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07: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

第一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

近年来,财政部门为策应县委、县政府发展提升新特产业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财政服务企业工作意见》,开展了“一挂钩四服务”、“四扶四助”和“五开展五提供”等系列帮扶活动,为企业提供“菜单式”、“保姆式”式服务,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难题、包装申报项目、掌握政策资讯。近年来,为140家企业提供担保30亿元,为75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5亿元,累计为137家企业申报各类项目28个,争取上级奖励扶持资金2亿多元,有力助推了全县新特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特产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攻点和增长极,大力发展新特产业不但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进程,而且可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整合财政资源优势,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

一是要政策聚焦,全面引导新特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县

新特产业快速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吉阳光伏和华锐风电装运项目的入驻,既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又拉长了产业发展的链条,新特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新特产业提档升级和加速发展的攻坚时期,财政部门要制定出台《财政扶持新特产业发展计划》,改变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从全面支持向支持支柱产业和核心企业发展转变,从粗放型支持向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能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高新企业转变,注重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在全县重点工作财政奖励

1意见中设立发展特色产业奖、新特产业提升奖等奖励项目,奖励新特产业技改扩能、提档升级、规模重组和园区建设,要设立新特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用于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和培训、新产品开发,实施专项管理、滚动使用,吸引一批新型产业落户生根,推动一批特色产业改造升级。

二是要资金聚集,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当前,新特正处于产业的成长期、市场划分期和品牌培育期,我县新特产业面临发展机遇,财政部门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推进手段,加速转型升级步伐,把中小企业拉进产业链中来联合发展,形成企业集聚,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要多方筹措“过桥”资金、担保资金,为新特产业提供“过桥”服务和融资担保。要为企业技术改造、财源建设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提供服务。担保公司要结合县域经济和优势产业特点,着力对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提供支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让担保、“过桥”等服务资金更多地流向新特产业的洼地。要扩增担保公司注册资本、放大担保额度和担保规模,深度推进银保企合作,最大限度满足新特产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要从财政专户挤出间隙资金,提供“过桥”服务,帮助东信电子、海德电子、东辉新材料、吉阳光伏等新特产业企业解决临时周转资金不足的难题,确保企业资金不断链、生产不停滞、发展不降速。

三是要力量聚合,全程服务新特产业发展。财政部门要深入

研究产业发展导向,梳理汇编上级扶持新特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通过财政网站、财政服务“快捷通”等载体及时对外发布,指导镇区、企业用好用足上级各项扶持政策。主动加强项目对接,积极申报重大项目,全力争取到国家和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提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协税政策,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财政政策,促进新特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推动全县生产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优化、人民生活的改善等,加大引进和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投入,财政部门要安排新特产业人才招聘资金,协助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企业产品的销售,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帮助企业完善项目条件,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全力推进新特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和品牌化进程,努力构建以新特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新型产业格局,为加快我县新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农村发展

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农村

发展

曾都区工商局安居分局地处曾都区安居镇,管理安居和新街两个镇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版图面积220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人口11.1万人,两个镇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镇,80%的农民以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安居工商分局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发挥基层工商分局的职能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引导了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此项工作赢得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一、积极引导,大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创办经济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

在新形势下,分局全体人员积极转移工作重心,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对内实行定目标、定规划、定责任的绩效考核,对外本着“宣传求细、服务求精、工作求实”的具体措施,确保2009年底达到村村“六有”的目标实现。

一是宣传政策,消除顾虑。安居分局采取送法下乡,组织培训班,设立宣传服务台,悬挂张贴相关标语等多种措施进行大力宣传,组织专班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指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合同法》相关条款进行针对性地讲解,送法到田间地头,对当前中国惠农政策一并宣传,让农民吃透政策,心中有底,打消顾虑,自觉参与组建专业合作社。今年1-3月,分局共同出动宣传人员100余人次,张贴了宣传标语10幅,发放了相关农民致富的宣传资料500余份,在村组举办知识培训、座谈会10场次,参加农民300多人。

二是典型带动,增添信心。对已登记的迦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回访,对其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规范,为其出谋划策,聘请理事长梅自应对其成功经验在座谈会上进行讲解,采取新身说法式的宣传,使与会的农民深切地感受到合作社的建立和

规范运行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的作用,树立农民的信心。

三是工作扎实,热情服务。安居分局对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亲自抓、亲自过问,并每周五例会上对各网格管理单元的人员服务农村建设的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形成制度化。开辟登记注册“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申请办理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实行了专人上门进行登记前的咨询服务,受理优先和核准优先,免收一切费用。合作社和工商分局都确定了一名人员为联络员,实行保姆式驻社服务,定期走访、回访,指导合作社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经营行为,随时为合作社排忧解难。另外做好商标富农,打造品牌的引导,没有品牌就不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分局运用商标职能,扶持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即“迦南”和“王家沙湾”牌,树立品牌意识,为其申办注册商标,分局提供了商标策划设计、查询、申报一条龙服务。大力实施了合同帮农工程,支持专业合作社走订单农业之路,引导几家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制定了蔬菜购销合同文本,今年已与中百仓储、沃尔玛、武汉中商等客商签订蔬菜种植定单合同50份,同时对涉农合同签约和履约过程进行指导和服务,引导其建立合同档案,让合作社成员种的放心、卖的舒心。目前,安居镇蔬菜购销合同履约率达100%,合同文本规范使用率达80%,提升了企业的信用档次,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截止目前,安居工商分局共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含2009年1-3月新增5家),其中:安居镇10家,新街镇6家,拥有成员359个,带动农户3000户,注册资金3809.1万元,涉及种植、养殖业、食用菌生产销售、土特产、水产养殖、灌溉和经济作物技术咨询服务等多个行业。其中:果品种植3家、水产养殖3家、食用菌生产销售2家、蔬菜种植6家、土特产专业合作社1家、农田灌溉1家。从组建形式看,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型占40%,有经纪能人牵头,农户参与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型占59%,从合作范围看,有突破村界限、吸纳外村农户为成员的专业合作社占35%;仅以本村农户为成员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占65%。到目前为止,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706.1万元。

一是增加了土地利用价值。安居分局在积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同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引导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规范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如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和曾都区安居镇安居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都是村民以田地入股,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合法流转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原为村民现变成合作社股东,仅安居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6亩,54户农民,145个村民,合作社以蔬菜、瓜果、林木种植、家禽水产养殖为经营范围。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农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后,每亩土地每年有400-700元的租金,可从事第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赚钱,也可以在合作社就业从事蔬菜加工、外销工作,获得每月1200元收入。按照四统一、一分开的经营模式运转良好(即:统一供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肥料,统一销售,分开种植),在盈余分配上,以农产品交易额的比例退还为基本原则)30%提取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弥补亏损,余下利润的60%按交易额分红,40%按股本金分红,各种日常事务实行一人一票的成员大会决策制。目前我镇通过专业合作社合理流转土地2068亩。

二是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档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广农产品向标准化发展的载体,为农产品最初的质量安全提供了组织保证。安居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实行了“四统一,一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后,积极申办了“王家沙湾”牌农产品商标,该社把安居镇周边54户种菜人联合起来,成员出资192万元,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和经营模式,该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各类市场信息既快又准,今年1-3月已外销价值近24万元的蔬菜,其蔬菜已打入中商集团、中百仓储及本地各大超市。

三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合作社都是由经纪能人和产业大

户牵头发起的,利用好了他们信息资源,及时调整了农民种植产业结构,稳定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经济效益。合作社经营模式间接地为农户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我镇有7个村属蔬菜种植大村, 蔬菜复播面积4万亩,年产值1.4亿元,蔬菜产销合作社成立后,转变了农民种植蔬菜的传统模式,变一年两季为一年四季,季季有新品种,新鲜蔬菜上市销售。2008年合作社成员人平收入5000元,户平纯收入25000多元,仅贺新富一家年收入达到8万元,合作社成员的收入增加了,其他农民积极性也高涨了,纷纷加入了合作社,学技术、学销售、增收入。又如迦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在梅自应理事长带动下,发展了50户农民合股成立,申办了商标,主要从事蔬菜种植购销,2008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其成员平均分红3650元,最多分红5400元,其成员不但可以从合作社的利润中分得红利,还可以从自种的菜中销给合作社获取收入,两项收入合计比以前单干翻一翻。

四是积极引导合作社的自律和规范。分局对合作社成立后,组织成员进行以会代训,讲解法律、法规,使农民从认识上有一种更新,通过组织根据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集中统一生产、销售,避免农户间、农户与加工企业间、农户与经纪中介商之间的无序竞争,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实现了合作社内的优势互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二OO九年三月

助返乡农民扎根家乡创业就业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沿海不少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压力,暂时难以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关心返乡农民创业或就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曾都区工商局安居分局积极扶助返乡农民扎根家乡创业就业。截止目前,在安居分局的帮助下,辖区农民工2500人中有200人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40名农民工在分局登记注册从事个体经营,68名农民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28名农民工兴办各类种植养殖的基地。目前返乡农民工成为安居和新街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活力的新群体。我们分局的主要作法是:

一是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面对陆续的返乡农民工,分局积极向镇委、镇政府献计献策,镇政府召开全镇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支持返乡农民创业就业大会,下发曾安政[2008]40号文件,由政府牵头,工商、财政、劳动、城建、税务、银行等相关单位组成返乡人员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返乡创业形势专题调研。创建优质服务平台,分局设置了返乡农民工创业注册登记咨询接待处,对于返乡农民实行上门登记并提供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服务。目前,安居工商分局、安居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已向500余名返乡农民工发放服务征询书及相关政策资料,了解他们需求和愿望。

二是与返乡农民结对子。为了让那些在外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的农民工尽快在家乡创业成功,分局启动了个体大户帮扶工程,依托基层协会的力量,以农民培训为抓手,组织有经验和实力强的个体大户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聘请2名专业技术人员和2名从事针织的企业老板为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培训200人次。分局针对农民工长年在外,对家乡的情况不了解,积极为其创业选项目,联络金融部门为其提供低息贷款扶持,以及税费减免,包括创业后期各个环节上实行一条龙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分局把此项工作纳入了百名工商干部联系百家

企业服务实施方案之中,帮助返乡人员运用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兴办了养鸭厂、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猪厂、承包山林种果树、农产品经纪中介等项目。今年2月我镇一名农民工贺新富返乡后,在分局的帮助下,连同本村30名蔬菜种植户组建了安居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两个月已外销蔬菜30万斤,销往武汉、襄樊等地批发市场和超市。合作社已赢利3万元,最近该社又申办了“王家沙湾”牌农产品商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其更大利益化,促农民增收。在分局的帮扶下,有20名返乡农民工成为三家针织企业的技术骨干,使农民工干的舒心,企业主聘请的放心。

二OO九年三月

第三篇:珠海市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珠海市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2010年,珠海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珠三角规划发展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制订落实财政扶持措施,努力促进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稳定产业专项资金投入,突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财政预算收入增长下滑,而刚性支出增加较大,收支矛盾更加突显,支出结构急待调整。在此情形下,我局通过压缩行政开支和一般专项的手段,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2010年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扶持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达到6亿元(含产业转移专项1亿元),与上年持平。产业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实施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标准战略、名牌名标战略和总部经济战略,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开拓国内销售市场,推动航空产业、物流业、旅游业、服务外包业、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以及保障城市公交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考验,一些加工贸易、贴牌生产、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倒下了,而那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则逆势增长,突显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在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方面,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资金11180万

元,比2009年增加了1830万元。主要用于科技研究开发、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境内外专利申请资助及专利奖励、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等为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2009年修订了《珠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珠海市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办法》、《珠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新出台了《珠海市专利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珠海市企业商标国际注册财政资助办法》。此外,还制订有《珠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三、鼓励支持制造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预算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推动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创新、推行名牌名标战略、开拓国内市场和改制上市。先后出台《珠海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珠海市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珠海市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是预算安排航空产业发展5000万元专项资金,配套建设珠海国家级航空产业园,用于航空产业园的规划、开发、项目招商和项目落户补助等,加快发展新兴战备产业。

四、贯彻落实“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发展举措,财政重点安排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47亿元。

一是安排商贸、旅游、会展业等专项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现代旅游、现代商贸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会议展览、金融服务等新兴潜力行业。

二是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产学研基地、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原创作品、文化产业研发项目等的建设。

三是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2200万元,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以及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

四是安排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

五是安排“四位一体”融资风险准备及贷款贴息专项资金4000万元,构建财政、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公共融资服务平台,由政府搭台协助民营企业融资贷款。对贷款项目实行财政、担保机构、企业按比例分担风险,同时财政给予项目贷款贴息的运作机制,撬动银行资本的投入,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六是安排珠港机场公司新开航线、航班补贴3000万元,支持机场开辟更多的航线、航班,充分发挥空港带动人流、物流的作用,促进我市航空产业的发展。七是安排农贸市场改造专项资金500万元,鼓励老旧农贸市场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造,优化市民购物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五、加快节能减排步伐,构建生态文明特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2010年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33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300万元。其中节能专项2000万元、减排专项1000万元,可再生能源专项3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我市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支持减排新技术、企业减排项目、区域减排项目等工作。分别制定有《珠海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珠海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新出台了《珠海市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六、扶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吸引高端人才留珠发展

为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珠海,提高珠海的创新研发能力,市财政设立吸引高端人才专项资金350万元。一是安排扶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发展专项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归国留学人员到珠海发展创业,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珠海。二是安排博士后工作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企业申报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支持博士后工作站申报研发项目,鼓励博士后科研人员落户珠海。

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打造现代休闲农业模式

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5060万元(未含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专项1000万元),支持建设金湾台湾农民创业园、莲溪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科研中心、省级绿色水果标准化示范区,实施“米袋子”工程,改造低产鱼塘,配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等。为规范农业项目和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2009年制订了《珠海市市本级农业专项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

八、建立招商考核奖励制度,促进区域经济自主发展

设立招商考核奖励专项资金985万元,鼓励各级政府(管委会)和招商代理中介大力开展对国内外的招商引资工作,对招商引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营造全社会乐于招商、荐商的环境。

九、贯彻落实产业转移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落实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部署,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财政设立1亿元的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对口建设的揭阳、茂名产业转移园的开发和建设,鼓励我市相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到两个转移园投资建设。

同时,为进一步整合产业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珠三角规划发展纲要和我市的产业政策,我局于2009年制订了《关于整合产业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实施意见》,将预算安排的30多个明细专项资金归并为九大类,并明确各类资金的投入方向,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2010年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的宣传,让企业懂得和利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要抓好财政配套扶持措施的落实,加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要加强产业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篇: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市财政局聂洪康 韩显聪章欣周小红

培植和壮大财源,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是财政支持发展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在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产业特色和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整合使用财政资金,改进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新型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近年来市级财政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

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要求,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上亿元资金,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支持全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为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设立了以下专项:一是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发展、品牌创造和优势项目补助贴息。二是自主创新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支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重大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转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奖励配套,产学研结合及国际科技合作,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机构及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等。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专项。综合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重点扶持各区县龙头企业、重点中小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等。四是促进酒类产业发展专项。预算安排酒类食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全市酒类食品行业的加速发展。五是科技切块和

科技三项费,其中相当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六是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二、财政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在继续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二线制造业龙头企业集团。近年来,在支持五粮液普什集团、环球集团、天原集团公司、丝丽雅集团公司等加速发展,拉长产业链的同时,以惊雷科技、岷江机械、天工机械、富源电力等为代表的我市县域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在原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基础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实现年销售收入均在2亿元至8亿元之间,其产品结构、产品市场、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在市场均有一定优势。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他们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技术优势面临残酷的竞争,若维持现状想要在市场中保住优势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上技术上规模。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关键项目关键时期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能筑牢基础,稳步发展。

(二)促进提高酒类食品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二线酒类食品企业集团。白酒食品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正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除五粮液集团外,以全市县区其他白酒企业计算,拥有中小白酒生产企业100户以上,其中“叙府酒”、“金潭玉液”、“华夏春”、“梦酒”、“竹海飘香”、“故宫液”等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引导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瞄准国际国内的巨大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新上规模,创品牌创名牌,并逐步实现向外扩张,同时可通过资本运作,使现有县域酒类企业成为紧密型企业集团。

(三)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企业。除我市的重点支柱产业白酒以外,茶叶、竹制品、食品等优势产品和特

色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已初具规模,在抓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发展以深加工为主的一批二线龙头企业

(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打造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的硬环境,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先由市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入园企业出资一部分,通过置换土地等方式来筹集,尽快实现园区硬环境的优化。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引导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从征地、财税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和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园区建设尽快成规模、见效益。

(五)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市本级财政近几年已累计安排了近2亿元专项资金,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担保机构帮助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担保机构的发展。

三、财政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必须以规模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为依托,财政的支持应整合各类财力资源,提高资源整体使用效率。围绕扶优扶强,办大事、保重点。控制扶持项目数量,提高对单个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实现财政投入目标的集成化、集约化,以形成全市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投入的新形式,建立补助性、资本性、有偿性等多种投入方式,加大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其提高产业层次,成为新型工业化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力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的同时,积极推进我市国有资本的资产化。

(二)推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要尽快形成工业的优势产业集群,继续发展壮大我市酒类、能源、化工、纺织等5大优势产业,强化项目带动,坚

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增强产业集群和产业经济发展后劲。精心筛选和确定重点扶持的产品和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对有市场、利税含量高、管理基础好的重点扶持产品和财源建设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努力做到以项目带动推进载体建设,以载体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产业集群众效应提升发展水平。继续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实施名牌工程,加强品牌经营,争创全国、全省名牌称号。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结合向家坝、溪落渡水电开发,宜宾港的建设,支持培育船舶、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发挥技改专项和科技专项资金等各类现有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使企业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经济增长活力。针对影响民间投资的政策、体制、环境等因素,按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扩大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为民营经济提供发展空间,对民营经济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围绕做强做大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着力对部分有基础、有市场、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民营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对民营经济服务,提高民营经济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以资产重组等方式来加大改革力度,为私人资本直接投资企业开辟多种渠道。

(四)注重生态、社会、环境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切实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变居民消费预期,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同

时还要在税收分成、财政收缴、财政包干等财税政策方面加强调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

(五)增强服务意识,创造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和条件。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经济增长本身。根据财力,逐步加大对促进产业联系的投入,如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建设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性建设,提高城市要素吸纳力和产业集群项目承载力。积极支持信息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物流、会计、律师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专业化产业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融资服务。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信息数据库,及时反映调整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政策的建议,通过做好地方财政关税税政工作,保护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免受国外产品冲击,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好服务,转变观念,推进管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形成“亲商、重商、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发挥县区人大职能作用

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发挥县区人大职能作用 省、市县乡人大换届工作结束后,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县区人大的职能作用,作为连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我,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的体会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服务转型跨越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发挥县区人大的各项职能作用,紧密联系实际,在深化理念强化意识上下功夫、在提高素质能干实事上做文章、在发挥作用激发热情上搞探索、在务求实效促进发展上求突破。

一、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发挥好县区人大职能作用,必须在深化理念强化意识上下功夫,围绕工作大局,依法行使好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职能是县区人大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各项职权能够全面有效地行使,必须从深化理念入手,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敢于行使,善于行使,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责。二是要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地方人大行使各项职权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法。离开了法,人大工作就会失去尺度和标准。三是要强化服务全局意识。人大工作要立足全局,始终紧扣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主题,充分利用有限的监督资源,围绕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进行。四是要强化民本意识。人大的一切权力均由人民授予。在履职过程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牢树以民为

本的观念,始终做到人大工作顺应民心,贴近民生,发展民利。

二、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发挥好县区人大职能作用,必须在提高素质能干实事上做文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向党委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人大干部队伍的结构问题,建议党委配备人大干部,要充分考虑人大工作的实际,把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年轻的干部充实到人大干部队伍中,激发人大工作的整体活力。二要健全学习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讲座、法制讲座,强化代表培训力度,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常委会要尽量安排更多时间,组织代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到实地了解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使人大监督有理有据,切合实际,更具科学性,这样才能提高履职能力和效果。

三、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发挥好县区人大职能作用,必须在发挥作用激发热情上搞探索本届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工作方面提出了“代表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代表活动要有新内容、新成效”,循着这一思路,通过两种途径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其

一、通过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组织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常委会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

探索。一是建立健全了代表活动中心。对区级人大代表,我们划分了5个活动中心,10个活动小组。由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担任代表活动中心主任,有组织协调能力的驻地单位代表,社区干部代表任副主任和组长,并配有工作人员。二是建立了代表活动日。定于每季最后一个月的25日为区人大代表活动日,有力地推动了代表工作。三是抓好每次人代会前的视察活动。每次人代会前,组织全体代表围绕会议议题,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视察,为开好人代会打下基础。四是常委会有计划地邀请代表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让代表参与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有关报告,并积极组织区人大代表参加本选区街道重点工作及项目建设的视察调研活动、听取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报告和通报等,使代表的履职水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有了全面提高。

其二,通过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的作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一是建立了代表履职档案。代表在闭会期间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活动,联系选民,提出意见建议情况,一一记入履职卡,装入履职档案,作为考核代表履职的依据,激发代表的主体意识。二是完善了《代表活动制度》、建立了《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学习和代表考勤制度》等。三是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要求代表每年至少向“一府两院”提一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每季至少参加一次本辖区的视察和调查研究;每年至少为本辖区办成一件实事;每年向选民进行一次述职;每年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通过“五个一”活动促进代表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广大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意识。

四、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发挥好县区人大职能作用,必须在务求实效促进发展上求突破近年来,我区人大坚持以“公正廉洁、民主团结、务求实效、为民服务”为宗旨,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我们的做法看,要使人大工作务实、高效,促使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必须做到服务发展抓大事。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应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障发展、一切推动发展。人大服务发展主要是抓住大事、抓好大事。所谓大事,就是各级党委的重大部署和各级政府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换届以来,我区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全区经济工作中心,对推进“三城十区”建设等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的持续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必须做到关注民生办实事。近年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常委会把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突破口,以解决问题、代表满意为目标,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注重实效”为思路,在改进建议办理方式、提高

建议落实效果上做了不少文章,使一大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必须做到维护和谐解难事。换届以来,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人大的工作优势,对和谐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依法采取措施,促使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着眼于破解法院案件“执行难”,常委会通过审议、视察等不同形式,多次建议区法院全力抓好各项执行措施的落实,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努力提高案件执结率。为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常委会把处理信访案件与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了主任和副主任阅批信件、立案督办重点案件、回访复核案件办理情况等制度,把信访案件纳入依法办理的轨道,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载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扶持新特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