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

时间:2019-05-12 01: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育》。

第一篇:语文教育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闰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语基短文这些“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课型谈谈体会。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如职中语文第二册中的“逻辑知识——推理必须合于逻辑”这节内容,笔者在教学时,首先意识到像这样比较抽象的知识,更应讲究讲授艺术,课堂上学习“三段论”的“中项必须周延”这一规则时,首先出示一个错误的推理,即“鸟是卵生动物,鸡是卵生动物,所以鸡是鸟”。当这一例子出示后,他们感到怀疑,“是不是老师讲错了”。借此机会,我又将这一推理以郑重的口气念一遍,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那么,它究竟错在哪?”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规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

三、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只要注意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大语文教育”

1.学大语文 读大世界——《语文世界·高中版》,2001四种奖项评选揭晓,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01期

2.“大语文”观念──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探源,穆丽媛,《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高中大语文教育》课题介绍,王建民,夏钰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20期,浙江德清县第一中学省级课题;邮编:313200

4.鲁迅与大语文观,郑佩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1期 5.营造大语文环境实施创造性学习——“烟台市高中语文创造学习工程”概况,左普,《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期,山东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64000

6.表述类大语文试题讲练,崔益林语文世界(初中版)》,2002年01期,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教师

7.“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倪义省,《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山东微山县田陈矿中学

8.让家庭作业成为大语文教育的桥梁,谢友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9.“大语文师生‘合作—互动’学习”课题简介,王建芹,张国伟,刘向东,《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期,山东临沂第四中学276005

10.大语文教育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莫素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04期

11.试论大语文教学的基本含义,边霞《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南京师范大学

12.语文学科呼唤大语文教育,刘利芝,《湖南教育》,2001年16期,株洲市二中

13.让语文教学走向大课堂——关于“大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张剑松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6期,广西梧州高中!543000

14.对“大语文教学”观的一点认识,吉国庆,《青海教育》,2001年Z1期

15.创设“大语文”的整体语境,陕西张海珍《教师报》,2001/11/11 16.山东省“大语文”教改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侧记,孙维胜《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04期

17.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大语文’教学探索”实验纪实,黄明,刘恩德,高孔阶《人民教育》1999年12期

18.“大语文”教育的思考,刘恩德,于正朝《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06期,潍坊市教研室,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

19.构建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语文教育体系,王铁林《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8期,辽宁省绥中县西甸子中心校

20.用“大语文教育观”指导语文教学,罗登成,《安徽教育》2001年12期,肥东县城关中学

21.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提高职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唐巨章,《广西教育》2001年Z2期,湖南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西校)

22.溶入大语文教育思想 引导中小学生习作诗词,关东子,沈阳市东陵区文富北路2-1楼151室《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23.李元昌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吴甸起,《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Z1期

24.关于大语文教学的思考,陈东《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5.巧用小对联 搞活大语文——谈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杨文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Z2期

26.关于实施大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王力钧《甘肃教育》,2000年Z1期,西北铝加工厂子弟学校,甘肃陇西748111

27.素质教育呼唤大语文教学思想,钟文晖《教育艺术》,2000年11期 28.切近生活 走大语文教育之路,金荣乾《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温州师院第一初等教育学院,浙江瑞安325200 29.《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教育,朱谦祥《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南通师范学校语文学科,江苏南通226006 30.“大语文教育”的第二课堂模式初探,王开成,王珂,《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09期

31.处处留心皆学问──浅谈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刘利芝,《湖南教育》,1999年23期,株洲市二中 32.坚持“大语文”观 走“大语文”教改之路——“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研究报告,昌邑市奎聚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课题组《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0期

33.课文教学与大语文观,杨永年,《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08期,湖北应城市教研室

34.我的阅读教学──“大语文教学法”之轴,姚竹青,《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10期

35.我的朗读训练──“大语文教学法”之一斑,姚竹青,《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05期

3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思想,刘娱《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37.实行“大语文教育”改革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张晓敏,《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38.大语文环境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彭训中,《湖南教育》,2000年15期,双峰县梓门学区千金中学

39.倡导“大语文概念”,陈德人《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4期,九江市第三中学,江西九江332000

40.突出美学内容 建立“大语文”新体系,胡冰茹《社会科学家》,1999年S1期,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41.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伍观生,《湖南教育》,1998年09期,祁阳四中 42.大语文 小版块,李殿通,《石油教育》,1998年08期,大港油田四中

43.改革语文教学 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屈海英《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4.大语文教育与素质的培养——兼论母语教学的非课堂教学作用,成晓辉,《学科教育》,1998年02期,湖南省株洲教育学院

45.“大语文教育观”摭谈,曾卫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03期,南昌铁路二中

46.语文教改呼唤“大语文”教育,欧阳美荣,《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2期 47.从生活教育理论看大语文教育思想,李亚英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上饶师专中文系

48.农村中学应走“大语文”之路,薛艳,《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07期,云南安宁县连城中学

49.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巩固基础学科的地位,刘晋生,《教学与管理》,1996年05期

50.“大语文”──语文教改的必由之路,陈章明,高正东《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1.用大语文观创设推普大环境──中师语文教师普及普通话工作构想,王川《龙岩师专学报》,1996年S1期,云霄师范学校

52.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考,曾卫维,《江西教育》,1997年11期,南昌铁路二中

53.从近年高考题谈大语文教育规,李关怀,《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06期

54.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关于大语文教育讨论之管见,唐毓亮,谭仕光,韦电丁《河池师专学报》,1998年04期,广西大化高中!530800 55.教大语文 育小能人,王爱珍,《安徽教育》,1994年11期,合肥四十中学

56.语言教学的一种突破──“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张国生,《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01期,河北省邢台市八中

57.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加强语文素质教育,袁晓峰,黄永宁,《北京教育》,1995年09期

58.有容乃大 方显本色──“大语文”教学理论探析,陈爱民,《青海教育》,1995年Z2期

59.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刘国正《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7期

60.对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张传威,《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02期

61.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流派与风格,俞越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Z1期 62.当代语文教学流派形成和揭因,张正君,《学科教育》,1999年07期,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南新乡,453002

63.浅谈语文意识的培养,李花敏,徐文麟《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年03期,邢台市第八中学054000

64.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黄文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1期

65.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流派评述,朱丹《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南通226007

66.生活与语文教学,吴树莲,吴正炳,《教学与管理》,2001年20期,浙江省庆元县岭头中学

67.关于设立“民间语文”课堂的构想,陈晓明,《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期,江西井冈山市龙江中学343500

68.对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认识,陈炫章,《龙岩师专学报》,1994年Z1期

69.浅谈阅读理解中的“意逆”,曹诚,《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04期,四川省崇庆县怀远中学

70.追求语文教学的“雅韵”,张国生,《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12期,深圳市石岩公学

71.我的语文工具观,刘国正《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7期 72.把语基教学放到较大的背景中去,应永恒,《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11期

73.论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王新惠《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74.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杨国凤《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宁波卫生学校315000

75.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李家友,娄和平,《河南教育》,2001年11期

76.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刘红梅,《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榆林市二中陕西榆林719000

77.树立大语文观 走可持续发展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改有特色,陈连玉,李保芳,《北京教育》,1998年11期 78.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陆正芳,《中小学教师培训》,1997年01期,江苏句容市教师进修学校

79.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加强教学的纵横联系,李丽君,《黑龙江教育》,1994年11期,密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80.语文教材“大语文化”构想,黎水生,《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1.“大语文教育”在教学中的尝试,《吉林教育科学》,1996,12 82.联想思维与“大语文”教育,毛昌宁,《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2期,苏州市第五中学

83.大语文教育观及其操作,邓易难,《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4.大语文教育与情感人格的形成,王怀宜,《辽宁教育》,1999年09期,江苏扬州师范学校

85.生活: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语文教育课堂,金玉莲,《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苏州市杨枝小学

86.落后地区大语文教育滞后的原因浅析,赵荣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1 87.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王富仁,《语文建设》,2002年05期,北京师范大学

88.实施大语文教育,探索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的途径,马钟秀,《语文学刊》,2002年04期,陕西省绥德一中

89.让“大语文”走近学生,苏玉华,《广西教育》,2002年20期,贺州市黄田中学

90.建设大语文阅读课堂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温庆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07期,广东

91.语文创新教育应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彭凤英,《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S1期,广西柳州市锦绣路小学545000

92.大语文教改实验,王海林,《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9期,广东深圳市上步中学518000

93.《大语文教育论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教学通讯》,2002,20 94.论网络空间与大语文教育系统,《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95.大语文观与开放式语文教学,彭云苗,《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株洲芦淞区南方一小湖南株州412000

96.论课外语文学习的丧失,《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5 97.关于作文教学现代化的思索,《学科教育》,1999,12 98.对我国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再思考,《教育探索》,2002,01

99.以“大语文”教育观进行语文教学,王湘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03期,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小学021008

100.“大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刘恩德,于正朝,《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12期

101.试论终身大语文教育观,罗晓欢,粟高燕,《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广西师大中文系,广西师大教育系

102.构建大语文教育模式——“读写双向、立体结合”教学实验介绍,杨德伦,《小学教学参考》,1999年03期,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

103.实行“大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师范语文教学质量,莫崇芬,《湖南第一师范学报》,1999年03期

104.素质教育与大语文教育观,伊漪,《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宁德师专中文系

105.职业技术学校大语文教育初探,梁京,《职教通讯》,2003年02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610103

106.大语文教育下的德育途径,董荣耀,《湖南教育》,2002年15期 107.以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对待写作教学,谷颖,《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第三篇: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计有如下一些内容:

一、总的教学模式(这是最高层次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谓的总体教学结构(于深德、朱学思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中曾说,“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这种总的教学模式,由“一体两翼”构成(参见《“大语文教育”刍议》中“大语文教育”的一体两翼教学总体结构示意图)。这个模式所显示出的“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使它与旧式的传统语文教学迥然相别。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单元为主体,各单元相勾连,都按“一体两翼”的格局进行。这就使宏观对微观起了合理控制的作用。

二、范文阅读教学模式:预习、见疑——质询、研讨——巩固、深化。朱绍禹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一书中列举过国内外十余种“语文教学程序方案”,最后总结说:“不论哪类课文,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预习课文,掌握概貌;第二阶段——精读课文,达到理解;第三阶段——复习课文,深化认识,掌握语文能力。”朱先生在对国内外专家种种方案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意见,与我们的主张不谋而合。在这“三个阶段”或“三个步骤”里面还有更小的“阶段”或“步骤”。例如:“定向”、“自学”属第一“阶段”或“步骤”,“讨论”、“答疑”属第二“阶段”或“步骤”,“自测”、“自结”属第三“阶段”或“步骤”;“自读”属第一“阶段”或“步骤”,“教读”属第二“阶段”或“步骤”,“作业”、“复读”属第三“阶段”或“步骤”。分得具体些,比较容易掌握、运用;但分得越细越容易不周延(如:“预习见疑”中未必只有“定向”和“自学”,“质询研讨”中未必只用“讨论”和“答疑”,“巩固深化”中未必只有“自测”和“自结”等)。因此我们主张粗略地提出三步骤,而在更细的步骤上给施教者留下尽可能多的创造余地。但是,一般地说,由于“预习见疑”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向下一步的理解教材过渡,所以主要包括:(1)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学习重点、教学要求和预习要求;(3)提供预习辅助资料(如“注释补正”,关于作者及文章时代背景的简明材料,结合课文的特、重、难、疑各点提出预习题并注意按文章思路和教学思路加以编排,提供必要的参读材料[导引型居多,对比型次之]);(4)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充分感知,发展观察等能力,形成表象,并准备质疑,教者指导方法并做思路引导等。由于“质询研讨”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同时也随时巩固知识,所以主要包括:(1)组织学生进行多向性质疑;(2)组织好集体研讨:首先是顺应学生思路、文章思路和教学重点来筛选问题;第二是要善于挑起矛盾冲突,并穿针引线使研讨顺利展开;第三是组织好答疑——生答、师答、师生共答。由于“巩固深化”阶段主要是为了巩固新知,并把知识开始应用于实践,所以主要包括:(1)在概括或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教材(对课文各要点进一步概括,对本单元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的异同进行比较等);(2)做综合性复习;(3)测验(自测、互测、师测);(4)小结(自结、小组结、教师结);(5)引向实践(课外阅读实践、课内外习作实践以及家庭语文生活、社会语文生活的实践等)。

三、参读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参读”是指“参考阅读相关文章”。由于参读文章有类比型、对比型、导引型、补充型、评价型、启发型、印证型、思辨型、释疑型、综合型等多种情况,所以具体运用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与课文近距离结合,即以导引、启发等型相关文章与“预习见疑”相结合,以对比、类比、思辨等型相关文章与“质询研讨”相结合,以补充、印证、评价型相关文章与“巩固深化”相结合。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就是如此。另一种是与课文远距离结合的,一般是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有时也可能在几个单元之后)提出参读文章,这种情况往往是就内容或形式上的某一点进行深入的带有综合性的探讨。

四、说写教学模式:针对多年来写作教学的弊端——说写与生活脱节、说写与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脱节、说写与思维训练脱节、说写与自己修改自我评价脱节、说写的训练顺序与表达能力形成发展的顺序脱节——我们确定了说写教学的五个重点:注重积累,表达真实,训练思路,坚持自改和讲求序列。如果将此概括为说写教学的一个模式,似乎可以表述为:积累——构思——起草——修改——评价。这可以视为说写教学的全程训练,是带有整体性,而且对当前弊端又是有针对性的。“积累”,要求学生重视平时的生活积累、材料积累和语言积累。包括:(1)引导学生认识“积累”对说话和写文章的重要作用;(2)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以及从课内外各种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中获得的知识材料,无不可以构成素材,因此要求学生随时摘录或做索引,以备查阅选用;(3)通过各种机会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习惯,有时要做前期专题性观察,把锻炼表达能力与生活实践直接结合起来;(4)结合说写训练,培养学生查阅报刊资料的能力和习惯;(5)提倡学生在课外练笔、练口,用小资料写或说一些生活片断或思想片断等。“构思”,(1)要求“写-真实”,绝不胡思乱想、胡编乱造。所谓写-真实,是指记述或述说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文艺性习作只是偶一为之,但态度要严肃,力求能反映生活现实的实质,并同实用性文章的习作严格区别开来。(2)“立主脑”或者叫“立主旨”,就是要确立一个中心思想,并力争有点独创性。(3)选题材:积累的材料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加以选择。(4)理思路:这实际是思维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进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并理清思路,以便表达得有条理。(5)搭框架:如果表现在书面上,就是拟提纲。另外,“起草”一定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地做,还要把草稿连同作文一起交上来。“修改”包括本人自改(最主要)、教师选择集体修改、学生四人小组修改、同桌学生互改、师生当堂口头修改、培养小先生等。这些自改方法各有一套组织措施。教师主要为学生自改服务,如:(1)掌握情况,为学生自改作准备;(2)为学生自改示范,教学生掌握方法;(3)对学生自改起指导裁决作用;(4)检查学生自改情况,纠正其中可能发生的错误;(5)作总结性指导;(6)也有计划地亲自批改一些习作(也可全批改,或当面批改)。自改不仅适用于写作教学,也适用于说话教学(改说话稿或说话提纲)。修改文稿的能力,本来就是作文能力的一个固有的组成部分,不训练学生修改文稿,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练习说写的一部分重要权利和机会。“评价”,可与“修改”结合进行,也可在“修改”之后单独进行。“评价”包括自评、他评(师或生)和共评。

五、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教学模式:“字法”、“词法、“句法”、“篇法”。目前,我们在“字法”方面用力较多,通过三轮“字法”课,总结出了“六条渠道”和“四种教法”。六条渠道是:(1)抽一定课堂时间;(2)通过课外讲座;(3)结合讲读课的字词教学;(4)结合作文评改;(5)结合试卷评定;(6)利用“每日一字”的黑板报专栏。四种教法是:(1)系统教学与重点教学相结合;(2)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3)传授新知与反复巩固旧知相结合;(4)解字、辨字与解词、辨词相结合。后来在一些文章中还介绍过更多的具体做法(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教育的整体效益》等)。现在考虑建立教学模式,我从“字法”课的教学实践中悟出,似乎可以是:以“一览表”为基本教材,以“教学卡片”为主要教具,以分段集中地传授知识和重点分散地应用于语文实践为教学方式。这种做法省时、省物、省力而且有效。我们已搞出“字法”的一览表和教学卡片;计划也搞出“词法”、“句法”、“篇法”的一览表和教学卡片来。

六、语文测试的教学模式:总的可以叫做“语文测试练习化”。大体照以下模式进行:

12生讨论质疑,然后用流水作业法组织学生评阅;3过程中检查、解疑和裁决;4正评卷中的错误并做试卷分析、讲评;6试;7

这样

5做调动了学生做学习主人的积极性,并且赋予测试以训练价值,因此,使测试不仅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语文训练形式了。

七、语文课外活动指导过程的模式:简言之,即“组织——辅导——考查”。,八、学生课外独立学习和应用语文的促进过程的模式:简言之,即“启发——推动——了解——鼓励”。

以上八种教学模式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死程式,而且即使同样是走“大语文教育”之路,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当然更可以各自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这里也应当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这对于发展“大语文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事业是有利的。“定于一尊”是要不得的。

第四篇:语文教育网站

语文教育网站大全,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语文网站

语文教育网站大全,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语文网站

http://高考语文资源网

http://gk.juren.com/巨人高考网 http://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http://bbs.ht88.com/index.asp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教育网站大全

第五篇:--语文教育叙事

语文的味道--------语文教育叙事

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听了《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春天景物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的结尾进行仿写,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二、学生味 学生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学生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如教学《春》,在听读课文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物特点,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想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是啊,语文课就要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上出学生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 2

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载语文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育论文

    论文 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内容摘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艺术在于......

    语文教育随想录

    `语文教育随想录 洪宗礼 挚爱母语:起点 母语作为人最初学习的语言(无论是本土语,还是外来语),它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思维、学习、交际、情感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语文教育十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千字文》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2、方法 (1)"......

    语文教育心得(★)

    语文题型的注意原则第一:要仔细审题。在考试过程中,解答每一道题都要审好题,不仔细审题,容易答错、答偏。审题时不能粗枝大叶,不可求快,有些题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以免答非所问。单......

    语文教育实习

    语文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教育实习既是对我们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锻炼,更是使我们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加强本身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实习......

    语文教育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前言:没有做不了的事,只有不肯去做。一`自我分析1. 价值观分析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面独立是非常之重要的,它能够提高个人的各种处事能力,同时热情也是很重要的,它能给人......

    教育理念(语文)

    教育理念(语文)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语文”究竟是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语文就是语文。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语”,不是“语言”,而是“......

    大语文教育[5篇]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