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休实验二小学基本情况汇报
学校简介:
扬帆起航的介休市实验二小学
基本情况介休市实验二小学座落在南大街学巷,位居历史悠久的文庙,文化圣人“孔子像”是其显著的标志。学校正式成立于2010年9月,其前身是介休市实验小学南校区。目前,学校有26个教学班,1500余名学生,80余名教职员工。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各种设施配备齐全,拥有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多媒体室、学生机房、音美教室、教师备课室、实验室等。
硬件改善成立一年来,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新增50余台新电脑,8000余册图书,20余台新书架,学生今年全部用上了新课桌,又配备新办公桌椅45套,文件柜30支,新铺的塑胶操场已投入使用。
师资队伍这里还有一支爱岗敬业、好学上进、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有特级,首席教师1名;省能手、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7名;地市级教学能手9名;县市级教学能手34余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共77人,占95%;小学高级教师20人,占25%。学校教风、学风、校风良好,尤其是教师呈现年轻化,教师平均年龄28.1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理念特色实验二小学以“为提升生命质量积淀发展力”为办学理念,以“品行好、习惯好、学习好、身体好、兴趣浓”为育人目标,1
以“创建师生幸福、社会满意、特色鲜明的理想学校”为发展愿景。将创建书香校园和特色化学校建设相结合,着力创办“国学立品、文化育人”的特色学校,学校以“三读(课间读、午读、暮读)、两写(一周两次写字课)、一讲(一周一次国学讲堂)、三本(校本教材《文蕴》系列之三《做人篇》、《处事篇》、《求学篇》)、两刊(教师刊《我讲我的教学故事》、学生刊《我讲我的成长故事》)、两节(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读书节、清明寒食文化节经典诵读)”为主要实施途径,开展了亲子阅读、师生同读、师生读书会、现场作文比赛、班级故事会等一系列的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另外我校学生“负担轻,学力好”,“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特点,以“重视课堂效率,严控作业量”为具体措施,追求“轻负、高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每年的趣味运动会、音乐小能手比赛、美术手工赛、作文赛、电脑绘画等活动,基本已成常规化、常态化。2011年11月15 日,晋中市举行的书香校园推进会,把我校列为重点观摩学校,深受好评。
主要成绩短短一年的时间,我校不但实现了从分离到独立的平稳过渡,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书信大赛”、介休市“园林环卫杯”和“国税杯”征文比赛中,我校均获“优秀组织奖”;学校先后通过了“山西省课程建设规范化”、“晋中市六创建”、“介休市星级科学实验室”三大验收;在今年市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教学工作会
议上,我校又捧回了“特色学校建设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秀单位”、“通讯报道先进单位”三项大奖,学校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随着城市化建设,许多学校都已搬迁新校。我校位居老城,交通、校舍都存在一定劣势,但名校不以“大楼”而名,而以“大师”而名。所以“打造名师”、“提升质量”,抓内涵,提品位,创品牌是今后的工作重点。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将不懈前行。
第二篇:介休实验二小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国学立品 文化育人
介休市实验第二小学2010.9成立后,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校不但实现了从分离到独立的平稳过渡,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通过了“山西省课程建设规范化”、“晋中市六创建”、“介休市星级科学实验室”三大验收。2011年晋中市书香校园现场会在我我市召开,我校就是重点观摩点。我校连续两年被评为“特色学校建设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秀单位”“通讯报道先进单位”。我校校本教材《文蕴》获山西省一等奖,我校手球及文艺节目以介休市唯一代表到地区参赛。新建立的学校网站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网站。学校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这里有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强、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特级、首席教师1名,省能手、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7名,地、市级教学能手14名,县市级教学能手70余名,学历合格率100%。大专本科以上学历98名,占98%,中小学一级教师36名,占36%,学校教风、学风、校风良好,尤其是教师呈现年轻化,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校在特色创建上不断提高品位,挖掘内涵,三年来做了大量工作,现摘要交流如下:
一、确定特色项目:
我校前身是百年老校——介休市实验小学,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教风校风,又地处历史悠久的文庙,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为继承和发扬国学精髓,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确定了“为提升生命质量积淀发展力”的办学理念,“国学立品,文化育人”为我校的特色规划,具体内涵为“五品、五育”,“五品”即立儒雅大气之品、立感恩孝敬之品、立诚信责任之品、立仁爱友善之品、立勤奋进取之品;“五育”即育品行敦厚之人、育习惯良好之人、育学力强实之人、育身心健康之人、育情趣高雅之人。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确定了“有效课堂、双语特色、特长培养”为我校具体的特色项目。
二、积极完善特色学校创建小组。
学校对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加大了宣传发动工作,使创建特色文化学校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领导,成立完善的机构。建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
三、实施过程。
1.有效教研:
三年来我们在加大教材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效率、严控作业量三方面进行引领和督导,目的就是要追求“轻负高质”。每学期一开学各教研组第一周教研活动,主要以通教材为主,对科学、品德等科目,我们还请市教育局的教研员来给教师们通教材,力度最大的是研究“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人人必上的评教评学课、青蓝工程课、推门课以及新教师汇报课、视频课多种类型,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向有效课堂要质量。严控作业量,一年级努力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年级不超半小时,五年级不超40分钟,午间一律不布置作业。比较而言,我们学校的学生负担是轻的,学习兴趣是浓的。同时我校积极落实市局课改精神,加强小组捆绑式评价。做到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期一总评,班班有评价专栏,月月有评价总结。
2.特长培养:
利用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的特长培养。例如,音乐、美术除了每年艺术节都要进行作品展示、节目表演等以外,我们学校每年还要进行才艺大比拼,如音乐的舞蹈类、声乐类、器乐类,美术的书画类、手工类、摄影类,信息技术方面的电脑绘画、打字、课件制作等等比赛。像去年11月份音乐类比赛就有255名学生参赛,场面宏大,给有特长的孩子一个平台,也给艺术类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一次展示。去年参加上级的少儿书画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等我校学生频频获奖;体育方面可以说是我校的又一大亮点,每个月都有体育大型活动,并且已成常规:每年9月份是队列队形比赛、10月份广播操比赛、11月份跳绳比赛、12月份参加市中长跑比赛;3月份跳绳踢毽子篮球赛、4月份全校趣味运动会、参加市运会。特别是保证了每天的“阳光体育一小时,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是师生最轻松的时刻,师生同做广播操、健身操、自由活动、跳绳、踢毽子、呼啦圈、轻松快乐。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项目有国学、舞蹈、英语、国画、素描、合唱、篮球等11个组别使孩子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3.人品塑造:
我校在成立之时,我们就在规划我们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我们着重思考3个问题:小学阶段要为学生终生发展而奠基,我们的着力点是什么?怎样培养?或选择怎样的载体?然后我们确立了我校的核心理念是“为提升生命质量而积淀发展力”,要站在“生命质量”的高度看待教育,小学阶段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而积淀,积淀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做人处事求学的品质。结合我校地处文庙,历史久远,于是我们把我校的特色规划为“国学立品,文化育人”,即利用“国学”进行立品教育,包括我们的校园文化都是有目的的。例如:西操场的墙体设计则主要以阳光体育为主题,主操场的文化墙,则以小故事大道理的“立品”教育为重,立诚信之品,立勤奋之品,责任之品等等,同时设“文化教育”之地,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挖掘,于是也自然产生了我校的校本教材——《文蕴》、《成长》。
4.书香浸润(1)、三读
a.早读:每天早上上课前20分钟的早读,以大声朗读为主,内容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古诗名篇。
b.课间读:把诵读经典和课间操结合在一起造就校园一道亮丽风景。
c.午读:每周二、周三下午20分钟的读书时间以默读为主。(2)、二写
每周一、周四下午20分钟为全校写字时间,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周一先下载观看“庞中华教写字”的视频10分钟,其余时间就是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写字,开头一句: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端端正正写好中国字,头要正,身要直,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本一拳头。开展活动三年来,效果很好,受到家长的认可。(3)、一讲
即每周五下午20分钟的“国学讲堂”,我们33位语文教师轮流承担此项任务,形式就是像于丹那样,老师先读国学经典,然后写成讲稿,做成课件,提前就上传到公共邮箱,届时各班打开,主讲教师在播音室统一讲解。各班利用多媒体边看课件,边听讲,并把当天的国学经典语句积累下来,反复诵读,并记住。这样6年积累下来,每个孩子心中积累至少是200句,200句国学经典。例如今年一开学,全校积累的是: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对全校师生的立品教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4)、六本:
我们的校本教材《文蕴》目前已出台3本,分别为《做人篇》、《处事篇》、《求学篇》,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亲自为该书写序,该教材就是围绕“国学立品,文化育人”的特色而编,精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以学生爱读易懂易接受为原则。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今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校本教材《成长》:习惯篇、安全篇、健康篇。
(5)、两节:
“清明寒食文化节经典诵读”:今年的4月10日下午由我校四年级代表学校在操场进行了展示,受到了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更可喜的是,500余名师生离场后,地上没有留下一粒垃圾。这是“立品”教育之成果。
“孔子诞辰日读书节”:我校地处文庙,每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我们把这一日定为我校读书节,一年一个主题,今年
年 “与圣贤同行,伴经典飞翔”的演出,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6)、两刊:学生刊(《我讲我的成长故事》)、教师刊(《我讲我的教学故事》)5.特色班级: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展台。
6.出台了“国学立品文化育人”评价激励卡发放方案。实施目的:把评价激励机制纳入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充分挖掘国学精粹语言,制作成精美的奖励性书签,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平时教育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立品”教育,加强过程评价,形成长效机制积累国学知识。实施原则:
1、立足校情,合理开发。根据我校的现有资源和常态工作,以八大习惯为依托,发挥传统项目优势运作激励机制。
2、全面普及,形成氛围。要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
3、服务学生,适应学生,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
4、兼顾特长,形成梯次。在全面普及特色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发现特长学生,培养一批特色项目优秀人才。国学立品评价激励卡发放及评比办法:
1、国学立品评价激励卡按照八大习惯分为八种不同形式的书签,正面为书签名称,背面为有关国学名言,每种书签按国学名言的不同分为10-20种。
2、国学立品评价激励卡及奖牌发放由政教处牵头,每班设立2-3名好习惯监督员,以周按1:2比例推出获奖学生名单,每周五班会时间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民主推选出获奖学生(低段每班2名,高段每班3名)。获奖学生花名由专人每周一汇总公布,学期末作为政教处“习惯奖”
评比的重要依据。
3、获奖学生背诵书签后的国学名言(班长负责)。学期末背诵所获书签后的国学名言(班主任负责)。
7.我校于2013.2申报的《传承国学精华 整合课程资源 弘扬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经总课题组审核并上报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被批准为山西省《传承国学精华 整合课程资源 弘扬民族精神研究》子课题研究实验校。
一学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我们小学质量评估在全市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感到很欣喜。有着学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学生的积极合作,更有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感到信心百倍。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三篇:初三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
和被称量的物质颠倒了,此时该物质的实际质量应是()
A.7.9gB.8.0gC.8.1gD.8.3g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部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执笔人: 赵兵使用日期: 审核人:花沟初中初三化学复习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
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
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克。
〈1〉称量方法:
① 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
若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②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最后移动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读取砝码和游码的质量。物质的质量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__,把游码移回_________________处。
〈2〉注意事项: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别注意:
① 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其上称量。
②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称
量。
2、量筒的使用:量筒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选择的依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把量筒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正确的读数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视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
刻度。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
___________滴加。
〈3〉量筒是计量仪器,有均一的刻度,只能用来量度液体的体积,绝不能用来
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
应容器。
二、交流与共享: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8.1g物质,(1g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A.9mlB.小于9mlC.大于9ml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三、自我测试:
1、下列情况下,应怎样继续操作?(1)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称取5克食盐的的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称量某未知物质质量的过程中, 若发现指针偏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俯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读数为20ml,倒出液体后,仰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读数为10ml,则倒出后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判断
3、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滴管伸入液体中,挤捏橡胶乳头吸取液体B.取液后,应保持橡胶乳头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C.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上方,轻捏橡胶乳头,滴入试液D.滴液后,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上,以免污染滴管
4、过滤操作中错误的做法是()。A、滤纸必须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B.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 滤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D.倾倒液体时只要小心,可不用玻璃棒引流
5、量取35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①100ml的量筒②滴管③250ml的量筒④50ml的量筒⑤10 ml的量筒()A、①②B、③C、⑤D、②④
6、判断:1.托盘天平可称准到0.01克。()2.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取砝码。()3.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滴出,滴管下端紧贴试管内壁。()
四、教(学)后记:
第四篇:实验二小教学工作简要汇报
实验二小教学工作简要汇报
高天流云
2009年5月
根据一中2009年工作要点和武校长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开学初制定了本学期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运行表。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抓常规。作到周小结月总结,各项工作和活动井然有序,效果显著。下面我就把开学两个多月落实推进教学工作计划情况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计划,强化常规管理。
强化常规管理,在 “严”、“细”、“深”、“实”。四个字上下功夫。“严”即要严之有理,严之有爱,严之有法,严之有导。“细”即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深”即要深入思考,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深化提高。“实”即真心实意抓教学,脚踏实地抓常规。用心用情办教育,走进教师心灵,走进学生心灵。不摆花架子,常规管理落到时处。
1、开好三个会。
⑴召开了全校的教学工作会议。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大庆一中2009年工作要点”,通报了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号召全校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本职岗位,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用创新的理念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开展“创新人物”及“名师”评选活动中成长,在赛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
⑵ 召开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为了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结合二小实际对教研组长进行了培训,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协调、凝聚、引导、带头作用。发扬团对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成长。充分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⑶召开了毕业班工作会议。
对全体毕业班教师提出四点要求:(1)工作着力点聚焦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工作要形成合力,打整体仗。(3)要用心用情感染学生,给学生创造乐学会学的愉快氛围(4)注意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
2、坚持常规检查。3月2日、4月2日、5月4日由教学校长和教导处有关人员对全校43位任课教师的教案、读书笔记、听课笔记及全校学生作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存在的个性问题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共性问题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点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给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借鉴的平台。在教案检查过程中反映了以下特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书写规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预设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过程,教学反馈认真,“三维目标”得到了落实。此外还对全校五个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千余本作业进行了抽查。发现有以下特点:同年级的作业类别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批阅方式:低年级采用激励性标志,中高年级采用激励性语言。其次通过常规月查周检和深入课堂听课,查看对学困生是否有所关注。在检查中发现好的教案、读书笔记、优秀作业进行通报表扬并展览,差的通报批评和个别谈话,提出改进意见,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与年终奖挂钩。
3、深入课堂听课。开学第一天起学校领导就深入到各学科课堂听课。采用的方式:(1)组内听切磋课;(2)骨干教师推门课;(3)中年教师准备课;(4)青年教师跟踪课;(5)相关学科整合课(6)外出学习汇报课。即时听课,即时反馈。做到备课研讨与上课尝试相结合,自我反思与领导交流相结合,个别沟通与大会点评相结合。共同探讨,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精雕细琢”、“务实创新”。课前细琢磨、课上精指导、课下多反思。开学到现在抓教学的领导累计听课60余节。
4、创新集体备课。做到“两个遵循”,“三个吃透”,“三个做好”,“两个了解”,“ 两个明确”,“发挥三个效应”,“两个争做”“ 强化三性”。即:遵循常规教学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吃透新课标,吃透新教材,吃透教参;做好资源优化组合,做好课前问题预测,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明确编者意图,明确设计理念。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辐射效应,发挥高级教师的示范效应,发挥老教师的带头效应;争做学习型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强化“ 实效性、可行性、灵活性”。集体备课形式创新。集中备与自主备相结合。主抓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坚持每周分别深入一个教研组与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其他组由组长牵头自主备课,教导处进行监督检查。以点带面,抓教学的领导依次循环,每月深入四个教研组参与备课全过程。力求做到“六方面的引导”。即引导教师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引导教师研究教与学的方式,引导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教师对教材的优化重构,引导教师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捕捉创新的切入点,捕捉创新的契机等。使教师设计出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特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从而展示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四方面操作:一是从上课看集体备课;二是把讨论引入备课之中;三是建立可持续性备课理念,即反思性备课。四是变备课写教案为写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实现备课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1、开展“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模式”的课型构建研讨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首先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教师的建模理论培训。学习了教育专家查有梁、朱小蔓、吴立岗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方法。有计划的了解中外教育家的有关做法。即: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育法,美国心理学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跟舍的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的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我国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陶行之的“六解放”等。二是重视集体备课和个人钻研相结合。发挥整体功能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适合各科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构建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遵循九个原则(: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自学性原则)。
通过开展“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模式”的研讨课活动,实施“特色教师行动计划”、“特色教师工程”,给每位教师创建研讨交流的平台,调动了教师自我诊断,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的积极性。我校三分之二的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自己的‘独门绝技’。于辉老师探索出了趣味识字教学模式,翟春英老师探索出了体验性口语交际教学模式,董春杰老师探索出了“温故知新”阅读教学模式,刘烨老师探索出了“激疑—质疑—释疑”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安晓群老师探索出了作文“七步”指导教学模式,姜红老师探索出了高年级数学“自助餐”式复习教学模式,陈香老师探索出了低年级数学故事激趣教学模式,周玉萍老师探索了“ 合作互动,自主探究” 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汲红、陈海娟老师尝试了“互动式”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董春杰老师感慨地说:“特色教师工程练就了自己的风格,赐予了自己飞翔的力量。”她参赛的智能创新课题汇报课《触摸春天》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她探索和尝试的温故知新阅读教学模式,已在全校推广。在建模与探索的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既有模式,又不惟模式。既有法可依,又无定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达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从而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使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2、创新研究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会探究。本学期,以《古韵书香》为主题,其中包括诗、词、赋、曲等多种内容。
一、二 年级以“诗情画意”为题材,三、四年级以“中华春联”为主题,五年级的题材是让学生广泛搜集、研究和初步了解中国历代文化经典、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
我校于4月份在校图书室展出了各班优秀的研究性作业。作业设计新颖,异彩纷呈。
3、以“温故知新三分钟我当小老师”的活动为契机,进行学法指导。老师根据学情和教材的需要预设和把握温故知新的切入点,文章的个别段落也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采用四让教学法: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全面发展,我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本学期开设了演讲、书法、作文、阅读、数奥、绘画、合唱等13个兴趣小组。做到三保证和五有: 保证时间、保证场所、保证内容。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各类拔尖人才,系统跟踪,系统训练。为打造特长教育品牌奠定基础。
5、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5月8日,教学校长带领全校语文教师走出去,到市直机关一小听课学习,听了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贾海燕和肖雅洁两位教师的课,受益匪浅。二是请进来。4月16日,我校开展了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学生家长和让区联谊学校教师来我校听课指导。于辉老师的识字写字课,陈香老师数学课《认识时钟》受到兄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校际间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动合作、分享交流,共同提高,开创了教学研究的新途径。
6、举办“学生计算能力比赛”活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兴趣。通过平时作业和期中检测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甚至很优秀的学生往往也失误在计算上。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我校于5月7日,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数学计算能力比赛。各年级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每学年组最终评选出10名计算小能手,并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予以鼓励。赛后我们组织所有数学教师反思研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全体数学教师总结方法如下:(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参与,变式练习,游戏比赛,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激发兴趣。(2)教会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一是探究计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二是告诉学生:一看二想三算四检查。(3)坚持让学生经常进行练习。发扬“歌德巴赫猜想”精神,反复练习。(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养成看到题目,首先审题的习惯,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创新校本培训,工作再攀新高。
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校的校本研修做法在大庆市教育局举办的“校本研修表彰大会上”进行交流和推广之后,我们仍然探索尝试创新校本培训的新思路,向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纵深发展。
1、培训做到三个结合。
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方位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相结合。
2、读书做到七个相结合。
读书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读书要作到“三性”。即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读书方式要做到“七个结合”。采用集中学与自主学相结合;记笔记与写体会相结合;讨论与讲评相结合。读书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读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读书与教学反思相结合;读书与育人相结合。本学期读了《魏书生精讲学生高效学习法》、《人民教育》、《小学德育》等有关文章,并要求每人书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开学初由主抓教学的领导一一研读批阅并进行评比活动。董春杰、张于、杨春慧等10余名教师获奖并参加展示。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和文化素养。
3、以硬笔书法评选活动为平台,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开展了教师硬笔书法展示活动。坚持每人每月展出一次小黑板,每学期展示一篇钢揩字。
四、整治有偿补课办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中关于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的处理办法和有关规定,我校坚持每月致家长一封信,利用家长会评教评学进行反馈,和教师签定责任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家长监督,形成家校联动,共同抵制,加大对教师补课办班的查处力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维护教师的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课改督导评估工作扎实有序。依据课改督导评估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把迎检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方案,领会精神,拿出迎检思路,对迎检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由教学校长牵头落实,责任到人,使迎检工作顺利全面铺开。截至3月25日,完成了自评阶段工作,形成了自评报告及课改工作汇报,并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归档。3月27日,一中科研和教务两个科室领导来我校进行了督导检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留下了诚恳的指导建议和意见,之后我校又对自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和完善,为评估工作的顺利通过奠定了基础。五月十五日由教学校长向市教育局课改评估组做了课改工作汇报。五月十九日市义教科和教育学院联合带领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我校检查指导听课,其目的是了解新课改精神是否在课堂上落到实处。
下步工作重点:
1、继续探索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实施4566811培训工程。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文明的发展、道德方面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
“五项基本功”
口语表达、三笔字、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六项课堂教学技能”:
导课、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练习设计。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八种教学能力”
①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思路清晰,准确的板书能力③熟悉的动手操作能力④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⑤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⑥灵活的思维应变能力⑦坚实的教研科研能力⑧一定功底的写作能力。
2、加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点代面。
3、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改精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一百个英语日常用语;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
第五篇:吉林省二实验小学
吉林省二实验小学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把电教手段引入到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中,活化了德育内容,丰富了德育形式。在课堂上,把电教媒体有机渗透,寓传道于授业之中,《江城日报》曾以头版头条的位置给予报导,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在省内推广,传统美德教育获国家优秀科研成果奖。网络文化的恰当运用,寓教于乐之中,吉林地区养成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经验在地区推广了学校“手指尖工程”。
多年来,学校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突破口,开展学校教育现代化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在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的突破,以国学、篮球、科学、民乐等为代表的学校特色课程,为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其中“一主二合三分”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好的效果;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研制的突破,学校建设了“吉林市教育信息网”、“二实验小学网上学园”、“德育资源网”等网站;四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电子白板班班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并采取从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整体优化,构建模式三步走的战略,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6项。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现代化教育工程。这些实验研究向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试方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特别是“CAI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研究”,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全国八十万中小学校中只有115所承担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我校被首批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并将承担吉林省小学数学CAI教材的开发与研制工作。
师资队伍
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我们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教学能力复合化、教师结构多元化、教育交往多样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作为必修内容,要求达到熟练掌握与有效应用的水平,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几年来,学校通过深入开展电化教育实验研究,锤炼了一支观念新、功底厚、操作比较熟练、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学校在岗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已达到100%会操作,80%比较熟练,一些骨干教师能够独立开发辅助教学软件。用现代化的思想、现代化的技术武装起来的教师如虎添翼,在素质教育中大显身手。
所授荣誉
几年来,学校坚持现代化教育改革实验,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学校德育为地区龙头,养成教育通过省专家的技术鉴定,在地区推广;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国防教育是省市先进单位,少先队是全国红旗大队。近五年来,有8名教师13人次在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奖,在吉林市“全天侯”教师竞赛中,学校教师有四位教师夺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交流的论文有78篇,在省级刊物或大会交流的论文有213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190多篇。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实验获省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电教教材展出,学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反馈教学示范校,全国引探教学先进
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义务教材试教先进单位,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特等奖,省标准化办学一级一类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省科技教育示范校,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少儿篮球参加全国比赛11次,次次获奖。97年7月,学校承办全国小篮比赛取得第一名,并向国家、省体育院校输送30余名优秀队员,校艺术团在艺术比赛中成绩优异,舞蹈队向上级院校输送28名舞蹈专业人才。学校二课堂队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作文、“华赛”、“奥赛”、美术、书法、航模、计算机、珠脑、声乐、器乐等项比赛,获奖达3456人次,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