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练习题(第七、八章)
《宪法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D.社会主义制度
2.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工人阶级B.人民C.全体公民D.无产阶级政党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
A.工人阶级领导B.工农联盟C.爱国统一战线D.民主与专政相结合4.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A.转让B.出租C.买卖D.遗赠
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6.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
A.工人阶级的领导B.工农联盟C.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共产主义
7.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全民所有制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现行宪法中哪个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9.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A.社会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0.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调整
A.国内的民族关系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D.国家的阶级关系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工人阶级领导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少数服从多数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3.公布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前
A.三十天B.十五天C.二十天D.二十五天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D.委员长主持
15.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的当选须获得
A.全体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B.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
C.本选区人口的过半数的选票D.二分之一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
16.现行选举法规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在选举日前
A.15日公布B.10日公布C.5日公布D.3日公布
17.根据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
A.1一2名代表划分B.1一3名代表划分
C.3名代表划分D.2名代表划分
18.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三分之一至一倍
C.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倍D.一倍
19.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可以向
A.选举办公室提出申诉B.人民法院起诉
C.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D.选举领导小组申诉
20.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
A.l倍B.1/2至1倍C.1/3至1倍D.1/5至1/2倍
21.如果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
A.4人B.3人C.5人D.2人
22.《选举法》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多少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A.50人B.30人C.20人D.10人
23.有权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24.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A.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B.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C.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D.国家主席批准公布
2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需报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B.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C.国务院审批D.民政部审批
26.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隶属关系的改变,审批机关是
A.自治区或省人民政府B.自治区或省人大
C.自治区或省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
27.香港特别行政区主管刑事检察工作的机关是
A.检察院B.检察署C.律政司D.裁判署
28.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应当有
A.少数民族公民担任B.少数民族公民或者汉族公民担任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D.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9.现行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30.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的防务管理权属于
A.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央人民政府
C.特别行政区政府D.国防部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对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是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城市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C.农村的土地一律属于集体所有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2.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有权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有
A.选民10人以上B.代表10人以上C.各人民团体D.各政党
3.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
A.省辖市人大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C.县、自治县人大D.乡、民族乡、镇的人大
4.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
判的人,经哪些机关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选举委员会D.人民法院
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确定为
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
6.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有
A.一般行政区域B.民族自治地方C.经济特区D.特别行政区
7.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下列哪些选项负责?
A.全国人大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中央人民政府D.特别行政区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
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9.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
B.在我国,“一府两院”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也不直接对人民负责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又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
B.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的C.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民族自治
D.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是
A.矿藏B.水流C.森林D.山岭
2.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中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
A.中国公民B.年满十八周岁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有权审批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是
A.省级人大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省级人大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
A.所在工作单位监督B.所在地人大常委会监督
C.原选举单位的监督D.选民的监督
6.在我国,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A.人大B.人民政府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7.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有
A.立法权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外交权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的是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9.依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担任香港的行政长官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年满40周岁B.在香港通常连续居住满20年
C.香港永久性居民D.在外国无居留权
10.下列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院的是
A.终审法院B.高等法院C.行政法院D.区域法院
第二篇:中国法制史第七、八章练习题(定稿)
第七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魏律改具律为,并冠于律首。
2、正式规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特权的“八议”条款是()。
3、在晋律里,将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总称为()。
4、北齐律的篇目为()篇。
5、北齐律确了“()”,为后世的“十恶”提供了范例。
答案
1、刑名
2、魏律
3、杂抵罪
4、十二
5、重罪十条
(二)单项选择题
1、“八议”最早规定在()。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2、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A晋律 B齐律
C魏律 D蜀律
3、以下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4、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A廷尉 B大理寺 C大理院 D秋官大司寇
5、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
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隋
6、封建法典的()源于“重罪十条”。
A十恶
B叛逆罪
C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
D不属于“八议”论赎范围的犯罪
7、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8、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9、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4%的税收,称为()。A契税 B散估
C红契 D文券
10、北齐时,将廷尉改为()。
A秋官大司寇 B明法掾
C律博士
D大理寺
答案
1、A
2、A
3、C
4、D
5、B
6、A
7、A
8、B
9、A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革有()。
A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 B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 C正式规定了“八议”条款 D 规定了“重罪十条”
2、为晋律作注释的有()。
A羊祜 B杜预
C张裴
D裴楷
3、晋律较魏律的重大发展是()。A严格区别律令的界限 B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
C“礼律并重”,如第一次将“服制”列入律典
D规定了保护地主阶级特权的法律,如专门规定了“杂抵罪”
4、北齐律在魏律、晋律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定律十二篇 B确立了“重罪十条”
C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
D确立了“八议”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A“八议”入律
B“官当”入律
C确立了“重罪十条” D确立了“封建制五刑”
6、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来抵罪的总称。A夺爵
B除名
C免官
D流放
7、最早规定官当的是()。
A北魏律 B南陈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8、晋律规定,根据买卖的种类分类征收税收,分别叫做()。A契税 B散估
C红契
D文券
9、三国两晋南北朝改革了刑罚制度,具体表现在()。
A废除了宫刑
B改革妇女从坐制度 C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D减少了笞杖数
10、三国两晋南北朝加强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对司法权的控制,具体表现在()。A皇帝亲临听讼和录囚
B 设立了御史台
C建立直诉制度,比如“登闻鼓”
D设立了审刑院
答案:
1、ABC
2、BC
3、ABCD
4、ABC
5、ABC
6、ABC
7、AB
8、AB
9、ABC
10、AC
(四)判断正误题
1、诸葛亮、法正、等人“共造蜀科”,在蜀国推行诸葛亮的“以法治蜀”的主张。
2、三国时期,魏国立法较蜀、吴有卓著的成就。
3、魏律一共18篇,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
4、《北齐律》首次正式规定“八议”条款,表明封建等级原则的法典化。
5、晋律又称《泰始律》,也称为《张杜律》。
6、晋律提高了正律的地位,区分了律和令的界限。
7、晋律首次“服制入律”,直接纳礼入律。
8、所谓“杂抵罪”就是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的总称。
9、“杂抵罪”是“官当”的雏形。
10、北魏制定了《麟趾格》,西魏制定了《大统式》。
11、《北齐律》共十二篇。
12、《北齐律》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为封建五刑奠定了基础。
13、《北周律》确立了“重罪十条”。
14、“八议”有西周的“八辟”演变而来。
15、“八议”之人犯罪,享有减免特权。
16、所谓官当,是指官员若犯徒罪,允许其依法以官品于爵位抵罪的制度。
17、官当最早规定在北魏律和南朝陈律里。
18、隋唐的“十恶”就是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了宫刑、改革了妇女从坐制度。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将流刑定为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行的中间刑。答案:4和13错误,其余全是正确的。
第八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
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
3、唐初立法指导思想是。4.《永徽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刑罚为政教之,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5、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
6、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
7、唐玄宗开元时期由李林甫主持编定的 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
8、唐宣宗时编的一部,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
9、唐朝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四种。
10、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是中央政府机关。
11.隋唐时期官吏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通过 进入仕途。12.唐代的 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 岁。
13.“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人除犯 罪以外的死刑,皆可享受“议”的特权;该制度自魏入律,至唐进一步完善,此后历代相沿,直至《 》。
14.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 刑和 刑的刑罚。
15、“十恶”之首是。
16、唐律规定亲属内部紊乱人伦的行为称。
17、唐律规定了 原则,发展了汉律关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18、唐律对化外人案件的处理原则是:同类相犯者,依 处断;异类相犯,依 处断。
19.唐代官吏犯赃罪据《职制律》规定按犯罪情节不同,主要有、受财不枉法、三种情况。20、唐《户婚律》规定,夫妻之间情义断绝为“ ”,必须强制离婚。答案:
1、死 流 徒 杖 笞
2、开皇律
3、礼刑并用 法令简约 宽仁慎罚
4、本 用
5、武德律
6、唐律疏议
7、大唐六典
8、大中刑律统类
9、律 令 格 式
10、三省六部 九寺五监
11、科举考试
12、致仕
13、十恶 大清律例
14、徒 流
15、谋反
16、内乱
17、同居有罪相为隐
18、本国法律 唐律
19、受财枉法 监主受财枉法 20、义绝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A、《大业律》 B、《开皇律》 C、《九章律》 D、《贞观律》
2、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A、《大唐六典》 B、《大中刑律统类》
C、《武德律》
D、《贞观律》
3、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 律。A、《卫禁》 B、《职制》 C、《户婚》 D、《斗讼》
4、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A、《唐六典》 B、《北周律》 C、《大业律》 D、《开皇律》
5、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A、三司使
B、三司推事
C、小三法司会审 D、大三法司会审
6、《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A、三 B、四 C、五 D、六
7、隋朝以()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宣政院
8、狭义上的唐律,指()。A、《唐律疏议》 B、《大中刑律统类》
C、《武德律》
D、《贞观律》
9、《永徽律疏》的篇目共()。
A、六篇 B、八篇 C、十二篇 D、十八篇
10、《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A、具律 B、刑名 C、法例 D、名例律
11、《唐律疏议》的第十二篇的篇名为()。A、诈伪律 B、杂律 C、捕亡律 D、断狱律
12、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
A、皇帝 B、三省六部 C、九寺五监 D、三公九卿
13、唐代官吏退休的年龄是()。A、五十 B、六十 C、七十 D、八十
14、在“十恶”中,将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称为()。A、谋反 B、谋大逆 C、不道 D、大不敬
15、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门。A、120
B、125
C、123
D、121
16、“八议”中有“议宾”一项,指的是()。
A、皇帝的亲戚 B、皇帝的故旧
C、皇帝的客人 D、前朝皇帝的后代
17、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A、《大业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武德律》
18、唐律中凡是不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都归于()。A、《杂律》 B、《名例律》 C、《户婚律》 D、《职制律》
19、唐朝全国设十个监察区,监察区的名称叫()。A、道 B、州部 C、路 D、郡 20、《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A、《北周律》 B、《北齐律》 C、《北魏律》 D、《晋律》 答案:
1、B
2、B
3、C
4、D
5、B
6、C
7、B
8、A
9、C
10、D
11、D
12、B
13、C
14、D
15、D
16、D
17、C
18、A
19、A 20、B
(三)多项选择题
1、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A、律 B、令 C、格 D、式
2、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御史台
3、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 关系者,须回避。A、借贷 B、亲属 C、师生 D、仇隙
4、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
A、一条鞭法 B、两税法 C、租庸调法 D、重法地法
5、唐朝监察机关御史台下设。
A、台院 B、殿院 C、察院 D、审刑院
6、隋朝的主要立法有()。
A、新律 B、开皇律 C、大业律 D、开皇令
7、唐律把盗罪分为()。
A、窃盗 B、强盗 C、监守盗 D、贼盗
8、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等法律特权。A、请 B、减 C、赎 D、官当
9、唐律规定物权取得条件有()。
A、买卖 B、继承
C、埋藏物的发现
D、孳息物的取得
10、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
A、自诉 B、越诉 C、直诉 D、亲属代诉
答案:
1、BCD
2、ABD
3、BCD
4、BC
5、ABC
6、ABCD7、AB
8、ABCD
9、ABCD
10、ABCD
(四)判断正误题
1.开皇元年隋文帝为改革旧律,便制定和公布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
2、《开皇律》多采北齐,兼采北周之制,其篇目数和篇目名均与《北齐律》同。
3、《开皇律》把“毁损”删除,将“捕断”分为“捕亡”与“断狱”二篇,置于律典最后,使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所区别。
4、《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制定唐律的蓝本。
5、隋文帝即帝位后制定的的第一部法律是新律。
6、中国封建制五刑是在《开皇律》中确立起来的,为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7、《贞观律》所确定的“十恶”罪名,历代律典相沿不改。
8、唐《永徽律疏》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9、隋文帝晚年违反汉以来的“秋冬行刑”的传统制度,于六月杀人,并更立盗贼重法。
10、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
11、《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12、在“宽仁慎罚”立法指导思想下制定的《贞观律》,成为封建社会对同种罪处刑最轻的律典。
13、唐高祖李渊时期,因唐朝刚刚建立,来不及大规模创制律典,所以大多采用隋朝开皇时期的法令。
14、《永徽律》的制定,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面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代律典。
15、《大唐六典》是由长孙无忌、房玄龄主持编定。
16、唐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科、比。
17、隋唐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三省六部,它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出现逐渐形成的。
18、隋唐科举制的实施,打破了隋唐以来的“门第”界限,为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入仕创造了条件。
19、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六十岁,如果身体有病可提前退休。20、“八议”者如果所犯之罪属于“十恶”的则死罪不得请议。
21、唐律对有些犯罪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减免的刑罚原则。
22、在亲亲相隐的刑法原则方面,唐律的容隐范围比汉律要大得多,说明礼与法的进一步融合。
23、唐律对共犯的处理原则与秦律一样,不区分首从。
24、唐律“二罪以上俱发”条对官吏犯赃罪,则不得适用重罪吸收轻罪原则。
25、唐律规定在唐朝境内对不同国籍侨民之间相犯,依各本国法律处断。
26、唐律五刑的排列顺序是笞、杖、徒、流、死。
27、唐太宗制定《贞观律》时,将武德年间宽待死刑犯人的“斩右趾”,改为“加役流”,作为流刑与死刑之间的中间刑。
28、“十恶”之首是谋叛。
29、按“十恶”规定,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为谋大逆。
30、唐律把杀人罪分为七种,其中虽无预谋而故意将他人杀死或用其他手段致人死亡者,叫故杀。
31、唐律《斗讼律》规定,在保辜期限内,受伤害人死亡,伤人者则按杀人罪处刑。
32、在唐朝部曲客女与奴婢一样,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33、唐 “均田令”规定,“永业田”归私人所有,可以继承,但不允许买卖。
34、唐律《杂律》规定,发现地内埋藏物,一般归发现者所有;但如果是古器物,应与地主均分。
35、唐朝对计息的借贷关系(即出举),《杂令》规定,债务人违期不还,债权人到官府起诉,官府不予受理。
36、唐律《杂律》规定,受寄人将寄存人寄存之财物消费掉,要以坐赃罪减一等处罚。
37、中国古代对结婚年龄与成丁年龄是不一致的,婚龄普遍高于成丁年龄。
38、唐律规定,对“义绝”须强制离婚。
39、租庸调法是唐初颁布的,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为两税法所取代。
40、唐逢大案,常由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和大理寺卿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答案:错误的有:1、2、7、8、11、14、15、16、19、23、25、28、29、32、33、34、37、40。其余都对。
第三篇:《新编入党培训实用教材》第七、八章综合练习题
《新编入党培训实用教材》第七、八章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的先锋战士。
2.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的原则
3.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
4.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和被选举权外,同正式党员一样。
5.是申请人向党组织表达自己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的一种形式。
6.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
7.我们党发展党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8.党是根据自己的,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9.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发展党员,必须有()作为入党介绍人。
A.一名正式党员B.两名正式党员C.三名正式党员
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党的中央委员会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C.党的各级委员会
3.()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A.下级服从上级B.少数服从多数C.民主集中制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人民当家做主的,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物质极大丰富的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把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外的其他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
A.政治基础B.群众基础C.组织基础
6.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7.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A.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B.民主集中制C.少数服从多数
8.()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A.认真履行党员义务B.端正入党动机C.递交入党申请书 9.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一年就可以转为正式党员
B.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C.预备党员转正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10.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B.战争与革命C.和平与发展
三、判断正误:
1.申请入党的人,只要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就能成为正式党员。()
2.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预备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
4.当个党员脸面好看,所以要求入党。()
5.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6.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是一种党纪处分。()
四、简答题:
1.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什么?
2.入党积极分子如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新编入党培训实用教材》第七、八章综合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共产主义觉悟
2.个别吸收
3.党的一个支部
4.表决权、选举权
5.入党申请书
6.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7.个人自愿
8.纲领和章程
9.一年
10.科学发展观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C4.A5.B 6.C7.B8.B9.A10.C
三、判断正误:
1.X2.V3.X4.X5.V6.X
四、简答题:
1.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什么?
⑴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⑵党小组提出意见
⑶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⑷支委会审查
⑸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⑹报上级党委审批
2.入党积极分子如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答:(1)切实端正入党动机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3)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多做贡献
(4)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5)积极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争做学习型入党积极分子
(6)积极参与创先争优、争当优秀入党积极分子
第四篇:电大管理学第七、八章辅导
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
现代组织是一个有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如果没有一套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的各种资源就得不到合理配置,组织目标就难以高效实现。因此,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就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组织及组织结构的含义
管理学中,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组织的含义。静态方面,指的是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指的是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过程。
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
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
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1)组织结构设计要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2)力求以较少的人员、较少的层次、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3)组织结构设计的工作过程要有效率。
2.分工与协作原则
分工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分工没有协作,分工就失去意义,而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协作。
3.权责利对等原则
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在委以责任的同时,必须委以必需的权力,还必须有利益来激励。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或者权责不对等、不匹配等,都会使组织结构不能有效运行,组织目标也难以实现。
4.分级管理原则
每个职务都要有人负责,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直接领导是谁,下级是谁。正常情况下,等级链上的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每一个上级领导不得越权指挥但可以越级检查,下级也不要越级请示但可以越级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
5.协调原则
一是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二是组织任务分配的协调。
6.弹性结构原则
具有弹性,是指一个组织的部门机构、人员的职责和职位都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动。它要求部门机构和职位都具有弹性。
三、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1.战略。战略是关于组织长远目标、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的设想与筹划。组织结构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的战略的需要。
2.环境。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必须响应环境变化,才能和环境的动态匹配,在环境中生存下来。如果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机械组织结构。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就需要设计有机的组织结构。
3.技术。技术是指组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知识、工具、技能和活动。技术不仅影响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且影响组织结构的设定。通常,组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与水平不同,组织结构的形式也会不同,或集权式,或分权式等。
4.规模。组织的规模不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形式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组织,管理层次越多、工作和部门的数量越多、职能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组织正规化程度越高、组织分权程度越高、高层领导的比例越小、专业技术支持人员的比例越高、书面沟通的文件越多。当然,规模不是决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唯一因素,它与战略、环境、技术等因素一同决定着组织结构的设计。
四、直线职能制结构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
1.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特点: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并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实现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这种结构下,下级机构既受上级部门的管理,又受同级职能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各级行政领导人逐级负责,高度集权。这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
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
(1)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
(3)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对于需要多部门合作的事项,往往难以确定责任的归属。
(4)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难以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
4.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
直线职能制结构适于产品单
一、销量大、决策信息较少的企业,大中型企业组织较普遍采用。
五、事业部制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
1.事业部结构的特征
事业部制是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形式,即一个组织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一直到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2.事业部制的优点
(1)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
(2)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
(3)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4)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
(5)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
3.事业部制的缺点
(1)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
(2)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3)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
4.事业部制的适用范围
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组织,当总部的无形资产有巨大吸引力、管理能力很强,同时分公司又有独立的市场和独立的利益时适宜选择事业部制。
六、矩阵制结构
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1.矩阵制结构的特点
矩阵制组织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
2.矩阵制结构的优点
(1)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2)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3.矩阵制结构的缺点
(1)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
(2)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3)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
(4)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4.矩阵制结构的适用范围
(1)拥有中等规模和中等数量产品线的组织适宜采用矩阵结构。
(2)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部门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时,适宜采用矩阵结构。
七、网络型结构
1.网络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该网络组织结构的核心是一个小规模的销售公司,他们的工作是直接监督公司内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并协调同其他制造、分销和执行网络组织的其他重要职能的外部机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个精干的中心机构,以契约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制造、销售或其他重要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2.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优点
(1)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实现了更大范围内供应链与销售环节的整合。
(3)简化了机构和管理层次,实现了充分授权式的管理。
3.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缺点
网络型组织结构需要科技与外部环境的支持。
4.网络性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
采用网络型结构的组织需要相当大的灵活性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它适合于需要低廉劳动力的组织,比如玩具和服装制造业等。
八、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类型
组织变革一般分为适应性变革、创新性变革和激进性变革三种。
适应性变革是渐进的变革,较容易为员工接受。
激进性变革是大规模的高压力的变革,变革的代价很大,一旦成功,对组织的前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创新性变革界于两者之间,变革的范围和程度也较大,可能会对组织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2.组织变革过程
弗里蒙特·卡斯特提出了组织变革过程的六个步骤:
审视状态----辨明差距----设计方法----实行变革----反馈效果
库尔特·卢因提出了组织变革的三个步骤:
解冻----变革----再冻结
第八章人员配备
组织结构设计为企业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框架,而要使企业组织系统运作起来还要依靠人的力量。因为,人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推动力。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组织结构中的所有职位,特别是管理职位,配备合适的人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岗位、每个人的能量。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人员配备的含义及
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
对于人员配备的影响因素,需要从组织和个人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
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考察
组织需要这样的人:有知识和有能力的人;对组织有较高忠诚度的人;另外,还要为组织的发展和可能的人员流动储备后备力量。
2.从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去考察
从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去考察应注意:每一个人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保证给每一位员工找到一个适合的岗位;还要关注每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
二、人员配备的原则
1.因事择人的原则。要根据工作的需要配备人员。
2.量才使用的原则。根据人的能力和特点来安排工作。
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人与事的配合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尽量使所有人的能力都与其工作相匹配。
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标准和程序。
三、确定管理人员需量的影响因素
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
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要考虑自然的和非自然的管理人员减员情况。
3.组织发展的需要。考虑预测和评估组织发展与业务扩充的要求。
四、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
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
1.内部提升
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外部招聘的优点是: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
1.管理的欲望。这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管理意味着对权力的运用,而对权力不感兴趣的人,就不会很好地运用权力,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2.正直的品质。正直是每个组织成员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对管理人员更是如此。
3.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创新,组织才能充满生机,才能不断发展。
4.决策能力。管理过程中充满了决策。决策能力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5.沟通能力。管理人员既要善于理解别人,也需要别人理解自己。沟通的效果决定了管理者与员工相互理解的程度。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进行有效沟通的技能。
6.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就是实现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配合,所以管理者应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管理者未必是专家,但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仍是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条件。
8.健康的身体素质。
六、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
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即评价和对比组织要求某个管理职务及其所辖部门提供的贡献与该部门的实际贡献。
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分析他们是否符合现任职务所具备的要求,任现职后素质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能否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七、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1.业务培训。让管理人员熟悉所在部门的业务性质和基本流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之一。
2.管理理论培训。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
3.管理能力培训。管理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活动能力等。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而得到提高。
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管理者与人打交道必须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管理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五篇:红岩第七八章读后感 6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全书共三十章,《狱中联欢》是从该书的第十六章节选下来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根据这些经历,他们于 1957年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回忆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