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社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社区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按照一定的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着一定的地域界限认同感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我镇镇位于松江的东部,地处上海市区西郊,属市郊结合部。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扩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也逐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迅速成为新发展的人口导入区。在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中,如何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将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基本情况
我镇全镇区域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万,市区导入人口万,外来人口万。现有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个居委会,个居民小组。
(一)全镇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城市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美元;工业产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工业利润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出口拨交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财税收入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区名列第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年全镇劳均收入实现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人均收入实现元,比上年增长元,增长;建造农民别墅小区,使的农民住上了别墅;全镇多名老年人每人每月定期发放元养老金;农民人均年最低生活保障金达到元。今年再出资亿元为失地农民投了“小城镇社会保险”,实现全镇农民的农转非。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城市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几年,我镇从实际出发,基本实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农业向公司集中”,形成了五大园区的合现布局,其中我镇新镇区地处全镇中心,总面积平方公里,这是按照“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要素型、功能型城镇”的城市化发展要求而建设起来的新型镇区。
我们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新镇区建设。现在镇区的四纵四横主干道,构成了镇区道路网络,市区的沪松线、沪梅线、、路等条公交线路直通我镇。市级工程轻轨号线我镇段已全面启动。实施造绿工程,全镇去年新增绿地面积方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投资万元进行管道煤气管延伸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商业网点进一步拓展,农工商、家得利、华联、联华等一批大型超市已落户我镇。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不断完善,音乐喷泉广场、大型商娱体育中心相继落成;投资万元的我镇成校和投资万元的我镇中学已开工建设;我镇医院大楼已经结构封顶,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引进已实质性启动。旧城改造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社区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城市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我镇镇于年成立了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社区中心现有人员名,主任由镇社会事业办主任兼任。近几年来,社区中心一方面协调环卫、市容、文化、安全、爱卫等职能部门,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帮助居委会开展为民服务、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工作,尤其是协调解决了大量社区居民来电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社区事务的作用。
我镇现有个居委会,管辖小区个,居民万多户,近万人。近几年来,各居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升级达标活动,所有居委会达到二级居委会标准。居委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⒈从实际出发,抓好经济工作,增强经济实力,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⒉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做好旧城改造、小区道路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为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⒊配合镇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等工作,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⒋做好救助、扶贫、就业保障工作,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居民实际困难;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提高居民素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建了一批区级文明小区,我镇苑、国亭苑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社区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城市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二篇:关于乡镇社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社区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按照一定的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着一定的地域界限认同感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我镇镇位于松江的东部,地处上海市区西郊,属市郊结合部。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扩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也逐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迅速成为新发展的人口导入区。在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中,如何探索社区管理的新
模式,将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基本情况
我镇全镇区域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万,市区导入人口万,外来人口万。现有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个居委会,个居民小组。
(一)全镇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城市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美元;工业产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工业利润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出口拨交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财税收入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区名列第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年全镇劳均收入实现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人均收入实现元,比上年增长元,增长;建造农民别墅小区,使的农民住上了别墅;全镇多名老年人每人每月定期发放元养老金;农民人均年最低生活保障金达到元。今年再出资亿元为失地农民投了“小城镇社会保险”,实现全镇农民的农转非。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城市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几年,我镇从实际出发,基本实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农业向公司集中”,形成了五大园区的合现布局,其中我镇新镇区地处全镇中心,总面积平方公里,这是按照“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要素型、功能型城镇”的城市化发展要求而建设起来的新型镇区。
我们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新镇区建设。现在镇区的四纵四横主干道,构成了镇区道路网络,市区的沪松线、沪梅线、、路等条公交线路直通我镇。市级工程轻轨号线我镇段已全面启动。实施造绿工程,全镇去年新增绿地面积方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投资万元进行管道煤气管延伸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商业网点进一步拓展,农工商、家得利、华联、联华等一批大型超市已落户我镇。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不断完善,音乐喷泉广场、大型商娱体育中心相继落成;投资万元的我镇成校和投资万元的我镇中学已开工建设;我镇医院大楼已经结构封顶,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引进已实质性启动。旧城改造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社区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城市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我镇镇于年成立了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社区中心现有人员名,主任由镇社会事业办主任兼任。近几年来,社区中心一方面协调环卫、市容、文化、安全、爱卫等职能部门,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帮助居委会开展为民服务、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工作,尤其是协调解决了大量社区居民来电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社区事务的作用。
我镇现有个居委会,管辖小区个,居民万多户,近万人。近几年来,各居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升级达标活动,所有居委会达到二级居委会标准。居委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⒈从实际出发,抓好经济工作,增强经济实力,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⒉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做好旧城改造、小区道路绿化及公共设施建设,为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⒊配合镇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等工作,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⒋做好救助、扶贫、就业保障工作,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居民实际困难;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提高居民素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建了一批区级文明小区,我镇苑、国亭苑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社区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城市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对策
(一)撤村建社区,农村全面城市化。
随着镇保的推行,我镇万农民实行农转非,全部转为居民,撤村建社区工作已实质性
启动,我镇的社会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农村城市化将全面实现。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⒈社区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⒉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⒊居民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新形势,党委、政府及时制定了对策:⒈实施政企适当分离。成立实业公司党支
部,以股份制形式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农民变股民,通过公司的运作,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股民每年分红收入。成立居民区党支部,与实业公司适度分离,发挥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保证居委会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社区全面发展。⒉组建社区管理干部队伍,通过“转一批,提一批,聘一批”的办法来解决。即:将村和实业公司的副职干部转一批到居委会担任专职干部;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拔一批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居委会工作;招聘一批大学生、市区导入的退休人员以及各小区的楼组长兼职担任居委会副职以下干部。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化。
(二)人口继续导入,小型城市逐步形成。
我镇房产区的建设,已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支柱。目前,在我镇开发的已有多家房产公司,开发了一批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的住宅小区。以轻轨车站为核心,镇政府又规划了近平方公里的房产发展区,将建成一批中高档住宅区,导入人口近万。再过年,我镇将形成一个人口达到万规模的小型城市。
万人口规模小型城市的形成,一方面对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对我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形成更大的压力。
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党委、政府将着手研究、编制城市发展规划。针对社区管理,将制定居委会的布点设置、区域划分、干部配备、工作发展的社区规划。针对社会事业发展,将制定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配套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规划。
在今后发展的几年中,我镇将同时存在别墅区、中高档住宅区、普通住宅小区、农民中心村、旧城区民宅、外来人员居住区、农民自然宅基等不同层次的住宅,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探索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在新的形势下,要按照“网格化”工作理念,根据街道、居委会不同情况,逐步推进社区实体化,使社区成为网格运作载体,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网格化管理最初运用于公安部门的治安巡逻机制,实践证明,网格化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⒈实现管理的全覆盖,有利于消除工作空白点;⒉减小管理幅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重点;⒊区域内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人、财、物资源配置,实现整体效应。
对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学者在作研究,基层在作探索,就我镇而言,作如下探讨:
全镇从总体上构建三级网络,即以个居委会为网格管理的网,以个居民小区为网格管理的网,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为网格的网,三网联动,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社区管理新体系。
(一)以个居委会为网格管理的网。
⒈从党委、政府班子中,选派名分管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分别结对个居委会,同时组建社区党委,解决社区管理的全覆盖,消灭空白点。
⒉社区党委的主要职能应定位在社会工作上:()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社区体制内外的党组织和单位开展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领导区域内“两新”组织内的党组织和社区各群众团体;()发动社区各居民区党支部联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各项重大选举活动和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决策中,加强领导,严格把关。
⒊社区党委由镇党委副职兼任书记,党委成员应有“两新”组织、群众团体组织和非区属单位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共同组成,党委成员应由社区党组织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⒋居民区党支部应在社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主要负责领导、推动居民自治工作,原来要他们承担的与社会企事业联系工作,应归还给社区,使其集中精力推动居民的“三自”工作。
(二)以个居民小区为网格管理的网。
⒈从个居委会中,选派名干部,每周两天到居民小区办公,加强和居民的联系,及时传递信息和协调工作,并帮助解决小区内的急、难、新的矛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小管理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⒉从镇政府各职能部门中,选派名干部,每周一天到居民小区办公,指导、帮助居委会,开展社区安全、卫生、绿化、教育、帮困、服务、文化、健康、信息化大系列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⒊社区文明创建活动,要按照不同小区,形成不同的创建特色。针对中高档住宅区,经注重社区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对于普通住宅小区,要注重社区文化、社区健康教育;对于农民中心村,要注重社区安全、社区教育;对于外来人员居住区,要注重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对于老城区住宅,要注重社区卫生、社区绿化……
⒋今年将根据不同情况,以个小区为试点。在兴联小区,以综治办牵头,加强物防、人防、技防,创建安全示范小区。在庄家小区,以计生办牵头,以宣传阵地、计生服务室、计生特色工作为主,创建人口文化小区。在国亭花苑,以社区办、卫生院牵头,以宣传阵地、健康档案、服务咨询为主,创建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三)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为网格管理的网。
⒈将社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按区域划分网格,全部纳入社区管理范围,解决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达到资源共享。
⒉将社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按网格,和社区实行结对共建,双方签订共建协议,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社区共建新格局。
⒊社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内的文化、体育场所、活动室、阅档室等资源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
⒋动员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团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
第三篇:社区工作思考与探索
社区工作思考与探索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最后的落脚点落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怎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为民服务?为民服务的方式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综合条件群众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达到服务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作为社区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合新形势、新要求、提高新水平。做好社区工作。
就目前社区工作者的现有条件来看,个人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在思想上:政治觉悟不高、理论水平偏低、处理问题考虑不全面、业务技能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中总习惯于按领导的意见办,缺少自己理解后的创新、思路较窄。
2003年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工作形式、内容、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每个社区工作者不能满足现状,停留在现有水平。社区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从人员选拔上、聘用上要注重高素质人才。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业务指导与业务培训相结合。重点做到:
一、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尤其是要结合先进性教育,使每个居干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具备无私奉献精神。
二、培训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并不脱离际。
三、业务指导不能只是布置任务、布置工作。要教会大家如何开展工作,干工作。
四、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思想、道德、理论、业务各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明确职责、明确标准、把握方向。树立服务理念、坚持服务原则、掌握服务技巧、提升服务标准、保证服务质量。
有了上述条件每个社区工作者还应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到位不越位。即能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又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街道干部应当具备三心干好三事
街道干部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城市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将基层人民群众的意愿诉求反映给上级的职责使命。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的街道干部,笔者认为,做好街道工作,街道干部应具备“三心”,干好“三事”。“三心”即有心、用心、尽心。
做好街道工作,街道干部要做到有心干事,用心谋事,尽心成事。
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心干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各项事业的根本,更是每个干部特别是街道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街道处在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第一线,只有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才能在为民服务的前沿作出一番事业,才能不断地为群众谋实惠,为基层谋发展。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干部要认真做好为民造福的每一件事,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以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心无
旁骛地把全部心思灌注于本职工作和城市基层的各项事业。街道干部最贴近基层人民群众,只有真正把为民谋福利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才能树立起街道干部可亲可信的良好形象。
二是要善于总结规律和探索创新,用心谋事。做好街道工作,既要确保上级指示精神能够顺利贯彻执行,又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街道干部必须做到用心谋事,善于将工作落到实处,找准规律特点,勇于探索创新。要吃透上情,真正理解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发展方向;要摸准下情,真正了解辖区概况,明确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寻找工作的切入点,真正把基层的社情民意与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工作策略和措施。民生稳定、城市管理、基层党建和社区建设等基础工作有其规律性,要把握规律,找准共性,为以后处理同类问题提供可靠依据。面对城市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街道干部要善于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改革创新。
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成事。街道工作纷繁复杂,涉及面广,问题多、矛盾多、变化多、牵扯多,这就需要街道干部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要从身边的为民小事做起,在平凡中显真情,在持续中求发展,在坚持中成就自我,在奉献中寻求幸福,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街道办公条件、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街道干部应永葆崇高的使命意识,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三事”即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街道干部要始终把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居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做好工作,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是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工作需要前瞻,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维稳和城市管理等诸多复杂事项的街道工作更是如此。要开动脑筋、多思多想,主动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超前考虑,超前谋划,超前作为。等、靠、要的干部不可能有效地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更不可能为群众办实事。要在领会上级精神和把握街道实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工作思路、内容、方法上大胆探索和积极创新,想方设法解决各项民生问题,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要保证工作的成效性,切忌表面文章和形象工程,用有效的措施和扎实的工作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是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事。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街道干部能否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要察民情,“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街道干部要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所忧所虑。要顺民意,善于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要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自觉做到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考虑在实施之前。要解民忧,要胸怀群众冷暖,常思百姓疾苦,竭尽全力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绩为民所创。
三是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用超前谋划、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让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好事要办好,既要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又要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尊重规律,注重方法,讲究科学,确保实效。对于那些群众希望办、具备条件办的事,应当毫不迟疑、尽心竭力去办;对于那些群众反对办、没有能力办的事,不能一意孤行、好高骛远。好事要做大,为民造福需要规模效应,在民主科学决策基础上把符合群众愿望和需求的事情做大做实,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好事要做久,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应当看到,人民群众期待的好事实事特别是一些投入大、牵涉面广的事情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成的,往往需要下大力气和苦功夫,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街道干部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把每一个环节想好,把每一项工作做细,为人民群众带来长久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是工作要有爱心。牢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工作对象。二是工作要有恒心。正确对待现实,不怨天忧人,不满腹牢骚,在平凡的岗位体现出人生价值。三是工作要细心。资料上做到准确、翔实、合乎逻辑,入户走访全面、准确了解育龄群众的生育节育情况。四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严格按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五是工作要有耐心。通过细致、耐心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群众积极、主动实行计划生育。
近期,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居民信息系统重卡的核对工作,王家巷社区计生专干们做到“三勤、五心”品质服务。“三勤”即腿勤,嘴勤,手勤,“五心”即耐心倾听、细心询问、用心解答、精心办事,热心服务。她们利用中午,晚上及休息天的时间,顶着高温走街串巷来到居民家中认真细致的核对信息,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辖区居民信息的准确性。
第四篇:乡镇安全监管探索与思考
乡镇安全监管探索与思考
沐川县茨竹乡安办主任胡泰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故信息的公开,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国家从立法、单独设臵监管机构到加大打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力度,无不显示了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安监机构处于安全监管的前沿阵地,做好乡镇一级安全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各地安全生产基础不
一、乡镇监管执法权的弱小,乡镇安全监管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监管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乡镇政府把安全生产摆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协调安全生产事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逢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都要督查安全生产落实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政府部门立即组织抢险、处理后事。但不少企业难以将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法施行有近7年的时间了,不少企业主尚不了解这部安全生产的基本法,不明白自己的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薄弱。村社建有安全网络,有的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非法生产经营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举报。
2、责与权不对称,监管效果不佳。说乡镇安监人员“责任重于泰山”,并不过分。区域内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都是乡镇安监人员的工作,经常在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但负有管理责任却处罚权限的制约,往往导致面临隐患却治不了的尴尬局面。虽然工作忙忙碌碌,效果却不是很好。书面整改指令没有强制措施作后盾,往往会成为空纸一张。
3、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一。乡镇安监员有不少是半路出家的,专职人员少,编制达不到落实,有的业务不精,有的兼职太多。乡镇工作“无所不为、无所不包”,在工作上个个是多面手,除了负责繁重的安全监管任务外,还有所在单位的中心任务、驻村工作,平时有大量事务要处理,难免精力不能到位,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钻研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安全工作往往抓不到点子上,对于综合监管、专项监管业务知识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不会管和管不好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适用法律和执法程序出现错误的现象。
4、没有具体措施排除隐患。由于《安全生产法》有些规定过于原则,配套法规不健全,有的规定操作性不强,政府职责定位交叉,对违法行为制裁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得并不是很好,安全生产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法律实施效果与立法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如《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至八十八条(第八十四条除外)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 2
全生产条件的等几种情形,要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因为没有相关的配套法规或司法解释对“停产停业整顿”规定具体的执行措施,在基层实际执法工作中,如何去操作,感到法律依据不足。
安监执法人员对严重隐患依法发出整改指令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对于不按要求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就可以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了。但生产经营单位如果不主动“停产停业整顿”,安监部门怎么办呢?有的地方采取对企业贴封条的办法,也有的采取邀请电力部门停电的办法。但对这两个措施,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也有应对办法:撕开封条、自己发电继续生产,况且法律法规也未规定这两个措施。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安监总局第15号令,即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停产停业整顿”的几种情形,但仍未规定具体的执行措施,只是在第五十八条规定了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时,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这一条规定还是过于原则,毕竟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是一个时间上比较长、程序上比较复杂的过程。刑法学理上有一个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安全生产执法实践中,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处罚措施能不能实行呢,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5.各部门多头监管。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监、质监、消防、公安、工商、教育、交通、建设等部门都有职权去抓 3
各自分管领域的安全工作,看上去各司其责,实际是部门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清。各部门在监管中自行操作,职能交叉,有利的谁都想管,没有好处的往往踢皮球,目前体制仍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有关特种作业培训发证工作,多个部门都在管。多个部门负责使得工作上的扯皮和监管空档在所难免,有的工作要么无人过问、要么越位争权的现象,降低了监管治理力度,增加了执法成本,削弱了执法效率,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工作机制。有时企业很反感,这边安监部门的检查刚过去,那边卫生、质监、消防等部门又来了。
二、建议对策:
1.加强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传,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要靠执法,也要靠宣传。政府主管部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乡镇安监人员也要当好一个宣传员的角色。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应多在当地电视台做公益广告、宣传安全知识;印发安全生产内容的各种宣传图片、小册子送到每家企业,利用流动宣传车放广播,在各集镇、主要道口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向企业发放“安全生产公开信”,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发送安全警句短信等各种形式;并要求乡镇机关干部都要成为安全员,做好所驻村居安全知识宣传,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此达到全民自觉参与安全生产的大格局。
2.理顺监管体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安全管理机构在各地 4
设臵和称谓不一,但都沐川而言属于乡镇政府社会事务办公室下属的一个工作部门(安监办)。要尽快理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使安全监管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可以借鉴工商所、派出所、税务所的体制和机制,将乡镇安监办改制为安监所(或站),实行垂直管理,条件不成熟可以实行省、市或者县垂直,或者通过立法、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硬性规定,将乡镇安监办的机构相对独立、人员专职专用作为考核指标,建立督查考评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督查考核,督促乡镇政府加以落实。乡镇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称谓乡镇安监站(所)或安监中队,解决安全监管工作中多头监管、职能交叉问题,人数在3-5人之间,综合管理乡镇工矿企业安全、消防安全、道路水上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建筑安全、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职能。配备必要的安监设备,并赋予一定的行政处罚权。
3.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强化执法职能。《安全生产法》颂布实施后,有关部门相继颂发了安全生产方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形成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领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有法可依。责权统一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基本规则,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依法行政工作,做到“依法治安”,要求乡镇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运作效能,必须赋予其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使一线安监机构责与权相对称。
虽然处罚只是一种完成整改目标的手段,但如果没有这种手段,安全监管效果将大打折扣。乡镇安监机构责权对称,一线安监员能及时消除看得见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现行法律在这方面是空白,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方面有的规定不明确、操作性不强。有关部门要针对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加强经营者权益保障、义务落实、强化制裁违法行为、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和完善配套法规等方面,加速立法调研,制定与修改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从业人员紧急避险制度、安全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些重大隐患要克服部门利益与地方保护主义,可以采取各部门联合执法的方法消除,如明确停产停业整顿的措施,要求供水、电力部门配合做好工作。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电力、工商、税务和法院、检察、公安等司法机关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让责任人感觉违法生产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从而使人们普遍树立安全生产不尽责就要承担严重后果的意识。在当前情况下,严格执法显得尤其重要。对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或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强制提取一定的安全经费,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对干扰安全生产执法、包庇、纵容不法厂商的行政官员,一经发现,就地免职。
4.加强安全培训,夯实安全基础。培训工作包括对乡镇安监人员、企业安全员和员工的培训。
培养一支坚强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上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监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业务指导,督促乡镇安监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确保乡镇安监人员持证上岗;加大对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帮助,解决乡镇安监工作存在的困难,建立整套安全监管工作制度、规范和程序,提高乡镇安全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乡镇安全监管的工作水平,使乡镇安监人员一要懂、二要会管。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让职工真正掌握岗位安全规章制度,只有脚踏实地对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私营企业是很难自觉做好安全培训的,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就要有所作为。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特种作业人员意识到不参加安全培训、无证上岗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培训意识。二要组建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打铁先要自身硬,先做好师资培训,让师资自身强起来。三要针对不同行业、岗位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培训,开设不同的班级,分门别类做好安全培训。目前私营企业的职工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要有适合职工特点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岗施教,学以致用。四要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如可以在晚上业余时间将私营企业的员工组织起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开展安全培训服务,基本上不影响企业生产。7
五是培训不光只停留在理论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际操作培训和考核,确确实实做到让职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使职工学到知识就能真正有用。六要加强安全培训督查力度,督促企业按规定做好职工的安全培训,对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安全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对于一些不参加培训工作的“钉子企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违法行为,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
2010年5月6日
第五篇: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探索与思考
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探索与思考
乡镇公务员队伍是我国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是党和政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做好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调研和建设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前期的走访点验、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个乡镇开展调研,现将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务员女性偏多。
据统计,近五年*县共招录乡镇公务员*名,其中女性*人占比*%;共接收选调生*名,其中女性*名占比*%。女性公务员受生育二孩、自身限制等影响,参与部分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安征迁、“两违拆建”“防汛抗旱”等工作任务有局限性。二是提拔晋升难度大。
由于乡镇层级低,领导职数有限,相当部分乡镇公务员甚至难以提拔到副科级岗位,乡镇公务员45岁以上*人,其中一般公务员*人占比*%。乡镇公务员晋升职级不易,由于职级根据编制测算职数有限,加上机构改革和原县以下职级套转带来的部分单位超编超职数问题,导致县级机构在执行职级晋升政策时并不顺畅,出现领导干部与原非领导职务特别是与一般公务员“争利”问题,而领导干部在承担任务、决策参与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致使一般公务员晋升职级困难。三是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乡镇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压力大,但乡镇公务员福利待遇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不对称,部分乡镇因条件不足甚至没有办法安排宿舍。部分乡镇公务员考虑改善条件、照顾家庭、提拔晋升难度大等因素,往往要求交流到县直机关工作或者被县直机关选调进城,导致乡镇留人难、队伍不稳定。四是本领恐慌问题凸显。
乡镇公务员特别是年龄较大公务员中很大部分是通过党校、函授学校取得的学历,其中函授大学本科学历*人占比*%,他们大多数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近年来,为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组织部门加大了培训力度,但是绝大多数培训属于任职培训,主要以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岗位业务为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五是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对乡镇公务员的考核主要以考核方式进行,而对平时考核缺少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在考核的内容上缺乏明晰规定,在考核标准上没有具体的要素指标。考核测评注重优秀等次人员评定,对部分责任心不够强、难以胜任工作的公务员,只要没有违反纪律,就难以在称职以下等次评定,平时考评与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表彰等挂钩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出现。二、思考与建议
一是优化进入渠道。
针对乡镇新招录公务员女性偏多、留不住年轻公务员等问题,建议科学设置乡镇公务员岗位招录计划和职位条件,持续推动按一定比例设置面向“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考乡镇公务员,注重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让更多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不怕吃苦能够呆得住的干部人才招录到乡镇公务员队伍。针对选调生女性偏多实际,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稳妥调整选调生考录性别比例。对因岗位性质特殊或单位性别比例失衡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将岗位设置为男性。同时,严格控制乡镇借用人数,确因工作需要须报组织部门批准,保证乡镇借调人员不得超过在编人员总数的5%。二是解决职级待遇。
更加明确领导职务与职级两个不同功能定位,制定措施办法解决科级领导干部与一般公务员“争利”问题。建议领导职务侧重选拔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晋升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注重从资历深、实绩好、年龄大且担任过科级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以及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的乡镇党委书记中任选;晋升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对达到资格条件的一般公务员同等享受、甚至优先晋升,防止领导职务干部占用低职级。盘活职级职数,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且有意愿到偏远乡镇工作的、乡镇公务员自愿到参公事业单位任职的、同意交流调整到有职级职数空缺单位的,优先晋升高职级。通过职级晋升的激励作用,促进各年龄段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三是激发队伍活力。
乡镇公务员活力的持续,根本在于内在激励奖惩机制的健全,从政治、经济、生活待遇等方面共同激励尤为必要。建议加大乡镇公务员提拔使用力度,干部提拔调整时优先从那些专心基层工作、群众公认、实绩突出、锻炼成熟的乡镇公务员中选拔,激发乡镇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同时,适当提高乡镇公务员经济待遇,落实乡镇干部收入比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至少提高*%的要求,对子女入学方面给予照顾,使乡镇公务员思想顺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四是提升能力素质。
围绕乡镇工作实际,建议要注重需求的个性化、内容的专业化和学员的主体化等特征,深入实施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培训乡镇公务员。特别要注重紧缺急需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加大乡镇公务员到先进地区挂职、考察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健全乡镇公务员考学制度,强化培训结果运用,把培训情况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乡镇公务员选拔使用、晋升职级的必要条件之一,增强培训的自觉性。五是探索激励机制。
贯彻执行公务员平时考核规定,将考核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以实绩考核、定量考核逐步取代定性考核,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建议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建立与收入多少、职务升降相挂钩的二级绩效激励机制。对考核优秀和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加大表彰、奖励和使用力度;对考核不称职或平时工作表现差的,采取提醒谈话、函询告诫等约束措施,促进干部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