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胜利完成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
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
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
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
第二篇:谈谈“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谈谈“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与热切注视下,“嫦娥二号”冲破夜空成功发射,从而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拉开了序幕。
作为2007年“嫦娥一号”、2008年载人飞船以及如今“嫦娥二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而这不过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1.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虽然2010年尚未落幕,但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现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2.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3.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奋力前行
第三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第四篇:十一五开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辉煌岁月又五年 开州大地焕新颜
——“十一五”开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开县统计局 刘衍文
“十一五”,岁月峥嵘;“十一五”,开州巨变。五年前,千年古城等破,滨湖开州待立;五年后,灵动水城显靓影,新添巴渝十二景。
过去的5年,是开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开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为指导,围绕“147”战略部署,着力发挥优势,优化环境,加快森林开县、畅通开县、平安开县、健康开县和宜居开县建设,推动开县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提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十一五”末,全县GDP由2005年的75.0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9.28亿元,总量接近翻番;人均GDP由2005年的5825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71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5亿元,总量翻了两番多;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8.0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7.92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39.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27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28.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7.92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
——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十一五”全县GDP年均增长14.7%,比“十五”快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比“十五”快23.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0%,比“十五”快7.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5%,比“十五”快4.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0%,比“十五”快7.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比“十五”快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比“十五”快1.7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14.7%,比“十五”快2.8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5亿元,总量实现了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9%,比200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05年的117.9%提高到2010年的197.7%,提升了79.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4.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7.69亿元;实现利税从2005年的3.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34元。
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8.6:35.8:35.6调整变化为20.2:43.3:36.5。五年间,一产业下降了8.4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7.5个、0.9个百分点。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工业的份额超过了农业9.9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六大基地”已具雏形。“十一五”期间围绕“稳粮保供给”,突出“增收惠民生”,深入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六荤三素”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柑橘、蔬菜、生猪、中药材、肉兔、竹材、优质粮油“六大农业基地”。2010年末,全县建成中药材基地8.7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28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2万亩、9个优质肉羊生态养殖示范小区、10个生猪养殖小区、10个肉兔生产基地,3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时,“九龙山”大米、“冠宝”柚、“翠香”梨、“渝开”锦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家,产值13.8亿元。打造出了“开县春橙”、“开州肉兔”、“开县木香”等特色品牌,实现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超市。
——工业“五大集群”初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一区三园”工业布局,构建“4+1”工业产业模式,以优化能源工业、提升建材工业、壮大食品工业、培育轻纺工业、发展天然气化工为工作重点,着力培育 五大工业集群,全县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行业。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45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1%;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7.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1%,比2005年的26.7%提升了5.4个百分点;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1.3%,比2005年的30.1%提升了1.2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能源、建材产业集群和食品、轻纺电子产业链条。五大工业集群产值、工业园区产值和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分别达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7%、28.5%、55.7%。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2005年的34家增加到2010年的104家,五年间增长2.86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35.1%。
——三产“四大重点”快速推进。百亿商圈进展顺利。经过五年建设,大时代、香港城、新世纪、开州大市场、吕氏春秋商贸城等一大批商业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县城核心商圈已拥有新世纪、重百、永辉、惠客隆等数十个入驻商家,成为集美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中心。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67.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其中核心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5%以上。三色旅游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开县立足于打基础、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行业管理,大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力推进红(刘伯承元帅故里)、绿(雪宝山)、蓝(汉丰湖)三色旅游等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产业链条基本形成。2010年,全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0万人次,增长25%,旅游收入2亿元,增长18%。金融高地有序推进。“十一五”以来,开县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机构建设均取得长足进展。截止2010年末,全县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比2005年增加4家;保险机构14家,比2005年增加6家;证券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转顺畅的金融机构体系。随着全县金融业实力的不断壮大,金融业在助推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211.06亿元,贷款余额达49.65亿元,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3、1.0倍,年均增长18.1%、14.9%;实现保费收入5亿元,赔付支出1.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倍、1.2倍,年均增长16%、17.1%;2010年证券交易量达68.36亿元,佣金收入0.15亿元;小额贷款余额1.02亿元。物流枢纽建设破局。“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移民搬迁、西部开发、城乡统筹等战略发展机遇,超前谋划,超前建设,倾力打造渝东北物流枢纽。到2010年底,重要物流通道万开高速公路提前通车,开达高速开工建设,开城高速纳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占地6平方公里,年产出超100亿元的开州港已经开工;总投资超10亿元,占地400亩的综合型生活物流园区即将开工;还引进了渝惠集团等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枢纽建设已成功破局。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发展环境更加优越
——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十一五”期间,是开县投资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83亿元,比“十五”累计投资高出268.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27.82亿元,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88.26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84.75亿元。2010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27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5.1%。2010年当年完成投资相当于“十五”期累计完成投资的92%。投资率达到81.2%(投资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22.8个百分点。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突出“千年开州〃灵动水城”定位,统筹推进“西部水城、风情名镇、美丽乡村”三级开发建设,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城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对外形象大幅提升。到2010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26万,移民新城入选重庆“巴渝新十二景”;城镇化率达36.5%,比“十五”末提高9.3个百分点;城市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6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41%,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布局打造临江、长沙、岳溪、温泉4个小城市,试点建设3个风情名镇、5个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以来,开县县委、县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三峡移民搬迁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了以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有效缓解瓶颈制约。2010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8806公里,硬油化公路由“十五”末的383公里增加到1677公里。电力装机容量77.6万千瓦,农网改造覆盖面达90%。“十一五”期间,万开高速公路、鲤鱼塘水库、水位调节坝、白鹤220千伏变电站、竹溪110千伏变电站、小江大灌区一二期工程、天然气输配工程、部分城镇功能配套设施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民计保障有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陈家中学、实验中学建成市级重点高中。文化馆、图书馆、开州剧院建成投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四苗”全程接种率98.6%,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9.3/10万和8.6‰。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8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28人。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开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着力改善“六项基本民生”。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2010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3.2%,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住房13.5万平方米;完成94个康居点、7000余户巴渝新居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9000余户;植树造林62万亩,森林覆盖 率41%,建成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5万,完成13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解决60.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居民收入增长显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7354元增加到2010年的13795元,五年间增长87.6%,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471元增加到2010年的5079元,五年间增长1.06倍,年均递增15.5%。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0573元、2904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3.8%、63.8%。全县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7.6平方米、46.9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39.3%、30.3%。
移民搬迁圆满完成 后续工作稳步推进
——搬迁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移民搬迁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以三峡移民投资强度最大、搬迁人口最多、拆房建房最快的搬迁速度,四期移民工作一次性通过国家终验,实现了“搬得出”的目标,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截至2010年,累计完成移民投资84.4亿元,搬迁安臵移民16.9万,复建各类房屋473.1万平方米,迁建工矿企业134户。
——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开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移民为先为重,在全面完成搬得出的基本任务后,倾尽全力推进安稳致富工作。一是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基本完成,8 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二是成立移民创业培训中心,巩固移民就业“双零”目标和“双千”工程成果,认真落实城镇困难移民救助、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等后扶政策,移民生活得到改善。三是强化库区综合管理,深入实施“五大监测”和“沧海桑田”科研项目。四是175米试验性蓄水顺利实现,库区水质稳定在Ⅲ类。
第五篇:谈谈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
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
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
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
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
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邮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
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
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和新建2.3万所乡镇卫生院、1500所县医院、500所县中医院和1000所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口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