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识是学生成功的基石-----问题学生教育案例(范文模版)
赏识是学生成功的基石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摘要]
目的:探讨特殊学生行为纠正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制订辅导的切实计划。结果: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较好地纠正特殊学生的行为。结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的教育是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问题个案研究赏识策略
一、问题学生情况简介:
潘龙 男 2000年出生,今年13岁,独生子。父母亲经常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他有些溺爱。
(一)、主要表现为:
1、思想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刚愎自用,贪玩好胜,鄙视班里所有同学,甚至老师,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只喜欢听到表扬,对批评的言语是从不接受,还会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中下。
3、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最严重的是喜欢说谎,打架,且是从不认输,一定要胜了对方才肯罢手。
(二)主要问题事例:
1、潘龙同学在与同学打架时,刚好让我碰到,于是我叫住他,要他不能打架。他竟怒目圆睁,捏紧双拳对着我大吼:“我就要打!”。我没理他,而是让事情冷静下来再跟他讲,他不好意思的认了错。
2、某次上课时,他开小差,玩玩具,我让他读书,他不但不读,而且还逗同桌说话。最后我只好叫他拿书坐到后面,别影响其他的同学,他不但不去,还张口就骂:“你不要教我们班,你没有资格教我们班!”我问:“你说不教就不教吗?你有没有问过我们班50多位同学?”他说:“你就不好!”“我那样没资格?有什么不好?你说说看?”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喊:“就不要你教!你什么都
不好,样样都差!”。我说:“我真的那么差?那你去别的班读吧,好吗?”想不到的是,他竟开始用脏言秽语辱骂起我来,这可是我10多年教学生涯中从未尝试过的。当时我真想扇他两个大大的耳括子,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我没再跟他纠缠,而是对他竖起大拇指自认输给他了,这才把事冷冻下来。我把他的父母请到学校,一了解,原来问题出现在父母的教育上。据其父母说,孩子自小胆小怕事,所以在读幼儿园时总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于是父母告诉他和别人打就一定要打胜,那么别的人就会怕的了。果不其然,事实和父母说的一样,尝到甜头的他于是便慢慢的越来越胆大。从小学到初中都按父母教的那一套来做,最终成了今天这样好胜的人。经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他认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并写下保证书愿意改进。也许是我的尊重与理解,包容和善待其错误唤起了他的决心和自信。自此之后,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一学期下来,他已把顽固的坏毛病改掉了七八成,在本学期,还当上了纪律管理人员。从他的转变让我深受启迪:“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无条件的绝对尊重’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尤其要尊重潜能生,教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尊重,只有在尊重学生中得到学生的尊重。”对学生多些尊重和赏识、宽容和同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尊重教育”温暖如春和溢满关怀的教育力量。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争强好胜,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成绩低下,家长从不关心过问。在人与人的相处上,父母的态度和多年来的家庭教育方式完全错误,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由于他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3、心理因素:由于幼年胆小怕事,常受同学的欺负,后因父母鼓励其和别人打架时一定要战胜对方,那么对手就会害怕,别的同学也就不敢再招惹自己了。果不其然,事实和父母说的一样,尝到甜头的他于是便慢慢的越来越胆大。从小学到初中都按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来处理问题,最终成了今天这样好胜的人。
三、教育策略
(一)、基础教育策略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潘龙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二)、赏识教育策略
1、赏识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爱的供养。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充满期待,真正的学习是对学生充满着爱护,真正的教师是对学生满怀尊重。赏识就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爱的具体表现,爱的供养。它既不是虚假的面子工程,也不是君皇式的宠爱;既不是没原则的给予,更不是慈父母般的溺爱。老师的这种爱比孩子父母的爱来得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但它却又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许就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你真棒”,“老师知道很聪明”,“你将来定能成功”、“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荣” ……;也许就是一个爱抚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等;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但就是这样,或许就能把原本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的起跑线上。
2、赏识也许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曾记得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咿咿呀呀地拉,让
人人都忍受不了他的杂乱无章的噪音,甚至连家人都理会他,是于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好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子,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只想为唯一的聋子听众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最终成为杰出的人才。
以上的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为师者,或许是你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
3、赏识就是宽容如你,自信还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是如此美丽,每一位教师都有大海一般的胸怀,对学生多一点宽容,让我们的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成长。
潘龙同学在小学时是个个性好强,以自我为中心自负而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喜欢打架,几乎是每天必打,全班50个同学基本都让他打遍了。只要老师问一句今天潘龙打过谁,不约而同的会有上十位同学举手的。
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这样的学生极容易走极端。所以在我接手这个班后,对他的战斗史是装作不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量挖屈出他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表扬,除此之外,我还加强与其父母的联系和沟通,做好家校合作,共同发力,促其思想转变过来,并由此带动其行动的改变。自辱骂老师事件之后一个月,投诉他打人的已减少了一半,第二个月便只有极个别的投诉了,到了学期末,打人现象已完全纠正过来了。
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只要你运用得法,你的宽容和赏识,足于使差生回复自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
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信心,便拥有决心、意志、勤奋、耐心,这一切会使他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收获感悟
现在潘龙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对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本学期他与同学没打过架,平时也能主动与我讲心理话。面对潘龙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4、尽量使用赏识教育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只有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真正地赏识你的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以赏识寻优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给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各种成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赏识是教育学生成功的基石----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亚军 2014年3月
赏识是教育学生成功的基石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问题学生情况简介:
刘宇 男 初一学生 今年15岁,独生子。父亲在沈阳开出租车,继母在沈阳经商。该生跟祖父母,姑母生活在一起。
(一)、主要表现为:
1、思想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消极,贪玩好胜,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对批评很反感,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根本不听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中下。但是字写的较好。
3、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最严重的是逃课,上课迟到,严重扰乱上课秩序,打扰老师讲课,一上课就以上厕所为由出去不上课。间操,眼操根本不做,所有的事情老师提醒多次也不去完成。
(二)主要问题事例:
1、刘宇同学在外出逃课时,我刚好下楼碰到,我没有发火,心平气和的问他:“怎么又坐不住了,你看外面有闲逛的学生吗?不管学进去学不进去上课得坐得住啊,你的字写得很好,听不进去练练字也是收获啊。此时,我班的担当区有一块纸屑,我便让他捡起来,他说:“老师我就在这捡纸屑吧”。我说,这要是劳动时间老师还得表扬你呢,可是现在,别的同学在学知识,你却在干活,父母知道了该多
伤心啊,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为了父母也要认真上课啊!听我这么一说,该同学惭愧的低下头,说:“老师,那我还是回去上课吧,一定能坐得住。”老师不经意间的赏识语言使孩子改变了想法。
2、某次自习时,一开始铃响了该同学就请假上厕所,我说,你就坚持他一节课,回到座位吧,能战胜自己的弱点,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老师相信你能战胜自己,该同学情不自愿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回到座位后,旁坐着,不知道做啥,我说,拿出课本来,老师欣赏你的字,好好写一写,让其他同学看看你的“本事”,在我的赏识与鼓励下,该同学稳当了下来,并且认真的写起了字,直到下课。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的赞扬与鼓励,学会赏识,是转变差生的最好方法。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懒惰,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从不关心过问。造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放学后不回家,经常上网吧,或和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在一起,姑母和奶奶说也不听,3、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他看来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瞧不起他,找他茬,老师轻碰她一下,该生很反感,瞪眼睛,反抗,甚至做出踹桌子的动作。
三、教育策略
(一)、基础教育策略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此外,我还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二)、赏识教育方法
1、赏识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爱的供养。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充满期待,真正的学习是对学生充满着爱护,真正的教师是对学生满怀尊重。赏识就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爱的具体表现,爱的供养。它既不是虚假的面子工程,也不是君皇式的宠爱;既不是没原则的给予,更不是慈父母般的溺爱。老师的这种爱比孩子父母的爱来得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但它却又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许就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你真棒”,“老师知道你很聪明”,“你将来定能成功”、“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荣” „„;也许就是一个爱抚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等;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就能把原本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的起跑线上。
2、赏识也许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 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曾记得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咿咿呀呀地拉,让人人都忍受不了他的杂乱无章的噪音,甚至连家人都不理会他,于是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好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子,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只想为唯一的聋子听众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最终成为杰出的人才。
以上的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为师者,或许是你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
3、赏识就是宽容别人,还他自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
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是如此美丽,每一位教师都有大海一般的胸怀,对学生多一点宽容,让我们的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成长。
刘宇同学自上初一以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每次打架事件中总少不了他,这样的学生极容易走极端。所以分到我班之后,对他以前的表现装作不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量挖掘出他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表扬,除此之外,我还加强与其父母的联系和沟通,做好家校合作,齐心合力,促其思想转变过来,并由此带动其行动的改变。现在的刘宇同学和老师已经不顶撞了,能正常的上课了,学校的一些活动能按时参加了,上课吃东西的习惯也改了。
这真是宽容的力量。只要你运用得法,你的宽容和赏识,足以使差生回复自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信心,便拥有决心、意志、勤奋、耐心,这一切会使他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收获感悟
现在刘宇的不良习惯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不上课的情况,同学关系也相对处得较好,作业也按时写了。面对刘宇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4、尽量使用赏识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只有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真正地赏识你的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以赏识寻优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给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各种成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赏识教育成功案例
《教师和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共同进步》
黄坤义
我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从大学学习理论方面来说学习的是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多,而且实习一个月和顶岗支教半年也是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中的传统教学。因此在还没来行知学校之前对赏识教育比较陌生或说是无知的。自从学习了赏识教育理念后,在教育与引导学生上都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观点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也是让教师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赏识教育对我本人来说是一种指导思想。让我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快找到了新的教学模式。让自己感觉到利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生更轻松、效率更高。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教师课堂上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课外是学生的朋友。在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其实就是在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来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我用案例来说明:一年级(2)班是比较特殊的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乡下,父母多半是经商的。因此家庭教育比较欠缺。上个学期由于各种
原因,班级的班风和常规没有形成好,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各方面都比较散漫。有很多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不能完成、成绩不理想、公共场所不遵守公德等坏毛病。班上的邓国蕃同学,这个学期以前,在宿舍和教室有乱拿他人东西的行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不理想等。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他有几个优点:
1、善于帮助他人。
2、踏实肯干、有一种朴实的风格。于是我就利用这几点优势对其进行引导,利用善于帮助他人的优势来克服有拿同学东西的行为。利用踏实肯干的优势来进行学习上的引导。慢慢的以前那些缺点被现在的优点所克服了,懂得如何做人了,更乐于帮助他人;学习进步很大,上课专心听讲,语文成绩直线上升(段考98分)。其实在我们班这样成功的例子还很多,比如:罗博宇同学、刘水旺同学、张郧贺同学、郑广成同学、黎馥榕同学、陈更佳同学、范家欣同学、廖荣锦同学、易志峰同学、胡家铭同学、岑易容同学、邱文爽同学、邓淇真同学等。他们都在发生巨大的进步,我认为他们的进步,是实施赏识教育的结果。
最后,只有教师一如既往的实施赏识教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健康成长,成为会做人会做事的好孩子。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在实施中总结在总结中实施。不断的完善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和教师都在进步。
单位:行知学校小学部一年级(2)班
教师:黄坤义 时间:2011年5月10日
第四篇: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基本情况:我在担任二年级(1)班班主任的第一天,老师们就告诉我:“李刚在你们班,他可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你要注意啊。”其实,不用他提醒,我对这个大名鼎鼎的李刚也是早有耳闻:品行不端,说话也是不干不净;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大大咧咧,不服管教。
开学的第一天,教室里的几十位学生中,我一眼就看出了李刚: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衣服穿得歪歪斜斜,纽扣不扣,里面衣服大,外面衣服小;站一站晃几晃,身子晃,腿晃,头晃,手臂乱摆,目光是游移不定,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孩子,整个一个社会小痞子,小混混。
一、他的个人背景和分析
1.家庭背景: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与社会不良人员有过来往。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2.学校背景:他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品德不好和有不良行为,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他,他对老师有敌对情绪。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随便拿同学东西,不拘小节,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缺少老师的关爱,缺少与同学积极的沟通。
二、措施方法
1.欣然地接纳。既来之,则受之。接纳任何一个孩子,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我假装对他以往的历史,一概不知,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他,把他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一开始,我就不露声色地关注着他,他的眼神、动作、着装,的确是与众不同。他警觉的目光不时地观察和提防着老师,好像在琢磨着老师会怎样的和他过不去。但当他投我以警惕的目光时,我投给他的是信任、期待、友好、温和的目光,我想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老师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当他目光游移不定,坐姿不正时,我会主动帮他纠正坐姿,微笑着鼓励他,长大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从现在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同时,抓准时机利用休息时间及时总结评价
表扬鼓励。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友好和关爱。
2.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
开学初,我让每位同学做一个自我介绍,内容包括你的性格、爱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愿意在班级担任什么职务、小学六年的目标、人生的目标等。他的介绍是喜欢打篮球,想当数学科代表„„抓住这一点,赶紧找他谈心,告诉他“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上进心的孩子,当了数学科代表,你应该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做同学们的表率。老师相信你,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好。”因为他喜欢数学,那也应该喜欢数学老师,所以,我就立刻去找教我班数学的吴老师联系,让吴老师做他的指导老师,在思想和行为习惯上引导他,学习上帮助指导他,帮他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我们约定以周记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
3.适度“惩罚”帮他养成常规
虽说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要从宽。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过来的。有时也要对他出现的违纪行为予以适度的惩罚。开学两周后的一天,有同学告诉我,李刚打了(2)班同学的水瓶,还威胁人家。我的处理办法是让他自己写明事件的过程,重点写清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作为。如果你是对方同学,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是男子汉就应当对做过的事勇于负责。对他的一些小毛病,如眼保健操不好好做,上课接老师 “话把”,扰乱课堂纪律等,就让他到讲台前讲一个故事或唱一首歌。而一旦出现打闹打架现象,除了写心理报告书之外,还要罚跑步或做俯卧撑。我采取的这些处罚方法的原则是:不会让他的身体或心理受到任何的伤害。讲故事或唱歌可以锻炼他的口才、自信心,还有助于塑造自身形象;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写报告书可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并且在处罚的过程中,老师采取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帮助他,完善他,提高他,努力想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4.持久的信任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该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
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衣着整齐了,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对待问题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充满积极的期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进的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老师的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乐意接受。
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的转化工作。这样,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问题学生成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成功转化案例
案例:
开学第一天,初二全体学生在操场集中接受入学教育。因为当时教学楼内有其它年级学生正在上课,为避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学校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教学楼内。但王小奇却不顾学校要求,未经老师同意擅自进入教学楼内洗脸喝水。我校一位教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即向他了解情况,并责问为何不经允许进入楼内。可是王小奇却态度蛮横:“我愿意,你管不着”,“你算老几?”甚至说脏话辱骂老师。
最后,王小奇被带到我这里,即使面对班主任的我,依然态度嚣张,显得无所畏惧。见一时无法与其沟通,我就让他打电话给其父亲,请其父亲来学校沟通一下,了解情况。谁知他说:“找我爸?没用,我爸管不了我,他来了也得听我的。”“要不你们开除我吧?给处分也行,无所谓。”
过了一会儿,他情绪没那么激动了,我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开始用平和的语调与他聊天,了解他的过去,他的家庭情况。慢慢地,他的情况变得清晰起来。原来,他的父母早已经离婚,是一个单亲家庭。他的父母以前老是吵架,后来干脆离婚了,他跟了他的父亲。这给他的伤害很大。他怨恨他的父母,觉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顾他的感受,于是开始任性胡为,不服管束。他的父亲,一方面自己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他也有些愧疚,因而只知事事满足他的要求,却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父亲做的这些并 不能打动王小奇的心,他选择了在学校调皮闹事、这样的方式来报复他的父亲。但是这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学习还算可以。即便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依然在小学成绩不错,进入了我们学校。可机遇在他看来却有些失望,他觉得这太对得起他父亲了。所以,他才会不计后果的提出将他开除,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处分。
了解了情况后,我顿时有所悟。“你还真不错,上了咱们葵城中学,脑子好使,人聪明。”“你父母离婚了,对你照顾少了,给你造成了伤害。但你也这么大了,你可以对自己负责了。你不需要报复谁,你需要用你的成绩证明给他们看,你能行,能做好。你这么做,确实会让你父亲伤心难过。可这样做你又能得到什么?最终毁掉的是你自己,真正承担这个后果的还是你自己。父母离异对你来说固然是不幸,但现在社会上父母离婚的多了,也有很多父母离异的孩子依然做得很好,你为什么不能做好呢?”通过多次的谈心,用多种方式慢慢地将上面这些话渗透给他,帮助他改变自己过去偏激的思想,建议他试着站到父母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一下父母的难处。
我隔三差五的就和他聊会儿,谈天说地,说衣服、谈饮食,尽量避免直白的说教,而是争取做他的朋友,交流的对象。逐渐地,他的思想开始有一些好转的迹象,也开始热心班集体的事情。于是趁热打铁,我给他提供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让他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果然,他的那股热情被调动起来,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相当好,而且班内班外,份内份外的事情他都抢着去做。我们也找机会尽量去表扬他,认可他,给他鼓劲,给他建议,给他帮助。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王小奇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也喜欢跟他一起玩。看着他取得的这些成绩,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欣慰。
反思:
1、王小奇同学在开学第一周就置学校校规校纪于不顾,不按老师要求行事不说还对老师恶语相向,甚至请求开除自己,给自己处分,对这个学生,如果坚持给其处分了事,很明显地,一点正面警示作用起不到,负面作用反而更大,甚至可能把他彻底给毁了,所以我想应该先了解王小奇家庭情况,打开他的心结,然后想办法如何帮助他会更好。
2、想了解王小奇这次犯错的原因,必须跟他交心,要蹲下来与平等的方式找机会与他谈心,跟他做朋友,这种谈心的方式很关键。
3、了解了王小奇的家庭情况后,觉得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只不过心理走错了方向,缺少关注与关爱。由于爸爸比较忙,不能给更多的关心,那老师与班集体要多给他一些帮助,不失时机的或询问,或纠正,或鼓励,让他有受尊重感,使他时刻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在班级活动中,委以重任,这样既能有效的约束他们的行为,又让他有价值感、成功感。
4、不足之处是:王小奇的爸爸比较忙,不能更多的面对面交谈,只能从爸爸的口中去了解王小奇在家里的情况。如果能做通爸爸的思想工作,让爸爸抽多点时间陪王小奇,让他能感受到爸爸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可能王小奇会成长得更好。自我察觉:
经过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好比一把锁,关键得找到开这把锁的钥匙。要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首先得摸清这些孩子的特点。施以相应的对策,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在与学生谈心的时候,必须与平等的姿态去跟学生交心,做学生的朋友,这样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了解其家庭情况,必须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对于出身特殊家庭的问题生,班主任对他们应做到“四多”: 多一份关注,多一点爱心,多两回交谈,多几份宽容。
总结: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天生的,从他们身上的问题我们应该多去分析探究我们教育环节中的问题。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法的教育。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备和歧视他们,而应该多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博大宽容之心接纳他们包容他们,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感化影响他们。正确引导他们走出阴影,走向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