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总结2

时间:2019-05-12 00: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习总结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习总结2》。

第一篇:复习总结2

2009-2010年下学期五(1)数学期末复习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整理和复习,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了全面的理解,解题能力也有了提高。以下内容掌握得较好:

1、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3、分数加减法德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基础知识不牢固,计算能力还比较差,解题的错误率较高,测试的成绩不容乐观。一些学生的计算方法虽然已掌握,但计算的正确性还需提高。

以下内容掌握得较差:

1、数量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

2、一些综合题

这需要今后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强解答应用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显著提高,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复习总结

第一部分:

1.按传输模式来分,光缆主要有哪二种,应用范围等知识点应掌握。

P29-30:光缆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两种

2.知识点:配线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P63-64

答:配线子系统又称工作区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到楼层配线设备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进行配线了系统设计需要确定信息插座的类型和规格,计算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插座的数量;确定线缆路由;计算线缆用量;确定线槽、管的类型、规格、数量,以及敷设线缆所需的其他部件(如吊杆、托架等)的数量;确定楼层配线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进行楼层配线设备设计。

第二部分:

1. P63知识点“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距离的计算”

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m,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m,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2.P67 知识点“工作区子系统工程造价概算”,结合表5-3,概算出工作区子系统的造价

第三篇:法医复习总结

法医学:用医学、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第二章

死亡与死后变化 1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2脑死亡的诊断标准:①持续肤和肌肉失去肌张力,在受压部位可形成与接触物体表面形态特征相吻合的压痕。据此对帮助推测死后有无移尸和判断尸体死后停放的姿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9角膜混浊影响因素:角膜混浊的形成与其程度主要与粘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助于判断自杀或他杀。15尸绿: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生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绿色,称为尸绿。16保存型尸体变化包括: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1机械性损伤:各种因素作用

肤的抗拉极限时,皮肤沿皮纹裂开形成浅小的撕裂创。

骨折分类:线性,凹陷性,穿孔性,粉碎性。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 窒息:外呼吸,内呼吸以及

血液运输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都能影响气体交换过程的正常进行,别(P76表格)

(“;”前为生前溺水)

口鼻孔:可有白色泡沫团或蕈形泡沫; 无

呼吸道:全部呼吸道和肺泡内有溺液、泡沫和异物;仅上呼吸道有少量溺液、异物,若水压较大,可达下呼吸道,但不会有泡沫

肺: 水性肺气肿,肺表面型的休克肺改变; 无此改变

心及深部大血管血液:查

出致死量的一氧化碳; 无一氧化碳或含量较低(吸烟者)

烧伤周围组织酶活性:增高不增高

其他死亡原因: 无

深度昏迷②有已知原因的不可逆脑损害③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④所有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眼前庭反射等⑤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检查,颅内血管的血流终止或逆向血流⑥脑电图检查呈一直线,即等电位脑电图,对任何刺激无反应⑦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引不出脑干波形。

3在所有检查方法中,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依据。

4死亡的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5尸体变化:人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尸体变化。

6尸体现象:这些变化使尸体表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与活体不同的征象,称之为尸体现象。

7早期死后变化:通常是指人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8肌肉松弛的法医学意义:发生肌肉松弛的尸体因皮关,亦与角膜的PH值、离子含量和蛋白质的变化等有关。

10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瘢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11尸斑的发展三期:沉降期尸斑,扩散期尸斑,浸润期尸斑。

12尸斑的法医学意义:①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②根据尸斑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③尸斑浓、淡提示尸体的血流量和性状等信息④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某些死亡原因⑤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死后尸体位置有无变动⑥尸斑能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如停尸物体接触面的表面形状等。

13尸僵: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称为尸僵。

14尸僵的法医学意义:①尸僵是死亡的确证②尸僵出现的时间、顺序、范围和强度可帮助推测死亡的时间和原因③根据尸僵固定下来的尸体姿势,有助于分析死亡时的状态和尸体有无被移动,有

于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结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称为损伤,由机械性暴力造成的机体的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包括:表皮剥脱,挫伤,创,骨折,内脏破裂,肢体离断。2擦伤: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3创组成: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个部分组成。

4高坠伤损伤特点(坠落伤特点):①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②损伤常较广泛,多发生复合性骨折,内部器官破裂③体表和内部损伤虽然较广泛而且重,但其外力作用的方向或方式是一致的多处损伤均由一次性暴力所形成④损伤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如损伤集中于身体的某一侧、头顶或腰骶部⑤多发性肋骨或四肢长骨骨折,甚至肢体横断,为一般人力用工具打击难以或不可能形成。四肢长骨骨折处或肝脾破裂出血较少,易被怀疑为死后形成。

5伸展创:指皮肤组织受极大的牵拉,当牵拉力超过皮

势必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紊乱

1机械性窒息:由机械性暴力

作用所引起的呼吸障碍,如压迫颈部或胸腹部,阻塞呼吸道等,妨碍了呼吸,而发生的窒息。外表征象:颜面肿胀发绀,瘀点性出血,尸斑显著出现早,尸冷缓慢,牙齿出血。内部征象:血液暗红色,内脏淤血,内部器官与瘀点性出血,肺气水肿,脾贫血。

2机械性窒息六期:窒息前

期,吸气性呼吸困难期,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呼吸暂停期,终末呼吸期,呼吸停止期。

3缢死:以绳索状物套在颈

部,利用全身全部或部分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缢型包括:前位缢型、侧位

缢型、后位缢型。4溺死:是由于大量液体吸入

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死亡,俗称淹死。5溺死的机制:①窒息②心力

衰竭和呼吸衰竭③心脏骤停和原发性休克④其他因素。

6生前溺水和死后入水的鉴

有肋骨压痕,溺死斑,切面有溺液流出;无

心:左心血液比右心稀薄,各成分减少(淡水溺死);左、右心血浓度、成分相同 胃肠:多有溺液、水草、泥沙等异物;仅胃内有少量溺液,一般不进入小肠 内脏器官:脑、肝、肾等器官瘀血,但脾贫血呈收缩状;不一定有瘀血等改变 手中:可握有水草或泥沙;无

硅藻检查:肺、大循环各器官、骨髓、牙齿中均可检出相当数量的硅藻;内脏器官、骨髓、牙齿中硅藻检查阴性,有时仅在肺中检出少量。

第五章 高温 低温及电流损伤

1烧死与焚尸的鉴别(P82表格)(“;”前为生前溺水)

皮肤烧伤局部: 有生

;无生活反应

眼睛: 有

睫毛征候和鹅爪状改变;一般无此改变

气管、大支气管内: 可

见烟灰、炭末;烟灰、炭末仅在口鼻部沉着

呼吸道表现: 为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呼吸道无高温作用的表现

肺: 典

其他可死亡原因; 有其他死亡原因

四度烧伤:拳斗姿势 冻死:反常脱衣现象,苦笑面容 2维湿涅夫斯基斑:冻死内部征象中,较有特征性的改变是心腔内血液呈鲜红色,胃粘膜糜烂,胃黏膜下有弥散性斑点状出血,沿血管排列,颜色暗红、红褐或深褐。这种胃粘膜下出血斑,称为维湿涅夫斯基斑。

3电流损伤的条件:电流性质、电压、电流作用于机体的时间、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电源导体接触机体的情况、电流强度、电阻、机体状态。4电流损伤外部征象:电流斑、皮肤金属化、电流烧伤,电击纹。

5电流斑:又称电流印记,是

电流在皮肤的出入口部

位形成的损伤,其形成机

制是皮肤的高电阻作用,电流在穿透皮肤通过人

体产生高热及电解作用所致。

6雷击损伤的外部征象:衣着

及所带金属物品的损坏,雷电烧伤,雷击纹。第六章 猝死

1猝死:是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猝死三主征:心内血不凝、流动性,各脏器淤血,脏器的粘膜浆膜下出血点。血栓形成三要素: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性质改变。

猝死常见诱因:精神心理因素,气温骤变,体力活动 膜 筛状处女膜 无孔处女膜 10发生强奸通常具备的两个证据,即性交和暴力:(1)性交证据:1)处女膜破裂(法医学采用表盘钟点位置记录破裂口位置,破裂口多在4~5,7~8点之间)2)阴道内精液的检查。(2)暴力证据:杀婴2)消极杀婴(2)意外事件2非暴力死亡(1)分娩前胎儿死亡(2)分娩中胎儿死亡(3)分娩后新生儿死亡 第八章 临床法医学鉴定 1临床法医鉴定:根据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鉴定要求,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案预谋和计划 3缺乏保护性 4作案手段的残忍性 10伪装精神病的特征:1 有一定的目的性 2 起病急骤,结束也突然 3 与精神疾病的一般规律不相符合 4 症状多夸张,离奇和造作 5 易受外界影响,症状变化多端 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1、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联合和拮抗。

2、毒物联合作用的情况包括独立、相加、协同、增毒。

3、一般来说,半数致死量越小,则该化学物质毒性越 指数,是假设父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与随机男子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可能性的比值。PI值越大,表示真三联的可能性越大; PI值越小,表示假三联的可能性大。

应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的遗2猝死的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发生出乎意料③死因是自然疾病。

第七章

性侵害

杀婴 1性侵犯:指侵犯者在违反他人自身意愿,以暴力胁迫或利诱,欺骗等手段,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者的伤害,包括强奸.猥亵.鸡奸.性骚扰和乱伦。

2强奸:指男子违背妇女的意思,采取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他手段使其丧失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行为。

3猥亵:指以正常性交以外的手段对待异性或儿童,以求德性买满足,性满足包括生理满足和心理满足。4鸡奸:指阴茎插入对方的肛门内以满足性欲的行为。5性骚扰:是违背当事人的意愿,采取一切与性有关的方式去挑逗.侮辱和侵犯他人的性权利,并给他人造成损伤。6女子性成熟的判断:所谓的性成熟是指女性的性器官.体格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此时已具备生育能力。7女性性成熟的征象:(1)外生殖器及阴道的发育(2)第二性征的发育(3)受精能力和妊娠能力(4)分娩能力 8处女膜从结构上分为:基膜部.膜部和游离缘。9处女膜的类型:环状处女膜.半月状处女膜 唇妆处女膜锯齿状处女膜 中隔状处女1)机械性暴力2)精神暴力3)使用药物

11杀婴:在分娩中或分娩不久,将以具备生存能力的新生儿用暴力手段剥夺其生命的行为。杀婴属于暴力性死亡,是一种他杀犯罪。12杀婴案件的鉴定:1)该婴儿是否为新生儿2)是否极有生存能力3)是否活产4)分娩后的生存时间5)新生儿的死亡原因

13新生儿及其时间的确定(1)外部征象1)脐带2)产瘤3)胎头血肿4)新生儿黄疸(2)内部征象1)胎便2)胃肠内容物3)动脉及静脉导管的闭锁

14活产与死产的鉴别:判断是活产或死产,主要根据胎儿在母体外曾否进行过呼吸,已呼吸过的是活产,未呼吸过的是死产。

15未呼吸的肺,因肺内不含空气,呈实体状,比重比水大,在水中下沉。呼吸过的肺内含空气,体积增大,投入水中不下沉。应用这一原理判断肺有呼吸,称为肺浮扬试验。

16胃肠浮扬试验:由于新生儿呼吸运动一开始,就有一部分气体进入谓内,空气逐渐由胃内进入十二指肠和小肠内,根据胃肠内有无空气判断是活产还是死产。17新生儿死亡原因:1暴力死亡(1)故意杀婴1)积极

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6 发作的间歇性 7 强调自对鉴定人进行检查,再根据己有病 8 检查治疗不合作 我国现行公布实施的法律条11诈病(simulation)为达到款做出相应的临床医学鉴定企图调换工作,逃避兵役,结论的过程。

掩盖罪责,摆脱与本人不理2临床医学鉴定程序:1.案件境遇或推诿责任,骗取休假,受理 2.案情了解 3.活体药物,福利或赔偿等目的,检查 4.现场勘查 5.制作身体无病的人假装患病。鉴定书

12诈病的常见表现:1 伪装3临床法医学鉴定种类:1.疼痛 2 伪装视觉听觉或言鉴定 2.补充鉴定 3.再鉴定 语功能障碍 3 伪装运动功4鉴定的特点:1 临床法医学能障碍 4 伪装内脏疾病 检查和鉴定的对象是活体2 13诈病的特点:1 有明确的临床法医学检查和鉴定,要目的 2 同一人群中常常伪具备三性原则,即合法性,相装相同的疾病 3 常常伪装关性和可信性。3 临川法医用一般手段不易检查出来的学鉴定涉及的面广,难度大,病 4 过分夸大病情或症状 对鉴定人知识的要求高 4 5 症状混乱而矛盾 6 病程对鉴定时限有严格的要求 反常 7 体检不合作 5损伤程度鉴定 是指鉴定造作病:运用各种物理化学人依据委托对被鉴定人进行生物的方法,故意损害自己,检验,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的身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体,造成自身疾病或损伤者。行评定,做出是重伤,轻伤14虐待(maltreat,abuse):或者是轻微伤的判断规程。凡经常遭到家庭成员或照顾6损伤程度分为重伤 轻伤和人故意造成的精神或肉体的轻微伤。

折磨,残忍和迫害 7劳动能力(labour capacity)15虐待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两点:1 虐待者的行为是故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意的 2 行为导致了被虐待动的总和。

者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8易导致行为异常的精神障第九章

碍:1 思维障碍 2 知觉障碍 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3 意识障碍 4 智能障碍与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质记忆障碍 5 情感障碍 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9精神异常所致伤害案的一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般特征: 1 作案的目的与动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机短浅,令人费解 2 缺乏作

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

大。

4、氰化物、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属于呼吸障碍性毒物。砷化物中毒:分四型:急性麻痹,急性胃肠,亚急性(肝肾损伤),慢性(周围神经炎)。氰化物中毒:中枢性呼衰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闪电式死亡。窒息征象重,鲜红色尸斑,体腔内有苦杏仁气味

中毒法医学鉴定的内容有哪些?(1)确定是否发生了中毒(2)确定是何种毒物引起中毒(3)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并判断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4)分析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形式。(5)推断中毒或中毒死亡方式,是自杀、他杀、意外灾害或其他类型中毒。第十章 亲子鉴定

亲权鉴定:指应用医学、人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与分析,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非父排除EPP:指通过某一个遗传标记系统的检测,将不是生父的被控父亲排除的概率,即在所有非父被控为生父的男子中,用遗传标记否定父权有多大的可能性。它是衡量一个遗传标记系统排除非父能力的一个客观指标。

父权指数PI:又称亲子关系

传标记有哪些?(1)基因产物水平的遗传标记①细胞表面的遗传标记: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血小板型②蛋白质遗传标记:血清型、红细胞酶型(2)DNA水平遗传标记: ①DNA序列多态性②DNA长度多态性

涉及父母与子女的亲权鉴定有哪些?(1)涉及民事纠纷的亲子鉴定①解决家庭纠纷②确定责任关系③解决医疗纠纷(2)涉及刑事诉讼的亲子鉴定①强奸致孕案②无名尸体、失踪人员及身源不明者的认定③杀婴、拐卖儿童案件(3)涉及行政事务的亲子鉴定①移民涉外公证②失散亲人亲缘关系的认定③计划外生育责任人的确认及其无合法出生证明子女户籍的注册。

适用于亲子鉴定的血液遗传标记应具备哪些条件?(1)表现为简单的遗传性状,其遗传方式经家系调查已明确。(2)具有遗传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均匀,父权排除率高。(3)在相应地区、民族中的群体遗传数据已建立。(4)血型个体发生早,不易受年龄、疾病及其他因素影响。(5)检验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明确可靠。

在肯定孩子的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设父并不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可以 排除其亲子关系。

线粒体dna是人类唯一的核外基因组DNA,其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

第十一章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

个人识别:在法医学实践中,第十二章 医疗纠纷 1医疗纠纷:老师给的:在医疗机构因患方对医方的工作不满意发生争执,甚至上诉,要求追究医务人员的责任,在事实查明之前统称为医疗纠纷。

排除其亲子关系。线粒体dna是人类唯一的核外基因组DNA,其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

第十一章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

个人识别:在法医学实践中,第十二章 医疗纠纷 1医疗纠纷:老师给的:在医疗机构因患方对医方的工作不满意发生争执,甚至上诉,要求追究医务人员的责任,在事实查明之前统称为医疗纠纷。

分析生物性检材以揭示个体身份的鉴定工作。生物检材:经历了环境条件作用的人体组织与器官或人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他们形成的生物性斑迹。血痕,精斑,毛发,唾液,皮肤及其他脏器组织碎片。血痕:血液在体外干燥后形成的斑迹

血痕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1)是否是血;(2)若是血,是人血还是动物血;(3)若是人血,测定遗传标记进行个人识别(4)其他检验:出血量、出血时间等。血痕检验程序: 肉眼检验、预实验、确证实验(血色原结晶试验)、种属鉴定、遗传标记测定和性别鉴定、出血部位、出血量、血痕陈旧度等推断

毛发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检材是毛发还是纤维、是人毛还是动物毛、毛发来自人体和部位、鉴别是自然脱落还是暴力拔脱、推断致伤物、毛发的个人识别

为什么说毛发是重要的检材?(1)毛发很容易脱落,留在作案现场及有关物体上。(2)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其理化性质较稳定,不易腐败和毁坏,可长期保存。(3)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常常留有死者或伤者的毛发。(4)毛发可进行个人识别。2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

分析生物性检材以揭示个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身份的鉴定工作。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生物检材:经历了环境条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作用的人体组织与器官或人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由他们形成的生物性斑迹。身伤害的事故。血痕,精斑,毛发,唾液,3医疗事故的特点:①主体的皮肤及其他脏器组织碎片。合法性②行为的违法性血痕:血液在体外干燥后形③行为的损害性④医疗成的斑迹

过失与人身伤害之间的血痕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因果关系(关键)。哪些?(1)是否是血;(2)3医源性医疗纠纷:指由于医

若是血,是人血还是动物血;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3)若是人血,测定遗传标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记进行个人识别(4)其他检4非医源性医疗纠纷:指医疗验:出血量、出血时间等。纠纷并不是由于医疗机构及血痕检验程序: 肉眼检验、医务人员的原因引起,而是预实验、确证实验(血色原结因为疾病本身自然发展,或晶试验)、种属鉴定、遗传标因医疗以外的原因引起。记测定和性别鉴定、出血部医疗纠纷的协商与调节:律

位、出血量、血痕陈旧度等师,仲裁机构,诉讼,推断

行政 毛发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 检材是毛发还是纤维、是人 毛还是动物毛、毛发来自人 体和部位、鉴别是自然脱落 还是暴力拔脱、推断致伤物、毛发的个人识别

为什么说毛发是重要的检 材?(1)毛发很容易脱落,留在作案现场及有关物体 上。(2)毛发的主要成分是 角蛋白,其理化性质较稳定,不易腐败和毁坏,可长期保 存。(3)交通事故中,肇事 车辆常常留有死者或伤者的 毛发。(4)毛发可进行个人 识别。

2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3医疗事故的特点:①主体的合法性②行为的违法性③行为的损害性④医疗过失与人身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关键)。3医源性医疗纠纷:指由于医

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4非医源性医疗纠纷:指医疗纠纷并不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原因引起,而是因为疾病本身自然发展,或因医疗以外的原因引起。医疗纠纷的协商与调节:律

师,仲裁机构,诉讼,行政

第四篇:传播学复习总结

传播学复习总结

一、“把关人”

最早由库尔特·卢因(勒温)提出。在二战期间,卢因对号召人们食用牛下水的宣传进行研究时,发现除非家庭主妇接受,否则家人很难接触这种食物。1947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

二、传播流派,四大奠基人、五大先驱

(一)西方:美国传统学派(经验学派)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家,“5个w的创始人”

1927年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贡献: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有着重要的影响。

2、库尔特·卢因(勒温)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从事“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即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传播媒介怎样影响群体。《解决社会矛盾》《人格的动力论》《拓扑心理学原理》

贡献: 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

3、拉扎斯菲尔德

美国社会学家,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成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研究范围从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扩展到对政治影响的研究。《人民的选择》《传播研究》 《个人的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大众传播 —— 意见领袖

—— 受众

拉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先经过“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传给一般公众

贡献: 较深入地探讨了传播的效果,提出了“两级传播的理论”。其理论假设采用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二战后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被称为“耶鲁计划”。《大众传播实验报告》《传播与说服》《说服的顺序》

贡献: 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其研究方法是“控制实验法”。

5、施拉姆

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贡献: ◆ 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中心

曾在《波士顿先驱报》任记者和编辑,后为美联社记者。先后任衣阿华大学教授,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传播研究所所长,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所长。◆

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作,约500万字。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人、信息和传播媒介:人类传播概论》等。

◆ 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整理和研究,构建了传播学学科体系 ◆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国际传播的研究

三、批判学派理论

(二)西方: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主要从马克思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

1、法兰克福派

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体的一个学术派别。成立于1923年,着重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代表人物

◆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用历史—社会的方法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现象作批判考察,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尤为激烈。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不合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得力工具,是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帮凶。

◆哈贝马斯:20世纪40年代以后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批判。

《公共领域的结构和转型》《交往与社会进化》《文化与批判》《理论和实践》

2、伯明翰学派:也称为“文化研究”学派。

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 尔、莫利为代表。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霍尔: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文化、传媒、语言》 《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解码》

◆莫利(1949--):

是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是受众研究的转型之作,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传媒、现代性和科技》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

大众传媒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驶政治统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

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

四、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特点 a面对面的传播,无需借助媒介形式.b 互动性强,是一种双向传播 c 传播者与受众是特定、了解的 d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随意性 e借助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f信息传播易误读与衰减

五、组织传播 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结合体,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

什么是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受到若干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包括: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 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常容易相信稀奇古怪的传说和谣言;

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人之间快得多; 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速蔓延。

六、大众传播功能

1、奠基人的论述 ①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

★社会协调功能: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首先,大众媒介强有力的渗透与覆盖,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语言的创造越来越快。再次,正是有了大众传播,人们才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其它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文化。

②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监视环境:大众传播定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包括: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活动。

★解释和规定:大众传播不是简单的告知,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映。

★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定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③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责任,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制度性压力”

★“麻醉作用”:把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流中,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总结: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环境监视

★ 社会协调

★ 文化传播

★ 娱乐

七、媒介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物质前提,而社会公众对传播媒介营造的大众文化的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对媒介文化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认识与评价 ① 积极作用

大众文化可以向大众更好地进行文化普及和教育。大众文化打破了文化等级特权,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塑造了大众与知识分子一种新型关系。

大众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世俗性文化,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文化的可触摸性、开放性和颠覆性

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广泛性,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发展力量。②消极作用

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文化,以制造快感的方式使大众迷醉,失去了深层次解读的欲望,成为“单向度人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派左翼的主要代表人物。这部作品为他在60年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 成为了美国和欧洲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大众文化过分迎合大众的趣味,生产“庸俗、低俗、粗俗、媚俗”的“文化垃圾”。污染媒介环境。

大众文化会导致丧失文化的创新性,“急功近利”地跟风,模仿、大量复制缺乏新意、个性化的文化产品。

八、受众特点: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

九、受众选择性理论

◆选择性注意:指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时有选择的,因此选择性注意也可以称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

◆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最一致的内容。选择性理论十分突出地显示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解码过程,同时也表明受众解码的复杂性;传播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十、使用满足”理论: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赫卓格1944年,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了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贝雷尔森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研究了受众读书的动机

◆ 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节目的调查 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归纳了不同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

◆ “使用与满足” 理论主要是考察、解释受众为何接触、使用媒介,其动机是什么?怎样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受众接触、使用、享用媒介的三个过程

★传播学家E.卡兹等在1974年发表了《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基本模式。

★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若干补充 ◆ 对“使用满足理论的评价”的评价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要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有重要意义:

受众接触媒介是“能动性”的,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纠正了40年代到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

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十一、议程设置

① 理论的提出:

最早是美国学者科恩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构想。他认为媒介(报纸)在影响人们如何思考什么难以凑效,但在影响人们关注什么方面却很有成效。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 肖就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 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理论的基本内涵

◆何为议程: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按其重要性分层排列并予以传播的一系列议题就是议程。如重大事件和重要的社会问题。

议程可具体分为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和决策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即影响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②媒介的议程设置可使某些事实更加突出,更显示其重要性,从而影响公众的态度,使公众也把那些事件视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

③媒介所报道的事实或讨论的话题以及这些事实或话题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出现的频率,是受众判断这些事实或话题是否重要的主要依据。◆ 议程如何设置

专题报道 深度报道 头版头条 连续性报道 新闻组合式报道等 ◆议程设置包括三种不同的效果模式:

知晓模式——大众媒介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是影响公众是否知晓这一议题的主要因素。显著模式——大众媒介对某些议题突出报道,反复报道,会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突出重视。优先模式——传播媒介对一些议题按优先顺序加以报道,会影响公众同样按媒介安排的顺序认定这些议题的重要性。③理论的价值意义

◆对议程设置的选择体现了媒介的把关与建构

◆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 ◆与我国舆论导向研究之间的理论接点

十二、沉默的螺旋理论

 1974年诺埃尔·纽曼《重返大众媒介强力观》  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的作用。

★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 假说中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 “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 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十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冷、热媒介)

①“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媒介改变了人类感官系统的比例,进而改变了人与世界联系和交往的尺度(2)媒介打破了人类感官系统的平衡,重新塑造着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种延伸对人、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部落文化和口头文化” ——“视觉文化” 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 ② “冷媒介”与“热媒介”

麦氏是泛媒介观,他所认为的媒介不仅仅指大众传播媒介,他将一切与人类有关的具有“介质”意义的都看作是媒介。如:足球、衣服、电话、铁路等等

对冷——热媒介划分的标准:是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信息清晰度低、受众参与程度高的媒介为“冷媒介”,与此相反的为“热媒介”

“冷媒介”:电视、电话、漫画 “热媒介”: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 ③ “地球村”的概念

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

起主导推动作用的是媒介技术及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

在电子媒介(主要为电视)的作用下打破了人类的时空界限,信息传递具有同一性,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好像变成了一个村庄

④“媒介即讯息”

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由媒介的特性决定的

媒介本身会引发社会的变化,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口头传播阶段——部落时代(由听觉生活决定结构的口头文化的社会)

拼音文字——部落解体(眼睛代替了耳朵,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意识取代了整体、深刻、公共的互动)

电子媒介——地球村(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和外化,使人们的社会和心理生存的一切侧面都发生变化,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不复存在)

⑤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评价

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媒介观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开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后来者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

过分强调“技术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研究缺乏逻辑性,论证不够严密

十四、受众划分 反馈的类型

(1)从反馈的效果而言,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来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基本保持一致,对原来传播的信息可起到增强作用。

负反馈:反馈信息和原来输出的信息发生了某种偏离,对原来的信息可起到一种减弱作用。

(2)从反馈的形式,可分为前馈、后馈

前馈:大众传播机构为了提高传播效果而在信息传播之前采取的一种措施,比如座谈会等,改进传播技巧,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从反馈的主体而言,可分为内反馈、外反馈 从反馈的真假而言,可分为真实反馈、虚假反馈

十五、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特点

①报刊: ★以文字、图片等符号形式诉诸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印刷媒介 ★具有保存性、携带、阅读方便 ★报道信息详尽、深入,但时效性较差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够形象生动 ★印刷、出版有一定周期

②广播: ★以声音、音响、音乐等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的电子媒介 ★时效性强、覆盖面广 ★不易保存,信息传播稍瞬即逝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有一定的感染力 ★制作简单、易于传播 ★报道信息不够详尽深入

③电视: ★以声音、音响、音乐、画面等诉诸于人的视听系统的电子媒介 ★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现场性 ★时效性仅次于广播,制作复杂,成本较高 ★传播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感染力强

④网络: ★传播时速性 ★信息内容海量性 ★信息形态多媒体性 ★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播过程互交性 ★传播范围全球性

十六、舆论的构成要素

★公众:舆论的主体 ★事情:舆论的对象 ★意见:舆论的内容

十七、拟态环境

李普曼:将媒介环境称为“拟态环境”。他认为,在特定的时候,我们对虚构事件的反映就像我们对事实事件的反映那么强烈„„在我们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拟态环境,而我们往往是对这个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

十八、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并不是直接被受传者接受,受传者也并不是直接受传播内容的影响,而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权威的人,即意见领袖,去影响他周围或集团里的其他人。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十九、信息论创始人:香农; 控制论创始人:威纳; 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

二十、德福勒互动过程模式

评价: ◆ 克服了单项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此模式适用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

◆不足: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不是只有噪音。

二十一、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在生产、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既是施控者,又是受控者

★ 施控者:“把关人”理论

★ 受控者:“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十二、哥伦比亚学派 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

成果:否定魔弹论,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有限效果理论

◆“有限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常可以产生效果,但并不是威力无穷的,效果的产生,效果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一个可对受传者发生效力的、必须的、重要的起因,它只不过是作为一种中介因素与影响的联络者在起作用。

代表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并不是直接被受传者接受,受传者也并不是直接受传播内容的影响,而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权威的人,即意见领袖,去影响他周围或集团里的其他人。

★ 霍夫兰的“说服性传播”:40到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研究证明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提出 使用与满足理论(以上总结已有)二十三 网络舆论特点

二十四 结合中国的传播环境如何理解媒介观

第五篇:心理学复习总结

一、心理学概念及性质

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内隐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才能起作用和得到表现。心理和行为按一定的活动规律进行的。

概念: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最早的定义: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或研究。

20世纪中期: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科学性质:心理学一门科学,有它的独特性。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心理活动在头脑中产生,必然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人是最高等的社会性生物,一切活动都不能摆脱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二、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心理学发展历程及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 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

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代表:杜威。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他的心理学被称为~.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3.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

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

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

4.格式塔心理学

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形容内容: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

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

5.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奥地利,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格、动机等研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中期,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理论上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

7.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

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所谓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采取口语报告法,大声想。

四、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的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领域:

1.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的创造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

2.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

5.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化学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学校心理学:在中小学工作,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振动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学校有关问题。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群众,以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消费心理学:以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消费动机、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和促进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研究司法程序中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证据的可靠性。

五、简述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观察者不知道)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测验法:使用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三类变量:

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因变量(反应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两种:

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际。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有局限性。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问卷法和谈话法。

六、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有什么意义?

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它既有助于对自己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已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加深自身的了解。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

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

2.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

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似的说法,无意识中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理论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二、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序。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有用的给以反应,排除无用的干扰。

2.维持功能:保持,持续的紧张状态。

3.调节功能:注意转变,实现活动转变,适应环境。

注意与意识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意识的内容。

2.密不可分: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

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和人自身状态引起。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个人意志。

3.随意后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形式。类似随意,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即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有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人和动物都存在,主要是睡和醒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节律变化。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四、睡眠阶段及脑电波特点!

睡眠作用:1.恢复机能2.保护自己

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频率快,振幅小。

第一阶段:过渡期,α 8-12,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4-7,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 2-4,振幅极大,梦游,呓,尿床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难唤醒,做梦。

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循环。

五、失眠种类:

1.情景性:生活环境改变引起暂时性失眠。

2.假性:个体差异造成心理上的失眠感。

3.失律失眠:突然生活程序改变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咖啡因导致精神兴奋,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引起。

表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容易惊醒,醒后难入睡。

六、梦:人在睡眠中尤是快速眼动时,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自我中心,倾向于来自个体的内部冲突。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有一定性别差异。3.睡眠中,内在,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梦的心理学原理: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

梦有预见性:是由于身体内部刺激引起,刺激没达到感觉阈限时,白天清醒下不易觉察到,但进入睡眠后,大部分神经细胞处抑制状态。微弱的刺激相对强烈起来。可以觉察到但无法控制,因此就可能将它与其它有关事物不自觉联系起来构成梦。

七、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在特殊环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

催眠诱导:运用暗示性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程序,引起人们被动放松,反应降低,注意狭窄,幻觉增强。

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在无刺激下。3.解除抑制:不受任何约束。4.对催眠经验记忆消失。

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斯潘诺斯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层接受暗示后,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二层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性质较真实,又称隐蔽观察者。

八、心理促动药物:使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个体,感觉,情绪,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种类:1.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吗啡。2.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明。3.迷幻剂。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是人们从内部,外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根据信息的来源分:1.远距感觉:听,视觉。2.近距离感觉:味,嗅,皮肤觉(触,温度,痛觉)3.内部感觉:机体觉(内部器官所处状态,饥,渴,胃疼),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有关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

二、感觉生理机制:1.收集信息(辅助组织:水晶体,耳廓)2.转换:把信息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是产生感觉的关键。其机构称感受器(耳,眼睛)3.传往大脑,进行选择加工。4.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加工成最终的人所体验到的感觉。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物理量的存在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

三、心理量与物理里之间关系是用感受性大小说明的。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阈限越低,感受越强,反比。

2.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经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

最小可觉差:(jnd)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费希纳定律:1860,德,费希纳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发展。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当知觉经验以算术级数(1-2-3)增长时,刺激能量以几何级数(1-4-9)增长,知觉经验与刺激强度之间在数量上是一种对数关系。

五、视觉:作为人类视觉刺激的只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称可见光。波长400-750毫微米。

基本的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不同感光细胞起作用的结果。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

明适应:光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眼适应过程,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

暗适应:从亮到暗,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棒体细胞功能,视紫红质的恢复。)(漂白过程产生明适应,还原产生暗适应)

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颜色感觉(属性):①色调:颜色基本特征或表现。红,绿。②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色纯。③亮度: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视觉机制:

1.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瞳孔调节使适量光线进入水晶体,经过眼肌调节曲度变化,适量光线聚集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成像了。

2.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网膜上实现,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主要由①锥体细胞:集中在网膜中心(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差。②棒体细胞:离开黄斑向网膜边缘扩展。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不能分辨颜色。

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杨-黑理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网膜上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但不能解释视觉现象。

视觉后像: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作用后,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正后像。

负后像:注视任一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是颜色对比现象。

2.拮抗理论:黑林,四色说,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加上黑白共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表现是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激活,具有拮抗作用。

解释颜色对比现象,解释颜色互补:两种颜色光波混合后出现灰色,这二颜色互补称互补色。在视神经通路中途的神经结细胞发生的。

六、听觉:由物体振动使周围介质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通过空气(多数)传到人耳,产生听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物理性质:

1.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次数。人耳接受(20-20000赫兹)低20振动叫次声,高叫超声。

2.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振大,声大。

3.波形:最简单形状是正弦波(得到声音叫纯音)。

声音的属性(感觉特性):1.音强:声音大小,由物理性振幅(振动大小)决定。

2.音高:声音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振动次数/每秒)。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长波:频率低的音。

3.音色: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是人能区分同一音高的不同声源。

听觉的适应:适应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对作用于耳的声音发生适应。

听觉疲劳:声音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显著降低,恢复慢。

小部分丧失听觉:音隙。大部分:音岛。完全:失聪。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1.强度差不大,频率接近,两个声音频率差为频率声音起伏现象叫:拍音。

2.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其中较强的声音,叫:声音掩蔽。

掩蔽受频率和强度影响:低-高频率。掩蔽作用大。强度高覆盖频率范围大。

听觉的机制:外耳廓收集声音,集中传到中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将声音传到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振动集中,送到卵圆窗的小薄膜后进入内耳。声波通过蜗牛壳中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基底膜上毛细胞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至大脑。毛细胞形态变化神经细胞活动形成可分辨音高、音强的声音听觉。

听觉理论:

1.音强: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编码是接线性方式进行。声强大(激起快)

2.音高:公人音高编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两个理论:

1.位置学说(行波学说):贝克西,位于基底膜上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频率发生反应,将信号传给听神经,听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不同高音的声音。但不能解释低频。

2.频率匹配学说:神经细胞分成组,轮班发射神经冲动,对高频声波识别。也称:排发说。

总之:神经系统似乎不是只用一种方式对各种频率的声音编码。

1.对频率最低的声音是激起频率相应的神经细胞来编码。

2.对从低到中等频率的声音由频率匹配和相应部位的毛细胞共同编码。

3.高频由激起基底膜特定位的毛细胞进行。

知觉过程: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外部环境信息,通过头脑加工(整合、解释)产生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感觉的整合—知觉形成

1.知觉和感觉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即没有感觉、知觉。

2.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3.人们总是把通过感觉,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加以理解。

4.知觉产生不仅需要具体客观对象,还要借助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乏。

5.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知觉分类: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视、听、触、嗅知觉等。

2.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①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②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③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

④社会知觉: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格式塔原则(知觉组织原则)人能自动地把刺激组成整体,由其本身内在特性决定。

①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听觉上,时间接近的声音,易组织在一起。

②相似性:凡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相近的物体,易组织在一起。

③连续性: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易看一整体。

④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轮廓加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圆形。

⑤良好图形:简明,对称性的客体易知觉。

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还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状态。

2.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选择因素:强度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及简明,对称,规律性的组合规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注意选择性的规律,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知觉有初步的概括性。

4.知觉的恒常性: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

①大小恒常性:大小知觉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

②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与距离知觉有关,包含同一物体远端近端之差。

③颜色恒常性: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物品反射光变化,但颜色未变。与经验有关,知觉判断与背景有关。

复杂的知觉及机制:

一、深度知觉(距离知觉):能使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世界。产生由一定线索引起。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

①大小:在的感觉近。②视野中的高度:远处位高。③遮挡:远物被近物遮挡,部分被遮挡就成一个好的深度线索。

④线性透视:两条直线越接近,表示距离越远。⑤纹理变化:近处纹理清楚,远处模糊。

⑥光照与阴影:光线多自高处向下照射,阴影与光照的位置为线索。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①最重要的是来自眼肌的调节和幅合

调节:眼在注视物体时,为使进眼内的光线聚集在网膜上,调整水晶体曲度的活动。

幅合: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集中,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幅合。

②双眼视差:由于两眼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是有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

听觉中也存在,声音进入两耳的时间差。

二、运动知觉: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从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有些知觉靠运动获取物体特性。

1.和深度知觉一样有一将二维的图像向三维经验做解释过程。逼近现象。

2.一个人在环境中活动时,不仅网膜上的视觉流水样不断移位,同时还伴有前庭与触觉发生。

三、时间知觉: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时间知觉正是对这一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

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按时间顺序把不同活动区分开。2.对时间的确认。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4.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月亮,白天黑夜。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活动:心跳,饥饿感,睡眠。

3.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学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感兴趣,时间过的快,出现时间低估计,期待时间慢。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完成完整映像的过程。

作用于人的信息:

一类: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方面各种现象的信息,是非社会性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形成的知觉叫:物知觉。

二类: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群体,社会结构,事件。是社会性信息形成的知觉叫: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过程。

三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他人,自我)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并通过一些介质。不准确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可以预测他人行动,自己先计划。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①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更容易采用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经验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②人在不断变化,人人之间差异大。

社会认知:实质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两个过程: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会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先前经验会影响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①先前经验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差。

②个体没注意信息中的偏差。少数人或短时间内的行为,不能代表总体。

③个体往往抓住那最显著的个案信息,而忽略多人的统计信息。

2.信息的整合过程:搜集,选择信息后,人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整合方式很独特。

①首因和近因效应(美,卢钦斯)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的现象。

信息重现的顺序会对认知产生影响。近因一般不如首因明显,普遍。

个性特点也影响首因,近因的发生。心理开放,灵活易受近因影响。心理稳定,受首因影响。

②晕轮效应: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标明好,他就被好的光圈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

戴恩:研究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产生好,坏感后,就会对其它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笼罩上好的,坏的晕轮。

③社会刻板效应:当人们采用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人,对他进行判断,推测,概括时,就可能出现误差,这就是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对某一群人概括,了解。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识偏差,阻碍交往。

形成原因:

1.认知者总希望根据较少信息做出全面推论。

2.每一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中个体会有相似。

3.接触机会的限制,通过间接方式得到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难改变

4.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与人们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还可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的缺失信息。

5.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作用:帮助人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识者所需的信息。

但: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第4章记忆与学习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1.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编码强弱直接影响着记忆的长短。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加强记忆效果。

2.保持:(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3.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

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托尔文将陈述性记忆进一步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记忆存储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

如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加工,将心理资源集中于刺激域中的一部分,并传递到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0-30秒)后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①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②储存的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单位为组块: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③储存的持久性:信息的保持时间有限,如不复述就会消失。

复述: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及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持性复述: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

精细复述:将识记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①编码形式:语义代码、视觉代码。

②储存模型:记忆并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

语义网络: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

扩散激活: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想起与这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

通过组织,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

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记忆有重要影响。

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

为测量遗忘,德,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再学习法)引发两个重要发现:

1.描述遗忘进程的遗忘曲线。2.提示了长时记忆中的保存能持续时间(数十年)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1.消退: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到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前摄干扰: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由干扰造成。归因于某种形式的提取失败。信息间在记忆中的联系依然存在,被干扰所破坏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环境上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叫情境依存性记忆。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提取线索,叫状态依存性记忆。

3.情绪的作用:个人情绪状态和学习内容的匹配也影响记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强度取决于情绪类型、强度和要记的信息内容。积极比消极更有利记忆,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导致异常生动、详细的持久性记忆。

有意遗忘作用:有意识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称有意遗忘。

为了减轻心理不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心理防卫机制。

记忆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

提高记忆方法:

1.地点法(位置法):一种传统的记忆术。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

2.韵律法:对一些纯语言的材料,最明显有效的记忆方法靠韵律去记忆内容,也称口决法。

3.记笔记:思考比书写更重要。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找出各种材料间的关联,清晰准确地总结主要的观点和例证。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近代的社会学习理论:注重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美,梅耶:学习过程模式:

新信息(刺激)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学习分类:

学习方式划分:

1.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为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2.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3.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4.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学习内容划分:

1.知识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可表现为概念、命题、图式等不同形式,分别标志着对事物反映的不同广度与深度。

2.技能学习: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3.社会规范的学习: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包含认识,执行,情感体验。

学习策略

一、复习策略

1.复习时间:及时、系统、有效的复习。学习结束后5-10分钟,阅读后表述所学内容。学习当天晚或结束的第二天,重读,以自己的语言描述。一星期后。一月后。半年后。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

2.复习次数:过度学习: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程序达50%时效果较好。超过会引起疲劳,注意分散甚至厌烦情绪。

3.复习方法: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调动多感官共同进行记忆,眼,口,耳,手,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记忆的效果增强。

主要目的: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只有理解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忆并长久保持。

二、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常用: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第5章思维与创造性

思维: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思维特征:

1.间接性:思维和感知觉不同,它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具有间接性。

2.概括性:思维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的。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正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与动物的思维的最本质区别。除语言外还有表象和动作。

思维过程:

1.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属性的分析实现的。

2.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及它们之间关系。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3.抽象:在头脑中抽象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分为初级概括(感觉、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思维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中介不同分

直觉动作思维: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分

聚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有方向,范围,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常规思维: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公式解答)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即是发散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

每个概念都包含1.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2.外延:概念的范围。两个方面。

概念途径分:

1.日常概念(模糊或前科学概念):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忽略了本质特征。

2.科学概念(明确概念):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个人则主要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的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

1.人工概念: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是赫尔1920年首创,研究发现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反馈的影响。

自赫尔后,最著名的是布鲁纳等人实验研究,提出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基本模式: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人工概念有很大的人为性质,有人指出不能把它的研究全部应用到人类自然语言概念形成上,又有了概念形成的样例理论(罗施):认为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么确定,头脑中的自然概念不是一个或几个关键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即: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

但马丁等人对成人所做的脸谱分类实验否定了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新观点:人们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样例和类别信息。当一个刺激,并且需要迅速判断这个刺激是否属于某个类别时,就要用到样例信息。在严格地从逻辑上进行证明时,需要依靠类别信息概念的定义、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2.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假设检验和信息反馈对自然语言概念获得也适用。儿童是通过类比归纳和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来获得概念的。最初只把它当作一个样例来理解,生活中依据这个例证来进行类比,提出自己的假设。经过生活正反方面的反馈,最终从大量例证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了某个概念。

推理: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组成,概念形成过程实际上研究的是归纳推理。其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推出来的,即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其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在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三段论推理: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

人的很多认识是用逻辑量词表达的。三段论推理中,也根据命题中逻辑量词将命题分:

1.全称肯定命题,即包含“所有…”的命题。

2.全称否定命题,包含“没有…”的命题。

3.特称肯定命题,包含“某些…”

4.特称否定命题,包含“某些…不…”。

武德沃斯和塞尔斯提出:人们进行三段论推理使用的是气氛探索法。使用逻辑量词(有,没,不)产生了一种气氛,促使被试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使用气氛假说方法,被试可在80%以上的三段论问题上获得正确答案。

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斯滕伯格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提出语言—表象整合模式:人们在线性推理时,首先对前提中的信息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表征,继而将表征的命题建构成一种心理表象上的空间序列。依据命题的空间序列进行认识加工,从而推论合乎逻辑的结论。

条件推理:(假言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

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证实倾向

沃森认为在检验规则或假设过程中,人们有强烈的对规则加以证实的倾向。

问题: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

问题空间: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差距就是问题空间。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一个问题可分:

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思维过程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特征:

1.目标指向性:明确的目的性。

2.操作系列性: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称为问题解决活动。

3.认知性操作:目标指向性活动是靠认知性操作。

问题解决策略方法:

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

认知性操作也称算子(也就是问题解决)

1.算法式: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缺点: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2.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缺点:依赖经验,准确性上有及算法式但效率提高。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其核心: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其要点: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2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3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4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5如果第四条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直至问题解决。

②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1.问题表征方式: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2.无关信息干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总想办法去利用。

3.功能固着性: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人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心向: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心向或心理定势。

想像: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

想像特征:

1.新颖性:想像不是回忆,不是对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

2.形象性:想像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表象,而不是词或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创造、发明、想像、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与念头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

特征:

1.敏感性: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4.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定义性: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进行意义交换。

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创造力:一种能力。创造性:一种倾向。

对创造力和创造性的评估最常用的是发散思维测验:要求个体对一个具体的要求给出几个反应,认为观念流畅性是创造过程的关键万分。

同类测验中最著名的是:

吉尔福特: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1960)测量的是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理论中与发散思维有关的内容。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是应用最广泛的发散思维测验。其测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对言语或图形刺激给出多个反应。分三套:1.言语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方面记分。2.图画测验:除以上三方面,还对精致性记分。3.声音和词的测验:只记独特性得分。

为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托兰斯把测验称作“活动”,用游戏形式组织起来,最适合儿童的特点。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

2.人格因素:通过比较高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个体经常是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

创造性人格特征:智力属于中上等,并不一定超常;观察、感受力敏锐;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致性;怀疑;持久性;智力的游戏性;幽默感;独立;自信。

3.环境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行为会使内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4.动机因素: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最具有创造性。创造本身也可产生动机。

社会和人类学家更多把创造活动看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政治环境会对相应群体的创造表现产生影响。某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成年人的创造表现,如战争。

创造性思维训练: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会聚、信息收集、记忆、信息的组织、分析、从现有知识中得出新信息、整合信息、评论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主要是使参与者获得成就感。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个体要实现其创造性潜能,必须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也就是元认知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国内学者:

1.发散思维训练: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

2.直觉思维训练: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想象等进行。

3.形象思维训练: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大自然中各种事物,通过发展表象系统来实现。

第6章智力

1921和1986年两次研讨会总结:首先,心理学家从各种不同方面对智力加以定义的,如,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从真理和事实的观点出发,靠正确反应所获得的能力、智力是由于各种复杂刺激的影响所带来的统一结果的生物学机制、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其次,定义并不相互排斥,并互相兼容,一个定义可能包含或隐含了其他定义所涉及的属性。如,将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既包含了高级认知过程和低级认知过程,又包含了知识等。

再次,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在智力的一些基本属性上,人们有共同的见解。如,智力是高级认知过程(50%和59%),是学习能力(17%和29),是对新情况或新环境的适应(21%和21%)。

总之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多种属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智力与能力: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交际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才能等。而智力则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能力有两层涵义:

1.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

2.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能力不同类型:

1.按倾向性分:

①一般能力:普通能力,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②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数学、音乐、绘画、体育、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2.按功能分:

①认知能力: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②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动作的能力。劳动、艺术表现、体育运动、实验操作能力都是操作能力。

③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言语感染能力等都是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包含有认知和操作能力。

3.按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分:

①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相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美,班都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②创造能力: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其中创造思维、想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智力商数(IQ)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公式:智商=心理年龄(MA)比

实足年龄(CA)×100

用智力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可称为比率智商。比值为1,大于1心理年龄大,小于1,实足年龄大。只适应于儿童。

美,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提出智商新算法:离差智商: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成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

公式: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 比 S.X:团体平均分数,X: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他的标准分数)

二、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①智力的水平:不同人所达到最高水平不同,人类智力分布基本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代表性广泛人群中,接近一半人智商在90—110之间。

②智力的结构:组成方式不同,智力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可分解成许多基本成份。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有人记忆好,有观察力强,但不善计算)

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多数人稳定发展,有些人表现早熟,但成人后智力平平,有些人前期发展慢,后期高水平发展。

2.智力的团体差异: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如空间、数学、言语能力上。男性在空间能力上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优于男生,但青春期后,男生占优势,一直保持到老年。女性在言语能力上有较大的优势。

除性别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上,从事脑力劳动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具更高IQ,其主要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不容忽视。

同一群体内部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不同团体的差异归因于环境不同。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不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测验分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智力发展的特征:

1.一般趋势: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变化。分:增长、稳定、衰退阶段。

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负加速方式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至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成人期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后迅速下降进入衰退期。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布朗: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是他的遗传特性、测量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测验时情境的函数。儿童智力测验分数表现:不同年龄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两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儿童第一次测验时年龄越小,预测力越低。测验分数短期内有较高预见性。

智力理论

研究智力一种传统方法是测量法,或心理测量学途径:通过编制适宜的测验,对智力行为加以测量,然后依据测验分数的统计分析做出推论。主要是智力的水平与高低程度。

一、智力因素论

1.智力二因素说:英,心理学家,斯皮尔曼: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心理能力测验间都存在正相关。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测验上得了高分,那么,在其他测验上,他的得分往往也较高。

提出:

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

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称s因素)两种因素。

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正相关,是由于它们含有共同的g因素;而它们之间又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每个测验包含关不同的s因素。

斯皮尔曼认为,g因素就是智力,并不能直接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是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均成绩进行近似的估计。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20世纪中期后,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一般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晶体智力: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原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流体智力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同问题,它主要是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

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公不下降,反而在以后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3.智力多因素论:美,瑟斯顿,对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实施56个能力测验,发现某些能力测验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而与其他测验的相关较低,可归为7个不同的测验群: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记忆能力。

认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结果,且过分强调g因素也达不到区分个体差异的目的。

提出:智力由以上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这是一种多因素论。根据这种思想,编制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验。研究结果发现,7种基本能力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似乎仍可抽象出更高级的心理因素,也就是g因素。

二、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系统间可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能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面的能力。如,绘画,查地图。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智力结构论

美,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

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

2.智力操作: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各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评价(对一个的思维品质做出的某种决定)。

3.智力活动的产物:思考结果,可按单元计算,可分类处理,也可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应用。

理论上分5×5×6=150种

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产品,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重要作用。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对智力研究发生生要变化,出现了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信息加工途径。由于智力活动过程与结果联系密切,智力可以通过考察信息加工过程上的差异来进行研究。

1.智力的三元理论:美,斯腾伯格,于80年代提出。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①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操作成分: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②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即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经验性智力。即包括有效地应付从未见过的新异事物,也包括自动地应付熟悉的事情。

任务熟悉时,良好的表现依赖于操作成分的自动执行。

在任务不熟悉时,良好的成绩依赖于元成分对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辅助方式。

③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方面特点又称:情境智力(实践智力)。

为达到目标,凡是有一定智力的人都能运用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元成分。但智力行为因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有同情境中,人的智力行为有不同的表现。

下载复习总结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习总结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CT复习总结

    CT复习总结 总结者:山高 第一章: 1: CT的发明者?(hounsfield); 2: CT图像的形成过程?(数据采集阶段,图像重建阶段,图像显示阶段); 3:第一家生产CT的公司?(EMI公司); 4:影响X线束衰减的原因?(想......

    中央银行复习总结

    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的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和二元式中央银......

    复习总结[大全五篇]

    名词解释常见考点: 蒙太奇、库里肖夫效应、作者电影、诗电影、左岸派、电影眼睛派、德国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法国印象派、不莱顿学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德......

    零售学复习总结

    零售学复习 1、 零售学经营战略之定位。 ①定位、聚焦与技术,是战略成功的核心要素。 ②定位的基本原则:不是去创造某种新奇或者与众不同的东西,而是去操控人们心中原本的想法,......

    线性代数复习总结

    自考线性代数复习总结 概念多、定理多、符号多、运算规律多、内容相互纵横交错,知识前后紧密联系是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故考生应充分理解概念,掌握定理的条件、结论、应用,熟悉......

    建筑设备复习总结

    1压强单位及换算关系:单位:标注压强Pa;标准大气压Po;液面上升高度mmHg(mmH换算关系: lPo=1.0135×105Pa=760mmHg=10.34HO 2O) 2流体基本特性:(1)易流动性(2)质量和密度(23)重量及重度(4)粘......

    微生物复习总结

    1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 荚膜芽胞细菌外膜Ames试验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 L-型细菌Vi抗原血浆凝固酶内毒素卡介苗二相性真菌 肥达反应外裴反......

    网络管理员复习总结

    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各种零配件的性能参数及主流品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CMOS设置,硬盘的分区,格式化、Windows98/2000/XP的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