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8: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一篇: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他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部分权力。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A、立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B、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权力。

2、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权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每届任期五年。

产生:人大代表的产生有两种方式: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间接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

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了解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代表人民执行权力。对不称职的代表可依照法律程序罢免。

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统一领导,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4、说明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A、科学执政含义:

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民主执政含义: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依法执政含义: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小知识点: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要靠依法政治来保证实现。有利于保证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小知识点:A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三个代表”的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科学反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他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

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1)它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它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关系:(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4)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如何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继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7)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2)原因: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

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第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优越性: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第二,有利于保障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第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小知识点:(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容?

(1)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篇: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______________,对它_______________,并要它_______________。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2.人大代表的职权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___。它是在_________________集中和集中指导下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__基石的_________________制度。

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党的执政基本方式。

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___政治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是_____________重要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形式。(性质)

人民政协围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主题,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

1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首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_____,行使_______________的制度。自治机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的坚实基础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和基础。我国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的宗教政策,依法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原则,积极引导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第三篇:第三单元 政治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

k

第三单元 政治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分类、体系、性质、权利(其中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常设机关、执行机关)

二、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义务

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组织和活动原则(含义及表现)、基石、内容、决定因素、优越性。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的前提、执政的实质、最基本的方式)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执政理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核心、精髓

2、三个代表的内容、本质

3、科学发展观内容(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为什么党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怎样实现

第三框题: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民主党派的性质、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区别和联系、党的称谓、我国政党制度是什么、政党制度地位、内容(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人民政协与人大代表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优越性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原则、原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怎样巩固民族关系 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前提和基础、范围、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问题、自治机关、自治权)、地位、核心内容、必然性、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框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本质、主要内容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含义、地位、本质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3、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表现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怎样贯彻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特点、优势。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七易混易错点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5、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的思想领导。(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7、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8、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9、人大(人大代表大会)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10、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13、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14、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5、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16、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7、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18、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19、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权赋予的,而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高度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20、少数民族自制地方包括民族乡

21、人民享有质询权

22、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的有关制度

23、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24、我国的国家制度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2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0、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四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按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就是要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政治前提。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话时强调,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段话集中阐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目的,也表明了我们党追求人民民主的一贯主张。我们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政权,都实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革命胜利后建

立人民民主的全国政权积累了重要经验。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同志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经验不够和制度不健全,在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提出,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我之所以要作这样一个历史回顾,就是要说明,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

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法治,既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够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

正,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总之,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第五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执政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决策机制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下载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明确社会主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传承和交接、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选合集]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10届法学专业何水常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基本方面。与此相联系,人类文明也......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1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复习关键词及考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我国的人......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北京大学教授 肖蔚云http:/// 2003-01-23 12:52:48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 大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的重要......

    试题:如何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试题:如何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