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

时间:2019-05-12 08:0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

第一篇: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

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

**县针对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单一,总体素质不高等实际情况,围绕“服务基层”“服务农村”两个主题,采取五项措施,加大人才开发、培养力度,扎实推动了以“ 围绕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了;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培养一批应用开发型人才;按照特设岗位、定向培养的要求,培养一批进

得来,留得住的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按照一村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目标,抓紧培养一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为主要内容的 “四个一批”人才计划的有效落实。

培训与开发并重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服务主导产业,突出培养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技能档次、敏锐捕捉信息、正确分析市场等综合能力的培训、培养。县农业局举办玉米杂交制种、中药材种植、家畜饲养管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水稻栽培等培训班 12 期,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600 余人;举办大、小春马铃薯种 植技术培训班 8 期,培训农村马铃薯种植户 400 余人;县科技局、科协举办中草药、蚕桑、板栗、水稻、蓝莓等六个专业的农函大培训班 15 期,培训新 型农民 703人 ;县农广校实施“绿证培训” 1700 人,其中党员及农村基层干部 450 人,占 26%。另一方面,通过“素质教育”工程、“科技之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带动,积极开发人才、经营人才、盘活人才。县农业局通过培育 1000 个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实施马铃薯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辐射带动周边 20000 个马铃薯种植农户,县委 组织部实施 市级统筹“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 5 期,组织开展“科技之光”工程活动 5 期,培训、培养和开发农村各类实用人才 1300 余名,通过一系列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增多,涌现出了许多种植、养殖大户,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引才与引智结合为使各类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价值,**县采取了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优秀对人才的吸引、吸纳。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经济商务局等职能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参加昆明市人才招聘会、在市人事人才网上发布招考简章等形式面向国内公开招考、招聘校长、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切实加大了优秀人才的招聘引进力度。通过招考招聘,教育系统引进 37名、卫生系统引进 14名人才。在实施“刚性引才”的同时,着力实施“柔性引智”,使引才与引智有机结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方式,制定了《**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才柔性引进暂行办法》,通过 智力引进、兼职、人才租赁、项目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大力引进县外智力,促进**应用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2007年,47名人才在不改变与原单位人事、工资等关系的前提下,到**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三支一扶”工作。

上级与下级互动充分利用上级(省市人才资源),结合实际挖掘下级(县内优秀人才资源),使上级与下级互动,发挥省市与县内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科技之光工程”活动为载体进行三个方面的拓展,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一是拓展人才资源,拓宽活动范围,既邀请省市专家来**开展科技讲座,也组织县内优秀人才到基层开展培训;二是拓展服务机制,组织方式由科技培训、专题讲座拓展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科技之光”工程活动开展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增加了活动内容;三是拓展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既到农村基层为农民开展科技服务,也为县直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各类专家到**开展咨询、指导、专题讲座、送医送药等活动,搭建了科技培训与推广的平台,促进“四个一批”人才计划的实施,使“科技之光”工程真正惠及百姓、惠及农民。在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方面,县卫生局上派学习与下挂辅导互动,一是采取多种途径选送医务骨干到上级单位学习,与昆明市卫校合作选送了 39名基层护理人员进行大专学历教育;与昆明医学院联合办学,对 41名农村基层医生进行大专学历教育,51名进行本科学历教育;选送了 4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主检医师培训,选送了 2名中医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骨 干医师培训。另一方面,下到农村基层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能。先后组织了 6名医务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外请专家到**基层开展医务专题讲座 16次,组织县内专家开展讲座 34次,组织了 420名医务人员参加北京健康在线好医生网站学习,组织 408名乡村医生进行防保、中医药知识、卫生法律

法规等培训考试,并与之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保证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稳定和发展。

招录与培养同步在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培养方面,按照特设岗位、定向培养的要求,以“进得来,留得住”为原则,实施“特岗计划”,把招录外地优秀教师与培养本地优秀教师同步进行,着力建设一批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一是 根据**各学校教职工的实际,结合县下

达的招生任务和教师编制数,制定符合需要、符合实际的招录计划;二是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供需见面会,大力宣传**的教育教学,吸引广大毕业生尤其是优秀毕业生报考**,增强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三做好招录考试、考核、体检等工作,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环境,并按照学科岗位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选岗,签订聘用合同。2006年,**招录到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 130名,2007年招录到 145名,同时通过择优录用引进高中教师 37名。与招录同步的是,狠抓培养,县教育局、县人事局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岗位,定出职责,制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并根据任务分解,定出岗位名称、任务目标、职责范围、聘任条件、检查考核等内容,形成一个岗位、一套职责、一套考核标准的“三个一”培养机制,对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进行培养,使其尽快成长起来。

激励与服务互促在实施“四个一批”人才计划中,立足于**实际,把激励人才和服务人才作为重要内容,使二者互相结合、互为促进。一是 建立起优秀人才信息资源库、外语专业人才库、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库等 7个人才库,及时更新、动态管理,为服务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二是 建立起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县人才办为在 职的 31名县级领导建立起 44名联系对子,在中秋、春节等节庆日走访慰问联系对象,鼓励人才创业,激励人才发展;三是在新年到来之际召开迎新春优秀人才座谈会,征求、了解各方情况,为进一步服务好人才征集好办法、好经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四是组织“四个一批”中的优秀人才参加上级评优表彰,推荐了 2个优秀单位、2名优秀人才参加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了 2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参加第二批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评选,通过激励与服务互促,部分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从“四个一批”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所在行业、所在部门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极大贡献。

第二篇: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二月十日

根据《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制定《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本规划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是我省“十一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规划中的“四个一批”是指,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规划的范围是按照国家统计局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界定的,具体包括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体育五大领域。规划期限为2005—2010年。

一、思路与目标

加快文化“四个一批”的建设,关系到我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深化、具体化,关系到文化体制改革在这些领域的实施与推进,关系到为人民大众创造与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战略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根据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目标,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以弘扬“浙江精神”、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提升浙江文化活力,壮大浙江文化实力,提高浙江文化竞争力,加快推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切实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

(二)基本原则。

——文化继承与改革创新并重。发挥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区域文化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倡导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创新创造精神,注重文化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创新求发展。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以追求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繁荣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并举。面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推进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大众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掘浙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浙江人民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创造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精品,积极开发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带动改革。要通过规划引导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体系。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互动。积极完善政府对文化领域的指导、调控和管理,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良性发展。

(三)主要目标。

锐意改革,努力进取,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的文化设施网络,加快集聚具有规模实力、竞争力、辐射力的现代文化产业区块和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形成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融合、共促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省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明显增强。

——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省的重点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一批标志性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和一批有特色的基层文化设施。到2010年,全省城乡人均文化设施(含体育设施)面积超过2平方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设施有机分工、融合发展的全省文化设施网络,力争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和设施管理运营水平居全国前列。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优势突出。形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在国内、国际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7%,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15%,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10%。

——产业区块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区块,提升产业区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到2010年,全省形成3个以上知名文化区域品牌,5个以上产值超100亿元、10个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重点文化区块,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实力提高。做大做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培育发展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结构合理的大中小文化企业组织体系。到2010年,培育5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100家以上产值超1亿元的重点文化企业,成为浙江文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文化体制不断完善,环境优化。推进全省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转制工作。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合理、调控得当、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文化资源得到优化配臵,文化人才不断集聚,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二、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以重点文化设施的“2345”工程,即省市两级标志性文化设施、三类基层文化设施、四类文化信息网络设施、五类经营性文化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设施机制体制的区分与健全,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经济,加快推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一)有序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

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与品位的集中体现。我省将有序建设省市两级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化文化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加快提升浙江文化设施品位,展现浙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风貌。标志性文化设施要着重于文化内涵的提升,实现建筑特色与地方特色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防止追求豪华。要注重文化设施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营,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节减财政负担。1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

在原有省博物馆、省图书馆、杭州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基础上,续建西湖文化广场、黄龙体育中心,新建浙江美术馆、浙江日报传媒广场、浙江广电传媒大厦、浙江高科技广播影视后期制作中心、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浙江国际旅游展示中心等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根据需要适时规划建设省级其他大型文化设施。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要服务浙江全省,充分体现浙江文化特征与品位,要积极探索建立现代管理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真正成为展示交流浙江文化、促进浙江文化发展的标志。2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

结合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续建或新建杭州大剧院、宁波博物馆、温州大剧院、金华大剧院、台州文化艺术中心、嘉兴体育中心、湖州体育中心、舟山海洋文化体育广场、衢州文化艺术中心、丽水文化艺术中心等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根据地方经济财政实力,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科学选址,确定合理规模和建设内容;要注重通盘考虑区域间、部门间的资源共享,特别是省会城市要打破省市两级及部门界限、设区市要打破市区两级和部门界限、城镇密集区要打破相邻城市间的界限,切实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共享。

(二)加强建设基层文化设施。

根据我省基层文化设施的现状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应加强建设县级文化设施、社区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设施三类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层次和个人素质修养。1县级文化设施。

按照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体育场馆达标建设规划,加快欠发达县文化设施建设。条件具备的县,可适时建设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具有独特地方文化资源的县(市),可建设特色博物馆,成为展示、保护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要根据地方特色、经济实力和城镇规模,量力而行,提高设施的经济社会效益。2社区文化设施。社区文化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社区文化设施含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健身路径、游泳池、健身活动室、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要按照国家文明城市考核指标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加快制定落实社区文化设施标准,加强活动场所室内外面积、安全、卫生标准的监督落实。要鼓励财政转移支付、以奖代拨、社会集资、个人捐助、单位社区共建等多渠道融资,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健身休闲场所建设、运营、维护的新形式,要积极扶持鼓励社区业余文化演出团队开展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3农村文化设施。

继续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要在原有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完善内容、健全功能、形成网络,使乡镇文化站成为综合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至2010年,争取全省85%左右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具有图书报刊阅览、电视录像播放、体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并配有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加快乡镇新华书店、邮政及其他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促进并繁荣农村出版物市场。

(三)着力建设文化信息网络设施。

结合高新科技和现代营销业态的发展,着力建设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艺术、文化旅游四大文化信息网络设施,有效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居民文化服务内容,促进浙江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1广播影视网络。

适应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着力建设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化体系、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等广播影视网络。加快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建设、联网和双向多功能开发的进程,完善基层广播电视网络,加快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乡镇广电站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将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成为一张宽频、高速、高效、多功能应用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积极推广数字摄、录、编设备,加强数字特技、电脑动画、非线性编辑、卫星新闻采集、视频服务模拟演播室等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健全从模拟向数字过渡的技术体系,完善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实施方案,加快实施进程。2新闻出版信息网络。

随着新闻出版系统的网络化、电子化,加快建设全省出版物连锁经营信息网络、新闻出版管理信息系统、新华书店EBS电子商务网站等现代新闻出版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华书店信息系统,健全全省出版物物流配供系统和网点仓储建设,实现全省新华书店的全面信息化连锁经营,稳步推进跨省连锁经营。邮政发行系统要充分利用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出版物连锁经营体系。

3文化信息网络。

加快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和重要单位的文化信息网络。加快浙江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项目建设进程,与全省各地电子图书馆联成便捷网络,并与国内外重要数字图书馆、数字期刊联网互通,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浙江社会科普网络、档案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人文社科知识,实现全省档案资源信息共享。

4文化旅游信息网络。

有机融合全省重点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建设全省旅游咨询信息网络和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旅游交易网络平台建设,利用浙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我国乃至全球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四)鼓励建设经营性文化设施。

充分利用浙江市场经济发达、民间投资活跃的优势,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出版发行五类经营性文化设施的投资经营,创新文化设施经营模式,提高文化消费质量,丰富文化生活内容。

1文化演艺设施。

有序建设KTV厅、舞厅、演艺厅等文化演艺娱乐设施,优化文化演艺娱乐设施布局。提倡演艺娱乐设施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推广量贩式、连锁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步提高文化演艺的整体层次和品位,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内容,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健康文化娱乐需求,推进浙江文化演艺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休闲娱乐设施。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休闲娱乐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增加。要积极开发建设富有江南精致和谐韵味的茶馆、游乐园、文化休闲公园、都市农庄、休闲渔业场所等休闲娱乐设施。加快全省电影放映院线建设,提高电影放映的软硬件质量,倡导电影放映院线的多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结合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积极提升全省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的档次、规模,形成独特的浙江文化休闲娱乐风情,打造全国知名文化休闲娱乐品牌。

3体育健身设施。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各类特色体育健身休闲设施,如瑜珈馆、武术馆、形体训练馆、游泳馆、羽毛球馆等。鼓励社会资金承包经营县级体育健身设施,提高场馆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学校自有体育健身设施对外经营。大力拓宽体育健身领域,提升体育健身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群众健身休闲需求。

4文化旅游设施。

适应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的需要,加快建设浙江国际旅游展示中心及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衢州、丽水等市的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杭州文化旅游集散中心,使其成为浙江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加大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浙江文化旅游配套服务质量。

5出版发行设施。

充分利用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出版物发行、零售领域,重点支持大型民营发行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网络出版、图书电子商务平台等设施和渠道的建设,通过出版发行主体的多元化培育,促进出版发行设施运营的连锁化、集约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

三、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

依托浙江文化产业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七优五新三特”文化产业,即做大做强七大优势文化产业,着力发展五大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扶持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在国内外打响基于文化设计和创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浙江制造”品牌。

(一)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

浙江的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会展业和文体用品制造业,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有着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省的七大优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是浙江面对国内外文化市场激烈竞争,力创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重要抓手。

1出版业。

充分利用浙江出版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推进出版业集团化建设,提升我省出版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优化出版结构,大力扶持发展优势图书报刊群,进一步做强浙版少儿类出版物等名牌出版门类,积极发展音像、电子、网络等数字媒体出版业。

2发行业。

推进出版物发行企业集团化建设,促进新华书店等国有发行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出版物的多元化发行,增强出版物发行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主导作用,培育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发行龙头企业。鼓励大型民营集团等社会资本进入发行业。积极发展出版物跨省的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书店。

3印刷业。

加快印刷业集聚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杭州、宁波、苍南、义乌四大产业区块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使浙江省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中心。加快印刷业的技术改造,坚持“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发展方向,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管理,促进印刷业的升级优化。扶持印刷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4文化旅游业。

着力保护和开发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宗教文化、水乡文化、畲族文化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鼓励良渚文化遗址、江南水乡古镇等文化项目的申遗,力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强文化部门与旅游、规划建设等部门间的协作,按照积极保护理念,建设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适度开发浙江历史名城名镇、名人故居、名山名园等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打造唐诗文化旅游、海上丝绸之路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加大文化旅游品牌在海内外的推介力度,提升浙江文化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5广播影视业。

积极探索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制作业务与播出业务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推进广播电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电影公司改制步伐,加快全省、跨省院线建设。加大对浙江广播影视制作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知名影视拍摄基地,培育一批民营影视制作企业,创造一批广播影视精品。创新广播影视经营模式,大力开发广播影视衍生产品市场,积极开办付费电视。适应多媒体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加强对广播电视、音像、报刊、出版等多种媒体进行多重开发、多重利用。加强广播电视的省市联合,积极推进有线数字市场业务的开发,有序推进全省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改造。6会展业。

积极打造浙江会展品牌,在进一步建设好杭州“西湖博览会”、宁波“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绍兴“中国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温州“浙江轻工产品博览会”、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等会展品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产业特点,培育服装类、高新技术类、书报类等会展产品。大力整合会展场馆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合理布臵会展场馆,逐步形成以杭州为中心,宁波、绍兴、温州、义乌等城市特色会展联动发展的会展业体系,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业体系中发挥起相应功能。以办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加快培养和引进会展业专门人才,完善会展中介机构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会展市场主体。7文体用品制造业。

抓住我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北京主办奥运会、上海承办世博会的机遇,大力提高文体用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培育若干骨干企业和著名品牌。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品、运动球拍、办公文化用品、木制玩具、运动服装及鞋帽、皮划艇等文体用品制造业,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形成若干个区域品牌和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大力提升文体用品高新技术含量,提升浙江文体用品附加值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结合浙江优势,着力发展网络文化服务业、动漫业、广告业、体育服务业和文化经纪业五大新兴文化产业,力争使其成为浙江文化产业新亮点。

1网络文化服务业。

网络文化服务业潜力巨大,要充分利用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资本、人才、科技等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服务产品,大力培育网络游戏、手机内容、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兴网络服务行业。落实高新技术扶持政策,鼓励民营资本依法进入网络文化服务业运营及研发领域。充分发挥滨江高新文化产业区网络文化服务业较发达的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新文化企业,力争使杭州成为国内重要的网络文化服务业中心之一。

2动漫业。积极吸纳我省社会资本投资动漫业,加强对外合作,加快动漫业发展步伐,增强浙江动漫业规模实力。着力建设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漫产业基地和中国美术学院动漫教学研究基地,打造浙江动漫品牌,拓展浙江动漫市场领域。加大动漫文具、动漫玩具、动漫服装、动漫公园等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容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动漫专业的设臵,香港、北京等地动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现代教育培训机构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培训等途径,增加我省动漫专业人才数量,提升人才整体素质。3广告业。

含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广告制作和服务。要充分利用浙江现代媒体业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广告、报刊广告、户外广告和新媒体广告,扶持网络广告、分众广告等新兴广告形态。要以培育扶持大型广告公司为突破口,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告制作企业。健全广告协会功能,加强行业交流与自律,建立完善广告监管体系,促进浙江广告业健康发展。支持大众传媒、广告公司进入网络传媒领域参与网络广告经营,拓展广告业发展新空间。4体育服务业。

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服务业,重点发展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水上运动等体育竞赛,积极引进高级别的商业化体育赛事,打造浙江竞技体育品牌。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提升浙江居民体育活动参与和消费水平。积极拓展体育健身旅游业,构建“环太湖体育旅游圈”、“环杭州湾运动旅游圈”和“浙东海上运动旅游圈”,打造浙江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加快吸引社会资金组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实现体育场馆、体育训练、教学基地等体育设施市场化经营。5文化经纪业。

大力扶持演艺公司、版权代理公司、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经营代理公司等文化经纪类企业,加快浙江文化经纪业发展。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健全文化经纪行业协会,规范文化经纪业活动,实现其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加快文化经纪业人才培养。

(三)积极扶持特色文化产业。

浙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有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重点扶持文化演艺业、休闲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三大特色文化产业,继承发扬浙江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浙江文化影响力。1文化演艺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国有艺术院团分类改革,以越剧为重点,培育越剧、婺剧、绍剧、甬剧、昆剧等民间职业演出团体,鼓励剧团跨区域、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出新人、出精品,巩固拓宽戏剧演出市场。积极培养浙江文化演艺院团,打造富有影响力的浙江文化演艺团队。加快现代商业文化演艺市场的培育,在适当增加流行歌曲演唱会场次的基础上,增加交响乐、音乐剧等高雅艺术在浙江的演出场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演艺市场。

2休闲娱乐业。

有机融合浙江传统休闲娱乐文化,发展茶道、棋牌、评书等传统休闲娱乐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健康的现代休闲娱乐项目,引导休闲娱乐业向个性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网络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为切入点,培育和扶持网络文化超市。

3艺术品经营业。

重点发展工艺美术、金石书画等艺术品经营业,抢救挖掘面临失传的民间工艺美术。支持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浙江大学等名校、名社推行大师化、品牌化、市场化战略,光大浙派美术等传统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大力培育湖州湖笔、青田石雕、东阳木雕、浦江书画、龙泉剑瓷、台州玻雕等民间艺术创作交易集聚区。有效整合浙江各类艺术品资源和民间工艺品资源,着力培育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艺术品市场。积极探索建立现代艺术品拍卖市场,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品市场品牌。

四、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

按照整合、提升要求,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区块,重点打造“两新三传五优”区块,即两大高新文化产业区块、三类传统艺术产业区块和五类优势文化产业区块,进一步增强重点文化区块的特色优势、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将其建设成为浙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载体。

(一)优先培育高新文化产业区。

充分利用浙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较发达的科技基础,坚持走文化科技化道路,优先培育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滨江高新文化产业区两大高新文化产业区块,力争建成浙江高新文化产业的重要高地。

1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在完善和扩充影视拍摄场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的同时,着力建设影视策划与制作体系、要素构建体系、展示交易体系、影视后期产品开发体系和实验区服务体系,建成集影视投资、影视创作与制作、影视产业研究、影视高科技企业孵化、影视市场开发和影视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影视高新技术产业区。

2滨江高新文化产业区。

依托杭州发达的软件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积极扶持和吸引国内外高新文化企业,着力培育网络游戏、动漫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及衍生产品开发、数字广播影视、电子出版等高新文化产业,力争经十年努力,集聚一批高新文化企业和高新文化专业人才,形成完善的高新文化产业链,建成我国重要的高新文化产业区。

(二)加大扶持传统艺术产业区。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与产业相结合,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续挖掘保护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大扶持戏剧、工艺美术、金石书画三类产业区,光大浙江文化品牌。

1戏剧产业区。

以嵊州、台州等民间职业剧团为主体,积极转变观念,实现戏剧的产业化开发。围绕戏剧表演,加大新人培养力度,加强剧本创作、戏剧理论研究与培训、道具制作、纪念品生产与销售等相关产业配套服务。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剧团适应市场的运行方式。在做大做强嵊州、台州越剧产业区的基础上,积极带动省内其他戏曲剧种开拓演出市场。2工艺美术产业区。

重点扶持地方特色明显、艺术价值较高,又有市场开发前景的龙泉青瓷宝剑、湖州湖笔、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四大工艺美术产业区。

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区。坚持走艺术化、精品化道路,加大青瓷宝剑传统制作工艺的挖掘保护,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凸现龙泉青瓷宝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湖州湖笔产业区。在加大对著名湖笔品牌、湖笔笔庄保护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湖笔所含的文化底蕴。

青田石雕产业区。加大石雕人才培养,促进石雕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创新,拓展领域,提升“石文化”品质和价值,保持青田石雕的精品特色。东阳木雕产业区。继续推进木雕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产(生产基地)、技(技术学校)、研(研究所)、销(市场)、展(精品馆)“五位一体”的互动发展平台,提升木雕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3、金石书画产业区。

浙江金石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在中国金石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扶持三大书画市场区块、九大民间绘画区块,同时要加大浙江民间文化人才的挖掘,加强对古玩书画鉴定、拍卖及经纪人的培育,完善浙江金石书画创作、交流、交易环境,做强浙江金石书画产业。三大书画市场区。三大书画市场区块分别为杭州书画市场区块,宁波书画市场区块和浦江书画市场区块。杭州书画市场区块以书画作品的拍卖收藏交流为主,同时以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等艺术高校和名社为依托,提升市场的品位和品牌,加快发展一批个性化、品牌化画廊;宁波书画市场区块以古玩和书画的拍卖收藏交流为主;浦江书画市场区块以浦江、杭州、宁波等地青年书画家的作品交易交流为主。书画市场要加强市场规范,加快建立完善书画经纪人制度。

九大民间绘画区。九大民间绘画区块分别为秀洲、临安、奉化、慈溪、义乌、嵊泗、岱山、普陀和定海,是由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显示出浙江民间蕴藏着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加大农(渔)民画创作培训班、农(渔)民画教学创作基地建设和农(渔)民画展览陈列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壮大提升优势文化产业区。

改革开放后,浙江已在现代传媒、文体用品制造、文化旅游、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文体用品贸易五大领域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文化产业区块。发挥特色优势,拓展壮大优势文化产业区,是浙江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主要途径。1现代传媒。

浙江已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现代传媒业区块。要以做大做强杭州现代传媒业区块为重点,深化浙江传媒企业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推进传媒业跨行业发展,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提高浙江传媒企业竞争力和规模实力,力争把杭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传媒中心。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要加快区域性现代传媒区块建设。

2文体用品制造。

文体用品制造业已占浙江文化产业半壁江山,已形成仙居工艺礼品、云和木制玩具、温州龙湾制笔、桐庐分水制笔、宁海文具、德清钢琴、富阳体育用品、江山羽毛球等规模化、品牌化文体用品制造基地,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例。拓展文体用品领域、提升产品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健全产品全球营销网络是浙江文体用品制造区块发展的重要方向。

仙居工艺礼品区。以加快建设仙居工艺礼品生产加工园为重点,积极推进工艺礼品业的规模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仙居工艺礼品EBS平台建设,健全全球营销网络,带动工艺礼品业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档次的不断提高。

云和木制玩具区。以中国木制玩具城为载体,以中国木制玩具节为交流平台,提升“云和木制玩具”区域品牌,增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充实完善中国木制玩具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木制玩具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质量监督中心等研发服务体系,在进一步健全全球营销网络的同时,加快国内市场开发。

温州龙湾制笔区。以“中国制笔之都”为载体,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ASTM.D4236检测等途径,加快产品工艺创新,提升龙湾制笔的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桐庐分水制笔区。在加快研发中心、模具制作中心等建设的同时,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一批技术软件和关键设备,着力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产品由目前的“仿造型”向“特色型”、“独创型”发展。

宁海文具区。加快宁海文具研发中心、宁海文具电子商务EBS平台等建设,加强文具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训和储备,积极采用先进行业国际标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加快宁海文具品牌化建设,构筑宁海文具在国内外的综合竞争优势。

德清钢琴区。通过企业间联合互动,加强与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合作与交流,在制作工艺和管理方式上与国际接轨。培养和引进钢琴专业人才,改善金融服务,培育优强钢琴企业,使德清成为国内重要的钢琴制造基地。

富阳体育用品区。包括赛艇和运动球拍的研发制造。其中赛艇要进一步加强新产品研发,通过兼并、合作等方式形成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间分工合作的集聚效应,扩大产品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运动球拍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强化运动球拍协会的信息交流、产品研发、行业管理服务、市场开拓等功能,提升区块整体竞争力。

江山羽毛球区。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提高产品档次。通过要素集聚、兼并、整合及控股等途径,提升江山羽毛球的生产研发能力。逐步向乒乓球、网球、篮球架、运动球拍等相关产业拓展延伸,壮大区块规模,增强区块抗市场风险能力。3文化旅游。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水乡古镇、民俗文化四类文化旅游区块,打响“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浙江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全省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间的双赢发展。

红色旅游区。浙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重点建设嘉兴市南湖风景名胜区(中共一大旧址)、绍兴市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宁波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适时推进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中共浙皖特委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配套完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推动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宗教文化旅游区。依托浙江丰富悠久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和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形成以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区。加快“海天佛国”等宗教文化旅游专线的开辟,为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服务。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保护、修缮和恢复原有文化资源,适度开发新景点,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充实丰富游览内容。

水乡古镇旅游区。坚持走保护与发展并举之路,继续加大对乌镇、西塘、南浔等古镇的保护力度,保护水乡古镇风貌的整体框架,加快古镇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依照规划,加快景点景区建设,增添一批反映江南特有的水乡风味的设施,恢复和延伸传统的民间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经营公司和旅行社的合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打响水乡古镇品牌。

民俗文化旅游区。发挥浙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海宁盐官、绍兴安昌、景宁畲乡、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村、江山廿八都、仙居皤滩、临海桃渚军事古镇等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活动,推进浙江民俗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4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

以信息化为先导,突出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打造四大出版物及包装装潢印刷区块。

杭州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基地。以亚洲包装中心落户杭州为契机,加大杭州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业的研发、科技集成,促进产业链的延伸,着力发展出版物印刷、高档包装装潢印刷、特色印刷。加快培育和孵化一批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行业的重点企业,推动出版物印刷和包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一批世界包装产品品牌,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区。

宁波包装装潢印刷区。以宁波市区、慈溪市、余姚市为核心区域,以建设具有印刷材料、机械和印前、印后配套服务等综合性能的宁波印刷集聚区和全市统一的包装印刷产业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企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扩展,进一步发展特色印刷门类和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力争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苍南包装印刷工业区。继续扩大胶印、发展柔印、稳定凹印和丝印,大力发展精细包装装潢印刷和多种绿色环保的印后整饰工艺,提高苍南包装装潢印刷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扶持龙头企业以及集中布点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印刷企业行为,引导区域印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义乌包装印刷生产区。着重发展以服装、袜业包装印刷为特色的包装装潢印刷和挂历、年画印刷,服务于中国小商品城和当地产业。同时要加快建立规范的印刷工业集聚区,引导企业向集聚区集中。

5文体用品贸易。

作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义乌文体专业市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文体用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出口基地。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义乌)文体用品贸易博览会和中国文化用品贸易网等现代化商贸平台建设,加强市场的仓储、物流、海关、金融、商检、保险、信息网络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带动浙江和我国文体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快杭州、温州等地文体用品专业市场区块的建设培育。

五、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和载体。通过做强大型国有文化集团、壮大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浙江国有、民营、外资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浙江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做强大型国有文化集团。

重点抓好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电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通过联合、控股、收购、兼并、改制等途径,优化资源配臵,组建国有经营性集团公司等独立法人实体,努力建成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全国大型综合性现代传媒产业集团。积极探索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相分离的运营机制,鼓励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加快推进浙江国有文化集团的集约化发展。

1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整合频道资源,加快与市县广播电视的联合、合作步伐,组建集团网络控股公司。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积极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努力建成全国大型综合性现代传媒产业集团。2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加强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全面提升报刊、网站、印务、发行、广告等核心业务发展水平,力争发展成为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前列的大型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

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推进集团整体改制,增强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媒体的市场运营能力。加大资本整合,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多媒体经营,努力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4杭州文化广电集团。

全面整合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加快全市“模转数”整体转换进程,力争使杭州成为我国第一批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城市。发挥主业优势,积极发展内容产业及衍生产业,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

5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以新闻创新、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向出版物发行、印务、会展、物流等产业拓展,成为以报刊为主业,集广播电视、互联网、会展、物流、印务等多媒体、多元化经营于一体,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现代传媒集团。

6宁波广播电视集团。

全面整合宁波有线电视网络,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推进全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强化广播影视的主业优势,拓展经营空间,建成在长三角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传媒集团。7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以报业为主业,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报刊、出版、发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经营空间,努力开展跨地区经营和发展。加快“宁波书城”等项目建设,努力成为以报业及图书出版为主业的区域性现代传媒集团。

8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进一步整合现有“四报一刊一网” 资源,提高报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相关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实施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区域性现代传媒集团。

(二)壮大重点国有文化企业。

积极整合国有文化资源,加大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建设,加快重点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民营文化企业对国有文化企业的参股、控股、合作、兼并等多形式改造。重点扶持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现有国有文化企业,积极筹建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省体育产业集团、杭州出版总社等一批省、市出版物发行、演出、电影、体育、旅游、文化科技领域的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努力培育成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有效提高我省文化企业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骨干民营文化企业。

充分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资活跃的优势,鼓励浙江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独资或合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要抓紧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加快壮大横店集团、广厦集团、宋城集团、阿里巴巴公司、华新影视公司、浙江华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文化商城有限公司、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杭州飞鹰赛艇公司、杭州中南卡通有限公司、杭州神州视景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浙江民营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

充分利用浙江外向型经济日益发达和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优势,借鉴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力争使更多的浙江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加大对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浙江国有大型文化集团文化产品出口业务的扶持,通过交流、推介、贸易等方式,积极向国外出口浙江优秀的影视、出版物和其他文化产品。加大对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歌舞剧院、嵊州越剧团等文化演艺公司的扶持,巩固和扩大国外演出市场。加大对横店集团、宋城集团、华新影视公司、中南卡通等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打造一批优秀的影视、网络游戏、卡通、文化旅游作品产品,并积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浙江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生力军。

同时,积极吸引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浙江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及民营特色文化企业与跨国文化公司间的合资合作,重点在亚洲包装中心、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滨江高新文化区等项目上实现突破,并以点带面,促进浙江外向型文化企业的积极发展。

六、对策措施

(一)狠抓规划贯彻落实。

各地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要完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信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根据本规划的目标要求,编制相关实施计划和推进计划,突出发展重点,引导投资方向,抓好项目落实。具体项目实施要确定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实行目标责任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规划的落实,推动文化改革和发展。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继续推进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国有文化单位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贯彻落实“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

(三)规范文化市场准入。

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以及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不同类型,加快制定文化产业投资目录,规范文化市场准入。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公益性文化项目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环境。重点支持列入“四个一批”的文化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

(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以版权、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发展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于通过股份制改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要支持其申请上市。发挥我省体制机制优势,在文化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上,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省财政资金主要发挥引导功能,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配套。鼓励民营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参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政府要在产品定价、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指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公益性文化项目的捐赠,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化项目。

(五)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国家和省政府相关规定,落实对文化产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对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参股。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省级文化产业的发展。狠抓牵头项目,确保资金和土地落实。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用地要统一纳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用地规划,鼓励和引导民间文化投资项目集约用地。

(六)创建优良发展平台。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加强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建设,确立行业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和扶持文化经纪、咨询、代理、仲裁等文化中介机构建设,建成完善的文化中介机构体系。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统计核算工作。以高校为重点创建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影视科技制作、动漫画制作、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等新兴专业文化人才的培养。推进文化人才资源合理配臵,促进人才流动,优化人才结构,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文化发展高地。

第三篇:四个一批学习心得体会

*****区化工及重点耗能企业负责人培训班

学习心得体会

(**-**)

本次有幸参加了由*****区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办公室主办的的“*****区化工及重点耗能企业负责人培训班”。虽然这次培训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意义非常重大,经过本次培训,本人对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创新、企业环境污染刑事犯罪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常态下企业发展战略突破点、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及化工企业绿色发展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有助于以后的工作。非常感谢苏州大学各位教授、洪泽“四个一批”办各位领导,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才有我们的学习机会,在此请允许我道一声:“各位老师、领导们,你们辛苦了”。

我是恒泰科工贸负责人徐学勇,通过学习,深感公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改善这方面的缺陷。本次学习,一是有机会与各位教授、同行精英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二是学到了许多以往理论上不知道,但在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精华,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方向。这也是我们参加培训最重要的收获。

对于今后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结合实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环保设备基础台帐,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同时依托ISO14001体系标准,贯彻管用结合,加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力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运行岗位的值班巡视。开展对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做到人人懂技术,事事有专责。

2、安全第一,遵章操作

安全是企业的灵魂,是保证生产的第一要素。我们必须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全面搞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使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首先,为稳产达标,从硬件设施上入手,保证作业安全。其次,从员工的思想教育入手,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具体措施是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使员工把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牢记于心,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针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解决,确保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

3、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一个集体有形形色色的人,难免会有懒散、奸猾之辈,绝不能干不一样的活,拿一样的工资,让老实人吃亏。做事要安排到人,负责到底,为让老实人不吃亏,奸猾人难偷懒,分工要界线分明,不可摩棱两可,避免推诿扯皮。对于工作中积极主动,表现出众的优秀员工要采取多种方式给与表扬奖励,让优秀员工起到带头表率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凝聚战斗力。

4、计划作业,狠抓落实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垫脚石。有资料显示,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详细的发展规划,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美好的蓝图已经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设备、设施是企业生命的核心,对于大型设备、设施的维护要提前计划。“有计划+没落实=0”,绝不能临时抱佛脚,等到设备彻底坏了,设施完全瘫痪了才去维修、清理,那时候就一切都太晚了。

5、全面推进目标管理

管理是目标的载体,目标是管理的价值实现。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没有管理的目标是空洞的。只有具体目标与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管理的有效性、利益性。目标可分为阶段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为总目标服务。目标只有分解到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6、加强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治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的更有效配置等方面的细节式管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提出和实施,或能提高生产效率,或能节约自然资源,或能使人际关系协调,或能更好激励员工等。这些都将有助于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预定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结合公司实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健全公司、科室、班组,层层监督机制,使目标管理有章可循,有制而遵。二是以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完善三级考核制度。三级管理及考核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使干部有压力了,对自己要求严格了,使职工的自觉性加强了,积极性提高了。从而提高了整体工作的效率。

7、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

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发展过程,一直是依靠科学技术在向前推进,如何花最少的钱提高产品质量,始终是企业研究的目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技术领域的因素外,管理效率及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技术进步及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管理问题。管理可以降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经过本次学习培训,本人对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也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中作中我将不断的是学习,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为公司安全环保绿色运行而奋斗。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日

第四篇:北京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建议人选公示材料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建议人选公示材料

首都师范大学推荐:蔡春、田国秀、邓京力、高平、解小青、吴明娣

人选基本情况及主要业绩:

蔡春,男,1974年1月,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职称。主要负责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教师教育等教学科研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代表作品有专著《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等论文4篇,《“求根务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八年建设”成果》(第一作者)曾获200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等荣誉。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影响》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

田国秀,女,1964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职称。主要负责青少年成长与教育方面的科研工作。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评审专家等职务。代表作品有论文集《抗逆力研究:应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主编)、专著《学校师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微观政治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等论文2篇和译著《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本人曾获2006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北京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与跟踪测评》(第三作者)曾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少年应对父母离异的积极策略研究:基于抗逆力理论及50例个案》,承担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青少年社区服务资源的梳理与整合研究》等。

邓京力,女,1970年9月,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教授职称。主要负责史学历史与史学史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代表作品有《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专著2部和《接受与拒斥之间——西方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的回应趋向》等论文3篇。专著《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第三作者)曾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历史学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与分析》。

高平,男,1970年11月,汉族,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钢琴、作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授职称。主要从事作曲、钢琴演奏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等职务。代表作品有《作曲家——高平室内乐作品专辑》等钢琴曲专辑5张。曾获新西兰作曲家协会CANZ托拉斯基金奖等荣誉。

解小青,女,1971年3月,汉族,无党派人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职称。主要从事书法艺术教研工作。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代表作品有论文《邓石如隶书及其书史意义》、音像《解小青楷书教学》、《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参展)和《解小青书作》等专著2部。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三等奖,专著《赵孟頫书法艺术》曾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3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字认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当代发展研究》等多个项目。

吴明娣,女,1964年8月,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职称。主要从事美术史方向教研工作。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表作品有教材《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和《北京美术史》等专著4部。著作《汉藏工艺美术交流史》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3项。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生态研究》等项目2项。

第五篇:安全生产四个一律、五个一批(本站推荐)

“打非治违”的“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

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五个一批”,即: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

下载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工作经验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没有一流的人才支撑,发展现代化党政事业将成为空中楼阁,在新形式下的党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

    创业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加快实用人才开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实现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XX乡人民政府农村实用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为加......

    县级人才引进经验交流

    近年来,XX县发挥比较优势,把增强地区综合吸引力作为突破口,着力从引才观念转变、人才载体升级、服务环境优化三个方面,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打造人才集聚高地。2012年,共引......

    城关中学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竹溪县城关中学:“营养改善计划” 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我校自201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20XX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工作经验交流报告黄鑫 XXXXXXXXXXXXXXX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及走上工作岗位的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 本人黄鑫,今年26岁,甘肃天水人,2007年6......

    人才计划推动企业发展

    人才计划推动企业发展 ——访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HR运营总监叶阿次 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大型外资企业,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人才政策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他们的一些理念和经......

    关于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关于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材料一xxxx市突出问题导向,制定20xx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清单,重点围绕全市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引育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