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8:4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

第一篇: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

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越是宏大的时空坐标,越能为人们认知事物提供准确的定位。

让我们把时间“闪回”到2006年的春天。当时,省政府在全省“两会”上提出的“十一五”奋斗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6000亿元,人均16000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000亿元以上。

毋庸讳言,当初有人担心这个目标太高了,速度太快了。

5年转瞬而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大大超出预期,着实令人喜悦和振奋:5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超出规划增速3.7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达到986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6000元规划目标,在全国位次从20位前移到16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6000元,提前两年实现16000元的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1.7万亿元的规划目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以上,2010年可达到1750亿元,提前两年完成1000亿元的规划目标。

从1000亿元总产值到2000亿元总产值再到近4000亿元总产值,陕西人奋斗了10年,而从3900多亿元总产值跃升到近万亿元总产值,仅仅用了5年时间。

总产值增长从以百亿元计到现阶段以千亿元计,多年来经济规模偏小的陕西,如今正阔步向生产总值万亿元的大台阶迈进。

我省是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境遇中拉开“十一五”发展帷幕的。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933亿元,与前多年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但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仍存在“内”、“外”诸多问题与考验。

从“内”来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瓶颈制约、体制障碍、结构束缚这三大难题还没有完全破解,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国有大企业改革任务艰巨。从“外”来说,国际能源资源供应趋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增加,国内各地竞相发展,在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我省处在一个必须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面对这一形势,省政府明确提出:在好的前提下,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实现经济总量加快增长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07年5月召开的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更加深刻地指出: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重要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而又具有后发优势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解决陕西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本次党代会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建设西部强省的号召。

5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识清晰,定位准确,措施得力,使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的步伐更加迅捷和稳健,就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困难和挑战,也能从容应对,步履铿锵。

2008年年初,冰霜雨雪,寒凝大地,曾使我们倍受熬煎。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成千上万的生灵惨遭灭顶之灾,与地震灾区毗邻的我省汉中、宝鸡等地也饱受摧残。一时间,抗震救灾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大批救灾人员、物资通过陕西转赴灾区,西潼高速、西汉高速车流滚滚;大批伤员转送到陕西救治,机场、车站超负荷运行;我们派出或自发地组织了救护队、抢险队奔赴灾区,各行业、企业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场民族的大救援当中。在那个异常艰难的时刻,三秦儿女一方面奋力自救,一方面慷慨援助四

川重灾区。

大震的伤痛尚未平复,新的考验又接踵而至。2008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省经济发展。当时,大量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国际原油价格从140多美元一桶降至不到50美元一桶,使得占我省工业增加值半壁江山的资源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果汁加工厂纷纷减产、停产,大量农民工纷纷返乡。2009年初,我省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多项重要经济数据跌入谷底。

压力愈大抗力愈强,越是挫折越是奋起。全省上下变压力为动力,在逆境中戮力同心,奋力前行。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坚决抓住经济发展这个强省富民的第一要务,统筹协调,科学调度,抓紧各行业生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继续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胜利。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上项目、上大项目。特别是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后,我省抢抓机遇,在2008年底前集中开工了319个项目,保持了投资增长的强劲势头。其中,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39天内相继开工9个项目,实现了高速公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再提速。针对工业增速急剧下滑的严峻局面,及时出台了16条措施,落实专项资金15亿元,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了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壮大产业集群、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等重大举措,在应对危机中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步伐,钢铁、医药、煤炭行业整合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0年陕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发生后,我省一方面积极组织抗洪救灾,一方面加强各方工作,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省委要求全省上下,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

付出是巨大的,收获也是丰硕的。

正是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取得了“十一五”的巨大成就。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4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提前4年基本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2007年,生产总值达到5800亿元,增长15.8%,是近2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2008年突破7000亿元,2009年达到8186亿元,为“十一五”末的2倍多。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各省市区快速发展的第一方阵。GDP增速长期保持在13%以上,年均增长14.9%,比“十五”时期加快3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把近万亿元的生产总值进行分解,会发现“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异彩纷呈。正如经济界权威人士所言:“和‘十五’相比,陕西‘十一五’的经济数据不仅是量的全面扩张,更是一种质的科学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苹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作用增强,有12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16家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延长石油集团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省属国有企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成为拉动经济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支撑;旅游业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2.7%。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5%,5年提高7.5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关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率先发展步伐加快;陕南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突破发展的成效越来越凸现;陕北在“三

个转化”战略的带动下,实现了新的跨越,成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极。

基础设施再上台阶。“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基本形成,新增铁路营业里程650公里,复线880公里,郑西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米”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建成,通车里程达到3100公里,亚洲最长的秦岭终南山隧道顺利贯通,西汉、西康、蓝商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日趋完善,西安咸阳机场吞吐量达到1529万人次,进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引乾济石”、采兔沟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相继建成。电源、电网建设加速发展,5年新增发电装机1467万千瓦。经济发展动力更大,后劲更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扩权强县”有力推进,有9个县进入西部百强,神木、府谷、靖边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5%提高到49%。5年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7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达380亿美元。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有色集团成功收购加拿大育空锌矿,开创我省国有企业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的先例。

西部大开发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推动陕西发展的强劲引擎。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西部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秦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2009年6月,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大关中进入了国家新经济区的行列,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了新的突破口。《规划》提出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并确定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给我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极大鼓舞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各项工作富有成效,进展顺利。我省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安排部署。陕西的西部大开发工作由此步入新的天地。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闪亮挂牌,处于关——天经济区最核心位置的西安开始向国际化大都市行列迈进。

“十一五”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2010年可达到15550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4%,2010年可达到3850元,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低于5%的控制目标;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分别为168万人和600万人,超出规划目标43万人和150万人。260万人实现脱贫。

也正是由于有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我们有实力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全面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大幅度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

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告诉记者:“过去5年的实践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科学确定发展目标,二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三是必须坚持推进结构调整不松劲,四是必须坚持狠抓项目不松手。”

省统计局局长王莉霞说:“‘十一五’的发展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展望‘十二五’,陕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三秦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对2010年的早春,我们记忆犹新,倍感温馨和鼓舞。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陕西视察,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要求我们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年来,我们铭记嘱托,团结一心,矢志拼搏,使我省的科学发展步入了新境界、新阶段,为“十一五”圆满收官、“十二五”高点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秦大地创业创新创优的活力正在迸发涌流。

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必将跨越新的发展高度。

第二篇:十一五开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辉煌岁月又五年 开州大地焕新颜

——“十一五”开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开县统计局 刘衍文

“十一五”,岁月峥嵘;“十一五”,开州巨变。五年前,千年古城等破,滨湖开州待立;五年后,灵动水城显靓影,新添巴渝十二景。

过去的5年,是开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开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为指导,围绕“147”战略部署,着力发挥优势,优化环境,加快森林开县、畅通开县、平安开县、健康开县和宜居开县建设,推动开县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提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十一五”末,全县GDP由2005年的75.0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9.28亿元,总量接近翻番;人均GDP由2005年的5825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71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5亿元,总量翻了两番多;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8.0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7.92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39.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27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28.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7.92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

——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十一五”全县GDP年均增长14.7%,比“十五”快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比“十五”快23.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0%,比“十五”快7.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5%,比“十五”快4.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0%,比“十五”快7.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比“十五”快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比“十五”快1.7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14.7%,比“十五”快2.8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5亿元,总量实现了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9%,比200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05年的117.9%提高到2010年的197.7%,提升了79.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4.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7.69亿元;实现利税从2005年的3.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34元。

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8.6:35.8:35.6调整变化为20.2:43.3:36.5。五年间,一产业下降了8.4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7.5个、0.9个百分点。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工业的份额超过了农业9.9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六大基地”已具雏形。“十一五”期间围绕“稳粮保供给”,突出“增收惠民生”,深入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六荤三素”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柑橘、蔬菜、生猪、中药材、肉兔、竹材、优质粮油“六大农业基地”。2010年末,全县建成中药材基地8.7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28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2万亩、9个优质肉羊生态养殖示范小区、10个生猪养殖小区、10个肉兔生产基地,3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时,“九龙山”大米、“冠宝”柚、“翠香”梨、“渝开”锦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家,产值13.8亿元。打造出了“开县春橙”、“开州肉兔”、“开县木香”等特色品牌,实现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超市。

——工业“五大集群”初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一区三园”工业布局,构建“4+1”工业产业模式,以优化能源工业、提升建材工业、壮大食品工业、培育轻纺工业、发展天然气化工为工作重点,着力培育 五大工业集群,全县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行业。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45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1%;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7.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1%,比2005年的26.7%提升了5.4个百分点;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1.3%,比2005年的30.1%提升了1.2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能源、建材产业集群和食品、轻纺电子产业链条。五大工业集群产值、工业园区产值和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分别达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7%、28.5%、55.7%。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2005年的34家增加到2010年的104家,五年间增长2.86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35.1%。

——三产“四大重点”快速推进。百亿商圈进展顺利。经过五年建设,大时代、香港城、新世纪、开州大市场、吕氏春秋商贸城等一大批商业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县城核心商圈已拥有新世纪、重百、永辉、惠客隆等数十个入驻商家,成为集美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中心。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67.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其中核心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5%以上。三色旅游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开县立足于打基础、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行业管理,大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力推进红(刘伯承元帅故里)、绿(雪宝山)、蓝(汉丰湖)三色旅游等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产业链条基本形成。2010年,全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0万人次,增长25%,旅游收入2亿元,增长18%。金融高地有序推进。“十一五”以来,开县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机构建设均取得长足进展。截止2010年末,全县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比2005年增加4家;保险机构14家,比2005年增加6家;证券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转顺畅的金融机构体系。随着全县金融业实力的不断壮大,金融业在助推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211.06亿元,贷款余额达49.65亿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3、1.0倍,年均增长18.1%、14.9%;实现保费收入5亿元,赔付支出1.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倍、1.2倍,年均增长16%、17.1%;2010年证券交易量达68.36亿元,佣金收入0.15亿元;小额贷款余额1.02亿元。物流枢纽建设破局。“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移民搬迁、西部开发、城乡统筹等战略发展机遇,超前谋划,超前建设,倾力打造渝东北物流枢纽。到2010年底,重要物流通道万开高速公路提前通车,开达高速开工建设,开城高速纳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占地6平方公里,年产出超100亿元的开州港已经开工;总投资超10亿元,占地400亩的综合型生活物流园区即将开工;还引进了渝惠集团等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枢纽建设已成功破局。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发展环境更加优越

——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十一五”期间,是开县投资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83亿元,比“十五”累计投资高出268.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27.82亿元,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88.26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84.75亿元。2010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27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5.1%。2010年当年完成投资相当于“十五”期累计完成投资的92%。投资率达到81.2%(投资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22.8个百分点。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突出“千年开州〃灵动水城”定位,统筹推进“西部水城、风情名镇、美丽乡村”三级开发建设,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城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对外形象大幅提升。到2010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26万,移民新城入选重庆“巴渝新十二景”;城镇化率达36.5%,比“十五”末提高9.3个百分点;城市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6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41%,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布局打造临江、长沙、岳溪、温泉4个小城市,试点建设3个风情名镇、5个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以来,开县县委、县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三峡移民搬迁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了以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有效缓解瓶颈制约。2010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8806公里,硬油化公路由“十五”末的383公里增加到1677公里。电力装机容量77.6万千瓦,农网改造覆盖面达90%。“十一五”期间,万开高速公路、鲤鱼塘水库、水位调节坝、白鹤220千伏变电站、竹溪110千伏变电站、小江大灌区一二期工程、天然气输配工程、部分城镇功能配套设施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民计保障有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陈家中学、实验中学建成市级重点高中。文化馆、图书馆、开州剧院建成投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四苗”全程接种率98.6%,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9.3/10万和8.6‰。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8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28人。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着力改善“六项基本民生”。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2010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3.2%,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住房13.5万平方米;完成94个康居点、7000余户巴渝新居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9000余户;植树造林62万亩,森林覆盖 率41%,建成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5万,完成13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解决60.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居民收入增长显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7354元增加到2010年的13795元,五年间增长87.6%,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471元增加到2010年的5079元,五年间增长1.06倍,年均递增15.5%。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0573元、2904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3.8%、63.8%。全县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7.6平方米、46.9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39.3%、30.3%。

移民搬迁圆满完成 后续工作稳步推进

——搬迁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移民搬迁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以三峡移民投资强度最大、搬迁人口最多、拆房建房最快的搬迁速度,四期移民工作一次性通过国家终验,实现了“搬得出”的目标,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截至2010年,累计完成移民投资84.4亿元,搬迁安臵移民16.9万,复建各类房屋473.1万平方米,迁建工矿企业134户。

——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开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移民为先为重,在全面完成搬得出的基本任务后,倾尽全力推进安稳致富工作。一是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基本完成,8 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二是成立移民创业培训中心,巩固移民就业“双零”目标和“双千”工程成果,认真落实城镇困难移民救助、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等后扶政策,移民生活得到改善。三是强化库区综合管理,深入实施“五大监测”和“沧海桑田”科研项目。四是175米试验性蓄水顺利实现,库区水质稳定在Ⅲ类。

第三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第四篇:“十一五”及2010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及2010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中国人大网 日期: 2011-03-02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实际,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年均增速进入全国前列,实现12个主要指标翻一番以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3984亿元增加到2010年9502亿元,翻1.25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一五”年均增长13.9%,比“十五”快3.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8590元增加到2010年19470元左右(折合约2930美元),翻1.18番,年均增长12.8%;工业增加值由1265亿元增加到3860亿元,翻1.61番,年均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561亿元增加到3321亿元,翻1.09番,年均增长12.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135亿元增加到466亿元,五年累计1502亿元,比“十五”翻1.93番;财政收入由475亿元增加到1228.7亿元,翻1.37番,年均增长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69亿元增加到7859亿元,翻2.15番,年均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06亿元增加到3272亿元,翻1.22番,年均增长18.4%;进出口总额由51.8亿美元增加到177亿美元,翻1.77番,年均增长27.8%;实际利用外资由6.4亿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翻1.64番,年均增长25.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4203亿元增加到11814亿元,翻1.49番,年均增长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3057亿元增加到8980亿元,翻1.55番,年均增长24.1%。

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7777亿元,开工和续建铁路29条,区内建设里程3300公里,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3200公里;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39条,建设里程3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74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市通高速公路,全面实现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和乡镇通油路;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跨入亿吨级现代化大港行列;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内河港口吞吐能力6000万吨;民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00万人次,开通9条通往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西南出海大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发电总装机容量253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510万千瓦,成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电源基地。开工建设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桂中治旱乐滩饮水灌区一期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54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防洪抗旱能力明显提高。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22.9∶37.9∶39.2调整为2010年17.6∶47.5∶34.9。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1.7%提高到40.6%,工业化率由1.39提高到2.31,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个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的企业,自主研发的中级轿车等新产品填补区内空白,柳钢跻身全国千万吨钢

企行列。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氧化铝产能达到660万吨、汽车150万辆、水泥9000万吨、炼油1200万吨、炼钢12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由3个增加到15个,销售额超30亿元的强优企业从11家增加到30家。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甘蔗、桑蚕、木薯、速生林、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旅游、物流、金融、会展、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53亿元。

四、城乡建设成效显著

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人口突破2000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19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达到1万公里以上,供水普及率92%,燃气普及率超过90%,城镇综合承载力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效,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行政村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9.55%,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能上网,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达31.8%,沿海现代重化工业布局加快形成,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建成南宁至贵港1000吨级、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高等级航道,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形成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六、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25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人均投资1.6万元。累计建设重大项目7615项,总投资3.24万亿元,其中开工6872项,竣工投产3818项,完成投资1.3万亿元。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填补了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的空白;防城港红沙核电项目开工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首座建设的核电站;龙滩水电站投产运行,成为全国运营第二大水电站;洛湛铁路广西段通车,改写了桂东地区无铁路的历史;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开启了广西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集中建设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第2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8.86%、32.92%提高到60.6%和60%。制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第一个封闭使用非粮车用燃料乙醇的省区。“十一五”累计造林超过1700万亩,全区现有森林面积约20290

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6亿立方米。到201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58%,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累计建成农村沼气池371.3万座,比2005年新增106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6.4%,居全国第1位。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9%,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环境达标率85%。“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八、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区各级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累计达到3305.15亿元,是“十一五”的3.61倍。解决1063.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26.23万户农村居民和华侨农林场危旧房,帮助114万农村人口脱贫。大石山区、桂西五县、重点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及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改造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88.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45多万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达到64万户和316万户,16.34万户城镇居民享受廉租住房。社会保险待遇大幅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3.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自治区级统筹,22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成五保村6852个,供养对象1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91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064元,年均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95元增加到4543元,年均增长12.7%。

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实现第四轮科技创新计划成效明显,攻克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建成126个人才小高地,组建23个自治区级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两基”攻坚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在全国率先实施的三年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胜利完成,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70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实现新提升,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文化惠民工程硕果辉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97%,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基地。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城乡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加强。人口和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整合资源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取得突破。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社会福利、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全面展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广西建设成效突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中央充分肯定广西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九、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深化推进,组建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部湾投资集团和北部湾银行,以及交通、铁路、城建、旅游、金融等一批投融资平台。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全面推进,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5%左右。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中越青年大

联欢等活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5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与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建立58对国际友好城市,居西部地区第1位。泛北部湾、大湄公河、中越“两廊一圈”等次区域合作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务实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动。在大陆省区市中率先赴台成功举办大规模综合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桂台实现全方位交流对接,桂港、桂澳合作不断深化。参加泛珠三角、大西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多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国际通道。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广西各族人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抓内需促发展,抓调整促转变,抓统筹促协调,抓改革促活力,抓开放促合作,抓保障惠民生,巩固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1228.75亿元,增长2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9.9亿元,增长23.7%,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5.76亿元,增长7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59.07亿元,增长37.7%,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215.9亿元,增长4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1.8亿元,增长19%;外贸进出口总额177.06亿美元,增长24.3%,其中出口总额96.1亿美元,增长14.8%;新增城镇就业45.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6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4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4543元,增长1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为“十一五”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成为广西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是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广西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的综合影响力日益提升,树立了改革开放新形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3月2日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1979-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增强。15岁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2006年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 ,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

下载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向万亿元目标挺进 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1年01月04日 10(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