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第一讲
语文复习:小学语文作文辅导第一讲
作文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
⑴ 早晨⑵ 好姑姑
⑶ 友谊⑷ 比赛
⑸ 上学路上⑹ 放学以后
⑺ 我的妹妹⑻ 我和妹妹
⑼ 我爱劳动⑽ 难忘的一天
⑾ 和好⑿ 爱晚前
⒀ 练毛笔字⒁ 这件事教育了我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他家富起来了我和同桌比手劲妈妈教我洗衣服这件事做对了他的心灵美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练一练】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题作文。
我学会了;
我喜欢的;
难忘的;
快活的;
真有趣;
教育了我;
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拟出作文提纲,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个事例
带病坚持到校上课
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
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
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
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
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
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
刻苦练习跳高
3、《老师来到我家》这篇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很多:来的是哪位老师?是哪一次或哪几次来?为什么来?来后说了些什么?我当时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练一练】
1、下面是《一次拔河比赛》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读后,把比赛过程具体地补写出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段)哨子“嘟”的一响,拔河比赛开始了。(结尾段)体育老师猛挥一下红旗,比赛结束了。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小伙伴跳啊笑呀,沉浸在欢乐之中。
2、“我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每当我看到那些患者对他十分尊敬和感激的时候,我想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医生。”请你接着写一段话,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具体地写出自己怎样热情地为病人解除痛苦和病人对你的感激之情。
3、这篇《送书》的短文写得具体吗?根据提供的情节,请你将它补充修改,要求写得具体而生动。
六月一日,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走进书店,简直象走进了书的海洋。我挤进人群,买了一本《少年作文指导》真高兴。这时,跑过来一位少先队员,只见他很着急的样子。原来他也想买这本书。但书已经卖光了。我把自己的书送给他,营业员阿姨看到这情景,笑了。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练一练】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
清晨,雷声隆隆,下起飘泼大雨,接着电光闪闪,跳进水沟,挽起袖子,只见小华脱掉外衣,卷起裤管,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清沟排水,学校的水沟积水不通,我心里很激动,望着他的背影。
2、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两篇,分别归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3、从生活中选取一件熟悉的事,自拟一个题目,把要写的内容扼要地填在表格里,然后作文。
题目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经过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学作文第二讲教案设计: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下我谈谈我的看法: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三、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四、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一、写一个人。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以彩杨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
(2)要写出人物的真实表现,不要捏造事实,采用拔高或贬低的方法。
二、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从双方落笔,才能把握住题目要求写的重点。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由于要写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写好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要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三、写几个人。
写几个人是比较复杂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写“一家子”、“这一班”,也可以写“几个小伙伴”。总之,不论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几人都行。这类作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绍。
(二)有代表性的介绍。
(三)以一件事为线索写几个人。
(四)通过几件事写几个人。
【练一练】
1、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2、阅读下面一段话,思考: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找一找描写徐新踢球的动词,并体会他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住左轻轻一拨,晃过对方。然后,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对方的球门了。
3、读下面一段话,用~~~~划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青草时,心里真美极了。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有时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
把脸贴在兔子身上。
第二篇:作文第一讲
作文第一讲
快乐的暑假
怎能不喜欢快乐?
没有体验过人生的快乐,真是遗憾
体验过人生的快乐却没有追求过人生的快乐,仍旧遗憾
追求过人生的快乐却没有珍惜过人生的快乐,依旧遗憾
在暑假里,我不仅真正体验过,并且珍惜了这分快乐。体验是一个过程,回想起来真有点津津乐道。
暑假中,买书、读书和藏书便成了我最快乐的事,因为它不仅是我的嗜好,还让我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从同学那借来的书总要沐浴更衣,沏茶到水,细细品位几番,然后,字字研磨,彻夜苦读,读完后哈哈大笑,拍案而起,不失为一种快乐在其中。
自己买来的书更加珍惜,如获至宝,生怕有那一页被弄坏了,然后翻了又翻,爱不释手。
读书是一种乐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多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
收藏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天下物皆然”,拿在手中的宝石不觉珍贵,路旁拾到的银币却如获至宝。有时,在路旁看到地摊上散乱摆着几本杂志,都舍得花几个钱买下,就算没时间阅读也罢,收藏它也挺值得。
果真如此,我想:“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我的收获也蛮大的,当然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真心诚意把它当作你的朋友,相信你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拿起你手中的书,把握你难得的机会,走你脚下的路,相信明天定会:“豁然开朗,春暖花开”。
第三篇:作文第一讲:
第一讲: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当我们初中生在面临写作的时候,我们通常感到举足无措。一个看起来普通的题目会让大多数的学生在内容与形式上雷同,一个看起来略微有些深度的题目又会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如何在我们刚刚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给我们接下来要写的文章定下一个情感的基调,好让我们的文章不再千篇一律,枯索无味。
浙江温州2012中考作文题目:向前走
这篇中考作文题目就是很典型的普通题目,作为一个命题作文,向前走这样简单的意象并不会让考生感到为难,而重要的是,究竟是写 谁向前走?向前走是去哪儿?向前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会让很多同学痛苦不堪。在痛苦的作用下,写 我向前走,向前走是勇敢的面对自己现在困难,提高了学习成绩。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写作思路。这样的思路并非毫无是处。但是就笔者多年的写作经验而言,这样的作文最终难得高分。
我们在拿到一个命题作文的时候,首先是要破题。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找准最核心的内容,进而采用联想的方法,去确定我们的文章。而谁向前走?向前走是去哪儿?向前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正是采用的补充 的方法,对题目的核心进行挖掘和探讨。1.谁向前走:最常见的思路是我向前走,同样可以是他向前走,再具体一点可以是民族,科技,国家,关系。飘逸一点的甚至可以是姐姐立正向前走。等等
2.向前走是去哪儿?:这个问题更加深入,他在谁向前走的基础之上思考又更深层次了一些。去哪儿呢?一般的思路,向前走嘛,进步呗。那就可以是个人的进步,国家的进步,民族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关系的进步,都可以。这个时候 在1,2两个问题合起来思考的同时,我们的思路好像被打开了一点点了。
3.向前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前面两个问题定下来以后,这里就已经确定了,当我写的是个人学习进步的时候,向前走就是努力学习,当我写国家进步的时候,向前走就是国家的正确政策,人民的团结一心,当我写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向前走就是破冰之旅。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能基本看到一个命题作文从审题到确定基本内容的全过程,他不仅仅是一个补充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当你犹豫于好几种思路的时候,请记住本章的题目,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什么叫有情怀,说通俗一点,就是有一个高尚的心境。而高尚的心境得源于一个宽阔的胸襟与视野。我们说一个小人就不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很难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当我们看到老人跌倒于街上无人帮扶的时候,你能心生愤怒,并且上前帮扶,你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当你忙于工作学习,你能抽出闲暇为大家演奏一首琴曲,你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当你贫穷困顿,穷愁潦倒的时候你仍然心怀祖国,热心保钓,你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你要记住,一个有情怀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然后是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最后是一个生活的诗意的人。我们可以对情怀有着千千万万种更加细腻的解释,但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他最深沉的含义。它不在乎你现在的生存状态,因为它关乎心境,它也不在乎你现在是否琐碎俗气,因为它关乎高尚。
这本身只是一篇交人写作文拿高分的破文章,但是在阅读之后若能对你我的人生有那么一两声警醒,有那么一丝丝明悟,都不失为一种成就,这也许就是我追求的情怀吧。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第一讲)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第一讲)
习作内容
这是一次“以一事写一人”的习作训练,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习作者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习作者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人物个性。
教学工具
多媒体一台
习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的人。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人物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寻找写作对象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的人。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或亲人;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你熟悉的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
2.选材与情感
你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来写,选择一个事例,突出一种感情(如父母或亲人对“我”的爱、同学助人的美好品质、长辈或邻居对“我” 的关心等等)。
3.习作要求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你熟悉的人一个特点;②用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详细、具体,语句要通顺;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4、习作构思与布局
开头:点题、简洁
中间:习作重点部分,要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详细、具体,语句要通顺。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感受。
三、提供两种生活情景,打开思路
情景
(一)、我们班去年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情景
(二)、在生活中,“我”与长辈或父母之间发生的事。①这些事发生在是日常生活中
②哪件事表现了父母或长辈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父母或长辈的特点? 交流归纳
①雨中送“我”去医院看医生,体现一种父(母)爱如山的情怀;
②为了“我”的学习与成长不准“我”过度地玩电脑,体现一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怀
通过一件事情,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即自己会获得什么样的感受----这很重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妈妈》《母爱》《母爱如山》《雨伞撑起爱的天空》《父爱》《父亲》《我的同学》《任性的表妹》《我的同桌》)
附记:
1、这一讲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用约30分钟将上述教学过程;第二部分,趋热打铁,让学生马上投入习作并完成正稿。
2、因考虑小学三年级习作状况,本教案有点靠近四年级的作文教学,但并不影响。
第五篇:话题作文第一讲。
话题作文 材料:有两个孩子,都从五岁开始学画,孩子小冬的父母让小冬把画完的每一张画都贴在家里客厅的墙上,这样,小冬的画就经常得到父母和客人的称赞。孩子小南的父母则对小南的每一幅画都严格加以评价,让小南只能把画得最好的那一幅画贴在小南自己的房间,其余的画都放在抽屉里。
作文要求:小冬和小南分别成长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你的评价是什么?以你的评价为话题写一篇字以400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思路导航:
1.小南因父母只让他贴最好的那幅画,因而不断地努力,以求达到“最好”。在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中,他不断地突破自我,最后终成一代名家。
2.小冬因不断受到鼓励,因而信心大增。正是凭着对自己一定能画好的信心,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也成功了。收此可见信心的重要作用。
3.父母对小南的严格要求使他意识到要不断地追求最好,所以当他成功时他将之归功于父母的教育。
4.可以写人只有甘于寂寞,才能成功的主题。相对于小冬,小南的世界是寂寞的,但他甘于寂寞,默默努力,不懈追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最后等待他的是成功。
5.可以写赞扬与批评的不同作用。赞扬可以培养人的信心,批评可以使人明了自己的缺点,正是因为二得都有积极的这一面,所以两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反之,二者的消极面也才能扼杀孩子的才能。所以,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