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长在人代会上的县政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从年县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到现在的五年,是我县抓住发展机遇、谋求跨越赶超、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任期内的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先后荣获全国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县、中国商贸名城等荣誉称号,连续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续六年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10%,年均增长11.3%,顺利实现翻番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13.5:47.5:39,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年提高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21%,五年累计完成461.4亿元,年均增长25.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0388亿元,同比增长25.1%,是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735亿元,同比增长23.5%,年均增长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84元和6720元,比年分别增加4591元和2170元,年均增长9.5%和8.1%。去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0.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3亿元,贷款余额112.1亿元,分别增长22.55%、18.45%和56.38%,是年底的2.47倍、2.25倍和3.89倍。
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年累计竣工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145亿元,乐仁堂医药物流中心、橡一股份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去年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纺织服装基地规划布局、产业定位最终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常山纺织、常山药业2个项目入园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9.66亿元,总投资102亿元的际华职业装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投资40亿元的润德服装园等4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综合工业园总体规划修编初步完成,起步区4.62平方公里已完成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等工作,10个入驻项目中6个已竣工投产。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全面完成,总投资24亿元的18个项目入驻,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木都工业园6个入驻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力支持配合新区、空港工业园、滹沱河综合整治、机场改扩建、生态宾馆、京石高铁、中华大街北延等省、市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了工程顺利推进。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农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五年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1.77亿元。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去年小麦、玉米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好水平,总产达34.2万吨。规划建设了南楼采摘观光园、塔元庄都市农业园等农业园区,建成了2个万亩蔬菜示范基地和4个千亩设施蔬菜示范方。畜牧养殖业发展位居全市前列,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65万吨、12.82万吨和11.03万吨,分别增长2%、1%和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个,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资1.06亿元,完成了103条乡村道路建设,新增通车里程209.4公里。投资4663万元实施了6.3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解决了2个乡镇7个村2.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发展节水灌溉19.56万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000余亩。开工建设28个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完成投资5.1亿元。农村财富积累机制不断深化,村级集体收入达到7739.8万元。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优势产业日渐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9家,完成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6%,年均增长24.6%,实现利税34.6亿元,同比增长14.5%,年均增长27.92%。板材家具、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饲料、机械制造五大优势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骨干企业上台阶工程效果明显,7家“2+1”企业进入市“5+3”行列,2家企业被列为省百强民营企业,常山药业成功上市融资,实现了我县企业上市“零突破”。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达到56个,其中苹乐牌面粉机、小蜜蜂工具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久强建材高效减水剂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44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2项,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6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3项、专项资金3407万元。
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亿元,市场交易额完成116亿元,分别是年的2.49倍和2.2倍,年均分别增长20%和17%。现代服务产业园区和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被批准为省级园区。北方国际现代物流基地被列为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小商品市场一期、二期、三期,物流园区一期、二期已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四届“正博会”,去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01.048亿元,增长450.67%,荣获第八届中国会展之星品牌展会大奖和全国政府主导型展会50强。连续举办了“春节大庙会”、“千年古韵”历史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名城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去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102.26万元,增长12.91%。
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县城市总体规划》以及20多个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实现“三年大变样”各项任务目标。先后投资141亿元,开工建设城建项目358个,完成拆迁拆违86万平方米,实施了子龙大桥、成德街等一批城市路网建设,建成子龙广场、长乐门绿地广场、迎旭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广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6.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7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数量达到31个,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73%和43.1%。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古城保护稳步推进,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与提升规划方案》,完成了府文庙等文物修缮工程和古城墙迁坟工作,对8处国保加装了消防和安防设施,成功举办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顺利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复查评估。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初步形成大城管格局。大力实施“洗城净天”、“碧水蓝天”行动,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周汉河出境断面废水COD含量下降到101mg/L,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全面完成,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多,去年达到322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实施。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33个进驻部门174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集中、公开、统一办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去年削减行政审批项目57项,削减率达16%。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破产重组等形式,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四资”整合,做大做强县建设投资公司,实收资本由0.3亿元达到2.23亿元,增强了政府投融资能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进展顺利。文化体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924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66.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8亿美元。
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每年都办好一批利民实事,累计实施重大民生工程125项。不断扩大城乡就业,去年新增就业岗位24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9%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优抚优待、救灾救济和五保供养工作全面加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27.14万元,救灾救济资金396万元。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和大病统筹全面实施,参合率达到99.4%,累计13.59万人次获得1.75亿元的住院补偿。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1.9%,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76套,累计发放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14.89万元。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完成33项校安工程建设,优化教育布局,共整合中小学校39所,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南楼课改经验在全省推广,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编创了《古郡传奇》、《常山少年·赵云》、《田野的希望》等一批文化精品,梆子《审女婿》荣获全国“群星奖”,广播剧《责任》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累计建成农家书屋96个,为95个村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县文化馆晋升国家一级文化馆。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积极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计生、司法、宗教、审计、监察、档案、广播电视、外事侨务、人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加快,执政能力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十项要求》、《政府工作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审批、执法行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5件、政协委员提案354件,结案率达到100%。强化食品药品及安全生产监管,大力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集中整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机制,集中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和遗留问题。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进步。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关联事项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有以下六个方面体会和启示:一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省会北跨发展重大机遇,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大力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努力提高经济总体实力;二是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着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三是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切实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必须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第一抓手,全面推进古城保护、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必须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保障,弘扬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六是必须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和谐稳定的局面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辛勤努力、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老领导、老干部,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正单位、驻正部队和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发展优势不够明显,与周边县市特别是组团县市相比,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加大,不进则退,慢进就意味着落后;二是受新区、空港建设过渡期影响,全县工业经济低位运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全县上下抓项目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缺乏兴县立县大项目、好项目;四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还不够快,对历史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古城保护和风貌恢复任务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货币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我们争资金、上项目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空间;二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作为京津冀第三极来培育,我县作为省会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更高起点上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省市对发展高度关注,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代服务业发展、会展经济和文化产业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四是县十次党代会从全局高度确定了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开启了建设幸福的新征程,对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五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县已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特别是随着新区、机场改扩建和滹沱河综合整治等省市重大工程的加速推进,与省会的“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要素流通更加便捷,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压力。一是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二是资金、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趋紧,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各县市把实施“十二五”规划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我们争先进位的压力不断加大;四是我县经济发展既存在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不大的问题,又存在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问题,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任务繁重而艰巨。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张庆黎书记到我县调研时提出的做好“六篇大文章”的指示精神,围绕县十次党代会、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各项工作安排,切实做到头脑更加清醒、谋划更加周密、准备更加充分,在挑战之中抢抓机遇,在困难面前谋求突破,每年都有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每年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都有新提升,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省会北跨发展战略机遇,以建设幸福为目标,以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和“正博会”品牌为契机,坚持强工、兴商、弘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实施“农业提效、工业提速、服务业提档”三项联动,抓好“古城保护、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四个关键,突出重点,强攻难点,打造亮点,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力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现代化标志区,抢占省会“中部隆起”制高点。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市居“领跑”地位。
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城乡形象实现新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与省会有机对接,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古城保护全面加强,五年基本完成古城抢救保护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与新民居建设稳步推进;公民素质不断提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管理更加有序,公共服务更加有效,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生活质量实现新提高。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上述目标,包括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转变方式、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体现了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要求,体现了和谐发展、惠及民生的要求。我们坚信,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我们的各项目标和美好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三、2012年重点工作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力争达到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2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9%;单位GDp能耗下降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围绕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坚持政策聚焦、要素聚集、力量聚合,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今年初步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0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90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315.74亿元,计划投资40.3亿元;重点前期项目7个,总投资157.28亿元。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按照“在建项目抓竣工、新上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的要求,年内确保常山药业、豪特厨业等4个重点项目竣工,曾氏门业、正洋建材等2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进度,7个重点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切实加强项目谋划。项目谋划是发展的源头。加大总投资586亿元的163个谋划项目的跑办力度,积极落实配套条件,力争早日进入前期审批程序。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产业导向,抓紧谋划一批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谋划一批古城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谋划一批文化创意、商务金融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实现项目建设的滚动发展、良性循环。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项目初审、前期论证,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等审核关,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项目、高端服务业项目和对我县主导产业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投资项目,切实加大对产业结构升级、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严格实行项目投资强度和投资容积率双向控制,优先考虑投资强度在250万元/亩以上的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率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以项目的高质量带动结构优化调整,增强发展活力。
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坚持强力推进、重点引进、服务跟进,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项目论证、科学决策、协议签订和跟踪服务等前期工作,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照项目投资进度计划,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定期督导项目建设情况。研究制定乡镇抓项目的具体措施,大力营造重视项目、争取项目、引进项目、抓好项目的氛围,充分调动项目分包领导、分包部门、项目单位和各乡镇推进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每个乡镇都引进一个5至10亿元的重大项目。
(二)切实强化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投入强度公务员之家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的要求,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积极争列国家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县,确保全县粮食总产达到30万吨以上。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成5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扩大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提升2个万亩蔬菜示范基地和4个千亩设施蔬菜示范方标准,支持南楼采摘观光园、塔元庄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都市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资300万元,建成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力争建成2个部级、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完成20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推进畜牧养殖业提档升级。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按照扶龙头、壮规模、建基地、带农户的思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抓好天天乳业集团改扩建、正先食品肉鸡加工生产线等十大产业化项目,完善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扶持壮大1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管理水平和规模档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发展到160家。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投资390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周汉河综合整治和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十大工程,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投资695万元完成6600亩中低产田改造,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羊曲线改建和3个乡村道路改造工程,谋划实施村接村道路硬化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核心,抓住对标、技改、创新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优质产业,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实施园区培育工程。把纺织服装基地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好总投资187亿元的常山纺织、常山药业、际华职业装产业园和润德服装园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倾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特色纺织服装基地。抓好“一区三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科技工业园、综合工业园、木都工业园,谋划组建县经济开发区。以打造省级工业聚集区为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主体,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启动综合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打造高科技产业基地为重点,理顺科技工业园利益分配机制,全力推进入园项目建设,力争全部竣工达产;完善木都工业园规划,依托恒山市场和家具市场,推进板材家具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批发市场+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带动西北部经济发展。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以调高调优为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板材家具、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饲料、机械制造五大优势产业。不断扩大中盐银港、平安家具等板材家具企业规模,打造领军企业,发展优质板材和高档家具,形成板材家具产业集群;以纺织服装基地为平台,加大高档服装和装饰面料项目招引力度,加快签约项目建设进程,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金源化工、金石化工等化工医药企业,提高化工医药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LED照明、黏多糖透明酸质钠和高精密零部件研发等高科技项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领化工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提升惠康食品、先锋饲料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饲料产业发展水平;扶持壮大苹乐集团、盛华集团和小蜜蜂集团等重点企业,提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机械制造业加快发展。
实施企业壮大工程。坚持对标先行、技改跟进、品牌提升,做强现有企业,抓好41个重点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入25.3亿元。鼓励规模企业争进全县“2+1”,骨干企业争进全市“5+3”。对增产潜力较大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兴县立县的“小巨人”企业;引导小规模大群体企业整合重组、融合创新,着力壮大一批行业龙头;深入开展创名牌、创名企、创名企业家“三创”活动,倾力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台企业奖励扶持政策,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在技改、对标和项目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严格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新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重点抓好投资12.27亿元的二氧化碳基塑料制品项目。切实加大12家重点排污企业和18家重点用能企业监控力度,鼓励企业完善节能减排设备设施,强化日常监管和目标考核。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制定节能减排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煤电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省控指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以上。
(四)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发挥自身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推进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发展,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担当起省会“中部隆起”排头兵的重任。
抓好省级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省级园区示范引领作用,以小商品市场和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省级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和招商等工作,搞好物流园区三期和小商品四期招商,逐步建成集经营、仓储、加工、生产于一体的商贸物流基地。丰富业态特色,谋划建设红木文化产业园。用足用好省级现代服务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尽快启动现代服务园区4条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外企、央企和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坚持“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办好第五届正博会,着力培育国内知名会展品牌。逐步将茶博会、家具订货会、板材家具交易会等系列会展活动有机整合,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运作,不断丰富正博会内涵。积极创新办会理念和办会体制,推行市场化运作,逐步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特色化、多样化、系列化会展品牌,吸引更多客商参展、采购,提高会展经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
推进市场升级改造。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市场综合管理办法,整合市场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扶持批发零售等传统商贸企业提升规模档次。谋划实施恒山板材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抓好华北石材市场前期工作,不断壮大沿107国道的商贸市场走廊。创新交易手段,推广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逐步构建现代市场发展体系,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完成历史博物馆建设,谋划实施子龙故居建设、荣国府和宁荣街改造升级工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真正叫响“京外名刹之首、佛教临济祖庭、三国子龙故里、世界冠军摇篮、元曲创生中心、红楼文化经典”六大文化品牌。做大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延伸旅游链条,完善旅游功能,加强宣传推介,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科技、城建等其它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文物游、休闲游、健身游、观光游,努力把打造成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
(五)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全力打造魅力
把古城作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统筹推进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
切实加强古城保护。聘请顶级专家,编制《古城控制性规划》和《古城3.3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全力推进古城抢救性保护,成立古城保护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古城格局完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在加大县本级投入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完成王氏双节祠、梁氏宗祠修缮工程,启动南城门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谋划启动整修城墙、城门,恢复城角楼,整治燕赵大街、中山路两侧30米传统建筑风貌,谋划实施隆兴寺周边环境整治,复兴大寺前街传统街巷,形成隆兴寺、大寺前街历史景观轴线。加大重点文物保护投入,抓好文物本体修缮和保护工作。坚持在古城内部做“减法”,严格审批古城区内新的建设项目,严禁在一类保护区内插建和私搭乱建,引导房地产项目向古城外部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谋划实施恒山路、镇远路铁路立交桥升级改造工程,突破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对我县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引导城市向县城西部发展。着手考虑铁西区建设规划,逐步将铁西区纳入城市管理范畴,谋划实施铁西区连接中华大街等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铁西区交通网络,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减轻古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同时为省级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梅山西路、恒州北街、成德北街和晨光路改造及拓通等路网工程建设,实施中山路改造、电厂三期扩建等工程,抓好京深西大街排水井改造和华安路排水管道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供暖、排水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南关综合改造进程,扮靓古城第一门面。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华安路中段保障房主体竣工,启动和谐家园500套保障房建设。加快公园广场建设,强力推进子龙广场二期、迎旭公园二期、成德街游园二期等工程建设,搞好亮化设施改造工程,完成燕赵大街亮化改造,在城区路口安装射灯,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管理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加快网格化、数字化城管进程,尽快完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以交通畅通、市政环卫、景观整治、夜景亮化、环境监管为重点的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对常山路、华安路、成德街、107国道和府西街等5条重点街道的精细化管理,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街道的专项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管的浓厚氛围。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严格按照古城保护规划,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将房地产开发与公益事业挂钩,形成城市建设良性发展机制。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在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设施配套等条件允许情况下,适时启动1—2个联村并建示范点。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规范推进新民居建设,不盲目套用城镇居民小区的建设模式赶农民上楼。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定试点镇、试点村,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依法管好用好土地,坚决打击违法占用土地和破坏耕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抓好省级试点县建设,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尽快启动清理上报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增长。以常山药业成功上市融资为契机,加强对盛华集团、小蜜蜂集团等重点企业的上市辅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农村财富积累机制,提高集体经济实力。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制定和完善招商奖励政策,创新和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质量,增强招商实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以商招商。积极参加石洽会、厦门投洽会等经贸活动,突出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高端服务业等招商重点,加大省级现代服务业园区、小商品市场、综合工业园、木都工业园等推介力度,努力引进一批优势项目。放开建设市场,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古城保护、城市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帮扶,鼓励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强化财政资金支撑。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制定乡镇税收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增收返还比例,形成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配合税收征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支出结构,硬化预算约束,保障重点支出需求,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支持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规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规范建投运作,完善“借、用、管、还”融资机制,扩大融资规模,做大做强县建设投资公司,增强政府的投融资能力。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以钢铁般的意志推进“效能革命”,严格落实优化发展环境“八不准”,建立优化环境奖惩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追究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谁严重损害的发展环境,就砸谁的“饭碗”。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善待企业,善待投资者,在规划、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亲商、富商、惠商的发展氛围。加快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创新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各类收费项目,做到“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真正把我县打造成最适合资本成长、最适合创业的投资热土。
(七)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连着民心,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投资2.43亿元,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6个方面25件利民实事,真正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的更加幸福。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失地农民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年内力争新增就业岗位25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落实好新农合制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做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城乡低保、优抚优待、救灾救济和农村五保等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投资855万元,完成县中心敬老院建设,实现“三院合一”,推动养老和救助事业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多方争取中央、省、市资金4000多万元,推进孔村小学等31所校安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强校车管理,切实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加快推广南楼课改经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认真谋划一批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年内力争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0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6项以上,完成科技新成果转化11项。申报专利数和授权专利数增长10%以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良种培育、节水灌溉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县梆子剧团建设,搞好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非遗的保护、抢救、挖掘和整理力度,不断充实古城文化内涵。举办书画艺术节、非遗项目展、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目展等文体活动,搞好中国书法之乡申报跑办工作,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年内新增1万户,实施城区有线电视双向网升级改造,确保完成6000户改造任务。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大力实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全县医疗保障水平。投资9100万元,抓好县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改善硬件环境,解决群众住院难问题。巩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成果,为每所乡镇卫生院配备60—100万元的医疗设备,提升乡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继续深化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人事制度等改革,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完成147个村卫生室集体化、标准化建设,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3.7万元的仪器设备,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处置能力。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巩固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抓好源头治理,完善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确保群众用餐放心、用药安全。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日常监管,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防灾减灾、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幸福,群众期盼、社会关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目标新举措,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思想转型,推进能力升级,全面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切实肩负起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历史重任。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思想转型推进经济转型,以能力升级促进跨越赶超,克服粗放发展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推动行政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在改革创新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破解瓶颈,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强化服务,一心为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崇高追求,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民心民力,推进科学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三)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弘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好作风,唱响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主旋律,努力形成团结共事、务实高效的良好政风。大力改进会风文风,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用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用在破解发展瓶颈的难题上。加强效能监察,强化督促检查,严格绩效考评,实行行政问责,推动工作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
(四)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五)勤政廉政,干净干事。进一步加强廉政勤政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权力监控为核心,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幸福新,再创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市人大常委会人代会上工作报告
在XX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XX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XXX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续迈进的重要一年。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围绕建设“活力XX、魅力XX、和谐XX”的奋斗目标,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为推动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常委会遵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大监督力度,改进监督方式,监督实效明显增强,支持和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
搞好执法检查,促进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常委会把与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作为监督的重点,组织开展了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常委会会议对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针对法律实施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要求,督促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依法管理,环境保护与劳动保障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
积极开展工作监督,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食品卫生法、建筑法、农资供应和农业“3+3”工程①、失地无业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执行常委会关于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的决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监所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先后发出审议意见书16件,政府及相关部门已全部办结。常委会对2004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的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常委会预算审查委员会与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实现信息联网,从今年3月起,可及时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常委会还组织了国有资产现状及经济效益、2004年变更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进展情况等专题调研,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交通局、公安局、人事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中治理整顿矿业秩序及行政监察等工作汇报,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加强个案监督,促进公正司法。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案件监督工作,修订了《XX市人大常委会司法案件监督办法》。常委会通过听取案件汇报、个案督办、控申件转办等形式,督促司法机关侦破久侦未破案件1件,执行久拖未执案件1件,变更指定管辖1件,依法返还执行款1件,依法退还诉讼费1件,启动再审1件。全年共接待涉法上访99人(次),受理涉法信访126件,转有关部门处理114件,其中要求报告办理结果的15件,已办理回复12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做好信访工作,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892件,其中接待集体上访46批862人(次);接受全国人大和省人大交办及转交办信访件133件,其中要求规定时限内办结的108件已全部办结。按照全国人大关于信访工作“四个百分之百”②的要求,依照常委会受理控申办法的规定,认真处理各类来信来访和转交办的信访案件,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形式。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常委会本着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先后作出了关于支持和服务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的决定、关于批准XX市与广东省湛江市结成友好城市的决定、关于同意市政府交通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的决定、关于城市西环线建设项目申请商业银行贷款的决定。根据常委会关于加强市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对市政府关于2004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议,责成市政府按审计意见逐项落实和查处;在批准2005年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强调必须维护市人大批准预算的法定严肃性,基建工程项目不得随意调增概算。在审议市政府关于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时,提出了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意见。通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促进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加强对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
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加强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确保为人民执政的重要保障。常委会根据人事任免办法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人事任免。对拟任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开展任前陈述。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8人(次),其中任职33人(次)、免职25人(次)。依法决定接受何锡荣辞去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焦伟侠辞去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决定免去李永真、南大庆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决定任命吴光镭、刘成鸣、刘晓晨为副市长,决定吴光镭为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依法撤销了阮世能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任命孙重光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决定孙重光为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加强对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保障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常委会开展了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环境保护局局长、广播电视局局长的会议述职评议,完成了对6名副市长和33名常委会任命人员的书面述职评议及测评。
通过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和加强对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保证了市级国家机关的合法性和工作的正常运行,增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职、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责任意识。
四、努力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去年5月,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去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转发了《中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常委会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高度,把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和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常委会党组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报经市委批转执行。
根据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主席团的要求,常委会承办了XX县代表团陈达春等代表提出的议案,作出了关于支持和服务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的决定。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办理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148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及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4件建议,并确定了5件代表建议作为督办的重点。通过督促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对建议的办理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98%;对个别代表不满意的3件办理件,相关部门均进行了重新办理和答复。
常委会为代表订阅了《中国人大》、《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XX人大》等学习资料。邀请60多名省市人大代表分别列席常委会会议。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安排代表回选区集中视察,组织在宜参选的省直单位省人大代表到XX视察,并根据代表申请,安排了两次约见活动。3月3日,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听取了“一府两院”工作情况通报。协助在宜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工作。
按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的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信函联系等方式,向所联系的人大代表通报常委会工作情况,听取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
五、加强民主法制宣传,着力打造法治环境
搞好民主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常委会积极开展以学习宪法、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了环境保护法和公务员法的法制讲座。召开人大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要求,重点抓好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常委会重大工作和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宣传。开展全市第四届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活动,办好《XX人大》,大力宣传了全市民主法制建设成果和人大工作。《四川人大信息》报送工作评为全省第一名。
搞好依法治市检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常委会按照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依法治市运行机制,加强检查监督,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去年10月,常委会对2001-2005年依法治市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专项检查表明,五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了依法治市阶段性目标任务。《四川日报》等八家新闻单位对我市依法治理的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进行了采访报道。
六、协助上级人大工作,加强同基层人大的联系
常委会配合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在XX进行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渔业法、测绘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四川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调研工作,承办了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在XX召开的全省人大农业工作会议。
常委会积极做好全国人大、省人大交办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公务员法(草案)、物权法(草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和四川省教师法实施条例修正案(草案)、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等20多部法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整理上报了修改建议120多条。
加强同区县人大的联系,指导基层人大工作。邀请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列席常委会会议,对区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执法检查,与区县人大常委会共同配合行动;开展专题调研时,提出做好人大工作的建议;协助区县人大常委会搞好法制讲座,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宣传工作。
七、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人大工作的新形式
按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要求,常委会组织全体组成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转发的《若干意见》和省委转发的《意见》,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根据市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常委会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通过组织检查,督促各方面抓好落实,促进了各级人大的建设。开展政治文明建设中人大工作目标考核的调查研究,向市委提出完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的相关建议。
召开第八次市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会,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学习贵阳市人大信访工作经验,增强了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明确了工作思路。
加强法律和业务知识学习。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工作质量。
求真务实,积极探索人大工作的创新。一是改进人代会大会报告方式,大会各项决议采用投票表决方式,逐步扩大大会对部门预算审查的范围。二是邀请公民旁听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三是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的目录和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公告常委会执法检查内容。四是对会议述职和书面述职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测评并公布结果。
各位代表,常委会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履职的结果;是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与区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密切配合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常委会工作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督办力度不够;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代表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人大制度宣传的力度需要继续加大;自身建设还有不少急需加强的地方。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一定以对人民、对代表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2006年的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关键一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推进依法治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这个总体要求,今年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根据市委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发展,议大事,求实效。通过法定程序,将市委重大决策及时转变为国家意志。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的执行、2006-2010年依法治市阶段性目标任务、城市总规修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听取汇报,组织视察,依法作出决定。
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的检查监督,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责。常委会将对动物防疫法、招投标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执法检查要突出重点,改进方式,增强实效。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督促法律实施主管机关认真解决。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环境保护法、科技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2005年财政决算以及结算、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200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的执行、关于“四五”普法工作总结和“五五”普法启动、扶贫工作、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筹办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报告。跟踪监督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执法检查、关于建筑法实施情况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工作的意见办理情况。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司法案件监督办法的规定,抓好对司法案件的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工作。
常委会还将对全市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有资产经营和效益、林业体制改革、农资供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和服务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的决定的执行、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筹备情况、台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项视察。
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做好受理公民对本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工作。
三、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加强对任命人员的监督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常委会任免办法,认真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并完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任前陈述制度,强化被任命人员忠于宪法和法律、勤政廉政、权责统一的意识。组织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书面述职评议工作,进一步增强选举任命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搞好人大换届选举
按照市委批转《中共XX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认真办理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办的议案,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加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力度。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制度,接受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监督。做好在宜全国、省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适时召开全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举办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培训。依照有关规定,提出新一届市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人选的结构比例等建议方案。指导区县和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推进依法治市,加强人大制度宣传
按照依法治市阶段性目标任务要求,督促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制定实施规划,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举办常委会第十六、十七次法制讲座。大力推进“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务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深入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召开全市人大宣传工作会议,建立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制度,组织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和重大工作的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常委会机关报《XX人大》办报质量,进一步增强其宣传效果。继续做好人大信息报送工作。加强同基层人大的联系,指导基层人大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依法履行好职责,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继续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人大工作的意见,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决策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和依法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要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质量。要切实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举办第九次市区县人大主任学习会,研讨人大换届选举的有关工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干部培训,提高素质,推进人大机关干部的交流;对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代表工作和信访工作进行评比,促进代表工作和信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实现“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市进程,为打造“活力XX、魅力XX、和谐XX”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区长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富民强区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增活力。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五年来全区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35亿元,落实各种农业补贴4734万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企业效益显现。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进一步健全完善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理顺了区与镇(街)的财政分配关系;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建立和规范产权交易体制,实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464个,实际到位资金109.89亿元,其中境外资金8508万美元,2007年利用境外资金4117万美元,完成任务的294.1%,比2006年增长256.1%;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预计2007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600万美元,增长265.3%,年均增长30%。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五年来先后9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2007年,预计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增长124.9%,年均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8元,增长96%,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增长66.2%,年均增长10.7%。五年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716万元,保障了3.5万人的基本生活;发放救灾救济资金410万元,解决了7850户群众的生活困难;发放城乡医疗救助款110万元,救助贫困患者1356人;发放助学金3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18人;成立了慈善总会,大力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2007年预计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额达到8000万元,增长196.3%,年均增长24.3%。五年来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86万人次,劳务输出4.6万人次。积极推进药品“两网”建设,全区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累计为302360余人报销医疗费用1640余万元。群众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成立了宏达城市经营投资公司,五年来累计投资4.22亿元,全面启动了城市道路铺设、集中供暖、供气、供水等工程,其中2007年,政府投资1.5亿元,实施了仙坛路改造、承水公园续建、仙坛苑广场建设、背街小巷整治、城市环境集中整治等城建工程,城区面貌明显改观。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新建学校7所、教学楼24座、校舍4万平方米,镇(街)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城乡群众受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五年来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84项,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380项,扶持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困难残疾户危房改造成效显著。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交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69.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走在全市前列。城市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效果显著。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基本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资源和环境工作顺利开展,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平安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第七个安全生产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谐峄城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各项任务,顺利开展了“五五”普法工作,法治峄城建设成效显著。“三城”同创工作全面启动,文明峄城建设稳步开展。我区先后获得“全国依法治理普法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科普示范区”、“省级实验教学普及示范区”、“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区”、“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区”、“全省执法模范县”等荣誉称号。文化体育、统计审计、质监药监、人事档案、广播电视、人防史志、气象地震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责任政府,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领导责任分层推进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改进政府系统的工作作风,实行周工作计划填报制度,精简会议、文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通了政府网站,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公开透明的执行程序、严格规范的办事程序和完善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780余件,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圆满完成了区政府承诺的为群众办好的各件实事。严格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五年,我们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一根本要务,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中增强综合竞争力,在和谐发展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体会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探索具有峄城特色的发展路子;二是始终坚持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始终坚持创新机制,以改革促开放、促调整、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是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调动全区上下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五年,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的有力监督,得益于区政协的积极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峄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基础不够牢固,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功能配套相对滞后,城镇的集聚力和承载力还不够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发展、崛起、腾飞的关键时期。五年的工作如何,决定着我区能否以新的形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决定着我区能否实现在全省经济发展方阵中的位次前移,决定着我们能否以新的业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要全区上下继续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雄心壮志,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就一定能够加快赶超步伐,全面开创富民强区、建设和谐峄城的新局面。
(一)坚持扩张总量,优化结构,在壮大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贯彻节能减排要求,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保达标的高科技产业和环保型产业,提高产业层级和产业关联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膨胀煤电化工、轮胎制造、水泥建材、玩具服装、陶瓷制品、机械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七大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名牌产品和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实现“培植百亿龙头、打造十亿板块、发展亿元群体”的工业企业发展目标。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项目兴区、环境立区、品牌强区,全力打造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一流平台和重要载体。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实施“双促五创”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切实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扩大以蔬菜、林果、桑蚕、畜牧、水产、优质专用粮为主的六大特色产业基地。认真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步伐。不断强化农业人才支持,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为目标,加大农民务工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着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产业引导和银企合作,用足用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贷款政策,努力营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促进民营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税收和新增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金的更大突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优先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坚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植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服务总量,增加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业态,不断满足居民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景区、仙人洞休闲旅游景区、古运荷乡观光度假景区和阴平枣园-文峰山景区四大旅游板块,找准卖点,增加看点,打造亮点,积极构筑以城区为中心、东西榴园为两翼、四大景区八个景点的“一心两翼、四区八点两日游”的旅游网络,形成服务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格局。
(二)坚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统一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依法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吸纳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抓好金融环境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机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教师工资的正常增长。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落实政策推进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继续加大对镇(街)的支持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水管体制、林业产权制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
优化环境扩大招商选资。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丰富开放内涵。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的转变。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努力在利用外资和大项目招商上实现新突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三)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建设,在改善城乡面貌上实现新突破
努力提升城市档次。以适宜居住、生活、休闲和工作为根本原则,把便民、利民放到首要地位,实现城市功能人性化、城市生活文明化。以规划为指导,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突出抓好北部中心城区和南部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高起点编制控制性详规,加快城市改造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积极开展精品小区、宜居社区、精品景观街道创建活动,突出市场规划与建设,打造亮点、彰显特色,营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方向,抓好村镇规范建设,形成经济发达、商贸活跃、功能齐全、具有现代文明的新型城镇。借助南水北调机遇,实施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沿运经济,将沿运地区建设成港航运输兴旺、商贸旅游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产业优势突出、运河特色鲜明的经济产业带。
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路、水、电、医、学、视、气、保、厕、能”改造与建设步伐,完成3个电气化镇(街)和105个电气化村(居)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抓好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厕圈卫生、垃圾无害、基础设施齐全的新面貌。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加快“科教兴区”步伐。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职业及成人教育,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做好文化普及工作,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村镇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积极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和参保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接受优质教育难等现实问题。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急诊急救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妇女儿童保健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健全服务网络,搞好优质服务,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隐患治理。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确保全区食品安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机制。认真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
通过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科教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各项保障健全,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峄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区将进入经济发展更加强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进步,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的新阶段!让我们与全区人民一道,共同描绘峄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创造美满和谐的幸福生活,共同开创峄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二oo八年的工作任务
(一)以实施项目带动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壮大总量的思路,围绕“培植百亿龙头、打造十亿板块、发展亿元群体”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力争在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基础上,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50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1家,过十亿的3家,过亿元的50家。一是突出培育丰源集团百亿龙头,增强先导优势。支持丰源集团以现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赵坡煤矿、北徐楼煤矿、通达电力公司、中科生态公司、申丰水泥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带动,进一步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加快菏泽张集煤矿和北徐楼煤矿三下煤项目建设;搞好申丰水泥二期、沃丰水泥、润丰港口、丰源轮胎项目及菏泽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抓好瓦楞纸二期工程和通达电力四期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上市,加快资本运作,为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突出打造福兴集团、榴园新型水泥公司、佳龙陶瓷公司三个十亿板块,增强规模优势。支持福兴集团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吸纳资金,进一步推动企业扩张,全面加快新井建设,加大贵州、云南煤田开发力度,搞好青海煤田的勘探与开发;进一步抓好纳米高岭土二期工程和港口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加快冠世榴园世纪休闲中心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运营。榴园新型水泥公司和佳龙陶瓷公司要尽快扩规模、上水平,为打造十亿板块创造条件。三是突出发展50家过亿元的大型企业群体,增强后发优势。以现有民营骨干企业为重点,对盛丰针织、珀默珀尼卡果汁、东方变性淀粉、伟力机械、中和制刷、源大实业、天龙针织等投资规模大、经营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兼并联合、低成本扩张及增资扩股、寻求合作等多种形式促其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内引外联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固定资产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22家,新上大项目不少于7个。
(三)以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为主线,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和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坚持不懈地提高招商质量。在进一步营造全民招商氛围的基础上,把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和小分队招商作为战略重点,不断增强招商效果。要突出招商主攻方向,抓住当前国外资本向国内转移、沿海资本向内地转移、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高附加值项目、节能环保型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二是全力以赴地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项目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关联项目抓配套的要求,严格落实项目引进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投资强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以台湾工业园和峨山园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水平和档次,增强承载能力,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发动机,实现建设“实力园区、活力园区、和谐园区”的发展目标。三是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外开放。大力扶持外向型骨干企业,努力提高档次,增加品种,培育品牌,鼓励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境外合作,实现出口形式多元化,扩大利用境外资金规模,提高经济外向度。四是毫不动摇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加强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突出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发展较快的机械、服装、玩具、制刷、玻璃等工业,促其升级换代;对石膏开采加工等工业,促其转型经营;对陶瓷、化工、食品等工业,促其扩大规模。加大对电子制造、生物工程、精密机械等行业的招商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服务业、中介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以“城市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强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载体。一是切实抓好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在全区掀起城市建设的新高潮,继续加大对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投入,改善城区环境;加快以城市主干道为重点的道路网络建设,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开发鹭鸣山庄等四个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力兴建和改造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继续搞好城区背街小巷治理工程;突出抓好供水、供气、供暖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大绿化工程,以大绿化带动城区的净化和美化。二是切实抓好城市环境整治。大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抓好现有小区的配套建设、物业管理及环境改造,在全区上下开展“厕所革命”与“垃圾革命”,切实提升城市档次。依法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切实抓好城市经营。积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经营城市,充分发挥城市经营公司的作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出让、转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盘活和优化存量资产,建立以地生财、以城养城的新机制。
(五)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着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园中园景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股份制方式建设经营园中园绿色生态宾馆、民俗艺术园等新兴旅游项目,使之成为融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家园。二是抓好仙人洞景区深度开发。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开发景区地热及地下泉水资源,筹建大型温泉度假村,提升景区品位。三是规划建设石榴文化博物馆。围绕发掘石榴资源和石榴文化,以冠世榴园为依托,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石榴文化博物馆,收集国内外石榴种质资源,展现石榴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石榴品牌。四是推进古运荷乡生态园建设。将浅池藕开发与发展运河旅游结合起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参与沿运旅游开发建设,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沿运经济发展。五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与枣庄及周边重点景区合作进行整合促销,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互动。通过策划榴花会等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旅游节庆品牌。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精心制作旅游宣传节目,借助电视连续剧《石榴花开》,电影《幸福家园》、《工地上的婚礼》先后在我区拍摄的机遇,多渠道宣传峄城旅游,逐步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2008年政府确定为群众办好8件实事:一是投资1800万元,新建峄州路、峄州桥;投资600万元,改建承水路和宏学路,改善城区通行条件。二是投资500万元,先期对坛山、文昌等小区进行改造升级,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三是投资4亿元,建设鹭鸣山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四是投资330万元,新建城区公共厕所13处,改造厕所10处,增设垃圾台13个,切实改善城区卫生条件。五是投资2650万元,新建峄城汽车站和2处农村客运站,建设60公里农村公路及7座大中桥,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六是投资720万元,新建区医院五层病房楼,建设30处农村卫生室,改善城乡医疗条件;投资300万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七是投资800万元,为农村学校建设实验室,配备和更新实验仪器;对现存农村学校校舍进行维修和改造,继续实施“三亮”(灯亮、墙壁亮、黑板亮)、“三改”(改食堂、改宿舍、改旱厕)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八是投资450万元,搞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投资400万元,抓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作,实现60%以上的行政村通有线电视。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新一届政府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勇于面对现实,敢于迎接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提质、提速、提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努力打造服务型、法治型、学习型、实干型、廉洁型的政府新形象。
一是坚持转变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把政府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解决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工作“中梗阻”及损害发展环境等问题。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把群众关心的事当作大事来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重点来抓,在政府工作中更多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关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把依法行政意识、尊重人民权利意识、职权法定和权责统一意识融入到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报告工作。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最新知识和理论。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做到不迷失方向、不偏离中心;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做到指导工作不为现象所扰、不为短期所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脱离实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建设实干型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兴实事求是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埋头苦干之风,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以满腔热忱和高度责任感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把心思放在务实上,把精力花在落实上,把时间用在办实事上,在全区上下营造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是坚持廉洁勤政,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当好表率。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督查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珍惜民资民力,严禁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群众生活上,用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努力把政府建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峄城而努力奋斗!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四篇:区长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富民强区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到2007年底,全区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6.2亿元,比2002年(下同)增长118.3%,年均增长16.9%,比2006年增长17%;人均gdp由2002年的7256元增加到18338元,增长152.73%,年均增长16.8%,比2006年增长16.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增长185.68%,年均增长23.26%,比2006年增长3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增长463.4%,年均增长41.3%,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24:48.1:27.9调整为2007年的12.7:60.7:26.6。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55家发展到现在的13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251.4%,年均增长28.6%。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共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00个,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其中2007年全区有5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25亿元,已完成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40个,其中竣工投产29个。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入区项目96个,共完成投资87.36亿元,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区中园”建设速度加快,省级台湾工业园于今年4月9日获得省台办正式批准;2007年规划的峨山园区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起步区2.2平方公里,区内道路、供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在紧张建设。民营经济增势强劲,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2.34万个,完成增加值47.9亿元,增长499%,年均增长43%;完成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58亿元,增长483%,年均增长42.3%;实现利税17.3亿元,增长565%,年均增长4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增长559%,年均增长45.8%。旅游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制订了新一轮发展规划,打通了东西两线旅游道路,完成冠世榴园复线工程建设,新建改建一批精品景点,组建了冠世榴园旅游开发公司,初步实现了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市场化运作,冠世榴园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被评为中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增活力。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五年来全区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35亿元,落实各种农业补贴4734万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企业效益显现。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进一步健全完善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理顺了区与镇(街)的财政分配关系;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建立和规范产权交易体制,实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464个,实际到位资金109.89亿元,其中境外资金8508万美元,2007年利用境外资金4117万美元,完成任务的294.1%,比2006年增长256.1%;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预计2007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600万美元,增长265.3%,年均增长30%。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用工业化理念、城市化策略、产业化手段,发展农业,谋划农村,致富农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抓住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面貌、培育新型农民三个关键,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区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2家,农业标准化基地19处,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家,带动农户3.5万余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石榴、大枣、桑蚕、畜牧为主导的四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新增优质专用小麦基地20万亩,新建畜牧小区76个,新扩浅池藕1300亩,蔬菜总产117万吨,完成经济林、用材林、荒山造林面积11.49万亩,绿色通道造林287.3公里,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1.6%。农村各项社会
事业协调推进,“路、水、电、医、学、视、气、保、厕、能”全面展开,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自来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夺取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镇(街)卫生院全部进行新建、扩建和改造,30%的农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93.39%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新型能源推广力度,全区已建成沼气
示范村21个、户用沼气池3560个;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快,155个行政村通上有线电视;老年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五年来全区敬老院建设累计投入2100多万元,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人数不断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达到6.49万人;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先后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8.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8%。全力推进“三百”工程建设,目前全区已有文明生态村30个、经济强村26个,25个市级经济薄弱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五年来先后9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2007年,预计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增长124.9%,年均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8元,增长96%,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增长66.2%,年均增长10.7%。五年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716万元,保障了3.5万人的基本生活;发放救灾救济资金410万元,解决了7850户群众的生活困难;发放城乡医疗救助款110万元,救助贫困患者1356人;发放助学金3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18人;成立了慈善总会,大力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2007年预计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额达到8000万元,增长196.3%,年均增长24.3%。五年来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86万人次,劳务输出4.6万人次。积极推进药品“两网”建设,全区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累计为302360余人报销医疗费用1640余万元。群众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成立了宏达城市经营投资公司,五年来累计投资4.22亿元,全面启动了城市道路铺设、集中供暖、供气、供水等工程,其中2007年,政府投资1.5亿元,实施了仙坛路改造、承水公园续建、仙坛苑广场建设、背街小巷整治、城市环境集中整治等城建工程,城区面貌明显改观。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新建学校7所、教学楼24座、校舍4万平方米,镇(街)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城乡群众受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五年来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84项,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380项,扶持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困难残疾户危房改造成效显著。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交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69.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走在全市前列。城市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效果显著。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基本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资源和环境工作顺利开展,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平安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第七个安全生产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谐峄城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各项任务,顺利开展了“五五”普法工作,法治峄城建设成效显著。“三城”同创工作全面启动,文明峄城建设稳步开展。我区先后获得“全国依法治理普法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科普示范区”、“省级实验教学普及示范区”、“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区”、“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区”、“全省执法模范县”等荣誉称号。文化体育、统计审计、质监药监、人事档案、广播电视、人防史志、气象地震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责任政府,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领导责任分层推进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改进政府系统的工作作风,实行周工作计划填报制度,精简会议、文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通了政府网站,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公开透明的执行程序、严格规范的办事程序和完善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780余件,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圆满完成了区政府承诺的为群众办好的各件实事。严格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五年,我们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一根本要务,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中增强综合竞争力,在和谐发展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体会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探索具有峄城特色的发展路子;二是始终坚持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始终坚持创新机制,以改革促开放、促调整、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是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调动全区上下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五年,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的有力监督,得益于区政协的积极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峄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基础不够牢固,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功能配套相对滞后,城镇的集聚力和承载力还不够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发展、崛起、腾飞的关键时期。五年的工作如何,决定着我区能否以新的形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决定着我区能否实现在全省经济发展方阵中的位次前移,决定着我们能否以新的业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要全区上下继续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雄心壮志,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就一定能够加快赶超步伐,全面开创富民强区、建设和谐峄城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按照“一五二一”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2012年(下同)达到1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达到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8628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达到23000元以上;万元gdp能耗年均降低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年递减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9%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4%以上。
(一)坚持扩张总量,优化结构,在壮大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贯彻节能减排要求,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保达标的高科技产业和环保型产业,提高产业层级和产业关联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膨胀煤电化工、轮胎制造、水泥建材、玩具服装、陶瓷制品、机械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七大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名牌产品和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实现“培植百亿龙头、打造十亿板块、发展亿元群体”的工业企业发展目标。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项目兴区、环境立区、品牌强区,全力打造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一流平台和重要载体。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实施“双促五创”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切实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扩大以蔬菜、林果、桑蚕、畜牧、水产、优质专用粮为主的六大特色产业基地。认真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步伐。不断强化农业人才支持,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为目标,加大农民务工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着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产业引导和银企合作,用足用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贷款政策,努力营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促进民营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税收和新增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金的更大突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优先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坚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植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服务总量,增加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业态,不断满足居民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景区、仙人洞休闲旅游景区、古运荷乡观光度假景区和阴平枣园-文峰山景区四大旅游板块,找准卖点,增加看点,打造亮点,积极构筑以城区为中心、东西榴园为两翼、四大景区八个景点的“一心两翼、四区八点两日游”的旅游网络,形成服务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格局。
(二)坚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统一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依法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吸纳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抓好金融环境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机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教师工资的正常增长。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落实政策推进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继续加大对镇(街)的支持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水管体制、林业产权制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
优化环境扩大招商选资。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丰富开放内涵。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的转变。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努力在利用外资和大项目招商上实现新突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三)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建设,在改善城乡面貌上实现新突破
努力提升城市档次。以适宜居住、生活、休闲和工作为根本原则,把便民、利民放到首要地位,实现城市功能人性化、城市生活文明化。以规划为指导,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突出抓好北部中心城区和南部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高起点编制控制性详规,加快城市改造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积极开展精品小区、宜居社区、精品景观街道创建活动,突出市场规划与建设,打造亮点、彰显特色,营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方向,抓好村镇规范建设,形成经济发达、商贸活跃、功能齐全、具有现代文明的新型城镇。借助南水北调机遇,实施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沿运经济,将沿运地区建设成港航运输兴旺、商贸旅游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产业优势突出、运河特色鲜明的经济产业带。
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路、水、电、医、学、视、气、保、厕、能”改造与建设步伐,完成3个电气化镇(街)和105个电气化村(居)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抓好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厕圈卫生、垃圾无害、基础设施齐全的新面貌。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加快“科教兴区”步伐。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职业及成人教育,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做好文化普及工作,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村镇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积极推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和参保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接受优质教育难等现实问题。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急诊急救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妇女儿童保健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健全服务网络,搞好优质服务,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隐患治理。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确保全区食品安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机制。认真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
通过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科教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各项保障健全,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峄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区将进入经济发展更加强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进步,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的新阶段!让我们与全区人民一道,共同描绘峄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创造美满和谐的幸福生活,共同开创峄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二oo八年的工作任务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8年的工作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为今后五年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7%,达到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突破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4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万元gdp能耗降低6%,二氧化硫排放减少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实施项目带动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壮大总量的思路,围绕“培植百亿龙头、打造十亿板块、发展亿元群体”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力争在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基础上,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50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1家,过十亿的3家,过亿元的50家。一是突出培育丰源集团百亿龙头,增强先导优势。支持丰源集团以现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赵坡煤矿、北徐楼煤矿、通达电力公司、中科生态公司、申丰水泥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带动,进一步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加快菏泽张集煤矿和北徐楼煤矿三下煤项目建设;搞好申丰水泥二期、沃丰水泥、润丰港口、丰源轮胎项目及菏泽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抓好瓦楞纸二期工程和通达电力四期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上市,加快资本运作,为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突出打造福兴集团、榴园新型水泥公司、佳龙陶瓷公司三个十亿板块,增强规模优势。支持福兴集团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吸纳资金,进一步推动企业扩张,全面加快新井建设,加大贵州、云南煤田开发力度,搞好青海煤田的勘探与开发;进一步抓好纳米高岭土二期工程和港口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加快冠世榴园世纪休闲中心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运营。榴园新型水泥公司和佳龙陶瓷公司要尽快扩规模、上水平,为打造十亿板块创造条件。三是突出发展50家过亿元的大型企业群体,增强后发优势。以现有民营骨干企业为重点,对盛丰针织、珀默珀尼卡果汁、东方变性淀粉、伟力机械、中和制刷、源大实业、天龙针织等投资规模大、经营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兼并联合、低成本扩张及增资扩股、寻求合作等多种形式促其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内引外联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固定资产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22家,新上大项目不少于7个。
(二)以开展“双促五创”工程为中心,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瞄准市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长向科技推动型转变。以榴园、枣园、桑园、浅池藕开发带“三园一带”建设和畜牧规模养殖为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全年新扩石榴1万亩、大枣3000亩、桑园2000亩、浅池藕1000亩;抓好蛋鸡、蛋鸭、肉牛、生猪四大养殖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培植壮大蔬菜、林果、桑蚕、畜禽四大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全年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5个。二是把握产业化重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在抓好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借助招商引资、租赁联合、重组兼并等途径,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实力,加快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力争全年新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三是依托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抓好榴园风力提水、石榴节水灌溉、古邵沙河治理、底阁河道清淤、褚庄分洪河道治理、峄城沙河拦蓄、底阁北杨庄小流域治理、村村通自来水改造升级等工程建设。推广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实施“超市下乡”,兴建农村连锁超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积极稳妥地搞好规划、投入、建设和管理,逐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四是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严格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以减负促增收。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工程,着力构建科技户、科技村(居)和科技镇(街)“三位一体”的科技推广体系,增强农民致富的本领。
(三)以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为主线,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和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坚持不懈地提高招商质量。在进一步营造全民招商氛围的基础上,把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和小分队招商作为战略重点,不断增强招商效果。要突出招商主攻方向,抓住当前国外资本向国内转移、沿海资本向内地转移、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高附加值项目、节能环保型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二是全力以赴地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项目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关联项目抓配套的要求,严格落实项目引进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投资强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以台湾工业园和峨山园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水平和档次,增强承载能力,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发动机,实现建设“实力园区、活力园区、和谐园区”的发展目标。三是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外开放。大力扶持外向型骨干企业,努力提高档次,增加品种,培育品牌,鼓励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境外合作,实现出口形式多元化,扩大利用境外资金规模,提高经济外向度。四是毫不动摇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加强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突出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发展较快的机械、服装、玩具、制刷、玻璃等工业,促其升级换代;对石膏开采加工等工业,促其转型经营;对陶瓷、化工、食品等工业,促其扩大规模。加大对电子制造、生物工程、精密机械等行业的招商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服务业、中介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以“城市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强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载体。一是切实抓好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在全区掀起城市建设的新高潮,继续加大对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投入,改善城区环境;加快以城市主干道为重点的道路网络建设,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开发鹭鸣山庄等四个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力兴建和改造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继续搞好城区背街小巷治理工程;突出抓好供水、供气、供暖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大绿化工程,以大绿化带动城区的净化和美化。二是切实抓好城市环境整治。大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抓好现有小区的配套建设、物业管理及环境改造,在全区上下开展“厕所革命”与“垃圾革命”,切实提升城市档次。依法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切实抓好城市经营。积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经营城市,充分发挥城市经营公司的作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出让、转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盘活和优化存量资产,建立以地生财、以城养城的新机制。
(五)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着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园中园景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股份制方式建设经营园中园绿色生态宾馆、民俗艺术园等新兴旅游项目,使之成为融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家园。二是抓好仙人洞景区深度开发。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开发景区地热及地下泉水资源,筹建大型温泉度假村,提升景区品位。三是规划建设石榴文化博物馆。围绕发掘石榴资源和石榴文化,以冠世榴园为依托,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石榴文化博物馆,收集国内外石榴种质资源,展现石榴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石榴品牌。四是推进古运荷乡生态园建设。将浅池藕开发与发展运河旅游结合起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参与沿运旅游开发建设,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沿运经济发展。五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与枣庄及周边重点景区合作进行整合促销,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互动。通过策划榴花会等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旅游节庆品牌。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精心制作旅游宣传节目,借助电视连续剧《石榴花开》,电影《幸福家园》、《工地上的婚礼》先后在我区拍摄的机遇,多渠道宣传峄城旅游,逐步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力推进和谐峄城建设。一是着力抓好“民本峄城”建设,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全面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均等、优质的教育。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切实抓好42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成果的吸纳和转化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以2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依托,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启动电气化镇(街)建设工程,认真抓好底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立项工作,推进工程建设。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收支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开展“三城同创”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载体。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机构和培训基地建设,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动社会力量救助弱势群体。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实施“关爱妇女健康工程”,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从2008年开始,着手开展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二是着力抓好“平安峄城”建设,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大力开展“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区工作,加快推进法治峄城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教育各级干部依法履行职责,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霸痞犯罪和黑恶势力,做到露头就打,一打到底,除恶务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卫生执法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努力实现第八个安全生产年。三是着力抓好“文明峄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向产业化迈进。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和谐机关、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村镇、和谐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基层的和谐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管理。抓好统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统计质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高质量地完成征兵任务。认真做好人防、物价、宗教、档案、史志、侨务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2008年政府确定为群众办好8件实事:一是投资1800万元,新建峄州路、峄州桥;投资600万元,改建承水路和宏学路,改善城区通行条件。二是投资500万元,先期对坛山、文昌等小区进行改造升级,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三是投资4亿元,建设鹭鸣山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四是投资330万元,新建城区公共厕所13处,改造厕所10处,增设垃圾台13个,切实改善城区卫生条件。五是投资2650万元,新建峄城汽车站和2处农村客运站,建设60公里农村公路及7座大中桥,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六是投资720万元,新建区医院五层病房楼,建设30处农村卫生室,改善城乡医疗条件;投资300万元,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七是投资800万元,为农村学校建设实验室,配备和更新实验仪器;对现存农村学校校舍进行维修和改造,继续实施“三亮”(灯亮、墙壁亮、黑板亮)、“三改”(改食堂、改宿舍、改旱厕)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八是投资450万元,搞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投资400万元,抓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作,实现60%以上的行政村通有线电视。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新一届政府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勇于面对现实,敢于迎接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提质、提速、提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努力打造服务型、法治型、学习型、实干型、廉洁型的政府新形象。
一是坚持转变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把政府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解决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工作“中梗阻”及损害发展环境等问题。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把群众关心的事当作大事来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重点来抓,在政府工作中更多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关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把依法行政意识、尊重人民权利意识、职权法定和权责统一意识融入到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报告工作。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最新知识和理论。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做到不迷失方向、不偏离中心;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做到指导工作不为现象所扰、不为短期所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脱离实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建设实干型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兴实事求是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埋头苦干之风,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以满腔热忱和高度责任感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把心思放在务实上,把精力花在落实上,把时间用在办实事上,在全区上下营造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是坚持廉洁勤政,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当好表率。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督查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珍惜民资民力,严禁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群众生活上,用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努力把政府建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峄城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市长在人代会上的就职演说
主席团,各位代表:
衷心感谢代表们信任我、选举我担任市长。我为自己能够有机会为这个城市的灿烂明天而奉献绵薄之力,感到无尚光荣和由衷的自豪,同时也深感自己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崇高责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市委、市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东海人民,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使我们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大突破、根本性的大变样和举世瞩目的大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将永远载入发展的史册!
现在,我们又一次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到,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持改革创新的斗志,树立全局整体观念,坚持全方位开放的视野。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这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世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为奋斗的参照系,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坚持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勇敢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保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切实把人民的利益关心好,维护好,发展好。
治市必先治政。我们将全力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和作风的转变,忠实履行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使每一个公务员真正摆正人民公仆的位置,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民众更多地知情、理解、支持和参与政府的工作。在此,我诚恳地希望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监督、帮助政府的工作,共同把工作做好。
我们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党和人民将市长的“接力棒”交接到我的手中,我倍感挑战和压力,但我对未来更充满信心。我将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前任市长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传统,更加紧密地依靠全市人民,按照“思考得更深一些,眼光更宽一些,要求更高一些”的要求,带领市政府的一班人,解放思想,尽心尽责,奋发有为,努力保持工作的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还会遇到不少艰难险阻。但是,有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任何困难和风险都无法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我们必将胜利地到达现代化的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