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价值贡献索取
人生价值贡献索取
人生在世,都有个价值问题。有人说人生价值是在享乐的秤上,谁享受得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也有人说,人生价值与职位的高低成正比,谁的职位高,谁的人生价值就大:还有人说,人生价值体现在对金钱的拥有上,谁的钱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社会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木原因所在。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多大学生。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人生价值之贡献与索取
人生价值之贡献与索取
人类的历史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它们集中反映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也许无数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着,什么是人生?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人生,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在世上的时间岁月。在这段岁月里,有追求,有渴望,有奋进,有奉献,它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正因为世间有多种多样的人生追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于是,不同的选择,构成的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形成的是不同的人生价值。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人们可能无法找到计算人生价值的公式,但是人生的价值却在人们的所作所为中悄悄形成。
有人说“人生就是贡献”,也有人说“人生就是索取”。这是从人的价值来说的,生活中奉献与索取总是同时存在,有奉献必有索取,有索取必有奉献。奉献是个人对社会的付出,索取是社会对个人的回报,它们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奉献是索取的前提,索取是奉献的结果;奉献第一,索取第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提供。如果人人都去索取,而不去创造,那样一来人类还能存在下去吗?社会还能发展吗?
雷锋叔叔曾这样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他是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所做的贡献都是一点一滴,都很平凡,但就在无数的为人民服务的平凡事迹中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人生。可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社会所认同的最高价值。俗话说: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人在奉献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乐趣,甚至说,奉献比索取更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所以,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奉献和索取,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当然,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而最主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贡献、少索取,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尽力为社会作了贡献,其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必然会得到公众的敬意和社会的尊重。
无私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旋律。短暂的人生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必须始终把贡献摆在首位。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他的价值就越大,人生就越有意义。作为一个大学生,就更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时代要求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以后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而我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进献上点微薄之力,并且能帮助别人,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些许的快乐和方便,能做到这点,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满足。我想,现在我最主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篇:人生价值的奉献和索取思想汇报
人生价值的奉献和索取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党组织:
春暖花开、鸟语呢喃之际,文学院对党怀着无限向往的莘莘学子迎来了本周的党课: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在纯洁又热烈的掌声中,来自政法学院的老师开始了激情澎湃的讲演。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学过,人生的价值是由奉献和索取两部分组成的。二者构成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共产党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普通人的人生价值是奉献和索取的统一体,而共产党员是把奉献放在第一位的,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更是共产党员对人民、对社会的大爱的体现。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共产党员必须端正人生价值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产党员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共产党的目标和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要以实现共产党*伟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的价值。马克思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所以说,共产党员都应该铭记于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我们身边一直活跃着这样一群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先进分子。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圣兵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在上大学期间,冯老师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好,但自立自强,难中助难,先后发起成立了爱心基金和圣兵爱心社,资助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他本人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获得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工作以后,冯老师对工作任劳任怨,公而忘私,对待学生满腔热情,关怀备至,将自己奉献给学生,奉献给社会,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我入党的愿望更加迫切,我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谨记于心,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坚定不移地实施,以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转正申请书)!
申请人:入党思想汇报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您还可以点击查阅其他更多党团申请书范文
第四篇:就贡献和索取谈人生
就贡献和索取谈人生
(一)问题似乎是从张海迪的一句话引起的: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讨论起来却变成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价值”这个词也是可以用的。爱因斯坦就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虽然爱因斯坦并不是共产主义者(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曾经把爱因斯坦当作共产主义的嫌疑分子长期监视过),我们却不能说他的这句话有什么不正确。因为“价值”有时也可以从“意义”这个角度来理解。
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在有些同志不同意张海迪那样的说法。他们说:“人生的价值在索取,索取得越多,证明价值越大。”“如果不讲索取,人生就没有价值了。”这样讲人生的价值,是不是可以呢?我看也可以,也算是一种说法嘛。不过这种说法所讲的“人生价值”,不等于“人生意义”,这里讲的价值,带着一股铜臭味,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出卖的是什么?是自己的人生。卖的钱越多,说明我这个“人生”越值钱,当然也就越有价值了。这是以个人为中心来打算盘的。
卖给谁?据说是卖给社会――也就是其他无数个人所集合起来的整体。但是,社会又何必要买你这个人生,而且是从你一生下来,从你小的时候就买起,谁知道你长大以后一定干什么?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又能干多少好事?为那些其他的人打起算盘来,对于买你这个人的人生究竟上算不上算,可以说实在没有把握。何况你又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笔买卖就更有点玄了。凭什么非买你的人生不可?难道离开你地球就不转了?这笔买卖做不成,你的人生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
“你们否定人生价值,不人道!”现在有一些鼓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同志,把人道主义归结为“承认人的价值”。他们这样说,实际上是为个人主义者的讨价还价制造合法的根据。谁要是不能满足他们那些不应当或者不可能满足的要求,就给你扣一顶帽子:“不人道。”不过,马克思主义者见过的帽子多了,从来也没有被什么帽子吓退过。“曾经沧海难为水”,个把“不人道”的帽子,还是好对付的。
因为,真要讲人道,世界上哪个阶级也比不过我们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是提倡人道主义的老祖宗。可是,他们有什么人道?一八四0年,英国资产阶级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的战争叫“鸦片战争”,就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他们的毒品鸦片。以后的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等,我们都还记得很清楚。美国是这些国家当中号称最文明的。就是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出钱出枪给蒋介石打内战,杀了我们多少人!至今他们还在阻挠台湾的回归,使海峡两岸多少亲人不能团圆!他们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谈人道!而我们呢,却是在革命战争中就实行了革命人道主义,把多少俘虏改造成了新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广大劳动者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能够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自己美好的现实和更为美好的前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何止人道千百倍!
我们扯得可能远了一点。不过对我们有些爱用人道主义来批判社会主义的同志,指出这些事实,提醒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他们的毛病出在哪里呢?在于他们考虑问题离不开“自我”这个中心。
谈人生价值,难道不就是谈“自我”的价值吗?离开了“自我”,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问题就在这里:如果离不开“自我”,那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无论是人生的价值,或者是人生的意义,是有是无,是大是小,总要有一个衡量的尺度。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有的人爱说,我就是我的尺度。这至少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因为,任何事物的价值或意义,都只能在该事物和他事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世界上没有一把尺能量出自身的长度,没有一杆秤能称出自身的重量。如果不从社会出发,孤零零的个人,确实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一些爱把个人放在考虑问题的中心或者首位的同志,常常问:“没有个人,哪里来社会?”好象这样的问题是无可争辩的。其实,问题正应该反过来:“没有社会,哪里来个人!”孤零零的个人,难道能象孙悟空那样从石头里蹦出来吗?人类诞生的和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东面产生一个个人,西面产生一个个人,然后这些个人碰到一起,加起来组成一个社会。事实不是这样的。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个的群体逐渐进化而来的。每一个个人,都只能作为这个整体的无限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才能诞生出来;也只能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正象人体虽然是由细胞组成的,但却不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细胞装配出来的。而每一个人体上的细胞,却都是在整个肌体的发展中产生出来,并且不能离开这整个肌体而独立生存。人的整体要发展,当然有赖于这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包括每一个细胞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细胞都不能对整体闹独立性,如果哪一部分细胞,越出整体需要的范围自己大发展起来,这种细胞就叫做癌细胞,这个整体就是得了癌症,这一部分癌细胞越发展,整体就越受损害,最后走向死亡。而到了这时,癌细胞本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自己也就要随之走向死亡。不从社会整体出发,去追求个人价值的膨胀,不是也可以比作社会生活中的癌细胞吗?
我们说孤零零的个人没有价值,并不是故意贬低个人的价值,而只不过是指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孤零零的个人,本事再大,又能做得了什么?能移山?能倒海?能呼风?能唤雨?能出版万世不朽的著作?什么也做不到!不但不可能对这个地球、这个宇宙作出什么贡献,也不可能索取到什么东西。没有社会,你向谁索取?向自然界吗?在这位严酷的大法官面前,孤零零的个人,实在和小小的蚂蚁差不多。只有人类这个整体,才能用自己的活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改造自然界,在自然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在宇宙间全部已知的物质形态中,只有人类这样一种物质形态能够这样做。我们有幸生而为人类的一员,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也只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把个人溶化到人类社会的集体中去,正是提高人生价值的唯一正途。
(二)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离不开人类社会,究竟是在贡献,还是在索取呢?道理本来很简单:大家讲贡献,贡献的成果在社会,社会进步了,个人的利益才有保证。大家只知道向社会索取,社会就成了无源之水,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然而,人们又容易认为,只讲贡献,不讲索取,会不会太吃亏了?其实,讲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并不是说人生没有任何取得。认真算起帐来,任何一个个人,包括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所能向社会作出的贡献,都很难抵偿社会所给予他的一切。个人生命的由来不用去说了,只说日常的生活吧。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火,总要用几根火柴。可是,原始人学会利用火,保存火,钻木取火,到发明现代的火柴,其中经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这条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毕其一生之功,是决计走不完的。类似的例子,成千上万!一百年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无论怎样骄奢,她也看不上电视,用不了电扇。今天,一个二级工却不难得到这样的享受。这难道只是出于个人的本领?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上,我们都享受着千秋万代亿万人劳动的结晶。谁能说:我的贡献足以偿付这一切?
这种吃亏感的来源,第一在于不了解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第二在于不了解他人为自己所作的贡献。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早巳超过了三千六百行。分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互相之间的不了解。晚上回家,一拉开关,电灯亮了,大概很少有人想到,此时此刻发电厂的工人正在为他服务。早上上班,公共汽车挤,等得不耐烦,担心迟到,发两句牢骚,固然情有可原。可是知道头班车的司机、售票员是什么时间由家里赶来上班的人大约不多。你得了感冒,上医院看病,医生只用五分钟就给你开了处方。可是,你可知道:为了这五分钟,他曾用了多少年的时间去攻读那一厚本、一厚本难记的名词?而为了生产那些小药片、小药丸,又有多少人付出什么样的劳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实在是太重要了。存在主义者咒骂“他人是自己的地狱”,可是他们又决不肯离开这个“地狱”。他们其实只是用这种骂声来为自己的不愿作出相应的贡献而辩解罢了。
张海迪说,“不是因为我是人民的伟大儿女,而是我是伟大人民的儿女”,因为,“如果没有我们这样好的党,这样好的国家,这样好的人民,这样好的社会,给我以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别说是什么‘强者’,就是有十次生命也活不下来。”她对于人民给予她的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上。这里包括着对她的各种鼓励和帮助,更包括着对她思想上的启发和教育。她得到这一切,才使她的生命发出光辉。但是,仍旧不能因此认为,她的人生价值就在于取得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得到类似的帮助和教育,但结果是不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却是大不相同的。
(三)坚持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并不是要否定个人利益。人总要吃、喝、穿、住才能生存。人不但要生存,而且要发展。如果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何必要革命,何必要付出那样大的牺牲来干革命?何必要坚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事实上,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为广大中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这是大家都可以看得见的。
但是,个人主义思想则是要不得的。许多人以为集体主义就是放弃个人利益,个人主义才能帮助人们得到个人利益。这种错误观念一点也不符合客观实际。不错,根据集体主义的原则,必要时要舍弃一些个人的眼前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但这也是为了更多的个人长远利益的实现。个人主义的小算盘也的确可以在某些条件下给某些个人增加一时的私利。但这是一种腐蚀剂,最终总是要破坏或者损害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包括每一个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在内。当然,如果有的人力图爬上剥削者的地位,那他就不包括在这些劳动者之内了。但是,广大劳动人民能不能允许这样的现象出现呢?历史不可能倒退,所以如果要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做剥削者的话,前途也不会是美妙的。
有人虽然也承认张海迪是幸福的,承认她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但是,他们说那是因为张海迪出了名,似乎“成名”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问:究竟是成名才使张海迪的生命变得有价值,还是因为她的生命的光辉才使她成了名呢?难道是党和人民无缘无故地把一个本来毫无价值的生命捧到成名的地位吗?这岂不是把亿万为张海迪的事迹所感动的青年都当成了傻瓜?再说,如果成名才有价值,那么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究竟能有多少人成名呢?十亿人都成名,可能吗?谁也不可能记住这么多名字。就是说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成不了名。难道他们都是废物,他们的生命都没有价值?
还有一些人似乎也承认贡献是有价值的。他们说,这种价值就在别人的掌声里,在别人的感谢声中。那么无名英雄呢?那些默默无闻地在后台工作的人呢?革命战争中无数牺牲了的烈士,推着小车支前的民工,送情郎上战场的农村姑娘,他们是为着什么人的感谢和掌声才付出自己的牺牲呢?
个人主义者最不能理解的精神境界就是无私。他们甚至可以把雷锋也看成是一个个人主义者,说雷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或者叫做精神需要才去做好事的,这也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要这样的个人利益呢?为什么不肯向雷锋学习呢?他们说人们需要是分层次的,最低的层次是生存,最高的层次才是道德,他们先要满足那些低层次的需要。那么,雷锋就不需要满足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吗?雷锋在物质享受上超过了我们哪一位普通工人了呢?
这些道理都是说不通的。个人主义世界观源远流长,我们不能指望很快地消除它的影响。一些同志有个人主义思想,暂时克服不了,可以等待他们逐步提高觉悟,如果能够逐年有一些进步,也就值得欢迎和鼓励。但是,如果硬要为自己的个人主义辩护,不承认它的错误,把它说成是合理的东西,说成是普遍的人性,甚至把个人主义栽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上去,那就不能容许了。这样的原则是非不能不分清楚。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不等于当个人的正当利益受到不公正的侵害时不要起来抗争。我们干革命,就是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最大规模的抗争,直到推翻那不合理的腐朽的旧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结束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但是还不可能把一切丑恶的、腐朽的东西都打扫干净。我们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需要不断完善,旧的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还不可能消除。十年内乱,沉渣泛起,国外资产阶级的影响,更使党风、社会风气受到破坏。这几年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斗争,现在又开始进行整党,都是为了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加前进,把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得更好。对于受到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宗派主义、错误政策损害的同志的揭发、申诉,党的方针很明确,就是要支持。这不但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正当权益,更是为了减少和消除我们社会的阴暗面,扩大光明面,也是为了尽可能地挽救一切可以挽救的同志,帮助一切身上沾上了灰尘的同志,使他们的人生也获得真正的意义和价值。离开这一切,鼓吹抽象的人生价值,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用个人主义的思想作指导企图来为个人价值增值,不过是制造新的不公平、不合理,因而也就必然走不通。
第五篇:人生价值在社会贡献中的实现
人生价值在社会贡献中的实现
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是从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一方面,个人依赖社会,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决定着人的本质属性,使个人得以生存,并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无个人就无社会。人是构成社会的元素,社会的发展以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为基础。个人的才能、品质、思想水平对社会有着直接地影响。这个关系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内在本质。
二 人生价值的内容
人生价值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几乎涉及人生的所有重要方面。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价值作出不同种类的划分。根据人生价值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根据人生价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根据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讲人生价值,就是要把人的一生作为一个有一定方向、目标和责任的实践过程去探讨。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既是价值的主体,又可以作为价值的客体。当我们将人生和实践活动作为价值客体来考察的时候,其价值主体便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身,其二是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也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前者属于自我价值,后者属于社会价值,也即从人对自我和社会的双重存在关系中引申出来的伦理内容。
所谓人生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我的肯定关系,即个体满足自我需要的关系,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个人,他的人生活动必然包含了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由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自我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如个人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获得,对自我社会身份的确认和尊重,以及在知识、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自我完善等。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所共有的追求,也是个体进步的动力和表现。
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是个体人生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可以说,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来说,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谁对社会贡献大,价值就大;贡献小,价值就小;没有贡献,就没有价值;如是有损于社会和他人,就只有负价值,就会被社会他人所否定。
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是人生进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不能以否定或贬低其中的一方来肯定和抬高另一方。譬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为自我发展和个人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和贬低人生社会价值的意义。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人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便是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我需要,使自我需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时候,自我价值实现同时也就是社会价值实现,而社会价值实现同样也就是
自我价值实现,如我国的科技精英、奥运健儿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他们事业的成功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也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这是生价值最高体现。事实上,人的价值实现总是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和社会的评价,即使是人的自我价值,也必须是得到社会肯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否则,囿于“自我”的封闭圈里,必然处处受阻,陷入无法摆脱的孤独和空虚。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再者,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生活动所追求地目标以及所满足的需要的高低大小。人发展和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不仅本身能创造较大的人生价值,而且高层次的需要往往能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
(2)奉献与索取
在为己与为他的关系中,始终贯穿着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怎样处理好这对关系,是摆在青年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这已成为当今许多青年勉励自己的格言。
对社会的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奉献,是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以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为基础。无论是社会进度,还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要求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唯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证明自身对社会、对人民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进步和人民富裕所做的奉献,这种奉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道德、科学和艺术上的。个人价值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奉献,还是人的精神境界的体现。人们追求人生价值,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固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但是,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人的精神因素始终在起作用。人们对社会的奉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精神活动的需要,是人的人格意识的体验。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始终同人们为社会作贡献实践活动不懈的意志力。在奉献中,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奉献使人生充满了光明、希望。因此,对个体来说,只有积极投入对类作出贡献的事业,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索取,只能以个人利益合理满足为限度。
索取,只是个人利益得以满足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给予个人劳动成果的一种承认和报酬。个人生存必须有一定条件,个人生活和发展有各种需要,这些需要的总和就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合理满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排斥个人利益和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给予每个成员个人利益的必要满足,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关心群众个人利益是保护劳动者应得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的体现。
在强调个人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人利益的满足,受社会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反对一切不顾社会客观条件的不合理的索取。第二,个人需要的满足有一个界限,这就是索取不能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能妨碍社会的进步事业。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导致个人道德的堕落,甚至陷入犯罪的泥坑。第三,我们反对只求索取,不讲贡献的个人主义思想和行为。在处理个人利益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要以长远的、整体的、社会利益为重。
怎样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呢?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思考:
观”实存“的关系上来看,奉献和索取是互相联系、互为前提的矛盾范畴。一般来讲,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前者表现为对社会的奉献,后者表现为社会的索取。在这里,没有人们的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就不可能保证社会成员的消费。反过来,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又需要从社会中获取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而且从个人的发展过程看,总是先向社会索取,然后才能为社会作贡献,因为人在发展的早期尚不具备奉献、创造的能力,社会作贡献也是人们对社会索取的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谈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奉献来报答社会人民。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
是从价值尺度的层面上来思考。从会方面来看,社会既要提倡全体成员的奉献精神,又要着重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努力地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并尽可能地做到分配上的公平合理,使报酬与劳动贡献、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们为社会作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个人方面来说,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人人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财富才能不断增加,不仅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雄厚的基础,而且使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3)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
奉献,强调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同时也重视奉献的功利价值。一般的道德问题也好,价值问题也好,在较深层次上都表现为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的关系。表现为改造世界所作的努力、所作的贡献和个人的自我完善,既具有精神价值的特点,又具有功利价值的色彩。我们所追求的是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人生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改造社会、完善自我,这就离不开功利和效用,离不开现实的、多方面的需要,脱离了这一点,人生价值就是空洞无内容的东西。但是人生又不纯粹是一个追求功利的过程。因为人有高尚的理性和自由的意志,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应必须以崇高的精神来引导功利,否则将会脱离人的社会本质,陷入物欲的满足之中。因而,我们力求的是两者的结合。
与功利价值并不总是统一的,有时表现为相当尖锐的矛盾。从中国古代的义利之辩、道义论和功利论的对立,到当代人们对利益和道德关系的探讨,无不反映了这一问题。譬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救老农一事的不同看法,就反映了这种矛盾。张华为救老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他的生命是闪光的,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张华冒死救老农值得吗?张华年轻,思想又好,学有专长,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又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老农毕竟老了,他对国家的贡献肯定比不上张华作的贡献大。在他们看来,诚然,张华精神可嘉,但以一个应当为国家作出更大
贡献的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一个69岁老农的生命,是”拿了金子去换取等量的石头“,不值得。
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对张华作出正确评价?这实际上是如何看待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关系问题。就张华救老农一事而言,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人生的价值不能仅仅从外在的功利上来衡量,更应该从内在精神上来考虑。张华舍己救人的行为,不仅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道德榜样,而且用他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巨大精神价值。其次,精神价值也可以转化为功利价值和物质价值。张华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励了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加倍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张华精神的感召下,他的战友后来在华山抢险中又抢救了几百人的生命;人生前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涌现出大批献身国防、爱国爱民、无私奉献、攀登科技高峰的英雄群体,受到军委领导的表彰嘉奖,并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楷模。一个张华倒下去了,千百万个张华成长起来了。这里还有一个例子:1946年周恩来从延安回重庆途中,飞机遇到危急情况......在这生与死的关头,周恩来毅然将自己的伞包让给了一位11岁的小姑娘,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但对周恩来来说这是他必然要作出的选择。一个人在抢险救人的紧急情况下,如果还要掂量掂量被救的人是什么身份,谁的价值大,是否值得去救,那就谈不上什么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了。利讲精神,但我们更不能抛开精神埋头于功利。当前对市场经济重利性原则的片面理解往往会引发人们对现实功利不适当的追求,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关系,把价值取向定位于只有物质价值,而忽视精神价值;对眼前功利价值追求大大超过了对远大理想前途和高尚情操的追求。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应该确立正确的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的标准。注重实际效果是应该的,但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人生价值毕竟有它自己的特点,脱离精神就会把它混同于一般的物的价值。这是我们在确立价值定位时应特别注意的。
三 材料与案例
案例:
(一)三克镭
居里夫人发明镭后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镭的提纯方法。要知道,在镭问世的一段时间里,身价曾高达75万法郎。而居里夫人的解释却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而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一位专门来采访居里夫人的美国记者麦隆内女士问她:”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有,一克镭,以便我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居里夫人答道。麦隆内女士对此十分惊诧,镭的发明者竟买不起一克镭?!后来麦隆内女士了解道一克镭在美国的市场价是10万美元,于是,经麦隆内女士多方筹集和某些美国人的热心赞助,居里夫人获得了两克镭。有人对此不解,认为只要她在专利上签个字,就可得到大把的钱和镭。居里夫人的回答是:“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中拥有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把第二克镭回赠给了她。
案例:
(二)雷锋日记摘抄
当朋友和同学及许多不相识的同志来信称赞我,羡慕我的进步的时候,我就感到很不安。我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党像母亲一样扶着我,领着我,教会我走路。我每成长一分,前进一步,这里面都渗透着党的亲切关怀和苦心栽培。
人生总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停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死,死为人民死。
我今天听到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