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0:4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上网将象看电视一样成为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网络心理诉说服务集取了传统心理辅导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点,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轻松、主动地接受心理辅导,解决了小学生腼腆,不愿倾诉的难题,还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心理咨询室面谈的时间、地点局限性。那么网络心理辅导具体有哪些功能与方式呢?

关键字:网络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咨询室班级博客家校联络机制

一、网络心理辅导的功能

(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平等的教育机会、更为自由的话语权利和更充分的社会情感释放机会。学生利用网络表达情感时,能够较少顾及传统文化范式加诸于身的各种约束,超越地缘、种族、宗教、年龄甚至性别的限制,更真实、更彻底地张扬个性、凸显自我。

(二)、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

有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问题不敢面对,有心事不敢向老师、家长和同学诉说,对学校或教师有些看法但又不敢说出来等,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会尽情倾诉,这种交流往往能够率真地吐露心声,倾诉真实思想与情感,教育者可以在交流中对小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偏激观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让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一般学生提出的心理困惑有这么几个方面:

(1)青春期的烦恼。有的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为此烦恼、发狂;有的同学知道早恋不对,但沉溺其中无法抑制自己。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深深的苦恼和困惑。

(2)因为学习问题产生的烦恼。考试前后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考试成绩的好坏,成了学生心情好坏的晴雨表。有个同学说,爸爸经常训斥自己成绩不好,他已经可以想象爸爸训斥的语言:“你考试就这个德性!”有个同学说,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亲、老师都不给好脸色。在网上,学生发泄了心中的烦恼、怨气、恐惧。

(3)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存在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给孩子增加了压力;有的家长心情不好,向孩子撒气,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

(4)与人交往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觉得其他同学不理解自己,很苦恼。有的学生努力与其他同学搞好关系,可总不能如愿。有的同学暗中喜欢老师,觉得老师帅呆了;有的同学被老师批评,觉得老师与自己过不去,心里有怨气。敏感、多疑,给部分学生带来许多的困惑。

网络化的心理辅导方式让学生有了一块倾吐心声的园地,有了一

个发泄不良情绪的地方。因为化名,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秘密,不必担心被别人知道;也让我们心理辅导老师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烦恼,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心理的困惑打下基础。

利用网络的特点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样的方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合学生的需求。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一份贡献。那么具体有哪些方式呢?

二、开展网络心理辅导的方式

(一)开设网上心理辅导咨询室,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网上心理咨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网络心理咨询,是在人——机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网络心理咨询的内容,可以是网络环境和非网络环境下的心理问题;利用网络本身的特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咨询者的隐私,使他们在咨询过程中有一种安全感,减少传统心理咨询中阻抗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对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干预。

(1)在学科教育平台的论坛中构建网上心理咨询室,主要包括“心理氧吧”——心理阅览室、“心理小测试”——心理监察站、“在线聊吧”——心理咨询室和学校外网的“知心姐姐留言板”——心理咨询留言板四个板块。

①在“心理氧吧”里面提供大量的有关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或小

故事,让学生和家长都可以自由查阅,干预学生的心理发展倾向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② 在“心理小测试”中,学生可以了解自我心理状态,同时咨询教师也可

以用它来测试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问题,以帮助确定对来访者的辅导干预方式方法。

③“心理咨询室”就是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定时在网上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

在线咨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④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知心姐姐留言栏。为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在大力加强心理辅导室工作的同时,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增设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例如:我校在07年就为每个年级设立了专用家校论坛,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匿名登陆,向老师进行网上咨询,倾吐心声。一年来,访问知心姐姐网页留言咨询的学生达8000多人次,成为最受我校学生、家长访问的网页之一。如:一位署名为“雨滴儿”的同学留言说:我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可是,却有结巴。我曾经试图改正过,但没有用,我很痛苦,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北风中飘荡,找不到快

乐,也远离了自己的梦想------主持!我们的知心姐姐马上回复:结巴并不可怕,我以前说话也结巴,后来老师告诉我,在说话之前思考好要说什么,然后慢慢的说出来,这样坚持久了,结巴就克服了。现在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你,希望对你有用。还有,你说离开了自己的梦想“支持”,我个人觉得,人生的梦想并不是只有“支持”才能实现,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只要你去努力,去坚持,相信你的明天一定会很灿烂!在这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孩子们心里的困惑消失了,带来的是快乐。

(2)建立网上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为了便于更好的沟通,和区分各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为每年级挑选一位老师,培训成为专业的网络心理咨询员,每天在“知心姐姐”栏目中为学生解难答疑,对特别的个案进行心理辅导。为小学生进行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对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其网络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班级博客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对学生进行兴趣转移

现在的孩子对电脑接触得较多,几乎家家都有电脑,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丰富多彩,和自己学习息息相关的网络环境,可以让他们自己组织建立班级博客。从博客的申请、组织加入到浏览,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班级博客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班主任鼓励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博客的设计和制作,同时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例如我校,在进入每个班级的博客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网上家园。总负责人、各板块负责人——检查、更新、维护分工细致到位。博客上,一篇篇新鲜出炉的文章;一次次大大小小的班级活动;一组组精彩瞬间的照片;一段段的激烈讨论、疑难解答„„这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点点滴滴的班级博客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加深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能对学生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进一步的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快乐。“老师,您要经常来我们家坐坐,多多指教噢”“我说同学,记得多多留言”看着孩子们激动的表情,听着他们热忱的邀请,我们相信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更多的同学甚至家长的参与下,博客在孩子们的心中会越走越美。

同时学期期末学校将举办班级博客评比活动,并制定班级博客的评比标准。

学校将组织班主任老师参观学习,互联网中班级博客比较好的作品。并把值得推荐的博客交流放在网上供更多的人借鉴与学习,以此打开班主任和博客管理员的工作思路。

定期组织班主任召开班级博客工作交流会,并进行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我们将在学校网站首页设立每周“博客之星”“精华日志”两个专栏,推荐学校博客设计比较好的班级。通过他们在同学心目中本身的号召力来进一步扩大班级博客的影响。也使更多的“小网民”将兴趣转移到“健康上网”的活动中来。

(三)建立家校联络机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

1.通过各种调查和宣传活动让家长正确认识网络。

(1)了解家长对网络的认知程度。

(2)开展广泛的宣传,介绍学校的课题,让家长了解、理解、支持

我们所

做的工作。

(3)通过家长会、网上培训、网上开展讲座等形式,让家长正视网

络对儿

童带来的利与弊,对部分家长对孩子较偏激的网络教育观念进行干预。

2.每学期围绕“如何正确指导孩子上网”对家长进行一次网上专题培训。

3.每学期以班级为载体,至少举办一次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说说心里话”主题活动,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其进行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教育。

例如一个家长在看了老师打开的自己小孩在博客中写的文章后,深有感叹,觉得自己每天忙着工作,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足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赏识。

参考文献:

[1]左明章等·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 中国电化教育

[2]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中小学电教

[3] 冯凌燕·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

第二篇: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得上网和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已成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普及,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宽带的日益生来说,更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更容易沉湎网络而无法自拔,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有效监管,会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其普及网络知识、拓宽视野、网上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使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对中学生上网的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上网率达64﹪,喜欢上网的达52﹪。随着网吧的普及,中学生网民数量还在迅速膨胀。为什么中学生如此痴迷网络哪?

首先,中学生有追求新奇和幻想的心理倾向,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欲。网络具有信息全、交流便利和虚拟性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一些平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在网络里却可以任性而为。

其次,中学时期作为学生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第三,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成熟时期,由于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最渴望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与父母间交流也不多,导致学生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苦恼状态,其内心的精神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宣泄的渠道,在这里他们能与同龄人交流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和苦闷,因而痴迷网络不能自拔。面的忌讳,导致他们对性普遍有神秘感。而现在网络管理不规范,黄色网站泛滥,不良信息很多,中学生在不成熟的性心理的驱使下,更容易受诱惑而沉湎其中。

1、加强青少年对互联网安全基本规则的了解。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要求:不要回复敌对、挑衅、不当或任何方式让你感到不舒服的电子邮件、聊天评论、新闻信息等。避免伤害别人而卷入麻烦,要尊重他人的隐私,避免使人激怒、麻烦或受到伤害,要对自己的网上行为负责。

2、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我们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使他们既认识到网络对我们学习的巨大推动作用,又充分认清网络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树立网络心理健康观念。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网络道德自律,教育中学生在网上多元化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3、提倡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有效、有益地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曾作过一些调查了解,发现了网络教学中几种典型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对部分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告诉他们现阶段不宜花太多时间泡在网里,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应该有一定的目的,如查找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或进入健康的聊天室或论坛,参与讨论青少年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另外,我还鼓有目的的上网。

4、指导学生网上学习的方法,如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习信息下载的方法和学习的基本步骤,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带着学习任务上网等。这些对于营造井然有序、生动活泼的网络学习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中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创设健康的家庭网络氛围。学校在校内营造一个大环境,全方位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许多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已正式通行,许多学校的校园网也已经建成并开通。我们要在努力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积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教师不仅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德育课中,还要重视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内容摘要】: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给现代的中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形式

原因

对策

网络正以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心理角度而言,在认识自身的情绪方面,网络拓宽了青少年学习有关情绪等心理知识的渠道;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在自我激励方面,网络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在认知他们的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感觉别人的感受、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的有待规范,网络的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影响和负面作用日渐凸现。青少年正处于

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和“关键期”,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激烈和深刻,正如伯顿所说:“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会有一座礼拜堂。”网络导致学生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障碍,因此,网络被称作“争夺眼球的战争”(War of eye balls),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石首市小河口镇小学教师 徐孝银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来学习知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如果学校中有便捷的校园网络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教师和学生就能方便地获取、传递、使用各种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不受时空限制,从网络上获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编教案向学生传授;可以足不出户地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讨论,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下,自主寻求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吸取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加以融合对知识加以重新建构和创新,可以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效果。网络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莫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人网络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现代教育。而校园网络的使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更为现实的是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内含,课堂教学这个脚本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想结合对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点的认识;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认识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具体课例--《行程问题应用题》,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对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学习特点的认识:

1、网络环境下,学习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受老师的控制,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学习,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源去构建知识。

2、网络环境下,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即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能方便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并能获得及时反馈。

二、转变观念,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对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定位:

1、对老师定位的重新认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其严重不足是:基本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对学生定位的重新认识: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独立或协作去构建知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自主学习和跨越式学习。在有问题时,可请教老师或别的同学,进行协作化学习。

3、对教学内容定位的重新认识: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数学课本的教材内容不再是学生的学习的唯一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它途径(如网上资源)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

4、对媒体定位的重新认识: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它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三、基于网络环境,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空间,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

为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对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转变观念,综合地考虑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有机地将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功能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协作加工信息功能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数学教科书提供的有价值而又有限的资源,以它为主线,尽可能地利用网络相关资源。数学课堂的教学脚本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地、协作地构建知识的学习空间。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要努力创造条件,对重点知识(如性质、定理、法则规律等)的探索,尽可能地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活动空间(或多个活动空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行程问题应用题》这一教学设计中,在探索行程问题应用题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创设了三个活动空间:其一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根据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比、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二是通过网页界面,从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入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三是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创设过关测验,通过测试,便可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方面要为“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和协作化”,比如,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为充分体现协作化学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应如何创设课堂交流、课堂论谈等形式,软件方面应充分让学生在这里面去发表自己的问题、观点、见解等,并能将这些信息公布于网上,为协作化学习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素材

例如:在《行程问题应用题》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在网上随时可以点击提示按钮得到帮助;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堂交流这一功能将自己的问题发布,等老师或别的同学来参与解决和讨论,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进行协作学习的空间。同时,应注意向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应是建构知识的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景以及有关线索,而不是传送知识信息本身。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以此形成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作好评价反馈,将老师的帮助、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设计方面应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通过网络快而又准地采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中,既要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的学习状况,又要了解不同环节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才可能有助于教师的帮助、指导作用真正地、充分地实现。二是学生亦可通过网络快而又准地了解到自己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状况,从而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自主、独立、协作的学习的速度、强度。例如:在《行程问题应用题》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在电脑上完成每一环节的学习,按要求做完相关内容并提交后。老师可以通过查询个体完成情况和查询整体情况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老师的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

3、在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认识基础上,教学的设计中,应适当地作些补充材料。当然要做到:一是尽可能地与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关,并作适当的扩展;二是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可适当地补充与数学相关的史料知识、趣味知识、具有育人的知识等;三是尽可能地向学生推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等相关的数学网站。例如:《行程问题应用题》这一教学设计中,当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后,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数学网站上网浏览。

总之,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应呈现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走出数学的“金字塔”,出现的学生能力应走出分数的怪圈,以开放的姿态展示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数学教育,不应只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思维训练,还应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会交往、学会实事求是、学会做人的准则;关注数学教育应承认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法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有差异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想学、愿学和会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网络大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缤纷复杂的网络世界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同时也诱导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网络环境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1]教育部近日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可见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着高度关注,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也相应的给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

(一)情感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大学生有更大的平台畅所欲言。他们无需顾忌别人的眼光,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释放心理的压力,表达内心无法与现实中同学师长诉说的想法。

网络交流缺乏现实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以及面部表情。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十分活跃,现实中却不善交际的原因之一。但人是社会之人,需要与周围的同学打交道,融入自己的班集体当中。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当中,忽视与周围人的情感建立,必然会引起感情上的空虚与匮乏。以当代大学生为代表的众多年轻人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手机依赖症”,离开手机或者说是离开网络会感到无所适从,回到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往往无所适从出现强烈的孤独感,也即所谓的“网络孤独症”。[2]

(二)认知能力受到影响

学生有时只需“百度”一下便可以得到所要的答案,但对所提供的信息却不加以辨别,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辨别。需要承认的是,网络扩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学生只需要每天通过浏览网页便可知晓“天下事”。满足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大学生每天面对着海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大量存在。一方面我国网络监督立法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经验以及辨别能力不足。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大学生面对网络上大肆鼓吹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无法进行辨别,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无法抵制诱惑,导致其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由于互联网人际关系的便利性、匿名性和逃避性的特点,即使在现实中不善言辞、羞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在网络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或群体。网络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成为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与朋友的利器。同时,网络营造了私密的具有安全感的私人天地,大学生在此可以畅所欲言,但也隔绝了与现实同学师长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

(四)自我意识形成受到影响

从心理学上讲,人格是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个体赖以立身处世的一套心理、行为方式。[3]在网络里中,不分尊卑贵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在网络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网络中自我意识得到大大强化。

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满足感与被尊重的需要,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集体意识的淡薄。网络游戏中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和异化。网络行为大多时候是单向的,落脚点多放在自身情绪体验上,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不受监管表现出极大的随心所欲,这极大可能的导致了大学生情绪的失控,甚至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障碍。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遇

网络化教育的自身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点面结合网络的隐蔽性以及匿名性,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会产生的尴尬与紧张。网络为一些顾及自身隐私以及羞于表达自身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只需通?^手机和电脑便可以向老师倾诉内心的想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者工作量较大并且高校配备的专职教育者有限,教育者不可能及时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网络的出现,实现了教育工作者的“一对多”,但对咨询者来说又是“一对一”。教育工作者同时可以对多位学生提供网络咨询服务,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网络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之前,心理教育方面的信息主要来源书籍以及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累积的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头传授。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网络将全球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现有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信息,同时网络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三)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之中,往往是通过大学课堂、心理咨询讲座或在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进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学生只需拿起手中的手机电脑等便可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咨询,接受在线心理测试或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向学生传播知识,远距离接受学生的在线咨询,更加快捷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现如今更加关注个人隐私秘密的大学生而言,网络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结合当下我国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风范。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网络心理健康档案是高等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它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清晰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轨迹;有利于心里咨询中心与学工处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有利于学生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起到预防心理问题的作用。

心理档案建立应该由专门人员进行,不得随意变更更改心理档案中的内容,客观真实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内容不仅要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更要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既往病史。心理档案便于学校咨询管理机构与学生之间建立高效快速的心理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对于一些有潜在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记录不同时期学生心理测试数据与评价。

(二)培育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网络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使教师学生之间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这一地位的转换,暂时放下教师的权威地位更加有助于师生间精神层面深层次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互联网技术增加教学效果。现如今,大学生大多会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表“状态”,这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了解他们得精神面貌,把握他们基本的思想状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之中,最有开发潜力、最有工作便利优越性的是学生辅导员。他们往往能及时掌握大学生在校的基本状态。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必须要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之中。

(三)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自己“制造”出来的,只有通过自我协调以及在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帮助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身、最终超越自己、实现自我。它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能动的教育过程。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就是提高自身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抵抗能力,从而加强心理免疫力,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五.结语

大学生处于网络背景下,情绪、心理、人格等发生了多重变化,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大网络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应当着重培养既具较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又具有?^高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

以网络的名义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学习)(learn to know)----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处(learn to go together)---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做人(learn to be)---以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环境。以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这四种学习既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需和学习同伴结成伙伴关系合作共事,可见,开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有助于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设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网络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手段,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2]

1.教学内容的变化。网络教学丰富了书本中原有的知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例如,在网络课《珍稀动物》[3]的教学设计。专题网页所呈现的珍稀动物不仅仅局限于书中所介绍的大熊猫、白暨豚、金丝猴三种,而且对于这三种珍稀动物的介绍的内容远远多于书本中所介绍的。教师的设计中,又增加了江浙地区所熟悉的一些珍稀动物,扬子鳄、丹顶鹤。教师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书本中的珍稀动物尽管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见到的不多。教师增加江浙地区能见到的珍稀动物,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同感。

2.教学过程的变化。网络教学中,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在小学六年级的音乐网络课《秋诗、秋画、秋乐》[4]中,教师设计一个环节,分别展示4段音乐,8幅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哪四张和前面四段音乐相符合图片吗?。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能实现,也无法想像的。

3.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自己利用搜索引擎(BAIDU、GOOGLE„„)来学习。去搜索所需要的知识是大量被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学”的能力。学生必须有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4.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但是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根据新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比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全球性、可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例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及意义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基于Web的教学设计具有超链接功能,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索同一专题,有利于实现认知的灵活性,同时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最大程度地支持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综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就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增添了动态演示性的内容,增强了交互性。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过程以及交互加深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 适当的交流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交互性便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wed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实时交互,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习者可以协作学习。

传统教学设计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即教学是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因而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习者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方案。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习者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基于wed 测览方式的超链接,很容易实现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教学目标代表教师期望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掌握的知识,学习目标则是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定的目标。传统的教育中主要关心预定教学目标,而现代教育的设计思想认为学习者目标是第一位的。因此,基于Web 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习者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有指导路径的方法引导学习者,有指导不等于强制,仍然要给学习者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由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的内容,即允许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路径,而不需要设计者预先确定学习路径,系统必须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相应策略的支持,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策略影响学习者决策,如通过合作学习策略等。

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能被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所取代,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惟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

计算机及网络固然是先进的工具,但是任何一个工具如果使用得当,都可以成为认知工具,判断一个工具是否成为认知工具的惟一标准是看这个工具是否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认知操作、促进学习者进行思考,因而建构工具的设计关键仅在于工具种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工具使用方式的设计。

总之,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络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空间,学生要想学会生存,就应该包括学会在网络空间中生存,因此,网络能力也就意味着现实生活的能力,但是最主要的是网络教学设计要适当。

参考文献:

[1]http://61.144.60.222:8080/0518/jxms1/pages/p1-4.htm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

[2] 网络对教学模式的冲击——谈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 北京四中 钱晓菁

[3]专题网页http://dw.zslxx.net 此课曾获江苏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等奖。[4]此网页在http://www.zslxx.net 中山路小学瑞博网络平台上

下载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育初探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育初探 谢 璞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10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和教育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因为这两个因素已逐步......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 铜鼓县第一小学 杨芳 沐浴在21世纪,我们进入了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如何把信息......

    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5篇

    “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的心得体会 一、影响网络课程学习的心理因素 (一)积极影响 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上网者的身份是平等的,唯一的不平等是对网络技术和......

    关于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1[五篇]

    关于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蒙城县城关镇 王红梅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丰富了信息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网络环境下法学

    谈网络条件下法学教师如何开展课程导学 [摘要] 在现代远程网络技术条件下,法学教师如何来开展网上课程导学,这就需要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各种技能......

    如何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山东省临朐张文伟张静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人才,特别是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制约因素。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

    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

    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

    浅析网络环境下青年官兵“慎独”教育范文合集

    浅析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慎独”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发展之快,覆盖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现代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出现全方位地影响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