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本书,做公仆事 - (定)
读书本书,做公仆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带给我们的进步和快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本书,做公仆事》。
前些年,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段访谈。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莱辛来华接受访问时说到:“现在在英国,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主持人问她什么叫“高学历的野蛮人”,她说:“这些人有硕士博士头衔,他们懂得现在最精密的技术,但他们没有感情,他们冷漠,为什么?因为他们从来不读文学作品。”也许她的话有些偏颇,但不无道理。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没有阅读的经验,他的人生可能是残缺的,他的精神也可能是残缺的。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大家从事的职业恰恰是需要我们付出感情和热情的人民公仆,那么书本对于我们的价值,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斟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世界将不会如此精彩;不读书,就无法了解最新的信息,就无法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对一切将一无所知,对于工作中的我们,就无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引用沈从文先 1
生说过的一个词——“代表书本的小书和社会自然的大书”,所谓“代表书本的小书”,就是指我们的阅读,阅读人生、阅读世界,就是读书。而这本“代表社会自然的大书”,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过的各种各样的人、事和景象,还有我们不断的思索,思索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历史,我们要走的路。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思索的过程,思索我们每一个位从一本本小书中实践体味社会自然这本大书的过程。
历史的车轮把人类载入了新的世纪千年,对于身为人民公仆的我们,读书的意义自然不可或缺。读书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一个人的一生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你的寿命再长,精力再丰富,也只能看到这个世界一个小小的角落,也只能经历漫长历史的一个瞬间。但是,有一件事可以改变它,那就是阅读。阅读可以使你活一次,活几次,活几十次,可以走到很多你无法了解的人生中去,可以走到一些你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毫无疑问,读书使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够去研究了解当前时代的发展,还让我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先辈们历经苦难,把经验以书的形式留给后人,并给我们留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诲。一本好书,可能是一个智者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去追求,去表达的。而我们作为读
者,只要花几个小时,花几天,就可以读完一个智者一生的追求。所以说阅读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大家到今天一定都读过很多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这种积累,对一个人的人格和思想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我就喜欢和迷恋读书,虽然小时候的阅读很多都不加选择、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但不管读不读得懂,我一定是把它从头读到尾。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大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新闻传播专业,专业的需要使我更是用了四年的时间去进行大量并且深入的阅读。我想那种深入分析的阅读是对人生非常有意义的,不再简简单单是文字上的欣赏,加注了时间历史的背景,渗透了思想情感的浇注,文字带给人的很多时候就成为了一种心灵的救赎。就像我们都读过鲁迅先生的《野草》,当时他正处在人生的困惑期,他在黑暗中寻找,他看不到光明在什么地方,他在挣扎,他把那种寻找、痛苦、彷徨和寻觅的过程,用奇妙的文字表达了出来,各种各样的人在他的文字中都能有不同的联想,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但是当我们的人生困惑迷茫的时候,读到《野草》,是不是有种淋漓尽致的志同道合之感呢?而最后深深得到的是不是一种解脱,一份豁然呢?工作了,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虽然主要从事的仍然是文字工作,但是研究的方向已经从关注社会问题更多转变成为注重经济运行,思维方向也需要由形象思维一步步向逻辑思维靠近。
为了适应自己的工作,对读书我更是不敢怠慢,读书成为我提高能力,作好工作的第一手段。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多少个工作难题在读书后迎刃而解,多少个思想疑惑在读书中烟消云散。书本,这个无声的老师,使我从一个青涩的孩子开始变得成熟起来,慢慢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一步步从思想境界上开始提升自己的道德准范。
《三字经》大家都不陌生,其中这样写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其义自现,古人就教育我们说做人首先要从“孝悌”做起,广义来说,就是一个人成长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品行,没有道德的约束,一个人的学识见闻都无从谈起,甚至对我们的生活起反作用。就像传统儒家学说中所讲的“仁义礼至信”,这一生存道德的次序是不可颠倒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有这样一本本书在这样实践着古人留给我们的教诲。这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做纸,写下的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壮丽篇章,在他们离去之后,当我们合上书扉,脑海中还是一个个伟岸的背影。《郑培民日记》中铭刻的是他的“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提醒自己,处处警示自己,不断提高“勤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官念”;记录的是他跑遍任职的所有乡镇的脚印,是他滴洒在抗洪长堤上的数不清的汗水。他的同事杨正午感慨的说:“一个领导干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到有口皆碑,很不容易!”而我们读后,心中静静滋生的是对人生的思索:金钱与理想,物质与精神,追求与等待,生死与离别„„
这时读书更不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一种探寻人生的方式,一部人生的理论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在座的各位, 我们是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希望大家一直和书本结伴,让书本成为自己终身的朋友,从读书中享受快乐,促进学习,最后得到成功的人生。就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别开生面,我们的步伐才能紧跟时代,我们才会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不辱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谢谢!
第二篇:读书演讲稿-读万卷书 做公仆事
读万卷书 做公仆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世界将不会如此精彩,不读书,我们对一切将一无所知: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侏罗纪那个恐龙称霸的世界;就不懂得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我们将永远用河泊发怒,解释着潮涨潮汐的自然现象。
读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科技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不读书,我们就无法了解最新的信息,就无法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就无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只有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在困难面前,才不会束手无策。
读书是教我们处世为人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人与人的互相团结、共同合作。然而每个人性格不同,工作中难免出现不同思路,不同方式,不同风格,甚至各种磨擦。当我们遇到这些烦恼时,一本好书能教我们理解与宽容。
读书还能给我们带来乐趣,陶冶情操。所谓:“书中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读书是一种高尚的消遣。当我们走入书中,便进入了绝对自由的世界。我们可以感受书中各种心境,又可以分享书中不同人的喜悦。
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长。踏上工作岗位,为了适应自己的工作,对读书我更是不敢怠慢。记不得有多少个工作难题是在读书后迎刃而解;多少个思想疑惑是在读书中烟消云散。
关于读书,清高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用者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培根总结得最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诗仙李白,天资聪慧,而他的成功也来自那“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勤奋;诗圣杜甫,生性睿智,他的神来之笔也来自“读书破万卷”的积累。
同仁们,为己达人,请热爱读书吧!在你高兴时、忧伤时、快乐时、甚至繁忙时,都去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别开生面,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我们才会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不辱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做人民的公仆
做人民的公仆
——廉政建设之心得体会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国家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
下面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粗浅的认识
一、学习理论、改进思想作风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本人重视思想作风的转变,重视政治素质提高,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二、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务求工作实效就要办实事,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工作上既注意讲求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在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又突出求真务实地工作,克服与“三个代表”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政策水平不够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答复问题不够耐心,处理问题比较草率等等。特别是遇到的大大小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较多,要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探讨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的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三、小事做起,时刻敲响警钟
从小事做起,做到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律、自重、自警,慎防思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该自己得到的,一丝一毫也不沾。要做到防微杜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了第一次的吃喝,就会有第二次的馈赠,就会有第三次的对别人相帮,就会有第四次的收受别人的礼品礼金,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犯罪细胞的简单生成过程,它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坠入罪恶的泥潭。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着我党、我军的命运,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做人民的公仆”,从廉洁自律做起,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标杆,争作廉洁的共产党员,锐意进取,实践创新,为全面实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第四篇:做人民群众的公仆
做人民的公仆
读完《梁家河》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插队经历和奋斗历程,仿佛如幻灯片般一幕一幕的展现在眼前,使我深受震撼和启迪。
今天的梁家河,是有着革命历史沉淀的圣地,那儿的百姓生活富足、安定;但五十年前的梁家河和无数个陕北高原的村庄一样,荒凉、闭塞、贫瘠,百姓生活贫苦。当作为知青的习近平总书记历经了辗转和颠簸,目睹了黄沙和扬尘,忍受了高原和寒冷,体会到百姓的疾苦以后,立志于投身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做人民群众的公仆。
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生活中,他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与群众一块苦,与群众一起干活,在这一过程中,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党的工作的应用,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围绕党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了解群众,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
第五篇:做执政为民的公仆
做执政为民的公仆30多年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走进兰考农家时,说了一句让后人广为传颂的话:我是人民的儿子,做执政为民的公仆。20世纪90年代,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也始终努力实践着自己最喜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雪域高原留下了他对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一片深情。跨入新世纪, 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李元龙又用他感人至深的事迹,谱写了新形势下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人民好公仆的动人篇章。我们深入学习了李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紧密联系自身职能和工作特点,扎实有效地做好司法行政的各项工作。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像李元龙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保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大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雨花台区司法局始终保持着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为我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利的法律保障,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几年来,司法局先后被评为司法部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省厅刑释解教先进单位、依法治理法制宣传工作先进、省厅司法行政系统防非先进集体。成绩和荣誉的光环背后是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和艰辛。全体司法干警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司法的公平与公正,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雨花这方热土。板桥司法所所长孙华同志。在这次板桥开发区征地拆迁中,为了化解和防止矛盾激化及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孙华同志主动介入街道的拆迁工作,有针对性的宣传拆迁令和有关法律、法规,对群众一时不能理解的,他反复做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在阻止群众上访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了群众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吴传根同志是一位老法律工作者,他不辞辛苦、多方施策解决纠纷。失业人员邵某,患精神分裂症,(其夫下落不明),一直漂泊在外,为防止出现不测,吴传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先后与其养父,所在社区委员会,她的单位南京照明公司、市、区、街道民政部门,南京脑科医院等多方面合作,协调,解决了她的生活保障费,为她办妥了基本医疗保险,落实了治疗的相关费用,调查报告《做执政为民的公仆》。邵某的问题解决后,其养父感动得老泪纵横,无法表达内心的谢意。民调工作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民事调解员是基层司法工作的中流砥柱。吴美云同志就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邓府山社区的调解委员会主任。她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每周的居委会干部工作例会上,分析社区的矛盾,排查各类纠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几年来她调解的12起纠纷中,没有一起把矛盾上交。她善于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居民搬家、学生开学、青年参军、生儿育女、红白喜事都能看到吴主任的身影,她走遍了每家每户,对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重点户,她一年要去10多次,并主动将办公室的电话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告诉居民,让居民有事随时联系,整个邓府山,从老到少,从单位户到临时户,人人认识吴主任,有事愿请她帮忙;她乐于婆婆妈妈,问长问短。平时吴美云最注意的是老弱病残家庭,刑释解教人员家庭,每家每户、各人各样都在她心里装着,24幢的孤寡老人靖保华因患重病无钱医治,吴主任在看望她时得知老人的外孙女借她2万元赖债不还,吴主任十分气愤,她费尽周折找到了债务人,向其晓之以理,其不但不同意还钱,还散泼哭跪在地,吴主任不为所动,告诉债务人,如不还,将送其外婆到法院诉诸法律,在众位主任的责备之下,债务人电话招其夫送钱,当天一次性还清了所欠债款。她肯于帮贫济困解决问题。在邓府山,她去的最多的不是富裕户,而是困难户家,多年的民调实践她总结出,现在的家庭矛盾相当一部分是由贫困引起的,解决他们的矛盾要设法解决贫困,她列出贫困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特长,通过各种途径推荐他们就业,五年来,她先后推荐了37人重新就业,使这些困难户家庭矛盾少了,欢乐多了;她勤于学习法律,依法调解。邓府山是个小社区,可吴主任办的是大调解,她将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驻社区的民调干部每月集中半天,分析纠纷情况,交流调解经验,并安排两个小时请专人上法制课,让大家充分了解民调工作的地位,掌握民调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保证民调工作依法进行。吴美云干社区工作,能吃苦,不怕麻烦,心里时刻装着居民群众。她组织支部党员和部分居民骨干,组织成“送温暖”小分队,定期轮流为孤寡老人服务,待孤寡老人如亲人。李华老人无儿女一个人单独生活。一次不幸跌断了腿,吴美云得知后立即跑到老人家背起老人,快步下楼,拦了一辆车就往医院送。由于医治及时,老人的腿很快接上了。为了方便老人生活,吴美云专门为老人找了一名户工,负责老人的饮食起居。逢年过节,吴美云都要买礼品看望老人,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定期为老人清扫居室。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共产党好、吴主任的人员好是咱群众的贴心人。照顾老人这项工作一直不间断地开展了长达两年之久。去年年底老人提出要去淮安妹妹家生活,吴美云同志仍不放心,对日后老人的生活作乐精心的安排,还要求老人的姨侄善待她。今年,老人为感谢吴主任还特地托人送来锦旗一面,上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八个大字。吴美云同志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头脑里整天想的就是工作。在家里,她开口闭口就是“我们社委会”,谁怪丈夫和儿子戏称她为“工作狂”。2001年11月,吴美云生病住院手术,医生嘱咐她要修养3个月。吴美云牵挂社委会,心里放不下工作,出院后在家休息没几天又回到社委会,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吴美云同志自从到了社区,几乎没有休息日。居民们只要有事找到她,不管是中午吃饭时,还是夜里,她总是及时帮助解决。她从不嫌麻烦,从不喊苦叫累。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是社区支部书记、主任,我要在每一天里的每一个小时努力工作,要干好今天,想着明天和后天,要有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司法行政工作者的本色。他们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关怀和荣誉当成激励,化作前进的动力,一如既往,义无返顾地谱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为社会的安全稳定、繁荣昌盛贡献全部的才和智、光和热。无论岁月的长河如何流逝,总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脉相承,绵绵不绝,那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种精神,这一种信念,支撑了一位又一位共产党员谱写出一章章动人的鱼水新篇,在人民心中铸就一座又一座丰碑。·····XXX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