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

时间:2019-05-12 08:1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

第一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

第五课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原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度的优越性。

2.掌握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二、知识链接:

我国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联系

三、整体感知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

(1)含义: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我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指国家的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正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和最好体现.)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

国体决定着国家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2、我国政体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1)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第一,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集中。第二,集中是民主的保障。没有集中就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也就体现不了民主。第三,两者是统一的。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3)具体表现:A、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代表人民执行权力。对不称职的代表可依照法律程序罢免

B、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C、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统一领导,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注意: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也是其他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着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决定因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5、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1)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A.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为: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B.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 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第一,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第四,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 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如何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从体系上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

4.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并与它相适应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关系

(1)共同点:二者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和议员组成,都是属于

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

(2)本质区别

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②国家性质不同:前者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后者则由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权力主体是人民,后者权力主体是资产阶级。

④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不同:前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后者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五、延伸拓展:

2008年上海市人代会召开期间,会外共有5655人次的“网上代表”“列席”了会议,大会还收到“网上议案”396件,人大信息网中的“市民心声”栏目可接收并刊载部分市民发来的电子邮件,供市民发表意见;“网议人代会”栏目每天请部分人大代表,在网上与市民交流。

请问:这体现了“民主制度”中的哪些知识?

答:(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保持密切的关系,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行使民主权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了我国民主建设。

六、达标检测:

1、关于我国的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具体形式(D)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以医保修改方案中许多条文仍存有争议为由,否决了市政府提交审议的城镇医保办法的议案。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C)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职能部门是指组织中对下属单位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权力的部门.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执行机关。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是办事机构(办公室[厅])和其他工作机构(法制、财经、教科文卫等委员会)

3.人大打破“惯例”,否决政府报告(B)

A说明政府无法单独行使权力B有利于监督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C说明否决权是人大的主要职权D会导致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2009年3月5日,近3000名人大代表齐集北京,共商国是,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举行。

会议审议和批准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预算以及两院报告,并提出了指导意见。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B)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C)

A. 对人民负责B.三权分立C. 民主集中制D.平等自愿

4、(09海南卷)

10、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不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故③的说法错误;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③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最高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 即国务院

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第二篇:人民代表大会导学案

阜阳十中校本教程

◆高一年级部

政治学科

必修二◆

导学案

第三 单元第 五课第一框

课题: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课时

编写教师:戎卫伟

审核教师:许庆苗

郭传侠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及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3、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及其权责。【难点重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环节要求】

1、小组长检查并了解组员导学案完成情况;

2、小组长安排合作讨论:可一对一合作讨论,或检查基础知识并巩固基础知识,或解决疑难问题 再由本组其他同学帮助补充、完善;

3、小组安排指定展示环节:确定板书展示和口头展示成员,知识展示的同时,小组长负责组员巩固基础知识

4、小组板书学案分配的问题,其他小组准备口头分析解说知识点。

【自主学习】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2)地位:

(3)职权:

(4)常设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2)地位:

(3)职权:

(4)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二、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地位:

2、人大代表的产生:

3、人大代表的任期:

4、人大代表的义务:

5、人大代表的权利: 【合作学习】

【探究1】有人认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请谈谈

你的看法。

【探究2】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为老百姓说话”?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政府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请班级 :

姓名: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阜阳十中校本教程

◆高一年级部

政治学科

必修二◆

导学案

第三 单元第 五课第一框

课题: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课时

编写教师:戎卫伟

审核教师:许庆苗

郭传侠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审议。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修改后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上题材料表明全国人大()

A.是我国的领导核心B.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D.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

4、人大代表必须把密切联系选民,反映民意、履行职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④人民代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

5.有一位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了30多个议案和建议。表明他认识到人大代表应()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6.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履行职责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落到实处.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选区选民述职制度,对于完善人大代表监督机制,督促代表认真执行代表职务,深化人大代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选民述职制度,有利于()

①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③便于人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④是选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全国劳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人民代表,就是要理直气壮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一一这就是()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8.河南省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了旁听席。目前,先后有全国、省、市、县5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旁听法庭审理,为法院提出10多条建议,支持法院审理30多件大案、难案,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旁听席,开门纳谏、接受监督,表明()

A我国公民事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 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D人民法院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法定义务

9.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A. 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二、非选择题

11.今年的“两会”.比往年更加开放。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媒体这样评论:人代会上代表们鼓掌的次数少了,议论声多了;分组讨论时说“学习汇报”的少了,敢于博弈辩论的多了,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12.某校高一某班组织同学就人大代表的选举进行了讨论。

同学甲认为: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我是人民的一员,因此,我要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同学乙认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是人民代表的事,选谁当代表与我无关。

请运用有关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看法进行评价。班级 :

姓名: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阜阳十中校本教程

◆高一年级部

政治学科

必修二◆

导学案

第三 单元第 五课第一框

课题: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课时

编写教师:戎卫伟

审核教师:许庆苗

郭传侠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导学案 参考答案

【探究1】(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又有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2)在我国国家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居于支配性的地位,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又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监督之下,以防止权力滥用,避免重大失误。

(3)所以认为二者是互相监督的观点是错误的。【探究2】(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

(2)①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正确行使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等方式,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职权。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5:ADBDC 6—9: AD DD

11.答:(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同时,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如果具体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同样给分)

12.(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甲同学认为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正确的,但认为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是不正确的。在我国,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而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同学乙认识到.在我国,人民代表作为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这是正确的。但人民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选举称职的代表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因此,选举人民代表与每个选民息息相关.同学乙认为“选谁当代表与我无关”是错误的。

班级 :

姓名: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三篇: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导学案

渤油一中高二政治(文科)复习导学案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备人:程忠燕审核人:王淑敏使用时间:15周编号: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

[高考考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及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3、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及其权责。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5.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6.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预习案】

一、熟记以下重点知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二、自主构建体系

三、我的困惑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判断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人大代表都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3、人大代表有接受人民监督的权利。

4、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6、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8、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9、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二、合作探究

【探究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为老百姓说话”?

【探究2】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5名。其中,工人代表551名,知识分子代表631名,解放军代表268名。这三类代表共1450人,占代表总数的48.5%。

材料二近年来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涉及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些议案分别交由有关国家机关负责办理。材料三 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审议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和议案。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练习案】

1、(2011·北京)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接连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成功举办这两次盛会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政治制度能够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 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1·四川)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③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④ 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1·广东)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 ②④D. ③④

3、(2011·安徽)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对其重要重大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③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④从制度合法路上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1·山东)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2011·海南)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法制的完善意味着①权力行使范围受到限定②权力运行过程受到监督⑨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责任④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2011·海南)20l0年4月,某县一选区6 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

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2011·重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 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1·全国新课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一

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探究1】

1、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他们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③、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

2、①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正确行使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等方式,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职权。【探究2】

1、①材料一说明,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来自人民。②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提案权,代表素质不断提高。③材料三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它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它表现在: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练习案】

1—5CCBDA6—8BAD9、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第四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一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核:高一政治组2009年3月13日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联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国家权力的机关。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社会调查,通过采访人民代表,深入理解热模拟美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 知识链接:

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政府即我国的行政机关的一些相关知识,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第五课是有关我国政体的一些知识。第一框就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即我国的权力机关的的一些常识内容。

知识梳理: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探究与共享

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

1、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方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并。

(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3)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他们与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三、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1)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其产生方式有两种。即和间接选举。(2)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年。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在行使管理国家权力时,除、外,还享有和。

①提案权: ②质询权:(2)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与人民群众保持,听取和反映,努力,并。

互动探究:

1.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改错:1.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如何?它都具有哪些职权?其常设机构是什么? 改错: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人大的职权。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及职权各是什么?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法律地位是什么?其产生方式及任期各是怎样的?人大代表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归纳小结:

拓展探究

1.人大的监督权与公民的监督权有什么不同?(提示:从监督的对象来考虑)

2.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别有什么不同?(提示:全国与地方的不同)

3人民、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从他们的产生及职责)

课后练习(考察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1——2题

1.第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年来共听取并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41个专项报告,15个决算,审议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A.监督权B.立法权C.任免权D.决定权2.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的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3.2007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的反映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的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的欢迎。这表明()

1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2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3人民代表的发言不受追究○4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 A.○

1○3B.○2○3C.○2○4D.○3○44.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巍保护中医药的知识产权,近年来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相关的立法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是在()(考察点:人大代表的权力)

A.行使提案权B.制定相关法律C.提出相关质询D.协助法律实施 5.下列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同点的理解,错误的是:()(考察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

A.都是国家权力机关B.都是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C.其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D.都为民负责,替民谋利

6.2003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湖北省的一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近5年来,这一建议的内容逐步得到落实。2008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将实现全免费。这表明()

1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2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3人大代表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构 A.○

1○2B.○3○4C.○2○3D○1○4 拓展探究

在2008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继续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生态文明”“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从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考虑)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老百姓说话”?(从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考虑)

课后反思

第五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2)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大代表质询权的理解;

区分人代会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课前预习

(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广大人民通过________选出各级________,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哪些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是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_______,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_______。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_______,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大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是什么?

(1)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_____________,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_____________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地方各级人大与_____________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大代表的义务是怎样的?有哪些权利?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_______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代表_______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_______。人大代表要与_______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_______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_______服务,对_______负责,并接受_______监督。

(3)人大代表代表_______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除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享有_______和_______。

(重点把握)--突出把握重要观点,掌握政治观点要领

1.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这也说明了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

2.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大代表

(1)职责的来源:人大代表的职责来源于人民

(2)履职的意义: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有利于保证各项决策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3)如何履行职责: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认真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每年春天,在我国首都北京都会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今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的召开,把全中国人民如期带入了中国政治的春天。此次会议通过了哪些重要的决议?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起来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是由谁组成的?他们在我们国家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二、人民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与任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相关链接”,人大代表的产生的方式与任期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修改)。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明确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管理国家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权力。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的权力。

2、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7页“三镜头”,并思考、讨论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点评:镜头一反映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镜头二反映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镜头三反映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改进国家机关的工作。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职权等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人民政府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的。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代行其部分职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问计于民》表明人大代表()

①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接受人民监督

③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④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5.在A县2014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县本的财政预算案中涉及城市改造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多次在会上就此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了

A.监督权和质询权B.审议权和质询权 C.监督权和决定权 D.提案权和表决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有着根本不同。据此回答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③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由上题可知()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完善的民主制度

B.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一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建议、批评和意见。在数量上,比去年增加2147件,增长20.3%,创历次会议新高;在内容上,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反映了对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要问题的强烈期待;在质量上,许多建议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

材料二2014年3月13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在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表明人大代表享有哪些权利?结合材料说明人大代表如何做到更好地反映和代表民意?

(3)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所反映的道理。

【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及人大代表的认识。第(1)问,重在明确材料的中心,材料一强调人大代表代表民意;材料二强调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等。第(2)问,结合材料明确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等。

答案:(1)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材料二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最高决定权和监督权。

(2)①人大代表的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

②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决定权、监督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的完成,也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宗旨的直接体现,由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各个报告,这些都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

下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代表大会导学案11(精选)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分类及职权;了解人民代表的产生及其职责。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3.结合全国人大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学校2013—2014 高一政治课时学习编号: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学校2013—2014 高一政治课时学习编号: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案

    NO6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学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设计者:张治岁审核:陈泽平时间:2011.4.13姓名:班组:评价:【学习目标】3.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什么发......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一、考点: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13

    ZX- ZZ-11-013 《第四框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 编写人:李雪平审核人:胡继山编写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依法治国的含义及要求 2、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第五课_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导学案

    班级_______组别________姓名_______2012年_3_月_22日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导学案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

    山海关一中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政治生活005 班级:姓名:互评等级:教师评价:课题: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课参考答案】【热点探究】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享有广......

    第五课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导学案(★)

    桃源八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年级:高一编写:周维 罗丹审定:高一文科备课组日期:2011-4-7【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