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于凤兰 李慧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就新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人本管理;实施;创造;氛围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加强企业人本管理的一些思考
加强企业人本管理的一些思考
孙乃灿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这种道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在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实施人本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凡是重视人本管理的企业,企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就处于呆板和沉寂态。本文就目前部分企业在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人本管理有效的方式不够
人不仅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核心。只有重视和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企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然而,我们有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却自觉和不自觉的忽视了这个核心问题,偏重于采取一些外在的约束力管理企业,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依靠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企业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管理,上传下达的确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只能是让管理者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能够解决被管理者的劳动态度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经常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工作,长期以往,其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的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二是依靠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是规范职工工作行为的准则。对于建立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管理,依靠规章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不是目的,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千方百计充分发挥职工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不断积极主动的去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是以职工思想觉悟为前提的,职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否则,在规章制度制定不细,出现空挡的时候,就很难起到面面俱到的管理作用。三是依靠物质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也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明显的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职工
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依靠物质激励出来的积极性是短暂的、不稳定的。综上所述,这些以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物质刺激为主要内容构成的企业管理机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均属于外在力量的控制与约束,仅仅依靠这种外因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自觉的产生自我激励和规范作用,真正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者,这种借助外在力量管理企业的方法,只是把“人”当作缺乏思想和情感的“物”,没有把“人”看成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高级动物,这同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管理核心理念相去甚远,这也是当前部分企业的管理效果不佳,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缺乏
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人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型组织,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企业,是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却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存在着把企业人本管理和经营管理相互比喻成“虚”与“实”,“软”与“硬”,“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有形的、实的、硬的,而把企业文化称之为无形的、软的、虚的,更有甚者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就是认为人本管理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重物不重人的倾向,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这种重物不重人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时,不是首先从企业的主体上寻找根由,而是盲目的从其他方面查找原因,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致使问题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人这个既能够产生问题,又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因素。人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决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职工,即使在环境优越、条件充足的企业中,也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业绩。倘若一个理想远大、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积极上进的职工,即使在环境恶劣、条件较差的企业中,也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创造出不凡的成绩。在大庆油田会战初期,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为摔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高质量、高速度建设成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争足了国人的气,扬足了国人的威,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有力实证。我们应该把人本管理看成是“有形”的,“有形”在人的头脑之中;
看成是“硬”的,“硬”在使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看成是“实”的,“实”在扎实的工作和创造性的成果。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认同人的价值,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自我存在价值的意义。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更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充分承认他们的创造价值,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把巨大的精神动力转化成巨大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出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根本问题是造就出一流的人才。任何企业如果企业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人本管理的个性不强
企业由以“物”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管理为中心,这是企业在管理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企业也只有切实高度重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但是,一些企业在追求人本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本管理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问题。即便是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人本管理内容、人本管理方案,依然是收效甚微、效果甚小,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部分企业在制定和培育人本管理理念中缺乏应有的特点和个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拿企业精神的制定与培育为例,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企业把“学习、团结、拼搏、奋斗、创新、文明、受纪、遵法等词汇收集起来,从中进行筛选,或三个一列,或四个一组,认为比较使用,就将其确立为本企业的企业精神。这样的企业精神从字面和字意上理解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缺乏特点和个性,运用与那一个企业中都比较合适,所以这样的企业精神很难在职工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心理上产生震撼。都能适用,就等于都不管用。这是人本管理理念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个性化,就是要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人文环境、队伍素质、价值追求等。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要能够深化到职工的脑海力,得到职工的广泛认同,成为职工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行动。例如,笔者曾经看到某自来水企业确立的服务理念就很具有行业特点,“滴滴情意,浓浓深情。”还有某供热单位制定的服务理念也别具行业特色,“一份温暖,一分真情。”这样的理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这个企业所从事的工作,通过其行业特点,再折射到企业服务的服务宗旨上,两者巧妙相连,在人们的头脑中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被人们轻易遗忘。只有确立和培育出这样别具
一格的人本理念,才能深深的根植于职工的头脑中,印刻在职工的心坎上,成为激发和引导职工工作的动力和准则,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管理水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三篇:关于企业人本管理的理性思考
关于企业人本管理的理性思考
作者:彭婷婷
关键词:企业;人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理念,探讨了企业人本管理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企业实践更是证明,科学管理的基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行人本管理。事实上,企业是人为的组织,而人是有意识的,因此,管理就不可避免地会因不同人的不同意识而有所区别。企业人本管理的出发点正是由此而探求人性的光辉,推动企业的进步。
一、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企业,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能动性、凝聚力和创造性来运行,而不再把人作为管理的工具或手段,是对人的认识的升华。
(一)人是主体
正是因为人类的不断实践,才导致了物物交换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是因为人的自身发展,才是早期的手工作坊演变为今天的现代化企业;也正是因为人的持续创新,才使企业向着更高层次和更加文明的社会组织形态发展。其中,人决非只是单纯的经纪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充分认识,遵循并运用这一规律,无疑是实施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明智之举。
(二)人是资源
在企业传统的人,财,物三大要素中,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物力资源也并非无穷,只有人力资源可以连续投资,反复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的利用,时间价值的体现,数字空间的拓展,也都离不开人的意识力和创造;事实上,人是最具有灵魂力,情感力和推动力的,是具备比任何物质价值更大的物质,是支配和利用其它一切资源的资源。
二、企业人本管理的科学理念
企业人本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如何考虑认得特性,克制人的陋习,展示人的才华,其中的科学理念,应着重体现在:
(一)尊重人的本性,点亮人性的光辉
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而人有勤奋、积极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通过生存竞争加以引导。企业人本管理的首要使命就是要激发企业职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勇于追求的时代精神;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敬岗爱业,温和友善,直面人生的态度,做一个正直的人,仁爱的人,求美的人。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本性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追求的最高层次,更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高度回归。
(二)凝聚人的合力,共创繁荣和幸福
企业的工作是由许多职工共同承担的,大家各自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是否尽职尽责地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企业的价值则通过具体的人来体现。企业人本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使企业职工都能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做到知人善用,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相互之间同甘共苦,彼此尊重,互相互助,齐心协力;所有职工都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开创企业的美好未来。
三、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在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其科学理念更是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其人本管理在强调人性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和谐共赢,创造性发展。
(一)人性化原则
人本管理的要义之一就是尊重人的本性,点亮人性的光辉。因此,企业管理方式理所当然地要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制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从治理人的自私与懒惰的本性转向引导人的服务与创造的潜能。
(二)和谐共赢原则
企业人本管理讲求凝聚人的合力,共创繁荣和幸福,就是要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所有成员弱化由岗位带来的特权,平等友好的共生共处,互相协调;使每个人既要在人格上,政治上一视同仁,又要承认人的能力、职责所导致的收入差别。既要能谋求各自的个性化发展,又要能融合企业的整体化运作。
(三)创造性原则
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索取,开发人的潜能,意在创造。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与创新,才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员工不断地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使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四、企业人本管理的实践活动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实质是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这不仅是重视人才,而且也是尊重个性;不仅着重于人才的定位,更是关注人力的发挥。为此,企业必须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与体现价值的平台。
(一)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建设平台
企业建设从人本管理方面着手,主要是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如:领导机制、测评机制、动力机制等。
(二)造就合理、合用、合情的人才开发战略平台
企业在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拓展人的理性,由此充分展示企业及企业职工的时代风采。要使企业职工在拥有危机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更加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能不从战略高度去着手。
参考文献:
1、杨志.人本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2、孙海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3、王永龙 当代西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3(4)
4、郑文力 企业人力资源动态策略管理[J].华东经营管理2004(5)
第四篇:关于对加强企业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加强企业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精神的科学管理方式。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实施人本管理,深受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推崇。实践证明,凡是重视人本管理的企业,企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就处于呆板和沉寂状态。下面,就目前部分企业在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之浅见。
一、透视部分现行企业的管理措施,缺少人本管理的方式人不仅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核心。只有重视和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企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然而,我们有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却自觉和不自觉的忽视了这个核心问题,偏重于采取一些外在的约束力管理企业,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依靠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企业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管理,上传下达的确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只能是让管理者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能够解决被管理者的劳动态度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经常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工作,长期以往,其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的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二是依靠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是规范职工工作行为的准则。对于建立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
企业管理,依靠规章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不是目的,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千方百计充分发挥职工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不断积极主动的去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是以职工思想觉悟为前提的,职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否则,在规章制度制定不细,出现空挡的时候,就很难起到面面俱到的管理作用。三是依靠物质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也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明显的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依靠物质激励出来的积极性是短暂的、不稳定的。综上所述,这些以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物质刺激为主要内容构成的企业管理机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均属于外在力量的控制与约束,仅仅依靠这种外因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自觉的产生自我激励和规范作用,真正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者,这种借助外在力量管理企业的方法,只是把“人”当作缺乏思想和情感的“物”,没有把“人”看成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高级动物,这同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管理核心理念相去甚远,这也是当前部分企业的管理效果不佳,企业在市场经济
中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透视部分现行企业的管理思想,缺少人本管理的重视企业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型组织,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企业,是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却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存在着把企业人本管理和经营管理相互比喻成“虚”与“实”,“软”与“硬”,“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有形的、实的、硬的,而把企业文化称之为无形的、软的、虚的,更有甚者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就是认为人本管理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重物不重人的倾向,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这种重物不重人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时,不是首先从企业的主体上寻找根由,而是盲目的从其他方面查找原因,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致使问题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人这个既能够产生问题,又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因素。人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决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试想,一个胸无大志、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职工,即使在环境优越、条件充足的企业中,也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业绩。倘若一个理想远大、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积极上进的职工,即使在环境恶劣、条件较差的企业中,也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创造出不凡的成绩。我们应该把人本管理看成是“有形”的,“有形”在人的头脑之中;看成是“硬”的,“硬”在使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看成是“实”的,“实”在扎实的工作和创造性的成果。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认同人的价值,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自我存在价值的意义。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更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充分承认他们的创造价值,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把巨大的精神动力转化成巨大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出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根本问题是造就出一流的人才。任何企业如果企业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透视部分现行企业的管理内容,缺少人本管理的个性企业由以“物”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管理为中心,这是企业在管理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企业也只有切实高度重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但是,一些企业在追求人本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本管理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问题。即便是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人本管理内容、人本管理方案,依然是收效甚微、效果甚小,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部分企业在制定和培育人本管理理念中缺乏应有的特点和个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拿企业精神的制定与培育为例,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企业把“学习、团结、拼搏、奋斗、创新、文明、受纪、遵法等词汇收集起来,从中进行筛选,或三个一列,或四个一组,认为比较使用,就将其确立为本企业的企业精神。这样的企业精神从字面和字意上理解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缺乏特点和个性,运用与那一个企业中都比较合适,所以这样的企业精神很难在职工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心理上产生震撼。都能适用,就等于都不管用。这是人本管理理念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个性化,就是要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人文环境、队伍素质、价值追求等。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要能够深化到职工的脑海力,得到职工的广泛认同,成为职工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行动。例如,曾经看到某自来水企业确立的服务理念就很具有行业特点,“滴滴情意,浓浓深情。”还有某供热单位制定的服务理念也别具行业特色,“一份温暖,一分真情。”这样的理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这个企业所从事的工作,通过其行业特点,再折射到企业服务的服务宗旨上,两者巧妙相连,在人们的头脑中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被人们轻易遗忘。只有确立和培育出这样别具一格的人本理念,才能深深的根植于职工的头脑中,印刻在职工的心坎上,成为激发和引导职工工作的动力和准则,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管理水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五篇: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路径
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路径
姓名:..班级:..学号:..1、提高认识,树立“四个第一”的观念。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人本观念。(1)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人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人具有任何动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创造性。(2)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人才是指在某方面受过专门训练、有特别专长的人。他们是人的因素中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中的“栋梁之才”,是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3)树立“人和第一”的观念。发挥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个体人”的作用,也要发挥“群体人”的作用。日本企业崛起谜,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魂洋才”的精神是日本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妥善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心同德,发挥“1 + 1 > 2”的整体效应,保证事业成功。如果人与人之关系不和,必然一事无成。(4)树立“人的发展第一”的观念。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人的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同时,还要关心下级,让下级感到温暖,从而激发工作热情。(2)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一种分配制度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是看它能否起到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要处理好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和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防止收入悬殊,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二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要确定企业领导收入与员工收入的合理比例。
3、尊重员工,促进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的和谐。建立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承认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为了员工。员工受到领导的尊重,就会受到巨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工作责任感;同时,上下级之间就会融洽相处,和谐一致,形成“合力”。(2)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员工的主人
翁地位能不能得到尊重,主要表现为员工能不能参与企业管理。推行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实践明,如果企业领导发扬民主作风,在管理活动中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上下级之间相互沟通协商,广泛听取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就会在相互尊重中实现信息交流,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就会使员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
4、实施人才战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1)创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影响人才归离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拴心留人”的机制和环境。(2)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应把注重“现实人才”(即已经具有某种专长的人才)的引进和“潜在人才”(即需要培训的内部员工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把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使人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增加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三是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对积极支持人才培养、完成人才培养指标的部门和学有所成的个人给予奖励,并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四是推行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努力达到“人人是人才”的标准。
5、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但全面推行企业人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企业的责任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政府是主导,政府的责任是指导并督促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是否实施人本管理作为评判企业改革发展是非的标准;社会各界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人本管理措施。为防止企业把人本管理简单化或成为口头宣言,需要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大致包括:(1)经济指标(2)政治指标(3)社会指标(4)文化指标(5)环境指标 总之,企业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工作业绩的标准,以推动企业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当然,这些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论证。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