数统计的资料,非参数统计的效率高
③搜集资料方便
缺点:对适用参数统计的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的效率低,即犯第II类错误的概率比参数统计大
1、医学统计学: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现象中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变量:是指观察个体的某个指标或特征,统计上习惯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3、数值变量/定量变量/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是以定量的方式来表示观察单位某项观察指标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之为~,有度量单位。
4、分类变量/定性变量/计数资料/定性资料:是以定性的方式来表示观察单位某项观察指标,所得的资料称之为~,无固有度量单位。
5、有序分类/等级资料:是以等级的方式来表示观察单位某项观察指标,所得的资料称之为~,为半定量的观察结果,有大小顺序。
6、同质:是指事物的性质、影响条件或背景相同或相近。
7、变异:是指同质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8、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或集合,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9、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10、随机变量:是指取值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
11、统计量:是样本的统计指标,采用拉丁字母表示,是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2、参数:是总体的统计指标,采用小写的希腊字母,为固定的常数。
13、随机抽样:为了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需要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使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14、抽样误差:是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在抽样研究中产生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计量间的差异。
15、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的现象。
16、随机现象:在同样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两种或多种结果,究竟会发生哪种结果,事先不能确定。其表现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17、频率:样本的实际发生率称为~,0≦f≦1。
18、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0≦P≦1。
19、小概率事件:概率小于等于0.05或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习惯上以0.05为标准,统计学上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20、平均数:是反应一组观察值的集中趋势、中心位置或平均水平的指标体系,常用的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21、中位数:是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观察值就是中位数,适用于任何分布、开口资料、偏态分布。
22、百分位数:是指一种位置指标,用P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将按大小顺序排列的变量值分为100份,旦论上有x%的变量值比它小,有(100-x)%的变量值比它大,对应x%位次的数值。
23、标准差:方差是指样本观察值的离均差平方和的均值,方差的正平方根为标准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偏离程度。
24、变异系数:是指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主要用于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间的比较。
25、相对比:是指A、B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用于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
26、构成比:是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27、率:是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小或强度。
28、率的标准化/标化率:即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内部构成不同的各组频率进行调整和对比的方法,调整后的率为标准化率/标化率/调整率。
29、统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统计分析的事物及其指标,它可避免长篇文字叙述,并具体列出数据。
30、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它可直观醒目地反映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31、正态分布:靠近均数分布的频数最多,两边频数逐渐减少并且近似对称,这种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左右近似对称的连续性分布称为~。
32、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33、标准误: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来自同一总体的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程度,即抽样误差的大小。
34、均数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来自同一总体的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以及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程度,即抽样误差的大小。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35、区间估计:以一定概率估计总体参数在哪个范围内的估计方法。
36、95%可信区间:是指从理论而言,在100次随机抽样所得的100个可信区间中,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括总体均数。
37、P值:是指在H0成立的前提下,获得现有检验统计量值以及比该统计量值更极端情况下的概率。
38、第一类错误ɑ:检验假设H0实际上成立的,但拒绝了H0,误判为有差别,也就是犯了假阳性错误,称为~。其发生的概率用 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按实验要求,重点要控制第一类错误,应采用Duncan法。
39、第二类错误β:假设检验H0实际上不成立,但却不拒绝H0,误判为无差别,也就是犯了假阴性错误,称~。其发生的概率用 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按实验要求,重点要求控制第二类错误,应采用LSD-t法。
40、检验效能/把握度:统计学上将1-β称为~,即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4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变化趋势,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显示出来的分析方法。
42、回归分析:将变量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用函数形式表示出来,用一个或多个变量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估计值及波动范围的分析方法。
43、相关系数:用以说明在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方向的统计指标。
44、回归系数:即直线的斜率,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位。
45、决定系数:相关系数r的平方称为~,表示Y的变异中可由X解释的部分占总变异的比例。
46、参数检验:假设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具有某个已知的函数形式,而其中有的参数是未知的,统计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方法称为参数统计,所用的检验称为
47、非参数检验:不依赖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也不对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的统计方法称为非参数统计,所用的检验方法称为~。其目的是检验所比较的分布或分布位置是否相同。
第三篇:全科医学老师画的问答题
1.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内容:答: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和“八项要素”。1.四大方面包括:①促进健康;②预防保健;③合理治疗;④社区康复2.八项要素①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②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③基本的环境卫生;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⑤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⑥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⑦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⑧基本药物的供应。、2、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答:基层医疗保健、人格化照顾、综合性照 顾、持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以家庭为照顾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基础与诊 治程序、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团队合作的 工作方式。全科医学特点:范围广、内容丰富,与其他各专科有相互交叉,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还态度/价值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
4.全科医生的问诊方法 答(1)封闭式问诊:提问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如好不好、痛不痛、有没有、是不是等。优点是能单刀直入,直接针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得到确切的答案,并节省时间,对处理急症病人尤为合适。缺点是提问涉及的范围太狭窄,容易固定病人的思维,错误地引导病人,因而难以获得全面、详细的资料,也不容易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不适用于了解病人及其背景和主观体验。封闭式问诊与集中型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疾病为中心,以了解与疾病有关的信息为目的。
(2)开放式问诊:提问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只是引导病人回忆某些方面的情况,完全用病人自己的时间顺序、语言和观念来叙述,不受医生的思考范围和思维方式的限制。优点是没有限制、没有思维定势,能让病人自由发挥,有利于了解到医生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其缺点是病人可能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哪些与健康问题有关,也有可能浪费很多时间。开放式问诊与辐射式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病人为中心,以了解与病人有关的信息为目的。10.全科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应诊的四项主要任务 答:①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②对慢性持久 性问题进行管理;③根据时机提供预防性照 顾;④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第四篇:全科医学作业
学号:200802100
姓名:段盛健
班级:2008级临床六大班
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结合新医改下思考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培养的新发展
全科医学概论作业
2013年04月13日
全科医学为临床二级学科,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的范围广、内容丰富、与其他各专科有相互交叉,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全科医学建立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实行基础医疗保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紧密融合为一体,人性化、综合化、可及性、协调性、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长期负责式持续全面综合照顾。全科医学以问题为导向,以预防为先导,实行健康档案管理。全科医学目的是以健康为中心,整体健康促进和维护。全科医学以社区为范围,开展六位一体服务: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和计划生育。全科医学强调三级预防策略: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和临床预防,重点于早发现、诊断、治疗。
医学模式经历了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整体医学时代,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随着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亡谱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费用高涨和卫生资源不合理分配、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和对基础卫生的重视,全科医学作用逐渐凸显,要求进行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全科医学成为历史所向,要求全科医学承担群体与个体的三级预防任务、发展“照顾医学”、重塑形象推进卫生改革。
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模式新变革的核心。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这给全科医学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该抓紧机遇,迎接挑战,把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在《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对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012年将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正式实施的第一年,2011年12月06日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四点要求:①注重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培养规划。②注重政策保障,着手建立全科医生使用管理制度和从业激励机制。③遴选和建设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注重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训。④注重培养质量控制,确保所培养的全科医生合格达标。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范围内经过注册的全科医生有6万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简称《规划》)制定的目标是,从今年开始,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版权归属 中国双飞网 独家所有,禁止打印、复印。学号:200802100
姓名:段盛健
班级:2008级临床六大班
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已经明确了“一种模式、两条路径、三个统一、四条渠道”的顶层设计:①“一种模式”即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②“两条路径”即“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今后要逐步过渡到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统一途径。③“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④“四条渠道”即过渡期培养全科医生的4个主要途径,包括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全科医生的培养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与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就医观念的改变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的制约,而其中全科医生的培养最为关键,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的培养过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的作用、提升全科医疗专业水平的作用、发挥信息库的服务功能。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版权归属 中国双飞网 独家所有,禁止打印、复印。2
第五篇:全科医学复习题
《全科医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全科医学的核心是:
A、以病人为中心的保健服务
B、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C、以疾病为中心的保健服务
D、以社区为单位的保健服务
2、家庭内部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的家庭类型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群居家庭
3、病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人口老龄化导致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增长,下列错误的是:
A、老年人是急性病的主要受害者
B、占疾病谱和死因谱前列的疾病均好发于老年人
C、老年人需要特殊的照顾和护理
D、老年人生活和情感对家庭的依赖性强
5、病人就医时第一直接期望是:
A、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
B、与医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的期望
C、对医生高尚医德的期望
D、对医生服务态度的期望
6、全科医学正式引入中国是在上一世纪的:
A、80年代末
B、70年代末
C、90年代初
D、80年代初
7、关于周期性健康检查,下列错误的是:
A、针对社区人群
B、终身的定期健康检查
C、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D、针对社区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8、恐惧与焦虑是属于:
A、一般患病体验
B、痛苦体验
C、疾患行为
D、替代性痛苦
9、负责供养家庭,掌握经济大权的人,被认为是这种家庭的权威人物,这种家庭属于:
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
C、分享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10、下列属于家庭生活事件的是;
A、调动工作
B、生活环境改变
C、离婚
D、大额贷款
11、目前占疾病谱死因谱主流地位的疾病是:
A、急性疾病
B、传染病
C、先天性疾病
D、多种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12、下列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免疫接种
B、康复
C、周期性健康检查
D、健康教育
13、全科医学鲜明的专业特征是:
A、以疾病为中心的初级保健服务
B、以病人为中心的初级保健服务
C、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D、以社区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14、现在,影响居民健康的最大因素是:
A、行为生活方式
B、社区自然条件
C、社区产业与经济状况
D、人类生物学因素
15、病人教育最主要的方法是:
A、面谈
B、播放幻灯、录像
C、墙报
D、印发通俗读物
16、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家庭类型是:
A、传统权威型
B、分享权威型
C、工具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17、全科医学综合性服务的原则是:
A、不分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与性质
B、“防治、保、康”一体化
C、个人、家庭和社区
D、以上都是
18、全科医生用心倾听病人诉说,一般采用的方式是:
A、封闭式
B、开放式
C、逐渐深入式
D、迂徊式
19、下列属于个人生活事件的是:
A、调动工作
B、获得荣誉
C、离婚
D、大额贷款 20、下列属于语言交往的是:
A、声音的大小
B、面部的表情
C、目光接触
D、肌肤接触
2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
A、单因单果直线思维模式
B、多因多果的纯生物学思维模式
C、单因多果、立体网络式思维模式
D、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思维模式
22、全科医学从其特征看是一门:
A、基础学科
B、既是基础学科,又是临床学科
C、临床学科
D、边缘学科
23、现代社会中的主要家庭类型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身家庭
24、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主要承担者是:
A、专科医生
B、初级保健医生
C、公共卫生人员
D、临床医生
25、人们注射抗毒血清类预防针,一般情况下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临床预防
26、全科医学综合性服务的优势是指:
A、把医疗服务扩大到每一个居民
B、体现服务内容的全方位和临床诊疗的三维性
C、使卫生服务体现个人、家庭、社区三者兼顾
D、以上都是
27、全科医疗专科的服务主体是;
A、门诊
B、病房
C、出诊
D、家庭病床
28、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的影响因素有:
A、对疾病威胁的感受
B、对保健行为带来利益的认识
C、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D、以上都是
29、全科医生用心倾听病人诉说,引导向句时一般采用:
A、开放式
B、封闭式
C、渐进深入式
D、迂回式 30、下列不包括在现代预防医学6个层次的是:
A、健康促进
B、早期诊断
C、临床常规治疗
D、康复
31、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
B、病人的道德价值观
C、医疗设置的合理性
D、以上都是
32、生物医学模式是:
A、单因单果的直线思维模式
B、多因多果的纯生物学思维模式
C、单因多果,立体网络式思维模式
D、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思维模式
33、在病人的多层次需要中,希望靠近医生,得到医生的爱护与帮助,属于:
A、生理方面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学的需要
34、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主要承担者是:
A、专科医生
B、初级保健医生
C、亲友
D、临床医生
35、空巢期是指:
A、最大孩子离家至最小孩子离家
B、所有孩子离家至家长退休
C、退休至死亡
D、孩子离家创业
36、全科医疗专科的服务主体是:
A、门诊
B、病房
C、出诊
D、家庭病床
37、下列属于核心家庭特征的是;
A、人数多
B、结构复杂
C、家庭资源丰富
D、关系单纯
38、疾患是:
A、一种感觉尺度
B、一种医学判断
C、通过体检化验确定
D、一种生物学尺度
39、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愿意亲近的程度称为:
A、人际交往
B、人际认知
C、人际吸引
D、人际反应
40、一般把COPC分为5个发展阶段,某社区掌握了社区90%以上的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可采取对策,但缺乏有效的预防策略,属于: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41、关于美国家庭医学说法正确的是:
A、在美国全科医学就是家庭医学
B、家庭医疗证书有效期为3年
C、再次获得证书需持有美国或英国的开业执照
D、3年期间至少获得600个学时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42、如把COPC分为五个等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级对所在社区健康统计资料有所了解,有间接调查得到的二手资料
B、2级表示掌握社区内90%以上的居民个人健康状况
C、3级表示对社区内每一位居民的基本资料均能建立档案
D、4级表示对社区内每一位居民的基本资料均能建立档案
43、关于COPC模式在推广过程中错误的是:
A、COPC关心的不仅是患者而且是社区人群
B、COPC的服务强调经济效益
C、COPC要求全科医师要有社区意识
D、COPC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
44、关于全科医学专科正确的说法有:
A、大多数就医活动由医生安排
B、心身疾患少
C、治疗计划通常与患者一起制订
D、只提供一、二级预防
45、下列对全科医生描述错误的是:
A、全科医生是高素质的医生
B、全科医生是独特的专科医生
C、全科医生是功能完整的医生
D、全科医生是深度上的专科医生
46、家庭问题正在发生,但还不明了,可通过各种有效检测手段显示出来,此期属于:
A、预测时期
B、筛检时期
C、有症状期
D、临床期
47、学龄前儿童期的预防重点是:
A、预防接种
B、促进身体发育
C、加强营养
D、预防意外伤害和感染
48、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是:
A、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知识
B、以病人为中心的学科知识
C、全科医学专业知识
D、以上都是
49、两者之中有一个是极力想实现或得到,另一个是极力想逃避,属于:
A、趋避冲突
B、趋趋冲突
C、避避冲突
D、以上都不是 50、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了解和判断,称之为:
A、人际吸引
B、人际认知
C、人际反应
D、人际交往
51、两者之中有一个是极力想实现或得到,另一个是极力想逃避,属于:
A、趋避冲突
B、趋趋冲突
C、避避冲突
D、以上都不是
52、WHO给健康重新定义,健康的内容不包括:
A、躯体方面的健康
B、精神方面的健康
C、传染病
D、社会方面的健康
53、下列属于全科医疗基本特征的是;
A、一般针对人群
B、以社区需要、需求为动力
C、借助国家政策、行政命令来推动
D、以社会性卫生运动为特征
5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的重要决策是在:
A、1989年1月
B、1997年1月
C、1998年1月
D、1999年12月
55、恐惧与焦虑是属于:
A、一般患病体验
B、痛苦体验
C、疾患行为
D、替代性痛苦
56、全科医学专科的服务对象是:
A、病人
B、未就诊者
C、就诊者
D、以上都是
57、向机体注射抗毒血清类预防针,一般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临床预防
58、学龄前儿童期的预防重点是:
A、预防接种
B、促进身体发育
C、加强营养
D、预防意外伤害和感染
59、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是:
A、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知识
B、以病人为中心的学科知识
C、全科医学专业知识
D、以上都是
60、家庭问题正在发生,但还不明了,可通过各种有效的检测手段显示出来,此期属于:
A、预测时期
B、筛检时期
C、有症状期
D、临床期 61、下列属于语言交往的是:
A、面部表情
B、目光接触
C、肌肤接触
D、声音大小 62、现代医患关系的特征,错误的是:
A、以病人为中心
B、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中心
C、以疾病诊疗为中心
D、医生仅扮演帮助者、指导者、教育者的角色 63、我国卫生部召开首届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出合了《全科医师规化培训大纲》,是在:
A、1988年1月
B、1997年1月
C、1989年1月
D、1999年12月 64、引发家庭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资源充足
B、家庭资源不足
C、家庭调适良好
D、家庭功能不平衡 65、关于WON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WONCA是全科/家庭医学国际学术团体的简称
B、WONCA正式成立于1972年第五届世界全科医学大会上
C、WONCA是官方的,国际性全科医学学术团体
D、WONCA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66、家庭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问题
B、缺乏知识
C、缺乏技能
D、认知错误 67、关于WON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WONCA正式成立于1972年第五届世界全科医学大会上
B、WONCA是全科/家庭医学国际学术团体的简称
C、WONCA是官方的国际性全科医学学术团体
D、WONCA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68、下列不属于周期性健康检查优点的是:
A、利用病人来就诊时实施,节约费用
B、可应用于社区中每一个人
C、常常是一种全身性的检查
D、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有效性 69、病人就医时的第一个直接的期望是:
A、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
B、与医生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关系的期望
C、对医生高尚医德的期望
D、对医生服务态度的期望 70、以下家庭资源中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
A、医疗处理
B、文化资源
C、教育资源
D、环境资源
二、是非题
()
1、一时无法控制的疼痛是最为严重的痛苦。
()
2、全科医师在社区中碰到的健康问题基本是疾病。
()
3、人际交往是指交往双方在感情上或心理方面的亲近程度()
4、“六位一体”是指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技术指导一体化服务。
()
5、社区诊断主要目的是确定社区疾病诊断及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
6、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家庭和个人可产生不同压力,令人高兴的事不会产生重大压力。
()
7、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被人们利用时,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言语。()
8、全科医疗以社区的需要和需求为力动。
()
9、病人经历某种疾患时的主观感受,称为患病体验。
()
10、生物医学模式既重视疾病的诊治,又照顾病人多方面的需要。()
11、一时无法控制的疼痛是最为严重的痛苦。
()
12、全科医学从其特征看,主要是一门临床学科。
()
13、现在生物学因素已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发病因素中占了相当的份额。
()
14、全科医生应注意让病人自己充当决策者。
()
15、医患互动过程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指医生、病人和医患关系。
()
16、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家庭和个人可产生不同的压力,令人高兴的事不会产生重大的压力。
()
17、病人经历某种疾患时的主观感受,称为患病体验。
()
18、一群特定的人群的共同特征包括共同的利益和信念,共同的个性特征。()
19、生物医学诊疗模式既重视疾病的治疗,又照顾病人多方面的需要。
()20、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受个人文化、个性、家庭、宗教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三、填空
1、全科医疗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四性三化”,即__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 性、__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化、_______ ______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________化。
2、全科医生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作型服务模式,其他专科医生则采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权威型的诊疗模式。
3、关系健全的家庭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疗活动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PC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科医疗家访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发展全科医学的目的在于,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 __________________。
9、家庭危机可分为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卫生工作的四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1、全科医学的基本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特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有两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方法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临床预防医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社区有两个基本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全科医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专科医生。
四、名词解释
1、健康
2、社区
3、全科医生
4、周期性健康检查
5、人际吸引
6、人际交往
7、健康信念模式
8、社区筛检
9、家庭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性质?
2、人际交往涉及哪些基本要素?
3、全科医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4、全科医学的十大原则是什么?
5、整体医学观包括哪些内容?
6、现代预防医学包括哪6个层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