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安庆市2013年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参加安庆市2013年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听徐凤老师《井底之蛙》有感
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我有幸和兄弟学校几位青年教师一同来到宿松县,参加了“2013年安庆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与众多小语同仁亲历了一次较有深度的观摩教学研讨活动,深感不虚此行!
5月2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宿松县实验小学,认真聆听了三节优质语文课。三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凤老师执教的《井底之蛙》。细细回味徐老师的课堂,我认为她的课扎实而韵味、丰富,活泼而厚重、深刻,她的课教好体现了新的课程教育理念,突写了语文教学学科的特点,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感觉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准确地把握年段的目标
我们讲中年级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是,以句段教学为主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其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构段形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级段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中年级段阅读教学的老师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回味徐老师的课堂,她是如何指导学生概括
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先让学生轮读课文,之后就请学生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回答的特点,老师进行评价,这位同学是抓住了“瞠目接舌”这个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的,这是一个好方法,然后出示丁丁他也运用了“夸耀”、“瞠目接舌”这两个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同学们也能不能运用这两个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呢?请学生概括,最后老师总结,原来概括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很重要。如何概括课文内容在徐老师的课堂有方法、有策略,不仅让学生领悟这种方法,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
二、注重方法策略的引导
语文课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永远都重要。教什么呢?语文课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获取情感、兴趣、习惯、方法等。徐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有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用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注重学生方法策略的引导是本堂课最大的一个特色,也可谓是一课一得,让这种方法深深的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注重读写结合 新修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落实
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以为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定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比如我们中年级可结合文本内容、段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那么徐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东海之鳖会怎样说呢?”徐老师首先让学生听音响,感受大海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尽情地想象,接着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积累,最后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一段话。这个小练笔很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能够让学生有话可写,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写得很好,这一环节处理的非常精细、到位。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向徐老师课那样,转向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阅读教学,转向以指导语言表达为主的阅读教学,在这堂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注重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徐老师的课堂十分注重词语积累,出示课题的时候先问学生“之”的意思,后让学生积累含有“之”字的成语,接着出示丁丁的摘录笔记,让学生读一读丁丁积累的词语,最后在小练笔中又出示了描写大海景色的词语。如果学生每节课都有好的词语积累,那么学生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丰富。
总之,徐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次小语教学研讨会中的大乐!
第二篇:参加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有感2011-9-22
2011年9月16日—18日赴都匀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二级培训资料
参加《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有幸在2011年9月16日—18日赴都匀参加了由黔南州教育学会和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在都匀市举办的“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聆听了江苏省吴江市的张学青老师,北京市的王文丽老师和江苏省南京市的周益民老师的展示课和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深。现将其展示课和讲座中的思想、观念和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并将我个人的体会与感触与大家共同研讨。
三位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和一个发人深省的讲座。首先是张学青老师教学了《生命桥》这篇课文,其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扎扎实实的进行语文基础训练,从字、词、句着手,培养学生理解、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她在课后的说课中谈到,语文教学的面很广,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所以每节课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每节课你得有一个聚焦点,有一个重拳出击的地方,让学生在这节课上有所收获。其二,善于挖掘文本,培养学生读书的精细,让学生从个别词语来感悟、联想文本展现的场景。
张老师不光课上得精彩,其讲座也很感人,她的讲座讲述了她的专业成长路径,告诉了大家她的人生经历,大屏幕上展示的内容充满文学气息,显示了她浓厚的文学功底。所谓一分耘一分收获,闪耀在张老师身上的光环正是她不停学习的回报,她推荐的语文学科专业阅读书籍就有50多本。
其次王文丽老师讲授了《迎接绿色》这篇课文,教学中我的体会就是她不是为了分析、讲解课文而上课,而是将课文教学扩展开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训练。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教学中她
1问学生:文中有哪些人关心这株丝瓜?孩子们的回答是七拼八凑的,王老师不厌其烦地训练学生将这个问题说完整,并且还对学生说,回答问题时思路要清晰,还可以变换不同的语言,只要能将问题回答清楚就行。当时我就非常纳闷,认为这个问题不值得反复讲。后来听了她的讲座后才明白,她这是在对学生进行锤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能力。
王老师的讲座标题是: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学实效。讲座中提到:教学设计要跟这个年级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能力培养,重视训练,让学生有收获。你的课堂可以不用很精彩,可以不让学生对答如流,但一定要解决学生自学无法学会的难点。语文课要完成的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字:字词句段篇;听说读与思。一节语文课要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让学生考试评价时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用。对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不是机械的说教、灌输,而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才有效,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锤炼。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东西,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都可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渗透,要完成以上这些,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有点快乐,有点情趣,有点生活才行。
最后周益民老师带来的是一节别开生面的图像诗,教材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诗与图画”的婚礼》,呈现给学生的是诗与图画结合的精美画面,很形象,读后让人的联想很多,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很积极,其联想和对诗的理解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图像诗,我想,此次课以后,孩子们恐怕又要成为诗的忠实粉丝了。周老师的讲座名为《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他说教师应该成为永远的读者,读书是语文教师的行走方式,为了自我,为了孩子都必须要多阅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多给孩子留下有用的,有影响的回味。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怎样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怎样让学生在教学中受益,2是每个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学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向书本学,向网络资源学,向身边的老师学,纵然不会立竿见影,但你终究会厚积而发,只有你自己积累沉湎的东西多了,你才会有展现的基础。
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上,一位领导作了这样的总结发言:老师们听到要开展教研活动了,非常心动;观摩课堂教学,听了讲座后非常激动;回去以后就不见行动。希望今天以后,我们能将这句话改写,将所有的心动、激动都变成行动,让自己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9月23日 3
第三篇:参加语文研讨会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教学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9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青云二中举办的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感触很多,收获颇多。
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听了汶南一中公维桂老师和实验中学冀敏老师执教的两节单元综合课。
我被公维桂老师语文课深深吸引了,他知识渊博,热情洋溢,带领学生一起去领略了文学的美妙、诗歌的内涵。在公维桂老师热情洋溢的语言中,我们感受了作者那深深的情感,并掌握了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公老师还结合中考具体给我们归纳了做题的技巧。总之,这节课我们获益匪浅,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这些方法教给我的学生。
冀敏老师运用这堂语文课教给我们做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虑对象,其次考虑场合,再次考虑目的,最后考虑表达方式。冀老师通过实战演练、仿写句子教给了我们做题的方法、技巧。明确了以后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要得体。
其次,青云一中房慧老师、楼德一中张晓老师发表了精彩的典型发言,特别是张老师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典型发言,让我知道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房老师的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发言,告诉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孩子的自信,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抬头做人,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呵护、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不论表现,不论家庭背景,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让孩子们都对前途充满美好的憧憬。
最后教研室王老师总结了上学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特别是重点强调了电子白板在讲课中的运用,电子白板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韩主任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今后的教学一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手段结合。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学习,让我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尹素
2013年9月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了总结、交流语文课程改革经验,收获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成果,研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语文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开展出谋划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于4月6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共有40余名专家、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巢宗祺等三位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成员首先在会上介绍了教育部近期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巢宗祺说:这次的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是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实施两年多以来,各实验区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修订的。修订是在去年教育部委托各地教研中心对42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课标实验稿情况调查和华东师大数据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工作从今年2月开始,现已基本结束。这次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系统修改,约有二百多处作了改动和调整。实验稿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没有变,主要是在内容和思想的表述上更为科学、明确和不易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了。
代表们就课程标准本身及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主要有:1.语文教育教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3.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实践;4.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关系;5.语文教学中要不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问题;6.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课才能算得上是一节好课?
在研讨的基础上,与会代表取得了以下共识:
·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在原有语文教学基础上的推倒重来,而是要改掉那些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东西。要在继承优秀的语文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整体,两种特性是有机地统一在语文学科中的,而不是简单的拼盘或叠加。
·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学习天地非常广阔,实践性较强,语文学科要利用和发挥好母语教学的优势,加强语文学习实践。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有接受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如何有效的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下,一堂好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去衡量:(1)教学目标是否清楚、明确、恰当?(2)教学目标中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阶段性特点?(3)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4)学生是否学得主动、积极?(5)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作用是否得到积极、自然的体现和发挥?(6)教学效果是否好?(7)语文学习中的训练是否合适,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掌握了多少?(8)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
与会代表还一致认为,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呼吁各地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第五篇: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
12月6日,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在花园学校召开。会上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对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最后高老师高屋建瓴的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内容的整体性。
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把知识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扰,所以效果不是热烈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如果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二、小组的有效性。
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选优秀小组。如果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示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三、反馈的时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纠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须要做到任务清晰,语言精炼,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四、学案的合理性。
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帮助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
五、过程的完整性。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示、评价、纠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该体现,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是完整的。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思考。通过听老师们评课和听高老师的报告我也学到了很多。如果这些能互为补充,去粗取精,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就能上出更好的课,学生也能更多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