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读后感
心术读后感1
昨天一口气把六六写的《心术》读完了,感叹写得非常的真实,作者没有避开社会中灰色的事件,把现实医患关系和白衣天使们真实生活展现在眼前,他们是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些报导把所有的医生都写成了“白蛇”,他们没有同情心,事实上大部分医者都有仁心,只是现实中我们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里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每个医生每天是超负荷的工作,而且工作环境差,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病人的态度不好,而作为患者又觉得委曲,自己排队一、两小时,你三分钟不到把我打发了是不是太不尊重我了,《心术》读后感。
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每天让你象外科医生一样站着动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过程中绝对不能出差错,一次差错就把你前面的工作全部否定,因为病人不能成为那概率中的1%,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样工作压力和强度,想当初他们是高考的中姣姣者,现在做的是体力和脑力的超负荷工作,我觉得他们付出和所得相当的。无良医者有,但各行各业都有这类人,而我们不能唯独苛求他们,把大部分美好的事看不见。
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也和我们一样为高房价、为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回想几年前,我妈因意外脑干受损送到医院人已深度昏迷再都没有醒来,我赶到医院自然伤心不已,其中出现了呼吸机故障,我也象书中人物对他们极度挑刺,作为患者家属我再不能接受任何的意外,我感到当时护士的害怕,读后感《心术》读后感》。
我妈受伤得厉害医生当时就认为不会有希望,我们一再坚持要等,几天下去还是没有起色,一位医生是我哥的同学,他拉牢我说我们也难过,但医学不是万能的你们要接受现实,你们一天好几千下去不会有好转的,事实我们当时都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说我懂得这道理,理智告诉我不要再花无为的钱,但我感情上我还是要花的,可是我宁愿相信国外一份研究报告说,人将死去时,他的灵魂会离开身体在天花板上看着我们,我们做的一切能告慰我妈的在天之灵,这一切只能算是我们的告别,说到此时,那医生也流下眼泪,我知道医生时常要面对的是死亡,对于这种离别是自然规律,可我认为医生这眼泪是真实的'感人的,虽然对于我妈的离去无能为力。你说他们没有仁心,他们除了超负荷的工作还要陪上一起伤心一回。当然妈妈去世我没有为难那小护士。
看完后在书的封面,看见六六给自己的介绍,遭遇了中年危机的少妇,本想借笔倾诉心中的郁闷,没想到能给大家带来愉悦。她引起了我的共鸣,可能正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六六才能把故事写得真实感人。这样她的危机不就转为机遇了。真希望我也能找到人生中另一机遇。人生不如意事十有,看来得时时想想那一二。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心术读后感2
由六六创作的《心术》,讲述的是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想实现一个好医生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他的工作又让这一愿望遇到层层阻碍。其中,最让我深刻并反复阅读多次的是如下情景:2月23日,主角与他朋友的对话争论,最后让主角得出的感叹,“他这一番话让我明白,原来,所有人都认为到医院是去消费,消费就要买到等值产品,而我们无法提供,至少无法保证百分百货物对版。我要摆正自己的地位,我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样高尚,视拯救生命为己任。我首先要将身段放低再放低,放到与宾馆服务员和足底按摩师一个水平。”
我相信那段话语,让每一个从事医疗职业的人都非常感慨,是一种由心底上的共鸣,同时也是一种反思。医疗人员真的就这么“高尚”吗?读六六的《心术》,我觉得我们医疗人员更多的时候要懂得换位思考,真正去尊重、理解、沟通、关怀患者,了解他们所想,尽全力帮助他们脱离病魔的缠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尊重病人、理解患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从医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怀,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样,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的白衣天使的形象是建立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基础之上的一。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探索医学未知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推动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流程、服务环境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以适宜的价格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
确立换位思考理念,关怀病人。就以本人的护理工作为例,护理工作的宗旨应该是以病人为中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对患者到医院求医的观念,视患者为亲人、朋友,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关注患者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心,体谅患者在医院生活上的不方便和经济困难等,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急病人所急,忧病人所忧。
加强语言交流与沟通。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视、听、运动、感觉理解与语言交流能力,通过不同方式和方法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如: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漏给患者;根据患者年龄,教育背景不同,给他喜欢的音乐或和他谈他感兴趣的事情。通过沟通,可以使患者感到孤独感缓解,安全增加,使护理更加人性化,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内涵。
总的而言,通过读《心术》,令我觉得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只有把焦点放在患者身上,理解患者的观点,促进患者决定理解自己和改变现在处境,护理工作才能变得得心应手。耐心细致地,消除患者或其家属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努力与医护人员配合,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只有这样换位思考,护理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对患者是有帮助的,从而体会到自身的专业价值,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护理专业的长足发展。
心术读后感
《心术》讲的是一个普通上海三甲医院里的医务工作者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我刚刚上网搜了一下,六六是华裔新加坡人,气质型中年女性,《蜗居》的作者,本身到底是不是学医的我不大确定。
我呢,对医疗行业非常感兴趣。我本身出身医生家庭,从小在医学院家属院长大,小伙伴的朋友们的父母也基本上和医院搭边。虽然是从小到大经常出入玩耍的地方是中医学院,但是那墙上的行星图、人体的脉象图、各种各样的骨骼标本以及学院当中的大扁鹊石雕,都是我曾经注目过的地方。那个时候不知道会医术有什么用,就知道妈妈给的病历本和处方笔可以让我随心所欲的画画,画多少都没问题。
后来,慢慢了解了一点当医生家属的好处,那就是:从不生病——如果感冒拉稀不算生病的话。到现在我也身体健健康康的,也不知道娘亲一直以来用的什么法术。最近胖子一脸颓废的样子,咳嗽都咳出血,我已经把我第一次来澳洲带的所有消炎药都贡献给他了。健康这个东西,就像空气,你平时享用着,你不觉得有什么,等忽然失去了,你才注意到它多么多么珍贵。比如这两年的雾霾,就让人深深地怀念曾经的蓝天白云。
再回来,开始觉得当医生很酷。真的很酷。什么叫酷?就是你会的,别人都不行,这个事还就必须你来干,然后你来干的时候还特别随意、轻松、信手拈来,这就叫酷。我去门诊探老妈班的时候,听她对着满脸崇敬眼神的患者说一些什么“大三阳小三阳”“转氨酶偏高”之类的专业词汇,反正我是听傻了,觉得老妈真酷!再比如我去老爹门诊探班,看他用亲人难以见到的祥和语气和病人聊天,一身白大褂,两只亮皮鞋,那儒雅的谈吐,那淡定的神情,那自信的言语……甭说是女病号了,就是男病号,都无不甘拜下风。
我开始琢磨,为啥我没当了医生?高考前那会,我在琢磨:万一我考上了医大,那岂不是曾经院里的叔叔婶子大爷大妈就变成了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曾经砍人家篱笆摘人家丝瓜的帐会不会就这么算在我头上?这我要是搞个对象约个会,以我这么高调的人,岂不是手还没拉就被人给汇报了?再往后,我要是工作了,要是留在河北的医院里,那岂不是干什么都被爹妈的阴影笼罩着,做出什么成绩被说“王教授的儿子,应该的”也就算了,要是看不好病,那岂不是永无天日了?不行不行,太拘束……
后来,果然没考上医学院,难过中,也用以上种种理由,阿Q一般的就给过去了。再后来,学什么奇奇怪怪的国际贸易,再到后来自己选了个新闻,远走他乡,对于白大褂的留恋,也就渐渐地淡了直到上周,我翻开了六六的这本《心术》。
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日记体,每天跟每天又是有关联的。主人公不仅作为各个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在观察其他人和事。里面有好多线索,比如大师兄的女儿的病情、二师兄的恋情以及各种奇葩病人、医闹和医生之间的“爱恨纠葛”。
如果是单纯的记叙性质的小说,这本书就已经很吸引我了,书中对当今医患关系的各种评价,更是深得我的喜爱。比如:中国看病到底贵不贵?三甲医院都排队到半年后,对面的地段医院却门可罗雀。所有人都排着队抱着必死的决心要瞧一瞧着名的王教授,哪怕只是看一个尿路感染、傻眼、脚气,哪怕王教授只给你三分钟时间就让你走人。
“所有人都涌向三甲,那一甲二甲还有没有开的必要?医生是个很奇怪的行业。几乎所有职业都有兼容性和选择性,独独医生这个行业是排他的。你得了疑难杂症,但凡有条件,一定要选择这个行业里最顶尖的医生。医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好坏之分。看的好病就是好医生,看不好病就是坏医生。”
天价医疗费怎么产生的?原本三五万能治病的药,因为你是省医保市医保,因为你是干部家属,你就可以报销。所以你要用几十万的天价国外药,结果你发现这些药单位不给报销,得,你把医院告上法庭。“你能活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出身。”书中讲一个人没钱给爹治病,就选择放弃了。二师兄对此嗤之以鼻:“鄙视。不忠不孝。他爹那么年轻,又不是行将就木,把它养这么大,连病都不给治。人这一辈子,钱有的赚,爹就只有一个。一个连亲爹都不要的人,好去死了。”
“我无语,冷场很久,吐一句:‘如果他爹是干部,而不是农民呢?如果他本人是干部,而不是农民呢?他就忠孝都有了。你是鄙视他,还是鄙视农民?’”
“二师兄怒了:‘农民也不是无情无意,多少人倾家荡产,为爹治病,别说50%的可能了,就是1%都不放弃。你家这个亲戚就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没有人情味!’”
“我不响半天,问他一句:‘你觉得人情味就该倾家荡产,赔上后半辈子全家大小的幸福去挽救生命么?这就是有情有义么?二师兄,你能说出这样的话,只能说明你没穷过。你知道你的未来能挣。一个根本看不见未来的钱途,却看得见未来捉襟见肘的人,是没有你这样的勇气的!’”
“一个人能够有勇气承担千夫所指,有勇气对父亲说咱治不起,有勇气面对后半生的内心煎熬,得有多理解才能做到啊。”
看完这样的段子我心里很难过。这的确是事实,医院也不是福利院。医生的收入已经很低了,如果没有灰色收入,真的是要饿死的。书中写到的医生,都是有情有义的人,可是也会失恋,也会恋爱,也会有家人生病,也会自己生病,也会攒钱为了娶媳妇为了买房子,在一个个拯救病人生命的手术间隙,也是吃盒饭的;在热恋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个病危的人的召唤就不得不甩下女友奔去手术室的。可是尽管这样,病人往往无法理解。他们把医院当成超市:我花钱了,我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我能干么?你给他讲手术风险,他不管;你给他讲并发症,他不听,他们只要一个东西:痊愈。花三万五万可能是有些人的全部积蓄,我可以理解,他们当然觉得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然而对于医生,这只是他们的工作。有些病人可能无法理解,医生面对死亡怎么能如此麻木不仁呢?好吧,就像我第一次下地除草,看到地上绿豆叶子上的大毛毛虫也吓得要死,地里的农民兄弟也非常平静的看我笑话一样。
书中还讲了很多医闹的话题。医生们对此见怪不怪。我是前几天听老梁说天下才知道医闹这个职业已经越来越庞大了。书中主人公的女友叫“小蕾”,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小蕾非常热爱她的护理工作,非常热心,可是这样的人,总是被医闹纠缠,甚至被打。所有的悲悯之心,就是这样被毁掉。“这段时间内,坐诊的医生都没好气,凡是来看病的,都全面检查一遍,任何一个疏漏都不放过,免得日后引起纠纷。人和人就是这样对立起来的。我们也知道90%的病人都是善良的通情达理的,但我们判断不出谁是会制造事端的10%;为了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所有人通通被假定为闹事患者。你拿来的二级医院的片子,我们不承认;你昨天刚量的指标,今天要重新做过,我们只承认我们医院设备检测出的结果。”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老百姓的素质才能有个变化。中国式过马路不再出现,地上的老太太我们敢扶了,超车的时候不用再大灯喇叭一起闪了,上车买票进场什么的可以有序的排队了……医生的辛苦可以被老百姓理解了。
前一阵子无良无知的媒体各种揪住医生的某些地方不放,用自己愚昧狭隘的视角狂写新闻,让更多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起把医生推到风口浪尖。我很心疼,也很觉得丢脸。为此,我还在校内里某医疗主页舌战群儒,为记者队伍辩护……我既是学新闻的,我当然要为同行说句话(为那些有良知的却被一齐打到的新闻人辩护);同时我也是医生这边的,眼看医生们被记者黑出翔,我也于心不忍……
最后用一段书中的话总结一下吧:如果人人心里都燃烧着一团火,人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和保证,人人心中都有靠山,那么这的确是一种力量,让你愿意为之奉献。
而反过来,如果人人心里都有一团冰,人人都担心未来的幸福,人人内心都失去方向,那么人人都只会为自己考虑,人人都短视,人人都放纵心中的贪欲。因为你不相信未来,你不相信世界,你不相信人间有爱。你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