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管人才是篇大文章
党管人才是篇大文章
善于聚才、育才、用才,是企业的成功之道、获胜之要,也是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强盛之本。我们党是具有远大理想、肩负重大使命的党,更应当有“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和胸怀,更应当有“不拘一格,释放人才”的境界和眼光,更应当有“造就人才、辨识人才”的睿智和能力。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成功制胜根本性的资源。我们党提出“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旨在更好地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党用人才,把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团聚在党的周围、起用到各行各业。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通过提出目标、完善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环境,让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党管人才就是要抓战略思想的研究、总体规划的制定、重要政策的统筹、创新工程的谋划、重点人才的培养、典型案例的宣传,使党管人才工作有更准确的定位、更具体的切入、更新颖的突破、更务实的举措、更显著的成效。
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创新理念。毛泽东在1933年批评一些人叹气“没有干部”时说:“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邓小平指出:“我们培养、选拔人才,有广阔的源泉,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并不是没有人,好多人才没有被发现”,“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只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到处都是人才,即使人才难得,也可得,并多得。二是要坚持标准。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很有针对性的。现在许多人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一些干部有意见,也主要是对他们的“德”有意见。党管人才,一定要管住德。三是要知人善任。用人之道,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知人善任”四个字,了解人才的特点,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臵上,做到人岗匹配、人职相适、人事吻合。在不同的平台上,使各人各展所长、避己所短,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臵。若不能合理搭配、用人所长,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有时还会坏事,如“狐狸看鸡,越看越稀”,还有“十羊九牧”,肯定也要出问题。用人之道,说复杂也复杂,复杂到深奥玄妙,因为“知人知面难知心”,人性复杂难测,人格瑕瑜并存,人才或隐或现,知人不易。当然,知人不易并非不可知,“想知道一个人的血液,只需要摸一下他的脉搏就够了,不必非得把一个人的皮肤割破才
行。”关键的问题是,对干部的考察要全面、要深入。古人有“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用人“五视”,“观其夺救,以明闲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辩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辩恕惑;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其聪慧,以知其达”的识人“八观”,仍值得今天借鉴。我们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德才标准的人才考察、考核办法,健全评价体系,正确鉴别各类人才的德能勤绩廉,真正把人看清、选准。四是要公道正派。治国之难,在于知贤。知贤之难,在于公正。用人是最重要的导向。“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那种“任用的是奴才,利用的是人才,不用的是庸才,喜欢的是色才,自身要独裁(才)”的“人才观”,是不可能把人选好用对的。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襟,若气量狭窄,搞“武大郎开店”,嫉贤妒能,就用不了能人、成不了大事。由于人们的思想、志趣、经历、爱好、性格等存在差异,难免会形成人际关系中的亲疏远近、好恶喜厌,但人才却是客观存在,并不依领导的意志感情而转移。近我者未必能干,远我者未必无能,顺我者未必有才,逆我者未必无才。有的人,你可能在感情上、精神气质上极不喜欢甚至讨厌他,但他适合某一特定岗位,就还是应该抑制自己的好恶而惟才是举。“正”是很昂贵的,需要付出很多,也是不易做的,需要执
著坚守。要增强民主意识,依靠群众来监督把关,增强制度意识,依靠制度来规范约束,增强自律意识,依靠党性来抵御歪风。要坚持事前不许愿、事中不违规、事后不表功,使人才工作能够遵循规律、阳光透明、公正有序。五是要优化环境。“善用人者为天下”。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人才,必难致治。”“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国有贤臣万事俱兴,奸佞当道贻害无穷。选人、育人、聚人、用人,有赖于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好种子要千筛万选。有了好种子,才会有好收成。“选种”固然重要,种子生存的“土壤”也不可忽略。如果“土壤”没有改造和改良,再好的“种子”也会蜕化、矮化、异化。人才的成长和聚集,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条件、最大的诚意,去聚集最广泛的人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保持有效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出台政策的针对性,体现具体政策的特殊性,突出相关政策的实效性,依靠政策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
高人才质量。
党管人才原则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发展和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不断探索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党管人才内涵、拓展党管人才思路、完善党管人才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工作环境、人才成长机制、人才队伍构成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在人才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党管人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与时俱进,关注现实的变化,追踪理论的新潮,认真思考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提出了有益见解。黄爱华同志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党管人才问题研究》,就是这方面研究探索的一个成果。该书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对党管人才原则形成的历史轨迹、现实依据、重大意义作了认真分析,对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内涵、工作重点、路径选择作了深入阐述。全书立论清晰、资料翔实、论述全面,对于学习和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推动和深化党管人才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党管人才是一篇大文章。人才工作实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才管理研究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党管人才理论的研究、实践的探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希望
有更多的同志关心和参与这方面的研究,立足湖南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为丰富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为推动我省人才工作上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二篇:党管人才是一篇大文章
党管人才是一篇大文章
有人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领导艺术,他的回答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在答复“什么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时,他说:“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身边。”善于聚才、育才、用才,这可能是企业的成功之道、获胜之要。一个企业如此,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强盛,大抵也概莫能外。我们党是具有远大理想、肩负重大使命的党,更应当有“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和胸怀,更应当有“不拘一格、释放人才”的境界和眼光,更应当有“造就人才、辨识人才”的睿智和能力。
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成功制胜根本性的资源。我们党提出“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旨在更好地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党用人才,把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凝聚在党的周围,起用到各行各业。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通过提出目标、完善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环境,让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党管人才就是要抓战略思想的研究、总体规划的制定、重要政策的统筹、创新工程的谋划、重点人才的培养、典型案例的宣传,使党管人才工作有更准确的定位、更具体的切入、更新颖的突破、更务实的举措、更显著的成效。
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创新理念。毛泽东在1933年批评一些人叹气“没有干部”时说:“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邓小平指出:“我们培养、选拔人才,有广阔的源泉,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并不是没有人,好多人才没有被发现”,“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庄子也早就给我们揭示:世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都有用处。越是无用之物,越可以大用。在高明的画家看来,败墙枯木,都可以入画;在高明的琴师看来,流水风声,都可以谱成曲;在高明的诗人看来,街头争吵,房中大闹,都包含浓浓诗意,可以入诗。只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到处都是人才,即使人才难得,也可得,并多得。二是要坚持标准。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很有针对性的。现在许多人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一些干部有意见,也主要是对他们的“德”有意见。司马光认为,“凭借才能去做善事,有益于国计民生可以说无所不至;靠着歪才去做坏事,则为非作歹防不胜防。无德无才的愚人难免有作恶之心,但他脑子不够用,力气不够使,好比吃奶的狗崽子,想咬人却很容易被人制服;才胜于德的人则不然,这种人狡诈阴贼、诡计难防,而且干起坏事悍然不顾,所以不难实现残害善类、祸国殃民的野心。”党管人才,一定要管住德。三是要知人善任。用人之道,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知人善任”四个字,了解人才的特点,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人岗匹配、人职相适、人事吻合。智慧老人有5个儿子:一个朴实,一个聪明,一个是跛子,一个是瞎子,还有一个是驼背。老人让朴实的种田,聪明的经商,跛足的编筐,盲眼的算卦,驼背的纺线。于是本来一个堪忧堪虑的家庭,生活却过得衣食无忧。在不同的平台上,使各人各展所长、避己所短,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若不能合理搭配、用人所长,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有时还会坏事,如“狐狸看鸡,越看越稀”,还有“十羊九牧”,肯定也要出问题。用人之道,说复杂也复杂,复杂到深奥玄妙,因为“知人知面难知心”,人性丰富难测,人格瑕瑜并存,人才或隐或现,知人不易。李世民当年就很注意对有才干的人的考察和精选,在屏风上写上他们的名字,记其善恶,“坐卧横看”。当然,知人不易并非不可知,“想知道一个人的血液,只需要摸一下他的脉搏就够了,不必非得把一个人的皮肤割破才行。”关键的问题是,对干部的考察要全面、要深入。古人有“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用人“五视”,“观其夺救,以明闲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辨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辨恕惑;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其聪慧,以知其达”的识人“八观”,仍值得今天借鉴。我们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德才标准的人才考察、考核办法,健全评价体系,正确鉴别各类人才的德能勤绩廉,真正把人看清、选准。四是要公道正派。治国之难,在于知贤。知贤之难,在于公正。用人是最重要的导向。“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那种“任用的是奴才,利用的是人才,不用的是庸才,喜欢的是色才,自身要独裁(才)”的“人才观”,是不可能把人选好用对的。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襟,若气量狭窄,搞“武大郎开店”,嫉贤妒能,就用不了能人、成不了大事。卡耐基“懂得用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就是一种“宰相肚量”。由于人们的思想、志趣、经历、爱好、性格等存在差异,难免会形成人际关系中的亲疏远近、好恶喜厌,但人才却是客观存在,并不依领导的意志感情而转移。近我者未必能干,远我者未必无能,顺我者未必有才,逆我者未必无才。有的人,你可能在感情上、精神气质上极不喜欢甚至讨厌他,但他适合某一特定岗位,就还是应该抑制自己的好恶而唯才是举。“正”是很昂贵的,需要付出很多,也是不易做的,需要执著坚守。要增强民主意识,依靠群众来监督把关,增强制度意识,依靠制度来规范约束,增强自律意识,依靠党性来抵御歪风。要坚持事前不许愿、事中不违规、事后不表功,使人才工作能够遵循规律,阳光透明,公正有序。五是要优化环境。“善用人者为天下”。电影《天下无贼》有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人才,必难致治。”“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国有贤臣万事俱兴,奸佞当道贻害无穷。”选人、育人、聚人、用人,有赖于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有道是“死水不藏龙”。珠穆朗玛峰只会出现在青藏高原。好种子要千筛万选。有了好种子,才会有好收成。“选种”固然重要,种子生存的“土壤”也不可忽略。如果“土壤”没有改造和改良,再好的“种子”也会蜕化、矮化、异化。“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人才的成长和聚集,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条件、最大的诚意,去聚集最广泛的人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保持有效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出台政策的针对性,体现具体政策的特殊性,突出相关政策的实效性,依靠政策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高人才质量。
党管人才原则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发展和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不断探索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党管人才内涵、拓展党管人才思路、完善党管人才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工作环境、人才成长机制、人才队伍构成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党管人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与时俱进,关注现实的变化,追踪理论的新潮,认真思考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提出了有益见解。黄爱华同志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党管人才问题研究》,就是这方面研究探索的一个成果。该书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对党管人才原则形成的历史轨迹、现实依据、重大意义作了认真分析,对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内涵、工作重点、路径选择作了深入阐述。全书立论清晰,资料翔实,论述全面,对于学习和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推动和深化党管人才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党管人才是一篇大文章。人才工作实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才管理研究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党管人才理论的研究、实践的探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和参与这方面的研究,立足湖南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为丰富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为推动湖南人才工作上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篇:党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改革、管统筹的职责。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掌握了人才,就是掌握了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才更有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迫切需要吸收和造就一大批治国治党的领导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因此,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应该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履行好管规划、管政
策、管改革、管统筹的职责。要加强科学理论指导,不断推动人才领域的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用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工作实践。
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人才工作重要性的体现,更是对各级党组织人才工作责任意识的强化。各级党组织应当树立人本意识,积极分析人才工作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成为助推发展的最强动力。
第四篇:短文章才是好文章
短文章,才是好文章!能把文章写短的,才是高水平。
如果行文之中有好词好句子涌出来,那是好事;但是如果离开实际工作的需要,专门在概念、词句、提法的出新上打转,那就会贻误工作。如果作者才情泉涌,涌得太厉害无法克制了,建议到文艺刊物发表,而不要涌到党的文件上来。可以写诗填词嘛,你越工整、越对仗,平平仄仄都搞上,那才是高水平,但这不是我们这个工作的文字所需要的。
在我们工作中,文字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载体,而这个基本载体现在毛病不少。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经批评当时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文风比那个时候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一些问题比那时候还严重。有些文件、文章拿过来,想找些有针对性的话、有用的话,很难。人们往往不是从前往后看,而是从倒数第二段或第三段开始看,因为往往讲到这里才是讲问题的,而前面占了主要篇幅的大多是些大而无当、没有错也没有用的话。举一个例子,现在下级评价上级的讲话,无论是评价总书记的讲话,还是评价某个支部书记的讲话,一律“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思想深刻,高屋建瓴,有很强的现实性、政策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什么叫“高屋建瓴”?我估计许多经常用这个词的同志自己也不清楚。
文风实际上是思想作风,是党风在文字工作中的体现。如果文风没有活力了,实际上是党思考问题的水平、方法出了问题,党的活力在丧失。毛泽东在抗战时期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党内整风,整风当中又把反对党八股作为重要问题提出,为什么?如他指出,是因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我们现在的文风,实际上也给党内各种消极现象、不作为现象一个防空洞。比如我们现在几乎每篇讲话、文章都要强调抓落实,一般说“抓落实”已经不够了,还要“切实抓落实”,还要“切切实实抓落实”,已经到了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地步了!为什么还不能落实?原因之一是这个文风就是虚夸之风,就是不利于落实的。“切实”太多,本身就说明你没有信心落实。我们统战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我们既要研究理论、政策,也要承担大量实务。无论是“务虚”还是“务实”,都是为了帮助中央处理现实重大问题。所以要特别倡导实实在在的文风,而不要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搞到我们的文字工作中来。
我们所要求的文风、文字是什么样的?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为实际工作服务。
各种不同文体对文字有不同要求。诗歌要合辙押韵,读起来好听;小说要见人见景,栩栩如生。而我们中央职能部门的文字——大家回家以后写什么那是你们的自由——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推动中央交给的各项任务完成,而不是为了抒发文采,展示作者才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文字必须反映实际,以解决问题为要旨,避免坐而论道,避免把时间精力弄到概念、词句、提法的新奇上,文章架构的工整上。如果行文之中有好词好句子涌出来,那是好事;但是如果离开实际工作的需要,专门在概念、词句、提法的出新上打转,那就会贻误工作。如果作者才情泉涌,涌得太厉害无法克制了,建议到文艺刊物发表,而不要涌到党的文件上来。可以写诗填词嘛,你越工整、越对仗,平平仄仄都搞上,那才是高水平,但这不是我们这个工作的文字所需要的。毛泽东是文字大家,他的诗词的风采,很难有人企及。但是他在讲工作的时候,文字是非常朴实简明的。中国古代对文章功能的理解是“文以载道”。“道”就是真理,真理是朴实的,因此载道的文字也应该是朴实的。我在李瑞环同志那儿工作过,他曾送给我一副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是他练字的时候写的,我感觉非常好,他就加上题款送给我一张。在他看来,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简、浅、显。我理解,就是不要故意把问题在表述上搞得过于复杂、玄虚。问题本身可能是复杂的,但是在文字表述上一定要让人易于懂,易于明白。
第二,要打破僵化刻板的文风的束缚,还文笔以自由。
不知道是起于什么时候,我们机关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越来越讲究排比、对仗、工整、四六句。很多的文章,包括一些领导讲话、权威报刊的理论文章,文内第一层次标题不管相隔多远,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语式甚至到字数都是对应的;然后第二层次标题换个排列方式,又都是对应的;如果有三层、四层标题,仍然是对应的,规规矩矩,板板正正,像是小学生造句作业。至今一种常见写法,XX是目标、XX是任务、XX是窗口、XX是桥梁、XX是纽带„„下了一番苦功,但透着一股陈腐气息。这种写法,不是以内容的需要来摆布文字,而是以文字上下前后工整的需要来裁剪内容,合之则留,不合则去,结果思想得不到伸展,观点得不到阐述,统统被割裂得七零八落。这种文章给读者留下的只是一个刻意雕琢的词句框架,很难留下深刻的思想启迪。在毛泽东的文章中,你们去找找看,四六句儿、工整对仗,一层标题二层标题三层标题格式高度一致,我是没找到。毛泽东多少还讲点儿文字的风采,邓小平连这个都不讲,干脆就是直说,“白猫黑猫”,“摸着石头过河”,拿最土的话来说明最深刻的道理。但是,你不要说他没有文采,简朴、明快、透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采,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文字工作要为实际斗争服务的一种精神的体现。我们要的文采是这种文采,而不是蓄意在文字上过分雕琢的文采。
我们文学史上有一种骈体文,两汉、魏晋下来,多少人写了多少骈体文,辞藻华丽得不得了,人们能记下的大概只有“滕王阁序”,因为它做到文字和内容高度配合,其他如著名的“三都赋”,搞得洛阳纸贵也没有多少人记住。这种骈体文的特点倒是被今天我们有些同志继承了,可惜玩文字又玩不过古人。毛泽东也有过工整、对仗、排比,在《反对党八股》里。他说:“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第一条叫做“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四个字儿一句,两句八个字,继续工整下去,第二条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然后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最后一条“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工整对仗排比,无以复加。但毛泽东是提倡这个吗?他是最看不上这个的。我并不是说大家有时候用用排比、对仗,讲究讲究工整,都是多余的。我是不赞成我们的年轻同志把宝贵的时间精力用到这个方面去,不愿意这种风气成为我们的一个导向。
第三,文章尽可能短一点。
文章要短一点,大家都知道。那么怎么才能短?我在改稿实践中发现几个具体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经常是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说,如果一个意思决不说两遍,自然就短了。开会讲话中难免要表示感谢,经常是谢了一次不行,隔几页还谢第二次,甚至谢三四次,你把感谢的话放到头里一起说完了,后面就不要再感谢了。讲形势的分析,所有分析全都放到一个段落;讲工作部署,所有部署全放到一个段落。我现在替大家改稿子经常不是为了修改思想,思想都非常正确,功夫就花在把“同类项”搞到一起。再比如,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是鲁迅的话,从小老师就教过我们。但实际上我们文字中,可要可不要的字、句、段落太多了。我们为什么文字越弄越长呢?除了大家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丰富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书写方式越来越便捷。古人最早在丝帛上写,丝帛贵呀,他必须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还有竹简,用竹简很费劲,要把竹简削出来,还要防腐,肯定他要尽可能地省略字句。古人讲“学富五车”,如果是今天的五卡车书,谁也读不完,但是古人能读完,因为他用的竹简,五个牛车也拉不了多少字。然后呢,有了毛笔、墨汁和纸,后来又有了铅笔、钢笔,废话就开始多了。尤其是今天有了电脑,这个废话就成倍增长。因为许多规定性词、句甚至段落,如果用笔写要写好一阵呢,过去他就会省略一些,或干脆不写了,现在只要“梆”一按,就全出来了,何乐而不为嘛!一些同志给领导写稿子有一个心理,我也干过这个活儿,先把字数弄多一点,把稿子撑起来,显得很充实,显得卖了力气,领导你看哪句不好你自己删嘛,有些句子只要写上了,谅你也不敢删。如果碰上个对文字没有兴趣的领导,他就照念,结果不仅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了,还把这个单位、这个地方整个文字水平拉下来了。
把文章写短还有一个办法:减少层次。我们目前写稿子一个普遍现象是层次太多。毛泽东曾经批评写文章层次太多是党八股的重要表现形式:“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叄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幸亏古人和外国人替我们造好了这许多符号,使我们开起中药铺来毫不费力。”对比毛泽东的批评,我们今天还是有进步的,至少壹贰叄肆、甲乙丙丁是消灭了。但是现在无论讲话、文章甚至简报,汉语的一二三四,然后括弧汉语的(一)
(二)(三)
(四);然后阿拉伯数字1234,再一个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4),再下面还有一是、二是、三是„„要是这样还不过瘾,还有黑体字、变体字等等。有些年轻同志没有在大会上念稿的机会,不知道许多领导同志经常就被这个搞糊涂了,念着念着自己就不知道念哪儿去了,念成一锅粥了。脑子清楚一点儿的领导还得引读,“好,我现在讲到汉字一二三四的四了„„好,现在讲阿拉伯的1234了。”实际上文章的自然段落、句号、分号、逗号、黑体字,它都能起到分隔的作用,用不着那么多的中药铺格子。大家看十八大报告,三万多字,实际上就用了两个层次,一层是一二三四,然后括弧
(一)(二)
(三)(四),少数自然段落打头用了黑体字。如果依我们一些同志写的话,以上这些符号可能还不够,还要再启用一些符号比如“天地玄黄”或“赵钱孙李”才能区分得开。我有一次帮李瑞环同志起草稿子,他作了大量删节,又批了一句,“文到高处,言少而意多”。当然我们不可能简练到古人用竹帛书写那个时候,但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应是古今衡量文字水平高低的“普世”标准之一。
关于文字工作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干部,自己的稿子要经过自己的手,动手写也好,别人写了自己动手改也好,反正不要只剩下张嘴念稿的功能。现在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把写文章看作是秀才的事,如果领导评价一个同志是个笔杆子、是个秀才,糟糕了,这不是表扬的话,这意思是说你就干这个了,你的前途也就这样了,相当于说你不会办事情。实际上写稿子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对工作的回顾、分析、部署的过程。不善于写稿子改稿子,对稿子不下功夫的领导,我以为不会是好领导。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周、刘、陈这些同志,都是实干的大家,同时也是写作的高手,这才是共产党文风的正宗。
第五篇:七一党旗下的城管人
党旗下的城管人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旗下的城管人》奉献、付出、使命、责任是您最高贵的品质。您像一株冰山雪莲,洁白无瑕;您像满山的杜鹃,温暖人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您最好的形象阐释。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2011年,您已九十高寿了。
九十年的奋斗,九十年的求索,九十的沧桑,九十年的巨变,鲜红的党旗始终飘扬在我们奋斗的前方。忘不了,太行山下的抗日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忘不了,抗日战争的小米加步枪,忘不了,旧中国贫穷落后遍体鳞伤。是您---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是您---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从此,我们的祖国,不在四分五裂;
从此,我们的民族,不再人人掳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大江南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三山五岳…..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战胜风浪,驶过漩涡; 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走进丽日蓝天、满园春色…… 在党的旗帜下,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
在党的旗帜下,我们昂首挺胸:如松似柏。
让世界走进我们的视野;祖国欢呼一个春天的来临,让拂面的春风吹沸我们的热血。
九十年的风雨,九十年的辉煌。
祖国正昂首迈进新时代,新时代的城管人在呐喊
喊出我们内心炽烈的信仰
祖国啊 我们拿什么来献给你
巍峨昆仑固守着你的尊严
壮美泰山挥洒着你的豪迈
喜马拉雅是你的脊梁
秦岭太行是你的手臂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我们是城市管理的先锋
城市管理的蓝图,在我们心中描绘
行政执法的作风,在我们手中展现
创建整洁文明的康平,是我们的骄傲
打造靓丽和谐的康平,是我们的荣耀
这一刻,城管人
要在党的旗帜下成长,用汗水铺就城市的繁华
要在党的旗帜下成长,用辛勤捍卫城市的荣光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服务把城市的名片擦亮,创建文明城市、和谐城市,为城市的发展给力。
党旗下的城管人,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谱写了城市管理新的篇章。
服务为民、乐于助人、执法不忘服务
城市的保卫者,拼搏在年轻的战场上
党旗下的城管人,用钢一般的精神,铁一样的纪律
兑现了对人民事业的忠诚
用生命和热血
谱写人生壮丽的诗行
用强健的双手
托起城管事业一轮朝阳
用坚定的脚步
塑造无私无畏的形象
谨守信念和赤诚
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
城管人所作出的一切,这片天空会为我们作证,这座城市会为我们喝彩。让我们全体城管人带着执政为民的情怀,带着“创建文明城市,树城管执法形象”的理念,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无怨无悔地共同铸就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辉煌的事业。为建设和谐、靓丽的康平而努力奋斗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