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人名言
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8、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1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2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2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2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2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2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3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3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3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3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37、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38、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39、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4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4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4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4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4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4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4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4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48、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49、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50、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51、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52、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53、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5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55、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
56、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
57、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58、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59、今之医者,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
60、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旨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与医乎?——朱震亨《局方发挥》
61、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
62、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63、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6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65、人知君相不易为,不知医士不易为。盖君相之生杀人也,其道显而共闻;医士之生杀人也,其道微而难辨。——李中梓《诊家正眼尤序》
66、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7、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党角立,趋利若骛。入主出奴,各成门户。——赵学敏《串雅内编》
68、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6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7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7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7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7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7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7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7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8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8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8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84、吃一堑,长一智。
8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8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87、太多了,我只复制了一部分。我把网址贴上来了,有空多看看!祝你好运!健康快乐每一天!
8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9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9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9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93、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9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9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9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9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0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0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0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0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0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06、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0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0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1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1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15、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16、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罗曼·罗兰
117、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118、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白朗宁
119、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毛姆
120、每当一位艺术家逝去,人类的一些幻想也随之而逝。——罗斯福
121、艺术是高尚情操的宣泄。——穆尔
122、艺术使自然更完美。——雷诺兹
123、艺术乃德行的宝库。——巴尔扎克
124、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冈察洛夫
125、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塞万提斯
126、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德
127、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迦迪那
希波克拉底
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
医学之父
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诫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他向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议书,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圆形图以说明这些资料。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于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诺尔曼·白求恩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
著名胸外科医师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伤病员是你的同志,在一切事情中,要将他们放在最前头,你不把他们看得重于自己,那么你就不配从事卫生工作。
在英国医院里有句老话,一个医生必须有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这意思就是说,他必须胆大,坚强,敏捷,果断,但是同时和蔼,仁慈,对人体贴。
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第一次药不亲自去换,你就不可能了解手术做的是不是成功,只有亲自换药,才能检验你的手术效果,这样你就可以不断地取得经验,提高技术。
凡是伤员送来,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一定要自己检查,对危重病人,不管什么时候,随叫随到。
孙思邈(541年—682年)
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知足自慎。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予防诸病也。
学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上医,医未 病之病;中医,医 欲 病 之病 ;下医,医 已 病 之 病。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者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
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
古代神医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病有六不治:骄怒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 难治也。
疾之居膝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醛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随,臣是以无请也。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
东汉末年医学家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用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华佗字元化,又名旉,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
(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
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凡人五脏六腑,荣卫关窍,宜平生,气血顺度,循环无终,是为不病之本,若有缺绝,则祸必来矣。
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塑塞而发者也。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
后汉医学家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宿疾。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屠呦呦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钟南山,1936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
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救治危重的孕妇,都是我的职责。
吴阶平(1917.1.22-2011.03.02)
泌尿外科奠基人
吴阶平长期以来主要工作是做医生,先是外科医生,后来兼作泌尿外科,及致力于青少年性教育和成人性健康以及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3] 1960年以后才专门从事泌尿外科工作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问题,输精管结扎并用远段精道灌注,肾上腺髓质增生问题,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使一些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到恢复,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证实。开创对输精管结扎手术中灌注远段精道的技术,使手术即时产生避孕效果。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研究在医学上确立了一种新的疾病,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承认。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对肾切除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
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
做一名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同时还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
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
张孝骞(1897-1987)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
张孝骞(1897-1987),男,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
养了骨干人才。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我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
裘法祖(1914.12.6-2008.6.14)
中国外科之父
裘法祖(1914.12.6-2008.6.14),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
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
法。”
一位好的外科医生应做到三会,即「会做(会开刀、会治病)」、「会说(会讲课和作学术报告)」和「会写(会撰写论文和总结报告)」。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王振义 内科血液学专家
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振义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医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
邓家栋 医学教育家
邓家栋,内科学及血液学家。多年致力于临床医学和血液学研究;主持建立中国第一个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重视医学教育,积极参与恢复八年制的医学教育。曾主编《内科学基础》、《诊断学基础》、《临床血液学》及其他医学专著。
救死扶伤、济世保健,应是学医的目的。为了发财致富,当然不必学医。
吴瑭(1758—1836)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杨泉 西晋哲学家
杨泉一方面肯定了“天地之性,自然之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人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得出的比较科学的结论,同时也是与当时玄学家们所鼓吹的宿命论思想针锋相对的。另外,杨泉那种深入实际,重视农业、手工及其他科技生产知识,强调“良农之务”、“工匠之巧”的优良学风,也是难能可贵的。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吴尚先(1806—1886)
清代医学家
著有《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书以骈文写书,为一册治疗各种疾病的外治法专书,内容丰富。门类排列,包括敷、洗、熨、熏、浸、盦、擦、坐、嗅、嚏、刮痧、火罐、推拿、按摩等各种治疗方法,总结古代应用的经验和民间流传的秘方,两相结合。书中很重视使用膏,称“膏可以统治百病”,“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如姜、葱、韭、蒜、白芥子、花椒,以及槐、柳、桑、桃、蓖麻子、凤仙草、轻粉、山甲之类,要不可少,不独冰、麝也”。书中许多内容和治疗方法,值得现代医学应用并深入研究。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
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
郭霭春(1912—2001年)
著名医史文献学家
郭霭春教授博学多识,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治学精勤,著作颇丰,著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难经集解》、《补周书艺文志》等近20部中医学专著,为中医文献整理和阐述作出了重大贡献。
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
伊曼努尔·康德
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
中医学家
中国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裘沛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
《大辞海》的副主编。
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
王忠诚(1925.12.20-2012.09.30)
神经外科专家
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65年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1月荣获200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忠诚在神经外科诊断、治疗、科研、教学、预防及流行病学调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和重大贡献,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科研成果6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
300篇,专著20部。
我们首先是为病人服务,从服务中学习,而不能为了学习才去为病人做事。
冯理达(1925.11~2008.2.8)
冯理达(1925.11~2008.2.8),女,安徽省巢湖人,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是著名免疫学专家。1947年参加工作,1973年3月入伍,1975年12月入党,专业技术2级。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她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消毒研究室和我军第一个免疫学研究中心,29次带队赴传染病疫区和地震灾区指导防疫治疗工作,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并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颁发“白求恩奖章”。
要小心,要谨慎,学吃亏,学让人,遇事能忍,生活勤俭,不自夸,不骗人,诚诚恳恳,厚厚钝钝,乃是根本。
岳美中(1900年4月7日-1982年5月12日)
中医学家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
盛誉。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张景岳(1563-1640年)
医学家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含《新方八阵》)、《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
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
王肯堂(约1552—1638年)王肯堂(约1552—1638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
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张锡纯(1860年-1933年)
医生 中西汇通医家
张锡纯,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1916年在沈阳创办我国第一间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1930年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
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
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郎景和 医学教授
郎景和,笔名方及、叶维之、向华、谭然等,吉林人,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作品有《一个医生的非医
学词典》等。
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感情,而医生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
烈的感情于一身。
李时珍(1518—1593)
明朝医药学家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 “药
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