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察权力观
当前,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作为特殊群体的人民警察,在国家正处于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不同意识形态、东西方文化及各种思潮的碰撞、冲击之下,其执法观念及权力观念正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拟就人民警察的权力和权力观问题,以及如何锻炼、改善和培养人民警察正确的权力观作些探讨。
一、人民警察权力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内容人民警察的权力是警察职业生命的构成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支配能力和影响能力,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警察权力,是指国家机关有关警察行为的决策权和实施的权力;狭义的警察权力,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警察的职业权力。人民警察权力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权力执行者,权力设施和装备、权力规范、权力信息构成。其中,权力执行者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物质性要素与精神性要素互助的统一。警察权力设施和装备主要是指警械、警具等警用武器,交通、通讯设备和监禁场所等,属于物质性要素互助。人民警察权力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那么,人民警察权力与社会权力相比,又有着什么样的特征呢?首先,它具有法律性。人民警察权力是人民警察完成国家赋予任务、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人民警察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手段。所以,人民警察的职权的实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其二,它具有强制性。人民警察权力的实施代表着我国工人阶级意志,权力的阶级性赋予了它的强制性。其三,它具有广泛性。警察的职业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警察权力的辐射力势必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四,它具有层次性。各警种的工作性质不同,业务范围不同,这是警察权力又有着多层次性。其五,它具有主体特定性,警察权力的实施只限于特定的社群,而不能是其他的社群。其六,它具有效应的双重性。权力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权力行使者既可以运用它治国安邦,保护人民,也可以用它祸国殃民,为害一方,警察权力也不例外。对于人民警察的权力的内容,《人民警察法》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如下十一种权力:行政强制措施权;行政处罚权;强行带离现场、依法拘留和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权;盘查权;使用武器、警械权;搜查权、执行逮捕权和其他刑事强制措施权;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权、优先使用单位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建筑物权和有优先通行权;约束权;交通管制权;技术侦察措施权;现场管制权;其他权限。
二、人民警察权力观的定位和评价人民警察权力观指人民警察对待法律赋予的权力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属警察权力规范和警察权力信息范畴。人民警察权力观定位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警察权力实施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治安现状及发展态势,关系到政法机关、人民政府的形象。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定位人民警察的权力观,如何评价呢?首先,要认清权力的终极目的是服务,这是人民警察权力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民警察权力观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说人民警察权力的终极目的是服务呢?我们可以从警察任务,强调警察权力服务性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警察权力的来源上,分析强调警察权力的服务目的。从人民警察的任务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指出人民警察的任务:即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分析人民警察的任务,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完成法律赋予的光荣任务和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出的具体规定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宪法》
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人民警察权力的来源上说,既然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赋予的,那么权力本质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实施权力的终极目的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如果权力不在人民手中,权力的本质就会异化。这时,人民就与权力发生分离,人民由权力的主体变为权力的客体,权力归属上的人民性也就发生了质变,而成为个人手中的特权。可见,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是以服务人民为终极目的的。那么,人民警察如果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和歪曲了权力的服务目的,将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其一,丧失了以服务为目的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必然使公安工作失去群众基础。使人民警察的公安工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使公安工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二,淡化服务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在客观上必然降低人民警察的威信。如果人民警察的公安工作有失公允,侵害群众利益,甚至执法犯法,就会降低人民警察的威信,直接影响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的贯彻实施。其三,缺少服务意识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必然对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有很大的腐蚀和消解作用。其四,它必然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安机关在某种意义上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民群众信任公安机关,把权力交给公安机关,是希望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能为他们伸张正义,秉公办事,为他们服务,但是,如果个别民警放弃服务意识,以管人者、管理者自居,态度蛮横恶劣,就会伤害群众,而且使受伤害者和周围更多人迁怒积怨于党和政府,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其次,人民警察的权力是通过执行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任何个人和组织均不能将权力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所有有人民警察权力都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这是考核人民警察权力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人民警察的权力是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而执行国家的法律,关系到公民的财产权、荣誉权、民主权、甚至人身自由、健康、生命权,关系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因此必须极其严肃,极其认真,高度负责,不能因执法疏忽、大意甚至滥用权力,而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笔者联系公安工作实际,认为唯“严格”两字,并归纳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警察权力观的建设。一是要强化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性,严格区分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能把一般的违法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作为犯罪论处,也不能把构成犯罪的行为当作一般违法行为来论处,更不能冤枉无辜,把无罪的人作有罪处理;二是要强化枪支警械、强制措施的正确实施和管理,坚决制止滥用枪支警械、滥用强制措施的行为和作法。人民警察使用枪支警械和强制措施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权力,是预防、制止犯罪的有力手段,但强制措施及枪支警械的实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能随意使用,不能当作吓唬人民、谋取利益的工具。三是要坚决杜绝刑讯逼供。人民警察在刑事案件的侦察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的手段收集证据,以便准确地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减少冤假错案。一句话,就是要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刑讯逼供,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大力坚持和弘扬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四是要坚决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人民警察在办案和执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上下级同志间、姻亲间、朋友同学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正确处理和对待办案经费不足引发的各种矛盾,要坚决抵制为钱办案,办金钱案、坚决抵制以罚代刑,以罚代处的错误行为和作法。五是要坚决杜绝非执法主体人员参与执法。近几年来,由于少数公安机关领导认识上的差距,以及公安机关警力的严重不足,致使基层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常常让保安人员,治安联防队员等招聘人员参与执法活动,人为造成了警民关系紧张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我们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均应严格遵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以上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实保障执法活动的严肃性,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再次,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受人民群众监督。这是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的根本保障。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力。作为
国家专门机关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是法律赋予的,人民警察为人民办事,替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人民警察在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应自觉完善和接受各项监督制度,为断强化执法活动的内处监督,防止和杜绝权力的滥用,加强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队伍的廉政建设,树立人民警察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要自觉接受各级党委、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府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使这种监督制度化、经常化和广泛化,保障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另外,在人民警察权力的监督体系及人民警察权力观的建设系统中,还应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监督和实施的矛盾关系,要明辩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进步的。权力监督使权力实施有明确的方向和源动力,使权力的实施始终忠于法律,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党、对法律、对人民负责;权力的正确实施又在不断坚固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而持久的理解、支持、拥护和赞誉,使权力监督的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
三、如何锻炼、改善和培养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分析权力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一)权力潜在着一定的侵犯性。权力本质上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权力意志根植于统治他人受其影响和控制的欲望之中,权力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具有无限扩张的倾向。
(二)权力潜在着不平等性。权力意味着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服从既是权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又是权力实际存在的重要条件。因此,权力潜在着不平等性。
(三)权力潜在着可交换性。这种可交换性是指权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达到获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既然权力如此诱人,在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上有那么大的支配力,那么,如何防止权力的异化、歪曲和泛滥呢?如何保证人民警察的权力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这就涉及到人民警察权力观如何锻炼,如何改善,如何培养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突出警察权力的政治性“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敏感性”(江泽民)。人民警察如何讲政治,就是要求人民警察能从根本上全面、正确、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工作大局;就是要求人民警察在理论上要先于普通人民群众,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和使用上引导普通人民群众。加强人民警察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保证人民警察权力实施不背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突出警察权力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的政治性,可以切实保证人民警察在警察权力的实施过程中,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人民警察如何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的重点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政治理论学习要有三个坚持,即坚持平时学和集中学,平时学就是要天天看报,看新闻,注意当前的政治动向,把握大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势,培养政治敏感性,集中学就是要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组织学习,培训;坚持理论学和实践学,理论学就是要识记、精读和理解各种政策性文件,实践学就是要结合工作实践,对各种政策性文件进行加深理解;坚持联系学和对比学。联系学就是在政治理论学习过程中,要自觉地将政治理论学习和警察道德建设及各项法律规范结合起来学,相辅相成地学,对比学就是要在各种学习对比中,把握理论的前进方向及实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重点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主,充分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以理论指导实际,以实际强化理论,与时俱进。
(二)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突出警察权力的法律规范性和程序性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人民警察行使职权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遵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执行,脱离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必然使警察权力丧失法律的保护,甚至于使警察权力异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熟练掌握这
些法律法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执法活动和执法水平,才能正确执法严格执法,才能使法律和人民赋予人民警察的神圣权力走在健康的轨道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起到警察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目的。在人民警察权力的实践过程中,要时时处处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程序性,执法活动必须合乎于法律法规规定,合乎于法律程序规定,要充分尊重公民的人权及其它权利,不能因繁就简,逞一时之英勇,图一时之方便,人为造成工作中不必要的被动。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使人民警察权力观具备与时代同步的特性,与法律同步的禀性。
(三)要加强人民警察的宗旨教育,突出警察权力的服务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权力属于人民,警察权力概莫能外,人民警察代表人民行使警察权力,运用警察权力保护人民,服务人民。因此,必须要加强人民警察的宗旨教育,突出警察权力的服务性。笔者认为,突出警察权力的服务性,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人民警察在执法理念中,要把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熟悉群众作为经常性的工作任务,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二是要在执法理念的培养上,权力观的树立上,进一步强化和扩大警察义务。在人民警察权力实践中,更要强化警察义务的实践。归纳起来,人民警察义务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立即救助公民的危难。
2、帮助公民解决纠纷。
3、及时查处公民的报警案件。
4、积极参加抢险救灾。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工作。只有强化和扩大警察义务,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最大利益,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和危难,积极参加人民群众的公益活动,警察权力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才能体现人民警察权力服务于民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三是要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民警察权力观的服务意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接待群众中应当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警察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在保障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根据各警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和严格执行文明用语和忌语,严格遵照执行;人民警察在对待群众前来办事、报警、报案、求助、咨询时,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认真受理,不得以任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耍态度,严禁态度冷、硬、横;基层公安机关应当设置群众接待室或者服务室,以方便群众办事、报警、报案、咨询及求助。
(四)要加强人民警察道德自律意识,突出人民警察权力的自律性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确保人民警察正确实施国家赋予的职权,不仅需要法律、纪律等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作保证,同时,也需要警察道德作保证,特别需要依靠人民警察内在的道德自觉,也就是道德自律。加强人民警察的道德自律、道德建设和道德培养,突出人民警察权力的自律性,人民警察就能把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与社会道德、社会责任、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把权力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理想及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自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不受个人利益、个人好恶以及非正义势力的影响,坚持秉公执法,实现人民警察权力的正效应,加强和提高人民警察权力的感召力。总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是人民警察服务于民的前提和保障,是人民警察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基石,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正确执行的有力保障。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及坚持改革开放中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权力观心得体会
树 立 正 确 权 力 观
(韶关市港行所 梁艳)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基本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权力问题上的集中反映。胡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遵守中央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防止权力滥用。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关键是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作为一种象征,古人曾将“权”喻为“秤锤”,指其具有衡量判断轻重之功能。《汉书〃律历志上》说:“权者,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引申义是“制约别人的能力”。权力是把“双刃剑”。从积极的角度看,权力的公共性、整合性等,能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从消极方面看,权力的扩张性、支配性等,又极易使权力蜕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权力,既可以用来服务人民,推动工作;又可能使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贻害事业。正确地运用好手中权力,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解放初期,为了整肃纪律,我们党毫不留情地处决了刘青山和张子善两大贪官。当时,毛主席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党员干部一个个都寡廉鲜耻,人民群众就会把我们当成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党员干部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命运,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切实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这个根本问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政治觉悟清醒坚定,思想道德纯洁,始终保持秉公用权,审慎用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
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把权力错误地当成私有财产和利己工具,而忽视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就必然导致滥用权力,使权力发生“异化”,导致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等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手中的权力凝聚着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作为人民军队的党员干部,只有为党和军队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义务,没有捞取个人私利的特权。
只有切实做到心系党和军队的事业,情系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才能不辜负组织和官兵的信任。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这是由我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唯一反映、表达、体现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因此,党历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绝不能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然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将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角色、服务职责,到头来跌了跤,个别的甚至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教训十分深刻。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广大官兵的关系,自觉把基层士兵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多为官兵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才能受到广大官兵的拥护和爱戴。树立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有的党员干部片面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奉献已经过时了,是“不尊重个人价值”,甚至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这种认识显然是非常错误的。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为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把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作为人生追求。
树立权力就是表率的观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行为上,一要廉洁,二要勤政。实践表明,干部廉洁勤政,抓工作就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树立权力就是秉公的观念。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怎样行使权力?答案只有一个:按法规制度办事。因为这些权力从根本上说是人民赋予的,党和军队把你放在这个位臵上,就是让你用来履行职责、为官兵服务的。所以必须秉公用权,不能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明朝一位叫万钢的大臣曾说:“畏法度者最快乐”。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自恃有权,心里“无所畏”,做事“无所惧”,也就离犯错误不远了。反之,多一点对民主与监督的“畏惧”,对于始终廉洁从政是多么重要啊!
第三篇:权力观心得体会(模版)
权力观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对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我们开展促进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教育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从源头防治腐败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我们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一、什么是符合先进性的权力观。“权力”一词在政治学词典里,通常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它通常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等形式加以确认,并利用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的力量来保证其实现。这是从大的方面说。从小的方面讲,权力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从引申意义讲,国家委派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也属权力涵义。首先,关于权力的所有权问题。我们的权力究竟属于谁?这确实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懂得,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由此可见,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掌握领导权的。党的各级干部,不论他们的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受托于人民的。如果说我们对人民赋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使用权是不能够被滥用的,因为人民对权力拥有所有权。如果我们滥用权力,把它当作为己谋私的工具,人民理所当然地要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其次,关于权力的意义问题。权力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正确认识权力需要弄清的另外一个问题。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对掌握巴黎公社权力的人使用了“公仆”一词,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权力的真正意义。在共产党人的权力观看来,权力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权力还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党、利国、利民;用歪了,害党、害国、害民。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还告诉我们:对于党的干部来说,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有一个恪尽职守和清正廉洁的问题。一方面,滥用权力,为己谋私,使权力性质发生扭曲,是对人民神圣权力所有权的侵犯;另一方面,拿着权力不干事、懒干事、怕干事,致使人民的权力在手中发挥不了效能,其实这也是对人民神圣权力所有权的侵犯。再次,关于权力的“得”与“失”的问题。既然我们对权力只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那么我们就不能把权力视为永远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换句话说,党的干部,必须树立能上能下的观念,必须正确地对待职位的晋升和调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封建时代,人们把“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人生的两大乐事,足见当官在中国人眼中的位置。遗憾的是,这种“官本位”的思想现在在一些人中仍然广有市场。一些干部日思夜想、孜孜以求的,仍然是当官和权力。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视当官和权力如生命一样珍贵,为了能当官,什么样的丑事都做得出来。而且,一旦当了官,就不能下来了。这与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完全相悖,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新观念。无论是做领导干部,还是做普通一兵,都要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树立符合先进性的权力观,必须强化“公仆”意识 “公仆”意识实际就是党的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又是国家权力服务和受益的对象。因此在我国,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服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就应责无旁贷地时刻摆正“主仆”位置,甘当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甚至商品化,那些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就是因为没有把权力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是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资本,结果在“权力关”前败下阵来。马克思曾说过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那么要想保证我们的源泉永不衰竭,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一切为民,一切围民。时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只有殚精竭虑,一心为民,我们的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维护我们的衣食父母;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和利益,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自觉地为党尽责,为民分忧。
三、树立符合先进性的权力观,必须强化“自律”意识。所谓自律,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醒,即:能够自觉地遵章守法,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自律意识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一个重要基石。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使人成为“清官”流芳百世,如:焦裕禄、孔繁森。也可使人成为“贪官”遗臭万年,如成克杰、慕绥新。领导干部要想把握好这个界线,就要靠自律来时刻敲响警钟。回想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也是踌躇满志,一腔热情的,但就是由于在瞬息万千的变幻中不拘小节,缺乏自律,而逐步使权力观甚至是人生观一点点的错位,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古语云: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两袖清风,清正严明,就必须要筑牢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不仅仅在工作圈,还要在生活圈、社交圈及亲属圈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己。做到“自重”即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珍重;做到“自警”即时刻想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周围布满了“陷阱”,要处处把握好道德、纪律、法律这三道防线;做到“自省”即要贵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缺点,敢于挑战缺陷;做到“自励”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永葆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要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做到“慎独”,即在没有组织监督独处时能够洁身自爱,力戒贪欲,淡泊名利;“慎微”,即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终如始”,即要从始到终全过程都一以贯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四、树立符合先进性的权力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所以说权力观就是责任观,要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要树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而有的领导干部只看到了“权”和“利”,一味地去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或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以夸大自身的政绩来证明自身的“责任”,却看不到权力实际就等同于责任,就等同于奉献。从古到今,一切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乏责任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造就了无数民族英雄,对国家与民众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人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金钱与美色的诱惑。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才能去为人民、为百姓服务,才能不求索取地无私奉献。
五、树立符合先进性的权力观,必须强化“监督”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对权力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是领导干部正视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很多领导干部把监督看成是一种束缚手脚、不信任的消极因素,不要说自我监督,就是群众的监督也不愿接受。而任何失去监督的权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最容易导致腐败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要正确地认识监督,把监督做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权力运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拓宽监督的渠道和范围,使手中的权力真正置于监督之下,保证手中的权力不变味,不变质,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强化四种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第四篇:权力观心得体会
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和“四种考验”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必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求全体党员,首先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更是从源头防治腐败问题的重大措施。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核心要义,也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弄明白“权力”是什么?“权力”一词在政治学词典里,通常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它通常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等形式加以确认,并利用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的力量来保证其实现。这是从大的方面说。从小的方面讲,权力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从引申意义讲,国家
— 1 — 委派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也属权力涵义。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对权力的所有权问题,即我们的权力究竟属于谁?这个首要的问题要弄清楚,我们必须懂得,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由此可见,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臵疑的法定所有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掌握领导权的。党的各级干部,不论他们的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受托于人民的。如果说我们对人民赋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使用权是不能够被滥用的,因为人民对权力拥有所有权。如果我们滥用权力,把它当作为己谋私的工具,人民理所当然地要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弄清楚权力的意义,即权力到底意味着什么?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对掌握巴黎公社权力的人使用了“公仆”一词,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权力的真正意义。在共产党人的权力观看来,权力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权力还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党、利国、利民;用歪了,害党、害国、害民。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还告诉我们:对于党的干部来说,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有一个恪尽职守和清正廉洁的问题。
— 2 — 一方面,滥用权力,为己谋私,使权力性质发生扭曲,是对人民神圣权力所有权的侵犯;另一方面,拿着权力不干事、懒干事、怕干事,致使人民的权力在手中发挥不了效能,其实这也是对人民神圣权力所有权的侵犯。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关于权力的“得”与“失”。既然我们对权力只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那么我们就不能把权力视为永远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换句话说,党的干部,必须树立能上能下的观念,必须正确地对待职位的晋升和调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干部日思夜想、孜孜以求的,仍然是当官和权力。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视当官和权力如生命一样珍贵,为了能当官,什么样的丑事都做得出来。而且,一旦当了官,就不能下来了。这与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完全相悖,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新观念。无论是做领导干部,还是做普通一兵,都要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五种意识”,更加自觉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利为民所谋”。
总书记在河北视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大家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个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准确阐明了党的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科学分析了党的权力运行程序和准则,为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
— 3 — 洁的政治本色指明了方向。
一是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公仆”意识实际就是党的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又是国家权力服务和受益的对象。因此在我国,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服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就应责无旁贷地时刻摆正“主仆”位臵,甘当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甚至商品化,那些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就是因为没有把权力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是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资本,结果在“权力关”前败下阵来。马克思曾说过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那么要想保证我们的源泉永不衰竭,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一切为民,一切围民。时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只有殚精竭虑,一心为民,我们的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维护我们的衣食父母;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和利益,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自觉地为党尽责,为民分忧。
二是必须强化“自律”意识。所谓自律,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醒,即:能够自觉地遵章守法,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自
— 4 — 律意识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一个重要基石。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使人成为“清官”流芳百世,也可使人成为“贪官”遗臭万年。领导干部要想把握好这个界线,就要靠自律来时刻敲响警钟。有些领导干部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也是踌躇满志,一腔热情的,但就是由于在瞬息万千的变幻中不拘小节,缺乏自律,而逐步使权力观甚至是人生观一点点的错位,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古语云: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两袖清风,清正严明,就必须要筑牢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不仅仅在工作圈,还要在生活圈、社交圈及亲属圈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己。做到“自重”即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珍重;做到“自警”即时刻想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周围布满了“陷阱”要处处把握好道德、纪律、法律这三道防线;做到“自省”即要贵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缺点,敢于挑战缺陷;做到“自励”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永葆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要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做到“慎独”。即在没有组织监督独处时能够洁身自爱,力戒贪欲,淡泊名利;“慎微”,即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终如始”,即要从始到终全过程都一以贯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三是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所以说权力观就是责任观,要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要树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不能只看到了
— 5 — “权”和“利”,一味地去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或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以夸大自身的政绩来证明自身的“责任”,却看不到权力实际就等同于责任,就等同于奉献。从古到今,一切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乏责任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造就了无数民族英雄,对国家与民众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人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才能去为人民、为百姓服务,才能不求索取地无私奉献。
四是必须强化“监督”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对权力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是领导干部正视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很多领导干部把监督看成是一种束缚手脚、不信任的消极因素,不要说自我监督,就是群众的监督也不愿接受。而任何失去监督的权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最容易导致腐败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要正确地认识监督,把监督做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权力运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拓宽监督的渠道和范围,使手中的权力真正臵于监督之下,保证手中的权
— 6 — 力不变味,不变质,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五是必须强化“担当”意识。“权力”是权利与责任和义务的统一体,权力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当拥有权力时更应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敢于担当”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有的品质和要求,如果说滥用权力“有位乱为”是一种犯罪的话,“有位不为”、“有位难为”同样是对人民神圣权力的侵犯,老百姓谚语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在其位必须守其责,尽职责,即为官一任,守土一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要敢于在矛盾突出的地方做好工作,在困难集中的领域打开局面,在相对滞后的方面破解难题,这样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好、用足,才能更好的为人民谋利益,谋福址,得到人民的认可。
第五篇:职业道德和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遵守职业道德(摘要: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事业观主要是关于事业方向和事业道路的看法,决定着人们采取什么样的事业态度、遵循什么样的事业精神、追求什么样的事业目标。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当前,干部队伍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50后”、“60后”干部中不少人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骨干,“70后”、“80后”的处级、科级干部正在成长起来。现在的科级领导干部大都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较好,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开拓精神。同时也要看到,现在的科级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直接参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许多人没有“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挫折的亲身经历。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一些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据此,我谈一下个人对“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十七大报告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精辟地阐述了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仅需要从客观上在法律层面清楚地界定特定权力的性质、效用范围并对之进行有效地制衡和监督,而且需要通过法律对权力的不当使用进行制裁和惩治,以此引导权力的规范运行,从而能够依法掌握权力、依法使用权力并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
党的干部作为公务员行使公权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在这里,公务员同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一样,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就目前而言,职业
道德的主要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党的干部而言,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政为公,执政为民。据此,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要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经受住种种考验,在关键时刻,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党的立场,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就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顺利的时候要坚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坚定。如果在理想信念上发生了动摇,那就动摇了我们根本的政治立场,也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作为科级干部更加应当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只有思想问题解决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正所谓思想解决了,脑筋活了,想问题的面就宽了,无论是发现和选拔人才,无论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无论是开拓新的领域和新的事业,办法就会更多,路子就会更广。同时,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达到坚定政治信念的目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明事理,为了提升精神境界。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严格自律反对腐败。共产党人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强的政治力量,但共产党员也是人,也有各种利益诉求,也有物质需求,这就时时刻刻对我们进行着考验。我们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有更高要求,那就是自我约束,要用先进性来约束自已。不仅要靠法律来管好自己、靠制度来管好自己、靠党纪来管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管好自己怎么管?就要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管自己,就要加强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我们怎样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靠宗旨意识,靠党性观念,靠比较高尚的人格和人生追求。人要看追求什么,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如果视金钱、权利、地位为身外之物,就能抵御诱惑,如果把这些当作人生目的,就会时刻使自己受到困扰。常言道: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人之所以容易犯错误,就是因为欲望太多,容易犯错误。人的活动有一个总开关,这个总开关就是世界观。作为共产党员来说,要使自己活动的总开关——世界观时刻处于正确、有效、不失灵的状态,惟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自己抵御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
腐败最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上的贪污、行贿、受贿,政治上的吏治腐败和官僚渎职,生活上的骄奢淫逸等,其实质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特殊利益的工具,从而侵占人民的利益,这实际上是公权的变质,或人民权力的异化。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旗帜鲜明地反对权力的不当运用,否则,不仅党的干部个人会因随波逐流而被淘汰,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失。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而中箭落马的惨痛教训,是每一个掌握公共权力的干部应当吸取的。如我们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受人民群众监督。这是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权力观的根本保障。因此,人民警察在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应自觉完善和接受各项监督制度,为断强化执
法活动的内处监督,防止和杜绝权力的滥用,自觉接受各级党委、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府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使这种监督制度化、经常化和广泛化,保障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加强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队伍的廉政建设,树立人民警察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从而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而持久的理解、支持、拥护和赞誉。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一个人高尚不高尚,要看道德高尚不高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经常的反映和折射,必须大力养成。有的人很缺德,一个缺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共产党员,根本就不可能说他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就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随波逐流。要特别重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实事求是,讲诚信。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形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基础。同时,作为领导干部还必须处理好个人正当的权利和无私奉献的关系,在工作岗位上,要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遵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将更加安居乐业!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