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荔城区区域环境概况
荔城区区域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状况
1.地理位置
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荔城区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城区,辖西天尾、黄石、新度、北高4个镇和镇海、拱辰2个街道,共有11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总人口46.38万人。
2.地质地貌
荔城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东南缘,处于常乐至南澳北东向断裂带和仙游至漳平东西向活动构造带复合部,地质多被第四纪地层及残积层所覆盖,堆积层下伏基底主要为酸性岩浆岩体和基性岩浆岩体,出露少,地表构造痕迹不明显。木兰溪下游是多组断裂切割的断块,为相对下降幅度的开阔地区,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的河海交替沉积层。
3.气候特征
荔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常年多为东南风,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是本区气候的一大特征。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 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5.9小时, 年均日照率为45%。日照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无霜期年平均达316 天至350天之间。绝大部份土地,适宜农业生产上的一年三熟制作物栽培。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山海俱得,风光旖旎,有高山、平原、海湾,春九鲤,夏湄洲,秋白塘,荔乡情韵,壶山雨景,兰溪流水,菜溪、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光,广化寺的千年钟声,南少林的武术渊源……。郭沫若游览莆田,赞颂: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4.木兰溪感潮段水文特征
木兰溪是莆田市最长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戴云山脉的笔架山,入仙游西苑乡黄坑村,自西北向东流经德化、永春、仙游,流经莆田市的乡镇有度尾、大济、鲤城、城东、赖店、盖尾、华亭、城郊、新度、黄石、涵江等地,干流总长105km,集纳大小溪涧360条,流域面积1732km2,干流过木兰陂经宁海桥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其中赖溪至三江口33km为下游。木兰溪感潮段(从木兰陂至兴化湾湾口)全长25.8km。木兰溪主河道淡水受木兰陂的截流,而分别流入南北洋河网,丰水期流过陂经感潮段入兴化湾,在平、枯两期,河网闸门只有少量水泄漏进入感潮段,渗漏量约6.4m3/s。
木兰溪感潮段潮汐形态数为0.22,最高潮位为4.87m(黄零,下同),最低潮位为-3.23m,最大潮差为7.54m,最小潮差为2.52m,平均纳潮量约为2.011×107m3。木兰溪感潮段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呈往复流形式,每个潮周期为12.4h,其涨潮时间为5.9h,退潮时间为6.4h;涨潮时平均流速为0.58m/s,退潮时平均流速为0.68m/s,且涨落潮流向基本上属于顺岸流。木兰溪感潮段潮水流速变化特征为:退潮后60~330min之间断面流速趋于稳定,退潮开始前30min与退潮最后30min的流速变化相对较小,而在涨潮70min以后的流速达到最大,其后流速随时间变化呈逐渐趋势,最后趋于零。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1.荔城区社会经济状况
荔城区2008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7.62亿元,增长24.6%。财政总收入达7.21亿元,同比增收2.14亿元,增长42.1%,其中地方级收入3.94亿元,增长5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增长20.7%;商品房销售面积54.8万平方米,增长56.8%;旅游综合收入3.8多亿元,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增长11.8%;金融系统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2.71亿元,贷款余额46.5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23亿元、16.96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949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2.44亿美元,共引进内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46.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6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4.6%,人均GDP达1.88万元。
农业经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7亿元,增长18.0%。拥有闽中有机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新美蔬菜、鑫峰食品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本地香油酯、真好食品等1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水利冬春修完成投资6291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66.67公顷。
工业经济。全年工业总产值139.49亿元,增长2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
值120.45亿元,增长33.5%,销售产值118.4亿元,产销率达98.3%。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达194家,其中净增亿元企业15家,达40家。完成技改投资
4.8亿元。新增三棵树中国驰名商标1件、华峰工贸等省著名商标3件、加利珠宝等市知名商标6件。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荔园、黄石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征地120多公顷,竣工投产项目44个,新开工项目35个,新引进项目32个。
附:
1.西天尾镇社会经济状况
西天尾占地102亩,目前全市乡镇规模最大的商住小区——南少林商城现已完成第一、第二期工程,计划在2003年全部完工。世纪之初,镇党委、政府又投入300多万元进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实现了公路林荫化、企业花园化和城区林园化的目标。同时,镇每年投入52万元用于卫生事业,大大整治了农村环境卫生,成为全省“卫生乡镇”。全镇已形成了水、电、路、通讯、排污设施完善的“一寺、二环、三带、四区”的规模,既优化了区域结构,又发挥了小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西人尾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树好党委、政府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政通人和的社会氛围。镇36个部门合并为14个部门,精减人员,对上岗人员实行滚动管理。2000年8月份,镇被省委定为“福建省党建工作联系点”,2003年7月份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镇党委在实践“三个代表”活动中,成立了包村富民、农工商、农技推广、经济项目、计生和机关内勤等六支服务队伍,实现了由政府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荣获“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的嘉奖。
2.黄石镇社会经济状况
1995年被确认为国民生产总值上10亿元的全省10个乡镇之一,并被省科委评为“科技示范建设达标乡镇”,1998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百强镇”,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工作先进镇”,2003、2004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工作先进乡镇”,2005、2006年两年被区政府评为“荔城区经济工作第一名”。2007年被省经贸委评为“福建省商业重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
3.新度镇社会经济状况
全镇土地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万多亩,耕地3万多亩;辖28个行政村(12个林业村),323个村民小组,人口9.1万。60个党支部(农村支部28个,事业单位支部14个,非公支部18个),2753个党员。
全镇2002年实现工农业产值8.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4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0元,现有的厝柄、东店二个工业小区
已引进企业20多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1家,年产值近2亿元。
境内物产资源丰富,2006年财政收入3000万元,农林牧鱼业总产值2.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农业以禽苗、蔬菜、水果、食用菌为支柱,其中禽苗远销全国各地,被称为“中国禽苗之乡”。
4.北高镇社会经济状况
2009年1-12月,全镇工业总产值49329万元,完成年计划46800万元的105.4%,比增3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528万元,完成年计划40000万元的101.3%,比增50.99%,实现销售产值40289万元,产销率达99.4%);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95万元,完成年计划30000万元的100.7%,比增23.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538万元,完成年计划34350万元的100.01%;财政总收入1313万元,增长率40.6%(其中:国税收入463万元,完成年计划250万元的185.2%,地税收入850万元,完成年计划800万元的106.2%)。总之,2009年该镇的经济运行态势比较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并有部分超额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5.镇海街道社会经济状况
镇海街道位于莆田市区东部,地处壶公山北麓,木兰溪北岸,东与新度镇接壤,南与凤凰山街道交界,西与龙桥街道隔街相望,北与拱辰街道相邻,是荔城区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2年5月份筹建,同年8月份成立。面积约7.5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多人,下辖7个居委会(文献居委会、长寿居委会、英龙居委会、凤山居委会、梅峰居委会、镇海居委会、阔口居委会),4个村委会(新溪村、步云村、古山村、埭里村)。自2002年成立以来,地区生产总值(GDP)从5.36亿元跃升至2008年27.3亿元,财政收入由建办初期的2103万元变成现在的17951万元,这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建办时翻了三番,因此镇海街道先后5次获得荔城区项目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6.拱辰街道社会经济状况
街道现有工业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产业涉及鞋业、化工、包装、纺织、食品、服装、珠宝、电子等7大类,辖区内有全国最大的足
球鞋生产基地—莆田市双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有全省最大的精细化工企业—莆田市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有全市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莆田市闽中蔬菜脱水有限公司,有荔城区最大的民营企业—莆田市泰盛总公司。2008年街道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工业总产值266398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132618万元。2006、2007年连续二年荣获莆田市“经济工作先进镇街”荣誉称号。
拱辰街道作为荔城区中心城区率先崛起的主战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街道党工委审时度势,大力实施“项目兴街”战略,紧抓工作重点,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大做“城”文章。几年来,辖区内城市路网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精确定位,科学规划,重点推进“六大功能区”建设,依托正在筹建中的海源酒店、万通酒店、亚太酒店、旷远酒店、荔城大酒店等五个酒店,打造东园路至北大路餐饮、娱乐、健身服务区;依托市直机关、行政办公楼集中区,建设北大路至东圳路商务服务区;依托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四中等,打造东圳路至下店路医疗教育配套区;依托市里正在筹建的绥溪公园、西庚片区及规模以上企业集中的优势,打造下店路至畅林购物休闲服务区;依托总部企业落地辖区的优势,打造荔园路内侧总部经济区;依托荔港大道贯穿张镇、西洙等村的优势,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第二篇:区域环境培训心得
《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建议》培训心得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郭远玉
培训内容: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建议 培训者:陈谧 培训时长:2小时
6月19日,园领导请来了陈谧老师为我们做《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建议》的专题培训。陈谧老师从区域游戏的相关概念、区域游戏的开展价值、区域游戏的开展现状和区域游戏的创设建议四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如何设计区域,如何收集、投放材料,如何进行观察评价,开阔了教育及区域创设思路,收获颇多。
首先,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理解到区域环境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发展和生活需要,合理安排适合的活动区域,设计独特的空间布局,投放相关的设施和材料,要求教师能通过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的探索与实践,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促进每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与集体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己已有的经验,有利于幼儿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师幼及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区不是单纯的环境创设,而是一种教学形式,是幼儿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成不变式”或“随意式”。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材料投放要适宜、要适应已有经验、要适应孩子的能力技能、要适应孩子的发展性、材料要随时调控、材料要综合利用等原则,为我们今后区角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游戏活动的评价和教师介入时机上,陈谧老师也用详实的案例和精准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模板,为我们提出了老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强调老师是孩子探究过程的观察者;老师是孩子操作进程的支持者;
老师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引导者,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适时的介入,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幼儿愉快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交往、提高能力。今后,我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好区角游戏活动,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最后,从培训老师的分享中也学到了许多今后在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有问题,问题是隐性的,必须隐含在活动空间和材料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动解决问题。
2、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可以重复使用,多用半成品及废旧物品,位置适合幼儿身高。
3、观察要细致,评价时要切准主题。
总之,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地去培养幼儿,去反思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搞好我们的区域活动!
第三篇:荔城区卫生局文件132
荔城区卫生局文件
荔卫[2011]132号
关于调整充实荔城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
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了加强对全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调整充实荔城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后名单如下:组长:蔡键恒(区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副组长:倪启伟(区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国盛(区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宇华(区卫生局党组成员、区纪委驻局纪检组长)
成员:林丽蓉(区妇幼保健所书记兼卫生局办公室负责人)
黄晗(区卫生局医政股负责人)邹金星(区卫生局卫协会秘书长)张炳治(区卫生局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林丽蓉(兼)
副主任:张炳治(兼)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教案)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对特殊区域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种特殊区域保护立法情况及有关法律规定,以便积累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环境保护法制工作。
第一节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特殊区域环境与特殊区域环境保护
1、区域环境a2、特殊区域环境
3、对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
1、它以建立和保护管理特殊区域环境为主要内容。
2、它所规定的保护措施和制度较之于一般区域环境保护法更为严格,要求也更高。
3、它因各类特殊区域设置的目的与功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4、它与各环境要素保护法相互衔接与配合。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法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1、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体制
(二)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规定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2、自然保护区的分级及设立审判
3、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限的确定、变更和自然保护区的撤消
4、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域功能的划分
(三)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规定
1、政府及政府有关职能主管部门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的责任的法律规定
2、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和手段的法律规定
3、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管理
第三节风景名胜区保护法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其分类、分级
二、我国关于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
(一)加强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管理
(二)对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级审定。
(三)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地带的基本建设活动
(四)采取措施,保存、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证风景名胜区资源免遭破坏。
(五)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资源,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效用
(六)制裁危害风景名胜区的违法行为,维护风景名胜区权益。
第四节国家公园保护法
一、国家公园概述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
(二)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兴建的重要意义
1、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
2、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需要
二、我国有关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
(一)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
(二)森林公园的分级:
1、国家级森林公园
2、省级森林公园
3、市、县级森林公园
(三)森林公园的建立、撤消、合并及变更
(四)森林公园的规划
(五)森林公园的建设
(六)森林公园的保护
(七)森林公园的管理
第五节文物古迹保护法
一、文物古迹的概念
二、保护文物古迹的法律规定
(一)确定文物保护单位
(二)确定历史文化名城
(三)确定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名单
(四)规定制裁措施
复习思考题:
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作用?
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我国有哪些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措施?
4、法律关于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措施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5、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我国有什么规定?
6、简述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和分类
7、对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手段主要有哪些?有关法律措施又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简介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发布第22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7条之规定,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
一、起草的背景及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在保障和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试行法是依据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试行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历史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制定试行法的立法依据——宪法,是1978年颁布的,在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开始施行的宪法对原宪法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了改动。一部法律的立法根据发生了变化,这部法律的修订或废止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试行法对于诸如谁对环境质量负责,环境规划由谁制定、批准和实施,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谁来解决,发生污染后如何采取措施,如何防止污染转移和禁止引进污染等问题,都没有涉及到或未作具体规定,因而出现上述问题时便无法按法律进行操作。
试行法中没有专门规定法律责任,使得一些违法行为难于进行追究。试行法中某些条款的规定和提法同现行的全国法规的体例不尽一致。
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各地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新制度,需要在法律上给予确认。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部正式的法律出台。《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出台的。对试行法的修改始于1983年初,1983年底完成了修改草案初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十易其稿,于1986年底形成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议。
1978年以来,国家环保局配合国务院法制局对送审稿再度修改,数次征求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
1989年8月29日,国务院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保法修改草案,提请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1989年10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环保法修改草案作了说明。经委员们初步审议后,又在人大常委会休会期间经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反复审议。同年12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再次进行审议,并对修改草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1989年12月26日,有116名常委出席七届十一次会议,以112名赞成,4名弃权,无一人反对,环保法终于获得通过,当天就以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施行。
二、环保法的主要内容
环保法共有6章47条。
第一章“总则”有8条。规定环保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它海域;管理体制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有7条。规定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程序和实施要求;环境保护规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责任;跨行政区环境问题的管理和解决程序;规定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环境监测的管理以及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有8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和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各种特殊保护区域,各种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要加以保护和严禁破坏;在特殊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开发大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环境,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合理使用化肥和药剂;城乡建设应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绿地、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规定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有11条。规定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和制度;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实行责任制进行防治;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和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规定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发生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有11条。规定了违反环保法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根据不同情况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给予不同的制裁、追究的程序。
第六章“附则”有2条。规定了环保法与我国参加国际条约的关系;环保法的施行时间。
三、环保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位置
环保法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具有自身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1.宪法
宪法是中国环保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1982年的宪法第26 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9条2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宪法中的这些条款便是环保法的立法根据。
2.环境保护基本法
它是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基本法律,是制定专门性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1989年12月26日施行的环保法即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这类单行法规有针对性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单行法规的解释权和行政主管部门不一定是环境保护部门。保护自然资源的单行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等。在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已经颁布了5个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十多个:《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城市烟尘区控制管理办法》、《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等。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制定的根据是环保法。
4.环境保护标准
中国的环境保护标准由4个部分组成: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和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环境保护标准制定的依据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5.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环境标准,对于保护和改善地方环境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结合地区环境状况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不能宽于
国家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依据是宪法和环保法。
6.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在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中,包含着不少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规范。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在1997年3月1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6章第6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既包括了破坏环境和资源的犯罪,也包括了污染环境的犯罪。其具体罪名是:第338条规定的违反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第339条规定的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罪;第340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第341条规定的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非法狩猎罪;第342条规定的非法占用耕地罪;第343条规定的破坏矿产资源罪;第344条规定的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第345条规定的破坏森林资源罪。环保法与这些相关法律是平行比照关系,例如,在环保法第43条,第45条都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时就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4条规定“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这就点明了环保法与其他有关法律的关系。
7.国际条约
中国只参加或缔结了部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还有一些环际公约中国至今没有加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或缔结的环境保护公约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等。环保法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的法律关系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五篇:区域环境创设报告材料
航天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开展情况汇报
各位园长各位老师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航天幼儿园。在这里我代表幼儿园的全体老师和小朋友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我们在区域环境创设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开展情况。
贵阳航天幼儿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O六一基地3405厂在贵阳承办的一所幼儿园。我园至2007年开办以来环境创设以“安全、简洁、和谐、温馨”为环境理念,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努力为幼儿构筑一个安全、净化、美化的幼儿园环境。
一、师资园所情况分析
1、幼儿园师资班级配备情况:
现全园有400多名孩子。有12个班级,托班2个,小班4个、中班2个、大班4个。教师有18位,其中本科毕业的 5 名。大专毕业 8名,中专3名,幼师专业毕业占全园老师2/3。其余1/3不是幼师专业毕业。
2、幼儿园环境情况分析: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很小,每个班教室场地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好幼儿园的场地,把每一个角落都很好的利用起来成了我们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环境创设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和园舍装修豪华。因此
我们在弥补幼儿园活动场地不足的基础上,选择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创设区域和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班级投放的材料多是购置的现成玩具,这些材料的选用成本高、浪费大、玩法单一,活动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因此,寻找和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多样的材料成了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幼儿园每个班教室场地有限,需要摆放活动床。不利于创设区域角,通过教研小组的讨论,决定把区域角和主题墙摆放到走廊。可以让家长、孩子、班与班级间一目了然的知道各班本月开展的主题,也方便孩子们操作。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每一个楼层最多的只能创设5到6个区域角,根本不能满足4个班级的孩子操作。怎样解决成了我们的问题之二。
创设区域角,购买区域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成了我们的问题之三。
PPT3
二、实施对策,逐一解决问题:
在区域环境创设中我们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幼儿园的活动场地比较小,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游戏场地。一次幼儿园进行了自然角的活动评比,老师们自己想办法创设自己班的自然角,有些班用买的鞋架,有的老师自己利用废旧的木板搭建,大班的刘老师想到了用纸盒和木板搭建成自然角。做出来的效果还不错。(PPT6张)这个办
法启发了我们园长,想到幼儿园库房有许多废弃的床板没有用,幼儿园每天都在喝牛奶有许多的牛奶盒,用纸盒和床板来搭建区域柜不是很好吗。于是开始收集纸盒,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材料都到位了。就开始搭建区域柜了。园长带领我们老师尝试各种区域柜的造型,既要美观又要坚固、最后选择了比较便于幼儿操作和节省空间的摆法。利用废旧纸盒和床板制作的区域柜不仅安全环保而且也节约开支,损坏了还可以随时更换。
第二阶段:多渠道收集材料,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区域柜制作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区域的材料投放。教研会议上,老师们通过激烈的讨论。总结出来了先要解决废旧材料收集的难题。首先,我们发动教师从自身做起,寻遍家中、身边所有“可用之材”,小到针线、甁瓶罐罐,大到木板纸箱、布匹等。其次,我们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各班设立了“废品回收站”,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刚开始很多家长不理解,认为用完的物品扔了便是,没有几个是配合我们工作的。于是我们大班的陈文亮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她将带来废旧物品的小朋友家长名字通过家长宣传栏贴出来“感谢某某小朋友家长为我们带来的······,这个方法还真灵,渐渐配合的家长也多了。其他班老师有的还想出给带来的小朋友奖励小五星红花,发动孩子的力量,让孩子去做家长的工作。同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成品把它运用到幼儿们的活动中,和环境创设上。家长和孩子看了也了解了,他们开始主动、热心地收集各类材料。这样发动大家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和活动内容,同时也萌发了幼
儿的环保意识。各班把收集的废旧材料统一规放在库房,用纸箱分类收好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去拿,最后为了不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我们把“废品回收站”交给后勤管理,全园统一收集统一分类装好。第三阶段:资源共享,解决区域角的不充足
有了区域柜就要考虑区域的划分了,经过大家老师讨论出,把一楼定为幼儿们游戏的公共区。同一个楼层创设共同的区域大家共享。共享区域打破了以往传统区域活动仅限本班空间,材料只属于一个班级幼儿的状况,不仅解决了区域不够使用的难题,而且还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减少了班与班之间投放材料的重复性,由于相邻班级要共同计划区域活动,共同面对不同班级的发展特点,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情况更多,投放的材料面更广、层次更多,适应性更强,真正实现了区域材料由过去单
一、分隔到现在的丰富、共享。PPT4如:一楼的公共区域:娃娃家、医院、小小舞台。二楼的走廊:美食一条街等区域因为同时要面对小、中、大班的幼儿,所以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到小、中班孩子的活动特点,也要考虑大班孩子的挑战性。所以老师们共同计划,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操作的公共区域,只能同一个年龄段操作的楼层区域。根据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及发展需要投放适当的材料,如:去年一楼的公共区创设过理发店、超市。根据幼儿的兴趣更换成现在的医院和小小舞台。其它楼层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区域。使每一个幼儿进入到区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喜欢操作的材料。
三、我园墙饰和挂饰的布置
环境布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必须从教育的需要,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墙饰,即寓教于墙饰之中,让墙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位置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有仰视、平视、俯视。 PPT3张(吊饰介绍)
PPT1张教师应注意尽量将操作的墙饰降低到与幼儿视线相平位置,又能触摸到墙饰,减小墙饰与幼儿的空间距离。
四、以理论为指导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关于区域活动的理论知识,任何工作只要有理论作指导,才能更好的开展。我们通过对区域活动相关知识的书籍、杂志、光碟等学习,吸取了不少知识。例如:创设区域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要结合主题活动的延伸投放材料、各区角的划分应考虑动静特点、区域活动时的指导等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求各班老师进行实践。
(四)实践阶段
有了这些准备工作,今年3月份我们的区域活动开始了实践阶段。不实践不知道,一实践发现问题了区域开放时间班级与班级经常相撞,影响大家区域活动的开展。于是区域活动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必须合理的利用起来,每一个楼层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安排出各班区域活动的时间和公共区域时间,保证每个班孩子每一天至少有30分钟的区域活动时间。各楼层把区域活动时间贴出来,相邻班级做到活动的衔接恰当。
1、如何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区域操作时许多孩子不会操作区域的材料,不知道怎样操作。孩子们会把娃娃家的材料拿到医院,又把表演区的打击乐器放到娃娃家。区域活动之后也不知道如何把材料摆放原位。我们在教研会时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大家进行讨论,老师把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如:孩子不会操作区域老师怎样指导?孩子不遵守区域规则怎么办?等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论。首先区域活动开展前先制定区域规则。进入区域的人数限制,我们采用过挂牌、插卡、投放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没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玩等等。针对年龄小的幼儿 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除外我们还运用图示、流程图等方法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放的规则,在安静的区域通过文字和图片来暗示小朋友不要大声喧哗,贴上静的标志。不断的提醒小朋友随时要遵守这些规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并且遵守区域规则,并能够掌握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但是幼儿的知识经验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也就更加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要求老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指导时,要以观察、鼓励为重。观察区域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鼓励幼儿,不要指责、不要轻易批判,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一、活动区域的创设
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我们的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
(一)生活劳动区:包括动作技能训练,比如抓、推、转、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梳头、系鞋带、洗手帕;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折叠餐巾、分碗筷、切水果、刨瓜皮、浇花等。
(二)语言区:合作猜谜、故事表演、剪贴废旧图书、自编故事、跟“磁带老师”讲故事、下语言棋、卡片找朋友(字画配对)等。
(三)科学区:数学区,有按数取物、几何形状、按规律排序、实物与数配对、看图自编应用题、数学棋、找单数双数游戏、式题套圈、测量工具等;
科学探索区,如电池为什么发光、沉与浮,玩磁铁、各种筛子、放大镜、斜坡实验、沙漏、天平、会变的颜色等。
(四)美工区:包括泥工、纸工(折、剪、撕、贴、玩)、绘画、涂鸦、废旧物品制作、纸形、涂色添画等。
(五)建构区:各种瓶子、各种纸盒、有拼图、插雪花片、大型积木、插塑、托班的堆高游戏等。
(六)装扮区:有娃娃家、表演区、音乐区,其他角色区,如医院、美食一条街等。
(七)大运动区:包括玩球、投篮、走大鞋、高跷、平衡、钻爬、垫上运动、跳绳、自制体育用具活动、自组游戏等。
在以上的大框架制定以后,各班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别差异,拟订本班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如小班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建构、装扮与美工等为主安排区域,而大班则更多的在区域中重视社会性、文化、语言、科学探索等能力培养。同时为防止活动中的互相干扰,按动静区分的原则我们将以上区域划分为学习类区域和游戏类区域。
二、区域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制订
1、围绕课程总目标、每月目标制订
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学期目标,然后由各班的教师根据本周展开的主教学、本班幼儿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区域,提出适宜的要求。
2、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此外,我们亦看到了区域活动的随机性特征,区域的安排并不是刻板不变的。它要求教师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整,由班内两位教师随时讨论,一周进行一次调整。
三、活动区域中教师的指导
1、重视观察
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要教育好儿童,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儿童。区域活动的指导首先是观察。我
们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抓住反映幼儿某一活动发展水平的创造性表现,从而较准确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实施观察,我们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为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个案记录,观察内容分三个方面:①幼儿的兴趣和行为表现,以此了解哪个区吸引孩子;②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哪个孩子喜欢哪个角;③操作记录,反映玩到什么程度。同时为了防止观察出现偏差,我们采取了保育员教师同时分区负责的方法,尽可能地使指导工作做得细致实在。2、重视指导和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是为了帮助幼儿与环境、引导者及同伴发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教师如仅靠书本上的一般规律,还远不能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实施了观察,仅根据幼儿在某个活动区一两次表现也可能判断有误,因此,教师需要对观察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去实践,以验证前面的结论,并多次地反复,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如大班在益智区投入各种棋,使幼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时该区域内“人满为患”,如何解决活动区的拥挤现象呢?通过研究讨论,教师找到了答案:可在该区域边上做进入区域的区域牌,表示只能有10个人在此活动;或采取方法二,只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这样幼儿在“满员”的情况下必须学会等待或先到其他区域活动,通过环境的暗示改变了原来的拥挤现象。
3、重视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
活动区是最适宜于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其最大特点是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动环境。如在小班“操作”区域活动中,为了有助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设置了“夹弹珠”内容,进一步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夹纸团②夹豆子③夹玻璃珠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筐(夹纸团)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教师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应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更大地发挥区域活动的应有价值。4、重视结合本园、本班的特点,创设活动区
刚开始搞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常常热衷于“克隆”与跟风,以为教育改革中所指的吸收新知识、把握新信息即是紧紧跟随潮流,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处于一种闻风而动的状态。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我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得出结论:不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尽力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如考虑到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的弱点,我们在小班设置了“生活劳动区”,让幼儿在其中获得许多生活中必要的本领、生活常识,获得做“家务劳动”的体验。“小吃一条街”,幼儿每天有机会扮演不同角色、“当收银员”、“服务员”、“老板”、老师有时成了客人,和宝
宝边玩边拉家常;这一极富有特色的“游戏装扮区”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爱做事了,还会帮大人擦桌子、摆碗筷,家园合作也在幼儿自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得以深入。
四、区域活动的几个观念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魅力。首先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使我们一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改变,逐步确立起“个性化教育”、“观察先于指导”、“教师的促进、指导、支持者身份”等理念;其次,师生建立起和谐、亲密的情感联系,集体氛围宽松愉快;再次,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得以“扬长补短”,在区域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已明显进步很大。我们根据本园的探索实践,试提出以下观念: 1、让环境“说话”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幼儿的这一特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是受环境制约的。幼儿之所以会好奇好问,首先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其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正是因为周围环境中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幼儿不断地探索发现,其认识才会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有效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无声化”的教育。
2、过程重于结果的教育指导
幼儿无论是对认识的兴趣,还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是也不可能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幼儿自由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通过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发展起来。所以,幼儿早期教育应更多地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太在意学习的结果。同样,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活动态度上,放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重视指导中的适机评价而谈化“总结讲评”的形式,同时要把握好过程中的指导,做到不过多干预,指导应留有余地,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3、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
区域活动的计划制定与执行可以增强教师对活动制定的目的意识,避免放任自流,从而增强活动功效。然而幼儿是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不断活动的,在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中,往往易出现某些意外反应和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将指导的计划性和实施随机性相结合,随时掌握教育契机,因势利导。
4、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制约幼儿由教师制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区域活动运作顺畅,必须让老师和孩子都清楚区域的使用方式,不论是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甚至如何参与或观看别人操作,都是规则的一部分。教师
应注意通过活动规则的建立,使幼儿的活动情况有规范有条理。这种活动规则既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如能自选区域活动,积极愉快活动;使用材料先来后到;用什么拿什么,不用放回原处;不把玩具拿走等等,亦包括各区角的活动规则,如美工区,要求美工活动时要专心、认真,保持安静;使用剪刀注意安全,注意坐姿和用眼卫生;做到会拿会放,并随时清理等。以上规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并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以上就是我园在区域活动开展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们还在探索实践阶段。今后还将继续深入的开展下去。继续加强老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运用,把废旧材料更好的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废物利用环境创设真正成为我们的一项特色,使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的有效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