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淄博市高青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淄博市高青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个保持”的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年”为总抓手,大力推进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重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2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3.2%。境内财政总收入10.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7亿元,增长10.01%。年初确定的77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有65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36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6亿元,增长18.5%;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5.56亿元、39.6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0.1亿元和9.74亿元,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被授予全国金融生态县。抓住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加强项目策划和对上争取,有力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5亿元、利税17.2亿元、利润9.6亿元,分别增长18%、10%和20%。7家企业跻身全市工业百强。扳倒井、东胜、鲁群、青苑纸业等11家企业纳税超过1000万元。完成进出口1.8亿美元,利用外资1550万美元。青苑纸业2730纸机生产线、富奥欣L-乳酸一期、滨海纺织一期、流云搬迁扩产、五湖陶瓷二期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运。2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支持计划,全县工业技改投入完成22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09′突破高青银企合作促进会协议贷款金额22.18亿元,到位资金19亿元。规范北威能源投资担保公司运作,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筹建1200万元还贷应急准备金,6家重点骨干企业列为省经贸委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信贷支持计划,增加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大地肉牛在天交所成功上市,资本运作实现零的突破。
——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有力推进。成功举办百名客商进高青、台湾香港深圳招商会、企业上市推介会等集中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专题招商、项目招商、产权招商和以商招商。全年引进项目102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3亿元。生物质发电、液化气芳构、无毒增塑剂、流体混合机械制造、钜创增资、电子基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投资1.8亿元的泰维润滑油、投资2200万美元的稳昇纺织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建成区达到6平方公里,入驻项目42个,累计投资45.6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2.82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台湾工业园不断壮大完善,省政府表彰我县为对台招商标兵。今年以来我县相继被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省财政体制省直管县与千亿斤粮食产能大县,为加快开放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总产47.8万吨,增长17.2%。全县肉牛存栏7.8万头,奶牛2.8万头,肉鸭出栏18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1万亩。新增林地1.3万亩。拥有绿色农产品品牌28个,21个农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家。“高青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由农凯米业实施品牌和市场运作,实现与香港“五丰行”的合作,成功进入香港市场。布莱凯特优质肉牛新种质繁育开发自主创新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加强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被授予全省科普惠农示范县。投资1300万元实施农村自来水拓展工程,解决了2.8万人的饮水问题。投资892万元完成马扎子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镇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7个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支农助农补贴7530万元。建立强有力的责任体系和严密高效的工作体系,美国白蛾防治、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城市和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增强。投资6000万元完成高苑路西延、文化路、田镇大街、老张田路城区段等道路改造工程,新植、补植各类苗木12万株,增加绿化面积45.5万平方米,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园林城市”。千乘湖生态文化园被认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高淄路西南绕城线路基桥涵工程全面完成,铺设路面4.7公里。投资2400万元完成县道李中路改造。投资16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58.2公里,彻底解决最后28个村不通公路的问题,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芦湖二期、国井苑、田盛园等一批住宅项目开工建设。王府井商业城、苏州街和大芦湖温泉度假村等三产项目进展顺利。温泉地热开发进入商业运作阶段。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16户。“两区三村”住房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全县建筑业实现建安产值21亿元,完成县内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税收6700万元。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北支新河氧化塘工程,实施了丽村热电、虹桥热电脱硫除尘治污改造,12家重点排污企业实现在线监测。2009年我县被评为“中国最佳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县”。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新增就业5196人。田镇、赵店两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率达到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县财政投入新农合资金960万元,各级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8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802万元,城镇困难家庭供暖补贴100万元,廉租房货币补贴167万元,首期60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工程交付使用。年初确定的九件实事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兑付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性补贴855万元,带动农村家电和汽车摩托车消费6756万元。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120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0处。全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5.42亿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分别增长8%和8.2%。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投资8000万元推进第四中学扩建和县中心路小学改造,四中扩建建成使用,实现青城、黑里寨第二批农村初中进城,县中心路小学改造完成主体工程。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600元和400元。发放贫困助学金220万元,受资助学生4552名。投资1890万元完成1.1万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新病房楼建设。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人口目标责任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切实保障。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发掘取得重大发现,填补西周齐文化考古空白。唐坊店子南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把我县可考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3000年。实施了广播电视升级工程。完成县人民剧院改造、乍启典艺术博物馆和扳倒井酒文化博物馆建设。第二次经济普查通过验收。助残工作成效显著,建成省级白内障无障碍县。双拥优抚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拥有高标准门球场110个,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政风行风热线,高标准推进电子政务和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山东省县级优秀政府网站。建立完善政府投融资评审监督机制,确保了财政投资安全和效益。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被命名为山东省平安畅通优秀县。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大力推进治安安民工程,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加强应急管理,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县。
各位代表,2009年,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自我投入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突出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经济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镇域经济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抓落实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衔接“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我县赶超进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高青由农业县向工业县重大转变的总体部署,以县委确定的“十大工程”为总抓手,坚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内外并举扩量提质,着力扩大有效投入膨胀经济总量,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完善平台放大优势增强活力与后劲,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干2010年,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0%、17%、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7%;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
实现今年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骨干企业带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把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在增量调整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工业实力和竞争力。一是突出抓好企业运行。抓住国内经济增势加快、全球经济回暖复苏的有利时机,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主动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货币结算结构,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和队伍建设,努力保持产销良好衔接。发挥钜创、德元、联昱、侨牌等进出口大户的带动作用,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发挥金融生态县“投资洼地”效应,加强政银企互信合作,支持县内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投放,积极引进更多的县外金融机构入驻,加强信用担保能力建设,继续办好银企合作促进会,为企业稳健经营、加快扩张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强对企业生产要素的调度、衔接,积极化解资金链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二是大力推进骨干企业膨胀。完善扶持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骨干企业帮扶推进机制,集中全力抓好泰维润滑油、稳昇纺织、鼎鼎化工高分子合成树脂等一批投资3000万元以上续建工程和鲁群900万件高档服装、丽村生物质发电等11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继续对30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实行县级领导挂包,推进工作小组包建,确保强力高效推进。密切油地合作,全力做好服务油田工作。集中做大做强扳倒井、东胜、宏远、鲁群、鲁明等支柱企业,推动扳倒井冲击全国品牌。立足我县产业发展重点,瞄准国内优势与知名企业,加大重点财源项目的引进力度。力争年内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发展到8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1家以上。三是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依托现有企业的资产优势、发展空间优势、市场优势、管理团队优势,高端做好产业链规划和项目策划,采取产学研合作、技术改造、产业区域整合、引进战略投资等综合措施,拉长做大纺织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依托鲁群、钜创、兰骏、流云、联昱、宏业等骨干企业,针对纺大织少服装弱的实际,增强织布染整能力,重点发展高档织布和品牌服装,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钜创第三次增资、联昱联怡增资扩产、兰骏高档休闲面料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针对石化产业链不够优化造成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推进分项目招商、多元化投资,按照油头化尾的发展模式,规划实施一批石化产业链系列开发项目。依托扳倒井、丽村生物科技、大地肉牛等企业,做大食品加工产业。以上市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引进战略投资,积极推进油棉企业整合。依托富奥欣、侨牌、万众节能、耀微玻纤等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抓好富奥欣5万吨结晶麦芽糖醇扩产及3万吨L-乳酸、侨牌3亿支高档输液器、万众自组装纳米球节能润滑剂等高新技术项目,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四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采用新技术、新标准、新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年内争创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新增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服务名牌3个以上。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完成淄博绿环水务公司污水处理扩产升级改造,加强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测,抓好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确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二、扩大招商引资,壮大园区经济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赶超阶段,突破资金和要素制约,必须大力招商引资,借势借力发展。一是突出环境招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奖惩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一方面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全程跟踪服务,做到有诺必践、合力扶商,擦亮“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和“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金字招牌;一方面统筹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建设,实施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扩容,建设北二路等道路与管网工程,进一步增强园区项目承载能力。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通过积极推进“两区三村”建设和沿黄未利用土地开发整理,拓展土地发展空间。二是突出项目招商。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按照我县确定的打造黄河三角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基地、温泉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基地的“一园三基地”发展定位,认真研读政策,依托我县优势资源和产业,策划一批产业链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资源利用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对上争取和对外招商,着力争取和引进一批对经济发展支撑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依托商务部与淄博市部市合作机制,策划好我县高档肉牛项目、节能环保新材料项目、低碳经济项目,搞好对欧盟招商。三是突出产权和股权招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招商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主动攀高结强,借助战略合作和资本运作实现快速膨胀扩张。借助专业机构高端策划,指导企业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卖点”,策划好商业计划书,以股权产权为纽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坚定不移地抓好扳倒井、富奥欣、耀微玻纤、丽村生物科技等上市后备资源企业的上市推进工作。四是突出抓好招商项目推进。加强对在谈和签约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建立招商项目从“意向、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投产”梯次推进机制,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到位县外资金16亿元。建立县、镇及项目引进镇、项目落地镇,项目配套与财政收益分担与分享机制,推动各类项目向园区集中。2010年县经济开发区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
三、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立足我县生态优势和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则和做大牛产业、做稳鸭产业、做亮林产业、做优品牌农业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做大牛产业。依托布莱凯特牧业高档肉牛新种质优势、大地肉牛品牌优势和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的规模优势,启动实施10万头高档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在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等方面提供综合支持,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化,力争年内新种质高档肉牛达到1万头,能繁母牛3万头,肉牛存栏达到10万头。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惠农“一卡通”,采取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仓储抵押、合作社或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形式,加大金融对畜牧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规划建设千亩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牛基地,发展大户养殖,培植发展一批千头肉牛养殖小区。稳步扩大奶牛养殖,实施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密切与得益、蒙牛、光明等知名乳品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乳品加工项目,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实施标准化生产,建设山东省绿色优质奶源基地。二是做活水文章。依托“高青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农凯米业龙头带动,借助农业综合开发立项支持,实施万亩有机稻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打造4000亩有机稻核心区,通过市场引导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投资4200万元高标准实施马扎子、刘春家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干渠衬砌33公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按照生态水系、平原水库、湿地保护修复一体化原则,统筹推进水域水网治理,积极策划争取大芦湖观鸟湿地立项。依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大力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工程,推广健康生态养殖,巩固山东省淡水养殖大县地位。发挥水资源优势,利用低洼地资源和池塘水域,积极发展有机莲藕种植。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自来水管网拓展工程,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三是做优品牌农业。把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依托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基地,依托标准化基地创建品牌,按照政府、银行、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化推进模式和标准化基地、品牌农业、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生产组织模式,积极推进优质西瓜、西红柿、奶牛肉牛、肉鸭、水稻、水产、金针菇等九大精品片区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维护和运作,严格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实现品牌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系列化。稳定丰产造林规模,扩大花卉苗木种植,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统一,做亮林产业。以“田横庄园”为主打商标,面向都市及城乡居民消费时尚与食品安全需求,依托鲁农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寨子西红柿采摘示范园、都市荷田等有机与绿色无公害都市农业示范区。四是壮大镇域经济。立足各镇已有的优势项目,按照“小产品大群体”的模式,培植一批优势产业群体。支持发展交通运输、粮食购销、农机作业、木片加工、渔具制作等区域优势项目,支持农村各类能人立足乡土科学创业。依托山东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大县建设,积极策划争取一批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农业科技项目。继续发展种粮政策性保险。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毫不放松地抓好美国白蛾防治与秸秆禁烧。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力争年内9个镇镇级财政收入全部过千万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着眼于搭建发展平台,改善人居创业环境,大力加强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规划约束,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县城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各项专业规划,加快编制完善县城南部区块控制性详规。坚持规划先行策划紧跟,高水平做好城市资源的经营性策划,变潜在资源为显性资源,实现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良性循环。实施千乘湖生态文化园提升工程,依托城市道路环线和城区周边骨干河道,积极推进环城水系构建,彰显黄河湿地园林城市特色,拓展城市空间。抓好黄河路东段、六号路七号路延伸和三中学生通道等城区道路改造建设。扎实推进“两区三村”建设,实施苗家等一批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工程。抓好银岭、齐林、国井苑等小区续建和流云花园、新侨城、芦湖三期等新建住宅小区开发。依托黄河建工、建安总公司等建筑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进和培养项目经理与各类专业人才,巩固淄博市场的优势地位,大力开拓市外省外市场,力争完成建安产值24亿元。二是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庆淄路、广青路等省级道路立项升级改造。高标准完成高淄路西南绕城线工程,形成通畅快捷的城市环线体系。加强农村道路维护,结合道路改造和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道路危桥改造。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维护,打造“绿、净、亮、美”的城市容貌。加强城乡综合整治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搞好路域治理和村镇生态绿化,改善城乡生活环境。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
五、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使经济发展成果同步体现到税收增长上。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和国有资产、政府资源监管运营,积极做好财政职能延伸工作,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适应财政体制省直管县的重大变化,加强政策解读,畅通省市双重渠道,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融资项目财政评审和审计监督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政府债权债务管理,完善政府还款准备金和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财政运行安全。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完善信贷激励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做大做强。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整体推进服务业发展。结合我县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培植发展物流产业。依托王府井商业城、兴隆大观园、开元大街、苏州街等新建商贸服务设施,打通并提升城市中心商脉,推动商贸服务业扩容升级。借助我县供销社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县级社的政策支持,加强“一个网络、两个平台”为支撑的新型农村供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村消费。
按照打造黄河三角洲温泉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加快实施温泉旅游开发工程,重点抓好黄河楼博物馆、大芦湖温泉度假村、维纳锶温泉公园、温泉花乡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策划开发黄河风情、大芦湖湿地和扳倒井酒文化等旅游资源。规划实施面向大中城市的休闲养生温泉住宅和高档托老项目。积极争取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原址保护。
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办好一批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
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再就业帮扶机制,办好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乡新增就业人口、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扩大基本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推进初中进城工程,完成县一中和中心路小学扩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淘汰危房校舍,改善各级学校与幼儿园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医疗健康保障水平。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电影下乡和广播电视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机制、责任奖惩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依法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工作。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的康复救助和就业援助,积极推进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坚持“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政府抓督查”,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坚决杜绝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深入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和治安安民工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与防范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继续办好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一是投资6000万元实施高青一中扩建,增加60个教学班规模,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实现初中进城。二是扩大新农保试点,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田镇、赵店两镇扩大到全县,让广大农民逐步由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三是提高新农合财政保障标准,财政补助由80元提高到100元,相应筹资标准从100元提高到120元,适当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和限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四是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将城镇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到261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200元/年。五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融合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优抚对象养老和社会救济救助功能,提升全县社会慈善救助工作整体水平。六是建设第二批80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工程,解决120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把“十二五”规划编制与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与对上争取支持结合起来,争取一批项目进入省市“十二五”盘子,力求做到专业化、可操作、高层次。
七、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一,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府机关建设,着力增强专业谋事、责任做事、激情干事的能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把政府经济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兼顾不同利益群体,倾听民意,集中民智,问计于基层与专家,使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利益。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效能监督,严肃查处“三乱”。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办事效率。
第二,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咬定发展不放松,靠发展解决因欠发达派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认真专业务实,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统筹兼顾,攻坚克难,把不断改善和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与水平作为我们的执政追求,用民生改善、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衡量我们的工作。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招投标、土地出让、投资评审等各项制度,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廉洁从政,从严治政,树立政府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第三,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围绕县委的决策部署和人代会确定的任务,以“十大工程”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健全政府工作抓落实责任制。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做到工作项目化、责任具体化,用完成工作时限衡量工作效率,用抓项目形成的实物工作量衡量工作业绩。大力推行现场工作法,提倡面对面解决问题,点对点指导工作。坚持督查、考核与问责相结合,对重大工作部署、任务和项目,采取政府督办单、现场办公会等形式督查推进。坚持各项工作高标准,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以超常的付出和努力推动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艰巨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为开创高青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2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淄博市工作报告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关键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要积极抢抓机遇,切实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准确把握在全省“一体两翼”发展布局中的定位,努力拓展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标准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培育壮大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有机农产品基地品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植壮大100家重点龙头企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主要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标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大中型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善提高“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一张图”,科学调整镇村布局,突出发展中心镇、城镇组团和中心村,积极稳妥地推进“合村并居”,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形成一批富有实力的中心镇和特色鲜明的农村社区。突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实际问题,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巩固、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向“三农”倾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农业政策保险实施范围。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工作。
二、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全省“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名城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经过五年努力,使石油化工、机电装备、新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11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精细化工、信息、医药产业分别达到8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规模。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机电、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普遍进行改造,力争完成技改投入1500亿元以上,使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能耗和污染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整合要素资源,集中支持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12个重点经济园区的产业聚集作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制定重点发展、限制发展和加快转移的产业、产品、技术和生产装备目录,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任务,新上先进环保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加强规划引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力争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突出发展物流、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制造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服务,把“一卡通”作为民心工程加快实施。大力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拓展商务服务发展空间。推动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发展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培育提升文化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突出特色,建设旅游精品工程,提升淄博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走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渠道,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发挥比较优势,在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以及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等领域抓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在应用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全面落实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大中型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依托,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大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孵化载体,增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的创新服务功能。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完善和落实发现、培养、引进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努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淄博创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办好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和新材料技术论坛。力争五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四、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形成促进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努力从体制机制上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完善能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分类制定和完善重点产品能耗水耗限额、大型耗能设备能耗限额等指标和标准体系。认真落实差别电价、超标准耗能加价、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等政策,积极探索排污总量有偿使用和流转的管理办法,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重点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三个“节能30项”工程和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治理结构性污染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经过五年努力,使城市污水处理100%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100%实现资源化利用,区域内被污染的主要水体100%恢复生态功能。全面完成电厂脱硫改造任务,搞好烟气、粉尘、扬尘治理,不断改善大气质量。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和区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顶格处罚”,决不手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培育壮大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和企业。用好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的机遇,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方式,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加快四宝山等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实施孝妇河、淄河干流及沂河、猪龙河、涝淄河综合治理工程。理顺机制,加快鲁山、原山、萌山库区、太河库区生态及旅游区规划建设,规划建设马踏湖湿地公园。积极推进生态镇、生态村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
五、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全面贯彻“四个原则”,强化“八个意识”,着力打造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控制作用。认真执行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加强重点区域专项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促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相和谐。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强化城市设计理念,高水平编制城市风貌规划,加强重点部位的设计控制,更好地体现人文内涵和城市个性。做大做强做美做畅中心城区,协调推进组团城区发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东部化工区产业布局调整和南部建材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市高新区、桓台开发区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抓好市体育中心、新客运中心等重点项目,推进新城区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五年内,基本完成旧危房改造和居民小区综合治理。实施重点部位建筑立面整治。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管网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实现主次干道和支路循环、畅通。坚持公交优先,完善公交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经济、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六纵九横”路网框架,组织实施路网改造升级工程,论证发展城市区际轨道交通。实施清水润城工程,用两年时间完成流经中心城区各条河流的水质净化和河道综合整治。配套完善引黄供水工程,建设“引太入张”城市供水工程。进一步加强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建设便民绿地、环城绿地和城区间绿色长廊,切实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综合执法,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和完善社区管理新模式。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产权、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经营水平。积极发展实体资产证券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企业上市,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五年内全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家,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新增150亿元以上。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理顺市与区县经济管理权限,促进区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充分利用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加速解决我市老工矿区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加强对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引导,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的格局。继续做好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加快发展工作。全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市外就是外,充分发挥各类存量资源优势,抢抓机遇,精心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提高专业招商水平。积极吸引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动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吸引跨国公司到我市建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推动骨干企业集团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企业境外上市和股权融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扶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扩大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利用国家大力支持进口的政策,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境外工程承包。积极参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办好陶博会。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共建共享和谐淄博
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万人以上。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措施,着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稳步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线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进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不稳定就业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加快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残疾人、老龄、红十字事业。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努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公平质优、群众满意的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解决城区部分学校班额过大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加强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活动基地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农村卫生室改造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及改扩建,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做好第11届全运会协办和第22届省运会承办工作,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和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必须进一步强化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人防、档案、仲裁、史志、防震减灾等工作。
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塑造“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强化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入推进“诚信淄博”建设,以政务信用为关键、商务信用为重点、社会信用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设市图书馆新馆等设施,全面完成区县文化中心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延续历史文脉,提升淄博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住省建设齐文化产业园的机遇,深度开发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快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加强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建设,扶持会展、文博、创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质量。
五、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坚持党委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加大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力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完善信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方式,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管理体制,推进重心下移。搞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深入推进平安淄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革和强化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面对殷实小康、和谐淄博建设的新要求,面对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各级政府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深入推进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更多公共资源集中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业和领域。切实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间的事权关系,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努力消除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行政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
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健全完善政府决策机制,落实市民建议征集、重大事项公示、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决策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等制度,使决策更加符合淄博实际、符合群众根本利益。健全工作考核机制,探索推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体现发展实绩的绩效考核措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府门户网站,扩大网上便民公共服务范围,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公益性强、公众关注程度高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制度信用、政策信用和程序信用,做到政策透明、制度公开、程序规范,全面提升政府诚信。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扩大综合执法范围,在更多领域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评议考核、行政赔偿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大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保证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推进城市居民自治,扩大社区居委会直选范围。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推动政府民主法治进程。
四、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全体政府公务员要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政风要求,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做工作中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推进工作落实的能力。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调查研究上,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进一步培育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工作,以科学的精神推进决策,以科学的办法解决问题,使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讲操守、重品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为政之道,贵在实干,重在落实。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把求真务实抓落实作为工作准则来遵循,作为日常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种能力来提高,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弄虚作假,真正做到想抓、会抓、抓好,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主要约束性目标建议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5%和8%。具体工作安排和建议,将在市政府向大会提交的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中阐述。概括而言,工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主动有为、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积极推进工作指导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为完成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一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突破;二是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突破;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新突破;四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五是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和谐淄博新突破;六是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先进文化建设新突破;七是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新突破。同时,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1)实施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制度,全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城镇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保障;(3)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4)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食用药安全;(5)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6)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启动农村中小学仪器设备更新工程,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7)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全市秸秆无焚烧;(8)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对中心城区居民持IC卡乘车实行低价优惠;(9)全面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建设淄博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淄博市儿童福利院,完成农村残疾人“安居工程”;(10)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治安安民工程。
各位代表!带着全市人民赋予的重任和期盼,我们满怀信心踏上了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4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10日在淄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徐景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化发展实干和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导向,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这是我们努力攻坚克难,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一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左右。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07亿元,增长7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8%和1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0%和13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1%和101%。财政收入增幅同比有所回落,主要是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主动减费降负等综合因素所致,2013年,全市地方税收突破200亿元,增长110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这说明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扎实,质量稳步提高。在保持合理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出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和扶持“双500强”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全市384个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761亿元,170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成功举办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经贸活动、赴港赴台经贸招商活动、浙商闽商走进淄博投资贸易洽谈活动、陶博会暨新材料技术论坛以及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成功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实际到位外来投资达283亿元,为下步发展积蓄了后劲和力量。
——这是我们加快转调创新,城市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出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八条意见,预计全年完成技改投资850亿元,增长214%,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85%;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税、利润增幅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65个和5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左右。建成MEMS研发中试平台、新材料展示和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台北齐鲁科技园等海外孵化器,策划举办11期“创新大讲堂”,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鲁泰纺织荣获全国质量奖,东岳高分子荣获“省长质量奖”,35个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先进制造、新医药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加速启动,淄博石嘴山工业园和部分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工程,华润城市综合体、太保在线服务科技公司、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茂业天地、彩世界商业广场等大型商业设施建成开业,服务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127万亩,山东黑牛特色产业园等被认定为全省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园,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这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的一年。淄博新区建设全面提速,金融、商务等重要功能区块及水系、路网建设扎实推进,荣获全省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续建配套主体工程、G205改造示范工程竣工,电网建设“十二五”投资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下大气力实施中心城区东部区域供暖热水管网改造等惠民工程,通过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14个省、市级示范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05%,产城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开工建设农村住房164万户,完成危房改造1645户,改造农村公路3356公里,新解决13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及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向纵深推进。扎实搞好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造林面积137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16公顷,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443%。实施节能改造工程项目132项,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与提高用地效率并重,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
——这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民生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7%。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和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分别完成计划的1977%和1464%,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63%。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顺利整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孤儿养育、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保障救助标准持续提高。探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城乡2896户特困家庭实施特别救济。启动“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和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经济项目212项,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57元,376万户、912万人实现脱贫。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及校舍安全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市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欠发达区县闯出新路子,“十艺节”筹办和参演工作实现双丰收,十二届全运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我市荣获“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构建社会治理“三四二”格局,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毫不放松地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3%、154%,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统计、审计、物价、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防震减灾、气象、人防、史志、档案、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援藏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这是我们积极改革创新,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一年。抓住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重大机遇,借势借力加快发展。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实施公司制改造,挂牌企业达到291家,直接和间接融资额超过100亿元。东营银行、青岛银行等外埠银行入驻淄博,高新区企业债券、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债券获批发行。出台《淄博市民间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整顿金融秩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改革顺利推进。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市35%左右的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揽子意见,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418%,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和“一费制”启动实施,行政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有效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
一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倡俭治奢、倡勤治懒,改进服务、提高效能。积极推行“两条线”工作法,着力突破重点、打造亮点,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通过开办“市长市民面对面”节目等有效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改进政府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与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的结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以及大气质量管控、水资源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视察监督、专题调研和政策建议,对推动政府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驻淄单位、驻淄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淄博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原料型和初加工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加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课题;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营商环境离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时俱进地丰富完善发展实干和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导向,在持续增长中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经过全市上下艰苦不懈地努力,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市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发展路径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淄博经济已经到了只有加速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必须以转方式的主动、调结构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区域竞争中的主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下决心摆脱传统发展路径的束缚,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和办法,集中力量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快转移淘汰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创发展新优势。拿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和胆识,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措施和办法,敢于忍受产业转型需要经历的阵痛,敢于承受可能带来的风险,凝聚共识,坚韧不拔,一抓到底。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市委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提出这样的指标体系建议,主要是兼顾就业形势、市场状况、资源环境承载等因素,更好地引导各级各方面把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集中到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上,集中到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上。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力量做好“加减乘”促转调的三篇文章。推动结构升级、转型发展,要立足淄博实际、把握内在规律,强基固本做“加法”,节能环保做“减法”,创新驱动做“乘法”,深层着力、精准发力,推动产业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做好加法,加速传统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围绕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规划实施主导产业“铸链”提升工程,重点抓好化工、机械、建材、冶金、轻工、医药、纺织七大传统主导产业链,以大规模技术改造为主要抓手,逐条制定改造提升方案,逐个企业策划落实技改项目,通过发挥基础优势自我补链、加强链上企业横向联合协同强链、引进国内外顶尖企业借力拉链等多种途径,广泛采用先进装备和先进工艺,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形成集群。要较大幅度增加技改专项资金,对各区县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改专门考核,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技改投入突破3000亿元,到2017年对传统产业普遍改造一遍。通过大力实施主导产业“铸链”提升工程,显著提高最终产品、绿色产品、高端产品比重,降低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高消耗高排放产品比重,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7%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现有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40%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加速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做好减法,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我市结构性矛盾特别突出、资源约束特别严重,必须下大决心压减低端、腾笼换鸟,以能耗和污染排放的“减法”,助推企业重生和效益提升的“加法”。一是积极有序转移一批。对那些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丧失比较优势的产能,积极实施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益的转移,通过有序转移,发展贸易、重组债务、降低成本,努力做到过剩产能转出去、能耗物耗降下来、企业效益升上去。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策划建设好一批境外、市外淄博工业园区,研究转移腾空土地工业转商住等政策,对“走出去”的企业给予大力度的支持,确保企业不论转到哪里,总部都留在淄博,财税增长都体现在淄博。二是强力关停淘汰一批。确保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环境、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分阶段、分行业逐步提高能耗和排放强制性标准,引导相关企业主动转产或退出。对那些包袱越来越重、越做越亏、确实没有改造治理前途的企业,排出关停的时间表,制定关停方案和维稳措施,在扎实做好职工安置和社保接续等工作、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果断实施关停。三是严把源头控住一批。严格能耗和排污总量控制,对新建项目实施能耗和排放减量替代,对新增煤炭消耗的项目严格限批,逐步做到煤炭消费只减不增,坚决把住环保节能门槛。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争创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做好乘法,着力培植重大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支撑和引领转型升级的新的重大增长极,对转型升级具有乘数和倍增效应,要集中要素、集成政策,全力支持,加快构筑我市新的竞争优势。一是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把握核心技术这个命脉,抓住新的巨大市场需求这个关键,立足我市比较优势,以培植先进陶瓷、稀土材料、环保催化剂、新能源汽车等首批20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为主要抓手,“主链”与“子链”相结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组建创新联盟,实施创新发展项目,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力争20条创新链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左右,到“十二五”末,使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成为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汽车及机电装备产业、电子信息和新医药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要把规划建设新能源、新环保等重点产业功能区,作为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战略平台,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生产要素集成,大幅提高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真正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拿出不亚于抓工业、甚至超出抓工业的重视程度、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真抓、大抓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淄博最需要、也最有条件做大做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力量抓好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化工物流基地和新材料物流中心、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山东工业设计学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搞好首批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支持骨干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齐文化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齐古城、魔幻聊斋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重点景区景点的集成优势,以“体验齐文化、游览古村落”为主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发展旅游服务业,培育壮大骨干旅行社,努力把淄博打造成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大力发展社会养老、社区服务、医疗健康和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和用好服务业引导资金,提高服务业在科学发展考核中的权重,全面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服务业占比达到43%,到2020年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
(二)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稳增长牢牢抓在手上,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更实基础。
大力增强内需拉动。一以贯之地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通过大规模招商引资、大规模上新创新、大规模发展民营经济,在提高项目质量、扩大优质投资上狠下功夫,同时把那些单纯扩大上游产能、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项目剔除和替换出去,既保持健康增长的强劲动力,又不加剧新的结构性矛盾。按照上述思路,今年初步确定全市重大项目200个左右,总投资1700亿元左右。要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促考核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重视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统一,工资性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适应,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健全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构建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着力强化要素支撑。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银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搭建更多承接信贷资金的优质载体,努力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力争将我市存贷比尽快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要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和挂牌交易,多渠道实施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风险预警机制、政银协同的风险处置机制、汰劣保优的“防火墙”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企业。大力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用地保障能力和效率。
扎实提高财政经济质量。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结构性减税,突出抓好“营改增”扩面试点,减轻企业和社会税收负担。坚持依法治税、科学治税、公平治税,确保税收增加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果,不断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改革财政支持发展的方式,提高财源建设水平。建设性财政资金更多地采取“拨改贴”、“拨改投”、“拨改保”等方式,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参股、担保增信,充分放大导向和杠杆效应,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市级对财政拨款达到规定额度的投资发展类项目,全部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014年试行公开市本级部门和“三公”经费预算,2015年公开市本级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
(三)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构建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紧紧围绕科研投入成果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好地发挥市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规划建设开放式创新中试基地,全面加强生物制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全市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孵化器和海外孵化器功能,大规模引进和转化国内外成熟的科研成果,提高区域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一流研发机构的紧密型合作,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获取能力,积极承接和实施重要科技专项,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构建富有效率的创新模式和机制。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充分用好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这一特有平台,聚合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完善科技投资担保体系,构建创新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对接的机制,支持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大批量挂牌入市,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资本化、产业化。按照市场化取向,改革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项目设立、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创新发展500强”的扶持,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和质量强市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明奖励力度,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落到实处,切实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探索实行国际通用的人才机制和政策,建设好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社区,解决好高端人才关注的创业、居住和子女教育等问题。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措施,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大规模引进国外智力,走出一条高效便捷的创新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大批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环境。
(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遵循规律、增速提质,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坚持正确的城镇化方向。坚持从淄博实际出发,把建设提升城市组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主城区,着力建设提升次城区和县城,切实优化“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特色、融合发展”的城镇化布局。以淄博新区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快文化、商务、金融、水系、教育、医疗等重要功能区块的规划建设,大力培育高端服务业,确保三年成气候、五年大变样,充分彰显“新淄博·大都市”的气韵风貌。高水平构建城区间路网、绿色长廊和生态水系,切实增强主城区与次城区和县城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增强聚合产业、吸纳人口、综合服务功能,形成组团发展的新优势。加快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步伐,打造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省市示范镇,有重点地建设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人口集中、延续历史文脉、地域特色鲜明的小城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提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实现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放开县域城镇落户限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加快实现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驻人口,加快实现同工同酬。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留进城落户农民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待遇不变,使其享受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双重好处。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S102济青线淄博段改建和济青高速铁路淄博段、小清河淄博以下通航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一批骨干路网改造工程,打造现代交通体系。加快中石化济青二线淄博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稳定气源供应。继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全市智能配网全覆盖。抓好引太入张调蓄工程、第二环保电厂、城区供暖热水管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高度重视搞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利用工作。搞好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加快云计算中心建设,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成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实现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全覆盖。
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认真对接“一圈一带”建设发展规划,高水平策划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生态重大项目,在推进济淄一体化发展中显著提升淄博的城市承载功能。充分利用省会城市教育、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资源富集的优势,畅通合作机制,推动我市转调创新。充分发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等重要平台的辐射功能,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提升淄博的城市地位,增强淄博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三个导向”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提升。
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实施粮食增产科技集成推广工程,确保2017年前建成全省首批吨粮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检测和认证三大体系建设,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培育农业名优品牌。发挥供销社连接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提高现代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以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循环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向纵深发展。组织实施小清河淄博段以及淄河、孝妇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新建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18万亩,再解决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抓好秸秆禁烧和深度转化利用工程,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投资农村沼气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支撑条件。
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资引智相互融合、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
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做好“加、减、乘”三篇文章的关键需求,策划和推进重大招商项目,着力实现主导产业“铸链”招商、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和现代服务业招商新突破。坚持在外招商专业团队与市内服务团队两线配合、上下联动,积极拓展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招商资源,大力加强与跨国公司以及全国工商联、浙商、闽商、台商、港商的联系合作,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认真落实国家放宽投资准入的政策,开辟绿色通道,保障要素供给,确保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力争全年实际到位外来投资增长45%以上。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继续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落实促进贸易便利化、扩大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和有机农业等特色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出口总量,优化出口结构;同时,注重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扩大重要资源能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支持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加快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打造有利于推动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平台。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思路,进一步办好陶博会和新材料技术论坛。
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布局产业链,进行境外资源开发、优势产能转移、国际研发合作,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担风险跨国投资、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为企业和个人“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帮助其控制风险、规避损失。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七)大力加强生态淄博建设。生态建设关系淄博的生存和未来,既是重大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必须痛下决心,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三城同创”,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用铁的手腕强力狠抓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坚决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和省市行动计划,集中打好重点燃煤行业综合整治、扬尘污染治理、黄标车淘汰报废、露天矿山整治四场攻坚战,明确责任主体,落实治理措施,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在建成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快推进高耗能企业清洁能源置换,强力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加强中心城区周边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污染治理,确保“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按照“治用保”的思路大力强化水环境治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加大污染点源治理力度,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和人工湿地建设改造,严禁污水直排河道,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健全全市环境安全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毫不放松地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环境安全。
下大气力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组织实施好森林围城、荒山绿化、路域水系绿化、农田林网等大环境绿化,深入开展城市绿荫行动,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00公顷以上,让所有城市裸露土地全部绿起来。坚持水网、路网、林网同步规划,生态、产业、交通同步提升。实施全域生态水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孝妇河、淄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清水润城”工程,高水平规划建设黄土崖等一批湿地公园,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推进洪雨水和中水资源化利用,全面关闭自备井,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组织“矿山复绿”专项行动,着力抓好生态脆弱区的恢复和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快城市森林化、乡村园林化。
构建齐抓共管防治污染的体制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层层签订污染防治责任书、“军令状”,建立党政同责、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空气质量每月公开通报和排名制度,对未完成治理任务且环境质量列全市后三位的区县实施区域限批,对相关责任人员严厉问责。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差别价格机制。要强化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执法机制,对偷排偷放、违规建设、严重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严惩重罚,决不放过!
(八)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鼓励创业创新,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突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完善城乡低保救助制度,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建立临时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好极贫特困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建成保障性住房10000套。今年是“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的攻坚年,要加大组织推进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合力攻坚,为实现三年脱贫奔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西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搞好市体育中心等文体资源管理运营,积极备战23届省运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活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进一步推动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健全市、区县、镇办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强化全过程监管和责任追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着力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水平,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淄博。深化“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持久战。扎实做好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九)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着力在激发经济内生动力、释放社会发展活力上下功夫、见实效。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大力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及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等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治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城乡群众创造生态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把拟县化管理、扩权强镇等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简政放权、理顺体制、提高效率。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清理和废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清除各种隐性壁垒,落实好支持民间投资77条实施细则。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设好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为民间融资提供规范化、阳光化、法制化渠道。加强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健全民营经济权益保护、投诉处置机制,保证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年内基本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积极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办法和城乡基本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对那些中央有明确要求、我们有良好基础的改革事项,加快推进,率先突破,推动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一)大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大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各级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约法三章”落到实处。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和“政贵有恒”的发展观、政绩观,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清晰、贯彻执行坚决、监督考核有力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用强有力的约束力倒逼和推动执行力,真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制度和决心,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落实。
(三)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毫不松懈地反对“四风”,推进改进作风制度化、常态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实际摸实情、深入群众听民意,扎扎实实多办、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揽子意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以及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和“一费制”改革,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认真开展“纳税500强”企业评议经济管理部门和基层群众评议民生服务部门工作,倒逼各级各部门更好地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业绩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埋头实干,为加快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淄博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淄博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淄博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挑战,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的路子,突出加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充满激情,科学创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老工业城市转型取得重大进展,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咬定发展不放松,奋力做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快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90.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68亿元,进出口总额67.23亿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2倍、2.3倍和2.1倍,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与2005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2866.75亿元,年均增长14.3%。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39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8倍和2.53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2470.56亿元、1686.1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24倍、2.29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784元和9195元,分别是2005年的1.81倍和1.83倍。全市综合实力跨上了一个大台阶。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下大气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工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前完成“5年1500亿元”技改计划,地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一批传统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发展;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2%,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一批创新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搬迁改造、南部建材区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初见成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72家、其中国家级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实现新突破,东岳氯碱离子膜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实现产业化,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30个和43件,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一批外埠银行和著名连锁超市入驻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体、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服务业投资占比达到47%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5.7个百分点,达到34.7%。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收,林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优势更加突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达到22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品牌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都市农业顺利起步。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迈上新水平。按照“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思路,着力促进“四个层级”统筹协调发展,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2.5%。抓住承办省运会等重大机遇,建设了市体育中心、运动员公寓、淄博客运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大力推进城区道路、管网改造和旧居住区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组织实施济青高速南线沂源段、国道309张店立交、中心城区大外环、引太入张、南水北调淄博段、泰青威天然气管线淄博段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抓住扩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机遇,策划实施了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的“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工程,已累计开工项目291个,完成安置房面积874万平方米,7万多户城乡居民陆续乔迁新居,促统筹、惠民生、拓空间、带产业等多重功效日益显现。深入实施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面完成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五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320公里,3008个行政村的群众喝上了自来水,水、电、路、通讯、广电“村村通”和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命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工作推进和落实。严格目标责任约束,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100万吨、钢铁落后产能302万吨、建陶落后产能7750万平方米,关停“土小”企业3800多家。组织实施两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完成环保投入26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6倍。深度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良好率显著提高。新改扩建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市8条主要河流水质全面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的要求。建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提高大环境绿化水平,五年新增林地45万亩、园林绿地200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组织实施四宝山以及孝妇河、猪龙河、沂河、淄河等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秸秆全面禁烧及综合转化利用工作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能够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让淄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的目标正在加快变为现实!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消除制约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镇布局调整和机构改革稳步实施,扩权强镇改革顺利启动,区县域发展战略日益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淄博板块”健康发展壮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8家,直接融资额达126亿元。抓住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历史机遇,设立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其他各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完成出口162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62倍和2.7倍,中海外、华润、茂业、PPG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进入淄博,宏达矿业成功收购秘鲁邦沟铁矿。成功举办了五届陶博会和新材料技术论坛,“新材料名都”和“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援川、援藏、援疆等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与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果。各级财政用于民生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各项民生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市级以上统筹,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不断提标扩面,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五年来,我们全面实行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初步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危房改造、标准化建设以及县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等一大批民生和社会建设重点工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城乡教育、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成功协办和承办第11届全运会、第22届省运会、省第8届残运会、亚青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深入开展,竞技体育连创佳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深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被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有效,双拥工作实现“六连冠”。固本强基维稳工程深入实施,“平安淄博”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日益完善,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仲裁、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档案、人防、防震减灾、气象、统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认真专业务实政风,不断健全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外贸进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9.1%、1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14.75%,为“十一五”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作为、化危为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谱写了在逆境中奋进、在转型中发展的壮丽篇章;我们万众一心、顾全大局,以顽强的作风和一流的工作,出色完成了支援北川灾后重建以及“4·28”救援处置等重大急难险重任务,彰显了淄博城市精神,为淄博和全省人民增了光添了彩;我们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成功举办了第22届省运会、亚青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兑现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精彩圆满体育盛会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示了淄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就,极大地提振了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大事、盛事、难事,必将在淄博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过去的五年,是老工业城市加速转型发展的五年,是淄博新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们在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如今的淄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通人和,人心思上。这样的大好局面,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亲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临我市视察,给全市人民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这样的大好局面,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奋发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淄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省驻淄单位,向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淄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繁重;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推动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统筹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压力很大。同时,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作风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要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大会,请一并予以审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进一步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加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新的转型发展,不断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到“十二五”发展全过程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痛下决心、坚定不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就是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强市与富民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加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就是将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淄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总体工作思路长期坚持下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淄博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着力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新的转型发展,就是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有机统一,坚持规模、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坚持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水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15年力争突破5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5年突破300亿元。二是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初步建立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三是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四个层级”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提高到68%,生态和谐宜居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四是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左右,实现城乡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五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管理明显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挑战。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新的转型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跨越。这是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十一五”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充满激情、科学创业,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十二五”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谱写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新篇章!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与“十二五”发展目标相衔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外贸进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12%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削减目标,按照省下达的“十二五”总量控制任务分解到各,作为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把握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抓在手上。
抓好即期经济运行。加强对重要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组织协调,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需求。积极帮助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要研究利用好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扩大我市大宗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加强市场与价格调控监管,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时采取临时价格补贴等措施,对相关困难群体进行补助,加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波动挂钩的联动机制。
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一是保持有效投资的适度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把握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扩内需、保增长结转项目建设,确保按期竣工达效。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完善建设条件,强化要素支撑,启动实施一批“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二是更加注重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机电、医药、纺织、轻工等特色产业出口基地,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高新区等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发展,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增加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装备以及关键零部件进口。继续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建设境外资源生产供应基地,扩大对外工程承包,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强化效益优先理念,加强财政、信贷、产业、土地和节能、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优质财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合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综合治税和非税收入管理力度,提高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运营收益。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政银企协作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投向,更好地为保发展、转方式服务。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二)推动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淄博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启动实施新一轮技改计划,建立重大装备改造目录,逐年组织实施。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设备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规模、效益指标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年内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资670亿元以上。通过技术改造,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在重点行业培植15家信息化示范企业,扶持一批“两化融合”项目,以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抓住时机引进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国内外前沿技术和优质资本,做足做活“引进优质增量,盘活提升存量,扩大优化总量”这篇大文章。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三年内筹措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亿元,全力支持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加速形成技术与规模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取到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壮大创新成长型企业群体,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建立支持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对重大革命性技术成果以及能够带来巨大市场效益的产业化项目,从土地、融资、人才、服务等各个方面研究采取优惠政策,全力以赴予以保障支持。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坚持壮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对就业和地方财政的贡献明显提高。一是着力构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优质载体。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编制实施全市重点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鲁中物流“旱码头”、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城市建设步伐。加大政策倾斜和要素保障力度,着力扶持一批既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又能有效提升城市功能、显著增加地方财源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集中力量推进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将这一区域建设成为统筹城乡示范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带动全市服务业规模扩张和业态提升。二是完善政策体系。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30条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优质资本和著名品牌,带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推进大型生产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落实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重点制造业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工作,培育一批面向生产、独立运营、单独纳税的生产性服务业群体。
加快发展精准农业和都市农业。积极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桓台、高青、临淄“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以及沂源、临淄全国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改造提升百万亩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二是启动实施蔬菜、畜牧、果业、苗木花卉四大产业振兴计划。整建制推进沂源、博山和淄川东南部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建设,以10万头山东黑牛产业化工程为龙头,加快建设高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区,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注意搞好与城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的有机衔接,突出抓好中心城区核心都市农业项目区和百家市级示范园区建设,丰富都市农业内涵,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住用好国家启动新一轮水利设施建设、省里启动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加紧规划建设一批水利项目。今年再解决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
去年入冬以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目前旱情还在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资金、科技、物资投入,确保大旱之年农业丰收、人畜饮水安全,坚决打好抗旱夺丰收、保发展、保民生这场硬仗。
(三)强化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支撑。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需要切实强化关键因素、重要条件的有力支撑。为此,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坚定不移抓好节能减排。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根据省下达我市的“十二五”和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加强督查,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坚决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确保完成省下达给我市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及发展循环经济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重点装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公交、建筑以及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和绿色生活方式。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摆上重要位置,建设中石油沧淄线与泰青威天然气管线连接线工程,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一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深度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积极推进小电厂整合、大电厂替代发电工作,有效防治二氧化硫、粉尘、烟尘和扬尘污染。新建扩建改造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大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力度,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85万吨/日。继续抓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确保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大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尽快完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巩固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成果。加大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实施“两库三河一山一湿地”生态建设工程、“清水润城”工程和“森林围城”工程,高标准完成中心城区大外环绿化等重点项目,全年完成造林10万亩,新增园林绿地280公顷以上,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着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抓住我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开展“技术中心提升计划”,支持东岳膜工程研发中心建设,提升氟硅材料和医疗设备两大技术创新联盟的运作水平,加快组建化工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切实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抓好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集成电路、大功率磁悬浮电动机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优化创新环境。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为契机,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水平。设立市政府企业管理创新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大力推进集约发展。当前,我市发展面临的空间约束日益强化,这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高度重视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约发展。一是提高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切实加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产业布局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以现有省级以上园区为主要载体,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创新园区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企业向园区集中,努力把重点园区建设成为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和产业的聚集区。二是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试点,强化用地规划管控,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将土地综合整治与增减挂钩和农村住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加大启动资金投入,加快工作推进,提高规范整治水平。
创新投融资体制。政府投资要更加注重讲求收益和效率,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功能。切实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毫不放松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加大股权并购、境外上市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显著提高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上市,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坚实支撑。按照立足鲁中、辐射全省的要求,支持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健康快速扩容,全面提升监管运营水平,更好地发挥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功能。
(四)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科学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加快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提高统筹发展水平。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控。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度对接全省“一蓝一黄”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抓紧编制完善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明晰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空间开发建设格局。启动实施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突出抓好“四个层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按照“六个一体化”要求,编制完善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实现发展目标、国土指标与规划坐标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城市设计水平,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坚持“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推进市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提升新城区商务、行政、文体功能,高质量建设新城区水系,启动中心城区百栋高层建筑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升中心城区建设发展水平。二是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探索对老城区实行一个开发主体、连片综合开发新模式,集中推进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功能现代、辐射力强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加大老旧居住区综合整治力度,基本完成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治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三是全面完成“两区三村”改造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三年改造建设计划,确保群众和谐还迁,兑现党委、政府向广大群众的郑重承诺。同时,与中心镇改革发展试点有机结合,加强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培育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区域重镇。四是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公路交通、城区路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大外环东、北、西三面贯通。深化公交优先战略,创造安全快捷、低碳环保的出行环境。积极推进轻轨交通规划设计,推动晋豫鲁铁路通道沂源段、寿平铁路桓台段顺利建设。加快南水北调淄博段建设步伐。完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强化规划执法,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查处各类违规违章建设。加强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构建网格化、即时性、全覆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村镇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五)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民生。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支出,在改善民生上多办实事。
促进就业稳定增长。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推进“三支一扶”、“服务社区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快规划建设统一规范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7.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省政府要求落实好市县配套资金,按期实现国家新农保全覆盖。选择有条件的区县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相联系的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筹资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落实集中和分散抚养孤儿基本生活费财政支付政策。二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投入,积极开展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8700套,新增廉租住房补贴500户。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认真组织实施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努力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各类高校和职业学校的生均拨款水平,提高高校助学金标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尽快启动市医疗中心规划设计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激励和制约并重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网络,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决策部署的落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促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努力实现“七连冠”。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做好第七届全国城运会协办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适应社会结构加快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科学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深入实施第三个社区建设三年规划,增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流动人口、网络虚拟社会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推动“法治淄博”建设,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巩固发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搞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心镇发展改革试点,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着力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改革,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管理与服务创新。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加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力。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行政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直至主要行政负责人的责任,坚决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从严治政。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依法行政的表率。
(三)大力转变工作作风。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更加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善于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进一步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把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融入到推动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到一个个工作项目上,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健全完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内涵发展相适应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树立正确导向,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四)加强廉洁勤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政府公信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各级行政性支出做到零增长,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修养,自警自励,秉公用权,以廉洁勤政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踏上“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倍感肩负的使命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实干,锐意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5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全市上下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保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下大气力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能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三驾马车”拉动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7.4%。粮食总产达到173.6万吨,大旱之年实现“十二连丰”,成功创建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20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9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增加34个。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增长15.7%、12.4%和6.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2.55亿元,增长7.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6%和11.5%。
(二)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减乘”三篇文章向纵深推进。组织实施主导产业“铸链”提升工程,提升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14.9亿元,淄博被列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跨入全国城市信息化50强。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正式成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7%,服务业占比达到40.6%,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1.3个百分点。集中力量推动招商引资,面向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招商取得重大进展,汉能3GW光伏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陶博会暨新材料论坛及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全市实际到位外来投资385.8亿元,同比增长43.2%。
(三)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生态淄博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电力、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对316家能耗与排放大户逐一落实综合性治理措施,取缔违法、重污染小企业和加工作坊460家,超额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巩固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煤炭清洁利用监管政府规章,全年煤炭消耗总量净削减超过100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全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27天,15个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3.7%和29.3%。下大气力搞好大环境绿化,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迈上新水平。淄博新区建设加快提速,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开发稳步推进。韩莱路大修、鲁泰大道西延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在全省率先运行通水。17个省、市级示范镇开工项目408项、完成投资214.2亿元,四个层级的城镇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成立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和新一届城乡规划委员会,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效能不断提高。桓台县被列入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出台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年开工农房15368户,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80.6公里,新解决了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全面落实民生政策,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7.5%。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新增城镇就业和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分别完成计划的119.7%和106.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3%,保持了就业形势稳定。巩固提升覆盖城乡的全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连续十年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450元和每人每年2880元,提高了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了基层干部教师待遇。深入推进“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年内有4万户、11万人脱贫,我市被列为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创新村居审计工作,实现村居审计“制度全覆盖”。启动实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74个、13500套(户),建成10000套(户)。搞好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布点规划,推行老旧社区简易物业管理,初步解决了脏乱差问题。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青、沂源等全省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5-20分钟”城乡文化服务圈加速形成,文物保护工作实现重要突破。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城镇社区和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推进,我市在第23届省运会上获得总分和奖牌“双第一”。启动实施一孩生育登记及“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2‰以内。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首创人民防空手语警报,在全国推广普及。深入实施“三四二”社会治理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市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统计、物价、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防震减灾、气象、史志、档案、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援藏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七)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努力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减少市级行政审批事项51项,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公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实施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市与区县联网在线审批和“一费制”改革,审批时限平均提速30%以上。启动实施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2万户、注册资本329.8亿元。取消、免征1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3项收费标准,严格清理整顿经营服务性收费,有效减轻了企业和社会负担。支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中心挂牌企业达到412家,融资额超过150亿元,有1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决算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营改增”试点等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等5项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地政地籍管理走在全省前列。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组建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委员会,开通淄博市行政执法网,搭建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了土地和矿产权网上交易,创建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市长市民面对面”等制度安排,倾听群众呼声,改进政府工作,先后征集社会各界对市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2369条,建立长效性制度24项,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认真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承诺。我们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474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9%以上。我们坚持从严治政,坚决惩治腐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查案件518件,党纪政纪处分531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淄博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成功蝉联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进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与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驻淄单位、驻淄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淄博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潜在风险增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培育新的增长点任务艰巨;污染治理还不够科学有力,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加大,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课题;营商环境建设与市场主体的要求还不适应,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差距较大。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逐项深入分析,研定切实有力措施,坚决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2015年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丰富“发展、实干”工作内涵,突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推进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城乡统筹、文化强市和民生建设,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6%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在努力完成“十二五”既定任务的同时,认真编制好我市“十三五”规划。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对我们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淄博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前所未有,稳增长、促转调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速放缓给我市转型升级打开了宝贵的“机会窗口”。新常态不仅是新挑战,更是新机遇。只要我们痛下决心,放下片面追求速度与规模的包袱,彻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老路,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坚定不移地抢抓新机遇、推动转调创,就一定能够加速淄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一定能够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更加注重把握好以下四点:
——进一步突出解放思想,推进深度转调。时刻清醒认识我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腾笼与换鸟、速度与质效、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自觉主动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抓住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以转求进、以调促优,加快解决结构偏重、核心技术偏少、附加值偏低、能耗和排放偏高的问题,集中精力打造淄博经济升级版。
——进一步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突出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坚决破除制约市场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千方百计激发经济内生动力,让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进一步突出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务实推进“三最城市”建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
——进一步突出发展惠民,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坚持把群众之所望作为政府工作之所向,下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面向新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部署要求,淄博作为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城市,必须自我加压、积极作为,高点对标、争先进位。要紧紧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扎实有力地稳增长保发展。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经济在健康区间运行,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内需拉动力。坚持以优质项目建设为纲不动摇,抓住机遇,策划论证和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新兴产业项目、一批重点存量调整项目、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重点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年内集中力量推进首批177个市重大项目,总投资1285亿元。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实行市和区县领导挂包重大项目责任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和专项督查考核,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尽快投用达效。努力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根据消费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加快培育市场空间大、综合效益好的消费热点,创新消费供给,增强消费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务实推进政银企合作,健全市、区(县)两级政策性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解决企业贷款抵质押率偏低、过度依赖担保等突出问题,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用改革的思路、重组的办法,从根本上破解部分企业资金链困局;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主导责任、银行与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风险预警处置、大型客户债权银行联席会议等有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持打击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等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提高财政经济质量。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确保税收增长真实反映转型升级成果。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加快推行税式支出管理,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环境。改革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清理整合扶持产业发展的有关专项资金,建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
(二)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转型升级。结构重、附加值低、污染严重是我市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转方式、调结构必须持久加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必须抓住时机,主动作为,加大力度持续做好“加减乘”促转调三篇文章,努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快工业由大向强跨越。一是以重点项目为牵引。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打造24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集中精力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倍增翻番。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二是以优势企业为支撑。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兼并重组等路径,整合市场优势资源,实现增长补短,努力做大做强,着力解决淄博企业“大而不强,强而不大”的问题,加快培植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集群集聚的支柱力量;制定具体措施支持齐鲁石化、山铝、淄矿、新华等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中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环境友好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是以园区为载体。制定出台全市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化产业基地推进方案和“飞地经济政策”,集中力量培植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特色园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中抓好总投资750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力争今年服务业比重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优势品牌:一是打造鲁中商贸物流中心。加强对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贸设施的规划引控,构建成熟商圈,加快物流企业整合,改造提升化工、建材、机电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淄博的市场影响力、辐射力。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淄博保税物流中心提升为综合保税区,抓好齐鲁综合物流港等一批重点项目,改造提升309物流产业带,建设名副其实的鲁中“旱码头”、“无水港”。二是打造鲁中区域性金融中心。着力增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争取年内新增挂牌企业100家,融资总额突破200亿元。推动齐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深化农信社银行化改革,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全力支持太平洋在线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金融保险项目建设和业务发展,加快淄博新区金融商务区建设,打造淄博金融聚集区。研究制定促进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三是打造鲁中设计创意中心。加强与清华大学及德国等发达国家顶尖设计机构的合作,建设好、运营好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培育壮大工业设计产业。支持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淄博经济轻型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稳定粮食生产。认真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继续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稳定在300万亩和130万吨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顺应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大趋势,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实施百家市级都市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和国家果菜茶标准园创建工程,打造一批高效特色农业品牌和专业镇村,推动100万亩优质专用粮、100万亩林果、75万亩蔬菜和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提质增效。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秸秆禁烧转化、农药残留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大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70%以上。着眼旱情持续发展的形势,加大措施改善山区水利条件,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四是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每年重点扶持100家龙头企业、50家农民合作示范社和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规划,积极推广大型高效复式农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更加扎实有力地改善生态环境。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统筹推进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争在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能耗和污染排放源头控制,坚决卡住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能耗和排放大户综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集中治理和规范露天开山采石行业。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燃煤技术,依法取缔建成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及超标排放的燃煤设施,确保年内燃煤消耗总量净削减100万吨以上。深入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工业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计划,研究具体措施支持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
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搞好中日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电力、建陶、矿山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集中整治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继续抓紧淘汰黄标车、加油站清理整顿、煤炭质量全程监管等工作,努力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以消除“劣五类”地表水为目标,深入实施污染点源治理再提高工程,建设改造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6处生态湿地,全面封堵污水直排口,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建成投运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厂,开工建设第二环保热电厂。用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厉的措施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环境安全。加大环保公安一体化执法力度,强化基层监管力量,落实“顶格处罚”、“按日计罚”等惩处措施,进一步加强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高压态势。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修订完善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持之以恒抓好森林围城、荒山绿化、农田林网等重点绿化工程,加快提升文昌湖等重点区域绿化水平,突出抓好四宝山、九顶山等生态修复绿化提升工程,建设齐盛湖等一批城市森林绿地,新增造林面积14万亩、园林绿地面积300公顷,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抓好“清水润城”工程建设,着力做好水的文章,扎实推进孝妇河、范阳河、东西猪龙河、乌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工建设孝妇河黄土崖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新区景观水系以及文昌湖、马踏湖、大芦湖、五阳湖、红莲湖、太公湖等生态湿地和绿网建设,构建互联互通、景观宜人的全域生态水系。以矿产资源规划修编为契机,全面优化矿产开发布局,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抓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首批选取8个镇43个村,实施“美丽乡村连片创建示范行动”,提高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水平。
(四)更加扎实有力地推动城乡统筹。充分发挥组群城市优势,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组织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多规合一”,推动“四个层级”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淄博新区金融、商务、医疗、教育、文化等功能区块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新城、产业新城、宜居新城;加大主城区东南部和区县老旧城区改造力度,配套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高主城区的核心带动力。促进主城区与次城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着力抓好以17个省、市示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空心村搬迁改造,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完善市级监督考核、区县具体管理的“扁平化”城市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城市全覆盖、全时段精细化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和提升老旧小区简易物业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抓住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组织力量积极策划和争取实施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今年重点组织实施好济青高铁、济青高速、滨莱高速扩容淄博段工程,晋豫鲁铁路沂源段建设及张东铁路、辛泰铁路电气化中修工程,中石化济青二线淄博段和淄博分输站工程,西电东输特高压工程及济南—高青500千伏超高压输电工程,完善南水北调地方配套续建工程,加快实施小农水重点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做好抗大旱准备,加快南部山区人畜饮水应急工程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以互联互通和产业融合为重点,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一是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抓好农房建设改造、县乡道路改造、农村电网升级、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年内新建农房1.2万户、改造危房1000户,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完成912个村“村村强网”建设任务,再解决1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新建50处农村幸福院,完成60处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设100家影像远程诊断基层工作站,完善提升600个农村文化大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吸引有能力、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年内新增城镇户籍人口3万人左右。
(五)更加扎实有力地加快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资源,向创新要竞争力,靠改革创新增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建设“三最城市”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和“一费制”改革,实行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制度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切实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严格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和垄断经营服务性收费,对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多措并举为企业减负松绑。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搞好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建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两个平台”,推动“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深化供销社改革,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执行新《预算法》,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进“营改增”扩面试点,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同时,按照中央和省部署,深化其他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序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加大力度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对于引进优质增量、带动提升存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招商引资。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市大班子领导挂包责任制,集中优质要素资源,全力推进与汉能、太保等知名企业的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抓紧抓实已签约项目的推进和落地,专业化地搞好重点招商项目策划,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面向世界500强和全国行业100强企业招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更大突破,力争全年外来优质投资增长30%以上,突破500亿元。加快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更加注重引进人才、技术和创新团队,把“给优惠政策”转变为“搭创业平台”和创造国际化工作环境。二是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全球布局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政府引领和服务作用,以东盟国家为突破口,谋划建设好一批境外、市外“飞地园区”,鼓励有行业比较优势但在本市遇到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积极支持优势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推进淄博宏达矿业等一批境外资源开发项目。三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贸易。全面落实扩大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完善大通关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印尼淄博机电产品展销中心等境外营销网络,增加资源能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淄博经济的外向度。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转型发展活力。一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坚持“创新要实”,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建设好新材料等开放式中试基地,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大力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打通资本市场与创新市场的对接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市场化。二是提高区域创新功能。支持淄博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完善鼓励高新区创新成果扩散的政策,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好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孵化器和创新创业苗圃,提高协同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企业家队伍系统培训,建设高素质企业家群体。全面实施淄博英才计划,加强与国家、省外专局的合作,积极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山东理工大学的智力支撑作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办学,为大规模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更加扎实有力地建设文化强市。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要充分挖掘齐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加强淄博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组织力量深度挖掘、整理、传播齐文化名人、名著、名器、名址,系统化深刻阐释齐文化尚变革、重开放、崇法治、兼容并蓄、重工崇商的鲜明特质和深厚内涵,通过有扬弃的继承,彰显齐文化的时代价值。整合加强齐文化研究资源,编制齐文化研究开发中长期规划,争取将齐文化研究开发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文化发展工程,努力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体系和城市文化品牌。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朱彦夫、孟祥民先进事迹,扎实推进“四德工程”示范区县创建,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齐文化为统领,科学整合聊斋文化、陶琉文化、齐商文化,突出抓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齐古城、稷下学宫、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高青陈庄—唐口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齐文化载体项目建设,提升重点景区品位,做大做响淄博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加快推动文昌湖、周村古商城、原山、鲁山、潭溪山、牛郎织女等景区的配套提升和名品化发展,重点开发建设淄川太河、博山池上、桓台马踏湖等6个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省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促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加快发展陶琉艺术、图书出版、博古文玩、创意会展等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文化企业。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进一步搞好市文化中心建设、管理和运营,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动优秀剧目走向市场。积极筹备参加山东省第十届文化艺术节。进一步理顺文化执法监管体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和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扶持民办博物馆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大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
(七)更加扎实有力地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
统筹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一是全面落实扩大就业政策,2014—2018年,每年安排70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小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和3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年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2亿元以上;加快建设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创业梦工场、创业孵化中心。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二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促进全民参保登记,稳妥做好城乡居民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换接续,稳步提高社保、低保待遇水平。三是继续组织搞好“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搞好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开展精准扶贫,力争今年再有2.4万户、6万人整体脱贫。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76套、棚户区改造35496套(户),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市棚改任务。
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与国药集团战略合作,加快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居卫生室提升等重点公共卫生工程建设。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治理“三四二”格局,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信访重心下移,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淄博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涉恐涉稳及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推进群防群治。加强舆情收集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措施
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法治思维,养成法治习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法律考量和实践检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复议和纠错问责机制,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完善行政审批目录清单的基础上,依法制定和公开政府及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型,加快完善政府服务平台,倾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民生热线作用,提升镇办和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办好“市长市民面对面”,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好事。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政策、资金、项目安排优先向困难群体倾斜。完善行政管理相对人评议政府部门制度,真正把评判权交给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倒逼各级各部门更好地转变职能、改进服务。
(三)狠抓廉洁勤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健全完善惩防并举的反腐败机制,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以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取信于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公务员队伍。坚持把真抓实干、干事创业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健全任务明确、执行坚决、督查有力、奖惩科学、问责严厉的落实推进机制,严查领导干部懒政庸政怠政行为,有效解决“为官不为”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实劲,奋力争取各项工作落地有声、走到前列。
各位代表!淄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淄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创新实干,为加快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秀美的新淄博而奋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