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亲情教育的探究
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亲情教育的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加上车祸、疾病等非自然死亡之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单亲儿童的数量增多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拿我校来说,全校六个年级十一个班,共有25个这样的学生,现在的一年级更是让人惊讶,两班共有6个这样的单亲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单亲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如学习成绩不稳定,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任性,唯我独尊;对监护人(祖辈或亲戚)冷漠甚至无视等等。对农村学校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农村学校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所在。探寻并解决“单亲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实践,是学校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造成单亲孩子问题的诸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失去了亲情的温暖,得不到亲人之爱。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维系我们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思念父母,渴望得到父爱、母爱,渴望亲情,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父母双方能够在身边照顾他。同时,很多的单亲孩子很多是和祖辈生活,但他们又难以与祖辈沟通,家庭人际关系疏远,情感淡漠,缺乏情感互动,这使他们的心灵空间狭小,经常觉得孤独无援,学习上缺少自信;父母一方的监护人对他们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缺乏正确的亲情关爱,这不但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奢侈浪费,更使得他们对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视而不见,毫无感恩之心,报恩之念,造成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
为此,我们认为要从源头上解决单亲学生的一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单亲学生的亲情教育。而亲情教育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施呢?这个问题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如何选择确定合适的亲情教育途径,对单亲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同时,创设一个充满亲情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的亲情,感受到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交往,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辅助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长的苦终,养育的恩情,由此激发单亲孩子的情商潜能,自发地消除一些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家庭也呈现多元化,学生家庭背景显得越来越复杂,学校教育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教育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家教的有效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2004年6月1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等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虽然亲情教育近几年,关于单亲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多是以“问题+对策”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即通过调查统计,推断单亲学生的各方面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展各种相关的教育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样,关于学生亲情教育的研究也很多,但多是以全校所有学生为对象的,研究的是如何对全校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这两种研究的实践,有许多内容是与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交叉融合的,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如何关心教育,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调查法: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沿工作,要全校一至六年级的班主任对本班单亲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有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亲情教育。
问卷法:设计基本的一些问卷内容来了解单亲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访谈法: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中知道家长对其的影响,好扬长避短。
四、研究时间与步骤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案,分配各成员的研究任务。
2、我们用文献法,收集相关材料,结合单亲学生平时的表现与在同学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拟定一份调查问卷。
3、以问卷的形式,让单亲学生如实道出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4、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进行整理。
5、成效总结与反思。
五、研究的对象
我们课题组对本校一至六年级的单亲学生的亲情教育进行调查与研究。
六、研究的内容
“单亲家庭学生的亲情教育”是针对在我校就读的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的教育,其家庭只有父亲或母亲,或子女长期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单亲家庭的成因及类型,单亲家庭子女状况及类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
(一)全面掌握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
1.建立单亲学生档案。
组织全校一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建好单亲学生的专项档案,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主要记载以下内容:①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电话;②形成单亲的原因,父母一方的去向,由谁抚养。③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基础,只有班主任对本班的单亲孩子心中有数,才能因人而异,分别在学习、品行、交际等方面对症下药。更加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此外,对部分典型的学生经常找他们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动态的档案管理。
2单亲学生与其父母沟通情况的现状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四——六年级的单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每次与父母其中一方生活的时间以及频次;了解他们平时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了解他们平时与父母沟通的内容等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亲情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二)对“单亲孩子”进行亲情教育的途径
1.利用有效载体,促进单亲学生与其父母的沟通。
在儿童的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谁都取代不了的,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是无法用其他感情来替代的,那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关爱、体贴。因此,要培养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儿童创设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增加交流的频次,指导交流的内容。在交流中,他们可以听到父母甜甜的声音;可以获得父母谆谆的教诲;可以感受父母的拳拳爱心。从而感悟亲情、享受亲情。
暗示单亲学生多给其一方父母多通电话,多走动,已达到感受双方关爱的目的,感化自己一颗孤独的心。
指导四至六年级的学生给父母说知心话,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鼓励其家长对学生进行回复。让他们感受即使父母离了,两样也是在关心着他们,他们同样是亲子关系。
2.开设单亲学生家长会,指导监护人学会给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
单亲学生的监护人大部分对孩子或多或少有着异样的情感在,或过分的溺爱,或有些的忿恨,不管怎么样的情感,应该让监护人知道 “带孩子”不是管好孩子的吃住,保证他能按时上学,就万事大吉了。这显然缺乏了对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开设单亲学生家长会,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家庭教育,教给他们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
3.开设亲情教育课,在模拟情境中增强单亲学生对自身角色的体验。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进行亲情教育是一种最直接最高效的教育活动。我们将开设亲情教育课,安排一定的课时(每学期5课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它可以让单亲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如实地反映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对自己角色的反省,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创设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校园环境。
(1)“亲情导师制”活动。
我们将根据单亲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亲情导师制”活动,将那些在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单亲学生,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导师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①亲情谈心。每周要选择一到二名 “单亲孩子”谈心,以心换心。用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教师心中的暖暖亲情,萌发学生的亲情。亲情谈话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可以是交流师生的内心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与痛楚,化解学生的内心矛盾等等。谈话要有耐性,它不是经过一次谈话,就要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在于一次次的交流中潜移默化的过程。②指导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在单亲孩子与父母进行沟通时,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顺畅,更有针对性,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亲情书信怎么写,写哪些内容等等,都是导师的工作。
(2)亲情诵读活动。
阅读,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优秀经典的美文,不仅文字隽永,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更可使人感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我们将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10篇,编印成册,组织指导单亲孩子阅读,并写好读后感。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作者对亲情的独特体验深深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过程。
(3)开展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读懂母亲”、“我知道你的生日”等。
六、预期目标
1、为单亲孩子与其父母的情感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孩子与父母的亲子接触,使他们能更多地听到父母的声音,更多的与父母进行心灵沟通,感悟亲情,享受亲情。从而减少由于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
2、积极创造宽容、仁爱、平等、尊重的心理氛围和人际氛围,让单亲孩子享受到亲情的关爱,以此来培养单亲孩子的亲情,激发孩子的情商潜能,培养孩子关爱父母体谅长辈的良好道德品质。
3、通过课题的实施,研究总结亲情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其他学校进行亲情教育提供借鉴。
第二篇:单亲家庭问题探究
单亲家庭问题探究及解决
姓名:潘玉茹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调查题目:单亲家庭问题调查
(二)参加时间:2015年2月1日
(三)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约场村
(四)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
(五)内容:调查的具体内容具体包括单亲家庭的人数、家庭收入和家庭收入情况、单亲家庭的生活方式及状态等等。
(六)过程:进行调查的对象共有1000人,首先在小楼镇约场村派了980份问卷,随机进入了一些家庭进行入户访问。共收回975份有效调查问卷,共进入30个家庭进行入户访问。
二、发现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及入户访问收集的信息得知,在接受调查的1000人中共有50个单亲家庭。该镇的单亲家庭有主要有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单亲家庭的类型主要有:
1、母亲去世或父母离异,父亲与子女共同生活;
2、父亲去世或父母离异,母亲与子女共同生活;
3、父母双亡,子女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经调查发现,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子女在经济方面比较富裕,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平时交流很少;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子女在经济方面较贫穷,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较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子女经济方面普遍较贫穷,且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很少。
(二)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性格普遍沉默寡言,存在自卑心理:平时很少主动与别人交流也不会把自己感受说出来,单亲家庭中父母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存在的通病,在单亲家庭中的家长表现的更加严重,他们总觉得给不了孩子幸福美满的家庭很对不起孩子,所以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无条件满足,以为这样就能弥补家庭的残缺,由此造成孩子自傲、任性、自私、孤僻等性格的缺点。
2、过分冷漠,对孩子不闻不问。
3、一味排斥对方。这是离异家庭而言的,很多夫妻离婚后,一方带着孩子生活,就不愿意让对方接触孩子,有意识的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由此造成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抑郁,有的孩子对痛失父或母十分痛苦,久久不能从伤心中走出来,心理非常压抑。
2、憎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会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进而扩展到对社会和学校的生活不感兴趣。
3、易怒,家庭的缺陷会使他们脾气变得暴躁易怒。
4、自卑,这是他们最大的心理特征,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家庭有缺陷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变得很自卑。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特别容易走上歪路,染上社会恶习,如网瘾、吸毒等,由此可见,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三)放羊式教育:“放羊式”教育已经成了单亲家庭存在教育现象,父或母忙于生计便很少与孩子们沟通,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不得不实行“放羊”,对孩子的一切采取不关心的态度,给孩子犯罪创造了条件。在这50个单亲家庭中,其中有35个家庭的孩子中学未读完就辍学了,学历低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解决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防患于未然:在该镇开展了主题为“大手牵小手,共创造美满家庭”的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来宣传美满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村民们一起来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本次活动设有有奖抢答、家庭成员互动、知识竞赛等环节。为了本次活动能够顺利如期的进行,事先招募了20个志愿来共同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次活动共开展了三个小时,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该镇村民的参与度很高,很多村民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会更加努力的创造美满家庭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坏境,也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此次活动获得比较高的评价,且预期效果也得到了很好实现。
(二)亡羊补牢:共开展了三次活动。
1、“释放自己的压力,让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活动的主角是单亲家庭中的家长们,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单亲家庭中的家长们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关爱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次活动的主要采取座谈的方式进行,把家长们集合起来,在室内围成一圈坐着,轮流来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一开始家长们有点抗拒,随后有第一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接着气氛慢慢的活跃起来。大部分家长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
2、“我们都一样”,这个活动针对的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们,活动采取座谈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释放心理压力,并告诉了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并通过案例来说服他们。
3、“我们在一起”,这次活动的主角是单亲家庭中的家长们和孩子们,活动采用户外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开展亲子活动,给他们一次共同参加活动的机会,此次活动包括家长和孩子共有80人参加,事先招募了10个志愿者参加以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的内容包括玩游戏、亲情表白等节目。通过亲子体育游戏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亲情表白是让孩子和家长跟彼此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知道了自己心理最真实的感情,加深他们对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这次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家长对孩子多了关爱,孩子对家长多了理解,家庭关系变得和谐。一个月后回访该镇,该镇的村民们表示自活动开展以来,家庭矛盾减少了不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篇: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一、事件的背景
我班男生甲,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7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9岁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甲从小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甲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由于夫妻感情的破裂,心情十分伤感,又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使甲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甲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沉迷于游戏,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极差。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使甲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行我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发生争吵。离异的家庭使甲心灵受到创伤,离异的家庭造成了甲脾气急躁,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
二、事件的主题
资料显示:一个从缺乏民主、缺乏平等、缺乏关爱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很难从他身上找到责任感、同情心,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
社会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的后果是离婚率越来越高,使单亲的孩子越来越多,无形中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的麻烦。教育无小事,细节贵如金!成功的生命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孩子做每一件小事开始,而不是告诉孩子们一个抽象的道理。生命教育中有许多被忽视的教育细节,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生命教育细节,能在生活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事件的过程
我针对他的情况,认真翻阅分析甲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尤其是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曾是甲的邻居,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在全面掌握了甲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甲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培养积极情绪,为开设绿灯作准备。
首先,让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记得生态体验之《不要想老虎》,活动中主持老师不停地让大家不要想老虎,最后大家满脑都是老虎。该体验告诉我们过分地强调只能让教育失效。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绝对不过一分也绝对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一份子,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2、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针对甲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甲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甲的生父与母亲,只要他们改变了教育方法,为甲创设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家庭环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甲的生父和母亲进行交流,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损,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离异家庭的缺损还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以重新构建新家庭成员之间亲情,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我的谈话,以一个母亲的爱去关心甲,真诚地与甲交心。母亲之爱给了甲温暖,他和他母亲的关系靠近了。甲的父亲也每星期看望甲一次,并与其交流沟通,这种平等的亲和关系,促进了甲的发展,加深了父母子之间的亲情。
甲的父母亲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他们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孩子购买学习参考书;增设了写字台、书橱。每星期孩子回家后母亲尽量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交流,检查作业,复习功课,营造共同学习的家庭学习氛围。与甲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的建立,为甲改变,为家庭改变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3、营造和睦融洽的班级氛围,为她们提供锻炼平台。
作为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我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我与甲的交谈中,我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甲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
我为了让她感受到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妹,创造活动的环境。让她们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她的孤独感。平常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有意的让他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任务和参与班级某些决策,培养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当他尽到自己的力量勇敢承担责任时,及时的给他微笑和鼓励,从而培养他的独立能力,使其了解每一个人都要在社会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长大后才能自觉地担当起对社会和对家庭应负的责任。甲是我班的文艺委员。
四、事件的结果
一年来,通过我对甲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对甲正确教育引导,使甲本人和家庭状况产生了系列的变化。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母亲无论工作再忙,都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小孩,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甲与其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父母子之情已经建立,家庭亲子关系加深,使家庭充满快乐幸福。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睦相处,一个温馨的家庭已形成。甲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性格开朗,与同学之间争吵少了,网吧也不去了,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五、事件评析
通过对甲的指导使我体会到:
1、离异后一定要从重建家庭成员亲情的关系着手,为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新环境而共同努力。用对孩子加倍关心和爱去抚平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和家庭缺损。
离异家庭,无论是哪一方承担子女,都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担,不能因为自己是法律上的局外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离异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离异家长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育子方法,不然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当这些影响反映在孩子学习上时,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父母的。这正是验证了中国的古话: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起点在父母处,只有父母配合学校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离异家庭的父母一味的采取逃避的态度,只会恶化孩子的情况。
2、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心理教育辅导十分重要。
班级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事半功倍之效。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现象领域内进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开展心理诊断,能客观地、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欲望需求、人际关系极度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生裂变,走向解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心理学家李·索克语),这种心理伤甚至影响一生,心理阴影很难抹去。
红灯停是无奈的,绿灯行是大家所等待的。我很庆幸,我班单亲家庭的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正视红灯。能微笑地融入班集体,珍惜绿灯。并且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并在舞台上演绎着他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健康向上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倡议: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点偏爱。
第四篇: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欧 霞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单亲学生的数量大有增长的趋势,特别是离婚的年轻化,致使小学里的单亲学生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单亲家庭子女在学校中的表现比较落后,成为学校工作的难点,为深入做好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本人在从事基础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座谈、家访、观察学生作品、阅读学生日记等多种方式,对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的数量、形成原因、心理特点及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调查,就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及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本论文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论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分析单亲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表现。第三部分是单亲家庭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第四部分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针对社会的不良环境给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带来的影响,建议社会应该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合理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并建议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为这些单亲家庭乃至于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而且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单亲小学生而言,应该面对所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小学
单亲家庭学生
教育
对策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自60年代以来,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问题就因离婚率的急剧上升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万物复苏,百业俱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解体了,我国的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的增多导致单亲儿童人群的扩大,法律赋予公民自由结婚和离婚的权利,却无法考虑孩子在家长离异后的情感缺位。因此,单亲家庭作为社会高速发展的副产品,不可避免的产生,留给孩子们的是灾难。这是社会的缺憾,需要依靠社会化的进步来净化。学校,正是这种净化的催化剂。单亲家庭给予孩子的,或者是极端的溺爱,或者是无端的指责,更有甚者,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如何帮助和教育这些孩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颜龙秋(2004)认为中小学和幼儿园要积极挑起帮助和教育单亲学生的重担。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严格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的系统影响,除了按常规对单亲家庭学生施以教育外,还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心理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必要的强化教育。
二、单亲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表现。
由于单亲家庭父母经历了离婚或丧偶的痛苦,身心俱疲,许多时候,他们不能正视自己的过去,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父母双方相互推卸责任,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挖空心思宣传对方的不是;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二)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多属于这一类。
(三)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四)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孩子经常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等不良品质。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有些孩子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着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六)单亲家庭的家长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这一类学生大多烦躁、逆反。
三、单亲家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平时观察、心理测评、谈话等手段,我们对他们的心理与思想品德进行了分析、综合,归纳出以下特征:
(一)强烈自尊与盲目自卑相交织。这些学生极需要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要面子、讲义气,自尊心很强。但由于家庭或家长的声誉不好,难以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加上过份敏感,别人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其自尊极易转化为盲目自卑,内心焦虑而紧张,久而久之,导致情绪低下,不再热心集体荣誉与集体利益,意志消沉,失去自信。
(二)自立自强与意志软弱相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人感 与独立欲望日益增强,尽管家中变故导致自己变成了单亲或离异孩子,但他们大都比常人家孩子早知事,极愿意独自去处理家中大小事务,向往自立,渴望自强。但由于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又无社会经验,往往一遇困难,就显得无助、退缩,少有人具有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和耐性。在学习中易表现出一两次成绩不好就放弃的现象,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此外他们抗诱惑力差,意志软弱,盲目跟从他人易犯错。久之,自立自强欲逐渐消失,软弱懒散习气加重。
(三)争强好胜与失败挫折相矛盾。特殊的家境原因,促成了他们强烈的争强好胜欲望,随时都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强人之处,力求时时处处不比别人差,这本是好现象,可由于缺乏完整、科学的家庭教育与指导,有时盲目地、不切实际地去追求强和胜,往往付去了了很多,而得不到应有的成果,情急之时,无形中挫伤了自己,心理上遭受打击,个别不坚强的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多次失败,他们不找自身原因,反把这些挫折与失败归咎社会、家庭和他人,而产生仇视心理。
(四)兴趣低下与追风心理相混合。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参考,少数学生兴趣分散、低下,面窄且波动不定,对高尚型的人与事和智力开发型的书籍与活动没兴趣,而对浅陋、低俗的故事,兴趣则很大。追求奇异发型、奇装异服、时髦打扮,追风追星倾向重,但也不持久,时间稍长,就会发生转移,见异思迁,无甚专注力,易受人控制,而且言行日见粗陋,品行日愈低下。
(五)不信任人与逆反情绪相交融。由于年龄小,分辨力差,家庭、社会、邻里、同学当中的诸多不当言语和行为,常挫伤与刺激他们,使他们对任何人都持不信任心理,认为这是对他们的嘲弄和不公平,因而怀疑一切、自我封闭,逐渐与他人对立、敌视,乃至对抗,谁的话也不听。在品质上表现为阳奉阳为、任性,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动辄打人骂人,一天天地走向惰落,步入邪道。
四、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表现。
根据我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单亲孩子的“特别”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一)忧郁型。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者根本就没有监护人,很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少言寡语,胆小怕事,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整日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旷课、流失和辍学等现象。
(二)随意型。部分单亲家庭的监护人总感觉对不住孩子,从而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无形中滋长了孩子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多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合作意识差,自控力差,合作能力低,逐渐成为班级的“另类”。
(三)怀疑型。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父母离异时被当作“累赘”踢来踢去,其幼小的心灵被蒙上阴影,以至于对任何事物都抱怀疑态度,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学习上无上进心,学习成绩差。
(四)烦躁型。部分单亲家庭的监护人把孩子视作一种负担,对孩子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耐心,甚至少数人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出“气筒”,朝打暮骂,使孩子逐渐变得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
五、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一)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其身正,勿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勿从”。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为此,我们每期的家长会专辟一个时段,再单独培训单亲学生家长,重点是培训特殊家庭的教育方法和特殊心理知识。通过举办单亲、学生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报告会和定期对家长进行家访、信访、谈心等方法,要求家长为了孩子努力做到:
1、每月一次书信交流;
2、每周一次情感沟通与谈心;
3、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家庭矛盾不当着孩子面争吵、处理,不出现任何违反道德的事情;
4、树立平等、民主意识,相互间要多些理解,多些尊重;
5、关爱与温暖代替声色俱厉与呵斥等途径较大地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二)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作为专职的教育重要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单亲家庭学生,保障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任务,发挥教师良师益友的作用,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档案,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多同他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学习的态度。让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时刻感受到集体温暖,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和最有效的方法。让他们感到“单亲不单,离异不异,隔代不隔”。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努力营造以人为本、温暖和谐、文明上进的育人环境。经常举办一些高尚的智力型的讲座和逆境中奋起的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定期召开此类学生座谈会,开展心理咨询,开解学生心结等,热情关注与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心理状况。
2、在各班建立单亲、离异家庭学生“特访联络卡”和“成长记录卡”。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校与老师们的关心与温暖,产生幸福感;
3、班级建立“听、开、寻、树”思想工作机制,即定期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听取心声,体贴学生;开启心结,引导学生;寻找亮点,表扬学生;树立信念,激励学生”。把这个机制列入班级工作常规和目标管理之中;
4、开展班级“温馨家庭”活动,每逢他们的生日,由班主任、班委会组织大家给他们开展“生日庆祝”活动,让他们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体验到家的温馨;
5、重大竞赛评比活动,班里多让他们参与,鼓励取得成绩,培养其成功欲、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6、科任教师在每班负责一个单亲离异孩子的思想教育,做到定期谈心谈话,指导生活真谛,提供学习方法,辅导学习一次,每期单独带他们外出进行一次参观、旅游、野炊、义工等有意义的活动;
7、班委会组织帮助他们的各种小组,如“学习小组”、“情感小组”、“生活小组”、“文体俱乐部”、“心声倾吐热线”等。所有这一切使学校德育教育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理和心里之中,体现了人事关怀。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
(三)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健全社区互助网络,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由街道、村委会牵线搭桥,开展结对子活动,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给予单亲子女以关怀、同情、帮助,注意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歧视、冷落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坚决杜绝“5+2=0”现象在这批孩子身上出现,学校加强与孩子所在社区及其主要亲属朋友邻里的联系,建立联系网,互通信息。请他们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态度关爱孩子、不歧视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在经济上、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援手帮助他们;发现孩子行为不端、怪异时,真诚教育开导他们;上学放学时多送一句温暖的问候语;当孩子家人不在家,倍感孤独时,就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来,一句适时的表扬鼓励之语,可以驱走他们心中的苦闷,有时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态度,甚至成为其一生的转折等,使孩子在双休日、节假日里仍然享受社会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内外沟通,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使他们内心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都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在我的班级进入初一第二学期的时候,一类学生群体逐渐让我映入我的眼帘,那就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在第一学期表现较差或出现严重违纪的几个学生,经我详细了解,大多都是单亲家庭,于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问题逐渐让我警觉起来,我对学生进行的详细的摸底式的谈心,结果发现在我的班级五十多名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竟然有八个,占总人数的七分之一,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我对这八位学生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一套教育方案,并逐个和每个学生家长进行了一次交流,以了解详细的家庭情况,对于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班的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么两类:
一、溺爱型。这类家庭的学生家长由于自己离婚,总在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孩子,为了抚慰孩子精神上的伤害以及自己获得内心的安宁,对孩子百般呵护和宠爱,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行为也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庇护,殊不知爱的过头也一样会毁了孩子。像我班的陈影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心理,离婚之后的她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在孩子的吃穿上都给孩子最好的待遇,于是养成了陈影喜欢穿着打扮的习惯,在我对陈影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之后,也教育她关爱体谅母亲的艰辛,建议她好好学习,以将来回报母亲的厚爱。同时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建议她不仅要给孩子适度的爱,也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缺爱型。这类家庭的家长只顾各自自己的生活,对孩子不闻不问,互相推诿,造成孩子无人养或无人教的局面,任孩子自由散漫,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及时,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像我班的葛跃,由于离婚后的父母只顾各自新的家庭,从而将他抛弃给爷爷奶奶,没有父母之爱的葛跃心里对父母怀着极大的仇恨,在他一次犯了严重的错误之后我想了解他父母的情况,他脱口而出:他们都死了。后来通过家访我才了解的他的家庭真实情况。我向他的爷爷奶奶汇报了葛跃的在校不良表现,并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让孩子走上邪路。孩子的爷爷奶奶非常重视,并找来孩子的大伯和姑姑一起对葛跃进行教育,他们均表态保障葛跃在生活、教育的一些经费,亲情的关爱让葛跃痛哭流涕,表示痛改前非,好好学习。
除了争取到家长配合之外,我还制定了一套教育方案。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我发现这一学生群体之后,我就建立了单亲家庭详细情况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制定了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计划,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详细情况。
第二,用爱心抚慰创伤
对于单亲家庭缺爱型的学生,他们往往生活贫困贫困,衣着朴素,有时连起码的学习用具和学习资料都买不起,这时我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使他们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现在的班中有一个叫葛明立的同学,初一的时候,有一次我发现他上课时头老是低着,我就问他:为什么上课老低头?他说看不清黑板,我问他为什么不配个眼镜呢,他没有吭声,下课的时候我给他叫到办公室聊天,原来父亲一年前病世,母亲精神受到刺激导致神精恍惚,也因此下了岗,母子俩靠着低保和抚恤金勉强维持生活,没有多余的钱配眼镜,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配眼镜的钱,让他利用星期天给自己配个眼镜,并且对他说:你明白老师给你配眼镜的目的吗?他含泪点点头。冬天到了,看见全班唯一一个还穿着单衣的他,我赶紧将自己的羽绒服背心脱给了他,我的行为也感染了办公室其他的教师,她们纷纷将家中孩子的衣服拿来捐给了葛明立同学,使他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着教师母爱般的温暖,后来他果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学习上更加发奋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一年后的期末全市统考中,他居然获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创造了我校“年级第一”首次落在“次好班”里的历史,让全校师生震惊。
第三,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
第四,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我首先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我就有意识地把活动中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我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一个需要特殊照顾和重视的群体,因为他们享受的爱不完整,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去弥补去关爱,去做父母弥补孩子爱的缺陷,去做医生医治孩子受伤的心灵,去做导师带领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